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2-07-21 10:33:22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幼儿园大班教案合集五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幼儿园大班教案合集五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内容:

  歌曲《老师再见了》

  活动目标:

  1、让孩子跟着老师和音乐初步学会歌曲,用连贯的声音演唱。

  2、抒发幼儿毕业前对教师的一片深情。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马上要毕业了,你们有什么话对老师说?

  二、欣赏歌曲

  1、听一听歌曲里的小朋友是怎样表达对老师的感情的?

  2、欣赏后说说里面唱了什么?

  3、你会对老师说吗?

  4、跟着歌曲一起唱

  5、引导幼儿唱出深情的感受。

  三、表现歌曲

  1、 边唱歌曲边用一些动作表示。

  2、 集体深情地场给老师听。

  四、老师为幼儿提一些希望。

  活动反思:

  即将毕业了,我们的孩子因为是只上了一年的大班,所以很多的孩子在情感上面并没有多少的表现。

  而且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是中班年龄的所以在情感激发方面也不是很明显。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专心阅读图画,能仔细观察图画、发现谜底。

  2、欣赏诗歌,喜欢模仿录音并跟读诗歌。

  3、认读字词:它、摇、见、就,复习认读:树、花、水、云。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大范例。

  2、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今天,我们猜一个谜语,看谁爱动脑筋,下面我们一起听这个谜语。(教师朗读《猜一猜》)。

  2、小朋友猜谜底是什么呢?那你为什么猜是××呢?

  3、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就知道了。

  二、欣赏诗歌《猜一猜》

  1、出示大范例,引导幼儿阅读画面,提问:

  图上有些什么?

  树和花都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树在摇?他们为什么这样?

  水上为什么会起波浪?(帮助幼儿理解水波比喻成皱眉。)

  云为什么能在天上飘动?

  2、刚才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小朋友真聪明,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收诗歌,回家后在把诗歌说给爸爸妈妈猜一猜。放录音,集体欣赏诗歌《猜一猜》,教师注意幼儿的坐姿。

  3、提问:

  (1)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2)(出示字卡“树”)什么见到它就摇头?(出示字卡“摇”)

  (3)(出示字卡“花”)什么见到它就弯腰?(出示字卡“见”)

  (4)(出示字卡“水”)什么见到它就皱眉?(出示字卡“它”)

  (5)(出示字卡“云”)什么见到它就跑?(出示字卡“就”)

  三、欣赏诗歌

  1、发书,请幼儿翻书到16课。

  2、交代欣赏常规,播放录音,幼儿欣赏诗歌。

  3、交代跟读常规幼儿跟读诗歌,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幼儿的坐姿和划指情况。

  四、幼儿模仿录音朗读诗歌。

  五、认字游戏:做做、说说

  1、看字做动作。教师任意出示一张字卡,幼儿根据猜一猜的内容做动作。

  2、看字说句子。请幼儿选择一张字卡,说句子或讲述一件事。

  教学反思:

  开头部分阅读封面的环节和师幼共读的环节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在孩子不知道阅读内容的情况下,留白的封面无疑成了孩子最好的猜一猜、说一说的机会,在活动开始时大大的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力,给予了孩子充分的猜测、预期、质疑、反思的机会,这样的教育策略也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氛围。接下来的师幼共读环节,我在活动中层层递进的提问,不断的`给孩子设疑,鼓励,引导孩子仔细观察,不断碰撞思维的火花,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大胆的进行猜测想象,并用比较清晰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很好的与孩子互动。

  当然活动中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老师的反馈性语言应更丰富些,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每一个人的想法都是关注的。另外,教育活动的结束不是结果,一节课中远远不足以挖掘文中更多的深邃,走进阅读,也是为了更好的走近生活,接下来我会带着孩子一起用放大镜去看看我们真实的生活,拥有更多的看一看,猜一猜。

  小百科: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 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关擦比较中了解脸谱形状的含义,使用对称绘画经验表现唐僧师徒四人的主要特点。

  2、对《西游记》故事感兴趣,积极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人物对象。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一、回忆故事,引出故事中的角色

  1、听音乐回忆故事《金猴降妖》,去西天取经的还有谁?

  2、这4人是著名的故事《西游记》中的人物。

  二、观察脸谱,了解特征并尝试绘画。

  1、出示一组猴子脸谱,找出孙悟空,说出理由。

  2、观察人物不同特征后再找共有的特征,对应相关文字放脸谱。

  3、小结:京剧脸谱会把任务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

  4、你喜欢里面的谁?怎么画,才能让人家一看就看出来你画的是谁?

  5、介绍辅助材料,能自己画的孩子自己画,需要材料帮助的请自己选择,记住每个角色的特点和共有的地方。

  6、幼儿作画。教师观察、引导。

  7、交流展示作品:请相关幼儿的作品带上来一起展示。教师讲评。

  三、出示妖怪,引发表演故事的兴趣。

  取经的4人齐了,如果要表演这个故事还缺谁?

  教学反思:

  通过谈话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紧箍咒和芭蕉扇,并通过提问,让幼儿回想起紧箍咒和芭蕉扇的样子和特征,同时做了小结。紧箍咒的形状像个圆圈,是金色的;芭蕉扇的形状像一个葫芦,上面有非常漂亮的花纹图案。

  小百科: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不能把马路的空地当作游戏场。

  2、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礼仪习惯。

  活动准备:

  选出三名幼儿与教师排演情景剧,演示在马路上玩耍的场景。

  基本过程:

  1、导入活动:

  (1)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小朋友表演的一个小情景剧。请大家一边看,一边想,表演中说了一件什么事情?"(2)三名幼儿与教师排演一个简单的情景。演示在马路上玩耍的危险片段。

  2、关键步骤:

  (1)提问:"刚才是在哪?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你认为小朋友哪点做得不对,他们应该在哪玩?

  (3)如果小朋友约你到马路上去玩,你会怎么做?

  3、示范后与幼儿团讨:

  (1)我们可以选择在什么地方游戏最安全?

  (2)如果球之类的玩具滚到了马路上,你该怎么办?

  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重新改编刚才的情景小情景剧,并分组表演给大家看。

  2、提问:我们在玩追跑游戏时要注意什么?(要看周围是否安全)

  3、活动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自己选择调查、记录的方法,统计小组同伴中不同入园方式的人群。

  2.完成本班的调查统计结果,感受表格在统计中的作用。

  3.积极参与调查、统计方法的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教具:各种入园方式的标记,统计表

  学具:分类盒,笔

  活动过程:

  1.选用标记表示各自的入园方式。

  (1)教师:小朋友平时都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2)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标记来表示这些入园方式呢?

  (3)请幼儿每人选择一个标记表示今天自己的入园方式。

  2.选择不同方式进行调查统计。

  (1)教师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讨论,并明确记录“本组同伴入园方式”的要求。

  (2)师幼讨论调查的方法。

  (3)师幼讨论记录的策略。

  通过讨论使幼儿明确用数字“2”表示两个人,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下方。

  (4)完成小组调查统计表。

  教师:请你们试用这些调查方法,将你们这组各种入园方式的人数统计在记录单上。

  (5)同组幼儿相互交流统计的结果。

  (6)请个别幼儿介绍在自己的统计结果和调查方法。

  请幼儿与同伴商量,将小组里每个人上幼儿园的叫交通方式统计在一张记录单上,然后相互交流记录单。

  3.师幼共同完成全班的调查统计结果。

  (1)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的调查结果。

  (2)讨论:怎样才能知道全班每种入园方式各有多少人呢?

  (3)出示全班统计表。

  (4)每组选择一名幼儿在表格中记录本组幼儿的统计结果。

  (5)师幼共同读表格。

  教师:从这张表格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1

幼儿园大班教案12-16

幼儿园大班教案05-28

大班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模板12-14

幼儿园大班教案汇总12-25

企鹅幼儿园大班教案12-04

《毛衣》幼儿园大班教案01-13

《舞龙》幼儿园大班教案01-13

幼儿园大班《板凳》教案01-13

幼儿园大班《洞洞》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