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2-09-05 08:04:44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幼儿园小班教案汇编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幼儿园小班教案汇编7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昆虫并知道它们的运动方式。

  2.在学习儿歌的基础上能大胆创编儿歌。

  3.能积极参与活动,在语言游戏中体验互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将找到的“朋友”与动词相匹配。

  活动难点:能根据自己找到的昆虫朋友创编儿歌。

  活动准备

  1.花丛场地,各种“昆虫”。

  2.幼儿对部分常见昆虫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起幼儿兴趣

  1.师幼扮演蜜蜂入场。

  师:蜜蜂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蜜蜂妈妈带你们一起到花丛中去玩!准备好了吗?(听音乐《蜜蜂做工》入场)

  师:蜜蜂宝宝们都到了吗?你们猜猜看,花丛里除了我们蜜蜂宝宝,还有哪些朋友?(蜻蜓、蝴蝶……)

  师:还有吗?

  师:蜜蜂妈妈现在就来找一个好朋友出来,仔细看看,我找到了谁。”(听音乐《找朋友》)

  师:我找到的朋友是谁啊?(蚱蜢)

  师:和小蚱蜢打个招呼。(小蚱蜢,你好)蜜蜂宝宝你们好!

  师:小蚱蜢要念一首很好听的儿歌,仔细听哦。

  儿歌:一只小蜜蜂呀,飞进花丛中呀,东飞飞,西飞飞,找到一只蚱蜢,跳呀,跳呀。

  师:小蚱蜢是怎样运动的呀?(跳)是跳呀,跳呀。来我们一起说说看,跳呀,跳呀。

  师:想跟小蚱蜢一起念这首儿歌吗?

  2.学习儿歌。

  师:蜜蜂宝宝们,请你们赶快找个空地方站站好,我们一起念儿歌。(幼儿跟随教师念儿歌2遍)

  师:你们念得真好,老师真喜欢你们,为自己的表现鼓鼓掌!请蜜蜂宝宝们赶快坐下来。

  二、到花丛中找朋友,尝试创编儿歌

  1.在音乐中去找朋友。

  师:刚才蜜蜂妈妈从花丛里找到了好朋友蚱蜢,花丛中还藏了很多朋友呢,你们想不想去找一找?

  师:那请你们一边唱着《找朋友》的歌曲,一边去花丛里找朋友吧。

  2.说说找到的朋友。

  师:蜜蜂宝宝们,你们找到了哪些朋友呀?(蜻蜓)

  师:蜻蜒是怎样运动的啊?(飞的)是飞呀,飞呀。

  幼:我找到了蜗牛。

  师:蜗牛是怎样运动的呀?(爬呀,爬呀)

  师:还有谁找到了不一样的好朋友?(蟋蟀)

  师:蟋蟀是怎样运动的啊?(跳呀,跳呀)

  3.创编儿歌。

  师:蜜蜂妈妈找到了蚂蚁,我要把找到的朋友编到儿歌里。

  师:一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东飞飞,西飞飞,找到一只蚂蚁,爬呀,爬呀。(教师示范)

  师:谁来试一试把你的朋友编到我们的儿歌里?

  4.请幼儿编儿歌。

  先请一名幼儿表演(如蝴蝶飞)。

  师:还有哪些宝宝找到蝴蝶的?一起来试试看。

  师:那刚才是一只小蜜蜂,现在有这么多的小蜜蜂,应该怎么说?(一群小蜜蜂呀)

  师:你们念得真好,现在请找到蚂蚁的宝宝来把你的朋友遍进儿歌里。

  师:还有谁找到不一样的朋友?

  幼:我找到了蟋蟀。

  师:那我们请找到蟋蟀的宝宝来把蟋蟀编到儿歌里。

  5.在游戏中复习儿歌。

  师:蜜蜂宝宝们真能干,把找到的朋友都编进儿歌了,想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吗?

  师:那我们赶快走到圆圈上来!

  师:我们先请找到蚂蚁朋友的蜜蜂宝宝到中间来,现在我们先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然后把蚂蚁朋友编进儿歌里,呆会我们再交换,好吗?

  师:蜜蜂宝宝们,我们一边唱找朋友的歌曲,一边绕着这个方向走哦!(再次游戏复习儿歌。)

  师:蜜蜂宝宝们,你们还想找到哪个好朋友呀?(蟋蟀)

  师:那请小蟋蟀到中间来。

  师:你们念得真好!还有哪些宝宝没到中间来呀?

  师:我们请找到蚂蚁朋友的宝宝到中间来。

  5、结束部分,送“朋友”回家

  师:蜜蜂宝宝们,游戏好玩吗?我们先坐下来休息一会。

  师:玩了这么久了,我们的朋友都累了,要把它们送回家休息,这里是会飞的朋友的家,这里是会爬的朋友的家,这里是会跳的朋友的家,你们愿意把它们送回家吗?

  师:送的时候不要忘记说“好朋友,我把你送回家”。

  师:送完的宝宝到妈妈身边来吧,我们也要回家休息了。(“蜜蜂妈妈”带“蜜蜂宝宝”回家)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阅读故事画面,大胆的描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2.知道捡到东西要主动归还,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准备:

  1.一颗纽扣

  2.ppt图片3.录音4.小猫、小猴子、小蚂蚁和大熊猫道具。

  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我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定位于阅读故事画面,大胆描述对画面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出示纽扣,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有没有什么东西啊?咦?这是什么东西啊?”

  教师出示纽扣。

  师:“这颗纽扣是什么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呢?”

  2.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它的名字就叫做一颗纽扣。有一个小动物,在地上捡到了一颗纽扣,我们来看看是谁?”

  ——本环节通过特别的方法出示纽扣,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下文故事的引入奠定基础。

  二、阅读故事,理解内容

  1.师:“小老鼠在路上捡到纽扣后心想,这颗纽扣会是谁的呢?我一定要找到它的主人,于是它拿着纽扣往前走,这时候它来到了一片红萝卜地,你们猜,它在红萝卜地里会遇见哪个小动物?什么小动物喜欢吃红萝卜?”

  师:“呀,真的是小兔子,你们真厉害!这是你的纽扣吗?小老鼠问小兔子。小老鼠的声音有点小,小白兔没听到,我们一起来帮它一起问问小兔子吧?”(教师引导幼儿念2-3遍)

  师:“小兔子手里拿着放大镜仔细的看了看小老鼠手里的纽扣,忙挥了挥手说:这不是我的纽扣,我的纽扣是红色的。老师向小白兔借了它的'放大镜,我们也来看看小白兔的纽扣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将小白兔的纽扣放大。

  师:“小白兔的纽扣是什么样子的啊?什么颜色的呢?”

  2.师:“那看来小老鼠捡到的纽扣不是小白兔的,小老鼠只能继续往前走,这时候,它听到一个小动物的叫声,我们也来听听看,看看小老鼠又遇见了谁?”

  播放狗叫声。

  师:“小老鼠又遇见了谁啊?你们猜小老鼠会怎么问小狗呢?我们想想看,刚才它是怎么问小兔子的?”

  教师引导幼儿提问,随后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内容

  师:“原来这也不是小狗的纽扣呀。小朋友们你们猜猜看小狗的纽扣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小白兔的纽扣是自己喜欢吃的萝卜,那小狗的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用放大镜来仔细看看。”

  将小狗的纽扣放大。

  3.师:“原来小狗的纽扣像骨头一样的,而且是黄色的,看来小老鼠捡到的纽扣也不是小狗的,那会是谁的呢?小老鼠继续往前走。这时候小老鼠又遇见了一个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看看会是谁:耳朵像扇子,鼻子长又长身子像小山。”

  师:“小老鼠遇见会怎么问它呢?哪位小朋友知道的?”

  教师请个别幼儿回答问题。

  师:“这不是我的纽扣,我的纽扣比篮球还要大。小朋友,你们有见过篮球吗?大象的纽扣为什么会比比篮球还要大呢?”

  4.师:“因为大象它很大,所以它身上的纽扣也很大,看来小老鼠捡到的纽扣也不是大象的,那会是谁的呢?小老鼠继续往前走,这时候它来到了一片草丛,又遇到一个小动物,你们看是谁?”

  师:“这个小动物小朋友们比较陌生,它的名字叫做蟋蟀,它呀比小老鼠还要小很多,你们猜小老鼠遇见蟋蟀会怎么问它呢?”

  师:“你们觉得小老鼠捡到的纽扣会是蟋蟀的吗?蟋蟀很小,你们猜它的纽扣会是什么样的呢?”

  师:“蟋蟀的纽扣比黄豆还小,你们见过黄豆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粒小黄豆,我们来看看,黄豆有多小。”

  5.师:“小老鼠捡到的纽扣也不是蟋蟀的,小老鼠很伤心,找了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没找到纽扣的主人,于是它只能回家了,你们仔细看看图片,有没有发现什么?”

  师:“小老鼠帮妈妈找回了纽扣,老鼠妈妈很高兴,它是怎么奖励小老鼠的啊?”

  ——以不同的方式导入4种小动物,从而让幼儿对故事的内容产生兴趣,又通过模仿小动物们的话语,观察动物的不同纽扣,来感知纽扣的多样性。

  三、回忆故事、再次欣赏

  师:“故事讲完了,故事中是谁捡到了纽扣呀?(出示老鼠图片)后来它都遇见了谁?它们的纽扣是什么样子的?最后发现,纽扣其实是谁掉的啊?”

  教师逐步出事图片

  师:“这个故事有趣吗?那我们再来听一遍吧。”

  播放录音再次欣赏故事。

  ——本环节通过再一次的欣赏故事,进一步的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四、游戏导入、开拓思维

  师: “老师这里有四个小动物小朋友,我们来看看是谁(出示小猫、小猴、蚂蚁、小熊)它们现在很伤心,因为它们身上的纽扣也不见了,想要我们小朋友来帮助它们找到适合它们的纽扣,你们觉得小猫的纽扣会是什么样子的呢?那小猴子的纽扣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蚂蚁你们见过吗?蚂蚁是大的动物还是小的呢?那大熊猫呢?老师这里有很多纽扣,我想要请小朋友来帮帮我。把这些纽扣还给这些小动物好吗?”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和幼儿一起看看小朋友还的纽扣对不对。

  ——最后,通过一个小活动,使得整个课堂动静结合、丰富多彩,让幼儿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反思总结:

  倡导孩子的自主学习是当前课改的主流方向,因此,整个活动中我都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 由于活动的情景性比较强,幼儿们在整个活动中都很投入孩子们很喜欢故事的内容,能跟着小老鼠一起寻找纽扣的主人有积极表现的欲望。

  其次,根据《纲要》精神和幼儿的特点我选用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法 等适宜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仔细的观察图片内容,帮助小老鼠一起寻找纽扣的主人,又通过白板课件,增添活动的乐趣。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

  师幼关系对于教学质量、教学效益和幼儿健康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记得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为营造一个适合孩子身心和创造新能力发展的环境,必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都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完成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感受体验孙悟空的特点。

  2、运用形体动作表现孙悟空的角色特征。

  活动准备:

  1、音乐:《小石猴》

  2、孙悟空头套、金箍棒道具。

  活动过程:

  1、教师运用形体动作及道具,表演音乐《小石猴》的情景。

  2、请幼儿回想:哪里出现一块很特别的大石头、大石头里蹦出什么东西、小石猴有什么超强能力、小石猴靠什么东西飞上天、小石猴有什么武器。

  3、进行“我变变变”的体能游戏:

  按照“指令我变、我变、我变……(猴子、蛇、青蛙、石头、妖怪等),请幼儿变出某种身体造型,并做出动作变化(如猴子抓耳挠腮、蛇爬行、青蛙跳、石头静止不动等)

  4、可换幼儿主持,进行活动。

  5、问幼儿有谁会学猴子转动金箍棒的动作,请幼儿出来示范。教师可以请幼儿参考幼儿用书本,鼓励幼儿尝试。

  6、以《小石猴》乐曲作为活动尾声的曲子。

  7、可到文具店购买伸缩指挥棒,也可以用报纸卷成粗细不同的长纸轴,将细的套入粗的轴筒内,一拉到接逢处就犹如金箍棒变长了。

  活动延伸:

  在每天点名时进行我变变变的游戏,凡点到名字的幼儿就可以变出一种身体造型。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玩色活动,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2.教会幼儿用菜根印画,用棉签画草的技法。

  活动准备:

  菜根、棉签、白纸、背景图(人手一份)、彩色颜料

  活动重点:

  教会幼儿用菜根印画,用棉签花草的方法。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幼儿观察--幼儿作画--展示作品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引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1、(出示背景):请你们猜猜这是谁的家?

  2、(打开半扇窗)你看这是谁的家?(小熊的家)

  故事:春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自己的花园里种上了美丽的鲜花,可是小熊花园里什么也没种,请你们猜猜小熊怎么了?(幼儿猜测)

  3、(打开另半扇窗)你们看小熊怎么了?(它受伤了)

  原来小熊受伤了,不能去花园种花了,小熊心里难过极了。(关上窗户)

  4、小朋友,让我们来帮助小熊吧。

  二、幼儿观察

  1、老师帮小熊了一些花,我们一起来看看,如果你觉得漂亮就拍拍手。

  2、你们知道这些花是怎样种出来的吗?

  3、老师带来一些新的图章,你们看它是用什么做的?

  4、有了这些材料该怎样做呢?

  5、老师讲解:画的时候捏住小的一头,大的一头在颜色里蘸一下,再在纸上印几下,这样美丽的花就印出来了,然后再用棉签画上草。

  6、剩下空白的地方请一个小朋友帮我把它完成。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将用完的棉签放进颜料盒里。

  2、提醒幼儿将用完的菜根放进小篮子里。

  3、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四、展示作品,结束活动

  1、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小熊的花园里。

  2、小熊的花园变得真漂亮,小熊睡着了,我们快点叫醒它:小熊,快醒来吧!

  3、是谁把我的花园打扮的这么美丽,谢谢。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勤洗澡、勤换衣是使自己变漂亮的好办法。

  2、通过故事的感染,学说其中的象声词。

  3、体会洗澡的快乐,愿意勤换衣,成为一个爱干净的人。

  活动准备:

  故事:小猪变干净了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小猪变干净了。

  师:今天,我们来说个故事《小猪变干净了》,大家听听小猪是怎么变干净的。教师讲故事,幼儿认真倾听后,说说:你喜欢前面的小猪还是后面干净的小猪?为什么?

  2、幼儿学说故事中的象声词。

  师:小猪是怎么洗澡的呢?我们一起来学学。

  教师与幼儿共同边做动作边说:洗洗洗,擦擦擦;洗洗洗,擦擦擦。

  师:我来说,你们做做小猪洗澡的样子。(教师与幼儿共同合作两次)接着,小朋友说,教师学学小猪洗澡。(幼儿说象声词,教师模仿幼儿的动作,做小猪洗澡的动作)3、迁移故事中的情感,乐意做个爱干净的小朋友。

  4、师:你们平时爱干净吗?你们是怎么爱干净发呢?

  教师与幼儿玩“闻一闻“的游戏。

  教师说:我要来闻一闻,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很干净,变成了干净的小猪。(教师走到每一个幼儿的身边,用鼻子闻闻)。最后,教师说:大家都很干净,有香香的味道,但是有的小朋友衣服没有换,还不够干净,希望你们都变成最干净的小猪。

  附故事:

  小猪变干净了猪妈妈有一个小猪,最喜欢在泥土里玩,他经常在泥土中滚来滚去,弄的满身都是泥。妈妈喊他回家洗澡,他说:“不好不好。”妈妈喊他换衣,他说:“不好不好。”

  有一天,小猪去找朋友玩,可是朋友们都说,“你太脏了,我们不想跟你玩。”小猪非常伤心,就回到了家,他大声对妈妈说“妈妈,我要洗澡,我要换衣服。”他高兴地站在水龙头下面,一边洗一边说:“洗洗洗,擦擦擦;洗洗洗,擦擦擦。”他太开心了,洗完澡,他说:“我要换衣服。”

  他一边穿干净的衣服一边说:“穿穿穿,真高兴;穿穿穿,真高兴。”

  他穿上了干净的衣服,朋友们都来和他玩了。大家真开心呀!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往往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认识事物,幼儿的科学活动也是在与周围的事物的互动中完成的。科学教育生活化,生活问题科学化已成为现代科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本次活动正是选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现象一些问题。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欲望。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因此,选择了这节幼儿感兴趣的现象来进行探索,并从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幼儿科学活动中探索能力的培养,也就是通过幼儿的观察、操作、讨论等实践活动,让幼儿自主活动,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从而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

  活动目标:

  1.运用太阳镜感知周围事物的变化。

  2.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各色儿童太阳镜,成人太阳镜,各色玻璃纸,纸制镜框,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展开,直接导入。

  1.讲一讲太阳镜的作用。天气越来越热了,很多人都戴上了太阳镜,太阳镜有什么用呀?

  2.示范正确的戴法。(教师可以故意戴错,请幼儿纠正正确的戴法:两只弯弯的钩是挂在耳朵上的。还可以引导幼儿打开眼镜和收起时的方法,轻拿轻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幼儿选眼镜。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款太阳镜戴上

  (二)幼儿探索:戴着太阳镜去旅游。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到各个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戴上太阳镜后不同的变化。探索过程中和幼儿个别指导交流。

  (三)交流。一起休息:你带上眼镜后有什么发现?

  师生总结:原来太阳眼镜可以把周围的东西变成和它一样的颜色呀。(诗歌出示)"我带上了红色的太阳镜,小草变成了红色,小亭子变成了红色……,老师的脸变成了红色,一切都变成了红色,太阳镜呀真好玩。请幼儿用诗歌的语言表述自己戴上太阳镜的发现。

  (四)交换太阳镜再探索。

  1.呀!怎么你的太阳镜和我们的不一样呀?引导孩子和同伴交流太阳镜的不同。(颜色多样:红、黄、蓝、绿、紫、咖啡等;款式不同: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小动物造型;大小不同:成人的和儿童的)

  2.交换太阳镜再探索,和好朋友交换不一样的太阳镜,我们再去旅游了!

  延伸活动:

  自制太阳镜。教师做好的框架,请幼儿用透明彩色玻璃制粘贴镜片。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目 的 要 求

  1、能有意识地注意妈妈的特征。

  2、能结合自己的赣州来描述妈妈的典型特征。

  准 备

  1、挂图第

  2号,故事磁带。

  内 容 与 指 导

  1、完整欣赏故事

  (1)有位小朋友名叫菲菲,一天,妈妈带她到公园里去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2)谁菲菲找妈妈?菲菲最后找到妈妈了吗?

  2、看第一幅挂图,欣赏故事

  (1)菲菲怎么会把妈妈弄丢的?

  (2)菲菲把妈妈弄丢了,她是怎么做的?

  3、看第二幅挂图,欣赏故事

  (1)警察叔叔来帮菲菲找妈妈,假山前的那个人是菲菲的妈妈吗?为什么不是呢?

  4、看第三幅挂图,欣赏故事

  (1)短头发的阿姨是菲菲的妈妈吗?为什么?

  (2)菲菲妈妈的头发是怎么样的?

  (3)对菲菲笑眯眯的阿姨是菲菲的妈妈吗?

  (4)菲菲最喜欢妈妈的什么?

  5、看第四幅挂图,欣赏故事

  (1)菲菲的妈妈对菲菲说过什么?

  (2)菲菲在哪里找到了妈妈?

  5、谈话:我和我的好妈妈

  (1)菲菲的妈妈总是背着一个包,包里总装着好吃的东西;头发长长的、香香的、软软的,还有一点卷;笑起来甜甜的,会唱好听的歌,会轻轻地和菲菲说话。你们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呢?

  (2)你有没有把妈妈弄丢?你最后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6、教师,活动。

【幼儿园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20

小班幼儿园教案06-30

幼儿园小班经典教案02-22

幼儿园的小班教案08-26

幼儿园小班经典的教案08-27

幼儿园小班教案06-03

幼儿园小班教案01-08

小班教案 | 幼儿园小班夏天教案:《大雨小雨》08-24

小班教案 |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紧急撤离08-24

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玩色_小班艺术教案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