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08 13:10:05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汇总六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汇总六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对物体的方位感兴趣2、感知物体的上、中、下位置。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说出物体所在的方位。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中准备:

  小房子、各种毛绒小动物PPT课件、音乐《郊游》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情境导入,小朋友们打招呼师:嗨!小朋友们好!

  幼:老师好师:你们想和我一起玩吗?

  幼:想师:那我们出发吧!(听音乐郊游,师幼一起做走的动作)师:我们来到了哪里?(青青的草地)小朋友们在仔细看看,草地的远处有什么?(城堡,房子)

  二、说一说,小动物在哪?

  1、出示图片《房子》。通过观察图片,能运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房子。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城堡师:房子好看吗?

  幼:好看。

  师:请小朋友用一句话来描述房子,赞美房子。

  幼:房子好漂亮呀!

  师:请你们猜一猜,这么漂亮的房子会是谁的家呢?(对幼儿提出猜想,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出示图片师:小朋友们,猜对了吗?这栋漂亮的房子里住了哪些些小动物?

  幼:小猴、小蝴蝶、小猫3、请小朋友用上、中、下来描述小动物们住在哪里?如:小猫住在下面一层、小蝴蝶住在中间一层、小猴住在上面一层。(幼儿开火车回答问题,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师:教师再次提问巩固。谁住在房子的中间?蝴蝶的上面住着谁?蝴蝶的下面住着谁?

  教师小结:蝴蝶住在中间,小猴住在蝴蝶的上面。小猫住在蝴蝶的下面。

  三、小游戏,拍拍手。巩固幼儿对上、中、下等方位的理解。

  1、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上拍拍。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中拍拍小手小手拍片,我的小手下拍拍

  2、幼儿听从老师的指令,幼儿快速指出上、中、下方位。

  四、寻找小动物、并送回家。

  森林里,有一群小动物迷路了,小朋友们可以帮忙把他们找出来吗?

  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寻找小动物的?(轻轻地、慢慢地、安静地)那为什么要这样做?(声音太大,会把小动物吓跑)

  1、幼儿开始寻找小动物,并在原位站好,教师提问你找到了什么小动物?你在哪找到的?在游戏的环节中对今天学习的上、中、下方位进行复习巩固。

  2、小动物找到啦!那我们把小动物送回家吧。并说一说你的小动物住在哪里?

  3、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我们学了上、中、下)你们开心吗?为什么很开心?(寻找了小动物,帮助了小动物找到家)以提问的方式来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整合"虽然这是一节科学领域的课程。但在整个活动中,我贯穿了健康、艺术、语言、社会领域的想家和,具有一定的中和性。整个活动以故事为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满足幼儿的学习愿望。

  利用拍手游戏、寻找小东、送小动物回家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的谈搜、发现并解决问题。幼儿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交流。是原本枯燥的教学变得更富有情趣。对上、中、下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身到理性认识,加深了方位的理解。使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节课也存在不足,在幼儿操作环节中,娃娃过大,放不进去或是容易掉下来。其中有一个娃娃幼儿在说一说他住在那的时候,他不认识这个娃娃,在细节上处理的不够细化。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还要别号幼儿在每一个环节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为题。老师在面对这种突出问题,要能及时灵活的应对,让教学活动更加流畅。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轻重,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正确运用“轻”、“重”表述物体比较结果。

  2.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并按物体轻重进行正、逆排序。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具备对轻重的初步认识。

  物质准备:花片、积塑、石头、核桃、积木、幼儿天平人手一架;排序板(4)花片、积塑、石头、核桃、积木图片人手一套记录表幼儿人数一份、示范记录表二份

  活动过程:

  1.学习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能正确运用“轻”、“重”词汇表述比较的结果。通过师幼互动游戏“抱一抱”,引导幼儿通过目测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1)师:老师和小朋友,谁重?谁轻?为什么?

  (2)学习用“”符号表示物体轻重。

  师小结:我们用眼睛一看就知道了老师比小朋友重,小朋友比老师轻。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1)出示大袋和小袋,引导幼儿通过提一提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师:雷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袋子,小朋友猜猜,这两个袋子哪个轻?哪个重?

  小结:看来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准确,这时你可以用手掂一掂,再判断物体的轻重。

  (2)出示苹果和梨,介绍天平,通过工具称一称,比较两个物体轻重。

  师:雷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苹果和梨,小朋友猜猜,哪个重,哪个轻?(介绍天平)

  小结:比较物体的轻重有很多方法,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提一提,还可以用工具称一称。

  (3)幼儿操作,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第一组:乒乓球和实心球

  第二组:花片和积木

  第三组:实心球和绿球

  师:

  (1)请小朋友比一比它们谁重,谁轻?

  (2)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

  3.比较和讨论三个物体轻重,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

  师:(请出两个小朋友)

  (1)你们知道它们谁重?谁轻?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讨论)那么老师和小朋友谁轻,谁重?

  (2)为什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重,一会儿说它轻?他到底是重还是轻?

  (3)小结:看来这个小朋友是重还是轻要看它和谁比。

  4.进行3个物体重量的正、逆排序练习。

  师:请小朋友根据我们三个人重量给它们排排队,怎样排呢?

  5.提供材料(石头、积塑、花片),介绍材料的名称及操作方法。

  (1)幼儿操作,按照排队的顺序,用图片把它插在排序板上,师巡回指导。

  (2)师讲评幼儿操作情况。

  6.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将5种材料(核桃、积木、石头、积塑、花片)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继续比较。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⒈在帮老奶奶找纽扣的情境中,按2个特征辨别图形、尝试看标记图钉纽扣,感受数量的序列。

  ⒉能够遵守操作规则,正确使用操作材料,清楚讲述操作过程与结果。

  二、 活动准备:

  教学材料:奶奶图片一张 标记等若干

  幼儿操作材料:无纽扣的服装人手一件,有红黄蓝绿颜色特征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纽扣若干,上面有4——8不等的纽孔,上面有标记的小筐人手一个、固体胶人手一个。

  三、活动过程:

  ㈠图片导入活动,引发兴趣

  ——老奶奶做了许多的衣服,想开一个服装店,但是她一个人还来不及完成,想和你们合作完成,愿意吗?

  ㈡帮老奶奶找纽扣(按两个特征标记分类)

  ⒈巩固按2个特征辨别图形。

  ——先来找找看,老奶奶做的衣服上面还缺什么?(纽扣)

  ——真的,衣服上还没有纽扣呢!各种各样的纽扣混在一起,老奶奶年老眼花分不清楚了,你们愿意来帮帮她吗?

  ——(出示红色和圆形标志):不过,奶奶对每个人提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谁能看懂熊奶奶要杨杨老师找什么样的纽扣?红色的什么形状的纽扣?这个可以吗?为什么?

  ——小结:对!看到这两个标志就是要找红色的圆形的纽扣,两个特征要求都找对才能放进去。

  ⒉第一次操作:按两个特征找纽扣。

  ——等会,请你先拿起你的小篮子仔细看看、轻轻说说“老奶奶让你帮忙找怎样的纽扣?”然后轻轻再边找边说:“我找到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纽扣?”最后数一数你找到了几颗纽扣?(老奶奶的年纪大了,声音太大了她会受不了,我们不要吵到老奶奶哦!)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孩子边操作边讲述。

  ——幼儿将小盆子拿好放到椅子下面,然后开始集中交流:你找到了几颗什么样的纽扣?怎样找才不会错不会遗漏?(仔细地看看……)

  个别关注:××你找的是不是红色的三角形纽扣呀?看清楚颜色、形状,都一样才能放进自己小框。不要把别人的纽扣拿走哦!这是你要找的纽扣吗?)

  ㈢第二次操作:按量的多少进行正逆排序。

  ⒈手口一致点数。

  ——咦!你们的纽扣上有什么?(圆点)

  ——哎呀!××看得真仔细,这圆点是纽扣穿线的洞洞,拿一颗出来数数上面有几个洞洞啊?

  都是×个吗?再数一数其他纽扣吧!

  把洞洞最多的纽扣,找出来!拿最少的让我看看?

  ⒉帮老奶奶钉纽扣(正逆排序)。

  ——你们帮奶奶找到纽扣了,她可真高兴!愿意帮她把纽扣订到衣服上吗?从哪里开始钉?怎样订纽扣呢?奶奶说,这个问题有点难,只有听清楚、想明白的宝宝,才会知道。

  ——(出示4至8):奶奶在这里告诉我们了,谁看懂了呀?x x看得这么认真,她一定看懂了!(幼儿自由表述)

  ——老师小结:上面是4,表示是四个纽扣洞洞,下面是8表示8个纽扣洞洞,这个箭头表示慢慢、慢慢地变,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对,是慢慢变多了……

  ——带上篮子去找一件自己的衣服,先看清楚老奶奶订纽扣的要求,再把纽扣倒出来摆一摆,想清楚就可以订纽扣啦!

  老师巡回关注:孩子能否按图示、按序订纽扣。

  ——展示个别,集中评价:

  这件衣服的.纽扣是谁订的?这里,奶奶的要求是:纽扣上的洞洞是越来越……?真是越来越多了,你真聪明,谢谢你哦!

  这件呢?是谁做的?奶奶的要求是越来越……?原来是纽扣的队伍排错了,要改一改!

  ㈣

  ——你们真能干,不仅帮老奶奶找到了纽扣,还做好了新衣服,老奶奶可高兴啦!她说:“谢谢这些聪明、有礼貌的宝宝。下次,欢迎你们去他的服装店卖衣服哦!”你们该说什么呀?(老师:嗯,帮老奶奶做事情我们也很高兴!)做完事情啦,我们出去放松放松吧?跟老奶奶、还有老师们说什么呢?

  富幼儿有关排序的经验。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1-5数序的序列感,理解1-5数的实际意义。

  2.能尝试与同伴商量,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

  2.货架(图片)各种货物(水果、文具、玩具、鞋、帽……)数量分别为1-5数字卡片

  3.各色串链(分别贴有数字1-5)

  4.店牌、门牌

  活动过程:

  一、布置货架(探索、体验有序摆放的序列感)

  1.我们的森林小区要开商店,我们可以开什么店呢?

  2.[出示各种货物及货架]请幼儿两两结伴,把货物放入货架。放好货物后清点货物、贴上卡片。

  3.幼儿尝试摆放货物。

  幼儿可能出现的情况:

  1)随意放(引导幼儿体验这样放很乱,买东西不方便)

  2)先将货物分类,把相同的摆放在同一格里。

  4.(以狮子经理的口气)提示:要把最少的货物放在最高一层;怎样让货物看上去整齐?(引导幼儿按序摆放)

  5.观察:引导幼儿感受到摆放整齐的货物看上去象楼梯一样,下面一层总比上面一层多1个(件、只……),上面一层总比下面一层少1个(件、只……)

  二、编门牌号码(运用数序经验)

  1.森林小区的`商店布置好了,可是森林里有这么多家商店,邮递员送信、送报纸可不方便了,他送信都是按照门牌号码来送的,可现在怎么送呀?(启发幼儿为商店编门牌号码)

  2.随意编------发现号码有重复或漏掉。

  3.这里有8家店该怎么编呢?(引导幼儿运用数序知识编号后,尝试用接着数的办法为剩下的店编。)

  三、布置商店(巩固)

  1.狮子经理送来了礼物,不过我们还要动手来做一做。

  2.请幼儿穿彩链。(引导幼儿注意彩链上的数字)

  幼儿可能出现:

  1)将同色彩链按数序穿。

  2)将彩色彩链按数序穿。

  3)按间隔色、按数序穿。

  4)选择半成品:缺少一个补上去。

  3.把穿好的彩链布置在商店门口。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预设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掌握4以内数的形成。

  2、能正确认读数字1、2、3、4。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动准备:教师幼儿每人一套1~4的数字卡,四个指偶;1~4的圆点卡片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导入课题:出示指偶,引起兴趣。

  2、有具体形象到抽象训练:让幼儿操作指偶,复习4以内数的形成,正确认读数字1、2、3、4。

  a、让幼儿出示1个指偶,启发幼儿说出1个指偶的数量用数字"1"来表示,老师出示数字"1",让幼儿说出像什么并认读。

  b、提问幼儿:"1个怎样变成2个?"让幼儿操作验证并认读数字2(方法同上)。

  c、同法,复习3、4的形成,认读数字3、4。

  3、半抽象到抽象思维训练:让幼儿操作圆点及数字卡片,进一步复习4以内数的形成,人读书自1、2、3、4。

  如提问:"2个圆点添上1个圆点是几个圆点?"让幼儿在桌上摆出3个圆点的卡片,并在圆点卡片的下面对应摆出"3"的数字卡。

  4、听音举数卡:如老师敲"4"下小铃,幼儿举起数字卡片"4"。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5以内数与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比较、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

  动物头饰:猫、狗、猪、熊、兔子;黑板画;点子卡片每人一套。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拍手游戏,用动作感知数的'实际意义,如看点子卡片拍手,边拍手边数数,最后说出点数。幼儿还可根据点子的数量模仿拍几下皮球的动作,边拍边数,并说出总数。

  2.小动物去商店买气球,它们都买几只呀?(请幼儿扮演商店售货员,幼儿戴头饰扮演小动物买气球。5以内数字自由说)

  在黑板上摆出来小动物买的气球,让小朋友数,“每个动物各有几个气球?

  看颜色,说一说,几里面有几个1?

  3.看黑板画,数一数,小动物一样多吗?谁多,谁少?怎样才能一样多?(添画少的小动物,观察谁比谁多1?谁比谁少1?教师讲完,幼儿动手画)

  4.运用听觉感知数,比比谁的耳朵灵。如老师请个别幼儿学动物叫声(数量是5以内),其他幼儿回答:“是哪种小动物的叫声?共叫了几声?”

  5.游戏《乒乓球》结束活动。

  课下延伸:

  点子卡片练习,添画小动物。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教案数学教案03-0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6-12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09-30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设计:找密码_中班数学教案07-19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筷子的乐趣》中班教案11-25

《5》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4-27

《对称》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4-2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粗细》04-26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橘子》04-26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过桥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