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1-08-06 16:08:10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合集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合集8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课题生成:

  在主题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中,我们从小班起重点介绍地球七的动物。于是幼儿、老师共同收集了几种动物如兔子、金鱼、寄居蟹,幼儿对这些活生生的动物很感兴趣。

  “菊香蟹肥”的时节,幼儿都吃过螃蟹,他们带来了蟹壳,他们说:熟螃蟹是红色的。因为螃蟹的大钳子要夹人,父母都不让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儿却有着强烈的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他们探索。

  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

  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

  3、激励幼儿勇敢探索,积累一些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夹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过程:

  1、教师问:你们知道螃蟹吗?(知道)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们玩吗?(不)为什么?

  幼儿l:因为螃蟹凶。

  幼儿2:它有大钳子。

  幼儿3:要夹人。

  2、教师说:今天教师和你们一起玩螃蟹好吗?(好)不过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钳子。

  幼儿观察螃蟹:

  幼儿1,只看不动手。

  幼儿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儿3,用手碰一下马上缩掉。

  幼儿4,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夹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儿坐在地毯上。

  教师问:玩得快乐吗?(快乐)

  教师说: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师又问:螃蟹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自由谈,教师巡听。

  幼儿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

  幼儿2,有眼睛,烧熟了是红色的。

  幼儿3,有三只脚。

  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

  4、教师说: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

  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

  教师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中幼儿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

  不过在活动中觉得“数活螃蟹腿”这个环节较有难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

  专家点评:

  把本活动列为生活活动,可能更加贴切。从整个过程看,并没有什么太难的知识点,但教师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体现的是大班幼儿应有的求知学习欲望,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每次都有众多的难点要突破,只要能激发求知欲望,萌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活动都是好活动。

  反思与讨论:

  这个活动曾为小班设计,现设计为大班活动,你认为还应做哪些修改与补充?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3:动物的防身绝招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目标:

  1、引导幼儿巧妙的使用各种材料,根据外形特征制作美术作品。

  2、通过制作动物,表现和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内容:

  大公鸡

  准备:

  纸杯、吸管、一次性手套、胶带、记号笔。

  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段非常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欣赏音乐。

  二、引导幼儿认识大公鸡,并且分析制作材料,从而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分析与材料:

  红红的鸡冠、尖尖的嘴巴、圆圆的.眼睛(手套),

  身体(纸杯)、尾巴(吸管)。

  三、教师示范,逐步讲解制作过程。

  四、指导幼儿操作。

  表扬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鼓励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

  五、小结幼儿作品。

  六、引导幼儿要爱护、保护小动物。

  我们都知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不要让它们受到伤害。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强弱,熟悉曲中rap部分中的陪我、亲我、夸我、抱我的节奏型×××。

  2、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看图谱演奏打击乐器来表现歌曲中rap部分中陪我、亲我、夸我、抱我的节奏型。

  3、乐于参与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爱我,你就亲亲我。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充满人性、具有时代感的歌曲,不仅能充分说出了当今孩子们的心里话,而已能充分激起幼儿的兴趣。通过打击乐来演奏这首歌,能有效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还能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以及节奏感。

  【活动准备】

  1、幼儿会唱歌曲《爱我,你就亲亲我》

  2、形象图谱(设计配有陪陪我、亲亲我、夸夸我、抱抱我等动作及各种匹配的打击乐器)一张。

  3、陪、亲、夸、抱等动作的头饰若干。

  4、《爱我,你就亲亲我》音乐及动画视频。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提示语:

  1、小朋友们,你们爱我吗?你想用什么什么动作来表示你是爱我的?(师幼谈话互动)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老师也很爱很爱你们。今天呀,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特别的礼物,是你们喜欢的一首歌的动画,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好么?(边放动画边唱歌)

  (二)基本部分。

  1、提问,歌曲中的小朋友是跟爸爸妈妈说了什么?(爱我,你就┅┅)

  2、教师出示4张动作图片。

  师:小朋友说说这些图片告诉我们什么?(爸爸妈妈爱我就要陪陪我,亲亲我,夸夸我和抱抱我)

  师:小朋友们和旁边的小伙伴配合表演一下好不好?

  3、分段播放音乐,幼儿用拍手的方法表现歌曲中出现动作的地方。

  用拍手的方法表现歌曲第一段。

  用拍手的方法表现歌曲第二段。

  用拍手的方法表现歌曲第三段。

  4、完整播放音乐,幼儿用拍手的方法表现歌曲中出现动作的地方。

  5、分组拍手演奏。

  今天我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好看的头饰,现在老师要把它们都发给小朋友们吧。那小朋友能根据你带的头饰来为这首歌曲rap部分打节奏吗?(询问四组幼儿歌曲唱什么的时候要拍手)

  6、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师:这首歌很好听,小朋友们也都喜欢唱,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首歌呢?(老师跟幼儿讨论伴奏乐器)

  (1)用什么乐器演奏"陪陪我"?(小鼓)

  (2)用什么乐器演奏"亲亲我"?(木鱼)

  (3)用什么乐器演奏"夸夸我"?(碰玲)

  (4)用什么乐器演奏"抱抱我"?(三角铁)

  7、出示形象图谱(乐器与动作已经匹配好的),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带的头饰分组演奏。

  (1)分组用乐器演奏第一段rap部分。

  (2)分组用乐器演奏第二段rap部分。

  (3)分组用乐器演奏第三段rap部分。

  (4)分组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rap部分。

  (5)完整打击乐演奏2遍。

  (三)结束部分。

  欣赏歌曲《爱我,你就亲亲我》的动画,再次感受歌曲的节奏强弱。

  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创编《爱我,你就亲亲我》的舞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录像,使幼儿了解蝴蝶的一生是经过卵期,虫期,蛹期,成虫期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昆虫。

  2、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3、在了解蝴蝶的变化中培养幼儿对昆虫探索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布置的主题墙“美丽的蝴蝶”、《蝴蝶的一生》的录像及图片。

  2、供幼儿操作用的珠子、吸管、糖纸、双面胶、剪刀、彩笔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参观“主题墙”,并向同伴介绍自己收集的蝴蝶。

  师:1、小朋友,老师将你们收集来的蝴蝶 布置在主题墙上,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美丽的蝴蝶”

  2、请你们介绍自己收集的蝴蝶是什么样子的,你是在哪里收集到的。

  二、引导幼儿看录像,知道蝴蝶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

  1、看录像

  师:你们知道蝴蝶小时侯是什么样子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录像。然后,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蝴蝶小时侯和长大后有什么不同?在录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2、提出问题

  你在录像中发现了什么?蝴蝶的一生有什么变化?蝴蝶是一种什么样的昆虫?

  小结:蝴蝶的一生有四个完全不同的形态。开始的时候,蝴蝶只是一枚小小的虫卵,这是蝴蝶的第一个时期卵期。渐渐的虫卵孵化成毛毛虫,是蝴蝶的第二个时期幼虫期。到了冬天,毛毛虫又变成了蛹,也是蝴蝶的第三个阶段蛹期。春暖花开时,蝴蝶才会从蛹里飞出来,就到了成虫期。因为蝴蝶每个时期的形态都不同,所以蝴蝶是一种完全变态的昆虫。

  三、通过操作使幼儿进一步了解蝴蝶的一生

  将幼儿分成四组 第一组制作虫卵 第二组制作毛毛虫 第三组制作蛹 第四组制作蝴蝶

  师:老师在这里准备了小珠子,吸管,串珠,糖纸等我们一起用这些东西将蝴蝶一生的变化过程制作出来,然后贴到展板上。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展示

  布置“蝴蝶的一生” 展板,请幼儿把作品粘贴上去,共同欣赏。

  活动结束:教师小结。

  小百科: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大约有 14000 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知道绿色食品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

  2.使幼儿知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环境,纯净的空气,才会生产更多的绿色健康食品。

  3.激发幼儿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ppt课件:绿色食品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课件演示

  1.请幼儿仔细观察标志上的图案,说说像什么?

  2.了解绿色标志的意义

  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组成,即上方的太阳变体,下方的植物叶片和中心的蓓蕾,

  分别代表了生态环境、植物生长和生命的希望。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

  3.讨论:什么是绿色食品

  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4.绿色食品的特征

  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

  5.幼儿操作:绿色食品、非绿色食品分类。

  找一找,把绿色食品放在一个筐里,把非绿色食品放在一个筐里

  进一步加深对标志的认识。

  二、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

  1.观看课件讲述:怎样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禁用或限制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添加剂等

  生产资料及其它有害于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物质,并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

  2.说一说这些地方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加工成为绿色食品?

  (1)奶牛在黑烟冲天的工厂旁的草地上吃草,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

  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2)农田里用脏水浇灌,旁边也有黑烟。

  提问:这农田里生产的东西能加工成绿色食品吗?为什么?

  (3)山清水秀风景地。

  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为什么?

  3.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生产出更多的绿色食品,

  我们就可以吃到更多的绿色食品,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三、怎样创造绿色环境

  1.讨论: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环境被污染的现象?

  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2.争做绿色小卫士

  幼儿相互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说。

  引导幼儿相互交流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想法。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一定发展,但他们手上的灵活性及耐性还需要加强,本班个别幼儿有时很顽皮,为了让幼儿对待事情更投入更专注,所以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蛋壳制作玩具的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动手动脑的习惯,体验成功的喜悦。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制作玩具的方法。

  2、难点:学习兔子,熊猫,小猪等动物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尾巴的不同剪法。

  活动准备

  空鸡蛋壳若干个,小石子若干,彩色纸若干张,双面胶一卷。

  活动过程

  (一)欣赏观察:

  老师拿出自己做好的几种用鸡蛋壳制作的玩具让幼儿欣赏。

  (二)教幼儿制作小白兔的玩具:

  1.取一个蛋壳,洞口向上并放入小石子,取粉红色纸剪成椭圆形长条做兔子耳朵,站在洞口上方的两边。

  2.取红色纸,剪成圆形的小眼睛粘在兔子耳朵下方,用红色彩笔画出兔子的嘴巴,剪一个粉红色的小椭圆形做兔子尾巴。小白兔就做成了。

  (三)小朋友展现并交流,老师点评:

  让幼儿互相观看自己的玩具,然后老师点评。

  (四)活动延伸:

  老师让幼儿用上面的方法做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老师引导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尾巴的不同剪法。

  教学反思

  1.通过活动,小朋友们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很浓,每个小朋友都在参与这次活动,无论小朋友们的手工作品完成的怎样,老师都应该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孩子们有了自信心。

  2.通过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和增添了生活乐趣。让幼儿在兴趣中学习锻炼,培养良好的能力。

  3.但也有不足之处:就是由于时间关系,教师没有全部辅导,只辅导了个别几个幼儿。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和求知欲望。

  2.增进幼儿肢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

  3.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发生变化。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把颜色混合在一起

  2.红、黄、蓝三种颜料水若干瓶、一次性塑料杯、纸巾。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故事

  泡泡妈妈有很多的泡泡宝宝,有一天他们在玩耍,蓝泡泡和黄泡泡一抱忽然变成了绿色,

  蓝泡泡和红泡泡一抱忽然变成了紫色。红泡泡和黄泡泡一抱忽然变成了橙色。

  提问:小朋友们想一想这是怎么回事?

  二、展开

  1.观察:泡泡宝宝变变变

  投放材料请小朋友动手验证

  (两种颜色的水宝宝混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

  蓝色和黄色抱在一起是否真的会变成绿色。

  2.请小朋友分组,进行配色活动

  3.请小朋友说一说,蓝黄宝宝混合后会有什么变化?变成什么颜色了?

  4.教师小结:蓝色和黄色抱在一起真的会变成绿色(出示色卡)。绿色真漂亮,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什么是绿色的?

  三、感知配色方案

  1.趣味练习:把颜色混合在一起

  把一种颜色和另一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幼儿观察并涂色

  2.投放红色颜料瓶,请幼儿进行配色游戏,感知多种配色。

  (1)请小朋友分组,进行配色活动。(做好常规要求)

  (2)请幼儿交换场地,进行另一种配色活动。

  3.请小朋友说一说,蓝红(黄红)宝宝混合后会有什么变化?变成什么颜色了?

  4.教师小结:蓝色和红色抱在一起会变成紫色,黄色和红色抱在一起会变成橙色。

  (出示色卡)。紫色真漂亮,还有什么物品是这个颜色的?

  你还知道什么漂亮的颜色呢?

  四、趣味练习:颜色的混合

  试试两种颜色碰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

  请幼儿将自己的配色结果涂在趣味练习上。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围绕主题大胆地描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2、在游戏中掌握儿歌结构,初步了解拟人手法,并尝试说出简单的拟人句。

  3、在教师的引导下,仿照儿歌结构大胆仿编有关月亮的儿歌,体验创造乐趣。

  4、探索、发现生活中石榴的特征。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了解各种常见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基本特征;

  2、物质准备:石榴、香蕉、葡萄、苹果、桔子的水果实物,《摘果子》音乐。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师:秋天到了,田野里瓜果飘香,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田野里摘果子师幼同做律动《摘果子》,激发幼儿描述水果的兴趣。

  2、学习儿歌: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描述不同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当描述到石榴时,教师带领大家欣赏儿歌,通过角色游戏熟悉儿歌内容(石榴:石榴婆婆,宝宝多多,一个一个,满屋子坐,哎呦、哎呦,小屋挤破。)其中教师充当石榴婆婆,幼儿充当石榴宝宝,幼儿跟随教师缓慢的语速表演儿歌内容,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熟悉儿歌。

  3、仿编儿歌:

  引导幼儿变换儿歌中的人物名词,带领幼儿初步认识拟人手法,使幼儿认识到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或感想。鼓励幼儿说出简单的拟人句子:水果宝宝,蔬菜阿姨,太阳公公,大地母亲,微笑的花等。

  带领幼儿观察香蕉、桔子等食物,引导幼儿根据儿歌特点,变换儿歌中的个别词,把“石榴”换成“香蕉”、“桔子”等,将“婆婆”换成“哥哥”,“妈妈”等,尝试仿编儿歌,教师示范创编,并在幼儿创编过程中给予引导和帮助,善于肯定幼儿的创造,让幼儿在你编编,我编编中学习别人、体会仿编儿歌活动的兴趣。

  4、集体表演仿编儿歌,边读儿歌,边做动作。

  附:仿编儿歌:

  香蕉——香蕉姐姐,朋友多多,一个一个,都来排队,哎呦,哎呦,小队排好。

  桔子——桔子妈妈,宝宝多多,一瓣一瓣,围圈而坐,哎呦,哎呦,都来开会。

  月亮——月亮哥哥,朋友多多,一个一个,围着他坐,哎呦、哎呦,闪闪发光。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创编与别人不同的儿歌。

  活动反思

  幼儿的生活圈子小,感知的事物少,生活经验有限,而儿歌的内容,大多数是描述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加之儿歌的题材包罗万象,更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理。有利于他们想象力的发展。儿歌的内容,特别重视情感和趣味,能够陶冶幼儿性情,有利于幼儿活泼、爽朗、大方等良好性格的形成。好的儿歌还能帮助幼儿正确地宣泄情绪,调节心理机能,增添愉悦因素,有利于情感态度的形成。儿歌中所蕴含的品德教育的内容,能使幼儿通过吟唱、感受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有利于习惯的养成。有时将游戏、儿歌、训练三者融合在一起对幼儿进行训练,也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小百科:中国栽培石榴的历史,可上溯至汉代,据陆巩记载是张骞从西域引入。中国南北都有栽培,以安徽、江苏、河南等地种植面积较大,并培育出一些较优质的品种。其中安徽怀远县是中国石榴之乡,“怀远石榴”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合集8篇】相关文章:

【推荐】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合集六篇03-20

【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七篇03-20

【推荐】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模板合集5篇03-17

【推荐】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模板合集五篇03-16

【推荐】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合集5篇03-13

【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四篇03-12

【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合集七篇03-21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合集五篇03-17

【推荐】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03-21

【推荐】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模板集合5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