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2-07-21 13:28:37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汇总四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汇总四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自由下落物体速度的快慢,对探索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2.发现不同物体的自由下落现象。

  3.学习用统计表记录两种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的快慢。

  活动准备:

  1.轻重对比明显的两种物品(人手一份)。如,沙包和泡沫板、羽毛和橡皮泥、塑料袋和铁板、布块和积塑玩具等2.大小相同的纸每人两张3.质量相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如,大小相同的三角铁、牛奶瓶、饮料瓶、薯片盒等4.大统计表三张,分别代表三种物品下落现象。幼儿统计表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探索两种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现象。

  1.出示沙包和泡沫请幼儿猜一猜:“如果这两种物品往下落,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实验沙包与泡沫下落现象提问:“这两种物品下落时,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轻的快,重的慢)3.幼儿自由探索两种轻重不同的物品要求:(1)两样物品放在同样的高度上。

  (2)跟朋友交换两种物品玩。

  4.归纳结论并统计(小结:重的物品落得快;轻的物品落得慢。)教师拿出大统计表帮助幼儿理解怎么记录5.幼儿自己统计结论,并小结统计情况、展示统计表。

  (二)、探索质量相同、大小相同但外形不同的物品下落现象。

  1.出示两张质量相同、大小相同的两张纸,把其中一张揉成一团请幼儿猜一猜:谁落得快?

  2.幼儿动手试一试3.小结,外形小的落得快。并记录在大统计表上(三)、探索质量相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品下落现象。

  1.出示大小不同的三角铁。

  (1)请幼儿说说它们的相同点(质量、形状)与不同点(大小)(2)猜一猜:它们谁会先落地?还是有别的情况出现?

  2.实验。结论是:同时落地。

  3.验证,出示大小不同的`牛奶瓶、薯片盒等4.将结论记录在大统计表上5.说一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像这样同时落地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温馨提示:

  1.必须给孩子们穿上罩衣,否则衣服上的墨点很难清洗。

  2.为怕脏的小朋友准备些一次性尼龙手套。

  年龄:4岁~6岁幼儿

  时间长度:约3O分钟左右(视情况取舍)

  活动环境:室内

  活动准备:

  1.将12O克铜版纸裁成宽约3Ocm~4Ocm规格,并以美纹纸在反面连接成长卷。

  2.取竹棍约4Ocm长,用方巾将一头缠绕牢固,根据人数准备每人一个。

  3.另用小水桶备三桶浓淡不同的墨。

  4.一首节奏感强烈的乐曲。

  5.在桌子四边铺上画毡。

  灵感打击乐

  教育可行性分析:

  听音乐找节奏,再随着节奏起舞。这看起来跟美术(绘画)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巧妙地将敲击的锤棒改装成“笔”,就完成了由音乐到美术的转换,这本身就是一种方法论的教育,况且接下来由棒子敲出的别具一格的水墨山水画,就更是让孩子们感到惊奇了。好奇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因好奇由结果往回追溯到起点,再回到终点,这样的思考过程正是孩子们将经验内化的过程。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并根据音乐用手或者是脚击出节奏来。

  2.听音乐,用棒子在桌子上敲出节奏来,并且沿着桌边移动。

  3.听音乐,在桌上铺上长卷画纸,用浸了墨汁的棒子敲出乐曲的节奏来,并且一边敲一边沿着桌边移动。

  4.停止敲打,助教带孩子们去洗手和上厕所,老师将“长卷”揭起,挂在墙上。

  5.老师组织孩子们欣赏。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多幅藤蔓植物作品,感受画面的意境。

  2、用讨论、归纳的方法,探索藤蔓植物的画法,并尝试用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接触过藤蔓植物,认识这些植物。

  2、课件:藤蔓植物国画作品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课件,感受画面的内容与意境。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国画。我们一起来看看,画上画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幅?

  (1)欣赏齐白石的一组小鸡图。

  教师:画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小鸡在干什么?它们的心情怎样?

  (2)欣赏《鸭趣》。

  教师:这是什么植物?紫藤下有什么?它们可能在干什么?

  (3)欣赏《葡萄架下的猫蝶》。

  教师: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在葡萄架下有什么?你觉得它在干什么?

  2、师幼共同归纳这一类藤蔓植物的独特结构,讨论画法。

  (1)教师:现在我们仔细地观察这几幅画上的植物,它们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教师:这些花和果实可以用什么方法画?叶子怎么画?怎样才能画出细细的藤呢? (引导幼儿看丝瓜图,隐去叶子和其他,只留藤,重点感知藤蔓的走势)

  3、进一步欣赏其他藤蔓植物的画,再次感受这类藤蔓植物的结构特点,并发挥想象。

  (l)教师:我们发现这些植物都有藤、叶子和果实。老师这里还有几张画,我们一起来www.chinajiaoan.cn看看这些植物的藤又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在这些植物下面会有哪些小动物呢?在十什么?会不会有小朋友呢?如果你就在这些植物下面,你会干什么呢?

  4、合作、欣赏、评价。

  (l)幼儿合作创作。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分工,发挥想象完成作品。

  (2)欣赏、评价。

  教师:你先画的什么?后画的什么?还可以怎么画?画上的小动物在干什么?你们是怎么合作的?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了不少藤蔓植物作品,有主藤和缠绕藤。藤蔓植物还有很多其他的种类,下一次我们再去试着画一画,好吗?

  【评析】

  该活动是“藤蔓植物”主题活动的总结,是建立在此前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之上的。通过欣赏齐白石等名家的这些系列藤蔓作品,幼儿感受到“藤蔓”在画面中的作用,并初步了解和掌握了藤蔓的基本画法。

  活动中幼儿兴致很高,画面也非常丰富,但对于藤蔓的走势还不太了解,初步尝试绘画时,线条比较牵强。我们试着让幼儿先画主藤,再在藤的上面添画叶子和果实,然后顺势添加缠绕藤……这样幼儿逐步了解了画面的布局和藤蔓的走势。

  参考资料 藤萝

  白石老人将篆隶碑学的笔意运用于勾勒藤蔓的走势,将藤的柔和弧度与枯墨相结合,在表现藤萝婀娜温婉的同时,也给人苍劲的感觉。暗粉的花与浓黑的藤对比,更显出花的娇嫩。图中飞舞的两只蜜蜂更给画面平添了无限的生机。

  这幅作品适于大班幼儿初步接触藤蔓类作品时欣赏。图上藤蔓,从根到主干、到末端,相对完整,大班幼儿能够很清楚地观察藤蔓的走势以及叶和花是如何从藤上生长的;同时也能丰富幼儿对构图的认识。教学中可以从欣赏画面意境着手,再逐步观察藤蔓的走势、花和叶的位置与画法等其他内容。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在建构主题《中国娃》中,我们让孩子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火箭卫星,从有趣的汉字、京剧脸谱到多民族的大中国进行了学习了解。为了让孩子更加领略祖国山河的秀丽,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所以我设计了本节活动。

  一、活动内容:大班语言社会活动——月亮船

  二、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大的海洋、最大的广场和最长的长城。

  2、领略蒲公英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划小船”音乐月亮船图片

  《月亮船》故事课件我爱家乡新密短片

  “大中国”歌曲幼儿课前会唱“大中国”歌曲

  四、活动过程:

  1、幼儿做着划小船的动作进活动室。

  2、出示月亮船的图物,引出故事主题。

  3、教师一边演示课件,一边讲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都有谁?故事发生什么事?

  4、教师分段演示、讲述课件,引导提问、模仿表演。

  一段:从开始——蒲公英沿着兔子的尾巴,攀上了月亮船。

  提问:蒲公英被风吹到了很远的地方,它睁开眼看到了什么?什么是“陌生”呢?

  蒲公英迷路了,它出现了什么表情?

  谁来到了蒲公英身边,它们是怎样对话的?(教师引导幼儿模仿表演)

  最后谁来帮助了蒲公英?它们又是怎样对话的?(教师引导幼儿模仿表演)

  最后蒲公英上月亮船没有?它是怎样上去的?

  二段:月亮船在云海里飘呀飘——结尾。

  提问:蒲公英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仙女告诉它那叫什么?蒲公英看到了世界上最高的山,仙女告诉它那叫什么?

  蒲公英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仙女告诉它那叫什么?

  蒲公英看到了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仙女告诉它那叫什么?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儿?仙女告诉蒲公英它的家叫什么?

  5、教师自然过渡提问:蒲公英的家乡在中国,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你们喜欢她吗?请小朋友互相说说我们的家乡新密都有什么?(幼儿讨论后提问)

  6、幼儿欣赏短篇:我爱家乡新密

  7、教师小结:教育幼儿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家乡。

  8、师生共唱“大中国”结束。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1

幼儿园大班教案12-16

幼儿园大班教案05-28

大班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模板12-14

幼儿园大班教案汇总12-25

企鹅幼儿园大班教案12-04

《毛衣》幼儿园大班教案01-13

《舞龙》幼儿园大班教案01-13

幼儿园大班《板凳》教案01-13

幼儿园大班《洞洞》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