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

时间:2023-04-27 08:50:27 洪熔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通用14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通用14篇)

  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 1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画面、表演、吟唱等多通道理解古诗《咏鹅》的内容。

  2、能用国画形式再现古诗中盼情境,感受诗画一体、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

  3、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有画鹅的基础。

  2、表演道具,配乐古诗课件,背景音乐。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诗歌,珥解古诗内容,体会鹅戏春水的美景,感受古诗意境。

  (1)幼儿完整欣赏古诗,理解古诗含义。

  (2)教师播放课件,幼儿听配乐朗诵的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优美意境。

  教师: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

  (3)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通过优美的旋律再次感受古诗的意境,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大胆表演古诗《咏鹅》。

  2、师幼共同讨论如何用国画形式表现古诗内容。

  (1)鹅的基本画法:用中锋画鹅的头和颈,用按的方法画鹅身和鹅尾。

  (2)根据古诗内容,大胆想象、添画。

  3、幼儿作面,教师指导,再现古诗情境。

  引导幼儿围绕古诗内容大胆创作,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4、作品展示,集体朗诵,感受和体会古诗中诗画一体、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

  【评析】

  “诗画一律”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之一。中国的古诗词中不乏一些生动浅显的'经典古诗,画面感强,易于幼儿理解。

  在大班阶段开展古诗配画的系列国画活动,能够更好地让幼儿感受中国画“诗画一律”的特点,深人体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古诗配画系列活动一般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通过围绕某一诗歌开展语言、音乐、律动、表演等活动,深化幼儿的体验和感受,最后引导幼儿用国画形式表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教师也可以为幼儿作品题上诗歌内容,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中国画诗词人画、书法入画的特点。

  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 2

  一、活动目标:

  1、对美术活动有兴趣。

  2、学习描画自己的手。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对手的形状及手的.各部分名称已有初步的了解。

  2、幼儿人手一支记号笔或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

  1、请幼儿猜谜语:“一棵树,五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在你的身上找一找,看谁最早猜出它。”

  2、引导幼儿讨论小手有什么用,教师简单小结:小手会帮助我们吃饭时拿勺子,会拍球,会画画。今天,我们就一起把这能干的小手画下来。

  二、描画小手。

  1、鼓励幼儿伸出小手,讨论怎样把自己的小手画下来。

  2、教师用描画的办法示范:把左手放在纸上。右手拿笔,从手腕处开始画,顺着手掌的轮廓描画。

  3、幼儿学习用描画的方法画下自己的小手。

  三、展览作品。

  教师与幼儿共同欣赏。

  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 3

  活动目标

  1、欣赏国画《葫芦天牛》,了解葫芦的基本形状,感受中国画独特的韵味。

  2、继续尝试简单的构图方式,表现出疏密、浓淡的变化。

  3、保持良好的绘画常规。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过葫芦。

  2、课件:各种葫芦连着藤蔓的照片和国画作品,葫芦图片。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课件,师幼一起欣赏各种葫芦的照片和国画作品。

  (1)教师: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照片上除了有葫芦,还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藤是什么样子的?有几个葫芦?是怎么构图的?

  (2)教师小结:葫芦是长在藤上面的,藤上有叶子,叶子像手掌一样。藤是相互缠绕的,有的粗,有的细。葫芦和叶子的布局有疏有密,有高有低。

  2、师幼共同讨论葫芦的'创作方法。

  (1)教师:今天我们要画葫芦。你知道先画什么?藤怎么画?叶子又怎么画?葫芦呢?用什么毛笔比较合适?

  (2)教师小结:可先画叶子,再画葫芦。用提斗侧锋三五笔画出一片叶子;用提斗按着转两笔画一个圆(上面的圆小,下面的圆大),上下两圆累加即成一个葫芦;用小号笔浓墨、中锋勾叶脉,画藤。

  3、幼儿创作,教师巡视,鼓励幼儿先想好构图方法再动手绘画。

  创作重点:先画叶子,注意叶子的大小、浓淡、重叠变化;再画葫芦,有大小、高低、颜色深浅变化;最后再点蒂,勾叶脉,画藤。

  4、展示幼儿作品,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你喜欢哪幅葫芦图?为什么?你是先勾叶脉还是先画叶子的?

  欣赏、评价应侧重于葫芦的造型和整幅画的构图。

  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 4

  一、活动目标:

  1、能观察日常生活用品的花边,找出他们对称排列的规律。初步感受对称美。

  2、用目测找中心和对称排列的方法装饰花边。

  3、能大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装饰。

  二、活动准备:

  长方形纸、油画棒、范例花纹、活动花边,有花边的毛衣、脸盆、帽子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有花边的毛衣、脸盆幼儿帽子提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东西?它们什么地方最漂亮?花边是由什么花纹组成的?它们什么怎样排列的?用什么颜色画出来的`?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花边是由点、线、简单几何图形和小花、小草等花纹组成的。它们排列很有规律,间隔开的花纹是一样的,形状大小颜色都是一样的,这叫对称,花边的颜色有的很鲜艳,有的很柔和。

  2、引导幼儿学习花边的装饰方法。

  教师出现活动花边进行讲解演示:

  用目测的方法找出中心点,画上简单的花纹,在花纹的两端用同样的颜色画出同样的花纹。

  换一种颜色在中间和两端的 花纹之间画另一种花纹,花纹之间要间隔均匀。

  用这种方法往下画,画出来的花边就对称了。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请小朋友先观察老师画的美丽的花边,小朋友先想好选择什么样的花纹,然后想好颜色再开始画。画时要注意大小、方向和颜色的对称。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对称,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自己设计花纹,搭配颜色。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请幼儿将花边在作业栏中展览出来,教师从花纹、色彩、对称规律方面进行评价。

  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 5

  活动设计背景

  印画是美术活动的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让孩子在印画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艺术活动。小班孩子年龄小,要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通过这种绘画形式,会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因此,我设计这一活动,以手印画的方式,让幼儿更直观表达情感。让幼儿在玩乐中作画,调动孩子对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动手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活动目标

  1、体验小手印画带来的乐趣,发现小手的灵巧与神奇。

  2、乐意参与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小手印画带来的乐趣,发现小手的灵巧与神奇。

  难点:乐意参与创作活动。

  活动准备

  1、盛有红色、黄色、蓝色颜料的托盘各一盘,湿抹布人手一份。

  2、三张白纸,排笔,照相机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手指游戏(早晨多美好、螃蟹游戏)

  观看表演:教师握紧拳头说,你们知道我手里藏着什么吗?这里头藏着我们一家,不信你瞧瞧。“丁零零,丁零零,该起床了,啊!早晨多美啊!(教师依次出示五个手指头)

  爸爸起来拉,刷刷牙,刷刷牙。

  妈妈起来拉,梳梳头,梳梳头。

  哥哥起来拉,洗洗脸,洗洗脸。

  姐姐起来拉,点点头,你好,你好。

  小弟弟起来拉,早上好,早上好!

  我们一家都起床拉,妈妈说,宝宝我们来玩游戏吧!现在呀把你们的小手都伸出来,看看谁的小手最能干的。(幼儿玩螃蟹游戏)

  二、语言引导,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手能做什么事情呢?

  幼:手会穿衣服,梳头,跳舞,画画等~~~~

  三、幼儿欣赏老师的手印画。

  1.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知道小手能做这么多的事情,老师这里也有一双手,它还会边魔术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的手会变出什么来(教师用手在纸上分别印画出太阳,花等)

  2.师:好拉,你们看看,老师变出什么啦?(幼儿分别说出老师变出太阳,花等)漂亮吗?那你们也想不想用自己的小手来变魔术啊?

  四、让幼儿动手在纸上用不同的颜料印画小手。

  1.游戏规则:恩,那好,在变魔术之前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下变魔术的规则:

  (1)小朋友们先把袖子卷起来,让小手和颜料亲亲嘴,你看,就象老师这样,然后再来和白纸亲亲嘴(师边说边示范给幼儿看)

  (2)注意在印画的时候不能把颜料印在身上和脸上,只能在白纸上印哦,印完之后就到爸爸妈妈那里去擦手,手擦干净了再回来坐到座位上。小朋友们都记住了吗?

  2.把幼儿分成两组,准备两张大白纸,为大家准备三种颜色的颜料,让幼儿自己选择一种喜欢的颜料印画自己的小手。

  五、欣赏幼儿印好的手印画面,合作留影。

  1.欣赏幼儿作品,感受作品的美。

  师:哇,这些白纸都被你们的小手印满了,所有小朋友的.小手印都在上面!(让幼儿说说自己用什么颜料印的)

  2.感受添画树干的完整性。

  添画树干——现在老师要用神奇的笔添一添,看看会变成什么?

  师:老师的手能干吗?

  我觉得你们的小手更能干!印出了这么美丽的一幅画,来,我们一起来夸夸自己的小手吧!

  3.我们一起在美丽的画下面合张影吧!来。

  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 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归纳,初步感受作品的内容与意境,体会点和线在吴冠中作品中的巧妙运用。

  2、尝试运用点、线大胆创作,能较好地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3、能与同伴共同完成一幅圈画作品,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经初步了解吴冠中及其作品风格,有基本的用毛笔创作的经验。

  2、课件:吴冠中作品多幅,幼儿的点线作品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三幅吴冠中的`作品,感受画面的内容与意境。

  教师:吴冠中是著名的国画大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他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欣赏《小鸟天堂》。

  教师: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画上还有什么?这些小鸟在树林里干什么?心情怎么样?

  (2)欣赏《城市》。

  教师:这幅画画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些彩色的点可能是什么?如果你就住在这个城市里,你会感觉怎么样?

  (3)欣赏《花草地》。

  教师:画上画了什么?这可能是什么季节的花?

  2、通过观察、归纳,感受点和线在吴冠中作品以及幼儿作品中的巧妙运用。

  (1)教师:吴冠中爷爷在画画的时候,用到了一个作画的好方法。你们找找看,是什么?

  (2)教师小结:原来画家喜欢用一些大大小小彩色的点和一些粗粗细细、弯弯曲曲的线条来画画。我这里还有一些他的画,我们来看看都画了些什么,在这些画里奇妙的点和线又变成了什么。

  (3)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小朋友的画里,奇妙的点和线又变成了什么。

  3、幼儿创作。

  教师:请你和你的朋友一起合作绘画。你们准备用奇妙的点、线来画什么?怎么画?

  4、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评价。

  教师:你让奇妙的点和线变成了什么?谁愿意来说一说?

  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 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牙签进行蜡笔刮画,感受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2、通过观察、了解工程车的不同功能,细致地表现工程车的外部特征和功能。

  3、在使用牙签时注意安全,知道将刮出的蜡擦在报纸上。

  活动准备

  1、幼儿知道汽车的基本结构,了解工程车的功能。

  2、工程车图片多幅。

  3、刮画纸或一张涂满蜡笔的画纸(这张画纸一共涂两层蜡笔,每一层都要涂满整张纸,第一层以亮色为主,可以是一种颜色,也可以是多种颜色,第二层是用黑色将第一层的颜色全部覆盖)。如果是自制的刮画纸,当幼儿不小心画错时,可以用黑色再次进行覆盖后重新作画。

  4、牙签、废旧笔芯、一次性筷子等粗细不同的刮画材料。

  5、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今天的主题。

  教师:这段时间我们欣赏了许多关于汽车的图片,也了解到有关汽车的知识。你知道哪些汽车?它们可以在什么地方开呢?

  2、出示工程车图片,观察其车的'整体外形。

  (1)出示“挖土机”图片。

  教师:看看这辆车,和我们平时看到车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样?车身的底部是什么样子的?

  车轮和平时常的车轮有什么不一样?它的驾驶室是什么样子的?驾驶室的旁边,有一个长长的东西,你们觉得它像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

  (2)出示“铲土机”图片。

  教师:这辆车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整个车身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轮胎和驾驶室又是什么样子的?车头最前面像什么?你们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3)出示“大吊车”图片。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车的外形:这辆车最特别的地方在哪里?

  要点提示

  在观察工程车的图片时,教师要让幼儿重点观察车的外形、车中的一些部位有什么不一样,如驾驶室、轮胎等,为幼儿后期创作做好铺垫。

  3、出示涂满蜡笔的画纸,介绍材料的使用,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1)教师:今天老师没有准备画笔给你们,想一想,怎样用牙签在这张黑色的画纸上画画呢?

  (2)教师:你想画一辆什么样的工程车呢?它有什么特别的功能?

  4、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工程车。

  (1)通过欣赏,引导幼儿认识更多的工程车,了解它们的不同的功能。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设计的工程车独特的地方。

  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 8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水彩笔或者颜料和其他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感受在石头上画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孩子学会尝试,敢于发现新事物,从中取得乐趣。

  难点:在石头上作画比较难,同样挑选石头,设计新的形象对于孩子来说比较难。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已洗净凉干并分类)2、油画棒、棉签、橡皮泥、各色纸、毛线、皱纹纸等装饰品(可根据需要准备)、各组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事先画好的石头,并讲述编好的小故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问题:

  1、大家看这是什么呀?

  2、你们觉得这块小石头像不像化了妆的小朋友?

  3、这和我们平常画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呀?

  (二)教师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想想石头象什么?

  要求:

  1、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玩玩、说说、想想它的形状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和自己旁边的小伙伴讨论讨论。

  2、如果将石头组合起来,你会组合什么样子呢?

  (三)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先组合石头,然后对石头进行装饰,完成作品。

  (四)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要求:

  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

  2、要用上各种好看的颜色。

  3、在装饰时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装饰才能编出一个好听的故事来。

  (五)幼儿创作石头画,教师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大胆想象,能利用各种石头进行组合,创作出各种造型。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各种辅助材料及工具。

  (六)创编故事

  教师组织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石头来创编故事。

  教学反思

  1、石头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东西,本次活动的构思也是来源于一次偶然发现。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感受到了在石头上画画的乐趣,孩子们的作品不同程度的受到老师范例的`影响,也有自己的一些创新,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可以说孩子们还是达到了预定的活动目标。

  2、在这次活动中,我认为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老师在向幼儿介绍制作方法的时候,有的孩子却是在张望着他刚刚在摆弄的石头。课后我在想,如果我把介绍制作方法这个环节提前到前面,过后在让幼儿去操作石头,这样或许就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还有在讲解过程中应该使用孩子容易理解的话语,这样便于孩子和自己的交流。总之,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来说,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还要跟其他老教师好好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 9

  设计意图:

  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孩子们能说上一些线的用途,但没有用线画过画,老师线真的能画出好看的画吗?为了激发孩子的审美愉悦、审美情感,由此,生成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各种各样的线,并能说出它们的用途。

  2、尝试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画线条画。

  3、鼓励幼儿大胆动手操作,感受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画线条画。

  活动难点:知道各种各样的线,并能说出它们的用途。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线(尼龙线、棉线、毛线、麻线等),画纸、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一、各种各样的线

  1、说一说,你见过什么样的线。

  2、请幼儿说一说线的各种用途,如绑东西、串珠子、编辫子等。

  二、线条画。师讲解示范操作方法:

  1、先将画纸对折后打开,再将线(棉线、尼龙线、毛线)沾上调匀的水粉颜料。

  2、把沾上颜料的线放在画纸上,对折后合上,用手轻轻压。打开纸以后,就可以看到很多美丽的几何图案。

  3、鼓励幼儿自己尝试用毛线画画、抽动毛线。

  4、运用不同的线,可以画出各种不同的感觉。提示幼儿用颜料时,不可加水太多,以免线吸入太多水分,压在纸上时水粉的颜色不易呈现出来。

  5、等纸晾干以后,就是一张美丽的包装纸了。

  三、幼儿作品介绍、展览、欣赏。

  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 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手影外轮进行想象添画组成整体物像。

  2、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协同性及灵活性。

  3、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重点

  幼儿根据手影外轮进行想象添画组成整体物像。

  活动难点

  合理安排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学习了解手影活动,图画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用猜谜的方式引入活动:一棵树,五个杈,出饭做事都用它。

  幼儿猜谜,教师总结。

  2、引导幼儿观察各种不同的手型。

  幼儿讨论,请幼儿观察。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今天我们用手型,画线描画

  画之前,请幼儿先想好如何构图。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将主要角色画在纸的中间,注意添画与主题有关的事物,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物形象和设计画面。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赏并讲述故事内容,选出画的最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并让幼儿介绍作画经过。

  教学反思

  本次教研活动课幼儿参与性都很高,我觉得活动中有四个方面比较好。

  1.活动导入较有特色,富有启发性。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2.活动过程形式新颖,允许多种答案,因此幼儿所想象的小手造型丰富多样。

  3.重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给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让每个幼儿都有说、想、画的机会,较好的完成了活动目标。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让幼儿自主发展的机会更多。

  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我虚心听取了各位园长和同行的意见和建议。教师的启示性语言还是有些欠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有些放不开。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我要多接近幼儿多为幼儿创造自我想象的空间和动手动脑的机会,让每一个幼儿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使幼儿快乐健康的成长。

  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 11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画面的构图、设色,提高审美情趣。

  2、探索用中锋画丝瓜、侧锋画叶子的方法,尝试表现画面的疏密结构关系。

  3、创作结束后能主动清洗国画用具,自觉排队、不拥挤。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过丝瓜。

  2、课件:齐白石的作品《丝瓜》,丝瓜系列作品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

  教师:你见过的丝瓜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绿色的,细长条,上面有深色的、细细长长的'筋脉)

  2、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丝瓜》。

  教师:画上有什么?有几个丝瓜?除了有丝瓜,还有什么?叶子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弯弯曲曲的线是什么?像什么?(丝瓜有的细一点,有的粗一点,叶子像手掌,藤是弯弯曲曲的,像电话线)

  3、师幼共同讨论丝瓜的创作方法。

  (1)教师:我们可以先画什么?后画什么?叶子用什么笔来画?可以几笔画成?丝瓜用什么笔来画?大概要几笔?筋脉怎么画?

  (2)教师小结:用大白云中锋两笔画丝瓜;用提斗侧锋三五笔画出一片叶子;用大白云中锋画主藤和缠绕藤;用小勾线笔浓墨勾画叶子种丝瓜上的筋脉。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运用大小不同的毛笔来绘画,能注意画面的疏密关系。

  5集体欣赏、交流幼儿作品。

  教师: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侧重从叶子的浓淡变化、丝瓜的形态和构图来评价;知道水多色淡、水少色浓的特点。

  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 1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毕加索的人物画,感知其夸张、有趣的特点;

  2、学习用五官错位、变形的方法来表现,萌发初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毕加索的画2幅、记号笔、蜡笔、黄色、绿色水粉颜料、画笔、画纸。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欣赏第一幅画)

  1、师:今天仲老师带来一位外国著名画家毕加索的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教师出示画《年轻的黑发女人》(多拉.玛尔)。

  2、师: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觉呀?他画的人物画和我们平时画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小结:这幅画是毕加索在打仗的`时期画的,叫做《年轻的黑发女人》,画里的人叫做多拉.玛尔,所以你们看多拉.玛尔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呀?毕加索就是用我们小朋友说的夸张、奇特的手法来表现这幅画的。

  (二)比较(欣赏第二幅画)

  1、师:我还带来了一幅毕加索的画,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吧!(出示第二幅画)

  2、师:小朋友说一说,这幅画跟刚才那幅比哪里不一样?(鼻子、嘴巴)

  3、小结:所以这些人物画,除了错位之外,还有形状不一样,变得更搞笑更夸张了,他们还可以在位置、大小上有所变化呢。

  (三)我学大师来画画

  1、师:我们今天也要向大师毕加索一样来画画,我们要比他画得更夸张更有趣,你准备怎么画?

  2、要求:现在请你去画一个脸部五官错位、变形的人,先用蜡笔勾线,再用水粉颜料涂色。

  (四)展示和分享

  1、展示幼儿的作品,请大家互相欣赏。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 1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归纳,初步感受作品的内容与意境,体会点和线在吴冠中作品中的巧妙运用。

  2、尝试运用点、线大胆创作,能较好地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3、能与同伴共同完成一幅圈画作品,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经初步了解吴冠中及其作品风格,有基本的用毛笔创作的经验。

  2、课件:吴冠中作品多幅,幼儿的点线作品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三幅吴冠中的.作品,感受画面的内容与意境。

  教师:吴冠中是著名的国画大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他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欣赏《小鸟天堂》。

  教师: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画上还有什么?这些小鸟在树林里干什么?心情怎么样?

  (2)欣赏《城市》。

  教师:这幅画画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些彩色的点可能是什么?如果你就住在这个城市里,你会感觉怎么样?

  (3)欣赏《花草地》。

  教师:画上画了什么?这可能是什么季节的花?

  2、通过观察、归纳,感受点和线在吴冠中作品以及幼儿作品中的巧妙运用。

  (1)教师:吴冠中爷爷在画画的时候,用到了一个作画的好方法。你们找找看,是什么?

  (2)教师小结:原来画家喜欢用一些大大小小彩色的点和一些粗粗细细、弯弯曲曲的线条来画画。我这里还有一些他的画,我们来看看都画了些什么,在这些画里奇妙的点和线又变成了什么。

  (3)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小朋友的画里,奇妙的点和线又变成了什么。

  3、幼儿创作。

  教师:请你和你的朋友一起合作绘画。你们准备用奇妙的点、线来画什么?怎么画?

  4、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评价。

  教师:你让奇妙的点和线变成了什么?谁愿意来说一说?

  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 14

  活动名称:

  美术《手形画》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大胆发挥想象和创造,体验画手形画的乐趣。

  2能根据自己变换的手形大胆进行添画和用色,学习手型画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过玩手影的经历。

  2.物质准备:纸、彩笔、手形画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玩猜拳游戏:石头、剪子、布。

  2.我们的手不仅能变出石头、剪子、布,它还能变换出很多的手型来。

  3.提问:谁来说一说你还能变出哪些手形?你是怎么变得?

  4.重点:激发幼儿变换出更多的手形。

  二、认识手形画。

  1.观看PPT,认识更多的变换手形。

  2.提问:小朋友,你能把你变换出的手型画出来吗?

  谁愿意上来画一画,仔细看他是怎样把变出的手形画出来的?

  3.如果我在上面添上几笔,小朋友们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4.重点:知道在变换出来的手形的`基础上再进行添画,变成其他的图形,这就是手形画。

  三.PPT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手形画:

  1.展示手形一。

  (1)想一想,这个手形会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自由想象,再展示孔雀)

  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孔雀的?孔雀的身体在哪里?羽毛在哪里?(手掌是它的身体,手指是它的羽毛,添上头和颈就变成了美丽的孔雀。)

  (2)这个手形能不能再变成其它的呢?(展示树) 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树的?手掌是树的什么?手指部分又是树的什么呢?(手掌是树的树干,胖胖的,手指是它的树杈,我们再添上树枝和树叶就变成了一个大树了)。

  2.展示手形二。

  (1)想一想,这个手形添上几笔会变成什么?(展示鸡)

  (2)添上了哪些部分?(添上了鸡冠、眼睛、嘴巴、翅膀和脚)

  3.展示手形画作品,激发幼儿对手形画的兴趣。

  4.重点:更好的理解手形画并学习手型画的方法。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指导幼儿在纸上摆好要画的手形,然后不要动,用笔从最外面的手指开始,仔细地沿着手的形状走,一直画到最后一个手指,启发幼儿添画并进行装饰。

  2.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筋,自己变化手形,大胆尝试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图案。还要不断变化手形,大胆表现自己所要表现的画面。

  3.重点:能够根据自己变换的手形大胆进行添画和用色,体验画手形画的乐趣。

  五.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相互欣赏交流自己的手形画。

【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01-01

幼儿园大班美术画画教案08-25

幼儿园大班美术画画教案范文08-25

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9篇01-01

幼儿园大班画画教案范文(精选26篇)02-16

幼儿园小班画画教案08-25

幼儿园小班的画画教案01-27

幼儿园小班画画活动教案03-31

幼儿园小班画画教案(精选25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