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3-04-06 13:17:37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汇总10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汇总10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内容:

  大话奥运(社会 语言 )

  活动目标:

  1、在相互交流中增进对奥运会有关信息的了解,知道8年奥运会在举行,并为此感到自豪。

  2、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并能倾听同伴的发言。

  活动准备:

  1、家长与孩子一起搜集有关奥运会的图片、资料,幼儿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2、教师将自己搜集的和幼儿搜集的图片、资料布置成展板。

  3、剪辑过的申奥短片、电视机、DVD、视频展示仪。

  活动过程

  1、出示奥运会会旗,引发讨论。

  ? 提问:这是什么旗?什么时候要用到它?

  :这是的会旗,召开奥运会的时候就要悬挂奥运会会旗。

  ? 提问:什么是奥运会呢?

  :奥运会是世界各国运动员参加的运动会,代表了世界运动的最高水平。

  2、幼儿参观奥运展板,自由交流。

  教师根据展板内容与幼儿作个别交流。

  3、集体交流奥运话题。

  鼓励幼儿根据图片和资料向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奥运知识。

  引导幼儿将自己看不懂的`图片提出来,大家讨论。

  教师,肯定幼儿的发言。

  4、观看我国申奥短片,激发自豪感。

  提问:下一届奥运会在哪一个国家召开?是什么时间?

  观看短片。引导幼儿观察申奥成功后大人们的激动场景。

  讨论:人们为什么这样高兴?激发自豪感。

  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准备:

  1.挂图30号;《小朋友的书·我爱夏天》

  2.ppt,粽子;香袋;长命缕;雄黄酒;龙舟图片。

  3.建议家长事先为幼儿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

  活动过程:

  1.了解端午节有关物品。

  师:(教师出示粽子,龙舟,香袋,长命缕,雄黄酒图片)小朋友看看图片,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他它们叫什么名字呢?

  幼:粽子,龙舟(船),香袋、、、、、、

  师:我们可以在图片中看到粽子,有龙舟,有香袋,还有的师什么东西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师:图片中的东西一起复述一遍

  你见过这些东西吗?在哪里见到的?

  幼:见过。家里,商店里、、、、、、

师:现在,我们在家里,店里很容易看到这些物品,那小朋友们知道这些东西是在哪个节日里要用到的吗?

幼:端午节

师:老师听到好多小朋友说端午节,你们是怎么知道端午节的呢?

幼:我爸爸/我妈妈、、、、、、给我讲的。

师:小朋友们很认真,把爸爸,妈妈告诉你们的节日记下来了。没有错,这些东西呢,都要在端午节用的。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告诉老师,端午节是每年的什么时候?

幼:6月6日(公历) 五月初五(农历)(给幼儿分析公历,农历)

师: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屈原、、、、、、

师: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聪明,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这个节日啊,和我国以为著名的诗人有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听听屈原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完)

师:端午节和谁有关?

幼:屈原

师:小朋友们听得都很仔细,现在人们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幼:屈原

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过端午节;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人们要纪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爱国家、、、、、、(表达了人们对屈原怎样的感情)

师:因为屈原爱自己的国家,他听到自己国家灭亡了,心里很难受,跳进了汨罗江,小朋友们说屈原怎么样啊?

幼:很伟大、、、、、、

师:屈原很伟大,当时人们听到屈原死的消息,他们怎么做的?

幼:划小船,拿粽子、鸡蛋、、、、、、把雄黄酒倒进江里。

师:人们划来小船打捞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鱼虾们吃屈原的身体,把粽子、鸡蛋扔进河里,把雄黄酒倒进江中,让水里的动物罪晕,不去伤害屈原的身体。

师:人们对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

师:因为屈原爱国家,爱人民,所以人民也热爱他。为了怀念他,以后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就是、、、?、、、端午节。所以在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呢,包粽子,赛龙舟也成了我们的习俗了。

师:现在小朋友们清楚了没有,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啊?

幼:纪念屈原。

师:在什么时候?

幼:农历五月初五

师:我们都要干什些什么事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

师:我们现在呢,在完整的欣赏一下这个故事,体会一下大诗人屈原的心情,和人们对他的热爱与怀念。更多端午节相关教案推荐:

1.20xx最新小班端午节活动教案

2.20xx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端午节的由来

3.20xx年小学端午节班会教案

4.20xx端午节幼儿园小班教案:迎端午,忆屈原

5.20xx年端午节教案:屈原的故事

6.幼儿园端午节优秀教案范文20xx

7.幼儿园中班端午主题教案

8.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范文

9.端午节的由来教案

10.端午的鸭蛋创新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认读"风"、"云"、"雨"、"雪"等汉字,感知汉字的基本规律。

  2.通过猜谜语、讨论等活动,认识各种自然现象,丰富知识和词汇。

  3.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对识字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风"、"云"、"雨"、"雪"图片以及相应的汉字卡片。

  2.其他自然现象的图片以及相应的汉字卡片3.图片《风来了,雨来了》。

  活动过程:

  1.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念雨、风、雪、云的谜面。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里看不见。(雨)飞过戈壁沙遮空,飞过大海波涛涌,飞过森林鸟雀惊,飞过花园乱花丛。(风)一片一片又一片,不是糖来不是面,冬天有时满天飞,夏天一片也不见。(雪)忽然不见忽然有,像龙像虎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云)幼儿猜谜底,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2.出示汉字卡片,尝试认读相应的汉字。

  教师:上面是谜底的图片,下面是表示谜底的汉字,请你猜一猜下面的汉字。

  教师先请个别幼儿读汉字,再带领大家一起认读汉字,注意纠正幼儿不准确的发音。

  3.组织幼儿讨论,了解各种自然现象,感知相应的.汉字。

  教师:除了"风、云、雨、雪"这四种自然现象,你还见过哪些自然现象?

  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讲述,如雷、电、彩虹等。教师出示汉字卡片,并带领幼儿读一读。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不仅能说出许多自然现象,而且还知道这些自然现象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

  4.开展阅读活动,感知汉字的基本规律。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汉字卡片"雨"和"雪"。

  教师:这是什么汉字?这两个汉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为什么有"雪"和"雨"字头呢?

  5.丰富关于天气方面的词汇。

  出示汉字"风",教师:这是什么汉字?你见过或知道有什么样的风?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并带领幼儿阅读。

  出示汉字"云",教师:这是什么汉字?你见过或知道有什么样的云?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并带领幼儿阅读。

  6.阅读游戏"风来了,雨来了"。

  教师出示图片,共同阅读儿歌画面。

  教师带领幼儿朗诵儿歌,并带领幼儿学习儿歌。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幼儿看教师手中出示的汉字卡片并读出汉字,如果出示的是"风"就说"风来了",出示的是"雨"就说是"雨来了"。当四个汉字念完后,继续念儿歌做动作,当念到"屁股"时,大家可以任意做一个动作或造型,不能说话,也不能动,谁动了,游戏重新进行。

  幼儿开展游戏2到3遍。

  7.教师出示其他自然现象的图片,带领幼儿创编儿歌。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通过故事理解小纸人想飞的愿望,感受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活动准备:

  故事ppt,小纸人(手工纸、卡纸、瓦楞纸各3个)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前半段,理解故事内容(幻灯、讨论)

  1、小纸人会不会飞?它一次又一次坚持不懈,最后成功了吗?

  2、它为什么想要飞?

  3、你们有谁知道飞在天空中是怎样的感觉?

  4、看来小纸人单靠自己的力量是飞不起来的,你们愿不愿帮助他?

  二、帮助小纸人试飞。

  1、幼儿两两合作帮小纸人试飞。

  2、交流喃

  三、听赏故事后半段,感受小纸人实现愿望后的喜悦心情。

  由于大家的帮助,小纸人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说什么了?你们听了高兴吗?

  提升:是呀,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都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四、看PPT,讨论如何帮助贫困儿童。

  1、小纸人会飞之后,认识了许多朋友,也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它很快乐。可是昨天它给我寄来一封E-MAIL,说有些朋友需要帮助,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怎么办?

  2、幼儿看PPT,对比自己的幸福生活,了解贫困山区的穷苦,激发帮助他们的愿望。

  3、讨论如何帮助他们。

  五、讨论。

  为什么他们这么苦,还要坚持念书?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目标:

  1.能初步用排比方式创编儿歌,体现对标志的认识。

  2.积极参与班级讨论,尝试共同创编儿歌,体验创编儿歌的乐趣。

  准备:

  1.幼儿对各种标志颜色和作用有了了解。

  2.标志卡片。

  3.纸、笔。

  过程:

  1.巩固对标志的`了解。

  出示标志卡片,说说标志卡片的颜色和含义,进一步知道标志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2.创编儿歌。

  a.教师念儿歌上半部,激发幼儿创编下半部的愿望。

  妈妈告诉我:标志是我们的好朋友。

  它虽然不会说话。

  却能告诉我们:这是什么地方?

  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标志,真能有这么神奇吗?

  b.幼儿集体创编儿歌。

  c.启发幼儿从标志的颜色、作用入手来创编儿歌。

  d.从一方面入手(如:黄色的标志是警告……),共同来创编。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一、活动内容:

  大班新授诗歌:小狗抬花轿(重点领域:语言;涉及领域:社会)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感知老虎与小狗的强弱之差,体验小狗被老虎欺负后的心情,从小学会关心弱小。

  2、大胆创编小狗战胜老虎的情节,并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3、认真观察画面并参与讨论,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诵。

  三、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电脑一台。

  四、活动过程:

  (一)感知、理解诗歌前半部分内容

  师:今天,我们一起看动画片,你们高兴吗?

  1、 出示画面(1)

  提问:

  a画面中有些什么?(感知高山、大树、花轿)

  b你能用好听的词语来说吗?(美丽的花轿、绿绿的大树等)

  c花轿里坐着谁呢?幼儿猜测。

  2、 出示画面(2)

  提问:

  a大老虎坐着轿子想干什么?

  b学学老虎叫。这只老虎的叫声这么响亮,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呢?

  c大老虎会让谁来抬轿子呢?

  3、 出示画面(3)

  提问:

  a为什么叫8只小狗来抬花轿?

  b 这只凶猛的老虎坐在花轿里它的

  心情是怎样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c 老虎这么舒服,抬轿子的小狗心情是怎样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二)讨论、创编故事情节

  1、小狗吃力地抬着轿子往山上走,只听见“哎呦”一声,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找个朋友一起说一说。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猜想。

  2、师:我们一起看下去。

  逐一出示画面(4、5、6),一边播放一边和幼儿一起讲述。

  3、个别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4、小狗能忍受大老虎的欺负吗?怎么办呢?我们大家一起帮帮小狗,好吗?

  5、幼儿讨论小狗战胜大老虎的办法,老师参与幼儿的活动,聆听幼儿的讲述,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完成讲述。

  6、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情节。(2、3名)

  7、像你们说的一样吗?我们让小电脑告诉大家。连续播放半自动化面(6、7、8、9),把你看到的讲给大家听。

  8、完整播放课件

  9、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10、你能为故事起个名字吗?

  )学习儿歌

  1、老师示范朗诵一遍。(播放半自动化面)

  2、幼儿看画面跟诵一遍。

  3、幼儿独立朗诵一遍。

  (四)活动延伸

  下次,我们来学习《小狗抬花轿》的歌曲,好吗?

  附: 小狗抬花轿

  八只小狗抬花轿, 老虎坐轿把扇摇,

  一只小狗摔一跤, 老虎对它踢一脚,

  小狗气得汪汪叫, 老虎却在睡大觉,

  小狗抬轿到山腰, 想个办法真正好,

  一二三,往上抛, 老虎摔了一大跤。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起风了,猫死了》是一首英格兰童谣,它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起风了”“猫死了”这两件看起来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因为发生了一连串具有因果关系的事情而产生了间接联系,这样的故事可引发人的联想,开拓人的思维。由于该故事较长,且“猫死了”不符合幼儿的情感需要,所以我对故事做了删减和修改,更名为“起风了,猫瘦了”,以符合幼儿的情感需要和学习特点。在活动中,我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片内容以及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然后鼓励他们自由想象并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事物间的联系。具体安排如下:一是引导幼儿想象故事的发展,初步感知事物间的联系,并引出主题。二是启发幼儿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用简短的语言讲述两种事物间的直接联系,为后面想象并讲述多种事物间的联系做铺垫。三是利用图片接龙方式鼓励幼儿发现多个事物间的间接联系。三个步骤层层递进,由两个事物到多个事物间联系的找寻,由直接联系到间接联系的`讲述,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学习,促使他们在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目标:

  1.感知“起风”和“猫瘦”之间的因果关系,初步了解事物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2.能想象出事物间的联系,并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

  3.体验自由想象和创造性讲述的乐趣。

  准备:

  1.盒子六个,盒面上依次贴上六幅故事图片(如图)。

  2.绘有轮船、厨师、打翻了的椅子、汽车、大哭的孩子、鲜花等不同图案的图片若干。

  过程:

  一、依次观察、分析六个盒子上的内容,初步感知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1.感知、理解第一张图片上的内容。

  师(出示第一个盒子,如图1):上面画了什么?

  幼:刮风了。

  (教师将第一个盒子放在桌子的最右边。)

  2.感知、理解第六张图片上的内容。

  师(出示第六个盒子,如图6):这个盒子上画了什么?

  幼:一只猫。

  师:这只猫原来很胖,现在瘦了。你们觉得“猫瘦了”跟“起风了”有关系吗?

  幼:没有。

  (教师将第六个盒子放在桌子的最左边。)

  师:想想看,起风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幼:树被吹得东倒西歪/东西会被吹得飘来飘去。。

  幼:冬天会很冷/夏天会很凉快。

  3.感知、理解第二张图片上的内容。

  师(出示第二个盒子,如图2):发生什么事了?

  幼:窗子被吹开了。

  师:窗子被吹开了会怎样?

  幼:房子里会变得很冷。

  师:还会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

  (教师将第二个盒子置于第一个盒子左侧。)

  4.感知、理解第三张图片上的内容。

  师(出示第三个盒子,如图3):怎么了?

  幼:窗子被风吹开了,风把花瓶吹倒了,水流出来了。

  师:水流出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幼:地板会湿,会打滑。

  师:地板打滑会造成什么后果?

  幼:有人走过来会摔倒。

  (教师将第三个盒子放在第二个盒子的左侧。)

  5.感知、理解第四张图片上的内容。

  师(出示第四个盒子,如图4):谁摔倒了?

  幼:老奶奶摔到了。

  师:这下可麻烦了。该怎么办?

  幼:送到医院去。

  师:是啊,老奶奶摔伤了,必须把她送到医院去。

  (教师将第四个盒子按顺序放在第三个盒子的左侧。)

  师:现在你们想想,猫为什么瘦了?

  幼:因为奶奶到医院去治伤,没有人喂小猫吃东西,所以小猫就瘦了。

  6.感知、理解第五张图片上的内容。

  师(出示第五个盒子,如图5):看看是这样的吗?

  7.完整观察六张图片上的内容,初步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师(将六个盒子依次排好):看看这六张图片上的内容,现在你们觉得“起风了,猫瘦了”有关系吗?

  师:我们还可以把这些画面编成一个《起风了,猫瘦了》的故事。

  (师幼一起指图编讲故事:起风了,窗子被吹开了,花瓶倒在了地上,水流了一地。老奶奶走过来了,滑了一跤。老奶奶住进了医院,没有人喂猫吃东西,猫瘦了。)

  师(小结):“起风了”和“猫瘦了”看起来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连续发生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后,它们之间就发生了联系。

  二、根据图片联想讲述

  1.选择两张图片联想讲述。

  师:这里有很多图片,我先选一张,请你选一张和我的这张图片做朋友,说一段有趣的故事,好吗?

  (如师幼选出了厨师、轮船的图片。)

  幼:有一条大轮船在海上行驶,船上有很多人。到了中午大家肚子都饿了,于是请厨师来给他们做好吃的。

  2.选择多张图片联想讲述。

  师:你们还能选出更多的图片讲述一段更长的故事吗?

  (如一幼儿选出了打翻了的椅子、汽车、大哭的孩子、鲜花。)

  幼:一辆汽车开得很快,“呼”一下把旁边一张椅子带倒了。小孩子吓得大哭起来。好朋友送了一些花给她,她开心地笑了。

  三、自由选择图片合作讲述故事

  师:现在大家自己选择一张图片,和旁边的朋友一起讲述两张图片的故事,然后找更多的朋友把图片加在一起讲更长的故事。活动结束后,再把它装订成故事书,在封面上写上大家的名字和故事的名字,放到阅读区,大家一起来编故事。

  延伸活动:

  在阅读区投放幼儿自制的图书,供幼儿自主阅读讲述。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名字只是代表称呼的一种符号,并不能因为名字的改变而失去本来的面目。

  2、乐意与同伴讨论问题并且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对寓言故事有兴趣。

  活动准备:

  1、猫的图片若干。

  2、语言磁带。

  活动重点:

  知道名字只是代表称呼的一种符号,并不能因为名字的改变而失去本来的面目。

  活动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1)这是什么动物?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引导幼儿说说这是猫。

  (2)今天,我们要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听听故事中猫的名字叫什么?

  2、幼儿倾听故事。

  (1)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引导幼儿说说讲了一个给猫取名字的故事。

  (2)故事中猫有哪些名字?引导幼儿说说故事中的猫被取了很多名字。

  (3)为什么会给同一只猫取这么多的名字呢?引导幼儿说说取各种名字的原因。

  (4)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感受每一个人给猫取名字的原因。

  (5)你认为谁的话最有道理,为什么?引导幼儿感知老人说得最有道理,因为猫还是那一只猫,名字的变化不能说明这只猫的厉害。

  3、经验迁移。

  (1)幼儿再次欣赏故事,

  (2)如果你的名字改掉了,你会不会变成另外一个人?为什么?

  (3)教师小结:一个人的名字只是代表称呼的一种符号,虽然名字里包含了一定的意义,但是并不能因为名字的改变而失去本来的面目。

  活动反思:

  在《我的名字》活动中幼儿认识了自己的名字,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和名字背后的小故事。在进行这一活动时就有了知识经验的`积累,通过故事幼儿进一步知道名字只是代表称呼的一种符号,并不能因为名字的改变而失去本来的面目。在整个活动中也学到了好多的知识,知道了名字是我们每个人要接触到的,学习、工作;不管做什么作业,都必须要写上自己的名字,而名字又是一个很神气的东西,他代表了这个人。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对变换角度观察事物的兴趣。

  2.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从中去探索、发现,并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

  3.帮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知道见到人要打招呼。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变换角度观察事物活动难点: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

  活动准备:

  1.故事操作图片3张。

  2.老鼠胸饰人手一个:高老鼠用红色,矮老鼠用蓝色。高老鼠、矮老鼠大图片各一张。

  3.设置天空、草地场景。

  4.自选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天气有点冷,小朋友我们先来做个热身运动,动动我们的小身体。学学高人走,矮人走。听好老师口令,‘高人走’(踮起脚尖,双手举起,抬着头往上看),‘矮人走’(蹲下来,双手放后,低着头往下看)。小朋友学得可真棒!现在请小朋友找个位置坐下来吧!”

  2.“刚才张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一个什么热身运动呀?(幼:高人走,矮人走),一个高人,一个矮人。老师边说边做动作。”

  二、欣赏故事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两只老鼠,它们也是一个高,一个矮。小朋友先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出示高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了一件红衣服,我的名字叫高老鼠。(出示矮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的是蓝衣服,我就是矮老鼠。我们俩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想讲给小朋友听一听。故事的名字叫《高老鼠和矮老鼠》。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

  (1)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

  (2)高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矮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

  “小朋友,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到底是不是这些东西呢?我们再去问问高老鼠和矮老鼠。

  3.教师分段讲述故事。

  第一、二段.提问:“高老鼠和矮老鼠是怎么打招呼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你好,高老鼠!你好,矮老鼠!)第三段――第六段。

  提问:

  (1)高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小鸟、大树、屋顶、大门)矮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小狗、小花、地板、门槛)

  (2)它们是怎样跟它们看到的东西打招呼的?我们也一起跟着老鼠和它们看到的东西打打招呼。(你好,小鸟!你好,小狗!你好,大树!你好,小花!等等。)教师边指操作图片。

  “小朋友,高老鼠和矮老鼠真懂礼貌,看到什么东西就会跟它们打招呼。我们也要向高老鼠和矮老鼠学习,碰见人要学会打招呼,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比如:周智超小朋友在路上碰见了吴蝶小朋友。周智超你应该怎么说呀?吴蝶你又应该怎么说?(你好,吴蝶!你好,周智超!)”

  三、游戏表演

  1.“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老鼠胸饰,我们也来玩一玩《高老鼠和矮老鼠》的游戏。戴上这个穿红衣服的老鼠胸饰就变成高老鼠。一起来说一句咒语:‘变,变,变,变成一只高老鼠’。高老鼠应该做什么动作呀?来,老师这里还有穿蓝衣服的老鼠,戴上穿蓝衣服老鼠胸饰就变成矮老鼠。我们再来说一句咒语:‘变,变,变,变成一只矮老鼠。那矮老鼠该做什么动作呢?”

  2.接下来怎么玩这个游戏?音乐响起,高老鼠做高人走的动作,矮老鼠做矮人走的动作,到那边草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并且要和你看到的东西打打招呼。等音乐一停,老鼠们也要停下来。

  3.幼儿游戏。

  提问:请这只高老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东西?请那只矮老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东西?你是怎样和它们打招呼的?

  4.“刚才老师听到那只高老鼠说我想再去看看矮老鼠看到的东西,高老鼠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矮老鼠呢?想不想也去看看高老鼠看到的东西?下面就请老鼠们自己互相换一下胸饰。准备好了吗?游戏开始。”

  四、结束

  1.“老鼠们跟你第一次看到的东西一样吗?”

  2.“小朋友,今天玩得开心吗?我们再到外面去玩一玩这个游戏,来走吧!”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初步了解动词,会说动词。

  2、使幼儿体会参与活动的乐趣,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和发现。

  3、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活动过程。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

  2、汽球、毛绒玩具、呼拉圈、报纸、皮球、铃鼓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跳舞。

  2、教师提问:你都做了什么?

  二、引导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边游戏边说动词。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示范玩球。

  1、教师出示皮球问:这是什么?球是什么样子的?可以怎么玩?

  2、请幼儿表演玩球并提问:他在做什么?(幼儿说出动词)

  (二)幼儿自选物品进行游戏。

  1、教师提出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玩一玩,看谁玩的花样最多,提醒幼儿不要碰到其他人。

  2、幼儿自选玩具进行游戏,教师指导。

  3、教师提问:你在玩什么?你是怎么玩的`?(指导幼儿与小伙伴一起游戏)

  4、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打人”游戏。

  5、指导幼儿整理玩具。

  (三)进一步学习动词。

  1、教师拿皮球和报纸问幼儿:你刚才是怎么玩的?(幼儿讲述并表演)

  2、教师向幼儿说明表示动作的词就叫做动词。

  3、幼儿继续表演,讲述自己活动的过程。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汽球并提出新的问题:是什么东西让汽球鼓起来的?

  活动反思

  教材的价值,在于能有效激活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表情文化知识很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故活动设计中处处以“激起幼儿兴趣”为忠旨。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3-05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6-11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1-15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的教案04-07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冬天教案07-12

幼儿园大班语言《微笑》活动教案08-12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家09-23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家》11-01

【推荐】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6-26

推荐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