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1-10-06 13:44:20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合集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合集7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餐前要用肥皂洗手,生食瓜果须先洗净并去皮。

  2、不贪吃街头小吃,初步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难点:理解个人卫生对自身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故事《小明放学后》及相应挂图;苹果;先了解幼儿在回家的途中是否有吃零食的习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一定都有过肚子疼的经历,可有时候却不知道为什么疼。今天我们班上就来了一位肚子疼的小朋友,看看你们能不能帮他找出原因?

  二、基本部分

  1、师讲故事:《小明放学后》。

  2、幼儿看图,师提问,寻找小明肚子疼的原因。

  (1)妈妈接小明回家,路上小明说有点饿了,他吃了什么?

  (2)回家后,他又吃了什么?苹果是从哪里拿的?苹果上面有什么?吃苹果前他的手洗了没有?

  (3)吃了羊肉串和苹果后,小明怎么啦?医生对他说了些什么呢?

  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这些东西不能吃?吃东西之前需要做什么?

  4、师小结:今天我们帮助小明找到了肚子疼的原因,知道了个人卫生对身体有多么重要,所以请你们以后一定注意:不随便吃路边食品和没清洗过的水果。

  5、实践活动:吃苹果。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品尝苹果,在吃苹果之前要干什么?

  6、幼儿洗手,教师削苹果,然后大家品尝苹果。

  三、结束部分

  活动延伸:《我是小小监督员》。鼓励幼儿回家后将故事讲给家人听,把自己良好的卫生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并时刻监督大家保持这样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容易理解。活动中还发现有不少幼儿不好意思指正小明身上的缺点,这也证实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其实像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生活还有许多,有时候简单的说教是达不到教育效果的。倒不如把这样那样的不良习惯设计到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参加讨论和实践,最后自然领悟到要怎样做是正确的。

  小百科:肚子,指人和其它动物的胃,也是腹部的俗称。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生成

  玩水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但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了解水的特性是不容易的。应该通过实验、操作,借助某些材料,设法使水的特性一一显露出来,让幼儿在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中理解水、认识水。

  物质在水中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本活动旨在通过体验水的味道的变化让幼儿探究、了解某些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物理现象。采用变魔术的形式,是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的;让幼儿在探索后通过标记记录两种“变”的方法,实际上是对科学探索方法的隐性引导,激发孩子用不同的方法探究相同的结果。孩子们在活动中始终充满好奇,积极探索,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初步感知白糖、橘子粉、草莓粉溶解在水里后水会变味。

  2.通过操作感受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物理现象,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表达出来。

  3.愿意参加实验活动,对实验操作有兴趣。

  活动准备

  1.水壶,透明一次性杯子若干,标记图。

  2.白糖、橘子粉、草莓粉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尝试活动,导入主题。

  1.让小朋友品尝白开水。

  师:这是小朋友们平时喝的水。有没有什么味道?

  介绍:这是白开水,淡淡的,没有味道。我们每天都要喝适量的白开水,身体才会健康。(很多孩子不喜欢喝白开水,所以有必要在生活中经常提醒孩子多喝白井水,知道这样有利于健康。)

  2.感知水的奇妙。

  教师变魔术: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后将白糖和水混合,然后让小朋友猜猜水会变成什么味道。

  教师语言参考:我是魔术师,我来变魔术:“摇摇摇,变变变,一二三,变!”

  (用变魔术的方法能激起小朋友更大的兴趣,还可以不让他们看到老师的操作过程,避免他们操作时都按老师的方法,没有自己的探索和思考。用儿歌形式的语言实际上是让糖有溶解的时间。)

  请个别小朋友尝一尝,告诉大家水变成了什么味道。

  (让小朋友尝时一定要注意卫生,每人一只杯子。)

  3.交流谈话:淡淡的水怎么会变成甜甜的水?

  根据幼儿的反应再次加入糖:用小勺取一点糖,放在杯子里,“摇摇摇,变变变,一二三,变!”观察糖到哪里去了?

  4.小结:糖碰到水,就被水溶解了,眼睛看不见它了,可是用嘴巴一尝就能尝到它的甜味。

  二、幼儿探索:变甜甜的水

  1.交代要求,幼儿操作: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只杯子,用白糖把淡淡的水变出甜甜的水。

  (提供的杯子上可以贴上不同的标记,便于小朋友在二次操作时都认好自己的杯子,保持卫生。并提醒孩子:“轻轻地拿哦,太用力了杯子的肚子会瘪的。”)

  2.交流:你刚才是怎么变的?先拿什么?然后做什么?加什么?用标记图表示出幼儿操作的过程。(空杯子一加糖一加水一糖水;空杯子一加水一加糖一糖水。)

  (科学活动是为了激发孩子探究的兴趣,科学规范的操作是孩子学习的基础。用标记图展示两种方法,可以让孩子们直接感受到不同的顺序,同样的结果。)

  3.小结:真奇妙,淡淡的水中加入糖就变成了甜甜的糖水。

  三、再次探索:变不同味道的水

  1.谈话:你还喝过什么味道的水?是怎么变成的?

  2.出示橘子粉、草莓粉:这是什么颜色的?什么东西?让幼儿闻一闻、猜一猜。

  师介绍:这是饮料粉,可以做饮料。淡淡的水中加入它们会变成什么味道呢?

  (让孩子们看看、闻闻两种饮料粉颜色、气味的不同,激发孩子操作的欲望。)

  3.幼儿再次操作,交流自己的发现。淡淡的水中加入它们会变成什么味道。

  (提示幼儿边操作边说“摇摇摇,变变变……”的儿歌,让饮料粉有溶解的时间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溶解的过程。在小朋友交流水变成了什么味道时,由于每个幼儿放的饮料粉量不一样,味道就有不同;有的说甜甜的,有的说橘子粉酸酸的,都是表达了个人的感受。)

  4.小结:淡淡的水中加入黄色的`橘子粉,水就变成橘子味道了,酸酸的,甜甜的。淡淡的水中加入粉红色的草莓粉,就变成草莓味道了,甜甜的。

  四、活动总结

  淡淡的水中加入糖、橘子粉、草莓粉,就会变成不同的味道。

  活动延伸

  提供食盐、咖啡、豆奶粉等,让幼儿品尝变成各种味道的水。也可以尝试把两种饮料粉同时加入水中,观察水会变成什么颜色,品尝一下水的味道。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发展跑、跳、钻等动作的协调性。(重难点)

  2、学习在运动中会躲避,不与他人碰撞。

  活动准备

  1、积木垫小鸭头饰小鱼

  2、音乐《母鸭带小鸭》《几只小鸭下河挖》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小鸭子》做韵律活动。

  一群鸭子,个子矮矮,走起路来,屁股歪歪,拍拍翅膀,太阳晒晒,伸长脖子,爱吃青菜。

  二、引出主题

  师:我们小鸭子喜欢吃什么啊?对我们鸭宝宝喜欢吃鱼(出示图片)我们慢慢长大了要学习本领,今天妈妈带宝宝去河里学习捉鱼的本领,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我们要小心啊,我们先做一下热身运动吧,《转一转》(播放音乐)宝宝们我们做好了准备那就出发吧,

  (1)过小河沟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音乐)

  幼:小河流水的声音

  师:我们游不过去怎么办?谁来想想办法呢,

  幼:跳过去

  师:哦这个宝宝说跳过去,来给大家示范一下,宝宝们仔细看他想的这个办法,她是两只脚同时跳过去的,先双腿弯曲在往上跳,在落地的时候是脚尖着地,我们在原地试一试,宝宝们要轻轻的跳啊,注意安全看那位宝宝跳的最好。来准备跳再来试一试准备跳。哪还有其他办法吗?

  幼:这样一只脚跳过去

  师:这个宝宝真棒,喜欢动脑筋想出了办法。他是两只脚站在地上,当跳过去的时候是一只脚着地,并且是把翅膀展开,这样可以保持身体平衡不摔倒,我们在原地一起练习一下好吗?注意安全不要碰到其他小朋友了,准备跳。还有其他办法吗?妈妈现在想起来一个办法你们仔细看一下,先抬起一只脚然后使劲向前跨另一只脚收回。你也在原地试一试吧。

  小结:我们一共想出了三种办法过小河沟,一种是双脚跳过去,第二种是单脚跳过去,第三种是跨过去。宝宝们用你一种喜欢的方式过小河沟吧。

  (2)钻山洞

  师:宝宝们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前面有山洞我们怎么过去啊,唉急死妈妈了谁能帮帮妈妈想办法解决困难呢?

  幼:钻过去

  师:这个宝宝说钻过去,你来给大家示范一下,这个办法好不好,这个宝宝真聪明,谢谢你为我们想出的好办法。我们排好队伍一个跟着一个钻,不要钻丢了,那样找不到妈妈的。

  (3)躲浪花

  师:、宝宝们快看前面的河水里卷起了浪花,浪花很凶猛的,小心不要被卷到里面啊,那怎么办呢

  幼:躲着过去。

  师:宝宝你来示范一下。这个宝宝爱动脑筋想出了办法。他是躲避浪花跑着过去的。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用三种办法过小河沟,一种是双脚跳过去,第二种是单脚跳过去,第三种是跨过去。然后是钻过山洞,躲过浪花。用这些办法来解决困难,现在我们去捉鱼每位宝宝只能捉一条鱼,先去过小河沟,然后接着去钻山洞,在躲避浪花,每个宝宝都要过这三个环节,在过程中不要碰到其他小朋友注意安全不要受到伤害。排好队伍一个跟着一个来啊。捉完小鱼在那里等着其他小伙伴们。我们能不能做到呢?宝宝们现在开始捉鱼喽!(播发视屏《几只鸭子下河挖》)

  师:现在妈妈要检查一下你们都捉到鱼了吗?哦宝宝们真棒都学会了捉鱼的本领,挥一挥你们手中的小鱼,那宝宝们你们今天开心吗为什么呢?

  幼:开心,因为我们学会了捉鱼的本领。

  小结:我的宝宝们学会了捉鱼的本领以后还要学习更多的本领。

  三、放松动作,听轻音乐

  师:宝宝们现在我们坐下休息一会,拍拍小手,拍拍小腿,两个小朋友相互的捶捶背,躺在地上蹬蹬小腿。

  宝宝们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家吃鱼去喽!向老师们说再见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1、现在的孩子独生女居多,他们大多缺少责任心,自信心,不知谦让,此游戏能为他们创造交往机会,体验游戏的快乐。

  2、增强孩子的四肢的协调性。

  目标:

  1、用多种方法让孩子跃过,钻过拉绳。

  2、促进孩子的交往合作。

  3、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过程:

  1、首先让孩子互相问好。

  2、老师讲游戏规则。

  3、开始

  一、练习双脚向前跳,发展平衡能力。大点的孩子蹲下把绳子放在地上,鼓励小些的孩子双脚跳过去。

  二、迈绳。大些的孩子把绳抬高30—40厘米,其他的孩子从绳上迈过去。

  三、钻绳。手膝爬行,增强四肢及躯干部肌肉力量及耐力。大些的孩子把绳子抬高40—50厘米,小班从绳下爬过。

  四、老爷爷怎样走。低头半蹲走,锻炼膝关节及周围韧带肌肉。大些的孩子起立把绳拉直,绳距地面约70—80厘米,其他的孩子从绳下低头弯腰走过。

  五、学做解放军。大些的孩子把绳抬高约 90—100厘米,其他的孩子迈步直腰从绳下走过。

  六、看谁摸得高。练习纵跳触物,发展弹跳能力。大些的孩子把绳子举过头顶,其他的孩子跳起摸绳。

  此游戏看似简单,操作容易,但对于孩子的交往合作,四肢的协调运作有很大的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认识小脚丫。

  2、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小脚丫带来的乐趣,激发幼儿保护小脚丫的意识。

  3、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一、知识准备:幼儿已有认识小手的经验

  二、物质准备:

  1、幼儿围坐成半圆。

  2、平足塑料模型。

  3、事先准备好的三条小路(海绵软垫、各种豆类、木板铺成的路)小路以半圆形铺在幼儿的座位后面。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我们的小手很能干,会穿衣,会吃饭,还会画画等等。你们知道吗?我们身上还有一样宝贝,长得和小手很象,会是谁呢?

  (引导幼儿说出小脚丫,并脱下鞋子,露出小脚丫,将脱下的鞋子放在椅子下面)

  2、探索实践,认识小脚丫

  --师:我们一共有2只脚,每一只小脚丫上,都住着几位宝宝,这些宝宝的名字都叫脚趾。请小朋友数数1只脚和2只脚分别是多少个脚趾?

  (先请幼儿自由数自己的脚趾数,再集体数数)

  --师:我们的脚趾和手指一样,上面长着什么东西?(指甲)这些指甲摸上去是什么感觉?

  (幼儿摸摸自己的和别人的脚指甲,知道指甲是硬硬的,长指甲会戳痛皮肤)

  --师:脚上除了有脚趾和脚指甲,还有什么呢?

  (引导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自己的小脚,知道脚除了有脚趾、脚指甲,还有脚跟、脚心、脚背骨头等)

  --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自己的小脚丫,我们每个人的脚丫都一样吗?有没有哪里不一样的?

  (教师和幼儿一起比一比,可以从脚的大小、指甲的长短、脚心的形状等作比较,并且认识平足)

  --师小结:我们的小脚和小手一样有2只,每只脚上有5个脚趾,一共10个脚趾;脚有脚趾、脚跟、脚心和脚背等;脚趾上还有硬硬的脚指甲。

  3、创设环境,组织幼儿提升经验

  --师:人的脚有什么用呢?(走路)请小朋友按顺序在不同的路上走走、跑跑、跳跳。

  (幼儿在事先准备好的场地上走走、跑跑、跳跳,先回到座位的幼儿先穿好鞋子)

  --师:走在不同的小路上,感觉怎么样?

  (幼儿自由发言,师帮助组织语言)

  --师:我们的小脚丫很重要,那怎么保护自己的小脚丫呢?

  (幼儿讨论发言,师帮助组织语言)

  --师小结:脚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爱护自己的脚,不能总是赤脚,要做到勤洗脚,勤俭脚趾甲,勤换袜子,不穿太大或太小的鞋等。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画短线和涂鸦给动物洗澡。

  2、知道要做个爱清洁的宝宝。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洗澡

  2、贴有不同动物的纸蜡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教师:动物玩了一天,脸上、身上都弄脏了,怎么办?

  二、动画片-洗澡

  请幼儿观看动画片,看看小动物是怎样洗澡的。

  三、给动物洗澡

  1、用水彩笔重复画短线表示放水。

  2、给动物擦肥皂,用蜡笔在动物身上任意涂抹。

  3、引导宝宝多放点水,多抹一点肥皂,搓出泡泡来。

  四、讲评

  闻闻动物身上香不香?

  (爱洗澡,知道要做个爱清洁的宝宝)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目标

  1、初步学会舞蹈,激发幼儿对跳舞的兴趣。

  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学习基本动作“踵趾步”。

  准备

  1、布置环境:小树林

  2、老虎头饰两个,音乐《两只老虎》。

  活动指导

  一、幼儿学小鸟飞律动入室。

  二、练声曲:师生问好,要求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

  三、复习歌曲:小兔与狼,要求有表情地演唱,并大胆表演。

  四、幼儿学习舞蹈:两只老虎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学唱歌曲。

  师:我们大家来听一首歌,看看你们有没有听过(播放歌曲)

  第一遍:幼儿听后,提问:这首歌里面唱到了谁?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

  第二遍:幼儿整首跟唱歌曲。

  2、以情景"两只老虎在树林里跳舞"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小树林) 听说,这个树林里住着两只可爱的小老虎,我们来看看它们正在做什么?

  (1)播放音乐,"两只老虎"在跳舞、(由两名教师表演)

  (2)幼儿欣赏后,提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两只老虎在干什么呀?(它们在跳舞)它们是怎样跳的?(幼儿自由模仿动作)

  3、教师有表情地示范舞蹈、

  师:老师也来学一学小老虎跳舞,小朋友们先坐着看看伍老师学得像不像,好吗?

  4、引导幼儿学习舞蹈、

  师:小朋友,老师跳得像不像啊?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那 你们要先学会一脚的本领,先看老师做一遍。

  (1)教师示范基本动作--踵趾步。

  (2)幼儿练习,重点指导幼儿左脚脚跟点地,右脚膝盖弯曲,上身挺直。

  (3)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完整跟跳舞蹈动作。

  (4)幼儿听音乐,有表情地完整跳一遍舞蹈。

  (5)分弟弟妹妹请幼儿表演舞蹈。

  (6)让幼儿邀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随音乐舞蹈。

  五、幼儿随音乐开火车律动出室。

  师: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开火车把老虎送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