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2-04-03 10:23:29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锦集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锦集七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感受参与美术活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掌握在蛋壳上涂色绘画的技巧与步骤;

  3.学会用蛋壳能够彩绘简单的图案,初步感受在蛋壳上绘画的过程。

  活动准备:

  空蛋壳若干个、蛋壳制品2-3个、图片、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幼以谈话活动进行导入:

  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上周放了什么假啊?(幼儿讨论)你知道我们国家还有哪些节日?(幼儿在次谈论所知道的中国节日)教师随机引出西方节日并一起说出知道的节日与象征物,教师并且介绍本节课主题活动。

  二、授课活动

  (1) 师友共同欣赏图片(教师播放图片供幼儿欣赏)

  (2) 了解彩蛋的由来。

  (3) 出示彩蛋制品激发幼儿的制作欲望。

  让幼儿观察这些制品是用什么做成的。

  请幼儿说一说,你会用蛋壳做什么?

  (4) 熟悉制作材料。

  了解蛋壳的特性,提醒幼儿在制作过程中要细心。

  了解辅助材料。

  (5) 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6) 作品制作大聚会(作品展示)。

  将幼儿作品集中摆放,并请每位幼儿说一说他绘画的是什么?

  三、活动小结

  在蛋壳上绘画要细心,会根据自己的想像绘画出不同的图案来,互相评析作品。

  四、活动延伸

  将幼儿分组用已做好的蛋壳制品创编故事并表演。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观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

  记录剥花生仁的情况,学习简单的统计数据的方法。

  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花生人手10颗,点心盘和小碗人手一个,记录表人手一张。

  智能AB猜试题。花生类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花生果的外形。

  1.以猜谜导入:小朋友都喜欢猜谜,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小耳朵听好了。“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谁猜出来了?

  2.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解释谜面。我们来看看,花生的外壳怎样?里面呢?打开后,里面有什么?学习花生仁(了解花生的外形特征)二、剥花生1.小朋友真棒,不但能猜出谜语,而且还能说出理由,那是不是每颗花生里面都睡了一个花生仁呢?那你来猜猜看,这颗花生里面有几颗花生仁?(幼儿猜测)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怎样就能知道了?(剥开来看一看)2.你们想不想剥花生呢?今天我们一边剥花生还要一边记录,怎么记呢?(出示记录表)这里有一张记录表,上面有两排格子,这一排是告诉你要剥10次花生,下面这一排是让你填花生仁的颗数,如果第一次剥出2颗花生仁,你就在第一个格子里用2来表示,第2次剥出3颗来,你记在哪里呢?好的,小朋友在剥的时候要剥一次记一次,一直到剥完为止,剥下来的壳放在中间的盆子里。你会不会玩?你能不能一边剥一边吃?

  好,现在开始吧!

  3.请幼儿剥花生,一边剥一边进行记录。

  4.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记录剥下的结果。

  5.鼓励已剥完的幼儿说说游戏结果。

  6.统计数据。

  交流:小朋友,花生都剥好了吗?你能不能把记录的结果告诉大家?(能,请个别幼儿介绍)A、今天,小朋友真聪明,不仅会剥花生,还把花生仁的颗数都记录了下来,知道了一颗花生里面有的是1颗仁,有的是2颗花生仁,还有3颗的。那在你剥的10颗花生中每种有几颗呢?我们把它来统计一下好不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五一”黄金周假期过后,“旅行”成了孩子们关注的话题,同时广泛覆盖的各种媒体也让他们从电视、网络等渠道中看到介绍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山川秀美的镜头,这些都激发了幼儿对旅游活动的好奇和憧憬,于是我抓住这个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育的契机,设计了这个渗透各领域的综合活动:快乐的旅行。活动从幼儿的经验入手,让幼儿通过回忆自己的旅游经历来激发他们的旅游愿望,并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在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尝一尝当中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合作、探索与交往的乐趣,同时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和民族文化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体验旅行带来的快乐。

  2.尝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制定合理的旅游计划,在合作探索中学会交流。

  3.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和民族文化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一、环境布置:请孩子们在家里找一张和家人旅游的照片带到幼儿园来,晨间活动中和他们一起把照片布置出来,让每个孩子都能去欣赏、去感受,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其实这也是有效地利用家庭资源的做法)

  二、物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美丽的新疆”(展现新疆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

  2.空白计划表、笔

  3.新疆特产、服饰、归类标识

  4.中国地图、幼儿操作图卡、展板、

  活动重点:

  让幼儿体验旅行带来的快乐及新疆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

  活动难点:

  合作制订旅游计划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启发谈话,激发幼儿旅游愿望

  引导幼儿讨论、思考:以前你和爸爸妈妈旅游过吗?老师也去过一个美丽的地方,它就在我们中国地图的雄鸡尾巴上,你们看……

  2.出示地图,观察新疆的地理位置。

  二、交流经验部分

  1.欣赏教师新疆旅游照片,初步了解新疆之美。

  2.提问:老师去过的地方是什么地方?你们怎么知道是新疆?

  3.小结:新疆的自然风景很美,土地辽阔,有雪山、沙漠、戈壁和草原,还有成群的牛羊、骆驼;新疆人的服装服饰很美,姑娘们穿着漂亮的长裙和背心,戴着小花帽;新疆的风俗习惯很特别,他们喜欢骑马、放牧,喜欢唱歌跳舞;新疆还有很多特色食品,有香甜的葡萄、哈密瓜、羊肉串……

  4、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你喜欢新疆吗?想去新疆吗?我们去旅游该怎么去呢?要准备些什么?

  三、尝试与探索部分

  1.出示旅游计划表,请幼儿自由组合,分组讨论旅游交通工具,食品和用品,并把结果记录在表上。

  2.在集体中逐一展示各组制定的计划,对计划中不够的地方进行补充。

  3.分享同伴的经验,修改并确定旅游计划。

  四、经验提升与情感体验

  1.伴随着开飞机的音乐,师生做律动来到情景创设的“新疆”。

  (大屏幕展示新疆风光,教师戴上小花帽扮成新疆姐姐,激发幼儿兴趣。)

  2.观看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再次感受新疆风情。

  3.幼儿自由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新疆图片(自然风光、特色服饰、民俗风情、绿色食品),和同伴互相讨论并讲述“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喜欢它?”。

  4.讲述完后将图片分类粘贴在展板相应的标识旁边,增进对新疆的了解。

  5.品尝、欣赏

  请幼儿品尝新疆有名的马奶葡萄和葡萄干,鼓励他们伴随大屏幕载歌载舞的画面和新疆音乐师幼共舞,将“新疆之旅”的快乐推向高潮。

  五、结束部分

  “像新疆这么美的地方、我们的祖国还有很多,海南岛的阳光沙滩,辽阔的青藏高原,神秘的西双版纳都非常美。以后我们再一块去旅行好吗?”

  放开飞机音乐,师生做律动飞出教室。

  延伸部分:

  1.在表演区投放新疆服饰及歌曲磁带,鼓励幼儿学习表演新疆舞。

  2.请幼儿回家后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其他旅游胜地的资料,带到幼儿园来分享。

  活动反思:

  1.活动体现了一种丰富的人文生活,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多媒体的视觉效果,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真是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尤其是老师的旅游照片、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美丽的新疆”, 不但使我们的活动更加生活化,也符合大班孩子思维形象性的特点,能让孩子们更直观地领略到新疆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在这样一个轻松自由,充满民族风情的环境中,每个孩子都兴趣盎然,且情不自禁地生出了许多惊奇的感慨。

  2.活动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自主空间,根据新《纲要》中提出“要提供自由的活动机会,支持幼儿自由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解决问题”这一要求,不论是制定计划当中的讨论、记录和分享,还是在操作图片中的自由选择,交流讲述,以至于孩子即兴而发的自由创编……都是由幼儿在提升自我经验的基础上做到的。没有生硬的说教,更没有教师的包办代替,我始终是以一个“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身份投入其中,让幼儿成为真正的主角。如在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合作制定旅游计划环节,孩子们有很多精彩的想法和表现,也出现了分歧,其中经过争论和协商再达成一致的过程是我们整个活动的.亮点;在品尝和欣赏的环节,香甜的葡萄、热情奔放的新疆歌舞和音乐都强烈地刺激了幼儿的各种感官,激发了她们载歌载舞的愿望,在这儿老师引导孩子来一段师幼共舞既起到了活跃气氛、动静交替的作用,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孩子的三个能力:想像力、创造力及互相模仿、借鉴的能力,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把旅行的快乐体验推向了最高潮。一系列的活动都是在非常自然的情况下完成的,活动中孩子获得了更多交流的快乐和愉悦的情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活动较突出地体现了教育资源的整合及语言、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有机渗透,体现了一个多元化的整合教育,也力图较好地体现新《纲要》中所倡导的“以幼儿发展为本,关注快乐体验,引领主动学习”的教育思想。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的听辩信号的反应能力,并在游戏中体验到模仿纸人的快乐。

  2、发展幼儿走、跑及音乐的感受力,并能在愉快的游戏中得到锻炼。

  活动重点:听信号做不同的动作反应

  活动难点:活动中准确根据信号做出反应,并能进行颜色的匹配

  材料准备:纸做的面具、地面贴上红、黄、蓝、绿颜色并写有数字的纸。

  设计思路:二期课改提倡整合的理念,本次活动就是体现了运动活动与音乐、美术邻域的整合,幼儿在一种充满色彩,富有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另外,活动以游戏方式开展,能有效引起幼儿的兴趣,也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活动流程:运动身心——自由探索——集体游戏——放松整理

  一、运动身心

  1、放音乐,幼儿听音乐模仿教师动作。

  2、启发幼儿随音乐节奏自编动作。

  二、自由探索

  布置好活动场地,幼儿探索游戏玩法。引导幼儿想象颜色方块可以怎么玩。

  三、集体游戏

  1、师介绍游戏玩法,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后,头戴面具扮纸人玩分散、集合的游戏。

  2、幼儿戴上红、黄、蓝、绿四种色牌,进行颜色匹配活动玩法:幼儿听分散的口令,四散走动放松,听到集合口令,快速走到各自的颜色方块队形。

  3、熟悉幼儿规则与玩法后,相互交换色牌继续游戏。

  4、纸人们听音乐跳舞

  四、放松整理

  “纸人们玩了一天累了,现在请你们收拾好东西,下次再来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生活中的物体体积的大小不会因位置、方向或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2.尝试用体积守恒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发展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座位摆成半圆形。

  2.在科学活动区摆放积木、橡皮泥、泥工板、泥工工具、水果、水果刀等以备操作。

  3.大苹果、香蕉各一个,水果刀一把。

  4.图片、笔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一、老师与幼儿一起玩游戏"变变变"。

  在指定范围内大家边走边拍手说儿歌"我变我变,我变变变。"当念到最后一个"变"字时,幼儿根据想象做任意动作并保持不变。如小兔、小狗等动物,大山、小花等自然物体,看书、做操等动态姿势等。老师拍手,幼儿恢复立正姿势,重复游戏。

  二、每一遍游戏后请幼儿说说自己模仿的是什么,并提问幼儿:虽然大家变成了大山、小兔子、房子……但还原后你觉得自己有变化吗?有没有长高、变矮?有没有变胖、变瘦?你有没有多个小脚丫?有没有少个小耳朵呢?(每次提问孩子们都会边哈哈大笑边说"没有",还用动作证实)小结:原来不管我们做什么样的动作还原后都和原来一样,没有变化。

  三、再次和幼儿玩游戏"变变变",一起变成小猫轻轻走回自己的座位。

  四、讲故事《苹果变多了》(故事附后)。教师边讲故事边操作演示切苹果。讲完后根据故事提问:小熊的苹果真的变多了吗?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把切开的苹果多次合起来再分开,以帮助幼儿判断分析。

  师幼一起讨论、小结:虽然苹果被切成了四块,但合起来后还是原来那个苹果,没有变多,也没有变少。

  五、游戏"变了吗"。

  1.先从正面观察教室里钢琴、电视机、桌椅等,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最后回到正面,看看他们有无变化。

  2.教师用五块大型积木先后搭建成房子、小桥、小汽车等,请幼儿判断积木虽然搭成了不同的造型,但积木的数量、大小、多少有无变化。

  3.幼儿任意玩橡皮泥,塑好一个造型后就还原,看橡皮泥是否有变化,有没有多或少。

  六、幼儿看图玩游戏(图示附后)。

  1.找相同。看看三排美味食物中,哪两个食物一样大,在一样大的后面打radic;。下面有五块积木,看看哪两座房子是用这五块积木搭成的,把他们圈起来。

  2.数方块。下面是用许多同样大小的积木搭成的造型,看看哪两组用的积木一样多,把积木数量相同的造型连起来。

  七、做完图片游戏的幼儿到活动区游戏:玩橡皮泥、搭积木、切水果。在动手操作中巩固对"体积守恒"的认识。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在家帮爸爸妈妈分蛋糕、水果等,感知体积守恒。

  2.请家长引导幼儿在家里、户外从不同角度观察家具、建筑、花草树木等,感知体积守恒。

  活动反思:

  1.本活动的组织来源于幼儿生活,解决的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实际需要。

  2.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进行的,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性,体现了"玩中学"的教育教学理念。

  3.活动中教师不是单纯的教授,而是以启发引导为主,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思考,寻求答案,使幼儿主动而非被动地参与活动。

  4.活动注重幼儿的动手操作,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自主思考,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达到活动目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1.磁板1块,纽扣、瓶盖若干。

  2.幼儿作业纸。

  数一数,说一说,每组有几个苹果?它们都一样多吗?

  活动过程

  1.指导幼儿看作业纸。数一数每组苹果是几个?它们一样多吗?为什么?

  2.请幼儿拿出7个纽扣摆成一排,再请幼儿拿出相同数量的纽扣,随意摆成另一种形式,比较和体会,两组物品一样多吗?为什么?

  3.教师在磁板上摆出几组相同数量(7个)的瓶盖,但各组的排列形式、排列疏密不同,请幼儿说一说,是否一样多?它们的数量是几?

  4.组织幼儿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物品的数量不因物品的大小、颜色、排列形式、位置等的变化而改变)

  活动延伸

  老师在活动区可投放像上面那样的材料,让幼儿进行练习。

  教案目标效果

  使幼儿理解物体的数量与物体的摆放形式无关,初步建立数守恒的概念。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设计思路:

  联系春天的生活经验,郊游是一首节奏清晰,旋律优美的四二拍曲子适合打击乐演奏,歌曲风格欢快和抒情对比明显,利有挑战简单配器的演奏,提高幼儿的打击水平。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和艺术表现的喜好。

  2.通过引导幼儿欣赏表现音乐,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感受乐曲中欢快和抒情的效果。

  3.在熟悉歌曲节奏的基础上讨论配器并尝试乐器演奏,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跳动的春》打击乐演奏片断,打击乐器:双响筒、响板、锣、镲、铃鼓、三角铁、碰铃,节奏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欣赏《跳动的春》打击乐演奏片断,完整幼儿对打击乐的整体认识。并在欣赏中说出所听乐器,发展幼儿倾听能力。

  二、活动过程:

  1.认识乐器及其演奏方法。利用游戏--声音,引出乐器并调动幼儿原有经验,演奏打击乐器。 (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参与)

  2.熟悉歌曲《郊游》,感受歌曲前段的欢快和后段的优美的情绪。

  3.让幼儿尝试配器演奏,自由进行。

  4.学习节奏谱,练习打节奏。先引导幼儿用身体的部位打节奏,熟练歌曲的节奏,增强幼儿的节奏感。

  5.讨论配器。让幼儿积极发言,尝试演奏。

  6.师幼共同演奏,完整表现《郊游》。

  三、活动结束:歌舞大联欢。

  部分幼儿表演,唱歌与舞蹈,部分幼儿用乐器打节奏。体验打击乐在音乐活动中的魅力。

【【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锦集七篇】相关文章: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锦集七篇03-27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锦集8篇03-31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文锦集10篇03-29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锦集八篇03-29

【实用】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范文七篇03-27

【实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合集七篇03-27

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汇编七篇03-27

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七篇03-26

【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汇总七篇03-26

【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七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