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1-10-30 17:26:06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锦集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锦集10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通过游戏,知道日历等是记录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它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年妈妈的故事

  年妈妈的孩子真多呀,她给孩子起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年妈妈到底有多少个“日”娃娃呢?数呀数呀,一共有365个日娃娃。

  这365个日娃娃住在一起吗?不是的,那么多的日娃娃挤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妈妈就给它们盖了12座小房子,让所有的日娃娃分别住进这12座房子里,并且给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咦?这些房子怎么看起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还有一座很小很小的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房子里有31个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一些,每座房子里有30个日娃娃。那座很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个日娃娃。

  年妈妈是那么地疼爱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担心她的孩子因贪玩儿而找不到家。于是,房子盖好了以后,年妈妈从一月房子里开始数着自己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从早数到晚。当它数到第十二个月里的最后一个娃娃时,就要带她所有的孩子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回来了。到那个时候就会有一位新的年妈妈,带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进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复过着同样的生活……

  延伸游戏:

  一、根据老师的规定1名幼儿扮演1月房子,去找自己房子里住的几个日娃娃,找对后大月的日娃娃站着,小月的月娃娃半蹲着、二月的月娃娃蹲着。

  二、叫幼儿在日历上找到“六一儿童节”、“元旦”、“春节”等日期,并说出她们都在那间房子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品尝、操作等活动了解柚子的主要特征。

  2、活动中能够运用手、口、眼、鼻等感官观察柚子。

  3、能用自己的的方法表述并记录出柚子的特征。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重难点:

  了解认识柚子的主要特征

  能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柚子并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教具:柚子图片一张;眼睛、手、嘴、鼻小图片各一张;大记录表一张。柚子相关知识ppt

  学具:两个幼儿一个柚子;小记录表;擦手巾、小篮子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谜

  ●师:我们来玩猜谜的游戏,猜一样水果。

  通过幼儿向老师提问,老师回答,逐步猜出谜底:柚子。

  二、观察柚子的外部特征。

  1、出示记录表,了解记录方法。

  了解几个标记的含义,引出看、摸、闻、尝几种观察方法,并出示小标记放入大记录表。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观察柚子。

  2、提出观察记录的要求:用看、摸、闻的方法仔细观察柚子的外部,并以自己的方法对应的记录在表格里。

  3、幼儿观察记录,教师指导幼儿用以上的方法进行观察并用较快的速度进行记录。

  4、交流观察记录的结果,教师在大记录表内记录相应的内容。

  5、小结柚子的外部特征。

  三、观察柚子的内部特征。

  1、师:怎么才能看到柚子的里面?平时看到爸爸妈妈是怎样把柚子打开来的?

  2、提出操作要求:两人合作剥一个柚子,用刚才的方法观察柚子的里面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味道怎么样?最后对应的记录在记录表内。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交流观察记录结果,教师在大记录表内记录相应的卡片。

  5、小结柚子的内部特征。

  四、小结观察的方法。

  五、了解柚子的用处。

  1、师:好吃的柚子有什么用?

  2、观看柚子资料ppt,了解柚子的生长环境及作用。

  3、小结柚子的用处。

  师:不仅可以做成各种好吃的食品,还可以帮助人们治病,多吃对咳嗽、感冒都有好处;此外,还可以做成美容产品、装饰物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丽。

  活动延伸:

  可带领幼儿用柚子皮制作玩具,如花篮、帽子等;生活活动中也可运用柚子皮制作柚子茶,进一步了解柚子的作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莲花与藕,知道藕与莲花之间的关系。

  2.知道植物的根具有多样性。

  3.能细致、有序地观察。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1.若干莲花图片和藕电脑图片;每组提供一节藕。

  2.在自然角用透明的器皿种植各种植物,让幼儿观察植物的根。

  3.纸、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莲花与藕。

  1.师: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长在哪里?什么季节开放?小朋友在生活中见过吗?在哪里见到的?

  2.师:莲花谢了后会长出什么?它的根是什么样子的?

  3.给每组幼儿提供一节藕,让幼儿观察。

  4.提问:藕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些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适当提升问题的难度。

  5.师:藕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想知道吗?

  6.师:现在老师把莲藕切开,请你看一看,它是长的什么样子的。那老师请小朋友把切开的地方慢慢拉开,你发现了什么?它们中间有什么连着?

  (二)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根的多样性。

  1.师:莲花的根是藕。你还见过什么植物的根?它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带领幼儿在自然角进行观察,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植物的根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3.师:你看见了哪些植物的根?它们一样吗?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4.教师帮助幼儿总结。

  (三)介绍莲藕的营养价值,并且了解一些莲藕做成的美味食品。品尝莲藕汁。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可以让家长制作一些藕的食品供幼儿品尝。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小百科:藕,又称莲藕,属莲科植物根茎,可餐食也可药用。在我国的大部分省份均有种植。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风的利与弊,引导幼儿辩证的看待事物,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2.知道怎样做才能减少风灾,可以利用风来做什么。

  3.在活动中能和同伴协调配合,在合作中互相学习。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认知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重点难点

  怎样做才能减少风灾,可以利用风来做什么。

  活动准备

  1.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一些与风有关的现象:挂在室内的装饰小花、小鸟挂件在飘动;树的摇动;水中的浪等。

  2.物品准备:注射器、气球、扇子、羽毛、吹管、细绳、喷雾器、电吹风、蚊香、风扇、碎纸屑、纸板、饮料瓶等。

  3.知识准备:风的谚语;寻找不同的风等。

  活动过程

  一、动手实验,了解风产生的原因

  1.教师用注射器吹起一个气球,并用细绳扎好。在吹气球的过程中,与幼儿互动。

  师:气球有什么变化?

  幼:变大了。

  师:为什么变大了?

  幼:因为有“气”进入气球。

  师:“气”从哪儿来?

  幼:从针筒中来。

  师:针筒中的“气”从哪儿来?

  幼:从空气中来。

  小结:我们周围都是空气(为下面认识风产生的原因打下基础)。

  2.教师打开电风扇,让幼儿感受到“风”。

  师:现在将风扇关闭,小朋友还能感觉到风吗?

  幼:没有风了。

  小结:当打开电风扇时,由于空气流动,我们感觉到了风,当关闭电风扇时,空气不流动,所以就没有风了。因此,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

  二、幼儿实验,加深对风产生原因的认识

  1.各组小朋友从自己的工作台上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试一试如何让空气动起来产生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玩的(各组选出代表)。

  2.教师将吹起的气球发给幼儿,请他们两人一组,将气球里的气放出,感受空气被压迫出来的动力,是否形成了风。

  3.羽毛比赛。(1)羽毛放在桌子上,提问:如果让羽毛动起来(不用手触到)怎么办呢?(扇,吹动)(2)幼儿分两组,老师同时从高处放下两片羽毛,看哪一组的羽毛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长。(幼儿共同向羽毛吹气,运用手中的.物品扇动空气)

  4.分组讨论: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能在什么时候发现风或制造风(骑车,汽车开动,快跑的时候)。

  三、归纳总结,分析风的种类

  1.根据活动准备,寻找生活中不同的风。

  现在就请大家来说一说,你们都找到了哪些风。

  (1)空调吹凉风;(2)刮大风时很冷;(3)打开冰箱有凉风;(4)台风;(5)妈妈洒完香水后有香风;(6)电吹风里的风很热。

  教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不同的风,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这些风。风是一个大家族,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型的风可以按等级分,按季节分,按风向分。如一级炊烟随风偏,二级风来吹脸面,三级风吹叶动彩旗飘,四级风吹飞纸片……;夏季的风温暖潮湿,冬季的风寒冷干燥。

  请幼儿根据儿歌判断现在室外风的等级。

  2.实验风的干湿、风向。

  用风扇将喷出的水雾吹向孩子,让大家感受风潮湿的感觉,并引导孩子回忆下雨时风的特点(有点凉,吹在身上有湿的感觉)。再用电吹风吹向幼儿的头,感觉风很热很干燥!

  点燃蜡烛,让孩子拿着站在窗口、门口和走廊上,观察火苗的方向,并说出风是从哪儿吹来的。

  教师总结:小朋友了解了判断风的等级、风向和风的干湿的方法,这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你们以后的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进一步提问:你们知道负责天气预报的科学家是怎么预测风的等级和风向的吗?(风向标,测风仪)

  3.动手制作风向标。

  (1)将红蜡光纸条两头对折剪出头,粘在细木棍儿上。

  (2)将吸管插入装有沙子的饮料瓶中,再将细木棍儿插入吸管。

  四、作品展示

  鼓励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风向标,最后把孩子们的作品摆放起来集中展示。

  活动延伸

  带幼儿用自制的风向标到户外观测风向。

  教学反思

  风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虽然每天都能遇到,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事物。上这节教育活动,就是为了让幼儿了解关于风这一自然现象的一些简单常识。我最大限度的调动自然资源,选择生活中可利用的实物进行了此堂课,让幼儿可以亲身感受到风,只有让幼儿亲自感受到风的存在,才可以体会到单凭口说理解不了的知识。

  小百科: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用清楚的语言"围绕"我的进步积极、有序进行交谈。

  2、学习用修补的方式保持和丰富话题。

  3、感受到自己和他人的进步,分享进步的喜悦。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小红花每人一朵,大红花一朵。

  2、ppt《幸运大搜索》(将孩子的照片循环播放,教师听音乐随意点击停止,画面就会停在某个孩子的照片上)。

  3、幼儿展示进步需要的相关材料(照片、作品)。

  活动重难点:

  能用清楚的语言"围绕"我的进步积极、有序进行交谈。

  学习用修补的方式保持和丰富话题。

  指导要点:

  运用语言引导,通过同伴评价、作品呈现、照片辅助三种修补方式引导谈话,丰富话题。

  活动过程:

  1、出示照片,激发谈话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照片,看看是哪位小朋友?他们都有哪些进步?

  教师小结:他们都有了进步、××学习方面有了进步,××现在能帮忙妈妈扫地等。

  2、请幼儿轮流说说自己有哪些进步。

  3、集中谈论"我最大的进步"。

  (1)讨论:什么是"最大的进步".提问:你最大的进步是什么?"最大"是什么意思?

  小结;:最大的进步就是变化比较明显的,自己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或别人可以感受到的进步。

  (2)自由交谈:我最大的进步(请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自己最大的进步)

  4、游戏:《幸运大搜索》

  教师:咱们一起玩《幸运大搜索》的游戏,搜到谁,谁就来说,好吗?

  要求:幼儿谈论自己进步时,不光要说有什么进步,还要告诉人家开始你怎样,后来又怎样了,这样别人对你的进步就了解得更清楚了。

  当幼儿表述不够丰富或不知如何表述时可请同伴根据生活经验直接用语言对该幼儿的谈话进行补充充。如:你认为他变化最明显的地方在哪里?也可以呈现幼儿的作品或通过照片呈现,帮助幼儿回忆生活经验,使话题得以继续和丰富。

  5、想办法记住别人的进步,欣赏别人。

  我们都说出了自己的进步。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记住朋友的进步?(这里是为了让幼儿关注自己的同伴,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有意倾听、有意注意。)

  6、谈谈别人的进步。

  每位幼儿拿一朵小红花,送给另一位小朋友,并告诉大家为什么要把这朵小红花送给他。教师要注意启发幼儿发现个别幼儿的进步和优点并表达出来。

  7、小结。

  教师从幼儿在园期间,一日活动的各方面所取得的进步进行总结,也可举某些幼儿具体的进步事例来说明或者班级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活动时取得的好成绩进行说明。把大家的进步归结到集体的进步,大家为集体争得了荣誉,把一朵大红花挂在教室的门口,激励幼儿不断进步,树立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评价要素:

  活动中幼儿是否能大胆连贯的讲述,是否感受到自己和他人的进步。

  活动建议:

  1、美工活动:组织幼儿制作四种不同的"小奖杯"分别送给班上学习好、身体好、团结好、劳动好的孩子。

  2、请家长以表扬信的形式将幼儿一年来取得的进步写出来,公布在班级的"夸宝宝"专栏里。

  3、引导幼儿围绕"我的进步",学习用多种方法修补谈话内容,积极有序地进行交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的孩子对于会滚动的物体十分感兴趣,并乐此不彼。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并发散幼儿的思维,我设计了“滚一滚”的教学活动,从而丰富幼儿相关的知识,并在亲身体验中,试着让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活动目标

  1、能叫出球体、圆柱体的名称感知它们的外形特征。

  2、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发展其观察、比较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分什么物体容易滚动。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能滚动及不能滚动的物品。

  2、表面平滑度不同的木版若干。

  活动过程

  一、找出能滚动的东西

  1、每位幼儿自由选择一样物品,要求在玩的时候想一想:自己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样玩的?还发现了什么?”(幼儿选择空地玩玩具,教师细心观察幼儿的各种玩法)

  2、集中。提问,你玩了什么东西,是怎么玩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幼儿根据自己的玩法回答,如:“我玩的是可乐桶,我一推它,它就向前滚。”“我玩的是方积木,我一推它,它就向前滑。”等)

  3、分类:请幼儿分别将能滚的和不能滚的玩具放在两个筐中,并请能力强的幼儿检查是否放对了。

  二、区分能滚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1、让幼儿再玩一玩能滚的物品,玩的时候向不同的方向滚一滚、挡一挡,将各种能滚的物品比一比,说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幼儿带着问题自由操作,教师从旁观察,并适时给予指导)

  2、集中提问。在玩会滚动的东西时,你发现了什么?(如:“我玩的是小球,一推它就向前滚,一挡,它就向别的方向滚,我把小球放在地上,它站不住总向周围滚。”又如:“我玩的是可乐桶,一推,它就向前滚,一挡,它就停下来。我把小可乐桶放在桌上,它能立住。”等)

  3、分类:请幼儿分别把能向不同方向滚的玩具和只能向前后或左右滚的

  4、丰富幼儿有关知识:能向不同方向滚的叫做球体,两端是圆形且一样大,中间一样粗,只能向两个方向滚动的叫圆柱体。

  5、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讲一讲:还有什么东西是球体?圆柱体?

  6、幼儿用球体和圆柱体分别放在不同的木板上滚一滚,看有什么不一样?

  7、老师和幼儿共同小结:木板表面平与不平,东西在上面滚的速度不一样;木板放置的斜度不一样,东西在上面滚的速度也不一样。

  教学反思

  本活动利用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引导幼儿关注并探索

  滚动这一科学现象,从猜测性的探索——实践操作性的探索,使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积累关于圆形物品容易滚动的经验。我不要求幼儿准确地掌握和理解滚动这个科学概念,而是强调让幼儿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并从中获得有关科学经验,这些经验可能是幼儿能够感受到却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但教师不能低估它们对于幼儿的意义,在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把每一样东西都试一试,使幼儿在操作实践的过程中,自然地获取和丰富科学的经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扑克牌,能根据扑克牌的特征进行分类

  2、通过猜数游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4、感受操作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扑克牌的特征,并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根据扑克牌的不同特征进行接龙游戏,并有一定的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扑克牌

  1、引入活动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扑克牌)

  (2)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了一副扑克牌(除J、Q、K),请你们观察一下,看看扑克牌上都有什么?它们有什么规律?(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3)教师可适时引导:扑克牌上有什么?(数字)都是些几啊?那除了数字,还有什么颜色呢?(红色、黑色)相同的颜色,图案一样吗?(梅花、方块、红桃、黑桃)

  小结:每副扑克牌都是有顺序的,按数字1-10排列,同样的数字上有四种图案:扑克牌上的图案数量和数字是相对应的。

  2、分类游戏

  (1)教师:原来扑克牌上有不同的数字,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案。那我们今天就来玩分一分的游戏,好吗?

  (2)请每位幼儿拿10张扑克牌,找到特征,进行分类

  (3)幼儿操作

  (4)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分法)

  二、扑克牌接龙(小组合作游戏)

  1、每位幼儿10张扑克牌,小组共同商量,进行扑克接龙

  2、建议:(1)按两种颜色(2)按四种图案(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4)按单双数(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代表介绍接龙规律

  三、扑克猜数(两人合作游戏)

  1、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扑克猜数的游戏,需要两个好朋友共同合作,你们想玩吗?

  2、介绍游戏规则:

  一名幼儿手拿"1-10"同一花色的扑克牌,把扑克牌洗好,另一名幼儿任意抽去一张,藏起来,第一名幼儿猜猜藏起来的是哪一张牌

  3、教师示范,幼儿共同寻找方法

  4、幼儿操作,轮流游戏

  【活动延伸

  游戏《扑克站起来》

  教师:扑克牌还有很多玩法,还可以神奇的站起来呢!请小朋友们回去之后试一试怎样让扑克牌站起来,好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了解广西及本乡盛产的水果。

  2、通过看、摸、闻、尝了解一些常见水果的特征,并用正确的语言进行表述,注意语言的完整性、连贯性。

  3、懂得水果有营养,喜欢吃水果,感受水果节的乐趣。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感知常见水果的特征,能用语言进行表述,丰富有关水果节的知识。

  难点: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动准备

  全班分5个小组;准备5篮水果实物(分别装有苹果、梨、香蕉、菠萝各1个),切好的水果5大盘,小果树模型1棵;幼儿每人一本小图画本、一盒彩色笔,课本《丰收的季节》。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复习儿歌《七个阿姨来摘果》。

  2、回忆、讲述:在本地水果节的见闻,了解本地盛产的水果。

  3、翻开《丰收的季节》第22—23页,了解广西盛产水果的地方和水果节。

  二、基本活动

  1、认知活动

  教师将5篮水果分别放到各组,让幼儿用看、摸、闻等方式感知各种水果的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重叠词来说。(让能力中、差的幼儿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增强幼儿学习的信心。)

  2、品尝活动

  幼儿共同品尝并说出所吃水果的名称和味道,再说一说自己还吃过什么水果,为什么?

  3、引导幼儿用“我喜欢吃……,因为……”完整连贯地说一句话。(让能力强的幼儿说,其他幼儿可重复,以点带面共同发展。)

  三、延伸活动:

  五彩水果树

  将图画本、彩色笔发给幼儿,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画好后撕出卷贴成筒状贴在小果树模型上。

  四、活动小结:

  让幼儿懂得水果有营养,应多吃水果,健康成长。

  教学反思

  本活动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设计,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要,整个活动各环节循序渐进,富于条理性。在讨论讲述、认知、品尝等活动中,幼儿能充分地认识和感知水果的特征,丰富了水果方面的知识和加深了经验感受。幼儿都能自始自终投入到活动中,并积极大胆地表述自身的感受和想法,呈现在快乐中学习的活跃氛围。

  活动过程中还考虑到让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有助于增强幼儿学习的信心,及获取成功的喜悦,使不同的幼儿都得到发展。不足的是少部分幼儿在表述时语句不够完整,语言表达能力还需不断改善提高;还有没能很好把握各环节进行的时间,第二环节花的时间太长,导致三、四环节完成有些匆忙。今后在上这节课时,应注意合理调配各环节的时间,加强自身的课堂调控能力,使活动达到更佳的效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悉诗歌《云彩和风儿》,体验诗歌优美的意境。

  2、意观察云彩的变化,对风、雨、雷、云等自然现象有兴趣,注意它们的不同变化。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散步时观察天空的云

  材料准备:童易软件(P65——会变的云),幼儿用书《云彩和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1、你们有没有注意看过天上的云?它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像棉花、像棉花糖……)

  2、天上的云会有变化吗?为什么会变?

  (风吹动云彩,云彩就会飘动、就会发生变化。)

  小结:虽然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风,但是我们可以用眼睛、用耳朵、用我们的身体感受到风的存在。

  3、你看见云彩是怎么变的?它会变成什么?(观看幼儿用书)

  二、欣赏散文诗《云彩和风儿》(P206)

  1、我们一起来听一篇散文《云彩和风儿》,听听散文诗里的云彩是怎么变的?

  2、提问:

  ——你听到散文里的云彩变成了什么?

  ——它们在干什么?

  3、再次欣赏散文诗,加深印象。

  ——你看到云彩还会怎么变?像什么?

  4、跟着老师学说散文诗。

  三、观看童易软件

  播放童易软件(P65)会变的云——考考你——云像什么?云在哪里?什么时候有彩云?

  云的颜色

  各种云——积云、层云等

  儿歌——看图讨论

  整体欣赏

  云像什么?

  延伸活动:

  散步时再次留意观察天上云彩的变化,像什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绕口令的形式,流畅、快速地朗读儿歌《房子》。

  2、能认真倾听,读准相似字音"方"和"房"。

  3、理解儿歌内容,感受语言的趣味性。

  4、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找一处可以用石头作画的场地。

  2、教师示范用的纸、笔,小石头若干。

  3、幼儿用书18页。

  4、语言磁带。

  活动重难点:

  绕口令的形式,流畅、快速地朗读儿歌《房子》。

  读准相似字音"方"和"房"。

  活动过程:

  1、出示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带有游戏性质的童谣,我充分利用彩色小石子,引导引导幼儿边念童谣,边用小石子在地上作画,体验语言的趣味性,幼儿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在整个活动中的整体环节我把握的比较好,幼儿被深深地吸引进去了。我发现了孩子的兴趣对于一节活动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少经验,在最后的活动环节中,没有对孩子活动前提出正确的规定,致使最后有些混乱。我会吸取这次活动的经验教训,在以后的活动中有更好的把控性。

【有关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锦集10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范文锦集10篇03-03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范文锦集九篇03-02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范文锦集6篇03-01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锦集六篇03-01

【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锦集四篇03-01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锦集六篇02-28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文锦集八篇02-26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范文锦集八篇02-25

【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锦集六篇02-25

有关幼儿园大班教案锦集六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