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1-06-07 09:20:02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8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为孩子们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保证,让孩子带着自己设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结果的猜想反复验证。

  2、引导幼儿如实记录自己实验的进程。

  3、通过实验,使孩子们懂得科学要用事实来说话,培养孩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活动准备:

  1、记录板,画有方格的记录纸若干,笔若干。

  2、珠子若干,细线,盆若干。

  3、教师用记录纸(大)。

  活动过程:一、 教师直接提出问题,请孩子们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1、教师伸出自己的手,问孩子们:“我们都有一双手,它们一样大吗?”

  (不一样大)

  2、提问:用什么方法知道手的大小呢?

  (可以将两只手对着比一比;可以用尺子量一量;可以看看谁抓的东西多;还以将手画在纸上看看谁的大)

  3、提问:哪种办法能使我们更精确的知道手的大小呢?

  (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引导幼儿得出“画手印”和“抓珠子”的方法更好。)

  二、 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运用自己设计的方法,测量手的大小,并作记录。

  第一环节:教师让幼儿在方格纸上画画小手,数数手中的格数了解手的大小。

  教师将几筒珠子拿出来先放在旁边,同时把画满方格的纸拿在手里:“如果我给你们每人一张画有方格的纸和一张白纸,同时画手的轮廓,你们想一想,哪一张纸上的手印更容易让我们了解手的大小呢?”

  (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幼儿认为在格纸上画手印更好,这样,数一数手印中的格数,就知道手的大小了。若碰上整格与半格的问题,可让幼儿讨论:一块数或分开数→分开数更准确。)

  教师提出实验与记录要求:请孩子们在纸上画小手的轮廓,画完后,仔细数自己手印占有的整格与半格的数,并将数目分别记录在表的不同栏目中。

  在大多数孩子完成任务后,请孩子们分别报告个人手占的格数,并将其记录在全班的统计表中。同时,建议孩子们试试自己的第二种方法。

  第二环节:小组合作,探索每个人的手能抓起多少珠子。

  教师提醒幼儿:四人一组,轮流合作,每人抓一把珠子并把珠子穿在绳子上,然后再数出珠子的数目有多少,并将它记录在自己的记录表上。

  在大部分孩子都完成抓珠子数珠子的活动时,再一次请孩子们报告自己手抓珠子的数目,并将每个孩子所报的数一一填写在全班的统计表上,将孩子们的一串串珠子贴挂在黑板上,并在每串珠子下写上姓名。

  三、 根据全班的统计结果,对测量手大小的方法展开进一步讨论

  面对全班的统计表和黑板上一串串长短不一的珠子,提问:通过画手、抓珠子,我们是否知道了手的大小?

  提问:我们画了手、抓了珠子,怎么就知道了手的大小呢?

  (是看画的手印占的格多少才知道的;是看珠子串的长短知道的;数数珠子的数目有多少知道的)

  提问:哪种办法最准确呢? <[nextpage]br> (先看手占的格数,再看手抓的珠子数,两个合在一起最准确。)

  师:这种方法是否真的可行呢?让我们再来试一试,用这个办法找出班上最大与最小的手。

  (先找出统计表中手印占格最多与最少的人,再找出抓珠子最多与最少的人,比较一下,结果是否同是那两个人)

  最后,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不是手的大小与个子高矮一致呢?作为孩子们下一次研究的主题。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对中国地图感兴趣,知道中国的南北区域。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中国南北气候差异。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中国地图”图片;“南北大不同”组图;《我们的祖国真大》诗歌音频及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中国地图”,引导幼儿了解中国的南北区域。

  ——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中国的地图长得像什么?(大公鸡)

  ——找一找我们住的地方在大公鸡的哪里?

  ——这是中国的北方还是南方呢?

  ——中国地图上的的“南方”和“北方”以哪里为分界线?

  小结:中国的地图长得像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以秦岭、淮河为界限,分

  为北方和南方。我们住在xx,是秦岭淮河以x,所以我们住在x方。

  出示组图“南北大不同”,引导幼儿了解中国南北气候的差异。

  ——在夏季的时候,中国所有的地方都比较炎热,但是到了秋冬,南北方的差别就很大,一起来看看吧。

  ——冬天的北方是什么样的?人们穿得怎么样?

  ——冬天的南方是什么样的?人们穿的怎么样?

  小结:在冬天,北方非常非常寒冷,经常下雪,人们外出都穿着厚厚的衣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而南方很少下雪或者不下雪。在最南的地方,即使到了冬天,天气也不会很冷。

  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我们的祖国真大》,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感知祖国的广阔。

  1.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有一首诗歌描述了我们祖国南北方的不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北方是谁的家?几月就开始下雪?说明了什么?(北方秋冬气温低)

  ——南方是谁的家?什么时候会盛开鲜花?说明了什么?(南方一年四季气温都比较高,四季如春)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时候,都做了哪些事?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感知祖国真大。

  ——东西南北中是什么意思?请你在中国地图上指出来。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为什么能在同一时候做不同的事?

  小结:中国很大很大,所以住在中国东边、西边、南方、北方、中部的小朋友们在同一时候做的事情也不一样。比如秋冬时节,南方的广东、海南天气还很热,那里的小朋友可以游泳;而北方的黑龙江已经很冷,开始下雪,那里的小朋友可以滑雪;同时西北边的.新疆因为早晚和中午的气温变化很大,所以有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

  再次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我们的祖国真大》,鼓励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1.鼓励幼儿跟读、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我们的祖国真大呀,你爱我们的祖国吗?请你带着热爱祖国的心情朗诵诗歌吧。

  2.组织幼儿分组朗诵诗歌。

  附【诗歌】

  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北方,有冬爷爷的家,十月就飘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们,在同一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毛笔、颜料为大象涂色,创意不同的涂色方式。

  2、感受帮助朋友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花格子大象艾玛》的故事。

  物质准备:大象简笔画、颜料、毛笔、背景音乐、毛巾。

  【活动过程】

  一、忆一忆、说一说

  1、你还记得花格子大象艾玛的故事吗?故事里说了些什么?

  2、艾玛是一只怎样的大象?它与普通的大象有什么不一样?

  二、看一看、说一说

  1、教师播放PPT,幼儿看一看

  教师讲故事:艾玛是一只花格子大象,与众不同的大象,它身上有许多漂亮的花格子,艾玛有许多的好朋友,它喜欢和朋友在一起玩,它是大家的开心果,不管在哪里都能听到艾玛开心的笑声,有一次,艾玛想跟大家开个玩笑,艾玛找了一个泥潭,在泥潭里滚来滚去,吧身上的花格子都让泥土藏了起来,变成了一只普通的大象,然后悄悄的回答象群里,大家都找不到它,直到一场大雨落了下来,它的花格子才又重新出现,大象们都笑的合不拢嘴了“艾玛,这个玩笑真是太好笑了!”原来,把自己装扮起来是多么好玩的事情啊!于是,大家为了纪念这一天进行了一个大象化妆节,每一只大象都要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才能参加这个化妆舞会

  师:这些大象里面你最喜欢哪一只?

  2、师:它是用什么颜色和图案来打扮自己的?

  3、师:下面请小朋友先告诉大家你喜欢的大象身上是什么图案的,让其他小朋友来猜一猜是哪只大象?

  4、小结:这些大象把自己都装扮成不一样的,有彩条的,圆点点的,花格子的,不同图案的,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

  5、师:大象化妆舞会越来越热闹了,吸引了更多的大象朋友来参加

  出示黑板

  师:你们来看看这些大象能来参加舞会吗?为什么?

  6、师:大象请你们来做它们的化妆师帮大象化个漂亮的妆去参加舞会,你们愿意吗?

  三、想一想、玩一玩

  1、讨论:你想要给你的象朋友打扮成什么样子的?

  2、教师出示用具(沾一沾、撇一撇、用完之后送回家)

  3、幼儿操作,教师播放音乐并做巡回指导

  4、幼儿介绍,教师简单讲评

  四、跳一跳、乐一乐

  1、谢谢小小化妆师帮大象化的那么漂亮,舞会马上开始,大象朋友邀请你们一起跳支舞。

  2、鼓励男孩邀请女孩跳舞。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绕口令的特点,能在图标的帮助下熟练地朗诵绕口令。

  2.尝试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逐步减少图标记忆绕口令,喜欢朗诵绕口令。

  3.提高对语言表达技巧的兴趣,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根据绕口令内容自制教学图片。

  2.每人一份《猫和包》的图标(图标后面贴上双面胶)、贴图标的底板。(放在幼儿的座位下面)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绕口令的内容。

  1、教师将绕口令《猫和包》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幼儿听,帮助幼儿理解。

  2、教师逐步提问故书内容:故书的名字叫什么呀?故事里面有谁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3、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摆放图标如、当幼儿说出故事的名字叫《猫和包》,教师就将标题图标“猫和包”放在自板上;当幼儿说到“故事里有小宝,还有小猫”.教师就将“小宝”和“小猫”的图标摆出来。以此类推,根据幼儿的回答增加图标,并有意识地根据绕口令的格式将图标摆放出来。

  二、集体欣赏绕口令《猫和包》,了解绕口令的主要特点。

  1.师:你知道吗,这个故事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来念,想不想听一听?

  2.教师示范朗诵绕口令1一2遍,并加快速度,使幼儿初步感受绕口令的特点。

  三、幼儿练习朗诵绕口令2~3遍,引导幼儿感受绕口令的特点。

  1、师:你在念绕口令时有什么感觉?你发现这个绕口令中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字?(根据幼儿的回答把这些图标特别指出来,让幼儿反复念一念,感知这些字词的发音特点)

  2、教师小结:绕口令是将一些发音相近的字和词放在一起,帮助大家练习发音。绕口令有节奏感,可以越念越快,十分有趣。

  四、引导幼儿借助小图标朗诵、记忆绕口令。

  1.请幼儿把椅子下面的图标和贴图标的底板拿出来。

  师:请小朋友自己看着图标读一读,练一练,注意把那些容易念错的字念准确。

  2.鼓励幼儿自己看着小图标朗诵绕口令。教师注意巡回倾听,及时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3.幼儿尝试根据自己学习的进度逐步减少图际记忆绕口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先去掉两个图标进行练习,然后逐渐去掉多个图标,直到最后鼓励幼儿不使用图标进行练习。

  五、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绕口令比赛。

  1.加人节奏练习,如让幼儿一边拍手一边朗诵绕口令.掌握绕口令的节奏。

  2.引导幼儿尝试加快速度朗涌绕口令并进行比赛。

  3.“绕口令秀”:鼓励幼儿朗诵自己掌握的绕口令,增加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

  4.师:你们回去学一些绕口令,我们再开一个绕口令表演会。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一、主题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不知道我们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更有一些幼儿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即使知道的也只是说“饭是用米烧的”,那么“米”是那里来的呢?孩子们又不知道了,大多数孩子从家长的口中只是了解到:米是用稻子打出来的,而稻子又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可孩子们连稻子都没有见过有怎么能进一步了解呢?正是因为“米”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太常见反而容易让人熟视无睹了。因此我们为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积极主动探索生成了这个《米》的主题,同时也为了让幼儿知道:每天吃得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二、主题总目标

  1、利用地方资源,初步知道米的种植、生产过程、以及种类,感知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成品,了解米营养价值

  2、在收集、品尝各种米及其相关制品的过程中感受科技的日新月异。

  3、在欣赏图片、古诗等活动中,感受农民伯伯种植的艰辛,能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三、主题络

  四、资源利用

  1、社区资源利用:带领孩子参观超市中的卖米专柜

  2、信息资源:引导幼儿收集关于主题的图片资料、录象资料和上信息等

  3、家长资源:协助孩子收集各种各样的米,欣赏乡下看看收割的景象。帮助孩子填写一些活动调查表、制作一些操作材料

  4、物质资源:大家一起各种各样的米、各种材料制成的“起米”工具等、一些农具的模型或图片

  五、关键活动

  活动1:各种各样的米(科学)

  活动2:小小品尝会(综合)

  活动3:米家族(数学)

  活动4:鼓上的小米粒(音乐)

  活动5:“米”画(美术)

  活动6:古诗欣赏《悯农》(语言)

  活动7:起米(科学)

  六、主题环境创设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名称:图形的分类

  活动目标:

  1、巩固圆形、三角形、方形的主要特征,能排除大小、颜色的干扰进行

  图形的分类。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初步的归类能力。

  活动准备:

  大的圆形、三角形、方形的胸饰各一个,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大型积木搭建的图形王国区域。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到图形王国,引出课题。

  “图形王国里,有许多的图形宝宝在搞大联欢……这时,有三个

  图形妈妈来了,你们认识它们吗?(教师逐一带领幼儿复习巩固图形

  的主要特征)

  2、送图形宝宝回家

  分别让幼儿拿一种图形送给相应的“图形妈妈”,教幼儿说:

  “我把XX形宝宝,送给XX形妈妈。”

  3、请幼儿到图形宝宝家做客

  亲亲“圆形妈妈”的脸,拍拍“方形妈妈”的肩膀,给“三角形

  妈妈梳梳头,捶捶背,跳到圆形宝宝家,飞到方形宝宝家,游到三角

  形宝宝家等……

  活动延伸:小朋友与各种图形妈妈分别做游戏(方形、圆形、三角形)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通过种植活动,使幼儿获得有关种植的直接经验,了解泥土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学习简单的种植技能,培养爱劳动、爱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重点难点

  要在一土地上面操作,而且种植之后还要随后观察。幼儿对种植基本是完全陌生而没有实操的经验。

  活动准备

  豆种及种植工具若干,事先准备好种植场地。春天景色及种植图片各一幅。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季节?(启发幼儿说出春天的季节特征)

  2、出示种豆图片提问,(启发幼儿说出种豆的步骤)

  3、通过谈话,激发幼儿种植的兴趣,交代劳动要求。

  4、幼儿帮助教师整理园地。

  5、种植。

  (1)教师示范种豆的方法:挖坑放豆种、培土、浇水。幼儿边观察边做模仿动作。

  (2)幼儿动手种植、浇水。

  (3)教师交代管理要求。要求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管理种植豆子、定时浇水。

  教学反思

  活动过程中没有组织好幼儿,课堂有点乱,在活动中缺少详细的讲解。每节课都应该把所要传授的知识讲到位。令幼儿更易懂,及接受。

  小百科:豆主要是指豆科植物的种子或荚果。豆类的正品有大豆、菜豆、绿豆、黄豆、蚕豆、红花菜豆、印度菜豆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幼儿探索防暑降温的各种办法。

  2、了解在夏天带草帽的好处引发幼儿用各种方法制作大草帽。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防暑用品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互相观察谈谈有哪些防暑用品。

  你们这几天带来了很多防暑用品,看看都有些什么?这些用品有几种?

  二、说说用用他们怎样使人们感到凉快。

  你用过那些?感觉怎样?有没有让你感觉到凉快?

  重点介绍遮阳帽:夏天太阳很大,我出门时会戴一顶遮阳帽。你们戴过吗?有什么感觉?

  在夏天戴遮阳帽可使人们避免阳光的直射,感觉不那么热,脸上的皮肤不容易晒伤。

  说说你们带来的各种遮阳帽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幼儿介绍)

  如果让你来做一顶遮阳帽你会怎么做?选用什么材料?样式等

  我们下次到区角去做做看好吗?

  三、幼儿谈论还有哪些防暑降温的方法。

  那么除了我们今天带来的还有什么在夏天防暑降温的好方法?我们还可以回去问问爸爸妈妈看他们有什么好办法。

  活动反思:

  1、小朋友都说:“生病可难受了,还不能上幼儿园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还要打针吃药,平时我就最讨厌生病了”。让幼儿了解中暑会生病。

  2、帮助幼儿了解一些夏季的防暑知识,做好防暑工作,可有利于我们少生病,让我们健康的度过夏季!

  3、和幼儿一起讨论还有哪些防暑降温的好方法,培养幼儿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8篇】相关文章:

有关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7篇03-22

【必备】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5篇03-21

【精品】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文5篇03-20

【精选】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文10篇03-19

【精华】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范文八篇03-19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范文十篇03-19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文合集六篇03-28

【精华】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五篇03-27

【必备】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八篇03-27

【热门】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文8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