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和加减法》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4-05-16 17:46:07 炜玲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和加减法》及教学反思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和加减法》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和加减法》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和加减法》及教学反思 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幼儿理解8的组成。

  2、通过操作、实践、启发幼儿看图口述8的加、减法。

  3、培养幼儿的思维、动手能力。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8的组成以及8的加减法。

  活动准备

  数字卡、硬纸片、挂图、8的加减法算式卡、宝藏。

  活动过程

  一、复习

  ﹙1﹚从1数到7。

  ﹙2﹚6和7的组成及加减法。

  二、新课

  1、看图启发幼儿在“7”的基础上发现“8”的形成。

  给“7”添“1”是8,8里面有8个“1”。

  2、教师利用游戏引导幼儿理解8的组成,并让幼儿观察游戏人数的变换来摆硬纸片。

  3、教师和幼儿玩“凑数”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熟练8的组成。

  4、教师出示挂图示范口8的加减法应用题,让幼儿列出算式并学习看图口述8的加、减法应用题列算式。

  5、游戏“寻找宝藏”学习计算8的加、减法算式。

  (教师在藏宝的途中放着8的加减法算式,把全体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算对一题前进一步,哪组幼儿能最先算完找到宝藏,哪组获胜)。

  1+7=8 2+6=8 3+5=8 4+4=8 5+3=8 6+2=8 7+1=8 8+0=8

  8-1=7 8-2=6 8-3=5 8-4=4 8-5=3 8-6=2 8-7=1 8-0=8

  6﹑活动延伸

  7、复习总结。

  教学反思

  对于一名刚刚从幼儿园来学前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够集中,课堂的过程又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所以我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的'培养来设计教案,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这才是一节较成功的课。经过教学之后我作出以下反思:学前班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数学活动对于善于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呢?从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

  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

  使用游戏活动,一节课时间很长,孩子好动,长时间坐不住,课堂中我插了一些游戏,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比赛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幼儿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在小组中进行“夺标签”比赛,比一比谁做的有对又快,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将不断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将所学真正运用于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和加减法》及教学反思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幼儿了解数字8的组成,掌握8的几种不同分法。

  学会进行8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让幼儿主动发现和学习数学知识。

  培养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幼儿乐于探究、善于思考的学习态度。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1-8)、加减法算式卡片

  实物(如小石子、珠子等)或图形卡片(如圆形、方形等)

  白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唱歌或手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熟悉数字1-8。

  2、提问:我们昨天学了数字7的组成,那么今天我们要学哪个数字呢?(引导幼儿回答数字8)

  二、新课呈现

  1、8的`组成

  教师展示8个实物或图形卡片,让幼儿尝试将它们分成两组,并说出每组的数量。

  教师记录幼儿的分法,并总结8的所有组成方式(如1和7、2和6、3和5、4和4)。

  让幼儿通过摆放数字卡片的方式,再次感受8的组成。

  2、8的加减法

  教师出示加减法算式卡片,如“3 + ? = 8”或“8 - 4 = ?”,让幼儿思考并回答。

  通过提问,让幼儿明白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提供实物或图形卡片,让幼儿动手操作进行加减法练习。

  让幼儿两两合作,一人出题,一人答题,相互检验答案。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一些加减法算式,让幼儿快速回答。

  2、提供白纸和笔,让幼儿自己编写一些8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并计算答案。

  四、课堂小结

  1、总结8的组成和加减法知识。

  2、表扬积极参与、表现优秀的幼儿。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数字8的组成和加减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困难,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

  通过本次教学,我深刻体会到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和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和加减法》及教学反思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幼儿掌握8的分解与组合,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8以内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操作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1-8)

  果实图片或实物(如苹果、香蕉等,共16个)

  工作簿和彩色笔

  分组操作材料:每组一套数字拼图或磁贴数字

  大海报一张,用于展示8的分解组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5分钟)

  1、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分食物的故事,比如“小熊有8个蜂蜜罐,它想分给两个朋友,该怎么分呢?”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

  2、复习旧知:快速回顾之前学习的数字7的组成和分解,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二、新课讲解(约15分钟)

  1、直观演示:利用果实图片或实物,展示8可以如何分成两部分,如8可以分成1和7、2和6…,边操作边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分解方式。

  2、互动操作:分发数字拼图或磁贴数字给幼儿,让他们自己动手尝试分解8的不同组合,并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3、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总结8的所有分解组合,制作成大海报,挂在教室显眼处作为参考。

  三、游戏巩固(约10分钟)

  1、“找朋友”游戏:每位幼儿手持一个数字卡片(1-7),教师手持数字8,播放音乐,音乐停止时,持有能与8组成8的幼儿需找到彼此成为“朋友”,并说出组合(如持1的小朋友找到持7的小朋友,说“1和7组成8”)。

  2、“加减法果园”:利用果实图片,设计简单加减法题目,如“树上有5个苹果,又摘了3个,现在有多少个?”幼儿通过移动或计数果实来解题。

  四、练习与反馈(约10分钟)

  1、工作簿练习:发放工作簿,让幼儿完成关于8的分解组合以及加减法的练习题,鼓励幼儿用彩色笔标记,增加趣味性。

  2、小组讨论:完成后,小组内相互检查答案,讨论解题思路。

  五、教学反思(课后)

  成功之处:通过游戏化教学,幼儿对8的组成和加减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动手操作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待改进之处:部分幼儿在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时仍有困难,需要在后续课程中设计更多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加深理解。

  调整建议:对于理解较慢的幼儿,可以设置一对一辅导时间,使用更直观的教具,如实物操作,帮助其建立具体到抽象的理解过程。同时,增加家长互动环节,让家长在家也能辅助孩子进行相关练习,促进家园共育。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和加减法》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3的组成和加减法》含反思10-08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8的组成》03-26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减法》(精选10篇)10-18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的组成》06-2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的组成》03-26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01-17

幼儿园大班数学《8的减法》教案和反思04-06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及分解》06-2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及分解11-1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7的组成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