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1-05-20 20:04:49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幼儿园教案集合八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幼儿园教案集合八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目标:

  1、理解故事中小猪通过改变自己形态,寻找快乐幸福的过程。

  2、发挥想象,大胆讲述小猪变形的有趣经历。

  3、有阅读图书的兴趣,掌握一些看书的基本技能。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准备:

  小猪手偶、自制《小猪变形记》ppt、绘本人手一本活动重点: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讲述,培养良好的倾听、阅读能力。

  活动难点:

  能抓住故事的教育点,激发幼儿对倾听、讲述的兴趣。

  过程:

  一、熟悉主人公,启发想象

  1、 出示小猪指偶,引导幼儿和小猪问好。

  2、看P2图。今天,小猪怎么了?引导幼儿说说小猪会在想什么?

  师:小猪觉得做小猪一点也没劲,如果我能变成其他的动物就好了,你们猜猜它会变成谁?

  二、观察图片,感受变形的快乐。

  1、小猪变成了谁?

  出示P4图,引导幼儿猜测小猪想变成谁?利用图片揭示结果。

  出示p8图,引导幼儿说说小猪想变成谁?利用图片揭示结果。

  出示p12图,引导幼儿说说小猪想变成谁?利用图片揭示结果。

  出示p16图,引导幼儿说说小猪想变成谁?利用图片揭示结果。

  出示P20图,引导幼儿说说小猪想变成谁?利用图片揭示结果。

  2、引出故事题目“小猪一会变长颈鹿一会变袋鼠他变来变去,其中还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小猪变形记》。

  三、自主欣赏绘本《小猪变形记》

  师:你们想知道小猪变成其他动物后,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吗?答案都在这本书里面,大家要仔细地看哦,看的时候要安静,一页一页的看,自己动脑筋。等会把你发现的有趣事情讲给大家听。

  1、幼儿自主看书。教师引导幼儿养成正确的看书方法和习惯。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对图书的理解和发现,引导其他幼儿认真倾听。

  四、完整阅读故事ppt,感受故事的幽默诙谐结合ppt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提问:最后小猪觉得什么是最开心? 引发幼儿懂得做自己最快乐。

  活动反思:

  在开始部分,我没有直接切入故事,而是让幼儿观察图片后猜测小猪索要变形的动物,运用"小猪为什么要模仿他"启发幼儿认识到每一种动物都有自身的特点,为故事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产生听故事的欲望。互动中还请幼儿学一学做一做,使气氛轻松活跃。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5种以上水果,了解水果的基本特征及水果对身体的益处。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制作水果沙拉。

  3、体会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水果实物(苹果、香蕉、桃子、梨、西瓜等)数个。

  2、各类果脯、果汁等

  3、各类水果若干、幼儿用刀、沙拉酱、果盘、牙签。

  4、各类水果头饰各三个。

  活动步骤:

  1、每种水果放在不同的货架或不同的区域,(有几个水果没有放在同类水果中。)做成水果店的情景,带幼儿参观水果店引题:

  2、幼儿认识货架上的不同水果,了解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等。

  3、数一数每层货架上的水果各有几个?

  4、找一找货架上哪一层的水果放得不对?训练幼儿观察力。

  5、让幼儿通过摸、闻、看不同形式进一步认识水果的基本特征。

  6、引导幼儿说一说各种水果的营养,对身体有什么益处,教师适当补充或纠正。

  7、游戏:找朋友。

  8、玩法:请个别幼儿分别戴头饰扮演各类水果,其他幼儿听音乐自由动作,当音乐停止时,请幼儿找自己爱吃的水果做朋友,并向大家作介绍。

  9、讨论各类水果的吃法:

  1)生吃、做成水果沙拉、煮水、水果汁、做成果脯等。

  2)幼儿品尝感受它们的不同口味。

  3)分组制作水果沙拉,并品尝自己制作的水果沙拉,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1、制作水果挂图:教师将有各类水果轮廓的图片投放在活动区,引导幼儿将自己喜欢的水果涂色、剪贴,展示在教室里;

  2、加餐的时候引导幼儿再次回顾水果的味道、对身体的好处,纠正个别幼儿挑食的习惯

幼儿园教案 篇3

  谈话活动:

  哪里有数字

  设计思路:

  为更好地开展数字主题活动,了解幼儿已有的数字经验,初步感受数字在人们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设计了此次谈话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围绕“生活中的数字”的话题谈话,会用连贯的

  语言表达。

  2、通过谈话让幼儿初步感受到数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活动准备:

  一些有数字的物体如:钞票、日历、温度计、电话、钟、尺子、电话卡等。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景,引出谈话话题。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发现什么东西有数字呢?

  2、幼儿介绍完哪里有数字后,出示一些有关数字的东西,让幼儿有更深的认识。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有数字的东西,有钞票、日历、温度计、电话、钟、尺子、电话卡等。

  3、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

  师:你们能把平时生活中所看到的数字画下来吗?

  教师启发幼儿开动脑筋,把看到的有数字的东西画下来。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童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加深对作品的体会和理解。散文诗《美丽的秋天》运用简洁、明快的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丰收的、美丽的秋景图。这幅秋景图正好契合的幼儿的心理,不仅能使幼儿结合生活引发无尽的联想,同时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情,唤起幼儿对生活的热爱。

  活动目标

  1.充分理解散文诗的内容,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2.体验秋天的美,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3.丰富词汇:分外好看、黄澄澄的。

  教学重点、难点

  1.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2.充分理解散文诗内容。

  活动准备

  秋天美景图片:花园、田园、果园和优美的音乐

  活动过程

  1.用优美如诗的语言导入。

  “秋天到了,菊花开了,酸酸甜甜的果实挂满了枝头,金黄的稻田里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这一切告诉我们——秋天来了。今天,老师就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篇优美的散文诗——《美丽的秋天》。

  2.尝试描述秋天,激发对语言运用的兴趣。

  (1)提问:你们见到的秋天是怎样的?谁能用好听的句子说一说?

  (2)老师也很喜欢秋天的美景,我都把它拍下来了,你们想看吗?

  3.逐一播放花园、果园、田园的图片。

  (1)提问:你们能用好听的词句形容这些景物吗?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景物都分别长在什么地方吗?

  4.教师朗读散文诗“美丽的秋天”,体会作品的语言美。

  提问:请你们闭上眼睛听,散文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用多种教学方式朗读散文诗,比如:播放优美的音乐,图片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幼儿对散文诗内容的熟悉和理解。

  5.游戏

  幼儿带上秋天景物的头饰,让“景物”找自己的`家(花园、果园、田园)。

  6.自然结束活动。

  老师:你们喜欢秋天的美景吗?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到外面欣赏这美丽的秋景吧!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尝试发现身体各部分的关节,并知道它们的名称和各自的作用。

  2、发展幼儿的尝试精神和大胆的说话及口语表达能力。学习“关节”一词。

  3、教育幼儿平时要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关节。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皮球、筐、关节活动小人,人体图一张,纸夹板、纸夹长臂、线绳、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关节,感知关节的重要性。

  出示皮球,问可以怎样玩,讲一讲可一拍球、滚球、踢球、投篮等,介绍一些规则,检查鞋子裤子。提出要求玩球时看看你身体的哪个部位动起来了?。

  1、幼儿分散尝试活动。

  活动后提问:你刚才玩了什么?身体的哪个部位动起来了?

  2、小结:小朋友刚才玩的时候手、脚、腰、肩等部位动了起来,为什么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会这样灵活地运动呢? 学习关节一词。

  3、游戏“机器人与小精灵”。两名幼儿一个扮机器人将纸夹板用线绳绑住膝关节,双臂套纸夹长臂。一个扮小精灵,教师扮发出口令。两人分别取放筐里的球,看哪一个人先取胜。

  引发讨论:为什么小精灵取的快,机器人取的慢?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人体如果没有关节行动起来很困难,有了关节活动起来很灵活方便。教育幼儿要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关节。

  二、引导幼儿发现认识关节

  1、引导幼儿寻找身体上的关节,小朋友试着找一找,你身体还有哪个部位有关节?在人体图上做标记。如:有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等等。

  小结:原来,我们身体许多部位都有关节,它们的部位不同,名称也不同。

  2、听口令活动各自的关节,幼儿感知自身的关节。

  3、安装活动小人,用活动小人摆一摆做动作。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以认知为主导,以肢体活动和讨论交流为表现形式的活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游戏“机器人与小精灵”活动中,他们不仅活动了身体,认识了关节的作用。幼儿通过观察“关节娃娃”的弯曲动作,能较快地知道,身体能够弯曲的道理,了解关节的作用和名称。最后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和进一步理解关节。同时也让幼儿懂得除了要会保护自己的关节外,还要懂得不去伤害他人的关节。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菊花的多种颜色和姿态,知道菊花是多种多样的。

  2、使幼儿知道菊花是秋天里美化环境的花,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爱护花卉的情感。

  3、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菊花盆景若干。

  2、幼儿操作材料画面“美丽的菊花”。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菊花,概括出它们的特征。

  提问:你们桌上的是什么花?请你们仔细看看、摸摸、闻闻,说说:菊花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从花、茎、叶观察菊花特征,如花开在茎的顶端,花的形状、颜色,叶子边缘有锯齿等。

  幼儿回答后,师小结。

  2、引导幼儿讨论菊花开放的季节及其与人们的关系。

  提问:“菊花是什么时候开花的?秋天你可以在那里看到菊花?人们为什么要种这么多的菊花?(美化环境,菊花还可做清凉饮料,泡茶喝,菊花的香味能治头痛)”你喜欢菊花í吗为什么?你还知道那些花也是在秋天开的?

  3、小结:这些花儿都非常漂亮,人们种许多花,让花把我们生活的地方装扮得更漂亮,更美丽,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

  延伸

  活动让幼儿在操作材料上画菊花。

  活动反思

  一次教学设计,也是教师的一次成长,就像在制作ppt课件的时候,我了解了菊花居然有那么多种颜色,有些菊花的颜色、花瓣的形状都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可以说这也是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提高的过程。

  在活动设计和进行中,观看菊花的时候,孩子们有些按捺不知心中喜悦,摸摸、闻闻、说说,参与的兴趣十分浓厚。但在交流时,孩子们只停留在颜色的表达上,对菊花的外形的描述不太会用语言表达,缺乏经验。因此,活动中,教师讲述的成分多了一些,可在课前告知家长,先带孩子观察了解一些菊花的知识,这样活动中,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会更浓,讲述更积极,效果更好。最后延伸活动用纸杯剪菊花,深受孩子的喜爱,发展孩子动手能力。

幼儿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两段歌词及表达的不同情感,在学会唱歌的基础上学习用轻柔、跳跃的歌声加以表现。

  2、尝试创编歌词及制作图谱,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3、感受人与动物间和谐美好的关系,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图片《迷路的小花鸭》(一)(二),图谱(一)(二),哭笑脸谱各一个。

  三、活动过程:

  1、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5个音阶)

  2、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图片(一),师:你看到了什么?

  师讲述故事:有一天,小花鸭在池塘边的柳树下玩,玩着玩着它迷路了,找不到家也找不到妈妈了,它哭了,哭着喊着叫它的妈妈。

  3、教师随旋律跳一段舞,让幼儿猜猜老师想要告诉大家什么。

  4、师生合作填充完成图谱(一),学唱歌曲第一段。

  (1)出示图谱,了解每一格表示一句歌词。教师唱,幼儿按序指图,师:碰到了什么问题?

  (2)指4、5、6三格,师:你听到老师刚才在这几个地方唱了什么?

  (3)师:小花鸭在什么地方叫妈妈呢?

  (4)师生一起看图谱唱歌,检查贴得是否正确。

  (5)请幼儿一边看图,一边唱歌。

  5、学习制作图谱(二),创编第二段歌词。

  (1)出示图片(二),师:小花鸭迷路了,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时谁看见了它?

  (2)师: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3)师:小朋友很高兴,她是怎么唱歌的?找找应该贴哪幅图片?

  (4)引导幼儿将小房子贴入最后一格,并检查是否正确。连唱第二段。

  (5)边看图谱,边试着唱出歌曲第二段。

  5、边指图谱,边完整演唱歌曲。

  6、体会歌曲不同情感,学习有感情地演唱。

  出示哭、笑两张表情脸谱,请幼儿分别贴到图谱前,该如何贴?为什么?

  师小结:第一段讲小花鸭迷路了,找不到妈妈,心里很难过,我们要用轻柔的、伤心难过的声音来唱,第二段讲小朋友把小花鸭送回家,小花鸭心里很高兴,所以我们要用高兴的、跳跃的声音来唱。

  7、尝试用动作进行歌表演。

  (1)请幼儿边唱边想想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每一句歌词。

  (2)请幼儿找个空位子进行歌表演。

幼儿园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大自然中的声音,积极尝试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制造声音。

  2、展开想象,制造和体验美妙的大自然声音。

  二、活动准备。

  1、声音:雷声、雨声、蝉鸣声、蚊子叫声、空调运行声等。

  2、搪瓷杯,筷子,不锈钢小勺,塑料垫板,塑料袋,空纸盒,铁盒,硬币,木块等。

  三、活动过程。

  (一)感受大自然中的声音。

  1、播放声音。

  树林里的鸟、蝉(知了)、打雷、下雨

  2、提问。

  (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你在什么时候听到过这个声音?

  (3)夏天里,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3、教师小结:轰隆隆的雷声、哗啦啦的雨声、“知了知了”的蝉鸣声、嗡嗡嗡的蚊子叫声,这些都告诉我们夏天到了。

  (二)探索、创造声音。

  1、用各种材料制造声音。

  教师:除了大自然里有各种有趣的声音之外,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东西会发出声音呢。

  2、出示一些物品。

  教师:你能用这些东西制造出有趣的声音吗?请小朋友选择一样东西试一试。

  3、分享制造声音的不同方法。

  教师:你选了什么东西?它发出了怎样的声音?你是用什么方法让这东西发出声音的?

  4、教师小结:原来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让同一种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比如,用手拍铁盒,铁盒发出了砰砰砰的声音。用拳头敲铁盒,铁盒发出了咚咚咚的声音。真是很神奇哟!

  5、幼儿再次尝试自由选用材料制造声音。

  提问:你选择了什么东西把它发出了什么声音?这种声音像什么?(启发幼儿大胆联想)

  用装满米粒的塑料瓶发出了沙沙沙的下雨声,敲打铁盒说发出了轰隆隆的打雷声,拗动塑料垫板发出了呱呱呱的蛙鸣声。

  教师小结:你们看,这些东西普普通通,但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居然变出了这么多的声音,大自然真是奇妙。只要我们多留意:多看、多听、多想,就可以从生活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三)欣赏散文《夏天的声音》。

  1、教师:有一篇好听的散文叫《夏天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边播放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边朗读散文。)

  2、提问:这篇散文里也有很多有趣的声音,你们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四)音乐之声。

  1、教师:我们来开个音乐会吧,每热选一样东西,一起来模仿里面的声音。

  2、教师小结:我们用敲、拍、吹、搓、拉等许多方法让一些不会动的东西发出有趣的声音,演奏出了那么多动听的声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美妙的音乐之外,大自然和生活中还藏着许多奇妙的、好听的声音呢。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可以听到大自然为我们演奏的美妙的音乐。

【【必备】幼儿园教案集合八篇】相关文章:

【必备】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合四篇03-24

【必备】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3-24

【必备】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模板集合6篇03-21

【必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7篇03-29

【必备】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3-28

【必备】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模板集合7篇03-28

【必备】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3-26

【必备】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模板集合5篇03-25

【必备】幼儿园小班教案汇编四篇03-29

【必备】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九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