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1-06-30 19:01:25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汇编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汇编7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有初步的节奏意识,能随音乐一拍一拍地拍手、点头。

  2、能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伴随音乐节奏初步合拍做小鸭叫、小鸡叫等动作。

  活动准备:

  事先学过小鸭叫、小鸡叫等动作,布置场地。

  活动过程:

  1、随音乐示范表演,幼儿观察。

  (1)引导幼儿坐成半圆形,教师示范表演第一段音乐。

  教师提问:老师做了哪几个动作?拍了几次手?点了几次头?

  (2)教师再次示范表演。请幼儿认真观察细节,注意音乐的节奏:看看老师的动作是怎么配合 音乐的节奏?

  2、引导幼儿练习。

  (1)引导幼儿随音乐做动作,教师用有节奏的语言就行提示。

  (2)放慢琴速,引导幼儿独立随音乐动作。

  (3)按照正常速度弹琴,鼓励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

  3、引导幼儿学习有节奏地拍肩、叉腰等动作。

  (1)引导幼儿学习有节奏地拍肩,并随音乐律动。

  教师:小肩膀听到好听的音乐,也要和音乐一起玩了。大家用两只小手拍拍肩、拍拍肩。

  (2)引导幼儿学习叉腰动作,并随音乐律动。

  4、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做小鸭叫、小鸡叫等动作。

  5、组织幼儿交流、评价,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利用自由活动,组织幼儿继续进行,《拍手点头》的律动。

  户外活动:

  1、体育游戏: 小猫轻轻走 见领域p6。

  2、分组活动:(见周计划表)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歌唱活动,在歌唱中体验快乐。

  2、学唱歌曲,熟悉旋律及歌词,用合适的动作表现小猪憨态可鞠的形象。

  3、能通过琴声及教师的暗示,感受歌唱与间奏相结合的歌曲形式。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1、小猪玩具一个,小猪头饰若干。

  2、钢琴、曲谱。

  活动过程:

  1、实物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小猪玩偶,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教师:你喜欢小猪吗?看看老师手里的这只小猪长的什么样?

  (2)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小猪可爱动作、表情等等。

  2、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熟悉歌词。

  (1)教师弹唱1-2遍,引导幼儿倾听,并用简单的语言说一说听后感受?

  (2)教师根据歌词内容提问。

  教师:你从歌曲里听到什么?歌曲里的小猪长什么样子?

  (3)教师再次轻唱歌曲,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小猪的形象,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

  教师:你们能学一学歌曲中小猪的样子吗?

  (4)教师带领幼儿边读歌词边做动作。

  3、学唱歌曲。

  (1)教师教唱歌曲,幼儿学唱。

  (2)随钢琴伴奏,带领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2-3遍。

  (3)教师反复弹奏间奏,引导幼儿在间奏处加上身体动作。

  4、歌曲表演。

  (1)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

  (2)教师弹奏音乐,幼儿分女生、男生进行歌曲表演。

  (3)幼儿听钢琴伴奏,加入动作、表情完整的表演歌曲。

  活动延伸:

  在娃娃家中放入小猪头饰,供幼儿表演。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树木是我们的好朋友,激发幼儿喜爱树木的情感。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树木,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欣赏并理解故事,能在集体前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

  树干、带有一小段树干树枝和树叶的上半棵大树;故事绘画的纸、笔;撕贴的纸、糨糊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出示小熊)小熊想做什么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猜猜看小熊想画什么

  小熊为什么要画一棵大树呢?老师来讲一个故事。

  二、听“小熊画大树”的故事

  1、教师边讲故事,边相应地出示大树的各个组成结构:

  粗粗的树干是大树的身体,(什么是大树的身体?)长长的树枝是大树的手臂,(什么是大叔的手臂?)树上还有许多好看的树叶。

  2、小熊发现:咦,大树没有脚,怎么能站着呢?(个别幼儿想象回答)大树说:“哈哈,我的脚长在地底下,树根就是我的'脚。”(大树的脚是什么?平时我们看得见吗?)

  3、提问:

  大树的身体是什么?

  大树的手臂是什么?

  大树的脚又是什么?

  你们喜欢大树吗?为什么?

  3、小结:有了大树,小鸟就有地方筑窝,松鼠才可以在大树上窜上窜下忙个不停,夏天还可以在树下乘凉。大树可真好,我们都喜欢它。

  三、画大树

  1、老师画大树:引导幼儿用动作辅助表达有关语句)

  小朋友,老师做小熊,你们做大树,画出一棵棵的大树。

  什么是大树的身体?

  什么是大树的手臂?

  什么是大树的脚?

  2、肢体语言

  (1)你们的身体做什么?

  你们的手臂做什么?

  你们的脚做什么?

  你们的手又可以做什么?

  (2)边蹲下从根开始边做动作,边用“我们”来进行语言表达。

  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它是那么神气!你们想不想画一棵大树?

  3、幼儿画大树:

  幼儿尝试用绘画、撕贴等方法画一棵大树。

  四、大树变森林

  这么多的大树在一起会变成什么?(森林)你们喜欢吗?

  小朋友们可以在树下做什么呢?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表现积极,但忽视了能力弱的幼儿的表现,在下次活动中需要个别指导。

  小百科:树木是木本植物的总称,有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之分,树木主要是种子植物,蕨类植物中只有树蕨为树木,中国约有8000种树木。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由来

  在科学区玩的时候,发现幼儿在装米、水和沙的时候,常把米、水、沙倒在外边,幼儿一个一个的捡很费力,因此教师想帮助幼儿一起解决问题,由此引出漏斗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逐步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3、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兴趣。

  问题板块

  幼儿对漏斗的了解是个空白,幼儿不知道漏斗有什么用?怎么用?

  主题墙报

  1、创设以漏斗为主题的墙饰。

  2、与幼儿共同设计布置墙饰。

  区域游戏相关内容

  1、科学区中放置一些漏斗。

  2、美工区中放置各种材料制作漏斗。

  3、娃娃家中也可放置漏斗。

  家园合作

  1、向家长说明班里搞的活动,使家长了解其意义和目的。

  2、把幼儿的表现粘贴出来请家长了解。

  3、请幼儿在家中也做一些这样的活动。

  资源利用

  1、在幼儿园中进行活动。

  2、可在日常生活中家中进行。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对语言游戏的兴趣;

  2、掌握动物的不同叫声、动作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

  3、初步感受有节奏的语言。

  【活动准备】

  小鸡、小鸭、小狗头饰;小虫、小鱼、骨头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幼儿做好《拍手歌》

  (二)基本部分:

  1、小鸡来做客,出示小鸡头饰导入:今天我们小班来了位小客人,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是谁来了?我们把小眼睛闭上老师数3声睁开眼睛,123~~是谁呀?

  (出示小鸡头饰)我们给小鸡问好老师引导幼儿给小鸡问好"小鸡怎么叫,幼儿模仿小鸡叫。它喜欢吃什么?"(小朋友回答小鸡吃虫子)出示虫子卡片(鼓励幼儿:真棒)

  2、小花猫来做客,毛老师扮演小花猫"喵喵喵,宝宝们听是谁在叫呀?"(毛老师扮演小花猫走来)小猫:"小朋友们好我是小花猫,今天我也来小班做客,你们欢迎我吗?

  (引导幼儿给小花猫问好)师:小花猫怎么叫的?幼儿模仿小花猫叫。宝宝们小花猫来做客我们要请它吃什么呢?幼儿回答,吃鱼。出示鱼的卡片。

  (鼓励幼儿:真棒)

  3、小花狗来做客,老师扮演引出小狗"咚咚咚~~"(敲门声)"咦!是谁在敲门呀?"请老师带小花狗的头饰,模仿小花狗的动作跳出来"汪汪汪~我是小花狗,今天我来小班做客大家欢迎我吗?"(引导幼儿鼓掌并给小花狗问好)师"今天呀小花狗也来做客,小花狗是怎么叫的,我们来学一学,幼儿模范小花狗叫。小花狗喜欢吃什么呀?幼儿答;小花狗吃骨头。出示骨头的卡片。

  (鼓励幼儿:真棒)

  (三)结束部分:音乐伴奏结束;小朋友你们喜欢小鸡,小花猫和小花狗吗?你们愿意和他们做朋友吗?愿意一起玩吗?愿意的话我们一起到外面做游戏,小朋友一起拉着小鸡,小花猫和小花狗高高兴兴的走出去。

  (老师扮演小鸡,小花猫,小花狗)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毛豆的外形及内部特征。

  2、能动手剥毛豆,锻炼幼儿的消极小肌肉运动。

  3、学会由外到内的观察毛豆,并用完整的话语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4、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6、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带荚毛豆4筐、一个空盒子;儿歌(毛豆)

  活动过程

  导入:直接呈现毛豆

  1、师:毛豆长得什么样子?毛豆像什么?用手摸一摸,毛豆上面有什么?

  2、师:小朋友们猜一猜,毛豆荚里面会有什么?

  3、师: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的?

  4、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先示范,再请小朋友们来操作,探索毛豆荚里面的样子。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毛豆荚里面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剥毛豆荚认识了毛豆朋友,知道了毛豆是绿色的,小小的,长得圆圆的,每个毛豆朋友都有一个绿色的小房子,上面还有还有毛,大家相处的非常好。

  活动延伸:毛豆朋友还有哪些用处呢?小朋友们可以回家和家长探讨一下,下次把结果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老师要将孩子们感兴趣的一个点,把它放大,从这个点引发出幼儿可以去思考探索的点。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能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2、学习里面的对话:你的小背心真漂亮,给我穿穿好吗?有点紧,不过挺好看的吧!

  3、享受故事带来的快乐、幽默和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ppt。

  三、活动过程:

  (一)鼠小弟怎么了?

  (出示图片一)提问: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咦,这是谁呀?”(师:“对呀,我们平时都叫它鼠小弟。一起和鼠小弟打声招呼吧!”)

  2、“你们看,鼠小弟穿了一件红色的什么衣服呀?”“有没有袖管啊?我们叫它背心”

  师:“鼠小弟穿着红色的小背心,瞧!多么开心多么神气呀,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神气的样子。”

  (出示图片二)提问:

  1、“咦!刚刚鼠小弟还这么开心这么神气,现在它怎么了?”

  2、“它的头为什么要低下去呢?(不开心)师:“是它不开心了,你们看它的小背心现在变得怎么样啦?”(又大又长)3、“小背心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的呢?”(了解了故事的开始与结尾部分,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故事的中间情节,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变大的小背心。

  师:“现在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教师结合ppt讲述故事内容)

  1、小鸭子看见了,心里可羡慕了,他对鼠小弟说:“小背心真漂亮,让我穿穿好吗?”

  小鸭子和鼠小弟比,谁的身材大?

  如果你是鼠小弟,你会答应吗?为什么?

  鼠小弟很爽快地答应了:“嗯。”

  所以,鼠小弟很快脱下了小背心给小鸭子,自己走开了。

  2、观看图片。

  (1)小背心穿在小鸭子身上,感觉怎么样?

  (2)有点紧,不过还挺好看吧?

  (3)穿着鼠小弟的小背心,小鸭子可高兴了,他会干什么呢?

  3、观看图片。

  (1)不一会儿,鼠小弟的小背心又引来了一个人,谁呀?(猴子)他对小鸭子说:“小背心真漂亮,让我穿穿好吗?”小鸭子也很痛快地答应了:“嗯。”

  (2)猜猜,猴子把小背心穿上了吗?(课件出示10、11面)

  (3)你也来当当小猴子,试着穿穿这件小背心。(学生做动作)

  (4)虽然小背心很小,但猴子还是很喜欢。瞧他怎么跟朋友们说的,“有点紧,不过还挺好看吧?”

  4、阅读下面的图片。

  (1)看来,鼠小弟的这件小背心真的挺好看的,因为接下来还有很多朋友也很喜欢这件背心,都想试穿试穿呢。

  (2)来,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3)你觉得海狮、狮子、大马,谁穿小背心最有意思,选你喜欢的一个来演一演。

  (4)你最喜欢谁穿小背心?为什么?

  过渡:瞧,我们这里穿得这么热闹,又引来了谁呢?(出示)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大象的身材吗?

  大象穿上了小背心,会怎么样?

  你的小背心真漂亮,给我穿穿好吗?

  (5)“鼠小弟的小背心都有哪些小动物穿过呀?”(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片)

  (6)这几只小动物一只比一只大,把小背心撑得又长又大,鼠小弟不能穿了,难怪它会这么不开心。

  5、阅读最后第二幅。

  (1)当鼠小弟发现自己的小背心穿在大象身上的那一刻,他的会有什么反应呢?

  (2)你能读好鼠小弟的这句话吗?(吃惊、心疼、着急):哎呀,我的小背心!

  (3)大象不好意思地脱下小背心,还给了鼠小弟,所以鼠小弟的小背心就变成刚刚我们看的又长又大的了。

  ①现在鼠小弟的心情怎么样?

  ②看着这件鼠小弟已不能穿的小背心,看着鼠小弟难过的心情,我们的心里也都挺不好受的。那么,我们做些什么能让他开心起来呢?

  ③看来,我们小朋友真正把鼠小弟当成自己的朋友了,当鼠小弟伤心、难过的时候,我们能竭尽所能为他分忧。其实,鼠小弟是挺幸福的,因为除了我们,还有别人也希望他开心、快乐。

  6、出示最后一幅。

  你看到了什么?虽然鼠小弟的小背心不能穿了,但是可以有其他的用途,大象想到了把小背心当成秋千,让鼠小弟在他的鼻子上尽情玩耍,给他带来快乐。

  (三)完整的讲述故事。

  师:“这个故事真是太有趣了,好多小朋友都看得笑了,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遍吧。”(教师结合ppt完整讲述故事)——这么有趣的故事我们还不知道名字叫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出示绘本封面,知道故事的名字)

  师:“我们知道了故事的名字,又了解了故事的内容,现在我们就把这个有趣的故事一起去讲给别的小朋友听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