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芒种教案《麦子熟啦》

时间:2023-06-07 08:39:31 松涛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芒种教案《麦子熟啦》(精选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芒种教案《麦子熟啦》,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芒种教案《麦子熟啦》(精选10篇)

  幼儿园芒种教案《麦子熟啦》 1

  设计意图

  “趣玩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内容选择,遵循适宜性、整体性、游戏性三原则。摒弃大而空地堆砌节气知识,精心选取每个节气最重要的物候特点、节气习俗等,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节气故事视频、民俗体验、游戏探究,带领幼儿真正走进节气文化。

  节气“芒种”的集中活动选取了芒种最重要的节气特点:芒种麦熟,农事特点:雨前收麦,和节气习俗:煮青梅。通过奇妙和爸爸游麦田的节气故事《忙碌的芒种》,节气实拍图片“麦子”、“青梅”等,手工创意制作“麦子与青梅”,带领幼儿充分感知和体验芒种的节气文化,真正做到活动有价值,孩子有收获。

  活动目标

  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以及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能用手工的形式制作“麦子”、“青梅”,感受芒种时的节气特点。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一株干树枝(或在空瓶里装上几根树枝)、一块覆盖有土壤的区域(或在几个空花盆里装上泥土),供幼儿插“青梅”、“麦子”时使用。

  课件准备:“麦田”图片;《忙碌的芒种》故事视频;“成熟的麦子”图片;“青梅”组图;“麦子和青梅”组图;“手工作品”组图。

  材料准备:吸管、黏土、卡纸、剪刀、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麦田”,导入主题。

  ——看看这是什么(麦子)

  ——麦子是什么颜色的呢

  ——金灿灿的麦子成熟了吗

  二、播放故事视频《忙碌的芒种—1》并出示图片“成熟的麦子”,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及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

  ——我们一起跟着熊猫奇奇和熊猫妙妙到麦田里找找答案吧。

  1、播放故事视频第一段并出示图片“成熟的麦子”,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

  (教师可出示实物麦子,供幼儿观察。)

  ——金灿灿的麦子成熟了吗

  ——爸爸告诉奇奇和妙妙麦子是什么时候成熟的

  ——成熟麦子的籽粒/麦秆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芒种是夏天的第三个节气,芒种到了,麦子就成熟了。成熟麦子的籽粒鼓鼓的、硬硬的,饱满的麦穗压弯了麦秆。

  2、播放故事视频第二段,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

  ——叔叔阿姨们在做什么

  ——为什么芒种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叔叔阿姨们可以慢慢收麦子吗为什么

  ——如果麦子泡在雨水里会怎么样呢

  小结:芒种时,人们要忙着收麦子、播种新的农作物,这是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节。这个时节,天气炎热多雨,如果不赶在下雨前收完麦子,麦子泡在雨水里容易发霉,影响丰收。

  三、播放故事视频《忙碌的芒种—2》并出示组图“青梅”,引导幼儿认识青梅,了解芒种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奇奇和妙妙帮助叔叔阿姨们收麦子,他们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一起再来看一看吧。

  1、播放故事视频并出示组图“青梅—1”,引导幼儿了解芒种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爸爸在收麦子时想喝什么(青梅酒)

  ——为什么要煮青梅呢

  ——除了青梅酒,还可以把青梅做成什么(青梅汤)

  小结:芒种时,南方有煮青梅的`习俗。这时候的青梅虽然成熟了,但味道酸酸的,并不好吃,所以人们会煮青梅,把它做成好喝的青梅酒或青梅汤。

  2、出示图片“青梅—2”,引导幼儿认识青梅。

  ——新鲜的青梅长什么样呢一起来看看吧。

  ——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绿色的,圆圆的)

  小结:芒种时,青梅树上结满青梅,新鲜的青梅是绿绿的、圆圆的。

  四、出示组图“麦子和青梅”、“手工作品”并发放手工材料,鼓励幼儿制作“麦子”和“青梅”,感受芒种的节气特点。

  ——芒种就快要到了,我们一起来让“麦田”里长出“麦子”,让“青梅树”结出“青梅”吧。

  1、根据幼儿意愿,将其分为2组,一组制作青梅,一组制作麦子。

  2、出示手工材料及组图“麦子和青梅”、“手工作品”,引导幼儿了解“麦子”与“青梅”的制作方法。

  (1)出示手工材料。

  ——看看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哪些材料

  (2)出示图片“麦子和青梅—麦子”、“手工作品—麦子”,引导幼儿了解“麦子”的制作方法。

  ——麦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什么材料会像麦秆一样弯弯地垂下来

  ——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金灿灿的麦穗怎么做能让麦穗看起来饱满呢

  (3)出示图片“麦子和青梅—青梅”、“手工作品—青梅”,引导幼儿了解“青梅”的制作方法。

  ——青梅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3、发放手工材料,幼儿分组自制,教师巡回指导。

  4、请幼儿将制作好的“麦子”和“青梅”布置在环境中。

  活动建议:

  对于制作较快的幼儿,教师可鼓励其继续制作另一种手工。

  温馨提示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环节4延伸至区域活动;或将本活动分x次活动开展,第一次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和煮青梅的节气习俗,第二次活动进行手工制作。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吸管、橡皮泥等手工材料,鼓励幼儿继续制作“麦子”和“青梅”。

  日常活动:

  芒种前后,园所可提前制作青梅汤,与幼儿共同品尝。

  家园共育:

  1、有条件的家长可带领幼儿到麦田拾穗,切身体验芒种麦收的喜悦。

  2、有条件的家长可带领幼儿摘青梅、赏合欢花,感受芒种时合欢花开、青梅成熟的节气特点。

  3、请家长与幼儿共同聆听宝宝巴士故事《二十四节气:忙忙忙,农民伯伯最忙碌》,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芒种的节气特点。

  幼儿园芒种教案《麦子熟啦》 2

  一、活动由来: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中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高潮。饮食上需多饮水,饮食清淡,需要午休,勤换衣勤洗澡。古有“芒种芒种,连收带种。”等谚语,民间这一天会举办:打泥巴仗、送花神、煮梅等习俗活动。

  二、活动名称:

  《芒种》。

  三、活动时间:

  芒种节气当日。

  四、活动地点:

  xxx幼儿园,x年级x组,小班。

  单元课时

  主题:芒种——科学课《麦子和稻子》。

  总课时:20分钟。

  背景分析:气温一天高似一天,送走了小满,今日便迎来了芒种,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啊,大家就会特意选用芹菜、百合、梨等食材和绿豆等谷物一起熬制烹煮,做一道“绿豆汤”予以清补、降暑。这样,就能“清凉”的度过芒种啦。我们的宝贝们也用各种方式来和芒种节气共度今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稻子和麦子的不同。

  2、体验芒种丰收的喜悦。教学准备物质:实物麦子和稻子、PPT稻子和麦子制品、前期经验:周末家长带幼儿认识稻子与麦子教学重点知道芒种是收获的日子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稻子和麦子的不同

  学与教活动设计

  一、认识稻子和麦子

  1、引出:这几天呀,农民伯伯很开心,他们种的庄稼都丰收了。请你们来说说现在有哪些丰收了——稻子,各种豆子,棉花

  2、欣赏图片:丰收的食物小结:很多庄稼丰收,有稻子。麦子棉花,真是个丰收的季节!

  3、可是呀农民伯伯遇上了一个难题,他呀分不出稻子和麦子,让我们来帮帮他吧。(分稻子和麦子)说说稻子和麦子有什么不同(图片)——稻子长的弯弯的,像麦子长的直直的(稻穗和麦穗)

  4、稻子和麦子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小秘密(脱粒后的稻子和麦子)——麦子有一根尖尖的,象针一样的(麦芒)——稻子头上有各小缺口、白色的麦子身上有一条裂缝。——稻子用来做米饭、米糕、稀饭,麦子用来做蛋糕、面包……——稻子长在水田里,麦子长在旱田里。

  小结:原来呀,稻子和麦子有这么多的小秘密,他们各有各的用处。

  二、故事:稻子和麦子

  1、稻子和麦子一个中国在水田里,一个重在旱田里,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一起来听一听。

  2、原来呀,他们太调皮了经常打打闹闹。

  三、小结:

  稻子和麦子对于幼儿来说比较陌生,他们从来没有亲身体验过,在这次活动前,我们通过班里幼儿家长的配合,带孩子们去收割好的稻子,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发言也比较热烈。由于事前的实地观察、触摸使幼儿积累了很好的前期经验,对于稻子和麦子的基本特征比较了解,多数幼儿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幼儿通过自己剥开稻子和麦子的外壳,观察了稻子和麦子的.内部特征,既培养了幼儿自我观察的能力,也形成了良好的生生互动,并让幼儿大胆的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小秘密,鼓励幼儿大胆的展示自己。因此,我觉得活动前的前期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对于他们来说,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接触和看到的,才能让他们有话可讲,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

  幼儿园芒种教案《麦子熟啦》 3

  活动来源:

  夏天到了,xx从老家带来了煮熟的麦子,孩子们吃着麦粒,都讲起了麦子的由来。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一主题,生成了一系列活动:

  主题目标:

  1、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感受农活的乐趣,体验麦收的快乐。

  3、知道珍惜粮食。并能用小麦制作加工各种产品。

  活动一:你认识我吗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2、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小麦的一生》录像一盘。

  2、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杆工艺品。

  活动过程:

  1、观察讨论:

  a、你认识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说一说。

  b、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观察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3、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4、带领幼儿到麦田里去拾麦穗,体验农民的辛苦劳动。

  5、幼儿将看到的和感受到的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活动二:我来运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2、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引导幼儿。

  活动准备:

  麦子、平衡木、圆拱桥、小桶、瓢子。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同随音乐做准备活动;

  2、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自由练习走平衡木、钻桥洞;

  3、天快下雨了,(雷声)我们快来帮农民伯伯把麦子运回来吧!

  4、幼儿自由结伴分组游戏。

  5、把麦子送到磨坊。

  活动三:麦秸制品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幼儿对各种麦秸制品的兴趣。

  3、引导幼儿在认识麦秸的基础上,学习用剪、贴、粘等方法制作各种物品。

  活动准备:

  麦秸、线、彩纸、胶水、剪刀。

  活动过程:

  1、观察讨论:

  a、引导幼儿观察各种麦秸制品。水如粘贴的小船、穿的各种彩条、编织的小鱼等。

  b、师生谈话: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是用什么做的

  2、讲解几中麦秸制品的'制作方法。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制作。

  4、展示作品并讲评。

  活动四:我是面点王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各种面制品的兴趣,感受动手劳动的快乐。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引导幼儿用面粉制做各种食品。

  活动准备:

  1、用水、西红柿汁和的各种颜色的面;

  2、面点用的大小盘子、电锅;

  3、各种面点若干(馒头、花卷、蒸包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儿歌《大大的馒头哪里来》,引导幼儿了解面点的由来,激发幼儿制作面点的兴趣。

  2、带领幼儿参观农家饭庄,观察各种面点。

  师生谈话:你看到了什么它是用什么做成的。

  3、幼儿学习制作面点。

  示范:制作馒头、花卷、麻花的过程。

  4、幼儿洗手后动手做面点,教师巡回指导。(背景音乐———喜洋洋)

  5、蒸面点。

  将幼儿制作的各种面点放在锅里。

  6、品尝面点。

  请幼儿品尝劳动的果实。(背景音乐《厨师乐》)。

  幼儿园芒种教案《麦子熟啦》 4

  【活动目标】

  认识小麦,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会正确种植并关注、照料小麦的生长过程。

  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小麦、种植园、小锄头、小铲子、洒水壶等。

  【活动建议】

  种植适合月份:11月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小麦,幼儿自由观察,了解小麦的外形及特征。

  师:小朋友多见过小麦吗它长的什么样

  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2、提出种植任务:种小麦。讨论:怎样种

  3、幼儿种小麦:松土用小锄头、小铲子把大块的'土弄碎,将小麦撒到土里,用小铲子敲几下泥土,整平土地。浇水将周围的土淋湿。

  4、记录种植时间,并每周定期为小麦浇水,记录观察到的小麦生长状况,将情况记录在小麦生长日记中。小麦生长日记每页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天气、小麦生长状况等基本情况(配图)。

  5、一个生长周期后,引导幼儿整理、装订“小麦生长日记”,做成一本自己的“书”(附幼儿进行小麦种植步骤活动照片,及幼儿做成的一本小麦生长日记书)。

  形式:个别操作。

  评价:正确种植小麦持之以恒照料小麦完成一个生长周期。

  幼儿园芒种教案《麦子熟啦》 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2、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重难点分析

  1、重点: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粮食。

  2、难点:区分出各种麦制品。

  活动准备

  1、按照教学要求自制的《小麦的一生》课件一盘:小麦的生长过程

  2、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秆工艺品

  活动过程

  一、律动《开火车》引入

  在音乐声中,教师做开火车的动作入场:嗨,小朋友们好!我是“丰收号”列车的列车长,想邀请小朋友们乘坐我们的列车,你们愿意去吗(孩子们马上欢呼雀跃,有的迫不及待的从小椅子上站了起来,有的.马上跑过来拉着我的衣角……)教师当火车头,带领幼儿开火车来到了野。(情境设置:一副大的图画上呈现一片丰收的麦田情境)

  二、出示实物,介绍小麦

  1、师:看看你们的脚下,还真的有小麦呢!快把它拿起来看看吧!(孩子们既高兴又好奇的把小麦拿在小手里。)

  2、师提问:你发现什么了吗

  幼儿1:它是黄颜色的!

  幼儿2:麦穗刺在手指上很疼!

  ……

  3、教师拿着小麦讲解它的外行特征和组成部分:这是麦子的根;这是它的茎,又叫麦秸,空心的,而且有节,摸起来很光滑;这个是叶子,窄长的,茎的顶端长者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成熟的时候才是黄色的。小朋友们来看看小麦的成长过程吧!

  4、教师播放自制的课件:小麦从播种的丰收的整个生长过程

  师:秋天的时候,农民伯伯把麦种播在地里;冬天来了,大雪给麦苗盖了一床厚厚的被子;到第二年春天,麦苗长得绿油油的,并且逐渐长大、抽穗、开花、结果;夏天到了,麦子慢慢由绿变黄,成熟之后,农民伯伯就可以收割麦子了!

  三、律动《我是一粒小麦种》

  1、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种子发芽、长大的过程

  2、在《苗岭的早晨》的音乐声中,教师带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麦种的成长过程。

  四、出示各种麦制品,了解麦子的用途

  1、教师:农民伯伯收下的麦子都去了哪里呢小·方便面、饺子、蛋糕、饼干、煎饼等等。

  3、了解部分麦秆工艺品。

  五、游戏:麦爷爷找孩子

  1、教师带上头饰当麦爷爷,一部分小朋友当面制品,比如:面条、馒头、面包、饼干、蛋糕、煎饼等等,一部分小朋友当其他制品,比如:豆腐、大米等等。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那些是我的孩子呀”幼儿举手说:“我是XX,我是您的孩子。”

  2、请幼儿带上头饰当麦爷爷,找自己的孩子。

  六、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复习学过的儿歌《大馒头,哪里来》,进一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从而体现了《纲要》中所规定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的思想。例如,认识小麦时,先让幼儿主动去观察;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麦的生长过程时也充分尊重幼儿个体独特的表现力。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的安排,因时,因内容灵活的运用。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总是以孩子学到了多少内容来定义他的学习到底好还是坏。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幼儿园的学习,我们并不是要让孩子学到多少,而是要积极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满足和享受到乐趣,进而使这种满足和乐趣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教师也无须特别钟情于我们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而是应该随时随地的观察幼儿的兴趣,以幼儿兴趣的需要随时调整我们的教育内容及方案。本次活动中,教师采用了亲身体验、游戏、课件等教学形式组织活动,使幼儿在看看、听听、玩玩、说说、演演中愉快地了解到麦子的生长过程,懂得了珍惜粮食。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

  幼儿园芒种教案《麦子熟啦》 6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2、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小麦的一生》课件一盘:小麦的生长过程;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2、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杆工艺品。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并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1、提问:小朋友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3、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秋季农民把麦种播在地里;冬季压实麦苗;到第二年春天,麦苗长得绿油油的,并逐渐长大、抽穗、开花、结籽;5月底6月初,麦子慢慢地由绿变黄,成熟,农民伯伯开始收麦,叫夏收。

  二、出示各种麦制品,了解麦子的用途。

  1、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2、引导幼儿了解麦子的用途: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秸可编制各种草帽、扇子、垫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和泥墙皮。

  3、游戏“麦爷爷找孩子”——请一个幼儿带上小麦头饰,当麦爷爷。其余小朋友当面粉制品(把面粉制品的图片挂在幼儿胸前)。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哪是我的`孩子呀”幼儿依次说:“我是面包,是麦爷爷的孩子。”“我是饼干,是麦爷爷的孩子.”

  三、联想活动:小麦是夏季里成熟的粮食作物,你在夏季里还见过哪些粮食作物(早稻、玉米、高粱、番薯……)

  四、教育幼儿爱惜粮食。通过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附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的馒头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

  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

  黄黄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伯伯阿姨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幼儿园芒种教案《麦子熟啦》 7

  活动目标:

  1、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活动重难点: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

  活动准备:

  1、准备一整棵小麦,课件(麦粉制成的.食品、麦秆制品、小麦生长过程挂图一幅)。

  2、准备录音机、磁带、头饰等。

  活动内容:

  一、开始部分:

  以变魔术的方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观察小麦的外形特征。了解小麦的组成部分:根、茎、叶、麦穗。

  2、出示挂图,结合提问帮助幼儿了解麦子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⑴ 小麦在什麽季节播种(秋季)⑵小麦在什麽季节收获(春末夏初)小结:秋天农民把麦子播种在地里;第二年春天麦子长的绿油油地;到了夏季,麦子抽穗开花、结果,麦粒由白变黄,由软变硬,说明麦子已成熟,农民伯伯要开始收割了。

  3、找一找,说一说。面粉能制作出什磨食品,你还知道小麦的其他用途吗了解麦子的用途。小结: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以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秆可编各种用品,如草帽、扇子、席子、提包。

  4、游戏“麦爷爷找孩子”。请一个幼儿戴上小麦头饰,当麦爷爷。其余小朋友当面粉制品(把面粉制品的图片挂在幼儿胸前)。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那些是我的孩子呀”幼儿依次说:“我是面包,我是麦爷爷的孩子。”“我是饼干,我是麦爷爷的孩子。”……

  5、联想活动:在夏季里,小朋友还见过那些粮食作物(豆子等)

  6、思品教育:听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幼儿园芒种教案《麦子熟啦》 8

  【活动目标】

  1、认识小麦管,尝试用小麦管进行吹画。

  2、发展对色彩的想象力,体验吹画过程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颜料(红、白)、小麦管、黑色卡纸、麦秆

  【活动重难点】尝试用小麦管进行吹画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有一幅画要给你们看看。(教师出示范画)老师画的是什么呢

  2、师:小朋友说的都对,那你们知道这幅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二、认识小麦管

  1、师:这幅画是老师吹出来的,这就要请一位好朋友了,咦,这是什么呢(出示小麦草)这是小麦的家,老师用剪刀剪了一小节,这就是我们吹画的好朋友——小麦管

  2、师:那要怎么吹呢我们先来试一试,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嘴巴对着手心吹,有没有风

  3、师:现在我们就要开始吹画了。小嘴巴对着小麦管的一头,另一头对着颜料,用力吹一吹,上吹吹、下吹吹、这边吹吹、那边吹吹,可以往各个方向吹一吹。

  4、请一名幼儿示范

  三、幼儿操作:

  1、请幼儿回到座位旁边,每人一根小麦管,老师为幼儿的纸上滴几滴颜料。

  2、重点指导幼儿进行吹,而不是吸

  四、展示

  师:小朋友吹得都很棒,谁来说一说你吹得是什么画呢

  五、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都很棒,等画干了之后可以把我们吹得画拿到教室给小朋友一起看看,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选择麦秆作为材料,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对于农村,麦秆很常见,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生活在家人的庇护下,很少见过麦秆,加上玩颜料宝宝一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因此,本次活动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利用小麦管进行吹画,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难度不大,有些小朋友能很好的吹出美丽的画面,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操作的纸选择不当,导致颜料不能很好地吸收;颜料调的不稀,有些小朋友吹不动颜料。第一次上科研课,虽然失误很多,但也给我积累了一些经验。

  幼儿园芒种教案《麦子熟啦》 9

  活动目标:

  1.了解麦子的生活过程,认识小麦食品。

  2.简单了解几种麦秆工艺品。

  3.感知农民劳动的辛苦,知道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1.《小麦的生长过程》课件,麦秆工艺品。

  2.成熟的一麦一捆,麦粒许多

  3.麦粉制食品多种,面板,发酵好的面团。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谜语导入:

  1.师:宝贝们,你们猜过谜语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猜谜语,好吗?

  秋天撒下粒粒种,冬天苗儿雪里藏,

  春天返青节节长,夏天成熟翻金浪。

  2.师引导幼儿猜出谜语.

  二:出示实物,介绍小麦:

  1.师: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特征和组成部分:根、茎、叶的形状。

  ①小麦的外形是什么样的?(长长的',细细的)

  ②小麦的根是什么样的?(须根)

  ③小麦的茎是什么形状的?(茎也叫麦秸,它一节一节的,空心的,摸起来很光滑)

  ④小麦的叶是什么形状的?(细长的)

  ⑤茎的顶端长的什么?(长着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

  2.让幼儿了解小麦从播种到丰收的整个过程。

  ①利用课件讲解:

  (这是小麦种子,秋天的时候,农民伯伯把小麦种种在地里。小麦种发芽长出幼苗,冬天来了,雪下得很大,小麦藏在雪里睡了整整一个冬天。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小麦长得绿油油的,慢慢长大拔节,再慢慢地抽穗。到了夏天,小麦慢慢地变黄了,成熟了,农民伯伯开始收割。)

  播种→麦苗→拔节→抽穗→成熟→收割

  ②幼儿动手操作小麦从播种到丰收的整个过程课件,巩固小麦的生长过程。

  1 2 3 4 5

  播 麦 拔 抽 成

  种 苗 节 穗 熟

  ③农民伯伯种下种子以后还要做的动作:

  浇水→施肥→锄草→打农药→收割

  ④观察图片;

  (1)告诉幼儿从前的时候科技不发达,农民是用镰刀割小麦,然后摊在马路上,把麦粒从麦秸上脱下来。

  (2)放收割机割麦的画面,告诉幼儿现在科技发达了,人民用收割机割麦子,方便快捷。

  三.出示各种麦制品,了解麦子的用途

  师:农民伯伯收下的小麦都去哪里了?(淘洗,晒干,去小麦加工厂把麦粒磨成面粉,然后制作各种食品)

  1.出示各种麦粉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些都是麦粉做的。(馒头、方便面、包子、煎饼、各种点心)

  2.大家一起尝尝各种小麦食品。

  3.出示图片及麦秆工艺品单了解几种麦子麦秆工艺品。

  4.幼儿动手操作制作各种小面食:如小面头,小花卷,小包子等,并把各种制作好的各种面食作品收集起来,等下课后送至伙房蒸熟,和其他班的小朋友分享。

  四:在《悯农》的古诗中,告诉幼儿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萌发让幼儿爱惜粮食的感情,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剩饭,不掉饭粒,不挑食的好习惯。

  幼儿园芒种教案《麦子熟啦》 10

  【活动设计】

  我们种植园的小麦在孩子们精心的照料下成熟啦!孩子们虽然身处农村,但参加农事劳动机会却非常少。为了让他们感受、体会一下劳动过程,品尝到丰收的喜悦,我们为本次活动作了精心的准备。

  【活动目标】

  1、知道小麦是粮食作物,小麦可以加工成面粉。

  2、认识用于收割小麦的劳动工具:镰刀、连杆、筛子等。

  3、体验劳动的快乐,教育幼儿要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镰刀、剪刀、竹篮、连杆、小筐等。

  【活动过程】

  1、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学说:金灿灿的麦穗。

  2、认识劳动工具:镰刀

  3、观察老师和保育员收割小麦过程,并作模仿动作。

  4、打麦穗

  认识劳动工具――连杆

  组织幼儿观察炊事员爷爷打连杆,幼儿学习用连杆打麦穗。

  讨论: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将麦子从麦秸里分离出来。(风扬、用电风扇吹、用筛子筛等。)

  5、麦子的用途

  (1)收藏部分麦穗、麦秸用于制作。

  (2)将收获的小麦送到粮店换成面粉。(家园合作:有条件的家庭可带幼儿观察小麦加工成面粉的过程)

  (3)将面粉部分投入“巧面馆”用于游戏、制作面制品。

  (4)大部分面粉送到厨房,请炊事员做成面制品:面条、饺子等食用、品尝。

  【活动反思】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幼儿更进一步的.走近大自然,亲身体验一次农民伯伯丰收时的忙碌,体会一下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感受农田里面真“热闹”。同时这次秋游幼儿还收集了秋天的各种种子,体验了集体活动的快乐。

【幼儿园芒种教案《麦子熟啦》】相关文章:

《生蛋和熟蛋》幼儿园教案11-26

《下雨啦》幼儿园教案09-24

幼儿园教案《下雨啦》09-18

下雨啦的幼儿园教案08-26

幼儿园中班芒种节气教案07-19

下雪啦,下雪啦教案07-08

《生蛋和熟蛋》幼儿园教案4篇11-26

《下雨啦》幼儿园中班教案08-12

幼儿园中班下雨啦教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