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03 12:00:02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锦集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锦集6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上"、"下"的位置关系。

  2、能口头描述玩偶在上面还是在下面。

  活动准备

  1、《我的数学》第12页。

  2、挂图:《上下、里外》。

  3、两个纸盒、动物玩偶(如小熊、小青蛙)、水笔。

  活动过程

  1、把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盒互相粘贴成上、下两层,两个纸盒盖当作门。

  2、把玩偶藏在口袋的两边,各露出一点。

  请幼儿猜猜口袋里有什么。

  3、拿出纸盒,打开纸盒的门,让幼儿看看里面分成两层。

  告诉幼儿:小动物要和大家玩躲猫猫。请幼儿把眼睛闭起来,将小熊从后面放进纸盒,

  让幼儿看纸盒外的玩偶,猜猜看是谁躲在里面。

  4、请幼儿把眼睛闭起来,教师把小熊和小青蛙分别放进盒中的上、下层。

  请幼儿睁开眼睛猜猜看谁躲在上面,谁躲在下面。

  引导幼儿用"上面"、"下面"来描述动物的位置。

  5、打开挂图《上下、里外》,引导幼儿看图,

  说说哪些动物在山(桌子、树、楼)上面,哪些动物在下面。

  6、带领幼儿打开《我的.数学》第12页,

  引导幼儿看图,说说山(桌子、树、楼)的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

  要求幼儿给下面的小动物做标记。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和发现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的饼干,能按形状对饼干进行分类。

  2.会用视觉、触觉等感官感知饼干的形状。

  3.乐于参加数学活动,能够边送饼干边讲述"给你吃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饼干"。

  活动准备:

  1.饼干(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饼干的小包装)若干,食品盘子5-6个。

  2.几何图形若干(幼儿用书第7页),小盘子若干(每个盘子里有3-4个几何图形片),瓶子宝宝(雪碧瓶子制作的瓶宝宝或纸箱做得,嘴巴分别是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若干。

  3.活动前请幼儿将手洗干净。

  活动重点

  能按形状对饼干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乐于参加数学活动,能够边送饼干边讲述"给你吃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饼干"。

  活动过程

  一、认认、尝尝饼干。

  1、教师出示有小包装饼干的盘子。

  教师:瞧,这个盘子里有许多好吃的饼干,请每人拿一袋饼干,摸一摸、猜一猜里面是什么形状的饼干。

  2、教师:饼干宝宝真多呀!看看饼干宝宝长得 一样吗?(鼓励幼儿打开小包装饼干,仔细观察)

  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饼干有各种各样的,有大的`、有小的;有圆形,有正方形……

  4、教师:闻一闻,饼干香不香?尝一尝,饼干是什么味道的?饼干吃在嘴巴里有什么变化?

  二、瓶宝宝来做客--幼儿观察瓶宝宝嘴巴的形状。

  教师出示瓶宝宝。

  教师:我们班来了许多可爱的瓶宝宝,看看这些瓶宝宝有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引导幼儿观察瓶宝宝,发现瓶宝宝嘴巴的形状有圆形的,还有三角形和正方形的)

  三、瓶宝宝吃"饼干"--按形状分图形片

  1、观察"饼干"。

  教师出示图形片:瓶宝宝肚子饿了,我们一起喂它们吃"饼干吧"!这是瓶宝宝吃的"饼干",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这些"饼干"是什么形状的?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饼干"有圆形的,还有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引导幼儿摸一摸"饼干",着重让其感受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不同。

  2、一起喂瓶宝宝吃"饼干"。

  请幼儿自主地选取一个小盘子和几块饼干,引导幼儿根据瓶宝宝的嘴巴形状,喂其吃相同形状的"饼干"。

  鼓励幼儿边喂边说:瓶宝宝,给你吃ⅩⅩ饼干。(提醒幼儿把小盘子里各种形状的"饼干"喂完)

  小结:小朋友我们到走廊上找找有没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物体。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教材简解:

  感知物体的数量及其色彩,是小班幼儿学习的重要阶段。数数来源与生活,运用与生活,它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关。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数数非常感兴趣,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幼儿能通过观察、数数、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以及灵活运用周围环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动中学。

  教学目标预设:

  1.发展幼儿对花朵色彩、数量的感知。

  2.幼儿能尝试简单的分类,渗透一一对应的概念。

  3. 欣赏春天美丽的色彩,体验快乐的情绪。

  教学重点:幼儿对花朵数量及色彩的感知。

  教学难点:进行一些简单的分类。

  教学准备:

  红、黄、绿纸花若干;红、黄、绿圆点即时贴若干;平衡木、做小河的彩带;音乐磁带《郊游》;纸杯制成花状,花心分别为红、黄、绿。

  设计理念: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我们经常会在这时利用美丽的春景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比如带幼儿春游、布置自然角等。在外出散步时,幼儿惊讶地发现五颜六色的花儿开了,还有小蜜蜂嗡嗡嗡的.在花上飞来飞去,他们就学着小蜜蜂的样子跑来告诉我看到了什么?对此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所以我正好利用孩子的兴趣,特意为幼儿设计了"数花朵"的数学活动。

  设计思路:

  本活动先创设情境带幼儿去花园游玩,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接着走进"花园"捡花朵,学会比较1和许多,并让幼儿把捡到花朵贴在自己的衣服上练习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二是为在下面活动中幼儿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别人花朵的数量奠定基础。最后请幼儿对其分分类,渗透一一对应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师:你们见过花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的美丽花园。可要到达花园,我们必须先过小桥,再跨过小河呢?有信心吗?让我们一起出发吧!幼儿随着《郊游》的音乐出发去花园。

  (这个环节增强了活动的情景性,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捡花

  1.走进"花园"

  师:地上这么多漂亮的花朵,我们快来捡花朵吧!

  幼儿分散捡花朵,老师参与幼儿活动。

  (美丽的花朵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活动气氛很活跃。)

  2.师:瞧,我也捡了几朵花。你们来帮我数一数吧!

  幼儿数不清,能力强的幼儿就说:"老师捡了许多花。"让幼儿比较1和许多。

  3.请幼儿把花朵贴在自己的衣服上(让幼儿贴花朵,一是练习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二是为在下面活动中幼儿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别人花朵的数量奠定基础。)师:瞧,你们都变成花宝宝啦!

  老师提问幼儿:你开了几朵花?有哪些颜色的花?

  (巩固幼儿对数量和颜色的认识。如果有超过4个以上的,可以让幼儿用"许多"来表示。)

  三、送花儿回家

  1.师:现在花朵该回家啦,我们把她们送回去吧!看,那里有什么颜色的篮子?红花应该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绿花应该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

  2.幼儿把花朵送到相应颜色的篮子里。如果老师发现有送错的花朵,请幼儿自己纠正。

  (幼儿第一次尝试按颜色分类。个别幼儿有分错的现象,老师加以引导。)

  四、找朋友1.引导幼儿按照纸杯花心颜色去粘贴相同颜色的花瓣。

  师:瞧,那里还有些白色的纸杯花,他们的花心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请小朋友们根据花心的颜色去粘贴和它相应的花瓣。

  引导幼儿可以用红、黄、绿圆点做花瓣,并强调一片花瓣贴一个圆点。

  幼儿每人拿一只纸杯花,找相应的圆点来装饰。

  (让幼儿用粘贴的方法,渗透一一对应的概念,这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并让幼儿第二次进行颜色配对练习。)

  五、回家,活动结束师:今天我们来到花园,做了好多事情,你们真能干!现在让我们带着小花回家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4

  计算区:给小动物喂饼干

  材料:三个小动物的脑袋如:小兔,小猫;小熊把它们贴在小鞋盒上在他们的嘴上分别割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剪许多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饼干”

  玩法:三角形的嘴只能喂三角形的“饼干”。。。。。。

  《看谁抓得多》数学教学反思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看谁抓得多》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是幼儿生活中常会碰到的的事情。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用途,并且学会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对数字的兴趣,也培养了孩子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孩子学会记录的方法。所以在整个活动中,我分了三个步骤。1、怎样玩。2、抓玩具。3、猜猜看。在第一环节中利用幼儿每天都玩的积木来引出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主动去想办法,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引导时交代清楚记录单记录不仅自己能看懂,也要让别人看懂。让孩子带着目的去操作。第二环节幼儿操作记录由于是大班了而且在数学活动中已经多次使用过记录表了因此这次也不例外孩子对记录表格非常熟悉。让孩子玩看谁抓得多的游戏,孩子通过玩游戏自然的导出了数的概念和认知,通过不同的数量进行观察、数数、记录,比比谁的眼力快谁的`动作速度快,这样让孩子感受到了数字的神奇和有趣,并将幼儿对数字的理解、运用进一步加以扩展和延伸。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必回归生活。通过这一过程,孩子可以进一步体验到数字的妙用,感受到运用数字的快乐,从中也增强了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最后的猜猜看中我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如:老师抓了28个我怎么抓了8个等问题值得孩子们进一不去思考。所以我把这些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孩子继续去探索发现。

  小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相邻数填空卡片,人手一份图纸和1――10的数字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一些小朋友他们今天很开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他们是数字小朋友,因为他们今天般了新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啊?”

  2、出示图片

  (1) 教师:“这个房子漂不漂亮啊,小朋友们想不想住这样的房子?”

  (2) “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

  (3)用向小朋友们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教师:“数字们见小朋友们来了都非常的高兴,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新邻居。”

  (4)逐个向小朋友介绍数字们的“邻居”,使幼儿直观的了解“相邻”这个概念

  (5)介绍完后提问幼儿,使幼儿初步掌握各数的相邻数

  3、发给幼儿表格,让幼儿用根据数字画几何图形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1)教师:“现在有四个数字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一个忙,想请我们小朋友为他们画上和他们数量一样多的三角形、圆形或其他你喜欢的图形。现在我把这几个数字请到了我们小朋友的桌子上,请小朋友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来帮帮他们吧。”

  (2)画完后教室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的挂图亲自进行演示。演示完后请小朋友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4、出示相邻数填空卡,进行一场小竞赛。

  “现在数字们想让我们小朋友们来一场小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说出他们的邻居,而且说出他比他们的邻居是多一还是少一。”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名称:我是这样到幼儿园的

  活动目标:

  1.理解统计图表的含义,正确感受5以内的数量。

  2.能完整表述自己来园的方式。

  3.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以内的大点卡一套,5以内的小点卡人手一套;5

  2.一张大的统计图表;

  3.彩色磁石(事先贴上幼儿的个人小标记)若干;

  4.一段活泼欢快的音乐,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开汽车进场。师:小朋友们,我们开着汽车去上幼儿园吧!

  二、谈话活动:提问:今天早上你是怎么到幼儿园来的?

  三、师生共同完成统计图表的制作并感知5以内的.数量。

  1.出示空白的统计图表,向幼儿介绍图表的含义。

  2.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来园方式把磁石放在相应的格子里。

  3.请统计每种方式来园的人数并匹配相应的点卡。

  四、游戏活动:我是这样来幼儿园的。

  借助音乐,小朋友用动作表现自己的来园方式。

  来园方式(文字+图示)人数(用摆放磁石来表示)总数

  公共汽车

  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

  小轿车

  摩托车

  步行

  ……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按颜色标记帮花朵分类。

  2、学习根据点数和花朵匹配。

  3、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能够完整的表述一句话。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花园场景,并贴上颜色标记以及画上各种形状并在形状中间画上点数。

  2、幼儿已认识各种颜色的花以及各种标记。

  3、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花若干,装花的礼盒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讨论活动

  1、导入今天吴老师给我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神秘的礼物,我们任找一张小椅子,把礼盒打开来看一看?

  2、幼儿讨论哇!我有了好多漂亮的花!有红的、黄的。

  你们也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你有什么颜色的花?有几朵?"

  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幼儿A:我有红颜色的花,有三朵!还有绿颜色的花,有两朵!

  幼儿B:我有一朵黄颜色的花,还有三朵蓝颜色的花

  二、认识花园我们收到了这么多漂亮的鲜花,可真开心!

  如果这样放着它们就会枯萎的,那就太可惜了,这里有个大花园,我们把鲜花种到花园里去好不好?

  三、种花

  1、认识标记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花园是什么样子的?这里有些什么?

  我们要怎么种花才最好呢?

  幼儿:这里有个红颜色标记、绿颜色标记、黄颜色标记、还有蓝颜色标记。

  师:这些标记有什么用呢?告诉我们什么呢?

  幼儿:我们可以把红颜色的花种到红颜色标记的地方。

  师:那绿颜色的花,我们要种在那里呢?

  幼儿:绿颜色的花种到绿颜色标记的`地方。

  小结:对了,我们要看一下花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把花种到和它一样颜色标记的地方。

  师:在花园里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儿:我发现有方形、圆形、三角形。

  幼儿:方形里面有三个圆点点,还有三角形里也有圆点点。

  师:对了,这些图形里面都有圆点点,这些圆点点是用来种花的标记,那你们猜,这花怎么种?

  幼儿:一个圆点点种一朵花,两个圆点点种两朵花。

  请幼儿示范,把老师的花种到花园里去。

  小结:我们种花的时候要找一找你的花是什么颜色,然后到这个颜色标记的地方,再数数这个颜色的花有几朵,和哪个图形里的圆点点一样多,最后把花种上去就可以了。

  2、幼儿操作

  四、赏花和小朋友一起检查鲜花有没有种对。

  五、结束活动我们小朋友种的花可真漂亮,有红的、绿的、黄的、兰的,我们请其他小朋友也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学反思】

  本次《种花》活动,目的是让幼儿找出规律并按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整个活动以“花园的花”贯穿主线。分两大环节完成,层次清晰,第一个环节让幼儿观察去发现花的排队是有规律的,通过花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花儿排队的基本特征。第二个环节引导幼儿根据已种的花的排列规律接着种花,让幼儿感受了按花的大小、颜色规律进行排序的乐趣,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的敏捷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10-12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花园王国_小班数学教案07-13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苹果乐园_小班数学教案07-13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鞋子聚会_小班数学教案07-13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6-25

幼儿园小班活动数学教案03-06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套娃_小班数学教案07-13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拼摆图形_小班数学教案07-13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形状》08-24

幼儿园小班《水果排队》数学教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