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时间:2022-07-18 13:59:02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范文汇编八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范文汇编八篇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秋冬季是麻疹、流脑等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我们要加强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幼儿的健康,幼儿园教学秩序地正常开展,于是,我们针对幼儿年龄特点,安排相应的活动定期对幼儿进行教育。

  活动目标: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知道人人都要爱清洁、讲卫生。

  活动准备:

  相关图片、挂图、情景创设“帮巧虎洗澡” 。

  活动过程:

  1.直接出示图片引入。

  2.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图片,一组为脏巧虎,一组为干净巧虎,启发幼儿看看说说喜欢谁?为什么?

  3.游戏活动:《我帮巧虎洗个澡》。

  (1)交流:“巧虎”哪里脏了?

  (2)分组模拟帮“巧虎”洗澡。

  4.欣赏故事:《佳佳的尾巴》。

  (1)结合图片讲故事,引导幼儿说说:佳佳为什么有尾巴,最后奶奶怎么说,小朋友要怎样做。

  (2)品德教育:每个人都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5.复习歌曲:《清洁卫生歌》。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动作。

  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边念《洗手歌》边用正确方法洗手。

  (2)请家长在家提醒幼儿多洗手,注意合理饮食,教育幼儿不挑食,不偏食,均衡营养,增强体质。

  活动反思:

  1.幼儿生活卫生习惯地培养,主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通过这次设计的健康活动《爱清洁》,小朋友都积极主动参与,并从中明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知道人人都要爱清洁,讲卫生。

  2.活动中贯穿游戏,适合小班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帮巧虎洗澡,并结合平时学习的歌曲、儿歌进行巩固,让幼儿进一步体会“爱清洁、讲卫生”的重要性。

  3.在整个活动中渗透了传染病的防控意识,教育幼儿每个人都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洗手等,预防各种传染病的传播。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秋冬季节,孩子感冒发烧的情况特别多,在孩子刚入园的时候就已能听从教师的建议,有的已主动会把小手洗干净,但有的孩子还是会忘记。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养成爱洗手的好习惯,我设计了此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周围的许多东西是不干净的,许多脏东西是看不见的,吃东西之前愿意洗手。

  2、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人,愿意与周围的人分享自己的食物。

  活动准备

  1、好吃的食物一袋;白色湿毛巾;玩具、图书等物品。

  2、刚刚洗过手,分三组坐在桌旁,看图书、玩玩具、聊天。

  活动过程

  1、情景设置:大班哥哥姐姐送来好吃的食物老师:你是哪个班的小朋友?到我们班有什么事吗?大班幼儿:我是大班的小朋友,给弟弟妹妹送晚点来了。我们吃晚点时,觉得幼儿园的晚点太好吃啦,想起小班弟弟妹妹还没有吃过,一商量,大家就派我把好吃的晚点送来啦。老师:哥哥姐姐真好,有好吃的东西自己不吃,给我们小弟弟小妹妹吃,我们应该说什么呀?(谢谢哥哥姐姐!)

  2、请幼儿闻一闻晚点的味道,激发幼儿想吃好吃的的愿望。引导幼儿商量吃的方法。

  提问:

  1)哥哥姐姐送来的好吃的真香,谁想吃呀?请幼儿将桌上的物品收到架子上。

  2)这么多小朋友都着急吃一袋好吃的,我们怎样做才能快点吃到呢?

  3)小朋友现在能吃好吃的吗?为什么?

  4)谁不愿意去洗手?为什么?(手不脏,手没摸脏东西,周围的物品不脏。)

  3、小实验:它们干净吗用白色湿毛巾擦拭幼儿认为干净的物品如:图书、桌椅和玩具等,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毛巾颜色的变化。结论: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不干净的,许多东西脏了,小朋友用眼睛都看不出来,脏东西还会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呢。干净的小手,摸了这些东西就不干净了。

  提问:

  1)毛巾为什么变脏了?脏东西是哪儿来的?(图书、桌椅和玩具是脏的,毛巾一擦,脏东西就跑到毛巾上。)

  2)刚才小朋友为什么说它们是干净的?(看不见)

  3)小手洗干净后,再摸图书、玩具、桌椅和衣服等东西,还干净吗?

  4)现在谁愿意先去洗手,把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脏东西洗掉,再回来吃好吃的食物?

  4、小朋友洗手,品尝食物,引导幼儿将好吃的送给客人吃。哥哥姐姐有好吃的东西,想着送给我们小弟弟妹妹吃,他们真好!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发展跑的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2.在信号声中,颜色的对应,快速找到奔跑方向。

  3.体验帮助好朋友解决困难的乐趣。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5.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向指定方向活目标快速地跑。

  2.活动难点:向指定方向活目标快速地跑。

  活动准备

  1.用红、黄、绿皱纸捻成的小虫。

  2.萝卜、青菜、蘑菇、母鸡图片各一张。

  3.绿筐3个。

  4.红、黄筐各一个。

  5.泡沫垫36块。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幼儿自由开火车进场。

  2.听音乐做小鸡操。

  小鸡操

  小鸡小鸡走走走,

  饿得肚子咕咕叫,

  看到小虫快吃掉。

  小鸡小鸡走走走,

  休息休息喝喝水,

  身体棒棒来做操。

  摆摆手,弯弯腰,

  做个健康的鸡宝宝!

  (二)练习部分

  1.教师介绍游戏场景。

  师:小鸡们,我们一起去看看好朋友萝卜娃娃、蘑菇娃娃、和青菜娃娃吧。

  (教师带领幼儿慢慢跑到“蔬菜宝宝家”,与蔬菜好朋友打招呼。

  2.师:听,是谁在哭?好像是青菜娃娃哭了,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师:哎呀,原来是许多虫子在欺负青菜娃娃,我们怎么办呢?

  1.游戏“小鸡捉虫子”。

  (1)教师一边介绍游戏,一边示范游戏玩法。小鸡每次捉一条虫子,捉好后送到绿筐里。要求“小鸡”在捉虫子时不要挤在一起。

  (2)请1—2名幼儿示范游戏。

  (3)幼儿集体游戏,把虫子捉完。

  (4)幼儿再次游戏。(在青菜、萝卜、蘑菇的家里放上红、绿、黄三种不同颜色的虫子,增加红、黄筐各一个。)提示幼儿,可以跑到青菜、萝卜和蘑菇“家”捉虫子,要把不同的虫子分类放回不同的筐中。

  (三)结束部分

  1.听音乐做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基于小班幼儿认识颜色的基础,红、黄、蓝三色是小班幼儿能掌握认识的颜色,所以在活动中设计的小虫也采用了这三种主颜色,在抓小虫分类过程中很多幼儿都能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并且分类正确。但是还是不排除存在个别幼儿分类错误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会要求在重新进行游戏,重新进行分类,以巩固对颜色的认识和物品的分类。想在美术活动中,也多涉及一些颜色的认识,帮助幼儿在其他领域活动中能开展关于颜色认识的活动,帮助幼儿掌握多种颜色知识了解。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2、会念儿歌《糖宝宝》。

  3、知道要保护牙齿,不能吃太多糖。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几颗糖果。

  活动过程

  一、念儿歌引出话题

  1、教师念儿歌: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2、教师请小朋友们猜猜儿歌说的是谁。幼儿自由发言。

  3、教师请一个幼儿来吃颗奶糖,让大家现场感受糖宝宝变小的过程。

  二、糖果点点名

  1、教师:你带的是什么糖?你能介绍一下你所带的糖吗?

  引导幼儿说出糖果的名称,比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椰子糖,奶糖,水果糖等。

  2、教师:你的糖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从软硬、颜色、形状、包装等上面进行比较。

  三、糖果尝一尝

  1、尝一尝甜不甜,闻一闻香不香。

  2、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变化吗? (变小了)

  3、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糖宝宝》。

  “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延伸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提供橡皮泥和彩纸,让幼儿自制糖果。

  健康教育: 知道糖吃得太多容易得龋齿。不能吃太多糖,勤刷牙保护牙齿。

  活动结束

  附录

  儿歌:

  糖宝宝

  花纸包里,

  有个宝宝,

  剥开尝尝,

  宝宝变小。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练习滚动身体,初步掌握侧身滚动,增强身体的协调性。

  2.体验身体滚动的快乐,知道滚动时自我保护的简单方法。

  活动准备

  整洁干净的地面、纸箱。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热身游戏:骨碌操。

  “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小手骨碌操吧:我会骨碌碌,骨碌骨碌一,骨碌骨碌二,骨碌骨碌三,骨碌骨碌四,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我们一起做游戏。”

  2.让幼儿自由探索身体上会转动的部位。

  (1)“你的身体上还有哪些部位会转动?”

  小朋友们相互试一试,说一说。

  (2)请个别幼儿演示身体可以转动的部位。

  (3)师幼一起尝试各个部位的转动并小结。

  我们身体有很多部位都能转动,像头、胳膊、手指、脚、腰等都可以骨碌碌转动。

  3.练习侧身滚动,知道滚动时自我保护的方法。

  (1)幼儿自由侧身滚动。

  “我们的身体,除了个别部位能够转动,整个身体也可以转动,我们来试一试吧?”

  小结:侧身滚动时下巴要下压,两只手交叉放在胸前,双脚绷直,全身绷紧向自己身体 的一侧做翻滚。

  (2)滚动身体时的注意事项。

  “小朋友想一想,在滚动身体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怎么样才能保护好自己? ”让幼儿自由说一说。

  小结:滚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要用手抱住头和脸,保护好自己;如果滚动过程中碰到别的小朋友,要赶快躲开;滚动的时候,要分散开,有足够的滚动空间。

  4.游戏:小刺猬运纸箱。

  幼儿分三组进行运纸箱接力赛,请幼儿用侧身滚动的方法将纸箱运到中终点,最先完成任务的一组获胜。

  5.组织幼儿做放松整理活动。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脚的主要部位,培养幼儿关注自我的意识。

  2.通过脚的游戏,发展锻炼脚部各关节的感知力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1.音乐:放你的小脚丫

  2.鹅卵石、独木桥、体操垫、沙包。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请小朋友把鞋和袜子脱下来,露出小脚。

  二、认识小脚

  教师:小朋友,看看你们的小脚丫长的什么样子呀?

  1.脚趾头

  2.脚背

  3.脚底

  4.脚后跟

  三、感知游戏

  1.部位感知

  教师和幼儿随音乐用脚的不同部位做热身运动。

  2.材料感知

  教师和幼儿用脚感知独木桥、鹅卵石、地板、体操垫等。

  四、脚和脚的游戏

  1.搭桥

  2.踩车

  3.摇摇船

  五、器械游戏

  教师和幼儿用脚用各种方式玩沙包。

  六、结束活动

  教师和幼儿做脚的放松运动。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学习脱、穿鞋的方法。

  3、建立孩子的秩序感,培养幼儿的专注力,独立意识,促进幼儿协调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双小球鞋(贴上错误控制点)、部分蒙氏教具

  活动过程:

  一、蒙氏线上活动:

  1、音乐走线(在舒缓的音乐中,陶冶幼儿情感,训练幼儿身体的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2、线上游戏:“小手爬“(熟悉幼儿身体部分名称。)线上儿歌:《小猫小猫你别吵》(带领幼儿练习发音,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学说普通话。)

  二、蒙氏集体展示活动:

  《学习脱、穿鞋》

  1、命名“今天我们来学习脱、穿鞋子请小朋友用眼睛仔细看。”

  2、脱鞋:教师两腿盘好,左手握左脚脚腕,抬左脚,右手按鞋后跟,脱鞋,左脚退出。(教师示范时动作稍慢些,过程清楚,便于幼儿模仿。)右手握右脚脚腕,抬右脚,左手按鞋后跟,脱鞋,右脚退出。

  3、错误控制:两只鞋并排放好,观察错误控制点。防止左右放错。(教师不用语言,只用动作示意鞋子放正了。)

  4、穿鞋:将左脚伸进左边的鞋子,双手将大拇指从鞋的两侧插进鞋子往后提起,整理。右脚相同。(双手与脚的动作协调,穿鞋时更轻松。)

  5、错误控制:穿好后观察有没有穿反。

  三、幼儿穿脱鞋子练习

  “好,我们一起来做一遍。”(放音乐)(教师示意幼儿利用鞋子上的错误控制点进行自我检查。观察幼儿动作是否协调,是否有秩序感,对待学习的内容是否有兴趣。)

  四、线上游戏

  开小门(训练孩子脚部的灵活性。)

  五、蒙氏活动自选

  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选择。工作时充分展现幼儿专注、协调、独立意识,以及的幼儿的秩序感。教师观察幼儿的工作状态,并进行记录、分析。

  六、结束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温暖的春季,细菌很容易滋生,各种呼吸道疾病也接踵而来,这段时间班级中生病和打预防针的孩子渐渐多了。主题《小医生》的大目标是:识别常见的医药用品,理解人们生病需要医生治疗才能恢复健康,遇到打针吃药不害怕。起先许多孩子认为看病就是打针吃药,对医生是如何看病的步骤、过程所知甚少,我们通过创设情景环境模拟小医生和角色游戏的丰富,以暗示或反问的方式设置问题情景,采取"点―面-点"的模式帮助孩子们积累丰富这方面的经验。例如:先让幼儿先通过回忆医生看病时使用的工具到认识这些医用用品,了解它们的作用,然后面向全体,给每个孩子平等的实践的机会,让孩子们在看看、说说、比比中积累相关的经验。

  3-4岁的小年龄孩子好模仿。平时的榜样和鼓励,能让他们在心理上渐渐接受生病了要打针这个事实,继而产生"打针疼痛的时候忍一忍,要做个勇敢的孩子"的情感。同时部分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关爱和勇敢情绪也会感染许多的同伴,继而体验关心别人的快乐。与此同时,孩子们也知道了如何使自己变成一个健康娃娃,不让自己生病,教师也可以将一些卫生习惯贯穿其中。

  故事和小动物形象是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为了更多的积累了一些看病的经验,和更好的提升与小结现有的生活经验,也针对我班幼儿喜欢翻书、看书的阅读兴趣,教师设计了活动中"看书"这个环节。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感知和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生病时要勇敢面对不怕打针和吃药。

  2、掌握看图书的正确方法,喜欢跟着老师阅读。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森林背景的立体模型

  2、迪迪医生,乌龟爷爷,大象伯伯,小猴弟弟的图片。

  3、针筒、鼻子药水、手帕、餐巾纸。

  4、《迪迪医生》故事图书(人手一份),每一页的翻书处上都有一个贴有小手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想一想--小动物生病了

  1、引导语:早上接到一个紧急电话,说森林里的小动物生病了,这下可麻烦了,不能参加森林运动会了。你能给它们想想办法呢?

  2、幼儿自由交流办法。鼓励孩子在同伴面前大胆的介绍自己的办法并及时表扬。

  价值取向:

  每个孩子都有过生病的经验,在活动的一开始以收到小动物生病的电话为切入点,激起孩子关心、保护它们的愿望。

  在孩子的自由交流中教师引导孩子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例如:马上去医院,打"120"救护电话,请懂的照顾病人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帮忙等等。3-4岁的小班孩子,在语言的表达上还不是很清晰和完整,教师要多鼓励他们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一则可以提升和小结原有的生活经验,二则可以间接指导孩子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听一听--欣赏故事,整体感知

  1、过渡语:小朋友想的办法真不错,发现自己生病了最快最好最安全的办法就是马上去看医生。在森林里就住着这么一位白胡子老医生,大家都叫他"迪迪医生"。迪迪医生知道小动物生病了可忙坏了,他正忙给小动物们看病呢!

  2、提问:

  (1)第一个看病的是乌龟爷爷,他正在发高烧,迪迪医生给它打针,可乌龟爷爷的壳实在太硬,怎么办呢?幼儿交流与讨论。

  (2)乌龟爷爷有一个坚硬的壳和一身粗糙的皮肤,打了几针才能打进去。如果你也在乌龟爷爷的身边,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价值取向:

  在这里创设一个交流的平台,要求联系生活经验和借助乌龟打针的情节,让孩子自发的小结:打针是有一点点痛,但忍一忍病就会好了。引导幼儿生病时不怕打针,要做个勇敢的孩子,可稍稍结合表扬目前班级中生病打针勇敢的孩子。理解词语"一声不坑"。

  3、第二个看的是大象伯伯,他因为感冒引起了鼻炎,迪迪医生给它滴鼻药水。大象会怎么样?幼儿交流与讨论。

  (1)得了鼻炎会觉得怎么样?(鼻子痒痒得很难受、想打喷嚏)

  (2)滴了鼻药水感觉会怎么样?(清凉、舒服)

  价值取向:

  引导孩子平时要保护好自己的鼻子,不做伤害它得动作。籍此扩展到保护自己的身体。

  4、最后一个看的是小猴弟弟,他"阿嚏,阿嚏"一连大了好几个喷嚏,迪迪医生给它吃药。小猴弟弟会怎么样?幼儿交流与讨论。

  (1)迪迪医生看见小猴子打喷嚏,会对他会说什么话?

  (2)我们小朋友是怎么打喷嚏的?

  价值取向: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是一蹶而就,需要慢慢的积累和成人正确的观察与指导。小年龄的孩子尤其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故事情节和生活实际说说如何在大家面前打喷嚏(例如使用手帕、纸巾、用手捂住嘴巴转过身)。

  结合早上的晨检看看今天谁带了干净的手帕以及如何正确折叠手帕。

  三、看一看,说一说--翻阅图书

  1、过渡语:迪迪医生给小动物看病的事情传遍了整个森林,还做成了一本本故事图书。今天我们也来看看这本书,一起来学学迪迪医生的本领。

  2、(人手一本图书):说说哪页是封面、哪页是封底?指指认认故事的名字――"迪迪医生"。

  3、教师和幼儿共同看书,边指边看边讲故事的内容。

  价值取向:

  从交流讨论故事情节到完整的听故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摆脱了以往先听后讲的形式,以孩子的参与为主,让孩子自己来想办法说体验,更好的感知。

  每页书上都有一个小手的标志,集体阅读上以"小手拉小手"的形式,巩固正确的看书方法并个别指导,结合生活环节观察孩子在图书角看书的情况,逐渐养成看书的好习惯。

  有针对性的观察和指导幼儿翻书的姿势和看书的方法,学习按标志翻书。

  四、找一找――延伸活动

  找找今天班级里谁没有来园,谁生病了拿了黄牌子,对其表示问候或乐意打电话,体验关心别人的快乐。

  【活动反思】

  在今天的活动中,通过我的提问和追问让孩子仔细观察图片上动物的特征和表情并加以猜测和想象,我发现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观察的还是很仔细地并能够讲述出来,但是许多孩子的声音都比较轻显得有点不太自信,所以我通过奖励五角星让孩子用响亮的声音来回答。在说到小猴子不怕吃药的时候,我也进行了反问“你们害怕吃药吗?”从他们回答中,可以看出许多孩子都害怕,因为他们回答的很不自信,所以我用轻轻大拇指的方法鼓励孩子大声地说出“我不怕打针”。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相关文章:

健康操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12-02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03-05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06-03

幼儿园小班健康优质教案03-31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范文04-03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指导04-03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吃饭》01-08

幼儿园小班优秀健康教案08-15

幼儿园小班健康优秀教案04-19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教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