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小班糖果教案

时间:2021-10-21 10:18:04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幼儿园小班糖果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糖果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幼儿园小班糖果教案三篇

幼儿园小班糖果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糖果雨”的乐趣。

  2、引导幼儿大胆想像,并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理解词:糖果。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糖果雨”的乐趣,理解词:糖果。

  难点:引导幼儿大胆想像,并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挂图13号。

  活动过程:

  一、说说“雨”,激发兴趣。

  你见过下雨吗?雨点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落下来的?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说一说、做一做。

  今天有个地方在下雨,下的可是一场奇怪的雨,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吧!

  二、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①,看看这些雨是怎么样的?

  2、教师结合图片讲述故事。

  3、引导幼儿在说说、做做中理解故事内容。

  a故事中的雨有些什么颜色?

  b孩子发现奇怪的雨后是怎么做的?是什么味道的?

  c原来下的是什么雨?引出故事题目《糖果雨》。什么叫糖果?

  d发现糖果雨后,他们是怎么喊的?

  讨论:图片上的糖果雨还有什么味道?

  e大家捡起糖果雨都放到了哪里?

  f你见过糖果雨吗?喜欢吗?为什么?

  三 、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1、引导幼儿再次倾听故事,并尝试讲述。

  2、你们想不想我们这里也下一场糖果雨呢?你还想下什么味道的糖果雨呢?

  四、延伸活动,激发幼儿大胆制作糖果雨的欲望。出示大雨点,激发幼儿的制作欲望。

  大雨点落下来了,可是还没有糖果味道,等下请你们添上奇特的糖果雨吧!

  幼儿尝试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的执教过程中,自己觉得还是比较流畅的,当然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当我抛出第一个开放性问题,如果那么多好看的糖果从天上像下雨一样落下来,你会怎么做时,一下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的空间。有人说拿一把伞打开,把糖果接住;有人说伸出双手接住;有人说快去捡;还有人说拿个网把它们网住。

  孩子们的回答让我觉得欣喜不已,没想到他们的小脑瓜里有这么多的鬼点子。通过分段讲述故事,幼儿基本能在老师的提问中,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开放性的提问如果你是天空里的魔法师,你会下一场什么雨?又一次为幼儿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有人说下一场蜜蜂雨;有人说下一场伞雨;有人说下一场蝌蚪雨等,最后我变成了魔法师,在教室里下了一场糖果雨(撒糖果),孩子们看到那么多五颜六色的糖果激动不已,都想去捡来吃了,在快乐的氛围中结束了此次的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不足的地方没有在分段讲述后完整讲述一遍故事,让孩子们有一个对故事整体的欣赏。从家长的反馈来看,她们觉得这样的活动孩子的思维活跃了,想象力得到了培养,让孩子在快乐中学到了一些知识。当然我也会认真听取有些家长的意见,如要多关注那些不主动举手发言的孩子,调动他们思考和回答的积极性。

幼儿园小班糖果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幼儿在猜猜、抓抓、尝尝的游戏中,体验感知糖果的不同(数量、形状、软硬、味道等。)发展幼儿观察比较简单事物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红、黄、小罐各一对,分别标上记号。

  2. 各种糖果若干。(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糖等。)

  3. 两个透明塑料桶,多条糖果排列纸条。

  4. 每位幼儿粘纸照片、糖果帖纸。

  5. 敲碎的.按叶糖,小袋装的跳跳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回忆体验:

  1. 出示区域游戏中的图片,引起幼儿对游戏活动“送糖果”情景的回忆。

  提问:这张图片认识吗?我们是用它来做什么游戏的?

  这上面有谁?(让幼儿将名字一一念出。)

  遮掉一半的画面,提问:***喜欢吃什么糖,还记得吗(教师必须清楚的了解谁的喜爱,如好朋友之间的。)

  二. 操作,游戏

  (一)“猜糖果”

  1. 红罐中的糖果“一和许多”(罐内放置各种形状的糖果)

  抓住两点:一是听辩是否正确,可数一数验证;二猜猜看

  糖纸里藏着什么形状的糖果?(重点介绍椭圆形)

  教师小结:糖果是有各种形状的。

  2. 猜黄罐中“多与少”(多些棉花糖与5个硬糖果),靠近孩子摇,多摇几遍,嘴里关照“仔细听。”

  问题提示:明明这个罐子里轰隆隆的,怎么这个少,那个多呢?

  (注意故抓住两点:一是验证。二是引导幼儿思考糖果的软硬差异。(原来啊,软的糖果发出的声音轻,硬硬的糖果发出的声音响。)

  (二)抓糖果

  1. 教师出示透明大桶,交代游戏规则:一个手抓一次。

  2. 准备两个大桶(装红色的糖),节省时间,幼儿抓数自己的糖果。

  (抓住两点:一是否每个幼儿都在数,二是数的对吗?会说总数吗?)

  3. 教师图象化统计:用事先准备好的糖果纸条与幼儿粘纸对应统计,统计最多的与最少的。

  4.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抓糖的过程。

  问题提示:

  (1)猜猜顾老师抓糖能抓几颗?为什么我抓的可能多?

  (2)教师用大手演示抓糖过程,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大的手抓的糖果少?)

  (3)幼儿讨论,教师尝试。

  5.幼儿第二次抓糖。

  让幼儿试一试,如不行。教师可提示语言,抓住后,数数多了吗?

  教师观察幼儿比较,排列的方法等。(教师小结:抓的方法不一样,抓到的糖果也会不一样多。下次我们到区角活动继续去玩一玩,比一比。)

  (三.)吃糖果

  1. 尝“桉叶糖”

  ● 教师请客幼儿品尝小小的桉叶糖

  ● 询问幼儿吃在嘴里什么感觉?平时我们都吃甜舔的糖,辣辣的糖什么时候吃?

  ● 读“按叶糖”的介绍,知道这是一种治疗的糖。

  2. 尝“跳跳糖”

  幼儿闭眼张嘴尝,高兴结束。(原来有那么有趣的一种糖,

  吃在嘴里还会跳舞呢。真是又好吃又好玩。)

  3.引导幼儿吃糖时别忘了保护牙齿。

幼儿园小班糖果教案 篇3

  活动名称: 快乐糖果(综合)执教者

  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各样糖的形状、软硬、颜色等外形特征,了解糖果的名称。

  2、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

  3、鼓励幼儿与不同年龄的幼儿交往。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各种味道的糖果来园,知道一到两种糖果的名称。2、大班幼儿画的糖果作品。

  活动过程:

  幼儿言行教师言行

  一、邀请哥哥姐姐

  1、出示糖果引出话题,引导分享。

  2、讨论:怎样和哥哥姐姐一起分享糖果,要说些什么话?

  二、自由谈论比一比谁说出的糖果多。

  三、参观糖果展览引导幼儿挑选一颗自己最喜欢的糖果,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说说自己拿的糖果是怎么样的。(如糖的颜色、形状、气味、软硬程度等。)

  四、品尝糖果引导幼儿说说糖果的味道、名称。师:我们拿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呢?你们想不想请哥哥姐姐一起尝一尝呀?

  五、画糖果

  1、欣赏大班幼儿画的糖果,引起小班幼儿的作画兴趣。

  2、在小班幼儿也想画糖果时,为幼儿提供糖果实物及绘画工具,

  3、展示作品互相交流。

  整个活动在宽松、友好的氛围下开展,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使整个活动顺利完整的结束。

  给他们送过去、打电话、老师去邀请、小朋友去邀请等等自由结伴,互相介绍所见过吃过的糖果的名称、味道、形状、颜色等。

  幼儿自由交流 个别幼儿讲述。

  师:我们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糖果,你们看到这么多糖果,想做什么呢?

  你们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讲讲,自己吃过或看到过哪些糖果?它是什么样的?叫什么名字?

  教师小结:我们看到的糖果,有圆的、方的等不同的形状,有红的、黄的、白的等不同的颜色,有奶油味、咖啡味、桔子味,许多糖果吃到嘴里是甜甜的。

  (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帮助者等身份的介入,让幼儿在与不同年龄孩子的交往中,获得了归属感和认同感。)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糖果请哥哥姐姐吃,也可以引导幼儿用语言请哥哥姐姐吃糖果。

  师:你吃的是什么糖?叫什么名字?

  课后反思:

  幼儿能够感知各种各样糖的形状、软硬、颜色等外形特征,了解糖果的名称,整个活动能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

【关于幼儿园小班糖果教案三篇】相关文章:

关于幼儿园小班教案汇编八篇03-06

幼儿园小班教案《足球》03-03

幼儿园小班教案《刷牙》03-03

幼儿园小班《皮球》教案03-03

幼儿园小班防盗教案03-03

《彩蛋》幼儿园小班教案03-02

幼儿园惊蛰小班教案02-26

幼儿园小班惊蛰教案03-07

关于幼儿园小班教案集合八篇03-05

关于幼儿园小班教案集合4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