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2-12-25 16:01:49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模板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模板5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阅读图画画面,理解儿歌的内容。

  2.学会念儿歌。

  重点难点:

  观察画面理解儿歌的内容并学习儿歌。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我想要一只恐龙》,儿歌《我想要一只恐龙》。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请幼儿欣赏幼儿用书上的画面,说一说画面上的恐龙分别是什么,小朋友在和恐龙做什么事情。

  1.梁龙可以做什么?

  2.翼龙可以做什么?

  3.暴龙可以做什么?

  二、播放儿歌,请幼儿倾听儿歌,结合画面理解儿歌的内容。

  1.先请幼儿倾听音乐,然后跟着打出音乐节奏感。

  2.结合画面内容熟悉歌词。

  3.跟着音乐旋律边念歌词。

  三、尝试跟随儿歌唱。

  1.老师唱,幼儿欣赏

  2.带领幼儿逐渐唱

  3.分组唱

  4.请幼儿表演

  四、幼儿讨论:我想要一只什么恐龙?它可以……

  活动反思: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幼儿对恐龙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在本次活动的中,幼儿对儿歌的学习很快,因此我把重点放在幼儿的讨论上,“你想要一只什么恐龙,为什么?”幼儿的想象千奇百怪,但最喜欢的还是暴龙,因为他很厉害,它可以打败其它恐龙。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并想象对话。

  2、感受角色间真挚的友情,懂得朋友间应相互关心和帮助。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倾听、观察图片、猜测故事的发展;

  难点:想象对话并学习用较为连贯的语言讲述。

  三、活动准备:图片、布绒玩具蛤蟆

  四、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师:(出示布绒玩具蛤蟆,模仿蛤蟆口气,与孩子打招呼):“呱,呱,小朋友们好!”

  幼儿:青蛙好。

  师:“哎,我不是青蛙,我是青蛙的好朋友——蛤蟆”

  教学反思:孩子对于蛤蟆和青蛙是比较难分辨的,但是很喜欢布绒玩具,而且已经养成了主动和故事里的角色打招呼的好习惯。布偶或是手偶的引入能较好的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二)理解故事,体验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1、在看看说说中——了解蛤蟆不见朋友及时到来而为朋友担心的所想所为。

  师:今天是蛤蟆的生日,他邀请好朋友——青蛙,来家里一起过生日。

  “看(出示图一)桌子上摆满了菜和蛋糕,可是,青蛙来了吗?

  师:青蛙为什么还没来呢,发生了什么事了吗?

  2、教师讲述故事第1—4段,并出示图二:蛤蟆为朋友着急,他想到了什么?

  3、教师提问,幼儿自由想象回答。蛤蟆决定去救青蛙,他要准备哪些东西去救青蛙?

  1)“假如是,青蛙跌进很深的沟里,要准备什么?

  2)“假如是,天黑了,青蛙看不清路,要准备什么?”

  3)“假如是青蛙遇到了野兽,要怎么办?”

  4、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并提问

  1)青蛙终于来了,蛤蟆看到青蛙后,会和青蛙说些什么呢?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蛤蟆是一对好朋友?

  教学反思:在理解故事这一重要环节中,我结合图片进行了分段理解,意图通过看看、说说中,激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测故事发展的情节。小朋友们思维非常活跃,当问道:青蛙为什么还没来,发生了什么事吗?孩子们从老师的提问口吻中纷纷猜测:可能是病了;是不是迷路了;忘记蛤蟆的生日了……甚至还有的猜测:出车祸了;被大灰狼抓住了;掉进了猎人的陷阱了……,基本和故事中蛤蟆猜测的种种情节相吻合。所以,当问到怎么办时,孩子们的方法千奇百怪,对于蛤蟆所拿的道具很理解,尤其是平底锅的用处马上就说出来了,因为看了《喜洋洋和灰太狼》的动画片,孩子们对于平底锅非常熟悉。但是有一点在最后一个问题时,是考验孩子的总结能力,只有个别孩子能细心的察觉到一些细节,比如:生日时只请了青蛙;当青蛙没来时为他担心;青蛙细心的为蛤蟆挑选礼物以致于来晚来 ……

  (三)完整欣赏故事——体验好朋友间惦记、关心的心情

  师:那我们再来完整听听故事,故事的题目叫“有朋友真好”。

  师:蛤蟆为什么那么担心青蛙会遭遇危险?(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教学反思:所以,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完整的讲述加深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并感受有朋友真好的情谊。

  (四)学说角色对话——加深体验

  1、师生互换角色学习角色对话

  2、分男女学习对话。

  教学反思:角色对话练习是我班长期坚持锻炼孩子的一个重要环节,孩子们对于师生之间的分工以及男女生之间的分工合作比较熟悉,在个别语言能力较强的孩子带动下,能很好开展这一环节,孩子们能较好掌握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五)生活迁移:结合班级实际理解“有朋友真好”

  1、有朋友真好!你有好朋友吗?请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和好朋友有互相关心的事情吗?

  3、今天有哪个好朋友生病了没来幼儿园,晚上能打电话去问候吗?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能根据故事图片进行简单猜测、讲述。

  3、尝试大胆想象,简单续编故事。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故事封面猜猜今天故事的主人是谁?

  故事名叫《圆宝宝旅行》

  (二)边出示故事图片边讲述故事,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第1页,幼儿观察故事第2页,讲述故事第3页。

  圆宝宝旅途中遇到了一位阿姨,阿姨正愁眉苦脸地站在婴儿车旁。,小朋友观察一下,为什么阿姨愁眉苦脸?

  圆宝宝会怎么帮助阿姨?

  (2)讲述故事第4页,第5页。

  孤儿是什么人?孤儿目不转睛地看着甜甜圈,满眼都是渴望,你看到这样的一个小朋友你什么心情?

  你猜圆宝宝做了什么?

  (3)讲述故事第6页,第7页。

  剩下的圆宝宝遇到了发愁的小朋友,它会怎么帮助小朋友,小朋友又会怎么说,谁能用一句话说完整。

  (4)讲述故事第8页,第9页。

  剩下的圆宝宝遇到失落的女孩,会怎么帮助她,女孩又会怎么说,请小朋友说完整。

  (三)完整讲述故事,引出续编。

  (1)遇到困难的人圆宝宝都能帮助,为什么?

  (2)还有什么东西身上有圆形?

  (3)如果圆宝宝继续旅行,你猜它还会碰见谁需要帮助?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4

  一、目标。

  感受压路机行动缓慢的特点。

  二、准备。

  1、挂图,故事磁带。

  2、压路机、大卡车、小汽车头饰若干。

  3、请三位大班幼儿分别戴上大卡车、小汽车、压路机头饰,按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三、过程。

  1、观看故事表演。

  (1)三位大班幼儿头戴压路机、大卡车、小汽车的头饰出场。你们知道这三辆车的名字吗?

  (2)这三种车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3)观看大班幼儿的故事表演。

  2、完整欣赏故事。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倾听故事一遍。

  (2)压路机在马路上挡住了谁的路?它们是怎么说的?

  (3)大卡车、小汽车遇到了什么麻烦?

  (4)谁帮助它们解决了困难?

  (5)大卡车、小汽车这一次对压路机说了什么?

  (6)为什么压路机快不起来?

  (7)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车有不同的用途:压路机为了压平路面,所以才需要慢慢地开,而大卡车、小汽车要运货送人,所以要快快地开。

  3、表演故事。

  (1)你能用身体动作来学一学,慢吞吞的压路机吗?

  (2)跟着录音故事,幼儿按意愿选择头饰分角色进行表演。

  四、建议。

  有可能的话,带幼儿观察压路机工作时的情景。

  附:慢吞吞的压路机

  压路机又大又笨,走起路来慢吞吞的。大卡车赶上来说:“别挡路,别挡路!”小轿车从后面赶上来说:“让开,让开!”

  一会儿,压路机看见大卡车在坑坑洼洼的路上停了下来,边擦汗边叹气,小轿车也冒着热气停在那里叹气。

  压路机知道,路不平,汽车开不动,压路机就慢慢地走着,使劲地把路压平了。

  一会儿,大卡车从后面赶上来,朝压路机点点头:“谢谢!”小轿车也从后面赶上来,说:“对不起,我不该笑话你!”

  压路机笑了。它还是慢吞吞地走着。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5

  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

  2、感受与好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3、领会儿歌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重难点:

  理解儿歌,表现儿歌

  学习与伙伴友好相处

  准备:

  1、小狗,小鸭,娃娃的贴绒或磁性教具及相应的头饰。

  2、小班小册2号挂图。

  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题

  1、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看到好朋友时会怎么说,怎么做?

  3、师小结幼儿所说的:“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都有不同的交友方式那么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么交朋友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提问:儿歌中谁和谁是好朋友?

  (2)教师再一次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提问:

  1、儿歌中两只小狗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鸭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3、两个娃娃见了面又是怎么做的?

  三、学习儿歌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儿歌。”

  (1)请幼儿进行集体跟诵

  (2)集体朗诵、男女分组朗诵

  四、表演

  分别请幼儿分别戴上小狗、小鸭、娃娃头饰,找一个好朋友表演儿歌。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观察、模仿、表演等形式积极参与、感受活动过程。同伴之间的互动、老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为幼儿的探索、交流、学习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活动的过程能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不足之处是老师的个别指导能否促进幼儿主动有效学习的度掌握的不够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重点关注。社会活动能否成功地完成,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语言的教案11-03

幼儿园中班语言的优秀教案01-03

幼儿园中班语言出海教案08-26

幼儿园中班语言《摇篮》教案08-12

幼儿园中班语言《比耳朵》教案08-30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6-17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教案07-15

中班幼儿园语言教案04-23

中班语言:下雨了幼儿园教案06-29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堂教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