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小班教案《海绵宝宝》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27 12:12:24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小班教案《海绵宝宝》及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海绵宝宝》及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小班教案《海绵宝宝》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吸水的特性。

  2、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3、培养幼儿对海绵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海绵、纽纽棒若干,海绵做成的.毛毛虫一只。

  2、活中的海绵制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海绵宝宝,引起探究兴趣。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海绵宝宝)

  二、玩海绵,感知海绵的特性。

  1、和海绵宝宝握握手,抱一抱,初步感知海绵的轻、软的特性。

  2、第一次探索。(玩海绵)

  (1)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2)集体交流。

  师:刚才你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3、第二次探索。(海绵变形)

  (1)幼儿自由探索。

  (2)集体交流。

  师:你把海绵变成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变的?

  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但只要一松手,它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真神奇。

  4、变毛毛虫。

  (1)出示海绵变的毛毛虫(辅助材料:纽纽棒),引起幼儿兴趣。

  (2)幼儿动手操作,把海绵变成毛毛虫。

  (3)和毛毛虫玩一玩。

  三、参观海绵展览馆,了解海绵在生活中的用处。

  【教学反思】

  一、从兴趣出发,联系生活进行选材。

  海绵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常用的材料,孩子们对此既熟悉又陌生,虽常见常用,但是对于海绵的特性却不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选择了“海绵”作为活动题材。活动一开始以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海绵宝宝”作为导入,带领孩子们走进海绵世界。由于这个动画片是幼儿感兴趣的,它的出现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很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

  二、以“幼儿探索操作”贯穿始终。

  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孩子们与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让他们用完整的简单句表述自己的发现,符合《纲要》中指出的“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同时,我还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地去探索并发现海绵的特性。

  三、结合并运用于实际生活。

  活动的最后环节,通过参观“海绵展览馆”,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将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幼儿百科:海绵,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够用于清洁物品。

【幼儿园小班教案《海绵宝宝》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海绵宝宝的本领》含反思09-13

海绵宝宝01-11

海绵宝宝11-26

海绵宝宝05-15

幼儿园小班教案《有趣的海绵》04-09

《有趣的海绵》幼儿园小班教案08-14

有趣的海绵幼儿园小班教案11-03

海绵宝宝台词04-01

海绵宝宝作文11-20

幼儿园小班《有趣的海绵》科学教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