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1-12-22 09:57:28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回忆、欣赏,细致地描述花瓶的各种造型、色彩、图案,感受花瓶的和谐美和均衡美。

  2.尝试用折叠的方法剪出左右对称的物体,会用两种色彩创造性地印制作品,感受色彩的变化所带来的美感。

  3.知道将用过的操作材料放回原处,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花瓶,对花瓶的外形有基本的认识。

  2.课件:各种花瓶的图片。

  3.剪刀,笔,油画颜料,玻璃板,海绵球,夹子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并讲述自己看过的花瓶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教师:你见过的花瓶是什么样的?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

  2.欣赏一些特殊的花瓶。

  教师:你喜欢哪一个花瓶?这个花瓶给你什么感觉?它像什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什么颜色?是用什么花纹或图案装饰的?是怎么装饰的?

  3.幼儿进行创作。

  (1)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左右对称的物体,继续用累加的方法剪出复杂的花纹。

  (2)能有序地印制作品,作品不能移动,均匀地上下轻轻拍打。

  4.探索双色花瓶的印制方法。

  (1)欣赏并讨论。

  ①教师:看看自己的作品,想想你准备怎么印? (条纹式、散点式、渐变式等)

  ②教师:印前要做什么? (用夹子把作品和拓印纸夹好)印时要注意什么? (不移动,上下均匀拍打)

  ③教师:每组只有一份颜料,用时应该怎么做?

  5.幼儿创作。

  (1)重点:尝试用两种颜色拓印作品。

  (2)难点: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拓印,增加作品的美感。

  6.集体交流、。

  教师:你是怎么印的?你能做看看吗?两种颜色是怎么用的?还可以怎么印?怎样印得更漂亮?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课程目标:

  1、让小朋友认识雾霾。

  2、让小朋友看清楚什么情况下才算是雾霾天气。

  3、让小朋友清楚地意识到雾霾的伤害,以及雾霾天气里,我们要如何做才能保护自己的健康。

  课程准备:

  1、准备好关于雾霾的PPT(我还正在做,就先不截图了)。

  2、PPT里包含的内容有:雾霾下的城市,雾霾下的人群,雾霾下人是如何保护自己的等等。

  课程过程:

  1、先让小朋友们爬到窗户上看一下外面的雾霾,目前小哥哥哥所在的城市的能见度大概不到五十米。

  2、然后让小朋友们说一下,今天早晨来上学时,爸爸妈妈有没有给你特殊的装备,引出孩子们说戴了口罩。然后再让小朋友们讲一下为什么要戴口罩,以此与老师进行关于雾霾的交流。

  3、游戏环节,老师装成雾霾来临的样子,让小朋友们选择自己最能保护自己的方式。有些小朋友会捂住嘴巴,有些小朋友则可能会躲起来,老师借此机会告诉小朋友躲开雾霾的几种方法,包括尽量少开窗户,不要外出,戴口罩等等。

  4、老师假装走到窗户边,装成要打开窗户的样子,小朋友们就会阻止老师,老师给予小朋友们赞扬。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人体需要水分,要多喝开水。

  2、培养幼儿少喝饮料多喝开水的良好习惯。

  3、了解白开水是最好的饮品。

  4、初步了解水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锻炼后、外出游玩时、洗澡后、起床时等图片,池塘里的水、自来水、井水等不能饮用的水的图片

  两盆花的对比图片(一盆因浇水而发芽、长叶,一盆因没浇水而干枯)。

  活动前,教师带幼儿进行实验观察,植物浇水与不浇水的生长情况

  活动过程:

  一、感知讨论,了解水对身体生长的重要作用。

  1、通过回忆激活已有体验,感受口渴后喝水带来的舒适

  小朋友,刚才我们刚刚做完早操,锻炼后你们感觉嘴巴有点怎么样呢?

  (口渴)。

  渴了你们会怎么样?(喝水)

  喝了水之后有什么感觉?

  小结:对了,喝了水之后我们就不渴了,身体舒服多了。

  2、观察两盆花对比图片,并回忆实验

  师:这里有两张图片,一盆花发芽长叶了,另一盆却枯萎了。请你仔细看一看,猜一猜为什么。

  师:看看它们的泥土是怎么样的?(一干一湿。)师:原来,没有水喝就会枯死,就发不了芽、长不了叶。人也像花草一样离不开水,我们只有每天多喝水才能长高长大。

  二、了解什么时候应喝水、哪些水不能喝。

  1、观察图片,了解锻炼后、外出游玩时、洗澡后等情况下人会想喝水,睡觉起床时也会想喝水。口渴了不喝水会很难受,小朋友想喝水的时候可以自己去喝水。

  2、了解有些水不能喝。

  师(出示图片):这些地方的水我们能喝吗?为什么?

  师:池塘里的水、自来水、井水这些水看上去清清的,但是都不能直接喝,因为水里有细菌,只有烧开了才可以喝。我们保温桶里的水是烧开过的,所以可以喝。

  3、了解白开水是最好的饮品。

  师:口渴的时候你最想喝什么?为什么?

  师:到底喝什么对小朋友的身体最好呢?

  师:小朋友喜欢喝的可乐、雪碧等饮料里面加了很多东西。喝起来甜甜的.,是因为里面放了很多糖,这对我们的牙齿不好,容易让我们产生蛀牙。闻起来香香的,是因为里面加了很多香精;看上去红红的、绿绿的很漂亮,是因为里面加了很多色素。这些香精、色素其实都对我们的身体有害。只有白开水才是对身体最好的,最有利于健康的。

  4、评选“喝水小宝贝”。

  师:知道口渴了要喝白开水。想喝水的时候会自己去喝,就能被评为“喝水小宝贝”了。

  师:你们想不想当“喝水小宝贝”?那你要记得口渴了、想喝水的时候就要去喝。

  师:现在嘴巴有点渴了,我想喝水了。你们也喝点好吗?

  延伸活动:

  1、制作“今天你喝了没有”的记录表贴在保温桶旁,请幼儿每次喝水后用印章记录在自己的标记后,周五评选“喝水小宝贝”。

  2、家园配合,提醒幼儿口渴时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养成健康饮水习惯。

  活动反思:

  习惯的养成是长期坚持的结果,本次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喝水意识,但行为习惯的养成还得靠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故事引入,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一系列的提问,和故事紧密联系,是幼儿的回答启发于故事,又回归于故事。通过视频短片,人们都在喝水,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时候要喝水呢?而不仅仅是口渴的时候。我充分利用了教室的资源,其中一盆花枯萎好久了,可能并不是只因为没有浇水,但幼儿能够完全相信,是因为没有浇水。在第三个环节中,有小朋友问我,牛奶,豆浆是不是饮料呢?纯牛奶,豆浆小朋友可以喝,但也不能喝太多,不然会导致营养过胜。整个活动,小朋友能够大胆发言,了解喝水的重要性,会主动要水喝,知道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但生活中还得我们的家长坚持督促幼儿良好喝水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手口一致点数,并能按颜色分类。

  2、在说说、玩玩中体验和点点一起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课件、红黄蓝圆点衣服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有一个新朋友要来和我们做游戏,睁大眼睛仔细看,是谁来了?

  师:朋友、朋友:快出来!这个圆圆的像太阳一样的是--"黄点点"(嗨!黄点点好!)过渡:告诉你们这个新朋友他的本领可大了,它有什么大大的本领呢?想知道吗?它呀!会变魔术,它变魔术看过吗?

  二、黄点点变魔术--从左往右手口一致点数

  1、数量变

  师:宝贝们我请黄点点来变魔术,看好哦!(点点点,变变变)

  提问:一个黄点点变成了几个黄点点?你怎么知道是三个的?

  小结:从左往右数,一个黄点点变成了三个黄点点。

  2、颜色变

  过渡:黄点点还要继续变魔术,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提问:黄点点还会怎么变?谁来试一试?(幼儿操作)

  小结:点点点、变变变,黄点点变成了一个红点、一个黄点、一个蓝点啦。

  三、点点找朋友--从上往下手口一致点数

  1、黄点点找朋友。

  提问:还有好几个黄点点也来来我们一起玩,看看,一共有几个黄点点?(老师操作、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

  小结:从上往下数,一共来了4个黄点点。

  2、红点点找朋友。

  提问:还有几个红点点,谁来把他们请出来。(幼儿操作)来了几个红点点?(手口一致点数)

  小结:一共有4个红点点。

  3、蓝点点找朋友。

  提问:只有蓝点点的朋友还没来,一共需要几个蓝点点,才能和红点点黄点点一样多?谁来试一试?(幼儿操作)

  小结:我们还需要3个蓝点点,就能和黄点点红点点一样多,都是四个。(手口一致点数)

  四、变成点点做游戏--尝试按颜色分类,体验游戏的快乐

  1、排排队。

  要求:跟点点们一起排队啦!(幼儿根据点点变化及自己身上点点的颜色尝试排队,幼儿穿上点点衣,介绍:我是红/黄/蓝点点。)

  小结:红点点一排,黄点点一排,蓝点点一排,同种颜色的点点排在一起。

  2、小点点乘火车(离场)。

  要求:点点们去找新朋友啦,我们也赶快上火车吧,你站在哪里呢?(幼儿根据画面变化及自己和同伴身上点点的颜色尝试排队)

  小结:原来同种颜色的朋友在一起真开心。

  结束语:让我们也开着火车一起去教室找找一样颜色的朋友。

  小百科: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对光的视觉感受,我们肉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波长范围很窄的电磁波产生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对色彩的辨认是肉眼受到电磁波辐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视觉神经感觉。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熟悉自己的小手,能说出手心、手背及手指的名称。

  2、大胆表述小手会做的事情,感受自己的长大和能干。

  教学具:

  《小朋友的书—我自己》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和幼儿跟随《小手拍拍》的歌曲磁带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

  二、观察自己的小手

  1、找一找手心、手背及手腕。

  2、数一数自己的手指,说说各手指的名称。

  3、教师说出一名称,请幼儿用动作表现。

  三、手指游戏

  1、看《小朋友的书—我自己》17页“睡觉起床,了解儿歌内容。

  2、教师一边朗诵儿歌一边做手指游戏。

  3、幼儿和老师一起做手指游戏。

  四、能干的小手

  1、启发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会做的事情。

  2、《小朋友的书—我自己》18页,看看图中的小手会做哪些事,你的小手会做这些事吗?

  3、教师小结: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

  总结及建议:

  本次活动以“幼儿的小手”为切入点,在施教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游戏导入法、经验交流法等等,充分调动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孩子们对自己的小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语言表述的完整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孩子们对手指游戏“睡觉起床”很感兴趣,能很快的学会儿歌和游戏方法,由于儿歌的内容非常形象生动,以至于大部分幼儿只记住儿歌里形容的手指名称了,老师伸出大拇指他们就说这是爸爸,特别是中指和无名指很多幼儿还说不出名称。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目标:

  尝试用两种材料串连组合的方法制作风铃。

  倾听不同物体互相碰撞的声音。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准备:

  事先请幼儿和家长一收集制作风铃的材料:废旧光盘,杯子,有孔的珠子,瓶盖,钥匙等

  教师制作一个风铃成品

  过程:听听猜猜

  1、 教师摇动在身后的自制风铃,请幼儿听一听是什么声音,出示风铃,看看这串风铃是用什么做的。

  2、 我们也用收集的材料来制作“风铃”

  制作风铃

  教师引导幼儿利用现用的材料来制作风铃,来会给予幼儿指导,并给予孩子想象的空间。

  风铃碰碰响,

  幼儿制作好了风铃,相互欣赏,鼓励幼儿交流自已的风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并说出每种材料的数量是多少,

  幼儿摇动自制的风铃,让风铃响起来,感受不同材料碰撞发出的不同声音。

【【精品】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集合六篇】相关文章:

【精品】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四篇01-27

【精品】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8篇02-05

【精品】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六篇02-02

【精品】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集锦四篇02-01

【精品】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七篇01-29

【精品】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模板九篇01-28

【精品】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七篇02-05

【精品】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模板汇编5篇02-04

【精品】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模板汇编10篇01-27

【精品】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合集七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