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

时间:2024-04-13 11:12:58 志华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通用10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 1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解组成,加深对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理解,对分和活动感兴趣。

  2.知道每一个数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合方法。

  3.书写数字6.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一个老爷爷、16条鱼和两个金鱼缸的图片,圆片、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

  2.每个幼儿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记录纸每个幼儿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6条金鱼和2个金鱼缸的图片,提出问题:老爷爷买回6条金鱼,他要把这6条鱼养在两个金鱼缸里,要求每个鱼缸里都有金鱼,可以怎样做,你能帮助老爷爷吗?请幼儿说出分法,教师贴出实物分解图及数字分解图(不一定按顺序)。

  二、请幼儿取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各分成两堆,要求每种的分法都不一样。说出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尝试记录下来。

  三、在黑板上出示6个圆片及分合符号,请一名幼儿上来将他的分法逐一摆出,再请一名幼儿用数字卡摆出相应的分解式。引导幼儿观察并读出6的几种分法,知道有5种分法。

  四、讨论:3有几种分法?2有几种分法?将2~6的分解式逐一摆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数字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法。

  五、练习:翻开用书,添画或填写6的分解组成式。

  活动延伸:

  在练习册上进一步复习巩固6的分解组成和书写。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 2

  活动设计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学过了《5以内各数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这样活动所运用教育过程与手段都注重记忆与训练,于是在选材后思考:如何增强活的趣味性,运用操作和游戏覆盖传统记忆和训练。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之重要和有趣。”找了在计算教学中有丰富经验老教师讨教,他们给我建议是:不要花哨要实用;不要枯燥要趣味。细细研读他们给我的建议,回忆着以前听过的优秀计算活动,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我在设计教案时也时刻遵循着这个原则。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6可以分成5和1,4和2,3和3,1和5,2和4,并知道它们合起来是6。

  2、培养幼儿归类的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6个小熊

  2、幼儿用具:(雪花片,吹塑圆片),作业单,铅笔人手各一份。

  活动过程

  1、复习5的`组成

  玩碰球游戏。

  2、教学6的组成

  ⑴请幼儿观察小熊特征。

  ⑵请幼儿根据小熊特征分类。

  幼儿和老师一起说分合,知道两队调换合起来是6。

  教师小结6的分解

  3、分圆形图片,练习6的组成。

  ⑴教师提示幼儿象刚才分小熊站队那样分。

  ⑵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玩“捉迷藏”的游戏

  ⑴、请6名幼儿藏好,请几个站起来。

  ⑵、幼儿说出藏了几个,并引导说出6的分发。

  课后反思:

  本节课目标很明确,就是学习理解“6”的组成,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的规律。因为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特别强的特点。我们应该在数学活动中应该提供一些渗透着正确的、幼儿可接受的、可感兴趣的数概念的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 3

  设计背景

  学习完《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这天有位小朋友突然问我:“老师我知道了5的 分解与组成,可是我们马上就六岁了,你能告诉我们6的分解与组成吗?”,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最近我们学了《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告诉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学习6的分解组成。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

  2、难点:总结归纳6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教具:大挂图一张(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6的分解式)、6只熊猫卡片、记号笔、记录纸。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图(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6的分式)、

  每人6只动物卡片、铅笔、橡皮、1—5数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

  师:秋天来了,大树妈妈写信忙,写给这写给那,红叶黄叶都写光。

  问:都有谁收到了树妈妈的信?(引导小朋友回答都有哪些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

  问:树妈妈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告诉小动物们要准备过冬)

  师: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盖了许多新房子,准备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过冬天。

  2、出示大挂图引出“6的分解组成”

  师:熊猫家分到了两座房子,熊猫家一共有几只熊猫(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六只)出示“6”的数字卡。

  师:6只熊猫两座房子怎样分,熊猫们犯了愁,不知该怎样分,有几种分发。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帮助自己的小动物来分房子。

  (1)、幼儿观察自己的学具,说说自己分是什么小动物,点数小动物的`数量(6只)

  (2)、幼儿将6只小动物分在两座房子里,每分一次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请幼儿分别到前面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在记录纸上记录幼儿的分法。

  3、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6”的5种分法。

  4、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

  (1)、教师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 3、4和2、5和1。

  (2)、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5、幼儿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尝试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的结果。

  (三)、结束部分

  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挑选一个数字卡(1—5)戴上,伴随找朋友的音乐找到和自己的数字和在一起是“6”的幼儿做朋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活动的设计思路来源最近我们学的《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忙着写着信,树妈妈告诉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 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每个幼儿都分到6只小动物,小动物各不相同,有的是6只小狗、有的是6只小猫、还有的是6只犀牛、6只大象、6只狮子等。每个幼儿还一张画有两座房子的图。形象可爱的教具,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6”,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教师并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 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数字记录分解的结果,初步感知两个部分数可以交换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的规律。

  2、学习正确书写数字6。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初步感知两个部分数可以交换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的规律。

  2、难点:学习用数字记录分解的结果。

  活动准备:

  六面小旗,两团橡皮泥,每人一套1—6的数字卡片,笔

  活动过程:

  一、讲解演示,把6面小旗分成两个不同的部分数。

  1、出示6面小旗和两团橡皮泥,把这6面小旗插在两团橡皮泥上,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请幼儿个别演示,并根据分成的两个部分数量,说出6面小旗分成了几面和几面。然后教师指两团橡皮泥上的小旗,让幼儿说出6面小旗分成了几面和几面,可以用数字几和几来表示,全体小朋友找出相应的数字,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分合式。

  2、教师把一块橡皮泥上的小旗和另一块橡皮泥上的小旗合起来,几面和几面合起来是6面?

  3、教师把一团橡皮泥上的小旗和另一团橡皮泥上的.小旗交换位置,并写出分合式,请幼儿找一找,两个分合式什么地方相同和不同。

  小结:分成的两个部分数可以交换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

  4、同上形式,练习其他几种分的方法。

  二、练习6的组成和书写数字6。

  活动反思: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学习过了《5以内各数的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这样的活动所运用的教育过程与手段都注重记忆与训练,于是在选材后思考:如何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运用操作和游戏覆盖传统的记忆和训练。不要花哨要实用;不要枯燥要趣味。在本次活动中时刻遵循着这个原则。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 5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认识数字6,并了解数字6的组成。

  2. 帮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活动,掌握数字6的不同组成方式。

  3.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0-9的数字卡片。

  2. 小贴纸或小玩具作为教具。

  3. 数学游戏道具:如小球、积木等。

  教学过程:

  1. 引入活动 :老师展示数字6的卡片,让幼儿认识数字6,并询问幼儿数字6有几个小朋友可以组成。

  2. 游戏活动 :老师给每个幼儿发放小贴纸或小玩具,让他们用这些道具组成数字6,如3+3=6,4+2=6等。

  3. 实际操作 :老师引导幼儿用小球或积木组成数字6,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数字6的组成方式。

  4. 小组活动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探讨数字6的不同组成方式,并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5. 总结归纳 :老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幼儿总结数字6的不同组成方式,并鼓励他们发现更多的.组成方法。

  教学延伸:

  1. 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字6的身影,如看到6朵花、6根蜡烛等。

  2. 给幼儿出一些简单的数字6组成的问题,让他们动手解决,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这堂《6的组成》数学教案,幼儿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数字6的组成方式,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 6

  教学目标:

  让幼儿掌握数字6的组成方式,能正确地将6分解成不同的两个数。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观察力,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数字组成的理解。

  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与分享意识。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1-6)若干套。

  记录表,供幼儿记录每次分解的结果。

  实物或图片,如6个苹果、6个玩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6个苹果,问幼儿:“这是几个苹果?如果我们要分给两个小朋友,他们可以怎么分?”

  引导幼儿思考并尝试不同的分法,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二、新课讲解

  展示数字卡片6,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学习数字6的组成。”

  向幼儿展示如何将6分解成两个数,如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等。

  让幼儿尝试自己操作数字卡片,将6分解成两个数,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三、分组活动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些实物或图片,让幼儿合作完成6的组成。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交流自己的分解方法,并引导他们发现分解的规律。

  四、总结归纳

  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分解方法,教师将不同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引导幼儿观察并总结6的组成的规律,如两个数相加等于6、两个数互换位置还是6的组成等。

  五、作业布置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可以用6的组成来表示,并记录下来。

  准备一些数字卡片,让幼儿在家里进行数字组成的练习。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 7

  教学目标:

  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感知6的组成。

  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培养幼儿分析、推理、归纳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6以内数的分合式若干。

  学具:第一、二组:6以内数的分合式及原点卡片。第三、四组:有实物的6的分合式。第五、六组:填分合式的空格。

  教学过程:

  一、集体活动

  复习5的组成。

  师:“我们来玩一个碰球游戏,我的球和你们的球合起来是5。”

  二、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帮每张卡片上的数找到相应的分合式。

  第三、四组,根据实物图,填写6的分合式。

  第五、六组,填分合式的空格。

  三、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的作业,集体进行评价,表扬能按顺序分合的幼儿。

  教学建议: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即一个部分数逐一减少,另一个部分数逐一增加。

  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如分糖果、分玩具等,来加深幼儿对6的组成的理解。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如让幼儿在家中找出一些可以分成6的物品,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将其分成两部分,记录下每次的分合结果。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幼儿不仅能够掌握6的组成,还能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分析、推理和归纳的能力,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 8

  教学目标:

  让幼儿理解数字6的组成,能列举出6的所有组成方式。

  通过具体操作,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1-6)。

  操作材料:彩色小球、积木等。

  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6,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数字是多少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6的组成。”

  二、新课讲解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6的所有组成方式,如:1+5=6、2+4=6、3+3=6等。

  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幼儿理解6可以由哪些数字组成,并引导幼儿观察组成数字的规律。

  三、操作活动

  分组活动: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操作材料(如彩色小球、积木等)。

  幼儿动手操作,用材料组合出数字6,并记录下每种组合方式。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并引导他们发现组成数字的规律。

  四、总结提升

  各组展示操作成果,分享组合方式。

  教师总结6的组成规律,强调组合方式的多样性和规律性。

  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6的组成实例,如:6个苹果可以分成几个和几个等。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对数字6的组成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但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困难。在后续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个体差异,提供更多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 9

  活动目标:

  让幼儿掌握数字6的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1-6若干张。

  6的组成练习纸若干张。

  实物模型(如:6个苹果、6个积木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数字6的卡片,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个数字吗?它代表什么呢?”

  引导幼儿回忆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并提问:“我们之前学过5的`组成,那么6可以怎么组成呢?”

  二、新课讲解

  教师利用实物模型,将6个苹果分成两组,比如2个和4个,然后告诉幼儿:“6可以分成2和4,2和4组成6。”

  让幼儿自己尝试用其他方式将6分成两组,并记录下来。

  教师总结幼儿的答案,并出示6的组成表,让幼儿观察并理解6的组成规律。

  三、操作练习

  教师分发练习纸,让幼儿在纸上填写6的组成。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

  四、总结反馈

  教师收集幼儿的练习纸,对幼儿的答案进行点评。

  表扬表现好的幼儿,鼓励需要努力的幼儿。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寻找身边的事物,进行6的组成的练习。

  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设置数学角,投放数字卡片和练习纸,让幼儿自由练习。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 10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理解数字6的组成,掌握6可以分成哪些数字组合。

  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小玩具或水果等实物、操作材料、教学PPT。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数字6的卡片,询问幼儿对数字6的认识。

  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与数字6相关的物品,引起幼儿兴趣。

  新课讲解

  讲解数字6的组成,例如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等。

  利用实物或PPT展示6的不同组合方式,让幼儿观察并尝试记忆。

  互动游戏

  “找朋友”游戏:幼儿分成几组,每组持有不同数量的实物(总数为6),通过组合找到可以组成6的“朋友”。

  “记忆大挑战”游戏:教师快速展示6的'不同组合,幼儿需要记住并复述出来。

  操作实践

  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尝试将6分解成不同的组合,并记录在纸上。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6的组成。

  总结归纳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6的组成及其重要性。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与数字6相关的知识。

  四、教学意义

  通过学习《6的组成》,幼儿不仅能够掌握数字6的基本组成规律,还能在游戏和实践中锻炼数学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01-17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及分解》06-2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及分解11-1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及分解(7篇)12-0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及分解7篇11-1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的组成》06-2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的组成》03-26

《学习6的组成》幼儿园大班教案08-25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3的组成09-30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7的组成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