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1-09-16 09:26:30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教案锦集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教案锦集10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的蔬菜的名称,了解粮食来之不易,爱惜劳动成果,做到不挑食的好习惯。

  2、初步了解几种蔬菜的特点、作用,培养幼儿对蔬菜的了解及喜爱之情。

  3、知道常见蔬菜的实用方法及营养价值。

  4、培养观察,比较蔬菜能力。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交流,知道蔬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

  难点:熟悉各种蔬菜的外形特征,能正确的读出蔬菜的名字。

  活动准备

  1、各种蔬菜(西红柿、黄瓜、萝卜、土豆、茄子、青椒)若干(每人手里一份)

  2、魔术箱

  3、白菜奶奶头饰一份

  4、音乐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导入:师幼做律动《小手拍拍》

  师出示魔术箱,引起幼儿兴趣。

  基本部分:

  二、摸一摸,猜一猜。

  (1)让幼儿猜猜箱子里面装的什么,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述。

  (2)请一名幼儿到前面的箱子里摸一摸,感受其蔬菜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能够说出常见蔬菜的名称,如:西红柿、黄瓜、萝卜、茄子、青椒等。

  (3)师出示各种蔬菜,让每名幼儿亲手摸一摸,感受其形状特点(形状是圆的还是长的,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4)师向幼儿介绍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的好处,鼓励幼儿吃饭不挑食。

  (5)提问:让幼儿说一说(西红柿、黄瓜、土豆、萝卜、茄子、青椒)这些蔬菜都可以怎么吃?哪些蔬菜可以生吃?哪些蔬各种蔬菜菜不可以生吃?

  (6)让幼儿分别说一说自己喜欢吃哪种菜,不喜欢吃哪种菜,为什么?

  结束部分:

  三、小结:

  (1)师出示白菜奶奶头饰:“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啊?(幼回答)今天呀白菜奶奶过生日,我们挑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蔬菜做白菜奶奶的生日礼物好不好”?我们一起给白菜奶奶唱首歌吧,师放音乐《生日快乐》。

  (2)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蔬菜,也知道了蔬菜非常有营养,所以小朋友以后不能挑食要多吃蔬菜,这样身体就不会得病了。

  延伸环节: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各种蔬菜,懂得节约粮食,做个不挑食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出示魔术箱引起了幼儿的兴趣,通过让幼儿观察、猜测以及亲自摸一摸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在第二个环节中,让幼儿说说自己最爱吃哪一种蔬菜,不喜欢吃哪一种蔬菜,为什么?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了解这些蔬菜有着丰富的营养。最后以游戏活动结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宽松、愉快的环境之中,他们兴趣高涨,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幼儿不挑食、不浪费的好习惯。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使我有了更深的感悟,不管上什么课,老师一定要把课程和内容吃透,这样,幼儿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点数1-5,并说出总数。

  2.练习按数量对应匹配、等量归类。

  活动准备:

  1.幼儿围坐成大半圆。

  2.画有点子1-5的瓢虫教师一份,幼儿人手一只(用双面胶贴在椅子背上)

  3.背面有少许双面胶的小虫若干⒋树叶房子,上面有1-5的数字码。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这是几星瓢虫——手口一致点数1-5,并说出总数。

  1.出示一星瓢虫)

  师:看,谁来了?这只瓢虫背上有什么?(点子)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它身上有几个点子?是几星瓢虫?(一星瓢虫)。

  2.手口一致点数2,并说出总数。

  (出示二星瓢虫)

  师:又来了一只瓢虫,这回来的是几星瓢虫?你怎么知道的?

  3.手口一致点数3-5,并说出总数。

  (出示三星、四星、五星瓢虫)

  师:哎呀,来了这么多瓢虫,它们又是几星瓢虫呀?为什么?我们来数一数,看是不是*星瓢虫。(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二、游戏:瓢虫抓害虫——点子与实物数量匹配

  1.师:我们班还来了许多的瓢虫呢,找找它们躲在哪里?把你的小瓢虫找出来贴在手上,你就是小瓢虫啦。

  2.讨论游戏规则

  师:你是几星瓢虫?谁也是*星瓢虫,拍拍你的小翅膀。*星瓢虫在哪里,走到中间来抱一抱。(请1-2个幼儿回答)

  3.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小瓢虫最喜欢吃虫子,可是要吃多少虫子吗?

  原来呀,*星瓢虫就吃几条虫子,那我们就按照他们的办法去捉虫子。(将篮子里的虫子分散放在地上)师:害虫来啦,小瓢虫们,快来抓虫子吧。

  4.评议

  师:你是几星瓢虫,捉了几条害虫?为什么?

  三、游戏:送瓢虫宝宝回家——按数量对应匹配、等量归类

  1.出示树叶房子

  师:瓢虫要回家了,看看它们的家在哪里?树叶房子上有什么?数字5会是几星瓢虫的家呢?

  2.幼儿送瓢虫回家。

  师:你是几星瓢虫?家在哪里?我们送瓢虫回家吧,别忘了把抓到的虫子也带回家。

  (幼儿送瓢虫和虫子到相应的房子里,教师观察指导。)

  3.将树叶房子贴在展板上,集体评议验证

  师:看看瓢虫都回到自己的家里了吗?(集体纠正错误)哪只瓢虫找错家了?为什么?

  瓢虫们都回家了,我们也休息一会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抓不着,却无处不在。

  2、通过运用不同材料的多种方式感受空气的存在。

  3、乐意参加探索活动,体验发现的快乐。

  活动重点:

  知道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抓不着,却无处不在。

  活动难点:

  通过运用不同材料的多种方式感受空气的存在。

  活动准备:

  气球若干、塑料袋、包装纸、吸盘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用吹起来的气球来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并让幼儿通过操作知道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抓不着,却无处不在。

  1、教师出示一个吹起来的气球。

  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气球)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他是鼓鼓的呢?它的里面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里面是空气)。

  2、教师将气球里面的空气放出,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空气排出的过程。

  师:现在气球里面还有空气吗?(没有了,空气跑出来了)

  3、教师为每一位幼儿发一个气球,引导幼儿通过实验发现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抓不着的。

  师:你们看到空气了吗?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气味的?手能抓住空气吗?空气排出的时候我们的皮肤能感觉到吗?

  教师小结:空气看不见,没有颜色,也没有气味,手抓不到,空气从气球里出来的时候,皮肤感到像风吹一样的'感觉。

  二、幼儿尝试用塑料袋、包装纸、吸盘感受空气的存在。

  1、师:这里有一些东西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感受到空气,看看都是些什么?(塑料袋、纸、吸盘)

  师:请你们玩玩这些东西,看能不能感受到空气。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感知空气的存在,教师观察,及时引发幼儿思考。

  3、幼儿交流发现,教师适时引导。

  师:两手抓住拎袋,挥动袋子抓空气,迅速抓空气,迅速封住塑料袋口,鼓鼓的袋子里是什么?

  师:包装纸放置在胸前,当快速奔跑时,包装纸会怎么样?为什么不会掉落下来?

  师:吸盘为什么会吸在光滑的地方?吸盘里有什么?

  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感受到了空气的存在,虽然空气看不见、抓不到,可是它无处不在。

  三、幼儿讨论。

  师:我们生活在空气当中,如果我们离开了空气会怎么样呢?

  师:我们一起闭紧小嘴巴,捏住小鼻子,试一试有什么感觉,当你坚持不住的的时候就把小手拿下来。

  师:为什么会有难受的感觉呢?因为空气不能进入到我们身体里了,我们不能呼吸了,所以会觉得很难受。 如果时间长了,人就会慢慢死去的。你说空气对我们的作用重要吗?(非常重要)。

  四 、结束活动。

  “刚才小朋友在教室里用感受到了空气的存在,那让我们去户外呼吸新鲜的空气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仔细倾听诗歌,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

  2、 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初步学习仿编。

  3、 能分析诗歌,培养想象力。

  4、 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配乐诗歌《出海》、大海背景图、大海里的各种东西、幼儿人手一张长方形纸。

  活动过程:

  一、 感受诗歌的意境

  1、 出示图片(大海背景图)

  (1) 师: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2) 师:看到这么美的大海,你想干什么?

  (3) 师:我呀,想出海,想到海面上去看看、玩玩,你们帮我想想,坐什么去呢?

  (4) 师:有这么多的海上交通工具,我可以划着小船去,可以坐飞机去看海,可以坐大轮船去……那好吧,我就坐大船去,海上有什么呢?

  2、 欣赏诗歌《出海》

  二、 理解学习诗歌

  1、 提问:

  (1) 我出海时,看到了什么?

  (2) 在听的时候,你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

  2、 再次欣赏,跟念诗歌。

  师:大海真美啊!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看看,玩玩?好,我们一起《出海》

  三、 学习仿编诗歌

  1、 师:我们看到了浪花、白云、海鸟、帆船,你还会看到什么呢?

  2、 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仿编。

  如:幼儿:海龟。

  师:海龟有多少呀?

  幼儿:海龟一只只。

  3、 师幼一起仿编诗歌。

  师:真棒!把你们看到的东西,都编到诗歌里去吧!

  四、 一边折船,一边欣赏诗歌

  1、 师:(出示船)你们看,这是什么?(船)你们谁知道我是怎么做的?让我们一起折艘船出海吧!

  2、 引导幼儿用长方形纸折船。(自由想象折船)

  师:比比谁折的船漂亮?

  五、 带领幼儿拿着纸船在诗歌的意境中边念边开出活动室。

  师:好了,我们开着小船出海去了。(随着音乐律动做动作)。

  课后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告诉幼儿,有一个小朋友到海上玩了,他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拍成了照片,想和大家分享。在给幼儿看图片前,我提出要求:“看的时候要找出这是在哪里?有些什么?什么样子的?像什么?”第一次欣赏图片后简单提问,再引导孩子进行第二次观察,要求他们说出特征。重点和幼儿一起观察了浪花 “卷”的特征。在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我请幼儿边看配上文字的图片,边听老师充满感情地朗诵诗歌,听完要求他们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那句,并说出最喜欢这句的理由。

  每当孩子说出一句诗歌时,我就再次出示相应的画面,和他们一起重温诗歌,就这样,孩子们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诗歌。接下来,我用“我念前半句,孩子接后半句”的方法和孩子一起朗读了几遍,再邀请几个能力稍强的孩子到前面来示范。

  最后一个环节,我问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出海?”教孩子折纸船,结束。

  感悟:

  1. 虽然成人感觉这首诗歌的意境很美,但是孩子并不能真正领会。如果能看到“出海”的动态录像,或在朗读诗歌时再配上音乐,这样可能更容易让孩子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在孩子基本学会朗读后,播放音乐,让孩子随音乐有表情地朗读,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2. 活动延伸中有让孩子仿编诗歌的要求,可以带孩子在戏水池玩纸船,然后进行仿编。

  小百科:海域是人类最先通向大洋的桥梁。海域对人类的作用不仅是提供丰富的各类可用资源,它里面的藻类也为调节整个地球水平衡发挥出重要作用。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哪里有泡泡,引起幼儿探究兴趣。

  2、培养幼儿动手实际操作的能力。

  3、通过游戏活动,了解泡泡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泡泡玩具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刚才洗手时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展开

  1.出示泡泡水杯和吸管。

  教师:小朋友吹过泡泡吗?谁愿意给大家表演一下。

  2.观察了解泡泡的大小、特征。

  教师与幼儿一起吹泡泡,请幼儿说出泡泡有大小和各种形状。

  3.操作体验,发现问题。全体幼儿人手一份,观察大小、形状和颜色。

  4.选择有阳关的地方吹泡泡,看泡泡颜色。

  讨论:为什么泡泡会有颜色?

  三、结束

  教师与幼儿一起朗诵儿歌《吹泡泡》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小班教案《阿文的小毯子》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逐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正确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或日用品,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阿文的小毯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正确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或日用品。

  2.逐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1.挂图第1号

  2.故事磁带。

  活动重点或难点:

  通过故事,让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能正确的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和改掉依恋物的坏习惯。

  活动指导:

  1.认识阿文

  教师出示挂图。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是一只小老鼠,名字叫阿文。

  阿文上幼儿园前,很喜欢一条小毯子,到哪儿都带着它。可

  是现在上幼儿园了,带着这么大的毯子行吗?

  2.听听阿文的故事

  教师结合挂图,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阿文常常带着毯子干什么?她喜欢这块毯子吗?

  后来阿文放下毯子了吗?

  3.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

  你们是不是像阿文一样也有一件最喜欢的东西?你们常常用它干什么?你们上幼儿园的时候把它放在哪里?

  我们小朋友比阿文还能干!每天早上高高兴兴地和好朋友再见,到幼儿园学本领,和小朋友做游戏,晚上回到家再和好朋友一起玩,真不错。

  活动延伸:

  孩子们围成圆圈,一起来讨论说说自己喜欢的什么东西?你们上幼儿园的时候把它放在哪里?

  效果分析:

  孩子之间的独立性及适应能力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会了思考。有很多的孩子的一些回答让我发现小班的孩子也慢慢的有了一种自我反馈的能力。

  阿文的小毯子课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幼儿们知道怎样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和日用品——当玩具或日用品用完时要记得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但是我没有达到让幼儿逐渐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目标。

  我的导入很好,达到了吸引幼儿注意里的效果,也让小朋友们了解这节可的主角是老鼠——阿文。

  我让幼儿在户外上课这是缺乏考虑的。因为在户外不能用录影机来听故事《阿文的小毯子》,只能自己讲故事,而通过录影机讲故事肯定能更好地到吸引幼儿注意力,从而让幼儿能够更好的理解故事。

  让幼儿知道要脱离依恋物,独立自主、融入集体重要性。

  在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的这一环节我只是让幼儿们说了一下自己喜欢的东西在他(她)上幼儿园的时候放在什么地方,没有问幼儿常常用它干什么,从而让我失去了一次了解幼儿平时生活、行为习惯的机会。我结尾是让玩具宝宝回家,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幼儿动手的的能也可以考一下幼儿的记忆力。这就达到让幼儿既动手有动脑的效果。

  小百科:毛毯。今亦泛称以棉、毛或化学纤维织成者。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这是一个建立在幼儿当前经验基础(新入园的小班)上的学习活动,我在预设这个活动时的思考是:我班的幼儿是新入园的小班幼儿,他们正处于对环境和同伴从陌生到逐步熟悉的过渡时期,因此,他们往往比较胆小、说话声音轻,只用动作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意图。

  为了让刚入园的幼儿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想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自然地开口,大胆地和同伴一起做游戏,大声地说出自己的请求。

  活动以游戏为载体,选用幼儿喜欢的动物角色作为多媒体课件的主角,整个活动以“敲门”贯穿始终。游戏的形式变化多样,有和多媒体课件之间进行互动的“敲门”,有利用椅背进行的“敲门”,还有和同伴结伴进行的“敲门”等。变化多样的游戏形式能够激发幼儿参与表达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游戏化的过程中,幼儿可以用语言和多媒体课件中的角色进行互动,主动地与角色打招呼、学习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幼儿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大胆地说,有目的地说,这既是小班阶段目标中所要求的,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整个活动还有隐性的目标,即让幼儿“学做有礼貌的人”“做文明的上海小公民”。

  活动目标

  1.能愉快地参加“敲门”游戏。

  2.能在游戏的情境中大胆和大声地学说“咚咚咚××请开门”。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兔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新邻居

  (一)播放多媒体课件:三座房子。

  (小兔家门上贴着头像,小狗家门口有肉骨头,小猴家露出一条长尾巴。)

  (二)关键提问:

  1.小兔家搬来了新邻居,猜猜是谁呀?

  2.提示:谁长着长长的尾巴?爱吃肉骨头的是谁?

  3.小结:原来,小兔的新邻居是小猴和小狗。

  二、敲门游戏

  (一)小猴去做客

  1.播放多媒体课件:小猴去小兔家做客,小猴不礼貌地敲门。

  2.关键提问:

  这是什么声音?小兔开门了吗?

  怎样才能让敲门的声音变得好听?你来试着敲一敲。

  3.集体尝试敲门:把椅背当做门,试着敲一敲门。

  边敲门边说:“咚咚咚,咚咚咚,小兔小兔请开门。”

  4.幼儿一起来教多媒体课件中的小猴敲门。

  5.播放多媒体课件:演示小动物敲门。

  6.小结:去别人家做客要有礼貌,要轻轻地、有礼貌地敲门,主人就会为你开门。

  (二)小狗去做客

  1.小狗也要去小兔家做客,可它不会敲门,怎么办?

  2.幼儿交流自己的办法。

  (这里教师要特别关注幼儿对敲门方法的理解和表达。)

  3.播放多媒体课件:演示小动物敲门。

  4.小结:小猴和小狗都会敲门啦!它们都知道去做客时要轻轻地敲门,敲门时还要向主人说一句有礼貌的话,请主人开门。

  (三)大家来敲门

  1.交代敲门游戏玩法:

  (1)两人结伴进行游戏,分别扮演小兔和客人,客人将“小兔”的后背当做门,玩敲门游戏。

  (2)游戏可交换角色多次进行。

  (这里教师要特别关注幼儿玩游戏时的情绪,以及幼儿在敲门时能否说一句礼貌的话,表示请主人开门。)

  2.小结:你们真有礼貌,轻轻地敲门,有礼貌地说话,我们的朋友就开门了。

  (四)一起去做客

  1.动物朋友们请我们去做客,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去动物朋友家做客敲门时,要能根据不同的角色准确地称呼主人,并说一句礼貌的话,请主人开门。)

  2.播放多媒体课件进行互动。

  3.和朋友们一起唱唱跳跳(播放歌曲“找朋友”)。

  三、延伸

  和幼儿一起去隔壁班做客,让幼儿想一想,一边敲门一边可以怎么说呢?

  反思

  根据新入园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设定本次活动的目标为:“能愉快地参加‘敲门’游戏;能在游戏的情境中大胆和大声地学说‘咚咚咚,××请开门’。”通过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自然地开口,尝试和同伴一起做游戏,大胆和大声地说出自己的请求。从现场幼儿的情况来看,这样的目标符合幼儿当前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多媒体课件中有趣的情境、可爱的动物形象、各种各样的声音,都能吸引幼儿,帮助他们投入游戏。活动目标中设定的学说“咚咚咚,××请开门”的内容,在多媒体课件的情境中反复出现,对小班幼儿起到示范和强化的作用。多媒体课件中播放了不同的动物在“敲门”时的不同表现(有礼貌的、没有礼貌的),带给幼儿不同的感受。幼儿在情境中既有直观的感受,又充分理解内容,还跟着动物学学说说,自然地实现了活动目标。

  “大家来敲门”需要幼儿互相商量,这对小班幼儿而言是一个挑战,他们没有这样的经验,很有可能在这一环节会出现“混乱”场面,因此在提要求的时候要注意明确清晰地让幼儿知道做什么、怎么做。由于活动前预想到了这一点,活动现场幼儿能较有序地玩,每个人都获得了游戏和锻炼的机会。

  活动收尾部分,我和幼儿一起去隔壁班做客,让他们想一想,一边敲门一边可以怎么说?从游戏情境回归到现实生活,自然结束。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是谁在敲门(优质课)

  设计意图:

  小班新生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教师、同伴,一时难以适应,要记住同伴的名字更是困难。怎样让他们轻松愉快地记住同伴姓名,进而逐步融入集体呢?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歌曲《是谁在敲门》简短有趣,表现了主客两人对话的情景。特别是“你是×××”这句可任意替换幼儿或小动物的名字,是幼儿学习的兴奋点,能使幼儿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同时,和游戏相结合的对唱形式较新颖,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为幼儿所喜爱。另外,曲子为D调,四拍子,基本上是一字一音,音域、速度、结构均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对唱歌曲,并愉快地参与游戏。

  2.熟悉同伴名字,初步学习有礼貌地交往。

  准备:

  小猴及小熊的贴绒、布偶、头饰若干,节奏卡等。

  过程:

  一、练习节奏

  1.请小朋友听老师拍节奏,猜猜是什么小动物来了。

  2.出示贴绒小猴及节奏卡(××1×××一1)。小猴是按这个节奏跳出来的:“小猴,跳跳跳。”

  3.出示贴绒小熊,引导幼儿按节奏说“小熊,走走走”。

  (这个环节重点练习节奏。贴绒小猴、小熊随着节奏在节奏卡上跳跃,能使幼儿获得直观印象,自觉把歌词与节奏联系起来,为后面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二、欣赏歌曲

  1.咦!小猴、小熊怎么竖起了耳朵?它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

  2.两位教师分别扮小猴、小熊对唱,幼儿完整欣赏。

  3.这首歌几个人唱?和其他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神秘的表情和口吻很快把幼儿的兴趣调动了起来。两位教师的表演使幼儿很好地理解了什么是对唱。)

  三、学唱歌曲

  1.幼儿分句学唱一遍,重点练习“你是×××”这一句。(为使幼儿准确地掌握旋律,教师教唱时采用单手旋律伴奏。)

  2.幼儿整首跟唱两遍。教师提示幼儿最后一句要唱得轻巧、跳跃,表达高兴的心情。(整首跟唱时每次都替换填入幼儿的名字,能保持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良好的情绪体验。)

  四、师幼游戏

  1.教师扮客人敲门,幼儿扮主人,师幼对唱。

  2.师幼互换角色对唱。

  3.请几名声音较响亮的幼儿扮客人,与全班幼儿对唱。教师伴奏,并用眼神、手势提示。(表演时,客人与主人不同的空间位置较易使幼儿分清角色,多样的对唱方式,再加上教师眼神、手势的提示,能使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五、表演布偶

  1.小猴和小熊听了这么久,也学会了,我们来看他们表演好吗?(当幼儿感到疲劳时,布偶表演能再次引起幼儿的注意,并使他们在欣赏中得到休息。)

  2.小熊请小猴进屋后还可以怎样招待客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即兴用布偶表演。)

  (教师设计提问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即兴表演,既给了幼儿联系生活经验、积极思维的机会,又丰富、扩展了幼儿的交往经验。)

  六、集体表演

  1.一半幼儿扮小猴,一半幼儿扮小熊边对唱边表演,两个教师也各扮一种角色,与幼儿一同游戏。

  2.视幼儿兴趣,鼓励幼儿互换角色再次表演。(为了避免幼儿在集体对唱时混淆角色,两个教师各扮一种角色与幼儿一同游戏。教师事先按“一猴一熊”的规律投放头饰,并以两把椅子为一单位进行摆放,使幼儿能很快和身边的伙伴结成对子,且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保证了游戏的顺利进行。)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8

  活动名称:

  1、 在看一看、讲一讲、猜一猜小动物怎样回家的过程中,喜欢听故事。

  2、 幼儿能大胆想象,并愿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幼儿学说有"飞"、"游"、"走"的短句。

  4、 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 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重、难点:幼儿学说有"飞"、"游"、"走"的短句。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活动主题。

  二、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引入故事,展开讨论。

  1、 上面都有哪些小动物?

  2、 小动物们在一起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三、分段欣赏多媒体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1、看一看: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第二部分,边放边讲故事,幼儿听故事。

  2.讲一讲:

  幼儿说一说自己听到了什么,小动物说了什么,让幼儿学说故事里的短句。

  3.讨论:

  幼儿猜一猜小熊到底是和谁一起回家,并说一说为什么和他一起回家,它会怎么问小动物?幼儿再次学说短句。

  4.教师播放课件第三部分,幼儿观看故事结尾部分。

  四、教师出示课件,让幼儿逐一猜测课件上的小动物都是怎样回家的,并玩验证游戏。

  五、结束部分幼儿自选动物头饰邀约小动物回家。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说一说,要这样回家。

  2.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出去找找看,还有那些小动物没有回家,并邀约他们一起回家。

  教学反思:

  幼儿对扮演小动物的角色都很感兴趣,大部他幼儿也都会用动词说短句,但是在回家的过程中有些幼儿的动作做的不对,不够协调。因此,我觉得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这样调整:活动前的经验准备要更充分,让幼儿了解更多有关动物的活动方式。在平时的活动中要加强幼儿的体能煅炼,发展各肢体的平衡能力。

  小百科:动物界所有成员的身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异养有机体。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您好、请、谢谢、不客气、对不起等基本的礼貌用语。

  2、能根据不同的情境说出恰当的甜甜话。

  3、享受聆听天天话的温馨,感受被别人赞扬和赞赏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鸡、小羊、小猫手偶各一个,不同情境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利用故事,使幼儿了解与人讲话要讲“甜甜话”、

  1、教师使用手偶讲故事《一句天天话》,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礼貌用语。

  提问:为什么小羊和小猫不理小鸡?小兔为什么把小鸡送回家?请幼儿学一学小鸡说的甜甜话:你好,请问到我家的路怎么走?

  2、提问:还有那些话也是甜甜话?引导幼儿了解请、谢谢、不客气、对不起等基本的礼貌用语。

  二、出事情境图片,引导幼儿根据不用的情景学说恰当的话语。

  1、先后出示过生日、看望生病的好朋友、跟同伴借玩具、妈妈为自己做饭等情境的图片,请幼儿说一句甜甜话。如:“爷爷过生日时我们可以说一句什么样的甜甜话?”

  2、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听了这些甜甜的话,心情会怎样?他们会说些什么?让幼儿成分感受甜甜话的魅力。

  三、对朋友说一句甜甜话,感受甜甜话带来的快乐。

  1、教师现场表扬一位上课认真听讲的小朋友。问:“XXX,你听了老师的甜甜话,心里有什么感受?”

  2、请小朋友去找自己的好伙伴,对他说一句甜甜话。

  附故事:一句甜甜的话

  一天,小鸡回时迷路了。它看见一只小羊走来,小鸡问小羊:“喂,到我家的路怎么走?”小羊扭头就走。小鸡往前走,又看见小猫。小鸡问小猫:“到我家的路怎么走?”小猫也是扭头就走。小鸡步明白,为什么大家都不理它?

  小鸡又往前走,遇到了小兔。小鸡有礼貌地问小兔:“小兔,你好!请问,到我家的路怎么走?”小兔笑着说:“我送你回家吧。”说完,就一蹦一跳地把小鸡送回了家。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尝试一页一页地翻看书,学会正确地翻阅图书。

  2.知道书中有好听的故事,能根据画面内容尝试着猜想故事情节。

  3.能保持良好的看书姿势,对阅读活动有兴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喜欢看书,能保持良好的看书姿势,会逐页翻书。

  2.难点:能根据画面能尝试着猜想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出示"手帕")咦?小朋友们你们瞧,这是什么呀?对,这是一块手帕。那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我们可以用手帕做什么呢?

  小结:手帕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为我们做好多事情,擦手、擦汗、擦脸、擦鼻涕...

  二、欣赏故事《方方的手帕》,引发幼儿看书的兴趣。

  师:那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手帕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啊?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方方的手帕》。

  (1)教师为幼儿讲故事《方方的手帕》,当讲到"小刺猬买了块手帕,挂在窗户上,当作窗帘"时,告诉幼儿小青蛙、小兔子、小乌龟也来买手帕了,想知道它们用手帕做了什么吗?

  (2)故事结束后,鼓励幼儿动脑筋想一想,说一说。

  (出示PPT1)师:小动物们非常聪明,用手帕做成很多的物品(小老鼠用手帕做成桌布、小松鼠用手帕做成床单、小刺猬用手帕做成窗帘、小青蛙用手帕做成小帽子、小兔子用手帕做成裙子、小乌龟用手帕做成毛巾)。

  那我们小朋友是不是更聪明啊,请你告诉我,你想用方方的手帕做什么呢?

  二、拓展经验,了解各种各样有趣的书。

  (出示PPT2-8及相关视频)教师向幼儿分享搜集到的各种各样的书:布制书、立体书、塑料书、荧光书,以及能发出声音的书、能做成玩具的书、带香味的书等。

  三、看一看,说一说。

  让幼儿观察所示图片上的小朋友。说一说: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小结:当我们看书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看书姿势(眼离书一尺距,腰要直背要挺,站如松坐如钟,身要端姿要正)。我们不可以趴着看书,不可以乘坐车的时候看书,也不可以躺着看书。

  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卽谓之字。著於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教案锦集10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教案锦集八篇03-11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锦集八篇03-08

有关幼儿园小班教案锦集八篇03-07

【热门】幼儿园小班教案锦集八篇03-05

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锦集八篇03-04

【精品】幼儿园小班教案锦集八篇03-11

精选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锦集九篇03-07

关于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锦集八篇03-07

【精品】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锦集7篇03-06

有关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锦集八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