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1-04-03 18:26:52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幼儿园教案合集七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备】幼儿园教案合集七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基本的手指指型,能跟随老师正确做动作。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手指灵活能力及模仿能力。

  情感目标:

  锻炼学生的首脑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学生要多运动、多锻炼。

  个训目标:

  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做出动作。

  2、能认真上课,不打扰他人上课。

  教学重点:

  手指指型、手指操的动作。

  教学难点:

  动作的完整及连贯性。

  教学方法:

  直观法、演示法、练习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手指指型: 合指 分指新授

  三、新授:

  导入:(伸出两只手)这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他们能做很多事,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让自己的两只手动起来。

  1、出示课件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分指 合指 切指 拳头 扇指 钩指 弯指

  提问:我们学习过了分指、合指,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几种手指指型。

  教师分别示范切指、拳头、切指、扇指、钩指、弯指的指型动作,并讲解要领,让学生模仿动作。

  在熟练之后教师喊口令做手指指型动作组合,教师指导。

  2、学习儿歌并做手指操——五个好兄弟

  五个好兄弟

  两个大拇指(两手成拳相对,拳心面向身体,拇指伸直),比比一样高(拳心相对,拇指并在一起),

  相互点点头(两手拳相对,拳心向身体,拇指向前弯屈),

  接着弯弯腰(拳心相对,拇指向前弯屈)

  两个小拇指(两手小指伸直)

  一样都灵巧(两手小指弯屈运动)

  相互拉拉勾 变成好朋友(两手小指反复互勾)

  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弹动食指、中指、无名指)

  样样事情离不了(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弯屈运动)

  五个兄弟在一起(分指、合指)

  团结起来力无比(拳头)

  教师带领学生熟读儿歌之后,教师完示范动作讲解要点,分节教授并指导。

  四、巩固练习:

  教师喊口令,齐做手指操。

  五、小结:

  教育学生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对本节课表现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其他同学鼓励。

  教学反思:

  马光俊和王雪同学上课比较认真,能跟随老师一起做动作,并能认真学习,其他同学因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同,进步快慢也不一样,还有个别同学不能认真上课。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什么是流感,了解其危害性。

  2、懂得怎样预防流感。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每天早上来幼儿园时老师在门口都对你们做了哪些检查啊?”

  幼:记体温、摸头、有无发烧咳嗽症状……

  师:那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给你们做这么多的检查吗?

  幼:……

  师:老师们给你们做这么多的检查都是为了帮助小朋友们预防疾病,现在又出现了一种传染病,叫做“流感”,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了解一些“流感”的相关知识。

  二、请幼儿观看图片并提问:

  1、图片(一):图片上有谁?他头怎么了?

  2、图片(二):这个小朋友喉咙怎么了?

  3、图片(三):这个小朋友身体舒服吗?从哪里看出他很难受,他的表情怎样?

  这种病叫什么病?

  教师小结什么是流感,是一种由流行性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三、了解流感的危害性。

  提问:流感有什么危害?重者会引发肺炎和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四、怎样预防流感。

  1、讨论:怎样才能预防流感?

  小结: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尤其是在咳嗽和打喷嚏后;要保持居室卫生,常开窗通风;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通风不畅的场所;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凡是出现发烧、头痛、咳嗽、胸闷的小朋友要及时告诉老师,及时到医院就诊。

  五、延伸活动:请家长配合引导幼儿正确洗手,预防流感。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熟练演唱歌曲,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

  2、体验与同伴一起玩《小松鼠采松果》游戏的乐趣。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自制ppt、松果道具若干、歌曲音带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1、ppt:秋天到了金黄色的树叶从树上飘下来,一片二片多美啊。

  2、有只小动物来树林里玩,听,它来了

  猜猜谁来了?为什么?(出示小松鼠)

  二、理解、模仿歌词

  1、小松鼠来树林干什么?

  我们来学一学:刺溜、刺溜,我是小松鼠。刺溜、刺溜,找呀找松果。

  2、听着音乐,我们来演一演吧

  3、松树上有许多松果,怎么采呢?

  听一听,歌里是怎么唱的? 噗噗噗噗,爬上树。

  4、小松鼠是怎么爬树的?

  原来小松鼠是从树底下爬到树顶上的。真棒。

  5、小松鼠爬到了松树顶上采松果,要对松树爷爷有礼貌(立定,伸出双手)。松树爷爷,请你给我一颗小松果。

  小松鼠采松果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练练本领吧。

  三、游戏互动

  1、练好了本领,我们一起来采松果。我先来演松树爷爷,你们来我这里采松果。

  2、现在我们找个朋友,一个演小松鼠、一个演松树爷爷吧。(交换游戏)

  3、这次松树爷爷要和小松鼠做个游戏,松树爷爷把松果藏在树叶里(老师演示将玩具藏在手心里,放在身后)。小松鼠猜对了就能得到松果。猜对了,两个朋友换一换玩。

  4、天色不早了,小松鼠们真能干,找了这么多的松果。我们把松果放到篮子里,留着过冬时再吃吧。

幼儿园教案 篇4

  教学准备:

  1.了解幼儿假期中的活动,引导幼儿其中一件有趣的事.

  2.请幼儿将假期中画的图,拍的照片,新添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并张贴到外面.

  教学过程:

  1.以手偶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一个手偶:小朋友们这是谁啊?(小猴)今天他想知道你们在假期中遇到哪些有趣的事?到哪里玩的?和谁一起玩的?讲给大家听一听.

  2.请2--3位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可以结合自己带来的东西讲述,使讲述内容更形象.(要求运用连贯的语型:"我看见了........还看见了.....")

  3.幼儿在小组中相互讲述,鼓励幼儿声音响亮地讲述假期中有趣的事,和同伴分享快乐.同时鼓励大家认真,安静地听别人讲述.

  4.将幼儿带的物品分别展示在玩具柜上。

  教学目标:

  1.能用较完整的句子讲述假期中有趣的事.

  2.乐意相互了解同伴的假期生活,分享快乐.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尝试看图说话。

  2、理解图画书中妈妈所变化的形象在实际生活中的意思,并能够大胆表达。

  3、感受母爱的伟大,知道妈妈很爱自己,会表达对妈妈的爱。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1、绘本:《我妈妈》

  2、语言训练的字条

  活动过程:

  一、理解绘本内容

  1、引出:“小朋友们,今天我带来了一本安东尼。布朗的书”出示“爱心和花朵”扉页图案,“我们看第一页,这是一块花布,漂亮吗?你们觉得这么漂亮的花布衣服会穿在谁的身上呢?”

  2、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妈妈,“这是一位小朋友的妈妈,你们看她是一个怎么样的妈妈?”

  3、学说:“这是我妈妈,她真的很棒”

  4、理解图画书中妈妈所变化的形象,即实际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1)厨师图片:你们在这张图片里看到了什么?妈妈做的饭菜好吃吗?都做过什么菜呢?她是不是一个很棒的大厨师呀?学说:“我妈妈是个手艺特好的大厨师”

  (2)特技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妈妈在干什么?她帮我们把玩好的玩具都收起来了,还会给我们弄好吃的水果,是不是很厉害?

  (3)画家图片:你们猜妈妈在干什么?你们的妈妈会这样做吗?

  (4)强壮图片: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她的力气是不是很大?看看安东尼。布朗是怎么说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强壮的女人。我妈妈真的很棒!一起说:“我妈妈是全世界最强壮的.女人,我妈妈真的很棒”

  (5)园丁图片:你们看妈妈手里捧着什么东西?她的衣服和头发怎么了?安东尼。布朗说:我妈妈是一个有魔法的园丁,它能让所有的东西都长得很好。

  (6)仙子图片:你们看妈妈变成了什么?她什么时候像仙子呢?

  (7)天使图片: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你们的妈妈也会唱歌给你们听吗?什么时候?唱得好听吗?

  (8)狮子图片:哇,妈妈变成什么了?她怎么变成狮子了呢?妈妈什么时候像狮子?安东尼。布朗说:我妈妈真的、真的很棒!一起说:“我妈妈真的、真的很棒”

  5. 引导幼儿思考自己的妈妈形象:这个小宝宝的妈妈真的很棒,小朋友你们的妈妈有没有特别棒的事情呢?

  6.引导幼儿思考妈妈的形象:蝴蝶图片:你们看妈妈变成什么了?蝴蝶妈妈漂亮吗?我们也来夸夸自己的妈妈,你们觉得妈妈还会变成什么呢?

  我们看看安东尼。布朗是怎么说的:我妈妈还像沙发一样舒适,她像猫咪一样温柔,有时候,又像犀牛一样强悍。我妈妈真的真的真的很棒!一起说一遍。

  7.感受不管妈妈是什么职业什么工作,都爱我们

  (1)舞蹈图片:你们看这里的妈妈在干什么?他是一位舞蹈家

  (2)航天图片:这位妈妈是什么工作呢?

  (3)电影明星、大老板:不管我妈妈是个舞蹈家还是个航天员,也不管她是个电影明星还是个大老板,她都是我妈妈

  8.超人图片:我妈妈是一个超人妈妈,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我爱她,而且你知道吗?她也爱我!永远爱我(深情地)。

  二、 完整讲述绘本内容,感受妈妈的爱

  这个故事我们讲完了,你们现在有没有想抱抱自己的妈妈呢?想的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在教室里找一位小朋友或者老师,把她们当做你的妈妈,去抱一抱她

  三、 语言训练(老师一句小朋友跟念一句,并做动作)

  我妈妈真的很棒!

  我妈妈真的、真的很棒!

  我妈妈真的、真的、真的很棒!

  我妈妈像蝴蝶一样美丽

  还像沙发一样舒适

  她像猫咪一样温柔

  有时候,又像犀牛一样强悍

  我爱妈妈,妈妈爱我!

  四、请小朋友说说这本书中印象最深的画面或者一句话,并说说原因

  五、总结。

  每位小朋友的妈妈都是世界上最棒的妈妈,请小朋友们回家以后夸夸自己的妈妈,还有,帮助妈妈做点事情,妈妈一定会很开心的。

  活动反思:

  学姐上的这堂课有很多好的地方,比如她较好地掌握了绘本的要点,让小朋友循序渐进地学习绘本的内容,最后让小朋友回去夸夸妈妈,这点我觉得做得很好。但学姐上的这堂课总体质量不是很高,只有部分小朋友达到了目标,我觉得一方面跟小朋友的兴趣没有被调动有关,学姐如果上课的时候能更加投入,语言表达能更加生动些,应该会更好。老师建议学姐在上绘本课的时候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首先完整地讲一遍绘本,接着问小朋友有关于绘本的问题,然后再讲一遍绘本的内容,最后让小朋友学着讲。我觉得老师的这个方法很好,能让小朋友更好地学习到绘本的内容,我以后在上绘本课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

  小百科:“妈妈”(拼音mā mā)是母亲的口语。“妈” 从造字上看,妈是形声字,从女,马声。本义是称呼母亲,重读仍为原义。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作品中色块大小对比、三原色搭配所带来的美。

  2、通过对比欣赏遮住黄色色块的画面和完整的画面,感受作品中不对称的均衡风格。

  3、初步欣赏抽象画,了解绘画有多种风格。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构成》及其他作品若干幅。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构成》。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大画家的画,看看他的画和我们以前看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有很多格子,有红色,黄色,蓝色,还有很多黑线!

  教师:这幅画和我们以前看到的画不太一样,没有小动物,没有蓝天白云,什么都没有,只有红色、黄色、蓝色三种颜色!

  2、分析画面,引导幼儿注意画面的艺术要素。

  (1)你在画面上看见了什么?

  幼儿:黑线,格子,红色,黄色,蓝色,

  (2)进一步欣赏。

  教师:画面上的格子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画面上有哪些颜色?让你想到了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红色的,有哪些是黄色的,又有哪些是蓝色的?(比如:蓝色可以想到大海、夜空,是冷色;红色想到太阳、火,是暖色等)

  (3)引导发现画面色彩搭配的美。

  教师:你们觉得这幅画好看嘛?如果我们把红颜色换成蓝颜色好吗?为什么?

  幼儿:好看,红色不能换成蓝色,换了之后蓝颜色太多了,不好看了。

  (4)通过对比欣赏遮住黄色色块的画面和完整的画面,感受作品中不对称的均衡风格。

  教师:现在老师遮住黄色色块,你在看看这幅画有什么感觉?没有遮住黄色色块的画,你有什么感觉?

  幼儿:如果把黄颜色遮住,就不好看了,没有遮住就好看了。

  如果以上两个问题幼儿回答不出来,或者是回答的不够清楚,教师可以再进行引导"我们刚刚说这幅画里的颜色都分别代表了我们生活中的颜色,那如果把这幅画中的黄色不见了,就好像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黄色,想一想,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少了黄色,我们的生活还完整吗?我们的世界还美丽吗?

  3.再次完整的欣赏作品。

  教师:看了这幅作品你有什么感觉?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请你为它起个名字吧!

  幼儿:和我们以前的画不一样,很漂亮,很喜欢,起名为《红黄蓝》

  4.欣赏画家的其他作品。

  教师:这个大画家呀还有很多别的作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蒙德里安的其他作品,如《百老汇的爵士乐》)

  教师: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什么,这幅画和我们刚刚看的《红黄蓝》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幼儿:都有格子,都有黄色,都有蓝色、、、

  教师小结:画这些画的大画家的名字叫蒙德里安,蒙德里安是国外的一位大画家,他的画不像我们以前看到过的作品,他的画面上面没有小动物、人、花,只有一些线条和色块,但这样简洁的图案也很好看,有很多人喜欢他的作品。

  活动延伸:

  在欣赏的基础上,还可提供红、黄、蓝蜡光纸让幼儿粘贴。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幼儿园教案 篇7

  课题:数铅笔

  课型:新知课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数数;

  【教学难点】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小棒、铅笔

  教学设计

  一、数铅笔

  教师出示铅笔,比一比,谁数铅笔的方法多。

  (学生可能会一根一根地数,十根十根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一千一千地数。)

  如果铅笔非常多,可以一根一根地数,一十一十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一千一千地数。

  二、说一说

  1、圈一圈,数一数

  2、问:下面画了几个圈?你怎样数比较快?

  你是怎样数的?把你数的方法表示出来。

  3、用圆圈圈起来。

  4、请几名学生回答。

  三、拨一拨

  1、拿出计数器,做拨数游戏。

  2、一个学生说数,另一个同学拨珠子,并说说方法。

  (十位上拨____,表示____个十;个位上拨____,表示____几个一。)

  四、练一练

  1、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来。

  二十三 (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

  五十六 (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六十一)

  八十五 (八十六、八十七、八十八、八十九、九十)

  九十五 (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一百)

  2、看谁数得快?

  请同学们找出格子的规律,小组讨论。

  (一个一个地数;移一移,再十个十个地数)

  看谁的方法最好?

  3、接力赛

  找出女孩子数数的规律,男孩子按此规律接着往下说,看谁发现规律最快?

  女生:34,36,38 (相差2)

  男生:40,42,44

  女生:20,30,40 (相差10)

  男生:50,60,70

  女生:45,50,55 (相差5)

  男生:60,65,70

  女生:22,32,42 (相差10)

  男生:52,62,72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必备】幼儿园教案合集七篇】相关文章:

【必备】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七篇04-04

【必备】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七篇03-28

【必备】幼儿园小班教案集合七篇04-04

【必备】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范文七篇03-30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合集七篇03-29

【必备】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模板合集六篇04-04

【必备】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范文合集7篇04-04

【必备】幼儿园社会教案范文合集8篇04-04

【必备】幼儿园社会教案范文合集5篇04-03

【必备】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范文合集8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