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3-04-25 08:49:36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集合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集合6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快乐的游戏情境中发展双脚跳、单脚跨的动作。

  2、遵守游戏规则,学会按箭头方向前进。

  3、培养机智、勇敢、灵活及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4、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教师在空地上布置好“雨水洼”场地:用纸箱剪好或用粉笔画好“水洼”的轮廓和脚印,用红色即时贴剪成箭头形状,摆出行进的方向。

  1. 以儿歌《门前一片雨水洼》,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活动过程

  (1)幼儿跟念儿歌:雨停了,天晴了,门前多了片雨水洼。双脚跳,单脚跨,过了水洼就到你家。

  (2)引导幼儿观察,“水洼”,讨论“两个脚印”和“一个脚印”的不同含义,以及箭头表示的方向。

  2.引导幼儿玩游戏:越过雨水洼。

  (1)想想好办法。

  下过雨,地上都是一个个雨水洼,怎么才能既不弄湿鞋子,又能马上到达朋友的家呢?

  (2)引导幼儿观察箭头所指方向,学看标记。

  (3)请一个幼儿跟着教师跳一跳,其他幼儿仔细看,注意看怎样才能不掉进水洼里。

  (4)组织幼儿一个跟着一个,向朋友的家行进。

  (5)活动反复进行数次。幼儿可分两组,一组当拉拉队念儿歌,另一组跳跨行进,教师注意活动量的调整。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按点卡匹配相应数量食物的图片。

  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胸前有兜兜的绿色围裙,供幼儿系上扮毛毛虫,与故事内容相应数量的食物小图片若干,根据故事(附后)制作的大图书一本,1~5点卡、毛毛虫贴画、纱巾各若干条,欢快的音乐伴奏带。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毛毛虫们快到草地上来玩吧!

  (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模仿毛毛虫快乐地在草地――绿地毯上爬行、嬉戏,教师不时地用头轻轻触碰幼儿的头或用脸轻轻地贴近幼儿的脸,并大声地招呼:“你好!”“你真可爱!”……在教师的感染下,幼儿也快乐地相互碰碰头、贴贴脸,整个气氛轻松、快乐而友好。)

  二、寻找食物――感知5以内的数量

  1。师:宝宝们肚子有点饿了吧?我们去找些东西吃。

  师生在草地上边爬边寻找食物,教师依次向场地撒小图片(一个苹果→两只梨→三根香蕉→四颗葡萄→五片树叶)。根据幼儿在场地上聚集的情况,可不断变换着方向向空处撒小图片,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提问:你找到了什么?数数有几个?

  师:赶快把这些好吃的食物吃掉吧。――幼儿“啊呜啊呜”,将图片放进胸前的`兜兜里。

  (教师通过集体、个别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并手口一致地点数图片中的食物数量,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此环节中,教师关注的重点是能力较弱的幼儿,让他们也能准确点数出图片中的食物数量,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欣赏故事――拓展对数量的认知

  1。师:宝宝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幼儿围坐在老师身边)有一只有趣的毛毛虫,它也出来找东西吃,它找到了哪些好吃的东西呢?

  2。师生共同阅读大图书,让幼儿在看看、说说、数数、猜猜中,巩固对数量的认知。

  (色彩鲜明、富有童趣的画面深深吸引着幼儿,教师适时的提问――“毛毛虫找到了什么”“有几个”“一起来数一数”不断引导着幼儿去观察和思考,让幼儿的注意力始终追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点卡找朋友――匹配相应数量的食物

  1。师(出示点卡,点子数代表第×天),提问:毛毛虫第一天吃了什么?第二天又吃了什么?第三天……

  2。操作活动。幼儿每人取一张点卡,将兜兜中的小图片,按数量匹配到卡片中相应点子下面的空格里。(图片的反面贴有双面胶,操作时,幼儿只需撕去面纸,即可将图片贴在卡纸上。)

  3。活动评价。操作正确的小朋友在其额角上贴上毛毛虫贴画以示奖励,在同伴和教师帮助下完成的幼儿同样在其额角上贴上毛毛虫贴画以示鼓励。

  五、毛毛虫变蝴蝶――感受快乐

  1。师:毛毛虫吃饱了,它找到了一片树叶,趴在上面睡着了。醒来的时候,毛毛虫的脚不见了,长出了一对美丽的翅膀,毛毛虫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2。师:你们想变蝴蝶吗?让我们也趴在草地上睡一觉吧。(主、配班老师悄悄地在幼儿背后粘贴上翅膀――纱巾,解开围裙。)

  3。币:宝宝们,醒来吧!看看你们长出翅膀了吗?

  (幼儿惊奇地发现自己真的长出了“翅膀”,音乐声中,师生一起挥舞着“翅膀”飞出活动室。)

  活动点评

  本节活动充分发掘并利用故事中的数学元素,让幼儿在故事的情境中学习和感知5以内的数量,避免了数学学习的单调和枯燥,增强了活动的愉悦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中使用的教具十分简单,但很实用。活动前给每个幼儿系上绿色围裙,不仅是毛毛虫角色的标志,围裙上的兜兜也成了毛毛虫的小肚肚,装下了毛毛虫“吃”的各种食物(图片)。操作环节中,给予幼儿贴画奖励,满足了小班幼儿的心理需求和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了增强幼儿对毛毛虫变蝴蝶这一现象的兴趣,借助纱巾,模拟蝴蝶的翅膀,让幼儿体验舞动“翅膀”的乐趣,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

  活动中,让每一个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努力建构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而且,特别关注能力较弱幼儿的表现,让他们在老师、同伴的帮助下,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保证每一个幼儿能快乐地在活动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附录:

  故事:毛毛虫

  一条绿色的毛毛虫,爬呀爬呀,它的肚子饿了,想找一些东西吃。

  第一天, 它看见了一个红苹果,“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第二天, 第二天,它发现两只黄梨子,“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第三天, 第三天,它找到三颗紫葡萄,“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第四天, 第四天,它又发现了四块咖啡色的巧克力,“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第五天, 第五天,它找到五片绿树叶,又“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毛毛虫的肚子不再“咕噜咕噜”叫了,它快乐地趴在叶子上说:“我要结一个茧,把自己包起来,好好睡一觉。”

  过了几天,毛毛虫醒来了。它的脚不见了,长出了一对美丽的翅膀。它说:“我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啦!”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寻找动物,了解角色的显著外形特征。

  2、大胆地讲述动物朋友躲藏的位置,在故事情景中感知方位。

  3、学者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快乐;学会共同游戏,共同生活。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关注故事的名字。

  (1)、猜猜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在玩什么游戏?

  (2)、你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小结:森林里,动物朋友们在玩捉迷藏,真有趣。我们跟他们一起玩吧!

  2、观察图片,讲述故事内容。

  (1)、出示内页封面,观察讨论。

  有哪些动物朋友在捉迷藏?

  谁来躲,谁来找呢?看,小动物们想了个什么办法解决问题?

  小结:小动物们真聪明,用猜拳的办法来分工,小狐狸输了,它对朋友们说:“你们都躲起来吧,好好地躲起来,我来找,一定能找到。”

  (2)、寻找动物朋友

  段一:看小狐狸找到谁了?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小兔躲在哪里了?(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小兔子躲在石头后面。)

  片段二、三、四:小狐狸还找到谁了?在哪里找到的?(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小兔躲在大石头后面,小松鼠躲在大树后面;小鸭躲在花丛里;小象躲在草丛里。)

  片段五: A 小兔、小松鼠、小鸭、小象都被小狐狸找到了,还有谁没有被小狐狸找到?

  B小鹿躲到哪儿去了?你们帮小狐狸找找。

  C你发现小鹿躲在哪里?

  D为什么小狐狸找不到小鹿呢?(追问:小鹿躲在哪儿?它的角露也出来了,为什么大家没有发现呢?小动物们把鹿角当成什么了?)

  小结:小鹿真聪明,躲在树林里,大家把它的角当成树枝,所以找不到它!

  3、完整欣赏故事,拓展延伸。

  朋友们都被小狐狸找到了。你还记得它们都躲在哪里吗?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做游戏:捉迷藏。

  教学反思:

  首先我这节课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及认知特点,采用了多元化,科学的教学方法,学习过程中孩子积极性很高,很快乐,轻松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我在设计课时严格遵循《纲要》、《指南》的要求,注意领域间的互相渗透与整合,领域的'整合有侧重点,如:本节课语言领域占主导。并富有挑战性,而且各个领域间的内容适度,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注重对孩子学习方法的培养,培养孩子快乐中要有挑战,挑战适度,孩子快乐的学,教师有效的教。当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提高,如:教具的制作小,语言的艺术性,个别幼儿活动不积极参与如:毛毛小朋友今天上课不积极参与,原因主要是孩子的身体不舒服,另贝贝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和小朋友交流游戏,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等等。这就是孩子的个体差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反复训练并多关注这些孩子,找出原因,还孩子一个快乐轻松地童年。希望今后有关部门多给我们一线的老师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同时感谢各位老师的辛苦讲授,祝:教师节快乐!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1、活动目标

  认识自己的标记。知道在幼儿园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2、活动准备

  每个孩子的.个人生活物品有不同的标记。

  3、过程建议

  1)带幼儿来到饮水区,认识自己的茶杯,了解其作用。

  2)选择自己喜欢的标记贴在茶杯上。

  3)说一说自己茶杯的标记是什么样的?是否喜欢?

  4)认标记拿自己的茶杯喝水。

  5)告诉孩子口渴时可自行取杯喝水。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对三拍子有初步的了解,体验三拍子舒缓、优美的.旋律。

  2、让幼儿初步学会唱儿歌《小小的船》。

  活动准备:

  琴一台、图片两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生问好。

  2、基本音阶练习:小兔跳、大象走。(模仿)

  3、幼儿练声歌--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旧歌曲《小雨沙沙》

  2、引出主题

  3、看图说话,引导思考:弯弯的月亮像什么?

  4、新歌教学:

  A、让幼儿视听,熟悉音乐。(老师示范演奏)

  B、老师示范演唱。

  C、老师演奏生试唱(要求幼儿音准、咬字清晰)

  5、分组活动:各小组跟着老师唱,鼓励幼儿大胆唱、大声唱,进一步达到教师的要求。

  三、结束部分:

  鼓励幼儿会唱的唱给大家听,唱给家长听。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一、活动内容:《勇敢的长耳朵》

  二、活动目的:

  1、理解故事内容,熟悉故事。

  2、学习词:一摇一摆、一蹦一跳、扇着。

  学习句子:不痛不痛没关系的。

  3、通过学习故事,教育幼儿要做个勇敢地孩子。

  三、活动准备:

  1、三用机、磁带

  2、多媒体教具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

  师:春天到了,草儿绿了,花儿开了,春天的`空气真好,我们一起当小兔快乐地到草地上玩玩吧!

  (二)基本部分

  片段(1)

  师:春天到了草儿怎样啦?花儿开了,森林可美了,森林里要召开春季运动会了,小动物们都来参加,你们看,谁来呢?

  小黄鸭怎样地走来了?

  长耳朵怎样地走来了?

  呼噜噜猪怎样地走来了?

  (丰富词:一摇一摆、一蹦一跳、扇着)

  片段(二)

  可是,没有裁判,谁来当裁判呢?

  小熊想当裁判,它会怎么说呀?

  片段(三)

  比赛就要开始了,小朋友猜猜谁会得了第一名?为什么?

  长耳朵在跑步的时候怎么啦?它是怎么做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五、结束部分

  全体小朋友边看边表演。

【幼儿园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01-18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儿园小班经典教案02-22

幼儿园小班教案06-03

幼儿园的小班教案08-26

幼儿园小班经典的教案08-27

幼儿园小班的教案01-17

幼儿园小班教案01-06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