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01 12:03:11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五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排出10以内自然数列,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正确地运用序数词,会用第几来表示物体在序列所在的位置。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灵活运用10以内的序数,正确运用序数词。

  2、引导幼儿思考,使幼儿灵活地掌握序数知识,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教具:数字1~10,图卡,数字挂表

  学具:图卡,幼儿操作卡,数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学习

  老师向幼儿展示1到5的序数卡片,引导幼儿描述这五个序数。

  幼儿:1像铅笔能写字2像天鹅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

  5像鱼钩把鱼钓

  老师:很好。现在大家看一下我手中的挂表。这是什么?(用手指着口哨)

  幼1:口哨。

  老师:对了。那么它看起来像什么?

  幼2:像6、

  老师;是啊!所以啊,6像口哨咧嘴笑。

  幼儿:6像口哨咧嘴笑。

  接着展示其他四张图片,引发幼儿思考,并得出对7到10的描述:

  7像锄头能耕地8像葫芦藤上吊9像勺子能盛汤10像铅笔加鸡蛋

  二、做游戏

  找10个幼儿来参加游戏

  将标有1到10的'十个数字卡片打乱顺序,翻过来放在桌子上,让10个幼儿分别抽取一张卡片,并按照上面的数字序数站在正确的顺序。最后看每个幼儿是否都能找对自己的位置。这个任务交给在台下的幼儿来完成。老师负责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当每个幼儿都能找对自己的位置时,再让这10个幼儿打乱顺序,两人互换卡片,重新排列顺序,正确排列后把卡片收起来,老师随意叫出一个学生的名字,让台下的幼儿来判断该幼儿处在第几的位置。让其余的幼儿也轮流来参加这个游戏,最终让每个幼儿都能灵活运用序数词。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掌握5的分合方法,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初步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2.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初步的推导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

  [2-68]分开和聚集,[2-70]分开和聚集,[2-72]分开和聚集。

  2.乐趣卡:寻找隐藏的画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找5游戏,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玩一个找5的游戏,找一找我们的身体上,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和5有关系,比一比看谁找的最多?

  2.教师可启发幼儿,“我的衣服上有5颗扣子”“我的右手有5个手指头”

  二、展开

  1.幼儿操作初步感知5的组成

  让幼儿利用手中的小花在桌子上分一分、合一合,并让幼儿口述分、合的结果,感知5的几种分法。

  2.课件:2-68分开河聚集,2-70分开和聚集

  (1)教师展示课件,进行讲解演示,帮助幼儿理解5的组成。

  (2)展示5的'组合式,教幼儿正确表达分合式:

  5可以分成1和4,

  5可以分成2和3,

  5可以分成3和2,

  5可以分成4和1;

  1和4合起来是5,

  2和3合起来是5,

  3和2合起来是5,

  4和1合起来是5。

  小结:5共有4种分合法。

  3.课件:2-72分开和聚集

  观察比较,引导幼儿比较5的两种组成形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点,发现两个部分数的变化,进一步体验、理解它们的互换规律。

  4.游戏练习“凑数”巩固5的组成。

  玩法:教师说:我出1,幼儿:“我凑4,1和4合起来就是5”。

  三、结束

  训练观察力:寻找隐藏的动物

  请小朋友在树林中找出5个隐藏的小动物。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1、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

  2、贴绒数字5、6、7,实物卡。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

  (1)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2)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

  (3)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

  (4)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二、小组活动。

  1、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

  2、看标记贴图形。

  3、按序填空格。

  4、添、去点子。

  5、印比6、7少的点子。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通过各种感官感知9以内数,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活动准备:

  教具:数字卡,大象吹泡泡的图;

  学具:有数量分别为5-10的黑白棋子,数字卡若干张,分组操作活动的作业纸、笔。

  活动过程:

  (一)操作活动“比一比”。

  1、师:每两人一组,请小朋友取出托盘里的一个小杯子,数一数小杯里的物体有几个,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找好后,比一比你们的这两个物品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幼儿回答,提问后引导幼儿说出多少、一样多,用什么方法比出来的。

  (二)不受物体大小、排列方式、颜色的影响,感知9以内的数。

  1、出示教具“大象吹泡泡”引入活动。

  师:大象吹泡泡,吹了三组泡泡(泡泡的颜色、大小、排列形式均不同),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每组“泡泡”的数量,比一比哪组多?哪组少?

  2、幼儿回答后,请幼儿点数每组“泡泡”的数量,并贴上相应的.数字。

  3、引导幼儿说出谁多谁少,如:7比8少1,8比9少1,8比

  (三)通过感官感知9以内的数。

  1、教师敲小铃,幼儿拍手。幼儿的次数与铃声相同。

  2、师:老师拍手,小朋友听到几声,用小手拍出比老师多1的数。

  3、教师出示书卡,请幼儿拍出比数卡多1的数。

  (四)分组操作。

  1、第一组幼儿在带数字的卡片上贴上相应数量的物体。

  如:568(数字下方有大小适中的格)

  2、第二组幼儿在数字的下方盖上比该数字少1的实物印。

  如:648(数字下方有大小适中的格)

  3、第三组幼儿按方格纸条上的数字涂画出比该数字多1的方格。

  如:6(数字后面有十个小格)

  各组活动后与其他组轮换进行。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准备材料:

  1、有壳的花生、糖果、红枣若干粒(分别放在三个盘子里)。

  2、形式排列卡三张:纸制卡片,绘有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花生、糖果、红枣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头。

  3、牙签若干

  直接目的:尝试用三种不同种类的食物按一定数量进行有规律地排列。

  间接目的:

  1、观察能力的培养

  2、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3、迁移能力的培养

  活动提示:

  1、将教具端放到卷毯上,请幼儿说出食物名称。

  2、出示形式卡第一张,请幼儿回答:“箭头表示什么?”(从箭尾到箭头表示一个方向。)

  3、形式卡上按“糖、花生、枣”的顺序连续重复排列三组,教师用牙签将形式图划分为三小节(牙签放在枣与糖之间)。

  4、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讨论:

  他们被分成了几组?

  每组有哪三种食物?

  每组中谁在前?谁在后?谁在中间?

  三组排列完全相同吗?

  5、请幼儿跟着老师将形式排列卡的内容点读两遍,注意每读完一小节后要稍作停顿。鼓励幼儿记住图形排列规律。

  6、请幼儿将实物与图形从左往右对应,并按原有规律继续排列。

  7、排列完毕,老师与幼儿一起点读并确认排列结果,如发现错误要及时调整。

  8、分别出示第二张、第三张形式排列卡,引导幼儿独立完成操作。

  9、教具归位时要注意从左往右有秩序地整理,可一组一组地收。

  错误订正:

  1、形式排列卡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头。

  2、教师的引导及帮助。

  延伸变化:

  1、学习将物体按组内数量递增的规律重复排列。

  2、学习将物体按组内数量递减的规律重复排列。

  3、学习将一个物体按数量递增、另一个物体按数量递减的规律同时排列。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硬币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能够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准备:

  5角、1元的硬币每人一套,存钱罐1个,篮子20个,小盒子1个,教棍1根,幻灯片7张(5角、1元硬币的正面、反面、正反面各一张,5角、1元在一张图的.图片一张),捐物箱2个,玩具若干,长桌2张。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活动难点: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出示存钱罐,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存钱罐)老师在里面存了好多硬币。现在我把它请出来和小朋友交朋友。

  2、基本部分

  (1)幼儿找“朋友”,进行认识。

  硬币朋友最喜欢和轻轻拿,轻轻放的人交朋友了,你们能做到吗?请你们在篮子里找一个“朋友”。

  提问:

  a、你找的“朋友”是什么形状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

  c、上面有些什么图案?

  (2)幻灯片演示,教师逐一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认识。

  现在,请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朋友”送回到篮子里,下面我们把这些硬币放大了再来看一看。

  认识5角,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5角的硬币。

  正面——提问:

  a、这是多少钱的硬币?(5角)

  b、它的正面上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5角的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有什么图案?(荷花)

  正反面——这就是5角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们在篮子中找出相同的硬币。(找到后)

  提问:

  a、请你们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硬硬的、圆圆的、凹凸不平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金色、圆形的)

  认识1元,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1元的硬币。

  正面——提问:

  a、它是多大面值的硬币?(1元)

  b、上面都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的是什么图案?(菊花)

  正反面——这个就是1元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把它找出来,好吗?(找到后)

  提问:

  a、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银色、圆形的)

  b、数字是几?(1)

  c、上面的汉字是什么?(元)

  (3)同时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观察、认识。

  老师把5角、1元的硬币都放到了一起,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

  a、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都是圆形的,都是硬硬的,凹凸不平的。5角和1元的硬币,颜色不同,大小不同,数字不一样,汉字也不一样。

  (4)区分硬币以巩固硬币的认识。

  我们认识了5角、1元的硬币,现在我要考考旁边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认识吗?这是多少钱?(5角)要考倒爸爸妈妈可真难,现在我来考小朋友,看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元)这呢?(5角)真棒!现在老师换一换,请你们在篮子里面找出5角的硬币让老师看看,你们还能找出1元的硬币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看吗?刚才小朋友说了5角和1元的大小不同,老师这里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放了许多5角、1元的硬币,我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摸出一个5角的。

  3、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并进行简单的购物。

  今天,我们和硬币交了朋友,都认识了5角、1元。看,老师请了2个售货员阿姨来,请阿姨们说说她们卖的是什么东西?(售货员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5角店的售货员阿姨,里面有…)你们想买玩具吗?(想)那老师请小朋友拿一枚硬币去买一样自己喜欢的玩具,买到后玩一会儿就把它捐给灾区的小朋友。请1、2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请3、4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小朋友你们看,这是捐物箱,我们把买到的玩具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甘红梅)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09-30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6-12

幼儿园中班教案数学教案03-0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设计:找密码_中班数学教案07-19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筷子的乐趣》中班教案11-25

关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8-25

【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8-26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荐】08-26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推荐】08-26

【精】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