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爱护小动物教案

时间:2023-03-02 18:05:03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爱护小动物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爱护小动物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爱护小动物教案

幼儿园爱护小动物教案1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爱心及观察动物的兴趣。

  2.通过游戏,发展幼儿小肌肉动作。

  教学准备

  1.趣味练习:动物拼图

  2.环境布置:小桥、山洞。

  教学过程

  1.教师以游戏口吻:

  今天天气真好!老师带小朋友到动物园去玩好吗?走喽,上车啦,滴滴!

  2.播放音乐

  教师带领幼儿走过小桥,钻过山洞。

  (1)走小桥

  教师:请注意了,汽车上桥了,桥面很窄,有危险,请把车速放慢一点。

  (2)钻山洞

  教师:请注意,汽车钻山洞了,请小朋友低下头。

  (3)动物园门口

  教师:汽车到站了,“咝—”

  3.在动物园里

  (1)教师:小朋友,动物园里又来了一些动物,需要做动物标志,

  叔叔阿姨们忙不过来了,我们帮帮忙好不好啊?

  (2)动物拼图

  请小朋友一起合作,把动物拼图完整的拼出来。

  4.教学评价

  教师:小朋友长大了!真能干!

  托班健康教学:一个跟着一个走

  幼儿园托班健康教学:一个跟着一个走

  一、教学目标:

  1、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

  2、激发幼儿对体育教学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学会儿歌

  2、场地上画一个大圆。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学习儿歌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在玩这个游戏前,我们先要学习一首儿歌。”走走走,走走走,跟着老师向前走。不掉队,不乱走,都是听话的好朋友。

  2、游戏

  幼儿四散地站在教师身旁。游戏开始,一起说儿歌:“走走走,走走走,跟着老师向前走。不掉队,不乱走,都是听话的好朋友。”教师边说儿歌边鼓励幼儿站成一路纵队,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走成圆圈或其他不同的形状。

  (教学规则:幼儿必须一个跟着一个在教师带领下,沿着场地走直线或圆圈。)健康教学-----顶球。设计意图:球是幼儿非常喜欢的玩具,但是幼儿的玩法比较单一,有些幼儿曾经看到电视中有人用头顶球玩,所以我选择这个教学来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

  教学目标:

  1. 练习原地向上跳起顶球,发展弹跳能力.

  2. 初步获得跳的高低与顶球关系的经验.

  3. 能积极参与游戏教学.

  教学准备:气球若干,分别绑在绳子上,吊球高度略高于孩子身高

  教学过程:

  1. 介绍玩法,孩子示范.

  教师:”场地上吊了许多球,它是给小朋友顶球玩的每个小朋友站在球的下面,用里向上跳起,用头把球顶起来,跳起来时要对准球顶,落地时轻.谁愿意来做给大家看?”请一名孩子给大家表演,教师在旁指导,保护

  2. 孩子顶球.每个孩子找一个高度合适的球,站在球下,孩子双脚跳起顶球,跳一下,顶一下,连续跳,连续顶,孩子顶到了,教师要鼓励,还可指导孩子用力跳起将球顶高一些.

  教学延伸:

  教师还可将绳子调高,让幼儿跳起击球,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弹跳能力.

  教学反思:

  幼儿兴趣很浓,也跳得不错,但是个别幼儿还是碰不到球,教师应提醒他双脚离地跳,该教学也比较适合家庭玩.幼儿在多次游戏后,教师可对能力强的幼儿增加高度.健康教学——小熊运西瓜

  教学目标:

  练习手捧皮球迅速行走,发展幼儿的控制力和灵敏性。

  教学准备:

  小皮球,数目为人数的一倍。大筐四个。

  重难点

  :练习手捧皮球迅速走

  教学过程:

  1.小熊走路。幼儿扮演小熊,模仿小熊走路。

  2.小熊摘西瓜。

  教师用透明胶带把皮球固定在绳子上,做为西瓜地。小熊跑到西瓜地里,摘一个大西瓜回来放在大筐里,直至西瓜全部摘完。

  3.小熊送西瓜。

  小熊抱着西瓜跨过小河(设置一条小河)送到对岸的好朋友家(设置小兔、小猪、小狗家)。每次送一个西瓜或几个西瓜(不能滚下来),直至把一半西瓜送完。

  4.小熊追西瓜。教师“不小心”把筐里剩下的西瓜翻滚到场地上,幼儿追西瓜,把西瓜全部追回来。

  5.游戏结束,小熊吃西瓜。

  教学延伸:

  教师在平时,可选择几个内容分别开展,依情况减轻教学量。反思;对于教学内容,孩子是非常感兴趣的,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摘西瓜和追西瓜的'环节,孩子们都完成得很棒,但是在送西瓜的环节中,很少有孩子是跨过小河,很多都是踩着过河的,因此教师可让孩子分批去送,使前面的孩子对后面的孩子起示范作用。

  托班健康教学——自己的影子

  设计意图:天气逐渐热起来了,有太阳的时候,孩子会发现地上有自己的影子,颇感兴趣,我想可以通过影子培养他们四散跑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培养躲闪能力。

  2. 知道物体在阳光下会产生影子。

  教学准备;

  1. 教学前了解影子。

  2. 选择有阳光的场地。

  重难点

  :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

  教学过程:

  1. 找影子。(1)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边念儿歌(走走走,走走走,一个拉着一个的手,拉拉手,拉拉手,拉成一个大太阳。)边围成一个大圆圈。(2)一起找一找别人与自己的影子。

  2. 踩影子。(1)“小兔”分散踩自己的影子。(2)“小兔”互相追踩别人的影子,提醒幼儿避免推撞。(3)游戏反复数遍,注意控制教学量。

  教学延伸:

  可利用散步等户外教学时间,带领幼儿观察树影、大型玩具影子。

  教学反思:

  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追得很尽兴,但是教师要规定好范围,以免幼儿跑得太远,消耗过多体力。

  托班健康教学——快乐的跳跳虫

  设计意图:

  孩子们早上来园,经常能看到哥哥姐姐在玩跳圈的游戏教学目标:

  1. 练习双脚并拢向上跳,发展跳跃能力。

  2. 锻炼动作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人手一个塑料圈,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1. 跳虫舞。

  (1)启发幼儿说说什么虫会跳。

  (2)请幼儿将两手食指放在头上,听音乐教学身体、四肢,模仿跳跳虫跳舞的样子。

  2.跳水坑。

  (1)请幼儿取一个塑料圈放在地上当“水坑”,自由跳圈,避免相互碰撞。

  (2)带领幼儿双脚并拢,在圈中跳进跳出。

  (3)请跳得好的幼儿表演,游戏反复进行。

  3.幼儿自由玩圈,做放松运动结束。

  教学延伸:

  可请幼儿单脚跳或请幼儿跳过绳子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于双脚同时跳还不是很行,许多幼儿只能双脚交替跳,教师可先让幼儿练习后再模仿跳跳虫。

幼儿园爱护小动物教案2

  活动目标

  1、热爱和关心小动物,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了解动物眼睛的特点和作用。

  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幼儿课本、网络图片或图片(课堂所需的动物眼睛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眼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请问小朋友们动物有没有眼睛呢?

  ——教师举一两种动物为例,请幼儿说说它们的眼睛长在哪里。

  二、开拓视野

  1、自主观察。

  ——请幼儿两两一组阅读课本P14—15页,看一看、说一说动物的眼睛。

  2、有意观察。

  ——教师利用课件,带领幼儿一起观察动物的眼睛。

  ——鸟类的眼睛比人类的要多一层眼皮,它覆盖在眼睛上,能保持眼睛湿润,阻挡灰尘。

  ——苍蝇头上有一对大大的复眼,里面还有许多用来接受光线的单眼。

  ——鱼类的眼睛是合不上的,它们连睡觉都是睁着眼睛的。

  ——老鹰的眼神很锐利,在同样的距离下,它的视力是人类的8倍。

  ——猫在夜里视力很好,它的眼睛像镜子一样会反射光线。(像猫这样的动物在晚上视力很好的还有:猫头鹰)

  ——变色龙的眼睛很善于变化(变方向),左右眼可以不保持一致。

  ——师:你觉得哪种动物的眼睛最厉害,为什么?

  3、比较分析。

  ——师:动物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引导幼儿举例来说明:例如鱼的眼睛睡觉也是睁着的,人睡觉时眼睛是闭着的)

  三、画眼睛

  ——请幼儿根据活动里面所提到的动物的`眼睛,画一对眼睛出来,看看谁的眼睛画得最有神。

  ——分享作品,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画的动物眼睛,并说说它的眼睛的特点。

  活动应变

  教师寻找的网络图片或视频要突出眼睛部位,让幼儿能有重点地进行观察。

  区角活动

  语言区:将幼儿用书里面的动物打印出来放在语言区,请幼儿认一认这些动物,并说说它们眼睛的特点。

  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养殖区里小动物的眼睛,并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环境创设

  主题墙展示区:贴动物眼睛的图片,让幼儿去观察。

  家园同步

  家长在带幼儿参观动物园的时候,可以刻意让幼儿观察一下动物的眼睛,说说其特点。

  随机教育

  和幼儿一起观看《动物世界》。了解动物眼睛的作用和特点。

【幼儿园爱护小动物教案】相关文章:

爱护小动物11-27

爱护小动物11-27

爱护小动物01-13

爱护小动物作文02-12

爱护鸟类幼儿园教案01-14

《爱护小树》幼儿园教案11-24

《爱护牙齿》幼儿园教案09-02

幼儿园爱护牙齿的教案01-26

幼儿园爱护牙齿教案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