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3-04-07 11:20:14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汇总六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学习儿歌,理解内容,能流畅地背诵,感受家庭中亲情的温暖。

  活动准备:

  教学图片和全家合影照片。

  活动过程:

  1.看照片,感受家庭中亲情的温暖,请幼儿拿着照片,说说家中都有谁。教师提问:小朋友,照片上都有谁?(孩子们会说有爷爷~奶奶……)

  2.幼儿相互欣赏照片并介绍自己家中的成员。教师:请小朋友相互欣赏小朋友的全家照,并向小友介绍自己的家人。

  3.看图片,学习儿歌,教师出示儿歌图片,有感情地朗诵儿歌,幼儿欣赏。教师提问:儿歌的.名字是什么?儿歌里都有谁?教师配上动作,朗诵儿歌,教师提问:你有一个什么样的家?爷爷奶奶对你怎么样?爸爸妈妈怎样对你的?(很爱我)大家在一起是怎样的情景(高高兴兴,很快乐!)幼儿看图片,跟教师一起说儿歌。老师大声说,幼儿小声说。幼儿大声说,教师小声说。分男,女二组朗诵儿歌。

  4.教师提问: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里人都很爱小朋友,那么小朋友应该怎样对待爷爷~奶奶呢?怎样对待爸爸妈妈,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5.教师小结: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我们要尊敬长辈,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懂礼貌,爱劳动的好孩子。

  6.请幼儿听音乐《我有一个幸福的家》一起哼唱着歌曲结束。

  7.活动延伸:幼儿可把儿歌有感情地朗诵给家人听,可以学唱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团圆、连接的方法塑造圆圆的小鸡形象。

  2、尝试捏出小鸡尖尖的嘴巴,并借助辅助材料装饰小鸡的眼睛。

  3、初步产生对泥工活动的兴趣,愿意进行泥工活动。

  活动准备:

  人手一块泥工板,橡皮泥两块,红豆或绿豆若干。

  活动过程:

  一、念儿歌玩猜测游戏,引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公鸡头、母鸡头》儿歌,师生玩猜测游戏。

  二、观察玩具小鸡。感知小鸡的'基本特征,引发幼儿关注小鸡。

  教师:这是什么?小鸡是样子的?

  教师念儿歌《小小鸡》,概括出小鸡的基本特征。例如:

  小小鸡。叽叽叽,

  尖嘴巴,圆身体,

  身上穿着绒毛衣,

  爱吃小虫爱吃米。

  三、启发幼儿探索用泥工制作小鸡。

  教师:这是什么?怎样用橡皮泥制作小鸡?

  四、示范讲解制作方法。

  将大块橡皮泥在手掌中团圆,搓出圆圆的身体。

  将小块橡皮泥团圆为圆圆 的头。

  在小鸡的头上捏出尖尖的嘴巴。

  用红豆或绿豆嵌在头的两边作为小鸡的眼镜。

  将小鸡的头轻轻地连接到身体上。

  五、提出制作要求,鼓励幼儿按照要求大胆地进行泥工活动,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六、组织幼儿相互欣赏放在泥工板上的小鸡,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

  七、鼓励幼儿 和 老师一起念《小小鸡》。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动作建议:

  第1—4小节:双手做相同的招手动作:

  第5—8小节:做变成小树停住不动的动作2次:(之后可创编不同的动作造型停住不动)

  第9小节:双手做伸手逗妈妈来抓自己的动作。

  第10小节:双手藏于身后做躲起来的动作。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动作示范下,初步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玩妈妈抓兔兔的游戏时知道躲。

  2、通过情境、预令学会控制身体摆出静止的小树造型动作,初步尝试学唱歌曲。

  3、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创编出不同造型的静止动作,体验游戏的紧张和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剪辑好的音乐、兔子手偶1个。

  2、半圆形座位摆放。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帮助幼儿初步熟悉游戏情节。

  师:兔妈妈和小兔兔在草地上玩游戏,他们是怎么玩的呢7有段音乐也说了这个事情,我们一起来看听一听,看一看。

  2、教师跟着音乐做动作,引导幼儿完整欣赏音乐,初步了解音乐的结构和动作。

  (l)教师随乐完整做动作。

  (2)教师再次随乐完整做动作,引导幼儿知道兔妈妈来抓兔兔时,要变成一棵静止的'小树。

  3、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做动作。

  (1)教师边念儿歌边引导幼儿练习变小树的动作。(变,变,变小树)

  (2)教师带领幼儿随乐练习变小树的动作。

  (3)引导幼儿边学说“妈妈来呀,妈妈来呀”,边练习逗妈妈的动作。

  4、完整听音乐玩游戏并学唱歌曲。

  (1)师:小兔兔们真能干,我们要去草地上玩喽!

  (2)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经验,在“变小树”时变出其他的动作造型。

  (3)鼓励幼儿边唱歌边玩游戏。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得要自己吃饭,不要别人喂。

  2、学习一些独立进餐的基本方法:学用小勺,能把饭莱一勺一勺送进嘴里细嚼慢咽。

  重点与难点:

  掌握一些独立进餐的基本方法,改变进餐依赖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生活区角活动:舀小勺

  2、体育游戏:给小动物喂食

  3、饭厅环境布置:自己吃饭真能干、小镜子若干、小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感知讨论——实践操作——强化巩固

  1、感知讨论

  (1)餐厅环境布置“自己吃饭真能干”。用环境隐性的教育手段,让幼儿潜移默化感知,吃饭要自己吃。

  (2)演示“学用小勺”。请几名幼儿演示各自用小勺的方法,然后让小朋友说说谁拿的方法对或不对。教师再示范讲解正确使用小勺的'方法:左手扶碗,右手拿小勺,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勺柄,无名指和小指配合抵住,不宜捏得过低或过高。

  (3)照镜子“我们的牙齿真能干”建议可利用吃点心时,发给每位幼儿一面小镜子,先张开小嘴照一照,看见嘴巴里有牙齿和咽喉部等,再拿一块点心放进嘴里,看看原来的点心怎么会变得越来越碎?最后是从哪里咽下去的?让幼儿直观感知一下,自己的牙齿真能干,吃东西时要咀嚼,一口一口咽下去,这样才能吸收营养长身体。

  2、实践操作

  (1)生活区角活动:在生活角里投放一些玻璃弹或各类豆粒等材料,让幼儿练习舀小勺,掌握正确用小勺的方法。

  (2)体育游戏“给小动物喂食”,让幼儿扮演饲养员,给小动物喂食(要用小勺舀起“食物”送进小动物嘴里)看哪组饲养员喂得又快又多。

  (3)幼儿餐点时,注意督促提醒幼儿要正确使用小勺,一勺一勺把食物舀进嘴里,要细嚼慢咽。对特殊幼儿,先要求会嚼会咽,逐步要求自己拿勺吃。

  3、强化巩固

  建议可不定期地在午餐时搞一些小奖励,对那些能独立吃完自己一份饭莱的幼儿送以小奖品,激发幼儿独立进餐的积极性,逐步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活动延伸

  通过家园之窗,向家长进行幼儿独立进餐要求的宣传,要求幼儿在家在园一个样,父母不要包办代替,尽可能坚持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的习惯,随时保持家园联系,沟通了解幼儿进餐的情况。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能尝试学习用简单、完整地语句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讲述图片内容及想法。

  2、在蚂蚁合作搬豆的游戏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懂得团结就是力量。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二、活动准备:

  背景图、小蚂蚁图片、豆豆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了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2、这位小客人可害羞了,让我妈轻轻地把它请出来吧!(小客人,下客人,快出来吧!)

  3、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蚂蚁啊?

  4、哇,一只可爱的、活泼的小蚂蚁爬呀爬呀,掀起布,它爬到了什么地方啊?(草地上)

  5、哦,这片绿油油的草地美不美啊?仔细看看你在草地上都看到了什么呢?

  6、一只可爱的蚂蚁爬呀爬呀,它爬到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草地真没啊!有五颜六色的鲜花、漂亮的蘑菇、高高的大树、小蚂蚁在草地上快乐地玩耍,仔细听:“轱辘轱辘”什么声音啊?

  7、恩,“轱辘轱辘”的声音会是谁发出来的呢?

  8、听,“轱辘轱辘”像是什么圆圆的东西滚出来哦?会是什么东西呢?

  9、它黄黄的、香喷喷的吃起来咯嘣脆,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轱辘轱辘” “轱辘轱辘”它滚出来了,它滚呀滚呀,滚到了小蚂蚁的面前了,小蚂蚁看到这颗香喷喷的豆豆会怎么样呢?

  10、听,蚂蚁是怎么说的,这么大的豆豆怎么吃得完呢?还是带回家慢慢享受吧!

  11、小蚂蚁要搬豆豆了,我们为它加油吧!

  12、哦,豆豆怎么样啊?是呀,小蚂蚁搬得怎么样啊?

  13、是啊小蚂蚁板得满头大汗,可是豆豆一动也没有动,小蚂蚁搬得动豆豆吗?

  14、这么好吃的豆豆小蚂蚁搬也搬不动,它心里会怎么样啊?

  15、是啊,这么好吃的'豆豆小蚂蚁就吃不到啦,它的心里可真着急啊,快来帮它想想办法吧?

  16、听一听,小蚂蚁怎么请好朋友帮忙的,这句话有点长哦!听好了:小蚂蚁,小蚂蚁,绿油油地草地上有一颗豆,你来搬,我来搬,我们一起搬回家!

  17、小蚂蚁请得是谁啊?

  18、它是怎么请得啊?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19、小蚂蚁听到我们的邀请,说:“哎,来了来了,我来帮忙搬豆豆!”

  20、两只蚂蚁一起搬豆豆,我们一起为它们加油吧!豆豆怎么样啊?两只蚂蚁有没有搬起豆豆啊?

  21、就是啊,两只蚂蚁还是没有搬起豆豆,这可怎么办啊?

  22、那谁来请一请呢?

  23、瞧,蚂蚁们开始搬豆豆了,看,豆豆怎么样啊?是啊,那再请些蚂蚁来加把劲怎么样啊?

  24、这么多蚂蚁来搬豆豆了,我们再为它们加把劲吧!哦,豆豆怎么样啦?我们为它们鼓鼓掌吧!

  25、老师讲的“蚂蚁搬豆”的故事有趣吗?小蚂蚁在草地上看到一颗豆,想搬回家,搬不动,请来好朋友帮忙,一起把豆豆搬回了家,平时,我们小朋友遇到困难也可以请好朋友帮忙的。

  26、看,草地上还有一颗豆呢,谁愿意来做这颗豆,谁愿意做蚂蚁搬豆,你们都是它的好朋友,老师讲故事,我们一起来把它表演出来,要注意表情和动作哦!

  27、外面还有很多豆呢,我们一起去把它们搬回家吧!

  教学反思

  将教学内容游戏化,这是适合小班幼儿教育的重要特点的。孩子本身对动物就有亲切感,再加上教师参与游戏并且当他们的妈妈,更能增加幼儿的兴趣与积极性。本活动能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锻炼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向前爬行,又能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感。整个活动中幼儿能遵守游戏规则,幼儿兴趣高,主动积极。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幼儿沉浸在游戏中忽略了游戏规则。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目标

  1.能参加活动,初步产生亲近老师、接纳同伴的情绪。

  2.能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身体,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准备

  1.活泼欢快的音乐,如《健康歌》的伴奏音乐。

  2.一处较大的场地。

  3.毛毛虫毛绒玩具。

  过程

  1.扭扭抱抱。

  ――教师出示毛毛虫毛绒玩具,表演扭扭虫扭动的样子。

  ――请幼儿观看教师用肢体动作表演的扭扭虫。

  ――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模仿表帧?BR> ――带领幼儿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扭动全身,教师在每一乐句结束处拥抱每个幼儿。

  2.爬爬碰碰。

  ――教师伸出食指、中指,随音乐节奏“爬”到幼儿身上,如“爬”到幼儿的背上、肚子上、屁股上等。

  ――在音乐声中,引导幼儿边念“扭扭碰呀,扭扭碰呀,扭扭屁股碰一碰”,边互相碰一碰,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音乐一停,每个幼儿摆出一个动作造型。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幼儿拍下照片,作为入园留念。

  建议

  1.在活动中,幼儿能自然地接受老师的拥抱、同伴的.碰触,这十分有利于幼儿产生亲近老师、接纳同伴的情绪。

  2.应关注那些不愿意参与的幼儿,如幼儿实在不愿加入,亦不必勉强,可让其自由旁观。

  3.若没有现成的毛毛虫毛绒玩具,可用自制的毛毛虫指偶代替。

【幼儿园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01-18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15篇01-18

小班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儿园小班教案01-08

幼儿园小班经典教案02-22

幼儿园小班教案06-03

小班幼儿园教案06-30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20

幼儿园的小班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