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

时间:2022-12-18 12:09:17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15篇)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国家水资源的现状,激发幼儿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2、懂得节约用水不但要从我做起,还要大力宣传让每个人都知道。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通过开展与水相关的主题活动已经了解水在生活中的各种用途,以及水与人类生存密不可分的关系。

  2、让幼儿在家长的引导下观察记录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不当行为,并与家长一起商讨一些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二、物质材料准备:

  1、多媒体宣传片:地球的“渴”望。

  2、教师设计好的节水宣传画白描图若干、样例一份、彩笔、油画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提问:小朋友们,谁能说说水有哪些用途呢?

  幼:可以喝的;可以用来吹泡跑,玩游戏;可以用来浇花可以用来洗脸、洗脚……

  2、提问:如果世界上没有了水,会怎么样呢?

  幼:人就没有水喝就会活不下去了;我们都会很脏没有水洗澡;小动物也会没有水喝的,花和树也会枯死了;世界上就没有大海了……

  二、观看多媒体宣传片,请幼儿说说都看见了什么?

  指导语:水有这么多的用途,而且对人类非常的重要,可是现在我们国家有很多地方都严重的缺水,那里的人们连喝水都很困难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田里都干了不能种粮食了、河里都没有水、池塘也干裂了、小朋友在水坑里舀水……)

  三、激发幼儿的同情心,鼓励幼儿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指导语:小朋友觉得那里生活的人们可怜吗?你们想不想帮助他们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四、请幼儿把与家长讨论的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好办法拿出来与小伙伴一起分享。

  ①用洗衣服的水拖地,洗青菜和洗手的水冲厕所或浇花。

  ②随时关紧水龙头,不让它滴水。

  ③用洗衣服的水来洗车,洗鞋子。

  ④洗手的时候水不能开得太大,冲完厕所要关好水龙头。

  ⑤下雨的时候可以把雨水用盆和桶接着,存着可以用的。

  ……

  五、教师提议:

  指导语:我们都知道节约用水很重要,但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办?老师自己设计了一个广告画,想告诉人们怎样节约用水,可是我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需要小朋友的帮助!

  六、出示宣传画样例,幼儿自由分组、互相合作进行涂色活动,共同制作节约用水的宣传广告。

  延伸活动:

  1、将制作好的节约用水的宣传广告贴到幼儿园、社区活动中心、生活区,让更多的人能看到。

  2、请幼儿与家长自由设计制作一些小的节约用水的标志,贴在教室和家里有水的地方,提醒别人注意节约用水。

  【活动反思】

  在开展《水》的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兴趣一直非常的浓厚,特别是在操作活动中,孩子对于水的用途、简单的物态变化、物体的沉浮等知识已经基本了解,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有时会将水洒到外面;在日常生活中洗手或是上厕所的时候,也有孩子会出现忘记关水龙头或水开得太大喷出来的现象。现代社会提倡建设环保节约型社会,孩子从小的意识和观念的培养非常重要,而且能让孩子自主的发现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在督促别人的同时也督促了自己,本次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能在生活中互相监督,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观念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由于孩子年龄的限制了孩子的观察、记录的能力,我充分的利用家长资源,让孩子和父母一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去发现、解决问题,同时也加大了宣传的力度。多媒体宣传片让孩子真实的接触到他们生活中看不到的画面,激起了孩子们的同情心,让节约用水成为了孩子自愿完成的一种责任,在宣传广告的制作上也特别的积极和认真。遗憾的是,孩子们在涂色的过程中分工合作,互相协作的意识有些欠缺,有时候会为了涂同一个地方的颜色出现争执,需要老师的调节,在今后的活动中,一定注意加强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2

  活动一:各种各样的车

  活动目标

  1、了解机动车、非机动车的相同点及区别;

  2、初步了解机动车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和其排放废气对人们的危害;

  3、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活动准备

  自行车、卡车、轿车、摩托车、公共汽车、三轮车、拖拉机的卡片。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到附近的大街上观察各种车辆过往情况

  1、将幼儿按5―6人分成适当的几组;

  2、教幼儿统计的方法:如,用符号“1”表示一辆车,记录过往的自行车、卡等的数量。

  3、根据幼儿记录绘制过往车辆统计表,引导幼儿了解马路上什么车最多。

  4、出示车辆图卡,引导幼儿观察机动车、非机动车的相同点及区别。

  二、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机动车给人们生活环境造成的污染

  1、引导幼儿观察哪些车子在行进中排放废气,哪些车子不排放。

  2、与幼儿共同讨论机动车排放的废气对人类的危害;

  3、请幼儿以绘画的方式表达机动车排放的废气对人类的危害。

  三、总结分享

  集中幼儿作品,举办画展。组织全体幼儿参观后相互评价、讲述。

  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车辆统计结果告诉爸爸妈妈,并一同讨论机动车排放废气污染环境的有关问题。

  活动二:森林车店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加强对机动车、非机动车特点的了解;

  2、认识机动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其排放废气对人们生活环境造成的影响;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三张。

  2、自行车、卡车、轿车、摩托车、公共汽车、三轮车、拖拉机的卡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故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自由讲述;

  二、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提问:

  1、小狐狸站在柜台里干什么?它会怎样吆喝?(用广告、主持人形式,强调机动车的优点)

  2、哪些动物来买车?它们会买什么车?为什么?(将动物特点与机动车特点结合起来回答)

  3、生病的动物为什么越来越多?

  三、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懂得机动车的危害

  四、出示车辆图卡,引导幼儿分析、比较机动车、非机动车的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分享

  与幼儿一起总结非机动车的优点是没有污染,缺陷是费时费力;机动车的优点是便利、快捷,缺陷是排放到大气中的废气污染较大。并通过电动车的导入,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及探索欲求知欲。

  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设想几种减轻机动车污染问题的方法。入园时,与大家一起分享。

  附故事:森林车店

  在美丽的森林里,小狐狸开了一家车店。车店里的车可多了,有自行车、摩托车,还有最新产品:小狐狸牌省力机动车。

  聪明的小狐狸在树林里贴了一张广告:“小狐狸牌省力机动车体积小,速度快,省时、省力、省油,价格便宜”。消息传开,乌龟爷爷驮着小乌龟赶来了,袋鼠妈妈抱着小袋鼠赶来了,胖胖的熊猫奶奶和年迈的山羊公公也拄着拐杖来了。大家争着购买小狐狸牌省力机动车,它们觉得有了机动车方便极了。

  从这以后,森林里到处回响着机动车“突突突”的声音,弥漫着机动车冒出的一股股黑烟。

  没多久,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树林里的树叶没以前那么绿了,天空也总是灰蒙蒙的。生病的动物也越来越多,咳嗽的,流鼻涕的,喉咙痛的,严重的还住进了医院。狮王很着急,命令黑猫警长进行调查。

  黑猫警长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仍未查出原因。小朋友,你们能帮助黑猫警长查出原因吗?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感知自己的独一无二。

  2.学习正确的自我评价。

  3.能在集体活动中大方、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本领。

  活动准备:绘本《各种各样的人》、幼儿照片、不同类型的音乐、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ppt图片:各种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长相的人

  (2)师: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我们看到画上的人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有的漂亮,有的丑,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2.游戏

  (1)请3位幼儿躲在挡板后面,一一讲述自己的特征,请其他幼儿通过外貌形容在幼儿照片中找到相应的幼儿。

  (2)大分吹

  游戏规则:

  幼儿围成一圈坐定,由老师开始说大风吹,所有幼儿回应“吹什么”,老师说被“吹”的特征,比如说“吹女孩子”,女孩子站起来,要说“我是女孩子”等

  2.说说自己的独一无二

  (1)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独特之处吗?你了解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吗?

  (2)幼儿找好朋友说说自己的独特之处,说说自己与好朋友的不同之处。

  小结: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除了外貌的不同、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会的本领也不同,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

  活动延伸

  3.幼儿绘画:自画像

  4.将幼儿作品展示出来,幼儿自由分享自己的作品。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4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乡下老鼠逛公园》引入。

  1、提问:小老鼠为什么会没钱上公园?

  2、它为什么会被罚款?

  二、认识标记。

  1、这是什么标志?标志上画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三个标志)

  2、这些标志有什么不同?

  3、认识一些其他标志。

  4、为什么要在路上放置交通标志

  4、游戏:为新城贴加标志

  1)、出示一张大地图,引导幼儿先细致的观察,在让幼儿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讨论,给其在多个恰当的位置贴上恰当的标志,使这个"新城"变的有序,为人们提供方便。

  2)、交流结果

  延伸活动:过马路。让幼儿扮演各种交通工具,在新城的马路上,亲身体验各种标志的作用。

  这一环节是为标志的引入作铺堑,让幼儿对标志有一个初步概念。

  这一环节是落实目标三,以帮助小老鼠的忙为前题,认识标志。让幼儿知道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行驶时都有特定的范围和特

  定的规则,使幼儿懂得人们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学会怎么样辨别标志。

  经验迁移,在对标志的认识后,同时要学会运用,让幼儿了解标志必需放在相应的位置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需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在幼儿的生活中到处有规则,如区角规则,游戏规则等等,本次

  活动是让幼儿了解在社会中也同样存在着许多规则,只要人们共同来遵守这些规则,这样社会就会井然有序,如知道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行驶时都有特定的范围和特定的规则,人必须自觉遵守,而这些规则都是由各种不同的标志来体现,标志是城市生活中不缺少的符号,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农村的孩子对于标志比较少见,我以此活动为切入口,通过活动后让幼儿能够关注其他生活中的标志。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实践等活动,初步了解合作的重要。

  2.尝试协商、分工,提高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发挥小组长的职能。

  3.体验团结协作、战胜困难带来的快乐,增强进一步合作的意识。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四只布袋,气球若干。

  2、每桌一张记录表,黑色笔每人一支。

  3、有各色泡泡的大图一张。

  4、合作照片(医生手术 走大鞋 划龙舟 拔河 抢险 盖房……)

  5、小蚂蚁手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受合作

  和幼儿谈蚂蚁搬运食物的情况,提问题引出合作。

  蚂蚁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解决的?

  (有些事情,一个人做很难,几个人或很多人一起合作就变得轻松了。)

  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感受合作并体验合作

  (一)讨论、交流

  平日里有哪些事情需要合作才能完成?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合作统计泡泡的数量

  1.观看图片讨论,感知单独统计的困难

  (1)你看到了哪几种颜色的泡泡?

  (2)你能自己统计出来吗?

  2.小组尝试合作统计

  (1)一个人数一种颜色的泡泡,请小组内部商量并将具体的分工告诉大家。

  (2)幼儿统计。

  3.发现受干扰原因,协商避免干扰的办法,统计并记录

  (1)提问四个组蓝色泡泡数了多少个,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

  (2)我们有什么办法不受干扰呢?让我们再来试一试。

  4.对照正确答案,理解合作中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1)你们都统计出来了?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2)到底哪一组合作得最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答案就知道了。

  引导大家看看没有合作成功的小组,并提问:为什么他们没有成功?什么颜色的没数对?

  尽管其他颜色的泡泡都数对了,因为X颜色没有数对,整个团队合作没有成功,看来大家合作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三、引导幼儿在装气球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小朋友们数泡泡数的不错,我送给大家一件礼物,在规定时间内,装到袋子里的气球就都归你们了。

  (一)让幼儿单独装气球,发现并协商解决问题

  请每组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数十个数字后结束,让小朋友拎起来看看袋子有没有装满,当孩子们发现袋子破的时候,教师引导幼儿找朋友商量办法。

  (二)小组尝试分工合作,引导幼儿帮忙解决问题

  1.有什么办法让袋子不漏球呢?四人一组商量一下,一起合作试一试。

  2.看看哪个组装的最多,并请这个组的幼儿为大家介绍经验。

  (三)小组再次协商,第二次合作装球

  1.给你们一点时间,赶快商量一下这一次准备怎么合作。

  2.幼儿合作装球。

  经过我们的合作,四个袋子全部装满了,祝贺大家合作成功!咱们把气球带到班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吧!

  活动反思:

  孩子进入大班以后已经有明显的合作意识,但是他们缺乏科学的合作方法,因此根据这一情况我设计了这一活动。这一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我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让他们通过统计和装气球两个游戏寻找、探索合作的好方法,即要步调一致才能配合好。但是对于幼儿来说,需要在反复的、不断的练习中才能体悟合作的要领,所以我还在生活活动、体育活动及各种游戏活动中设计了一系列有关合作主题的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中充分尝试,让每个孩子体验成长、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小百科:合作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6

  设计意图:

  幼儿对于能够出去活动的课程是非常感兴趣的,特别是能到外面去走一走,能够增长很多在幼儿园里不了解的事物,有些事物我们在校再怎么描绘的精致,也还不如到外面去走上一走,这堂室外课更多的能够让幼儿了解在生活中一些常见,但不知道的事物。

  活动目标:

  1、感受、观察秋天里大自然的美景,体验交游的乐趣。

  2、感受并发现秋天的特征,秋天里人们的活动。

  3、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知道爱护环境。

  活动准备:

  1、选择好交游地点,确定路线。

  2、带一些塑料瓶、小铲子等

  3、带一些食物、水、风筝等

  活动过程:

  一、作简短的谈话,明确外出的任务。

  今天我们到外面郊游,我们可以去看看外面的景色,去找一找看一看秋天是怎么样的,回来后老师要让小朋友说一说你们看到的秋天景色是怎么样的?

  我们等会过马路的时候要注意写什么?(不能抢先过马路,不能很多小朋友一起过马路……)

  (这一环节让幼儿知道外出须知,出发前的准备)

  二、带领幼儿欣赏秋天的风景

  让幼儿观察田野里的花以及农作物,鼓励幼儿用语言形容那些农作物(如田野里的花真多啊,田野里的稻谷真是漂亮及了

  让幼儿观察秋天的树叶,带领幼儿捡树叶,让他们收集外型好看的树叶。

  捡被别人扔掉的垃圾,维护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幼儿从小就了解要随手捡垃圾的好习惯。

  (这一环节让幼儿从小就知道要让大自然的景色变的更加漂亮,就要随手不立即扔的垃圾桶的好习惯)

  三、组织幼儿寻宝

  可以事先在树丛中、石头下准备一些小纸条,让幼儿按照纸条上的要求完成一项任务,就有一份小礼物。

  (这一环节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对秋天的景色更加的喜爱)

  四、让幼儿自由活动

  把事先准备的风筝、足球……拿出来给幼儿自己玩。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7

  活动与指导:

  1.导入活动。

  (1)出示木偶:“小朋友,你们好!”

  教师引导说:“小木偶在问你们好,你们应该说什么啊?”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和大家一起说礼貌用语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见。”小朋友们主动和小木偶再见。

  教师总结:与人见面要主动问好,分手的时候要主动说再见,这样才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2.场景游戏:

  (1)“铃... ...”来电话了,

  教师示范接电话:“喂,您好,... ...再见。”

  (2)“铃... ....”来电话了。

  教师引导说:“我现在请最有礼貌的孩子来接电话。”找几名表现好的幼儿来接电话。

  (3)分组游戏:相互打电话

  [关注点]幼儿是否能说使用礼貌用语“你好”“再见”

  (4)特殊场景:“铛,铛。”另一名大班教师敲门。

  a.教师说:"小朋友,你们好。”小朋友:“你好”

  b.教师说:“我想请小朋友到大班做客好吗?”征得幼儿同意。

  c.教师走时,幼儿主动问好说:“老师再见。”

  3.做客游戏:

  (1)教师组织幼儿到中、大班逐一做客参观。

  (2)活动中做有礼貌的孩子,主动向中班小朋友说:“你好”“再见”

  [关注点]a.幼儿会主动运用礼貌用语。

  b.是否积极参与交往。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你好、请、谢谢、不客气等基本的礼貌用语。

  2、幼儿能根据不同的情景尝试说出恰当的甜甜话。

  3、享受聆听甜甜话的温馨,感受说出甜甜话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电视、电脑、棉花糖、牙签、小纸盘、桌椅等。

  2、幼儿有品尝甜味道食物的经验。

  【活动建议】

  一、幼儿随音乐《你好歌》入场,(播放你好歌的音频)轻松地融入活动中:师幼伴随音乐边唱边自由做动作进入场地,四散站好。

  二、品尝糖果,幼儿感受甜甜的味道,引出话题——“甜甜的话”:

  1、师:桌子上有一些糖果,你们去尝一尝吧!(幼儿自由的品尝糖果后在小椅子上坐好)

  2、提问交流:

  (1)你们刚才吃的糖味道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甜甜的)

  (2)除了糖果还有什么味道也是甜甜的?

  (3)那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甜甜的话?

  三、运用课件讲述故事,了解甜甜的话就是基本的礼貌用语以及甜甜话的魅力:

  1、(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引导幼儿讨论:“谁知道小羊和小猫为什么都不理小鸡?”

  2、(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讨论:

  (1)“小鸡对小兔说了句什么样的甜甜话,小兔就高兴的把它送回了家?”

  (谁来学学小鸡说的甜甜话:“你好,请问到我家的路怎么走?”)

  (教师小结:原来像你好 、请这样有礼貌的话就是甜甜的话 )

  (2)你知道还有哪些话也是甜甜的话吗?

  3、教师小结:你好、请、谢谢、不客气这些都是甜甜的话,如果我们在请人帮忙时或者在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都能说上甜甜的话,大家都会感到很高兴、很快乐的。

  四、利用情境课件,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情景尝试说出恰当的甜甜话:

  1、(出示图片一)讨论交流:“爷爷奶奶在干什么?过生日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些什么样的甜甜话?”

  2、(出示图片二)讨论交流:“妈妈在干什么?我们可以对妈妈说些什么样的甜甜话?”

  3、(出示图片三)讨论交流:“乐乐生病了,我们去看他的时候可以对他说些什么样的甜甜话?”

  4、引导幼儿讨论:你对别人说出了甜甜话,有什么感觉?

  大家听了这些甜甜的话?心情会怎样?

  教师小结:甜甜话是每个人都非常喜欢听的,听了之后心里会感到暖暖的、很舒服,我们说出了甜甜话也会感到很快乐,所以我们以后要常常说出甜甜的话。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9

  设计意图:

  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应该注重幼儿一日生活的培养。加强幼儿的常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规律,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纲要》中也指出:"教师应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因此,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尤为重要。我们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入手,重点抓的是养成有良好的喝水进餐习惯,让幼儿制定生活活动规则,从而促进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顺利进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活动目标:

  1、乐意与集体成员共同制定生活活动规则。

  2、理解规则的意义,体会规则的重要性。

  3、能正确判断活动的行为对错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图片若干、规则卡片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教师出示饮水图片,让幼儿讨论图片中行为的对错。

  师提问:图片中哪里错了?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我们应该怎样做?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与同伴制定相应规则

  1、让幼儿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规则。

  2、大胆说出自己制定的规则。

  3、幼儿说出规则后,教师将相应规则粘贴在黑板上。

  4、教师小结。

  四、出示进餐图片,讨论并制定相应规则。

  五、结束部分:教师与幼儿一起把制定的规则粘贴在活动区域墙上,鼓励幼儿共同交流,共同遵守。

  活动延伸:

  继续同幼儿一起制定早操、入厕、午睡等活动规则。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10

  活动目标:

  1、与同伴合作拼图寻找礼物,提升运动与识图,增强分析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愿意用语言与同伴交流、分享合作寻找礼物的经验。

  3、体验寻找礼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玩过拼图游戏

  2、物质准备:拼图展板区,拼图,奖箱

  活动过程:

  一、出示藏宝图,引起幼儿兴趣并引出游戏《寻宝》。

  提问:这是什么?藏宝图有什么作用?

  二、师幼讨论寻宝的方法

  引导语:今天幼儿园的院子里就藏有很多宝藏,猜猜看,什么地方会有东西?宝藏可能藏在什么位置?怎样才能又快又轻松的找到宝藏?

  三、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寻宝》规则

  1、朋友以小组为单位,6 人一组,自由组合。

  2、共同讨论:各小组用什么方法开始寻宝?可以小组集体或小组分散,如果分散找寻,任务、人数如何分配?

  3、找到拼图后到指定位置拼好拼图。

  4、完成拼图的小组,集体获得宝藏券,并到指定位置领取宝藏——水果组合。

  四、接到口令后,每个小组用自己讨论的方法开始寻宝,提醒幼儿游戏时注意

  安全。

  五、引导幼儿将获得的宝藏做成自己喜欢的水果沙拉,并享用。

  1、与同伴交流、分享合作寻找礼物的经验。

  2、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完成沙拉,引导小组成员将获得的宝藏,制作成好看美味的水果沙拉。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11

  活动名称:

  水果拼盘比赛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中秋节也是水果丰收的节日。通过家庭小组式竞赛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组号牌、自带水果、一次性塑料刀具盘子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介绍活动的意义

  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坐在月下不光赏月还要品尝月饼和各式丰收的水果,感受生活的富足。

  二、介绍游戏规则今天我们的家长也带来了丰富的水果,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个别家庭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名称,基本特性)现在我们将举行一个制作水果拼盘的大赛,活动规则如下:

  1、以三个家庭为一小组,发放号牌。

  2、在规定时间内,不但要比造型还要比桌面整理。

  3、幼儿参与性将作为优先评奖标准。

  4、奖项有:配合默契大奖和最佳造型奖

  三、水果拼盘比赛教师注意进行部分协作,其他班教师记录并进行评奖

  四、评选与品尝活动颁发奖状,互相交换品尝水果拼盘。

  五、教师进行今天活动的小结你们今天这个中秋节过的怎么样?(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你还知道哪些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呢?你喜欢过这些节么?

  月亮月亮明明,走路带上大烧饼,一边走一边咬,到月底吃完了,下月十五又圆了。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⒈能用恰当、友好的方式交换玩具

  ⒉理解好朋友之间要分享的道理,并能主动的进行分享。

  ⒊愿意与同伴交换玩具玩,养成爱护玩具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⒈物质准备:幼儿自带喜欢的玩具、课件。

  ⒉经验准备:有与他们分享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自己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朋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边介绍边示范玩法,激发幼儿玩玩具的兴趣和愿望。

  提问:你带来的是什么玩具?这个玩具怎样玩?

  二、组织玩具分享活动,引导幼儿体验与好朋友一起庆祝六一的快乐。

  ⒈组织幼儿讨论分享玩具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提问:怎样才能让你的玩具分享给好朋友?

  小结:要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玩具,说清楚玩具的名称、玩法,然后演示玩法,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这样才能成功交换、分享。

  ⒉幼儿自由交流、进行玩具分享。

  提问:和好朋友分享玩具后,你的心情怎样?

  小结:和好朋友分享玩具,不仅可以玩新玩具,还可以交到新的朋友,得到更多的快乐。

  三、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探讨爱护玩具的方法。

  ⒈结合课件请幼儿听故事,探讨玩具小兔伤心的原因。

  讨论:玩具小兔为什么会伤心地哭起来?其他玩具为什么拒绝和米多交朋友?你觉得米多应该怎样对待玩具朋友?

  ⒉结合课件,引导幼儿讨论、交流爱护玩具的方法。

  提问:生活中你是怎样对待玩具朋友的?应该怎样爱护玩具朋友?

  结合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正确对待玩具的方法:定期清洗,保持玩具干净;不乱扔、不摔打玩具;玩完后,要摆放整齐。

  四、引导幼儿检查各区域玩具摆放的问题,鼓励幼儿归类整理。

  ⒈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哪些玩具放错了、应该怎样摆放,指导幼儿学会分类整理玩具并摆放玩具。

  ⒉组织幼儿分组查找班级区域材料摆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拾、整理。

  ⒊带领幼儿集体参观各区域玩具收拾、整理的成果,引导幼儿体验整理玩具的快乐和成就感。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13

  活动名称:《今天我当家》(大班)

  活动目标:

  阶梯双语幼稚园 陆丽红

  1、帮助幼儿了解家庭开支情况,初步树立健康消费的观念,懂得花钱要合理、有计划、有节制。

  2、在活动过程中学习互助、合作、分享,并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3、培养幼儿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通过调查表了解一些家庭的开支情况。

  2、布置小超市,准备购物篮,购物单。

  3、将椅子摆放为七个家庭,每个家庭准备一个信封。

  4.磁带。

  活动过程:

  一、组合小家庭。

  1、由孩子自愿组合成小家庭,介绍家中成员。

  2、发“工资”。介绍家中成员:(教师发给每个家庭一个信封,内有钱币20元。)师:今天我们每个小家都领到了20元工资。我们的爸爸妈妈每个月也会有工资,他们是怎么花钱的呢? (幼儿根据自己调查的经验讲述。)师:今天我们来当家,我们的工资该怎么花呢?

  二、超市购物。

  1、师:每个家庭商量一下需要到超市去购买些什么。

  2、幼儿在超市购物,并将所购物品记录下来。

  3、购物后讨论:

  各家买了什么?还剩下多少钱?

  三、体验家庭开支缴水电费

  1、请一名教师扮演收水电费的工作人员,报出每家需缴的水电费费用。

  2、每个家庭缴纳水电费。

  讨论:为什么每家的水电费不一样?

  如果不缴水电费会怎样?

  小结:我们要节约用水用电。娃娃入园费。听录音(需交娃娃入园费)讨论:娃娃上幼儿园重要吗?

  工资不够花了怎么办?小结:当家可真不容易,除了花钱买吃的、穿的、用的,原

  来还需要支付许多别的费用。

  四、交流、小结。

  1、今天你当家当得怎样?

  2、如果下次再当家你会怎样用钱?

  3、我们平时可以怎样节约用钱,合理花钱?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14

  社会活动:

  我进步了(自我成长)

  活动目标:

  感受自己的进步,体验成长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成长袋,布置场地。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看一看自己的成长袋,说一说自己都有哪些奖品或获奖作品。

  (1)教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的成长袋,看小朋友上幼儿园以来,做了哪些了不起的事。

  (2)幼儿取出成长袋中的物品,教师提问。

  提问:成长袋中都有什么呢?区小朋友们来说说。

  2、请幼儿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进步了。

  (1)教师:大家的成长袋里都有不少好东西。老师还想请小朋友说一说:上幼儿园以来,你哪些方面进步了?什么事情是以前不会的,现在会了?什么事情是你以前做不好的,现在能做好了呢?

  (2)幼儿举手发言,教师点评,鼓励幼儿,并将幼儿的发言内容用简笔画画在纸上。

  3、布置"成长栏"。感受成长的快乐。

  与幼儿一起将幼儿的代表性作品和教师的简笔画贴在"成长栏"上,布置欣赏,感受成长的快乐。

  活动延伸:

  1、音乐活动:《我有一双小小手》。

  2、家园共育:请家长和幼儿谈谈小朋友在哪些方面进步较大,感受成长的快乐。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15

  故事背景:

  小朋友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升入小学后。要轮流做值日生打扫教室。一个星期有七天。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学校里。星期六星期日休息。那什么样安排值日呢。”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快就做好了一张值日表。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的概念。

  2、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快乐的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故事挂图《值日表。》数字娃娃,星期卡片。星期转盘。

  学具准备:

  星期卡片。纸,胶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巩固复习。1—7的序数,2—6的相邻数。

  (1)复习序数,出示1—7的数字娃娃,请幼儿帮数字娃娃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

  (2)巩固相邻数:教师与幼儿一起做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

  例如:老师扮演数字娃娃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几?”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值日表》,将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教师:一个星期有几天?分别是哪几天?看一看教室里的值表示怎么设计的?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按顺序说出一周分别有哪七天。

  2、教师出事星期一到星期日的字卡,打乱顺序。引导幼儿按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序。

  3、教师引导幼儿一起玩转盘游戏。游戏玩法:

  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几。就请小朋友们讲出星期几的两个邻居。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意在突破94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个星期开始。)

  三,操作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制作星期的时间线、

  1毕业照片展。(认识年月日。)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找邻居”游戏。

  7名幼儿一组,分别带上星期娃娃的头饰,扮演星期一到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变说:星期一……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接着星期一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好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接下来由星期二…顺次提问。游戏反复进行。

  (2)请幼儿参观一周食谱,看看周几的食物是自己最喜欢吃的。

  (3)教师带领幼儿制作一周课程表。

  (4)园内完成《操作侧》第49/50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一星期的值日表以及活动安排表。

  (2)家庭完成《亲自册》第49/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