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04-28 19:17:44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幼儿园大班教案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华】幼儿园大班教案汇总五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拼摆操作活动,初步感知面积守恒;(重难点)

  2、通过数方格的方法,体验面积的守恒;

  3、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提升观察、比较、测量、记录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用材料:PPT、卡刀模教具“铺地砖”;幼儿用材料:学具“铺地砖”、操作单页5-20。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PPT,提问。)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图片里的人在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师:那你们想不想像这些工人师傅一样,设计建造出美丽的图案?(想)那我先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有多大的本领。

  2、教师出示4块地垫。

  师:用4块地垫铺地板,可以有几种铺法?

  教师先后请几名幼儿上前铺一铺,鼓励幼儿铺出不同的形状,教师将不同的铺法记录在黑板上。

  3、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讨论。

  师:这些铺好的地板一样大吗?为什么?

  4、交流小结,得出结论:

  虽然拼出的形状不一样、摆放的.位置也不一样,但都是用相同的4块地垫铺成的,说明它们一样大。

  二、操作探索。

  1、出示教具中的3条小路,提出问题。

  师:这3条小路的面积谁大,谁小?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2、验证结果。

  ⑴、引导幼儿将学具中的小正方形铺在小路上,通过点数小正方形的个数,比较小路面积的大小。

  师:我们将小正方形分别、依次铺在3小路上看看这3条小路的面积谁大,谁小?

  ⑵、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讨论。

  师:3条小路一样大吗?为什么?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观点。

  ⑶、交流小结:

  遇到眼睛无法判断的图形,我们可以利用形状相同的小图形,如小正方形去测量大图形的大小;3条小路都用了6个小正方形,说明它们一样大。

  3、请幼儿用学具中的小长方形测量、比较小路的大小。

  师:我们再用小长方形依次铺在这3小路上,比比3条小路的面积还一样大吗?

  (将小长方形摆放在3条小路上,进一步感知小长方形数量相同,所以小路的大小相同。)

  三、拓展游戏。

  1、请幼儿完成操作单页第一页“变魔术”的活动。

  2、游戏:拼图形。

  请幼儿用学具中同样数量的小三角形拼摆图形,与同伴比较拼出的图形的大小,感知面积的守恒。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咔嚓》书里的主要内容,感受重复有节奏的语言特点,掌握前阅读能力。

  2、学习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能用指读方式手眼协调的进行阅读。

  3、喜欢阅读图画书,乐意模仿读本中的句式进行创编活动。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活动准备:

  1、图画书PPT。

  2、《咔嚓》图画书人手一本。

  3、主要人物图卡一套、大剪刀学具一把、白纸与各种防编图卡四套。

  活动过程:

  1、出示大剪刀,引出活动主题。

  提问:这是什么?看到大剪刀你会想到什么?剪刀剪东西的声音是怎样的?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大胆回答问题。

  2、幼儿自主阅读,初步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

  提问:这本书里有谁?讲了什么事情?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学会逐页翻书,并培养正确的阅读姿势。

  3、师幼共同阅读,掌握正确的画面与书面语言信息。

  分段提问:你最喜欢哪一页?为什么?

  指导要点:分段阅读加深幼儿对图画书的理解,引导幼儿掌握阅读的重要内容,感受重复有节奏的语言特点。

  4、集体再次阅读,引导幼儿完整掌握图画书内容。

  指导要点:学习完整感知图画书中的画面与书面语言信息。

  5、幼儿分组,仿编图画书。

  指导要点:

  鼓励幼儿大胆地根据图画书中的句式进行仿编。

  活动延伸:

  1、将幼儿制作的"小图书"投放在科学区,鼓励幼儿课间继续大胆仿编,激发幼儿的讲述欲望。

  2、在语言区提供图片材料,鼓励幼儿利用各种图片根据一定的句式大胆仿编,自主尝试制作图画书,分享与同伴合作创编图书的乐趣。

  活动反思:

  在本次早期分享阅读活动《咔嚓》中,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综合了插画、文字两种表现的魅力,以动态夸张的咔嚓太太剪绳子为主线,呈现生活中幼儿熟悉的各种绳子及主人间发生的碰撞,诱发幼儿猜想各种绳子用途的好奇心,激发幼儿运用形象的语言、比喻的手法,有声有色地讲述故事内容,通过幼儿自主阅读、师生共同阅读,归纳阅读内容等环节,为幼儿营造一个规范完整、自然有意义的阅读学习环境,不仅丰富幼儿口语经验,让幼儿感受书面语言特性与其独特的语言节奏风格,而且形成与书对话的经验,养成用口头语言经验与独立思考书面阅读内容的习惯,帮助幼儿将阅读内容与口头语言连接起来,有效提升其阅读能力。本次活动即培养了幼儿与同伴间互相倾听、互相补充的`合作学习能力。又建立以幼儿为学习主体的意识,给予幼儿宽松的学习环境,允许幼儿在阅读同一个内容时自由选择喜欢的画面与同伴交流,以自己的经验来解读画面,显现幼儿理解图意的天赋和喜爱图书的天性。

  附:故事《咔嚓》

  "快看我的大剪刀,今天剪点儿什么好?""这根绳子真不错,咔嚓剪断刚刚好!""不要,不要!秋千的绳子不能剪,咔嚓太太别胡闹!""这根绳子真不错,咔嚓剪断刚刚好!""不要,不要!我的辫子不能剪,咔嚓太太别胡闹!""这根绳子真不错,咔嚓剪断刚刚好!""不要,不要!拴牛的绳子不能剪,咔嚓太太别胡闹!""这根绳子真不错,咔嚓剪断刚刚好!" "不要,不要!拴狗的绳子不能剪,咔嚓太太别胡闹!""这根绳子真不错,咔嚓剪断刚刚好!""不要,不要!拴船的缆绳不能剪,咔嚓太太别胡闹!""这根绳子真不错,咔嚓剪断刚刚好!""刚好,刚好!剪断了网绳放我逃!"……

  小百科:嚓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象声词,形容摩擦的声音。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2、初步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3、通过大熊猫的黑白对比、学习浓墨、淡墨的运用。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熊猫

  2、幼儿用水墨画工具,画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讨论

  1.你们喜欢黑色吗?

  教师:其实黑色也很漂亮又很有用,想一想我们画哪些东西的时候需要黑色?

  2.欣赏大熊猫图片

  教师:找找大熊猫身体上哪些地方有黑色。

  二、师生共同讨论画法。

  1.今天我们要用水墨画来画大熊猫。

  教师:墨可以调成淡墨、浓墨,那么大熊猫身上黑的`地方用什么墨?

  其它地方又用什么墨呢?

  2.请个别幼儿上来试画大熊猫,大家欣赏讨论。

  (边欣赏大熊猫图片)

  大熊猫由哪些部分组成?像什么形状?用浓墨还是淡墨?

  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3.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范画。

  三、提出创作要求

  教师: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大熊猫,有吃东西的,有睡觉的,有坐在地上的,有爬在树上的。

  现在我们用画笔来给你喜欢的大熊猫画个像,画相前要先想好:

  大熊猫和谁在一起?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把大熊猫的动作也要画下来!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重点

  1.教给幼儿孩掌握调浓墨、淡墨的技巧。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不同的熊猫形态。

  3.提醒幼儿注意水墨画作画习惯,鼓励刚入门的孩子正确握笔。

  4.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水墨画技巧作画,并能用颜料添画背景。

  五、欣赏评价

  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欣赏动画的过程中,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

  2、借助动画演示,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加减的互逆规律。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

  幼儿每人一套数字

  三、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与分解点击课件,出现猫妈妈:"小朋友看,谁来了?猫妈妈要和小朋友做一个问答游戏!

  点击课件,猫妈妈问: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

  幼儿回答:7可以分成1和6依次复习7的组成和分解,猫妈妈表扬小朋友"棒极啦!"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

  基本部分:

  (一)欣赏"小猫钓鱼",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

  1、演示课件,幼儿欣赏动画,回答问题。

  (1)小猫咪也来啦,看一看,猫妈妈和小猫一共有几只?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可以怎样表示。学习1+6=7 6+1=7 。

  (2)猫妈妈带小猫到河边钓鱼,观看小猫钓鱼、吃鱼,学习7-1=67-6=1 。

  2、动画演示加减互逆规律动画演示数字和加减号的移动、变化,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二)欣赏"小猫扑蝶""小猫追鸟"自编应用题。

  1、课件演示小猫扑蝶:来了几只蝴蝶,飞走了几只,还剩几只?

  操作练习:6+1=7 1+6=7 7-1=6 7-6=12、课件演示小猫追鸟:树林里有几只小鸟,飞来几只,又飞走几只?

  幼儿自编应用题,操作练习:6+1=7 1+6=7 7-1=6 7-6=1 。

  (三)根据实物编应用题。(泥工在计算活动中的应用)

  (四)看算式编应用题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15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做事不能只空想而不付诸行动。

  教学重点: 学会15个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懂得做事不能只空想而不付诸行动。

  教法:讲读法,诵读法,讨论法。

  学法:读一读,说一说.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棵:(2’)

  同学们你们做过好事吗?说一说自己做过的好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好事情》。

  板书课题:好事情,生齐读

  二、出示学习目标。(1’)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8’)

  1.听读课文。

  2.自读课文,对照图片,思考尤拉都想做那些好事情?

  3.学生说一说。标出自然段。

  4.再读课文,圈出生字。

  (1)互教互学生字。

  (2)我做小老师。

  给生字找邻居。

  四、再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10’)

  1. 齐读课文。

  2. 讨论:

  (1)什么是“好事情”?

  (2)尤拉想做什么“好事情”?

  妈妈要尤拉做什么“好事情”?

  3. 汇报。

  4. 师小结。

  5. 指导感情朗读。

  6. 组内读课文,一人读一段。

  选举好的'到前面读。

  五、拓展练习.(5’)

  续编:听了妈妈的话,尤拉想……

  六、课堂总结:(2’)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好事情》,你知道妈妈叫尤拉做的是好事情吗?你认好事情应该从哪里做起?

  七、课堂检测:(10’)

  1、给生字加上拼音。

  ( ) ( ) ( ) ( )

  情 尤 枪 夹

  ( ) ( ) ( ) ( )

  狼 摔 刷 碗

  2、照样子写句子。

  如果玛莎掉到河里,我就跳下去救她。

  如果妈妈切菜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我就 帮妈妈拿药 。

  如果 写完作业 ,我就 可以去玩了 。

  板书设计: 好事情

  情 尤 如 救 狼 枪 正 夹

  奶 摔 腿 刷 碗 重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05-28

幼儿园的大班教案08-26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1-14

幼儿园教案大班10-26

幼儿园大班教案02-19

健康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02-08

幼儿园大班《邮票》教案02-23

《火车》幼儿园大班教案04-04

幼儿园大班教案《青蛙》04-04

幼儿园大班教案《宇宙》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