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4-21 16:59:10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合集8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合集8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1---5。

  2、初步学习按数取物。

  3、认识一些常见的医疗用具。

  二、活动准备:

  医院背景塑料板板(上面画有5以内的医疗器具),幼儿人手一套圆点卡片,雪花片若干,由5块泡沫板拼成的楼梯共4条。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教师以医生的身份出现。

  问:我是谁?我在哪里上班? 认识红十字

  (二)、幼儿戴上圆点宝宝去医院看看:

  1、复习2—3的点数 请幼儿点数后举起相应的.圆点卡片。

  2、学习4—5的点数 让幼儿数一数。

  (三)、去药房

  1、上楼梯(五个台阶) 请幼儿边走边数。

  2、分药片

  (1) 教师报一个数,幼儿取出相应数量的药片。

  (2) 出示药方(上面有圆点),请幼儿根据配方上的圆点分药片。

  3、 下楼梯。(边走边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二、重点及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三、活动准备:

  数学教案-表情娃娃

  标签: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表情娃娃,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 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 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数学教案-表情娃娃

  标签: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表情娃娃,

  (1)、打开红色的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

  打开黄色的.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数学教案-表情娃娃

  标签: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表情娃娃,

  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

  打开黑色的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在数学活动中找规律快乐。

  2、能认真观察物体的颜色排列规律,并按规律进行排列。

  3、学习用多种方式探索和寻找物体的排列规律。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按红、黄、黄规律穿成的花瓣项链,盒子,记录纸,水彩笔。

  2、幼儿分组练习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直线型花瓣项链,引导幼儿观察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请幼儿讨论花瓣颜色的排列顺序。

  2、教师将幼儿的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二、出示环形花瓣项链,感知环形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将直线形项链连接,引导幼儿观察其颜色排列规律。

  2、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3、教师引导幼儿沿相反方向观察项链颜色排列顺序,并记录排列规律。

  4、让幼儿观察、比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顺序。

  三、游戏:“猜一猜”。

  1、将项链中的一部分藏在盒子里,请幼儿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瓣。

  2、教师记录幼儿的'猜测,再打开盒子,进行验证。

  3、根据幼儿掌握情况,隐藏不同数量的花瓣再次进行游戏。

  四、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操作方法。

  2、幼儿操作。

  第一、二组:画一画。

  方法:请幼儿从串珠卡片中抽出一张,根据卡片上的提示在白纸上画出一串项链。

  第三、四组:猜一猜。

  请幼儿猜一猜山洞和大树后面藏着什么样的动物和娃娃?

  五、活动评价。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生活中一些物体上的花纹排列规律,如地垫、餐桌布、床单、衣服等,丰富幼儿有关排序的经验。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参与的欲望较强。幼儿通过观察去寻找规律,用动手操作去发现规律,用动作去体现规律,用各种感官去变现规律。幼儿在看、说、动、做中思维十分活跃。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和正方形进行二等分。

  2、能积极动手尝试,探索分蛋糕的多种方法。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难点:

  学习将圆和正方形进行二等分;探索分蛋糕的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

  圆形、正方形操作纸若干,剪刀若干,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回忆前两天为小朋友过生日时的情景。

  1、前两天小朋友过生日时我们一起品尝到了什么呀?

  2、这些蛋糕是怎么分的`呢?

  二、学习圆和正方形的二等分。

  1、要把圆形的蛋糕分成相等的两份,该怎么切呢?请个别幼儿上来试一试。剪开以后,教师示范将两个半圆重叠在一起,进行验证,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切开的两部分是否一样大。

  2、把方形的蛋糕分成相等的两份,该怎么切?请个别幼儿上来分,再请另一位幼儿用重叠的方式进行验证。将方形的蛋糕分成相等的两等分,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三、幼儿操作练习。

  在圆形和正方形的纸上进行二等分。

  小百科:蛋糕是一种古老的西点,一般是由烤箱制作的,蛋糕是用鸡蛋、白糖、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牛奶、果汁、奶粉、香粉、色拉油、水,起酥油、泡打粉为辅料。经过搅拌、调制、烘烤后制成一种像海绵的点心。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形状、空间排列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初步感知6以内数的守恒。

  提升目测点数的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海底的朋友》动画视频;“小丑鱼的舞蹈”情景图片;“海星”情景图片;“海底生物连连看”图片。

  纸面教具:《海底生物连连看》。

  活动过程

  播放动画视频《海底的朋友》,导入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熊猫奇奇和妙妙要去认识新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去哪里?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出示情景图片“小丑鱼的舞蹈”,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数量不受排列形式的变化而改变,初步感知数的守恒。

  奇奇和妙妙在海底游啊游,遇到了一群小丑鱼,小丑鱼们正在表演舞蹈,请你数一数,一共有几条小丑鱼?

  小丑鱼们变换了第一个队形,排成了一排,现在有几条小丑鱼?

  小丑鱼们变换了第二个队形,围成了一圈,现在有几条小丑鱼?

  小丑鱼们变换了第三个队形,排成了S形,现在有几条小丑鱼?

  小结:6条小丑鱼一会儿排成一排,一会儿围成一圈,一会儿又排成S形,无论他们的队形怎样变换,数量都没有变,还是6条。

  出示情景图片“海星”,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数量不受大小、颜色、形状的变化而改变,进一步感知数的守恒。

  奇奇和妙妙继续往前游,遇到了很多成群结队的海星。

  这些海星的大小、形状、颜色有什么不同?

  你觉得哪一群的海星最多?请你数一数。

  小结:每一群的.海星无论大小、形状、颜色有什么不同,他们的数量是一样的,都是5只。

  出示图片及纸面教具《海底生物连连看》,引导幼儿巩固数的守恒。

  1、发放纸面教具,鼓励 幼儿操作。

  奇奇、妙妙在海底还认识了很多海底生物,看看都有谁?把数量一样的海底生物连起来。

  2、出示图片,验证正确的答案。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数学区中投放围棋,鼓励幼儿用固定数量的围棋排列出不同的图案。

  日常活动

  组织幼儿6人一组,听音乐随意走动,每次音乐停止时排列出不同队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运用实物,图形,图片进行操作.比较,发现排列规律并

  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观,比较的能力和初步的判断能力.

  二活动准备 .

  1教具:<1>挂在活动室的窗帘

  <3>印有智力题的图片四张

  <2>幼儿操作用的材料(雪花积木,小珠子,小扣子等)若干.

  <2.>让幼儿前三排青蛙和小蝌蚪排队的方法把第四排排出来.

  教师小结:每一排小青蛙的数量不变,小蝌蚪的数量在增加,每一次增加一个,小蝌蚪的数量越来越多.

  <3>出示小花蝴蝶的教具让幼儿继续练习递增排序规律.

  四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递增排序规律.

  1幼儿操作:提醒幼儿任选两种材料按递增规律排序.

  2幼儿说一说: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排的.

  音乐轻松活动自由结束.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尝试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数数。

  2、 锻炼仔细观察物体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水彩笔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描述图中蚂蚁的特征活动过程:

  1、 看看说说:"小蚂蚁开始准备过冬的食物了,看看图片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周围还有些什么?"重点启发幼儿仔细观察、描述图中蚂蚁的特征2、 找找数数:

  (1)师:"你能在图画中找出数量分别为1、2、3、4、5、6的`东西吗?"(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讲述)(2)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分别可以用数字1、2、3、4、5、6来表示的?

  3、圈圈画画:

  师:"请把找到的结果画在表格里,找的越多越好。(幼儿观察记录,教师启发幼儿运用分类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8

学习经验:

  1. 理解9、10之间的关系,知道9比10少1,10比9多1。

  2. 从许多物体中找出1-10个物体并根据数字的大小由小到大将数卡排序。

  准备:

  1.贴绒卡片,狗9只,骨头10根。

  2.每个幼儿1―10的数字卡片、实物卡片各一套。

  活动与指导:

  1.出示9只狗的卡片,用游戏的口吻告诉幼儿:小狗排成队要出去找骨头吃,数数小狗有几只?让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2.教师出示9根骨头的`卡片,告诉幼儿:小狗找到骨头了,请1个幼儿上前来给小狗分骨头。问幼儿每只小狗是不是能分到1根骨头,指导幼儿将骨头一一对应放在小狗下面,数数骨头有几根,说出小狗和骨头一样多,1只小狗l根骨头。

  3.教师再出示1根骨头,放在一行骨头的末尾,让幼儿说出骨头共有几根,将数卡10贴在旁边,比较小狗和骨头的数量,骨头多些,9比10少1,10比9 多1。

  4.发给幼儿数卡和实物卡,让幼儿将数卡摆在桌子上,找出相应的实物卡,摆在每张数卡两边,然后将他们按数字大小由小到大排队。

  5.指导幼儿做练习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知道9添上1是10。

  (2)让幼儿按群数数,说出总数:花生、蚕豆、豆芽都是10。

  (3)首先让幼儿理解1只青蛙吃1条虫,10只青蛙要有10条虫,数数青蛙和虫各有多少,比较青蛙与小虫的数量,小虫少几就添画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教案数学教案03-0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6-12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09-30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设计:找密码_中班数学教案07-19

幼儿园中班《有趣的排序》数学教案08-12

【热】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8-2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推荐】08-26

【精】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8-26

【热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8-26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分类》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