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2-08-05 14:23:02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文合集七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华】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文合集七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名称:春夏秋冬伴我成长(歌曲)

  活动要求:

  1、初步体验一年中四季显著的特点,知道自己在四季中逐渐长大。

  2、感受歌曲旋律的变化(欢快与抒情),有跟唱歌曲的愿望。

  活动准备:

  幼儿小时候的照片、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 复习歌曲:我怎样才能长大

  1、一个人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下,不怕困难,努力学习,走过春夏秋冬,就会渐渐长大。

  重点引导:用哼鸣的方法、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初步学习轮唱歌曲后半段

  二、 歌曲:春夏秋冬伴我长大

  (一) 熟悉旋律

  1、介绍音乐的名字,春夏秋冬伴我成长。欣赏旋律

  在每一个季节,小朋友在干些什么?

  2、 出示四张小路(四季的小路),请幼儿根据颜色判断是什么季节?

  你怎么知道是这个季节?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夏天是火热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冬天是冰冷的季节。

  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简单讨论:在每个季节可以做些什么?

  3、 在音乐的伴随下,教师变换顺序出示四季的小路,请幼儿来跟随音乐的节奏,表现四季中孩子们做的事情。

  分享交流自己的表现

  第二遍时,引导幼儿结伴表现

  4、 小结音乐的变化:前面是欢快的,后面是抒情的。就好象一年四季不同的变化。

  (二) 了解歌曲内容

  1、 有个孩子歌唱让他长大的四季,让我们听听他经历的是怎样的四季?每个季节是怎样伴随他成长?(范唱歌曲)

  你听到他看到的四季是怎样的?(解决四季象什么)

  2、 每个季节给他带来了什么?(再次听赏,结合画面)

  理解:欢畅(开心)——拓展:春天看到了什么?

  秋天你闻到了什么?

  3、 师生对对碰

  ——教师说季节的特征,幼儿将给大家带来的东西(注意两个节奏:后16分、小附点)

  (第二遍时相反)

  4、 跟唱歌曲

  着重引导:唱清歌词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并大胆演唱。

  2.喜欢创编歌词活动,体验创编的乐趣。

  3.感受、表现温暖的友情。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四幅。若干呼啦圈(做乌龟壳)。勾线笔、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回忆歌曲。导入创编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首熟悉的歌曲.猜猜它的歌名叫什么?乌龟妈妈和它的宝宝在做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玩两只乌龟的游戏。

  (幼儿在熟悉的音乐旋律及教师生动丰富的肢体动作带动下,再次感受音乐,并能随着音乐再现不同母爱的表达方式.或抱一抱,或亲一亲……积极地予以情感回应。)

  师:我们小朋友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妈妈的爱。而且需要朋友之间的友爱。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你和好朋友在一起会做什么呢?

  幼:我会和好朋友一起眺舞、一起去打篮球、一起分享食品、一起看图书、一起玩玩具……

  (设问式的情感交流,目的明确,引发幼儿情感共鸣,将亲情迁移到友情,过渡自然。)

  师:相同的旋律换上新词就是一首新歌,今天我们把《两只乌龟》改编成新歌《两个好朋友》,把你和好朋友一起做的开心的事情编唱到新歌里。

  2.编歌词

  幼儿根据旋律画出自己创编的歌词。

  教师巡视并指导:了解幼儿绘画内容;帮助幼儿按节奏(xx xxIx一)规范、整理歌词。

  (由于口头创编容易忘记歌词,所以让幼儿尝试用画歌词的方式记录创编的部分歌词。在音乐旋律伴奏的.引领下。每位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相处的生活情景,思维活跃,创编出不同的歌词,如,我们一起来把舞儿跳、我们一起去看故事书、我们一起分享水果吃、我们一起去爬九峰山……幼儿边唱边画,获得了创编歌词的好方法。)

  3.集体演唱

  看图完整演唱幼儿创编的歌词。

  附:创编歌曲:两个好朋友(原曲调为D调.幼儿适宜曲调为C调)

  4.幼儿找朋友共同表演歌曲内容。

  (幼儿结合图文、绘画及其节奏的暗示。自主学习改编歌词。在宽松、自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下,幼儿越编越自信.越编内容越多,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提供了大胆创造并体验成功与快乐的机会。孩子们通过与同伴的合作表演,增进了相互间的友谊,并运用肢体

  语言表现同伴间的相亲相爱,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亲爱的,Xxx(好朋友),我们一起)a(Xx I X―)

  亲爱的,Xxx(好朋友),我们一起)。(XX l X― )

  亲爱的,xxX(好朋友),我们一起)。(Xx I X― }

  亲爱的,xxx(好朋友),我们一起)。(xx I x― )

  我和你慢慢慢慢地追随,来到了幼JL园做游戏。

  大家一起玩,小手拉小手,我们一起游戏真快乐。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

  一、活动背景

  韵律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集体音乐活动。但韵律活动动作多、难度大、音乐抽象,幼儿较难掌握。针对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尝试利用故事进行律动教学,即事先给幼儿讲述根据音乐结构和性质创遍的故事,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形象化。在这基础上再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性质配节奏、创编图谱、打击乐、游戏,不仅降低了学习材料的难度,减轻幼儿记忆的负担,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表现和打节奏技能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在活动中享受到了音乐活动的快乐,大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aba的结构及雄壮有力的特点。

  2、学习根据故事情节、角色和音乐性质用节奏、图谱、游戏的方式表现作品的内容和形象。

  3、体验神气、高兴、害怕三种情绪,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1、《狮王进行曲》录音磁带。

  2、狮王头像、动物头饰、乐器若干。

  四、活动过程:

  1、 完整欣赏音乐(1)

  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 完整欣赏音乐(2)

  把你看到的表演出来。

  3、 教师结合挂图讲解音乐里的故事:《狮王的故事》

  4、分段欣赏,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音乐性质对画面进行匹配。

  (1) 表现狮王出场的情景。(a段)(感受神气)

  师: 请幼儿学一学狮王神气走路的样子。

  (2) 狮王与小动物跳舞情景。(b段)(感受高兴)

  师:当小动物们听到狮王说我不吃你们了,小动物心里感到怎样?他们怎么表示高兴的?(表演节目给狮王看,请幼儿听音乐表演小动物跳舞)。

  (3) 表现狮王追小动物,小动物害怕躲藏的情景。(a段)(感受害怕)

  师:狮王看着看着突然肚子饿了就大吼一声跑去抓小动物,这一下可不得了,把小动物吓得怎样了?

  4、 完整欣赏音乐请幼儿对故事匹配图谱。

  5、 完整欣赏音乐请幼儿对故事匹配节奏。

  (1) 幼儿听音乐为故事配节奏。

  (2) 选择相应的乐器

  6、 幼儿打击音乐练习。

  7、 师与幼儿游戏《狮王的故事》。请一名幼儿扮演狮王,其余幼儿扮演小动物,随乐即兴表演1-2次。

  8、 活动结束:幼儿给音乐取名。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倾听歌曲,了解歌词大意,初步跟唱歌曲。

  2、能用跳跃的声音模仿杜鹃的叫声。

  3、在歌曲意境感染下,体验喜爱杜鹃鸟(布谷鸟)的美好情感。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绘有简单风景的图片一幅。

  2、可活动的小朋友、杜鹃鸟图片。

  活动过程:

  1、在音乐伴奏下,教师边演示图片,边讲述:“春天来了,我走在草地上,突然听到了‘咕咕’的叫声,这是谁在叫呢?”

  2、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1)教师继续操作教具并讲述歌词内容,进一步感受歌曲旋律。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小朋友走在什么地方,听见杜鹃在唱歌?最后杜鹃怎么了?

  (2)教师:“你们也跟我来找找小杜鹃吧。”幼儿随音乐学念第一段歌词。

  (3)幼儿轻轻地学唱第一段歌曲。

  (4)在动作暗示下,教师提醒幼儿能唱准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双手放在胸前)。

  (5)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述第二段歌词内容。

  (6)幼儿轻轻学唱第二段歌词。

  (7)教师提醒幼儿唱准跳音“咕咕”。

  3、幼儿完整地表演唱歌曲一遍。

  (1)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一遍。

  (2)幼儿根据歌词进行表演,感受歌曲意境,体验喜爱杜鹃鸟的美好情感。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去‘草地’上寻找顽皮的杜鹃”。第一段边走边唱,第二段坐在“草地”(地板)上唱。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时起时伏的旋律把杜鹃和孩童相互欢乐嬉戏玩耍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给歌曲增添了几分诙谐与风趣。“5 3”的音调模拟了杜鹃的欢叫声呼应式地穿插在全曲之中,使音乐形象更为逼真,富有意境。最后在杜鹃的欢叫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声地在青山翠谷之中回荡不息。

  教学中,我首先让孩子通过聆听,听出歌曲中,杜鹃的叫声,孩子们都能听出来,并跟着模仿唱,这就掌握了歌曲中“5 3 ”这个音,并在教学中加入“3 1”两个声部模拟“咕咕”声,使演唱更富有意境美。找到歌曲中的相同的旋律也是学习的重点,多数孩子能通过聆听和识读乐谱找到第一句中前后半句旋律相同,第二乐句与第三乐句旋律相同。歌曲的难点在每一句开始的几个音的音准的把握上,尤其是第一乐句主和旋“1 3 5”三个音的音准,主要还通过跟琴声反复模唱掌握的,在完整唱好歌曲后,还给学生加入了情景剧表演环节,孩子们非常乐于参加表演,能把要唱的歌曲变成自己喜欢唱的歌曲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们喜欢上音乐课。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初步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现场欣赏葫芦丝等乐器演奏及随音乐舞蹈,多通道感受乐曲柔美、流等特点。

  3、积累合作舞蹈的智慧,体验其中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乐器(葫芦丝、笛子、陶埙),录音带。

  2、教师用的少数民族服装,幼儿用的自制羽毛腕饰。

  三、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完整欣赏录音乐曲第一遍,感受乐曲的美妙、动听。

  2、幼儿欣赏乐曲第二遍,教师引发幼儿注意听辨主奏乐器------葫芦丝。

  3、教师现场用笛子、陶埙、葫芦丝分别演奏,请幼儿分辨乐曲中的主奏乐器。

  4、教师用葫芦丝现场完整演奏乐曲。

  5、教师与幼儿讨论乐曲的相关信息,如云南、傣族、凤尾竹以及曲名等。

  6、两名教师穿上傣族服装,合作舞蹈。

  7、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带上腕饰参与表演,分别进行孔雀舞表演及模仿吹葫芦丝表演,教师提示幼儿跟随音乐旋律、节奏做不同动作。

  8、幼儿分角色两两组合随音乐完整表演艺术1-2遍。

  四、活动结束

  1、

  2、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设计】

  “小兔跳跳跳”是一首情境性、游戏性较强的歌曲,旋律轻松明快,歌词简单容懂。所以活动以带“小兔”去树林玩这一情境为主线,在游戏化地轻松氛围中从熟悉旋律到理解歌词,从学会演唱到多形式表现,引导幼儿充分表现和演唱歌曲,让演唱不仅仅是学会唱歌,而且成为一件轻松、快乐而有趣的事。前后呼应的游戏环节和情境设置,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到活动的趣味,多形式的演唱和情趣地引导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歌唱的快乐,活动寓情于境,溢乐溢情。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活泼欢快,学会演唱歌曲。

  2、学习用衬词和合声的方法为歌曲的部分乐句伴奏,在多形式的演唱中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韵律表演,感受旋律

  1、在“小兔跳跳跳”的音乐旋律中,幼儿随教师做简单的韵律动作。

  2、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一边做韵律动作一边用“啦”哼唱旋律。

  二、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1、教师演唱歌曲一遍。

  提问:小兔跳到了什么地方?它听到了什么?又会碰到谁?

  2、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图谱,并引导幼儿一一学唱相应的乐句。

  3、幼儿集体完整跟唱歌曲若干遍。

  三、练习衬词,演绎歌曲。

  1、引导幼儿选择衬词,练习合声的方法。

  2、用以上方法引导幼儿选择衬词表现第二乐句。

  3、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声部完整演唱歌曲若干遍。提醒幼儿看教师的指挥,合理处理好自己的声音,注意两个声部声音的和谐与美感。

  四、游戏表现,寓乐寓趣。

  告诉幼儿游戏名称,交待游戏玩法,师生共同玩游戏若干遍。

  【活动反思】

  在第二第三环节中,宝宝是散着上的,场景有点乱,宝宝会被大型玩具吸引,还有宝宝很激情的跳,完全不顾前面有人和物没有,这点没有做到,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吧游戏规则再说的浅显易懂,我觉得,本次活动我没有和宝宝们一起参与,会让宝宝觉得生分,老师应该和宝宝是一体的,一起玩,一起疯,还要掌握活动的大局。再活动中,宝宝留了很多汗,应该给宝宝每人随身带一条小毛巾放在背后,细节也决定成败。再第二环节中,让宝宝去探索蹦跳的基本动作,宝宝表现还不错,我觉得无论上什么课,让宝宝自己去探索加以实施,他的记忆里,发展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小百科:兔(Rabbit)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下属所有的属的总称。俗称兔子。生物学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兔形目。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本周我们进入了“有用的植物”第三个站点:种植园的主题中,希望通过看看、听听、画画等活动让幼儿了解一些种植蔬菜的新方法和关注新技术在蔬菜培植中的作用。孩子们都有了对蔬菜一定的认识,也知道我们应该什么东西都要吃。

  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蔬菜汤》这个音乐游戏,旨在希望通过活动让孩子们运用已有的经验,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蔬菜的特征,愿意大胆想象不同的蔬菜形象随音乐进入汤锅时的动作姿态,表现煮蔬菜汤的情景。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经验,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蔬菜的特征。

  2、愿意大胆想象不同的蔬菜形象随音乐进入汤锅时的动作姿态,表现煮蔬菜汤的情景。

  重点:运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蔬菜的特征。

  难点:愿意大胆想象不同的蔬菜形象随音乐进入汤锅时的动作姿态,表现煮蔬菜汤的情景。

  活动准备:

  歌曲“菜场”、煮蔬菜汤的音乐欢快、舒缓各一段,及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我喜欢的蔬菜(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蔬菜的特征)

  1、介绍自己喜欢吃的蔬菜。

  关键提问:请你说说自己喜欢吃的蔬菜是什么?

  2、观察图片上蔬菜的外形,尝试用肢体表现。(番茄、胡萝卜、青菜、白菜、卷心菜、冬瓜、黄瓜、马铃薯)

  关键提问:请你用一个动作来表示出这些蔬菜。

  请你摸一个你喜欢的蔬菜卡片,用你的身体来模仿下这个蔬菜宝宝?猜猜他模仿的是哪种蔬菜?

  小结:我们可以根据蔬菜的不同形状用动作表示出来(番茄胖又矮、萝卜胖又长、黄瓜瘦又高、冬瓜长又圆、卷心菜是大圆球、马铃薯是小圆球、青菜像朵花、蘑菇是把小雨伞)

  二、买菜(熟悉游戏规则)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1、幼儿扮作相应的蔬菜,教师扮作妈妈。在活动时的中央确定一个大圆圈,表示妈妈的菜篮子。

  2、播放歌曲“菜场”,教师随音乐在圆圈外走动。幼儿演唱歌曲,当唱到歌曲中的蔬菜与自己的相同时,作相应的模仿造型。当唱到最后一句时,幼儿走近表示菜篮的圆圈内。

  3、请个别幼儿说说游戏规则,要注意些什么?

  4、教师和部分幼儿示范——幼儿分组表演。

  小结:刚才我们听着音乐买了很多菜,真开心。

  三、做蔬菜汤(用动作的快慢表现煮蔬菜汤的音乐)

  过渡语:妈妈今天买了许多蔬菜,我把他们藏在三段音乐里了

  1、听音乐

  关键性提问:

  1)我们一起来熟悉下音乐,想象一下每段音乐分别像哪个蔬菜宝宝在跳舞?

  2)想象一下这些蔬菜宝宝在锅子里有发生了些什么有趣的情景?(翻滚、旋转、下沉、抱团等)

  2、游戏:蔬菜汤

  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蔬菜形象随不同乐段依次进入“汤锅”。播放煮蔬菜汤的音乐,幼儿根据音乐的快慢节奏,大胆想象蔬菜进入汤锅时,注水——升温——沸腾——小火慢煮——加调料——熄火等情景,用动作(下沉、漂浮、旋转、翻滚等)由下锅时的欢快到沸腾再到逐渐减慢,表示煮汤的过程。教师在一旁提醒幼儿不要互相推挤,推挤者表示不新鲜的蔬菜混入锅内,必须立即退出游戏。

  3、教师和部分幼儿示范表演。(示范表演番茄下锅的情景)

  4、请个别幼儿表演某个蔬菜的音乐形象。

  5、自由结伴,分组商量,跟着音乐进行表现蔬菜各种形象。

  要求:动作夸张有力,形象。

  6、请出小组上来表演,引导幼儿用多种姿态进行表演。

  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的快慢表现煮蔬菜汤的音乐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音乐喷泉》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2-11

幼儿园大班音乐《音乐喷泉》教案08-03

幼儿园大班音乐音乐教案07-28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2-14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6-11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6-09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6-15

幼儿园音乐大班教案07-31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及反思12-14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听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