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4-15 14:57:47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范文集合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范文集合5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愿意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妈妈的明显特征。

  2.尝试用语言或行为表达对妈妈的爱,学说短句“妈妈,我爱您”。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知道妈妈最明显的特征。

  2.材料准备。

  幼儿自备妈妈的照片一张,幼儿学习资源1第11~12页。

  活动过程

  1.说一说:我的妈妈。

  师:今天,宝贝们都带着自己妈妈的照片来了。

  师:那谁来说一说你的妈妈都有什么特征?

  幼:自由回答。

  师:说了这么多,那你们爱妈妈吗?你是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的呢?

  2.阅读幼儿学习资源,引导幼儿逐幅观察画面,感知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师:今天咱们班来了好几个小动物,他们也很爱自己的妈妈,你们想知道是谁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猪在干什么?妈妈高兴吗?(小猪送给妈妈一张画,妈妈很高兴。)

  小猴送给妈妈什么呢?妈妈感觉怎么样?(小猴送给妈妈一朵花,妈妈很开心。)

  小熊帮妈妈做什么?妈妈什么表情?(小熊帮妈妈提菜,妈妈在笑。)

  小朋友在做什么?妈妈开心吗?(小朋友和妈妈拥抱,妈妈很开心。)

  小结:他们都很喜欢自己的妈妈,还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妈妈的爱。你们喜欢自己的妈妈吗?你们能为自己的妈妈做什么呢?(引导幼儿学说“妈妈,我爱您”)

  3.交流小结。

  师:刚才小动物们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妈妈的爱,有的送礼物,有的帮妈妈做事情,有的抱抱妈妈。你想怎么表达对妈妈的爱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小结:请小朋友回到家后,先向妈妈说一句好听的话“妈妈,我爱您”,再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反思

  在备课时,我发现全文共五个小节,分别选取了“夏夜扇凉”、“雨天送伞”等五个生活场景来表现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细细品味这几件事,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大部分应该在我们孩子的身上发生过,应该很容易引发他们的共鸣。另外,五节诗的结构相同:都是先陈述事情,最后以“妈妈的爱”作结。鉴于以上原因,我设计了仿写的环节,而且对仿写的效果也充满了期待。

  然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却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当我让学生说说妈妈做过的.哪些事情让你感受到了她的爱?发言者聊聊。再次启发后,大部分学生依然保持了沉默!说不出来,自然也就写不好。课堂上只有个别学生完成了一个小节的仿写,不得已,课堂练习只能布置成家庭作业。

  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反思,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总结了失败的原因:

  先说主观原因。虽然文中的几个事例都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小事,但在教学中,我没能找到有效方法,将学生带进文本,从而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强烈共鸣,勾起学生对类似经历的回忆。学生无话可说,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说客观原因。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已经习惯了“被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被大人爱着、宠着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例如:妈妈洗衣服,爸爸辅导作业之类的事,在孩子们眼中,他们会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没什么特别的,自然就很难将这些小事与爱联系在一起了!一句话:现在的孩子缺乏的不是爱,而是感受爱的能力!

  我手写我心。只有心里有了真情实感,才可能写出好的习作出来。“三八”节前夕,我布置了一篇日记:妈妈的一天。希望孩子们能走进妈妈的生活,用心感受妈妈的爱!

  小百科:爱是指喜欢达到很深的程度,继而人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类主动给予的或自觉期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理解好朋友的含义,初步学习好朋友的交往技能。

  2、幼儿在表征作品的基础上能用语言较连贯的描述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及特点爱好等,加深对好朋友的`了解。

  3、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好朋友之间互助友爱的情感,体验好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与幸福。

  活动准备:

  好朋友画像若干、生活照片3张、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以猜朋友的游戏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有好朋友吗?我们来玩一个猜朋友的游戏,好吗?

  2、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出谜面(介绍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特征或爱好及特长),让其他小朋友来猜一猜是谁,好吗?

  (二)引导幼儿交流,初步激发幼儿对好朋友的喜爱之情。

  1、教师出示自己好朋友的画像,向幼儿介绍好朋友的外貌特征或爱好及特长,让幼儿们猜一猜。并及时表扬鼓励。

  2、幼儿出示好朋友的画像,与同伴进行交流。

  3、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及爱好,进一步加深对好朋友的了解。

  (三)引导幼儿在感受、讲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好朋友的含义,进一步激发幼儿与好朋友之间友爱、互助、谦让的情感。

  1、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和他(她)成为朋友的?

  2、以交流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好朋友的含义。

  (1)如果好朋友伤心难过了,你会怎么做?

  出示关心好朋友的生活照片,加深理解。

  (2)请幼儿说说好朋友遇到困难,你会怎样做?

  出示帮助好朋友的生活照,进一步加深对好朋友含义的理解。

  (3)出示好朋友一起合作的生活照片,引导幼儿观察。

  你和好朋友一起做过哪些事情?有没有帮助过小朋友?

  如果两个人都想玩一个玩具,(或都想扮演一个游戏角色),怎么办?

  好朋友生气了,你可以怎么使好朋友高兴起来呢?

  3、两个人怎样做才能成为好朋友?

  师小结:喜欢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谦让的人会成为好朋友。

  (四)幼儿与好朋友一同演唱歌曲与好朋友一同演唱歌曲《拉拉勾》,感受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情感。

  活动延伸:

  周末与好朋友相约去肯德基,一起参加"第二届肯德基少儿绘画大赛"的店庆活动。可以与好朋友合作绘画,也可以独立绘画,一起参赛。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生下课10分钟适合做的事情。

  2、模拟小学生下课10分钟的活动,尝试合理安排课间10分钟。

  活动准备:

  已参观过小学下课的前期经验;幼儿自备书包,小学学习用品若干;书籍、棋类、玩具和时钟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引出话题

  1、讨论:小学生怎么知道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下课?课与课之间可以休息几分钟?

  2、观看时间:知道时钟的长针走2大格,就是10分钟。

  二、下课 10分钟该做什么

  1、在下课10分钟里,可以做哪些事情?

  2、哪些事可做可不做?哪些事必须做好?(幼儿根据操作材料选择)

  3、教师按幼儿的讨论总结:

  (1)必须做,如喝水、上厕所准备下一节课的课本等。

  (2)可选择做,如看图书、下棋、聊天、到操场上去转一圈等。

  4、儿歌小结

  三、模拟小学生下课活动

  1、模拟下课,规定10分钟休息。

  2、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安排活动。

  3、按上课铃声准时回到座位上。

  四、交流

  1、教师检查幼儿是否准备好课本和文具。

  2、介绍自己在课间10分钟所做的事情,说说这样安排的理由。

  总结:课间10分钟是很有限的`,必须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和必要的休息,这样的10分钟才会过得有意义。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要求】

  1.让幼儿了解水的一些特性,并通过操作,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激发幼儿对一些自然现象的兴趣。

  2.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操作和较完整连贯地表达。

  【活动准备】

  1.瓶子、盖子、磁铁、小泡沫板、石块、木块、橡皮泥、橡皮筋、塑料积木。

  2.记录卡、笔、操作盘、玻璃水缸。

  3.毛边纸和书面纸折的船。

  【活动过程】

  一、老师介绍准备的各种材料物品(幼儿说、老师说)

  二、幼儿实验(一)

  提出尝试题:你们知道盘中的东西放入水缸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请把你看到的结果用↑↓的符号记在记录上(↑表示上浮、↓表示下沉)。

  幼儿解题:将自己记录的结果告诉大家,什么东西沉下去、什么东西浮上来。

  讨论:为什么有的瓶子是浮在水面上、有的瓶子沉在水下?

  指导:空瓶子盖上盖会浮在水面上,因为它轻;盛满水的瓶子盖上盖就沉在水下,因为它重。

  三、幼儿实验(二)

  提出尝试题:用什么方法能使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沉下去,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幼儿解题:介绍各种方法。

  指导:帮助归纳可以有几种方法。

  四、幼儿再次实验(三)

  提出尝试题;你能不能用刚才介绍的各种方法试一试,将浮在水上的东西沉下去,让沉在水下的'东西浮上来,每做一次,在记录卡上做一个记录。

  指导:水有浮力,当放进水里的东西的重量大于水的浮力时,东西就往下沉;当放进水里的东西的重量小于水的浮力时,东西就浮在水面上。

  五、幼儿实验(四)

  提出尝试题:把两只不同纸折的小船放进水里,看看小船会怎么样。(装进同样的小木块)

  幼儿解词:毛边纸折的船沉得快。

  指导:纸吸足了水分就沉得快。

  六、总结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让幼儿自我尝试操作,知道手的用处很大,不仅能感知物体的属性,还可以用手做许多事情。

  2.培养幼儿勤快、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3.学会注意保护自己的小手。

  【活动准备】

  1.把幼儿分成六组,为每组幼儿提供一种操作内容。

  (剥豆、皮球、套圈、绘画工具、泥工、抹布)

  2.活动前收集用手做事情的照片。

  3.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放《新的小手歌》录音磁带,做手的模仿游戏,引出课题

  二、让幼儿尝试操作各种材料,感知手的作用

  1.我们的手不仅能做模仿游戏,它还具有许多本领,请你们摸摸桌上的物体,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触摸,感知物体的属性。

  小结:我们的手能通过触摸,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等。

  2.出示照片,让幼儿仔细观看照片,和同伴大胆讨论后回答,手能做哪些事?

  小结:手的用处很大,能做许多的事。

  3.每组幼儿自选操作材料,用手操作。

  (操作内容有:剥豆、绘画、做泥工、拍皮球、套圈)

  提出要求:边操作边观察,你是怎样用手来做事的?

  4.每位幼儿操作后,教师请2~3名幼儿到集体面前边用手操作,边讲解用手操作的过程。进一步感知怎样正确地用手来操作物体。

  5.集体讨论:假如没有手会怎样?

  6.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手?

  小结:不玩尖锐的东西,不做危险的事,并注意保持手的卫生。

  三、让幼儿用勤快的手,为集体做好事

  1.小朋友都有一双勤快的手,请你们用手把我们的教室打扫干净。(用抹布等)

  2.组织幼儿劳动。(放欢快的音乐)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案大班社会教案11-24

幼儿园大班社会感恩的教案12-01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01-04

社会课教案幼儿园大班01-03

幼儿园大班社会感恩教案11-23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05-29

幼儿园大班社会《微笑》教案04-14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05-20

幼儿园大班社会《感恩》教案03-31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