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时间:2022-07-23 15:37:51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范文汇总八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范文汇总八篇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亲身感受冬天到了,知道冬天很冷,人们有很多保暖的方法。

  2、通过观察冬天的气候变化,花草树木的变化,知道冬天的天气特征和人们的衣着变化,学会用多种手段表现冬天的特征。

  3、通过亲身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冬天要多锻炼。鼓励幼儿不怕冷。

  4、学习词汇:冷、暖和。

  5、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6、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小皮球、羊角球若干个,每人一条皱纹纸。

  活动过程

  一、把幼儿带到户外找冬天,并带到没有太阳的地方进行提问、谈话。

  1、你站在这里感到怎么样?(很冷)

  2、冬天的风吹在身上,耳朵上,吹在脸上感觉怎么样?(幼儿自由谈论)

  3、请每个幼儿将自己的皱纹纸举起来让风吹,看看会怎么样(风会把皱纹纸吹得很高很高)

  4、请幼儿仔细听一听:冬天的风有什么声音?呼呼的声音象什么声音在叫?(老虎,听起来让人害怕)

  5、小结:冬天来到了,冬天的风可厉害了,吹在身上很冷。

  二、让幼儿回到教室自由谈话。

  1、冬天到了,北风呼呼的吹,吹得我们很冷,怎么办?

  2、想什么办法,能使我们暖和起来?(要穿厚厚的衣服,外出时要外套,戴帽子、手套、围巾;还可以用取暖器、考火、开空调等;还要多运动,多锻炼身体)

  3、在幼儿园最好用哪种方法?(多运动、多锻炼身体,如跑步、跳舞、做操、游戏等)

  三、热身运动(跳跃、搓手、弯弯腰等活动)

  四、户外活动:发皮球、羊角球给幼儿在操场滚球、追球,跳球,并交代安全问题。

  五、等每个幼儿的小手热呼呼时结束活动。问:现在身子感觉怎么样了?(很暖和)是不是还感到冷啊?

  六、请幼儿与教师一起收拾好器材回教室。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园明白冬天时,要多多锻炼,不要因为害怕寒冷,不锻炼自己的身体!在幼儿的观念,他们对冬天的意识不了解,不懂什么叫抵御寒冷。通过故事,只能够让幼儿基本理解冬天,要穿棉袄,不能随便脱衣服等!针对冬天的体育锻炼前后身体感受不一样意识,我还不够体现出让幼儿明白,我认为应该在晨间活动中,多多锻炼小身体,懂得抵御寒冷!

  小百科:冬季是四季之一,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中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冬)、十二(腊)月”一共三个月。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胖”和“瘦”的外形特征,体验胖与瘦对生活的影响。

  2.尝试用图片和身体动作等多种形式表现胖与瘦的特征。

  3.知道胖和瘦对健康的影响,乐意过健康的生活。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知道“胖”和“瘦”对生活的影响;

  活动难点:

  能用图片和身体动作等多种形式表现胖与瘦的特征,知道应该保持健康

  活动准备:

  1.“胖”和“瘦”的图片(或照片),如人、动物的图片或者录像资料等。

  2.课件《胖胖和瘦瘦》

  活动过程:

  一、启发幼儿感受“胖”和“瘦”的外形特征。

  1.教师:你觉得胖的人是什么样的,瘦的人又是什么样的?直接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看图说一说“胖”“瘦”的特点。

  2.和幼儿一起看“胖和瘦”的人的图片,引导从身体的外形,如脸庞大小,手臂、腿的粗细等方面比较“胖”与“瘦”的不同。

  教师:我们一起看着图片来说一说胖胖和瘦瘦的样子。

  3.与幼儿一起用身体动作表现“胖”和“瘦”的特征:如全身缩起来表现瘦瘦的样子,两腿下蹲、双手抱大树状表现胖胖的样子等。鼓励幼儿运用各种姿态展现自己所理解的“胖”和“瘦”。

  教师:大家都把胖胖和瘦瘦的样子说了出来,那你们有谁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一下胖胖和瘦瘦呢?(胖胖怎么爬楼梯的?怎么踢球的?突出胖胖烦恼的地方。)

  二、引导幼儿体验“胖”和“瘦”对生活的影响。

  1.播放视频,让幼儿了解胖胖的烦恼。胖胖和瘦瘦的视频都应具备。

  教师:刚刚大家模仿胖胖和瘦瘦,感觉舒不舒服啊?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我们来看看里面的胖胖和小朋友们模仿的一不一样,他有什么烦恼?

  2.教师:胖胖还有什么地方比较烦恼的?瘦瘦呢?为什么?(如胖的人爬楼梯很累、不停地喘气,胖人能吃很多很多的食物,并越来越胖,太胖了还会生病,影响身体的健康;太瘦的人做事情没有力气,饭量小,身体缺乏营养,还会常常生病而显得更瘦等)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生活来说一说胖胖和瘦瘦的烦恼。

  3.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找出烦恼的原因。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些胖胖和瘦瘦烦恼的原因,有谁能来把它找出来,贴在对应的位置。

  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理解胖胖和瘦瘦不健康的原因。

  三、引导幼儿初步感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1.教师:刚才小朋友们都找到了胖胖和瘦瘦的烦恼的原因,现在,我们要帮胖胖和瘦瘦解决烦恼,让他们变得健康,你们来想一想,胖胖应该怎么做?瘦瘦应该怎么做?

  2.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不胖不瘦”,保持健康。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太胖和太瘦都是不好的,对我们的身体都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呢“不胖不瘦”才是健康的。那么怎么样才能“不胖不瘦”呢?

  引导幼儿说出健康的饮食,强调对于碳酸饮料、油炸食物等食用要注意量,不能多吃。

  师幼小结:想要保持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荤菜素菜都要吃,少吃油炸食品,加强锻炼,保证睡眠。

  3.与幼儿一起布置“棒棒的世界”,明确不胖不瘦才是“棒棒的”,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

  教师:大家都说了这么多的方法,谁来把上面的这些换一下,让胖胖和瘦瘦健康起来。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整个教案的选择上有很大的问题,无法同时兼顾“胖胖”和“瘦瘦”两个方面,活动比较混乱,没有很好地将环节和环节之间紧扣起来。在第二环节中,只播放了“胖胖的烦恼”并且视频过于搞笑没有突出“胖胖”不方便的地方,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在第三环节中,对于一些垃圾食品、碳酸饮料等容易使人发胖的食物没有强调量的问题,在幼儿动手分类时很多食物是两者都喜欢的,所以做不到明显的分类,材料的准备还有很多不足,导致幼儿没能很好地理解。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篇3

  一、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多吃水果蔬菜,多参加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

  2、乐意参加各项体育锻炼,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胖胖的胖、瘦“照片”各一张;

  2、“胖胖减肥”故事一则

  3、皮球、呼啦圈、飞盘、高跷共20份

  4、欢快的音乐

  经验准备:教师准备的体育用具幼儿都操作过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黄老师有一位朋友,他特别爱吃肉,每天都要吃肯德鸡、卖当劳,而且不爱运动,他认为运动会又脏有累不好玩。结果他变成了一个小胖墩,大家都叫他胖胖,那胖胖到底有多胖呢?我这里有一张胖胖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看图片)

  2、基本部分

  A、胖胖遇到了什么麻烦

  讲故事前半部分,提问:1.胖胖遇到了什么麻烦?

  3、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B、减肥的好办法

  讲故事的后半部分,对幼儿说的办法表示肯定、赞扬。再次提问:你们知道有那些体育活动帮助胖胖减肥吗?请幼儿说说有哪些活动并说说该活动的作用。

  4、减肥运动

  “今天黄老师带来许多小朋友们经常锻炼的体育用具,我们一起来教胖胖怎样锻炼好不好?”幼儿一起锻炼,教师以胖胖的身份加入活动,询问是怎样锻炼的。结束后请几个玩的特别好的幼儿再来教教胖胖怎样锻炼并说说这样锻炼的作用。最后大家锻炼累了请休息一会,东西放好。

  四、活动结束

  1、胖胖变瘦了: 胖胖学会了小朋友们教他的本领,他呀又给我寄来一张照片,大家看看胖胖变成什么样子了?(表现胖胖变瘦的喜悦之情“看看我现在美不美、漂不漂亮啊?”)

  2、再次总结胖胖变瘦的原因:“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会变的怎么瘦吗?”再次抛出问题让幼儿自己来回答(多吃水果蔬菜,多锻炼身体)

  3、给胖胖换名字:现在胖胖不再胖了那我们可以给他换个名字吗?叫什么?

  4、结束活动:××谢谢我们小朋友的帮助,那我们现在一起出去锻炼身体吧!

  [附] 故事: 胖胖减肥

  胖胖今年6岁了,他特别爱吃肉,而且每天都要吃肯德基、麦当劳。胖胖最讨厌运动了,他觉得又累又不好玩。结果他变成了个小胖墩!胖胖有多胖呢?让我来告诉你吧。

  胖胖的班级在幼儿园的三楼,他要是想从楼下走到楼上,得花半个小时的时间,因为他太胖了,爬不动,每上一层楼梯,都要休息好一会儿。

  小朋友都去玩滑滑梯了,胖胖也想玩,可是他太胖了,爬不上去。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帮助他,推的推,拉的拉,好不容易上去了。可是谁知道他从滑梯上滑下来的时候,被卡在了滑梯中间,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来,急得胖胖直哭。

  最危险的是有一次,胖胖和妈妈上街玩。妈妈看到是绿灯就牵着胖胖过马路,谁知胖胖太胖了,走起路来就特别慢,绿灯都变成红灯了,他们才过了一半马路。要不是警察叔叔及时让所有的车子停下来,胖胖和妈妈就要被车撞了!

  肥胖给胖胖带来了太多的麻烦,于是他决定减肥。他到医院去看医生,医生爷爷告诉他得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什么肯德基、麦当劳都不能再吃了。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要运动,坚持锻炼身体,这样才能成功的减肥。于是胖胖每天都坚持早早起床,跑步、跳绳锻炼身体,在幼儿园也积极地参加各项运动,不再偷懒了。

  现在已经没有人再叫他胖胖了,你猜,他减肥成功了吗?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我和拼板一起玩》

  教学内容:

  健康 我和拼板一起玩

  教学目标:

  1、学习正面向前双脚并拢侧身跳,使跳跃同协调。

  2、探索并感受拼版的不同玩法,萌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3、勇于接受挑战,并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知道拼版的特性,安全、轻巧。接触过拼板,并有一定经验。

  2、物质准备:拼板每人一个,郊游的音乐,幼儿每人身上标有颜色标记。

  3、《郊游》音乐以及场地布置:场地上贴有颜色标记。

  4、30厘米见方的泡沫拼板人手一块(3种颜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脚并拢跳。

  难点:在拼版的两边跳,动作协调 ,轻轻落地。

  教学方法与手段法:

  自主探索法、示范法,尝试法、练习法,游戏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1——

  (一)开始部分的准备活动

  1.带好小拼板去郊游。(播放音乐,幼儿跟着老师做动作,如头顶、左右侧身、膝盖顶拼版、举在胸前走等)

  2.停止后问:“刚才把小拼板变成什么?”

  3.请在空地上玩玩,拼板变成什么?(幼儿分散玩)

  4.停止个别交流动作,集体学学做做,教师配上一些简单的动作儿歌)

  (1)帽子顶在头上。

  (2)拖地板。

  (3)小马。(得儿驾,小马小马骑骑骑)

  (4)飞盘。(转、接、高点接)

  (5)蹦蹦床。(1、2、3、4,跳得高,用力跳,轻轻跳、单腿跳。

  (6)跳过拼板。

  ①教师发出指令:把拼板直直的放在右边,教师检查每个幼儿拼板的方位。

  ②跳过来,跳过去。(练习两次)

  ③跳的时候注意什么?(轻轻跳、并拢跳、轻轻落地、不碰板)

  幼儿活动1——

  幼儿随音乐活动活动身体

  幼儿交流:我们刚才把小拼板当成了什么

  幼儿分散玩拼板,尝试拼板的多种玩法。

  幼儿说说自己的拼板变成了什么

  幼儿跟老师学做某些动作。(如:小马等)。

  幼儿学习跳过拼板:两脚并拢跳

  幼儿练习跳过拼板(练习两次)

  幼儿听老师小结:跳的时候要掌握需要注意的地方。(轻轻跳、并拢跳等)。

  设计意图1——

  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做热身运动,热身运动是开展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以游戏口吻开场,一下子吸引幼儿,使幼儿的身体各个关节得到舒展,肌肉得以放松,从心理上和生理上都进入状态,并对活动产生兴趣,为下一个环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探索单块拼板的玩法,更贴近了幼儿与材料的亲密接触,使幼儿与材料和谐对话的直接经验。萌发创新意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提升并组织幼儿练习相关动作,重点练习多种跳法,并引导幼儿学习原地正面向前双脚并拢侧跳

  教师活动2——

  (二)把拼板变成长条,练习双脚并拢侧身行进跳。

  1.幼儿按照自己所拿拼板的颜色很快地拼成长条。教师问:“有几条拼板?像什么?”

  2.用刚才跳过来,跳过去的方法跳过小河。(请一位幼儿来示范)教师问:“跳的时候注意什么?”

  3.幼儿分成四组接力跳。(教师用双手扶的方法帮助胆小的孩子)

  4.教师问:“有没有碰到困难?”

  5.教师提出观察到的一些问题:(1)跳的时候站在拼板的哪里?(2)从头跳到尾。

  6.再玩一次。

  幼儿活动2——

  幼儿按自己的颜色将版拼成长条形。

  幼儿说说拼好的长条形像什么

  老师告诉幼儿这是三条彩色的路

  请一幼儿用学过的方法进行示范跳。

  幼儿以小组进行接力跳。幼儿再玩一次。

  设计意图2——

  组合拼板,练习正面向前双脚并拢侧身行进跳,并敢于跳过高30厘米的拼板,体现了教育活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针对幼儿的不同水平,活动中老师要适时地帮助与指导,使幼儿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和体验成功的快乐。当幼儿遇到困难、胆怯时,老师会鼓励他,帮助他让幼儿感到温暖。

  教师活动3——

  (三)在竖摆的拼板前方,出示竖摆的围成方形的拼板,练习原地纵跳动作。

  1.这是什么?(筐)

  2.怎么玩?请谁来挑战。(请一幼儿示范,教师在一旁用动作语言提示:双脚并拢侧身行进跳过小河,再原地纵跳进小筐跳出小筐,然后跑回起点与第二位幼儿交接)

  3.幼儿分组尝试新玩法。

  4.评奖:勇敢奖、神气奖、精神奖、坚持奖。

  幼儿活动3——

  老师出示竖摆的围成方形的拼板,让幼儿说说是什么,怎么玩。

  请一幼儿示范。教师提示。

  幼儿分组尝试新玩法。

  幼儿进行评奖

  设计意图3——

  直线形变为方形再变为立体的.方形,由平面逐渐发展到立体,将运动密度、运动强度、动作难度、心理挑战性等都寓于游戏之中,让幼儿期待着又一次新的玩法,对活动充满着无尽的乐趣。对幼儿挑战更有自信心。

  教师活动4——

  (四)结束部分的休息、放松操和小游戏。

  1.播放音乐,幼儿跟着老师做放松操。(抖抖手、敲敲腿、弯弯腰、挥挥手、耸耸肩等)

  2.请幼儿坐在自己的拼板上。

  3.教师将竖摆的拼板站起来,问:“小筐竖起来变成什么?”(车轮)请一位幼儿站在车轮中间滚,再请两位滚。有四个车轮分别请两位幼儿滚。最后教师出示一个超大的车轮,请剩下的幼儿一起乘上车,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回教室。

  幼儿活动4——

  幼儿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颜色座在相应颜色的拼板上。

  让幼儿说说小筐竖起来变成了什么。

  请一幼儿玩站在车轮中间滚,

  幼儿玩超大的车轮,玩乘车游戏,然后回活动室。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篇4

  我们会长高设计思路:

  升入中班后,孩子们都觉得自己长大了,是哥哥姐姐了。本次活动“我们会长高”是学习活动书上《身体的秘密》主题下的一个站点,逐步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和表现自己对长高长大的愿望。活动中以长高这个情境贯穿,形象地引发幼儿对画面人物大小高矮的关注,让幼儿能尝试按纸的大小化地表现任人物,改变以往总是将人物画的很小的状态。同时在升入中班后,孩子在画人物时,往往会遗忘身体上的某一个部位,也会将手臂、腿画成单线条状。因此活动中,想通过老师生动的语言引导,让孩子在表现技能上有所提高。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用散文诗导入,引发幼儿对自己成长历程的关注,引导幼儿期待快快长高;第二环节用课件找一找,巩固幼儿对人物绘画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最后在分享交流环节中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要长高而且长得健康。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纸的大小比例人物长高的基本特征,身体各部位不遗漏。

  2.萌发快快长高的愿望,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体验自己健康成长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绘画纸、勾线笔、图片

  活动过程:

  一、我在长高--分享与讨论,感知自己身体成长的变化

  1、刚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时候,我是这样的;小班了我开始来幼儿园了,我是这样的;现在,我是中班的哥哥姐姐了,我又是这样的。(出示三个阶段的照片)

  2、随着我们一天一天的长大,我们有哪些变化呢?

  小结:我们一天天的长大,身体也在发生变化,一天天的长高了。

  二、我要长高--通过观察比较,感受绘画人物的比例和特征。

  1、观看图片,这三个朋友谁最健康?有哪里不对劲呢?(少了耳朵、细胳膊细腿)

  1)、身体长高了,房子也要变高(把纸张竖着放)

  2)、长高后,脑袋大又圆,聪敏又可爱(纸张的上半位置表现头部特征)。

  --出示圆圆的大脑袋,哪个脑袋啊?(选择摆放)

  --大脑袋圆又大,顶住左右天花板

  3)、小手小脚粗又壮,结实又健康(请个别幼儿上前修改原来的细胳膊细腿)

  小结: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地方都很重要,谁也不能少,我们不仅要长得高而且要长得结结实实,有力量。

  2、给高高的自己拍张照。

  1)关注五官是否有遗漏

  2)关注任务画面是否撑满整张纸。

  3)关注幼儿表现手脚时,是否能双线条表现。

  4)引导幼儿为自己的照片进行装扮和添画。

  三、谁高谁矮--游戏中进一步感知体验我在长高

  1、展示幼儿的作品

  2、这么多朋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关注五官特征、关注人物大小,关注画面添画等)

  小结:原来健康的宝宝人人爱。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黄豆与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黄豆及其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3、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辨别黄豆并区分豆制品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和难点:

  1、重点:帮助幼儿了解黄豆及其制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2、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方式辨别黄豆,区分豆制品。

  三、活动准备:

  黄豆、红豆、绿豆等各种豆子,各种豆制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图片“黄豆爷爷”。

  四、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请幼儿品尝豆制品,引出认识黄豆的课题。

  2、教师与幼儿边品尝边互相交流。

  3、教师提问:这些食物都是用什么做的?

  (二)基本部分:(重点、难点部分)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及讨论辨别出黄豆,掌握其外形特征,了解其营养价值,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区分豆制品。

  1、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尝试性地寻找出黄豆。(教师提供黄豆、绿豆……请幼儿看、摸,并运用经验找出黄豆。)

  2、认识黄豆外形特征。

  (1)幼儿相互交流,掌握黄豆外形。

  (2)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出黄豆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

  a.黄豆是什么颜色的?

  b.黄豆是什么形状的?

  c.黄豆上有什么?

  d.黄豆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 认识豆制品,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

  (1)幼儿利用已有经验,理解黄豆与豆制品的关系。(教师讲解什么是豆制品。)

  (2)引导幼儿通过生活经验,说出豆制品。

  (3)教师提问:你还吃过哪些豆制品?

  (4)帮助幼儿了解豆制品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

  4、引导幼儿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区分出豆制品。

  (1)出示各种豆制品及非豆制品食物。

  (2)通过游戏“豆宝宝找爷爷”让幼儿在众多食物中找出豆制品。

  (三)结束部分:

  1、观察豆芽,激发幼儿探索豆芽生长过程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豆芽。

  3、引起幼儿探究黄豆变豆芽的欲望。

  (四)延伸活动:《发豆芽》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1、黄瓜若干。

  2、瓜知识相关图片。

  活动目标

  1、了解黄瓜秧的结构。

  2、我们食用黄瓜的功效。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让幼儿了解常见蔬菜的营养价值,知道多吃蔬菜有利于身体建康成长。

  活动过程

  一、出示黄瓜

  ——看这盘里装的蔬菜,你们都认识黄瓜吧!

  ——你们知道黄瓜的知识多少那?我们来一起学一学吧。

  1、黄瓜长在瓜秧上,通过图片可以看到黄瓜秧和叶的外形,身上有白色柔毛。

  2、黄瓜的生长过程中都是绿色的,只有开花时,花是黄色的。

  3、黄瓜成熟时,身上有白色的小刺。(教学时出示相关图片)

  二、食用黄瓜的功效

  ——小朋友们在家和幼儿园都吃过炒或凉拌得黄瓜,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吃黄瓜吗?

  1、黄瓜有健脑安神、减肥强体……

  2、黄瓜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预防疾病。

  ——小朋友们多吃黄瓜能让我们睡得好,少生病。

  ——我们来一起来吃黄瓜吧。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引起肚子疼的几种原因和预防疾病的一些常识。

  2、愿意参与科学观察活动,会发现问题。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事先将幼儿洗过手的脏水和干净的水放在两只瓶子里。

  2、蛔虫标本。挂图

  活动流程:

  1、和幼儿一起听《我爱洗澡》这首歌进入活动室

  提问:我们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洗澡)为什么要常洗澡?(常洗澡很舒服,讲卫生,不生病,身体健康。

  2、情境表演:一个小朋友扮演毛毛,毛毛肚子疼,他两只手捂着肚子,弯着腰进入活动室,老师问孩子们:毛毛怎么了?(肚子疼)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你肚子疼过吗?你肚子疼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谈谈自己肚子疼时的感觉和原因?如果生病了,该怎么办?(找医生看病,按时打针、吃药)

  3、引导幼儿想一想。

  (1)为什么会肚子疼?(幼儿讨论)

  小结:不洗手那东西吃,吃了没有洗干净的水果,吃了过多的冷饮,吃食物过量,吃了腐烂变质的实物,允手指,吃了腐烂的实物,肚子里有蛔虫等。

  (2)小朋友怎么做就不肚子疼了呢?引导幼儿想想、说说

  小结:小朋友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能吃腐烂变质的实物,不能吃过多的冷饮就不会肚子疼了。

  4、出示教具:一杯清水、一杯脏水

  引导幼儿观察两杯水有什么不一样?(知道不洗手就吃食物,细菌就会到肚子里,会引起肚子疼。)观察蛔虫标本。

  5、出示图片:教师讲解肚子疼给我们带来的危害?知道要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6、教育幼儿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都应该要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做到玩完玩具要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肚子里就不会有蛔虫,就能预防和减少疾病,身体才会健康。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巩固从高处向下跳,学习从高处向侧方下跳。

  2、培养幼儿良好的体育活动常规,激发幼儿大胆勇敢的精神,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木椅子、鞋架台阶、电脑、沙包(35)、小旗(4)、红领巾(4)、场地摆放木椅子(16)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以《向前冲》的音乐入场: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学小小兵(小海军)去完成一个任务,来,我们出发吧!一路纵队跑步入场,再变成四路纵队。

  2、基本动作:小小兵(小海军)们立正、向前看齐、向左转、向右转、原地踏步走、立正、稍息。

  3、热身音乐《小海军》:我们小小兵的本领可多了,会……我们一起跟音乐,学学小小兵。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脱下外套,放入相应筐。

  2、学习向侧面跳下的动作

  x"小朋友们到老师身边,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椅子。"小小兵要用椅子来干什么?"

  x"小小兵告诉老师,我们从椅子上可以向下跳(教师从椅子上向前下方跳下),还可以从椅子上向边上跳,你们谁会?"——请个别幼儿试一试,教师以小小兵的语气强调,脚掌要轻轻落地,教师示范1~2次,再请个别幼儿试试。

  x幼儿自由选择一样用具,如台阶、椅子、鞋架,练习往侧下方跳,强调脚掌要轻轻落地,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

  3、游戏《小小兵》:

  x以接到任务的语气集中幼儿,告诉幼儿小小兵发现敌人,我们要去消灭敌人。

  x教师用4把椅子,讲解示范游戏方法。

  x排队,到游戏场地进行游戏。游戏1次后,教师及时评价,游戏第二次。

  (三)结束部分:

  评价幼儿表现,以《洗澡歌》做放松动作。整理游戏用具。

  教学反思:

  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讲授法、提问法刺激听觉感官,示范法、观看法刺激视觉感官,练习法、游戏法综合刺激各种感官……因此,教学方式的成败与否,关键是看能否发挥出它应有的刺激性。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极富渲染的表情神态,变化多端的语言声调等,这是实现教学方式刺激性的基础。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肢体、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健康的皮肤》06-22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12-25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06-09

幼儿园中班水健康教案01-07

幼儿园中班健康课教案03-01

《阿嚏》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12-05

幼儿园中班健康领域教案01-16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牙齿》04-29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耳朵》04-27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洗澡》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