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2-03-04 15:08:12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汇编八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汇编八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在《水果谜语》的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没有我预想的好,在教学活动中我准备了三个谜语,在猜第一个时,“红果子,麻点子,咬一口,甜丝丝,“猜一种水果的名字,一开始幼儿能有兴趣的乱猜,不是水果的也猜了进去,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也进行了引导而在与幼儿一起分析谜面的时候,发现多是我在讲,给我的感觉是幼儿听不懂,而且兴趣也没一开始好了,因此我也急于把答案说了出来。而在猜第二个谜语时,“兄弟几个真和气,天天并肩在一起,少时喜欢穿绿衣,老来都穿黄衣裳。”听完谜面后,发现幼儿不是很积极的参与其中,幼儿的表现还是不会猜谜语,但是我还是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自己的答案。可是还是没有我预想的那样。因此再一次的对谜面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为了吸引幼儿的兴趣,出示了准备好的实物,边讲边让幼儿观察,发现幼儿对实物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我也发现幼儿还是不会猜谜,兴趣没有故事的高。

  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也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小班的幼儿对猜谜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他们还不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所以谜底应是幼儿熟悉的,谜面描述事物特征是明显而生动的,用的比喻应和谜底实物相似的。 再次,教给幼儿解谜技巧,即让幼儿仔细听谜面所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征,然后要求他们对每一句描述应引起联想与分析,从事物特点上去猜。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猜谜活动之前,对于小班的幼儿教材的选择很重要,应该是幼儿所熟悉的水果,而且要形象,这样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当然猜谜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学会的,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我也将在延伸活动中,饭后散步时以及教学活动开展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猜谜的游戏,相信,猜谜会让我们的孩子们愈来愈聪明!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欣赏并理解故事《小熊拔牙》。

  2. 知道要养成刷牙的好习惯才能保护好牙齿。

  3. 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 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重点难点

  在这节语言课中我重点是让幼儿通过欣赏理解故事,知道吃完东西不刷牙的话,就会有蛀牙;难点是让孩子知道,养成刷牙的好习惯才能保护好牙齿。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小熊拔牙》、《小熊拔牙》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说一说:小朋友在家自己会刷牙吗?吸引幼儿兴趣。

  教师:有只小动物他不喜欢刷牙,还疼得哇哇地叫,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呀?

  二、基本环节:

  分段欣赏故事《小熊拔牙》

  1. 教师播放故事《小熊拔牙》录音磁带至“还疼得小熊哇哇地叫”,请幼儿翻看幼儿用书。

  2. 教师 :小熊为什么牙疼?他碰到了谁?

  3. 教师 :兔大夫能帮助小熊吗?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4. 教师 :给小熊拔牙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三、继续欣赏故事《小熊拔牙》

  1.教师继续播放故事《小熊拔牙》录音磁带至“记得满头大汗”,请幼儿翻看幼儿用书。

  2. 教师:兔大夫找谁来帮忙?牙拔出来了吗?

  3. 教师:兔大夫又找来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4. 教师:小熊怎么样了?

  四、继续欣赏故事《小熊拔牙》

  1. 教师继续播放故事《小熊拔牙》录音磁带至结尾,请幼儿翻看幼儿用书。

  2. 教师:兔大夫最后请了谁来帮忙?牙拔出来了吗?

  3. 教师:最后小熊是怎么做的?他的牙还疼吗?

  五、结束环节:

  总结

  教师:小朋友们千万不要学小熊那样,爱吃糖又不爱刷牙,这样牙齿坏掉了,还要拔牙,多疼啊!我们应该每天早晚都刷牙,好好爱护自己的牙齿。

  并示范如何正确地刷牙。

  延伸环节

  请幼儿尝试看幼儿用书《小熊拔牙》,复述故事。在日常生活中多提示幼儿漱口、刷牙、注意口腔卫生。

  教学反思

  今天的一节健康教育语言故事《小熊拔牙》,主要是通过故事内容让幼儿明白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幼儿很喜欢这个故事,在听的过程中,同时也认识到了不刷牙的危害,这样比单一的说教要效果好。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老师的示范便能很清晰的展示在幼儿眼前,易于幼儿模仿接受。活动中,很多幼儿还没有体验过牙疼,也不太会刷牙,所以幼儿的印象不深,显得有些心有余力而力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注重加强对幼儿的基本健康常识教育。

  小百科:熊躯体粗壮肥大,体毛又长又密,脸形像狗,头大嘴长,眼睛与耳朵都较小,臼齿大而发达,咀嚼力强。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2.尝试根据水果的生长方式仿编歌词。

  重点难点:

  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活动准备:

  1.教学电子资源:苹果。

  2.教学电子资源:水果长在哪里。

  3.歌曲:苹果。

  4.教学白板。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播放教学电子资源苹果中的音乐,请幼儿倾听,了解歌曲内容。

  1.哪里有许多红苹果呢?

  三、教师扮演苹果树,请幼儿跟随音乐围着教师跳起来“摘苹果”,再让幼儿坐在椅子上表演吃苹果的样子,然后倾听教师演唱歌曲苹果。

  四、请幼儿跟教师学唱歌曲。

  五、教师播放教学电子资源水果长在哪里,带领幼儿根据水果的生长方式、颜色改编歌词。

  1.葡萄长在什么地方?(葡萄架上)

  2.架上许多紫葡萄,一串一串摘下来,我们喜欢吃葡萄,身体健康多快活。

  六、教师将改编的歌词写在教学白板上,请幼儿跟着教师学唱歌曲并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

  七、小结。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三种梨的特征,发现生活中有不一样的梨。

  2。对梨产生兴趣,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三种不同品种的梨、托盘若干、布、摸盒

  【活动过程】

  (一)猜梨,引导孩子回顾关于水果的已有经验

  1。提出任务

  今天我带来了一些水果,请你们一起来猜一猜!

  2。猜梨

  (1)猜猜砀山梨

  “布里包着的可能是什么水果?”引导幼儿从形状上猜测

  简单小结,介绍砀山梨。

  (2)猜猜香梨

  “布里包着的可能是什么水果?”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上猜测

  简单小结,介绍香梨。

  (3)猜猜丰水梨

  “盒子里装了两只一样的水果,请两个小朋友来摸一摸?说说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猜猜看可能是什么水果?”

  简单小结,介绍丰水梨。

  (二)比梨,帮助幼儿感知梨之间的显著不同

  1。比较梨外部特征

  引导幼儿比较,并适时地根据孩子的回答从大小、颜色、触摸果皮的感觉等方面提炼。

  2。比较果肉的颜色特征

  引导幼儿猜测,教师用刨刀刨出梨肉,请幼儿直接观察。

  3。比较梨的味道

  (三)结束

  引发幼儿继续在生活中寻找不同品种梨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区别“1”和“许多”,并会用“1”和“许多”表述。

  2.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鸭妈妈头饰;香蕉若干;糖果若干;大篮子一个;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引入,发现“1”和许多;

  1.出示一只鸭妈妈的头饰,师:今天我鸭妈妈要带小鸭子们到小熊家做客,你们看,有几只鸭妈妈,几只小鸭子?引出一只鸭妈妈,许多只小鸭子。

  2.教师带小鸭子到小熊家,边走边念儿歌:一只鸭妈妈,许多小鸭子,摇摇摆摆去哪里?一只鸭妈妈,许多小鸭子,要去小熊的家里。小熊小熊忙不停,忙着准备送大礼。

  3.师:小熊家到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参观小熊家吧。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家里的摆的食物。例如:家里有一个大蛋糕,许多小蛋糕。一个红色杯子,许多个绿色杯子

  二、创设情境“小鸭子们送礼物”知道一个一个实物组成许多实物。

  1.师:小鸭子到小熊家做客有没有带礼物呢?幼:有,带了香蕉。师:鸭妈妈也带了一个香蕉要送给小熊,那你准备几香蕉要送给小熊呢?幼:我准备一香蕉要送给小熊。

  2.师:那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把准备好的香蕉送给小熊吧。请幼儿动手送香蕉,并幼儿尝试说:我送一个香蕉给小熊。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教师小结:小鸭子每人只送一个香蕉给小熊,但是一个一个香蕉合在一起就变成许多个香蕉。小熊收到许多香蕉真是太感谢小鸭子了。

  三、游戏“小熊送礼物”知道许多实物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实物。

  1.师:小熊也准备了礼物要送给小鸭子们,你们看。(出示棒棒糖)师:这里有几根棒棒糖啊?幼:许多棒棒糖。师:小熊为什么要准备许多根棒棒糖?幼:因为要分给每一只小鸭子。

  2.师:小熊要把许多根棒棒糖送给小鸭子,每只小鸭子只能拿一根棒棒糖,请幼儿拿棒棒糖并尝试说:我拿一根棒棒糖。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师小结:小熊把许多根棒棒糖一根一根的送给了小鸭子,每只小鸭们都收到了一根棒棒糖。

  活动结束:

  时候不早了鸭妈妈要带小鸭子回家去了。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老师在课前首先吃透教材,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课后还要善于认真反思,找出不足,进行完善,提高教学水平。在小班数学《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中,我根据小班幼儿生活经验不丰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对教材的反思 认识“1”和“许多”是幼儿认识数活动的开始,比较适合于3岁左右的孩子。根据他们年龄小、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的身心特点,我设计了认知活动“1”和“许多”。只学习“1”和“许多”相对低年龄段孩子而言较抽象和枯燥。但伴随着游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选择了小班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的教材,通过游戏教学法、情景设置等手段开展了此次活动。在活动中始终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帮助幼儿初步理解“l”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小百科:数量,指事物的多少。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量的抽象表达方式。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继《糖不见了》活动课之后,有一天李朝琪问我:“为什么老师杯子里的“黑糖”没有化掉,而是变大了呢?”其他小朋友也附和着“是呀是呀,变大了,好神奇!” “好像我爷爷杯子里的茶叶也是这样的。”……小班幼儿的好奇心是很强的,他们还沉浸在溶解的现象中,突然发现老师杯中的胖大海不但没有溶解反而变大了,他们对此感到很疑惑。结合我的个人子课题《“做中学”模式在小班科学活动中的探究》,考虑到小班幼儿具有直观思维的特点,我决定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观察、比较、猜测、实验验证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物体膨胀的有趣现象。对于活动材料的选择,我事先做过试验,发现胖大海膨胀需要的时间很长,像花茶之类的膨胀前后变化不够明显,唯有黑木耳、白木耳兼具需时短、膨胀前后对比效果明显两大特点,符合我们的课时需求。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小班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尝试探索,感知物体膨胀的有趣现象。

  2.对膨胀的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一次性塑料杯人手一个。

  2.盘子四个(内装黑木耳和白木耳若干)。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知黑、白木耳的特征。

  1.师:你们看盘子有什么?

  幼:黑木耳和白木耳。

  2.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和触感三方面来感知。

  师:请你们每人拿一朵黑木耳、一朵白木耳,看一看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

  师:摸一摸是什么感觉的?

  3.小结:黑木耳的颜色是黑色的,看上去像耳朵。白木耳的颜色是有点白有点黄,看上去像狮子的脸、像花、像珊瑚……它们摸上去都是硬硬的、脆脆的。

  (分析:通过有目的的引导,让幼儿感知木耳的特性,有了原型事物的基本了解,为幼儿进行大胆的猜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二、通过猜测、实验,感知膨胀现象。

  1.师:如果把硬硬的黑木耳和白木耳放到水里,你们猜猜会怎样?(幼儿猜测并讲述)

  2.师:黑木耳和白木耳到底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幼儿操作并探索)

  (分析: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的猜测会有对有错,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猜测去实验,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初步感知膨胀的现象。)

  三、对比黑白木耳在水中前后的变化,共同讨论膨胀现象。

  1.师:黑木耳、白木耳在水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幼1:开花了。

  幼2:变大了。

  师:它们为什么会变大?

  幼:喝了好多的水。

  2.师:我们再来摸一摸它们,会是什么感觉呢?

  幼:滑滑的、软软的。

  3.小结:像黑木耳、白木耳这样原来干干的、硬硬的东西,放在水里会变大、变软的,就是膨胀现象。

  (分析:通过形态、软硬程度方面的对比,将幼儿的观察进行集中,突显本次活动的重点,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事物膨胀的原理。)

  四、延伸、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

  1.还有什么东西也像黑木耳、白木耳一样,在水里会膨胀的?

  2.播放课件,当幼儿说出来即出示相应的物品图片。

  3.你们回家后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和老师、小朋友说一说。

  (分析:这是将幼儿的认知放大、扩宽,引向生活的重要一步,是让幼儿认识、了解、熟悉、理解生活的重要一步。)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环节、思路很清晰,我在课前也做了很多的考量和工作,从材料的选择方面、课件的准备等。活动分四个环节:首先,通过让幼儿看看、摸摸,在说说中感知、了解黑白木耳的基本特征,幼儿的参与热情很高。接着,让幼儿猜测,验证,使得幼儿在观察、对比的过程中慢慢发现木耳在水中变大了,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然后,通过对比膨胀前后木耳的变化,分析其长大的原因,感知了膨胀现象,总结膨胀的概念。最后一环节又回归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从生活中找会膨胀的物体,幼儿在前,教师在后,以PPT的方式渗透了更多会膨胀的物体。

  但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由于出现了两样物体同时需要幼儿观察,所以他们的观察注意力不能够全面顾及,所以我想如果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只选择一样白木耳而非两样的话,幼儿观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些。在活动中有的小朋友说不知道杯中的黑白木耳已经变大了,可以让他们参照盘中剩余的黑白木耳,多对比一下、引导一下,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地明了。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倾听和观察故事,感知青蛙的特征,感知蹦蹦跳跳的绿汽车的有趣的外形特征。

  2、通过讨论活动,进一步感知理解故事情节,知道小青蛙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就是最棒的。

  3、大胆想象神奇的汽车,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课件:《蹦蹦跳跳的绿汽车》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设疑,引导幼儿活动的话题。

  小朋友,你见过汽车吗?你见过蹦蹦跳跳的小汽车吗?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故事《蹦蹦跳跳的绿汽车》。

  二、老师讲述故事前关段,让幼儿初步感知绿汽车的由来。

  1,故事里有谁?青蛙想参加什么比赛?大家是怎样帮助它的?

  2.请小朋友猜一猜,青蛙汽车能行吗?他能得第一名吗?

  三、老师讲述故事的后半段,感知青蛙汽车参加比赛的过程。

  1.青蛙绿汽车跑得快?还是其它汽车跑得快?

  2.后来,小青蛙是怎样做的?最后,蹦蹦跳跳的绿汽车得到第几名?

  四、讨论:

  1..青蛙的什么本领最大?

  2.为什么青蛙汽车没有轮子也能得到第一名呢?

  小结:用四条腿跳远的本领很大,他发挥了自己的优点,用自己的四条腿向前跳,用四条腿在水里游,终于得到了冠军,让我们一起为小青蛙鼓鼓掌吧!

  五、启发幼儿教育大胆想象,并尝试用语言讲述。

  森林里又要举办汽车拉力赛啦!你想变成什么动物参加比赛呢?你想怎样打扮自己参加比赛呢?

  六、音乐游戏:开汽车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我的小汽车》音乐,玩开汽车的游戏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本次语言活动中,我首先引导孩子们倾听和观察故事,让孩子们感知青蛙的特征,感知蹦蹦跳跳的绿汽车的有趣的外形特征,接着讲述故事的前半段,让幼儿感知绿汽车的由来。知道故事里的角色:青蛙参加的比赛,得到大家的帮助。再此,我在开始讲述故事的后半段,感知青蛙汽车参加比赛的过程。并让幼儿知道青蛙跳远的本令很大。它很会发挥自己的优点。用自己的四条腿向前跳,用四条腿在水里游。终于得到了冠军让孩子们为青蛙鼓掌。通过讨论活动,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并尝试用语言讲述。激发幼儿对各种奇特汽车的兴趣。本次活动孩子始终沉浸在快乐之中。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并能结合实际辨认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用简单电路检验某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和归纳概括能力(归纳概括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

  3、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教学准备

  1、电池、小电珠、导线及各种可以用来检验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材料。(既有导体,又有绝缘体)

  2、钳子、螺丝刀、灯头、插头、插座等实物。

  3、钥匙、橡皮、塑料尺、铅笔、纸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建立导体、绝缘体概念。

  2、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向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连接简单电路的方法,在连接电路时,为什么总要先把导线两端的橡胶皮或塑料皮剥掉或把油漆刮掉后才连接呢?

  2、学生回答

  3、学生观察:看课本第22页上图,提问:

  (1)这些导线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铜、铝等)

  (2))这些导线中的表层和内芯在电路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1)讲解: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电流容易从铜、铝等金属物体中通过,这种现象叫导电,这些物体叫导体。电流不容易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板书课题)

  (2)判断下列物体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将实验结果分别填写在第23页的表格中。

  (4)讲述:绝缘体是指不容易导电的物体,而不是“不能导电”的物体。因为有些绝缘体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导电,如干木材是绝缘体,而湿木头就是导体;空气在通常情况下是绝缘体,而在高压下则可以导电,变成导体了。

  (1)(出示实物或图)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物体吗?

  (2)讨论:这些电器的各部分哪些是用导体材料做成的?哪些是用绝缘材料做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3)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插座中的铜片是导体,胶木外壳是绝缘体。胶木外壳是为了防止其他物体与插座中铜片接触而发生漏电事故。

  ②灯座外面的胶木是绝缘体,其余部分是导体。绝缘体可防止其他物体与通电部分导体接触而发生事故。

  ③拉线开关,开关芯的铜片是导体,外面的胶木和塑料拉线均是绝缘体,可防止开关中通电部分导体与其他物体接触而发生事故。

  ④导线内芯的金属丝是导体,导线表面的橡胶皮是绝缘体。橡胶皮的作用是防止两根导线中金属丝接触,防止其他物体与导线中金属丝接触,金属丝容易导电。

  (4)师生小结:导体和绝缘体具有不同的用途。在电器中,凡是需要电流通过的部分,都要用导体,导体外部或导体间需要隔离的部分一定要用绝缘体,以防漏电。一般来说,各种金属都能导电,塑料、橡胶是常见的绝缘体,而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也是导体。因此,在各种电工工具中,凡是直接与人体接触的部分必须用绝缘材料做成,这样人在操作时才能安全。

  (1)讲述: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必须注意安全用电。因为人是导体,如不注意,当有强大电流流过身体时,就会把人电伤或电死。

  (2)讨论:课本第拟页的图中,这些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教师小结:发生触电事故通常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电器质量不好,漏电;二是缺少安全用电的知识;三是麻痹大意,违反安全用电的规定。

  介绍安全用电知识:这儿有一首安全用电的歌谣,请同学们跟老师朗读,记住里面的一些要求。这首安全用电歌,同学们不但要自己记在心里,而且回到家以后,还要向其他人宣传一下,让更多的人了解电的知识。

  课后感受

  学生对于导体与绝缘体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知道了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也是导体。

【【精品】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汇编八篇】相关文章:

【精品】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汇编八篇02-24

【精品】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汇总八篇02-27

【精品】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5篇02-25

【精品】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9篇02-23

【精品】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汇编10篇03-01

【精品】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汇编六篇02-23

【精品】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汇编6篇02-23

【精品】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3-02

【精品】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集锦8篇03-02

【精品】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合集五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