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1-03-26 15:29:43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幼儿园教案范文汇编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幼儿园教案范文汇编6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折纸扇的方法,掌握对边折的技能。

  2、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发展其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色彩手工纸。

  2、油画棒、胶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用小动物手偶创设情景,并出示已制作好的扇子,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二)展开部分。

  1、将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彩色手工纸对折。

  2、在刚才折叠的基础上进行同方向的对折,使对折的两部分均等。重复进行,直到整张纸被折完。

  3、再将对折的纸完全打开。

  4、将纸完全打开后,将第一条折痕向上翻折,第二条折痕向下翻折,第三条折痕再向上翻折,第四条折痕再向下翻折····依次重复下去,使整张纸形成一个“纸条”状。

  5、将“纸条”从中间对折。

  6、将纸的对折面用胶棒粘住。

  7、将对折面用胶棒粘住,依次将折痕打开。再用手捏捏粘好的底部,这样小扇子的把子就做好了。

  (三)结束部分。

  幼儿手拿自制的扇子游戏。

  活动延伸:教师将幼儿制作的作品展示在美术角。

  :

  1、教师教折扇子的过程要慢,让幼儿仔细观察。

  2、幼儿折的时候教师要求幼儿一定要对齐。

  3、对折的较不规范的幼儿进行指导。

  4、鼓励幼儿将做好的扇子给同伴看,并试着说“你好”等礼貌用语。

幼儿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数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自主探索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是一个忠实的观察者、聆听者、记录者。教师要尽量让幼儿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寻找答案、自己在尝试解决问题的情景中去发现事物中有趣的数量关系。因此,本次数学活动我基本上没有设计很多集中的大集体教学活动,而是让幼儿分组活动,在多次游戏、比赛操作过程中去学习偶数,学习累加。在幼儿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我设计了相应的问题情境以启发幼儿思维,给幼儿提供必要线索的反馈,发展幼儿判断、交流、反思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幼儿知识的建构,通过示范、讲解,尤其是提炼和概括,帮助幼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其次为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在做中学,我在操作过程中,让孩子们自己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统计计算总分,然后将自己的方法与同伴们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得出:相同数字2的连续加,可以两个两个数下去,比较方便快捷。同时在合作中,引导能力较强的幼儿去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从而达到不同的幼儿在各自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提高。

  教案目的:

  1、复习20以内的单双数,进一步了解单、双数的意义。

  2、会运用标记记录得球分数,并尝试用累加的方法统计分数。

  3、能遵守游戏规则,认真倾听操作要求,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教案准备:

  1、知识经验:已经学过20以内的单双数。

  2、教具:投篮6个、小篮球6个、教师范例大记录卡1张、幼儿操作记录卡6张、记号笔6支、数字卡(1——20)。篮球比赛DVD。

  教案流程:

  1、玩游戏“抱一抱”,复习20以内的单双数。

  (1)规则:教师任意出示1—20中的一个数字,幼儿根据数字做相应的动作。(单数——自己抱一抱,双数两个人抱一起)

  (2) 游戏反复进行,教师不断变化数字,期间问幼儿为何要自己抱住自己或两个人抱在一起的理由。 2、播放篮球比赛DVD,引起幼儿兴趣。

  “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比赛?你喜欢篮球赛吗?谈谈你对篮球赛的认识。”

  3、告诉幼儿:“今天我们班要开展一次投篮比赛哦!”

  发球员比赛号码,玩奇、偶数的游戏。(了解单数又叫奇数、双数又叫偶数。)

  4、分组比赛:投两分球。

  (1)交代比赛要求:

  ①分成六组,分组合作,给自己队取个队名。每组的每个幼儿都有一次投球机会,并要将各组的投球情况记录下来。

  ②出示记录表格,讲解记录要求:投进一个球就画两个图形(自己喜欢的图形),也就得到2分,最后还要算出你们一组的总分。(边讲解边示范记录方法),并想一想如何算出总分?

  (2)幼儿分组开始比赛、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5、分享比赛结果,各组推荐一名选手上来讲述自己一队的得分情况,重点讲述你们是如何算出总分的?

  6、师生共同总结发现“2”的累加的最佳计算办法是:两个两个数。

  7、播放篮球赛音乐和比赛画面,幼儿模仿篮球运动员,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尝试投三分球,并记录统计总分(探索“3”的累加)。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欣赏儿歌意境。认识牵牛花的特征。

  活动准备

  搭配小种籽「牵牛花」、儿歌掛图、互动式教育光碟、槭叶牵牛花、矮牵牛、马鞍藤的照片。

  活动过程

  1老师以谜语「什麼花,像喇叭,它不牵牛只开花。什麼花,到处爬,爬满我家竹篱笆」,让幼儿猜测这是什麼花?(牵牛花)

  2翻开小种籽「牵牛花」,欣赏画面,询问幼儿看到什麼(如:蝴蝶、牵牛花的藤蔓缠绕支柱往上爬)。

  3老师以槭叶牵牛花、矮牵牛、马鞍藤的照片〔参见课程计画光碟〕介绍这三种花,请幼儿仔细看看,找出之间的差异,老师再公布它们的名称。

  4带领幼儿观察这些花相同的地方,如:花朵形状皆是漏斗状、由花心向外扩散的五条纹路、花蕊藏在花冠筒等。

  5讨论这些花不同的地方:以叶子来区分,如:马鞍藤的叶子长的像马鞍状,矮牵牛的叶子呈卵圆状,槭叶牵牛花的叶子呈掌状深裂;以藤蔓缠

  绕区分,马鞍藤只会在地上蔓生,槭叶牵牛花会缠绕攀爬,而矮牵牛可直立生长。

  6播放互动式教育光碟儿歌「牵牛花」,带领幼儿唱跳一番。

  评量

  能愉快的唱跳儿歌。

  能指出牵牛花的特徵。

  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完成「花儿,变变变!」学习单。

  进行花汁画:将牵牛花的花瓣沾水润湿,再用纱布包起来,就能挤出牵牛花的花汁作画了。

幼儿园教案 篇4

  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肥皂,有香皂、药皂、增白皂等。然而幼儿虽然知道肥皂,却对肥皂的种类、用途等还不太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发现幼儿玩肥皂、搓肥皂泡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使幼儿形成对肥皂正确的认识,加深对肥皂的特征、用途等的理解。为此我设计了这次科学活动,正如《纲要》中所说:“既帖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次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目标预设: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肥皂的主要特征,知道肥皂有去污的作用。

  2、通过操作分类活动,了解肥皂的种类。

  3、在看、摸、闻、搓、吹的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1、定位于感知肥皂的特征,了解肥皂的用途。

  2、是通过分类活动,了解肥皂的种类。

  设计理论: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本次活动中,教师除了以饱满的情绪感染幼儿以外,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学有:操作、游戏、尝试、体验等方法,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搓一搓、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中获得感知;教师还鼓励幼儿通过商量、合作、尝试着不同的分法,幼儿在自主的探索活动中了解肥皂的种类;让幼儿在洗一洗、搓一搓、吹一吹的游戏活动中加深对肥皂的认识,并体验了肥皂的用途。最后,最后,幼儿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与小猴姐姐一起到小猴王国去旅行,我又设计了延伸活动,到太阳下玩吹泡泡的游戏,会有什么发现呢?让幼儿在游戏的愉快气氛中感受到科学活动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设计思路:

  我采用环环相扣的方法组织此次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操作分类——游戏体验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肥皂的主要特征,了解肥皂的基本用途。

  2、乐于参与活动,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3、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过程:

  一、调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认识肥皂

  猜一猜,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嗨!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小猴姐姐,今天我想带你们去小猴王国旅行,你们看,小猴姐姐这里有一只神秘的盒子,盒子里有一样东西,猜猜看会是什么呢?

  1、让幼儿猜一猜,摸一模,闻一闻。

  2、原来是肥皂宝宝,请一幼儿把肥皂宝宝请出来

  二、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肥皂,说说自己的发现和肥皂的作用。

  1、小猴姐姐这里还有许多的肥皂宝宝,我们也赶快把它们请出来吧。幼儿来桌子边围着一起喊:肥皂宝宝,请出来!(老师打开盖布)

  (1)哇,这么多的肥皂宝宝呀,请你们每人挑一块你自己喜欢的肥皂宝宝,拿在手中仔细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说说你的肥皂宝宝是什么样子的?

  (2)先与旁边小朋友互相讲一讲,再请小朋友来告诉大家。

  (3)老师小结:这么多肥皂宝宝是不是一样的?什么不一样?(有各种形状、各种颜色、闻起来有的香味,有的药味。)

  2、欣赏课件,认识新式肥皂,进一步了解肥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幼儿看课件认识蛋糕肥皂、棒棒糖肥皂、不锈钢肥皂、竹碳肥皂等。

  老师小结:很多的新式肥皂看起来更漂亮,用起来更方便,对我们的健康越来越有好处,所以人们越来越喜欢使用肥皂。

  3、说说肥皂的用途。

  那你们在什么地方也见过肥皂宝宝?

  肥皂宝宝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它有什么用?

  什么时候要洗手(在饭前便后、手脏)、洗澡(保护皮肤)、洗衣服(干净、香)等

  教师小结:肥皂的用处。

  三、感知肥皂遇水后的变化。

  小猴姐姐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肥皂宝宝有一个好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玩游戏知道它是谁吗?(水)你们也想跟肥皂宝宝和水一起来玩玩?(先把袖口卷起来)

  1、老师提出要求:看一看,肥皂在水里会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2、幼儿尝试跟肥皂宝宝和水一起玩

  (1)现在小猴姐姐想知道你们是怎么玩的呢?

  (2)幼儿试一试

  (3)你们是不是让形状相同肥皂宝宝们在一起玩、或者味道相同的肥皂宝宝们在一起玩呢?

  (4)幼儿说说自己的做法。

  (5)幼儿再尝试操作

  3、幼儿合作:引导幼儿在玩中发现肥皂的小秘密:发现很滑。用手搓一搓开始能产生白白泡沫,渐渐白白泡沫变成黑黑泡沫,能溶在水里。白白的水变成黑黑的水。<

  4、把肥皂放在筐中,到一边去把小手洗一下,然后用毛巾把小手擦干。再过来告诉大家你的发现。

  (1)肥皂在水中摸起来有什么感觉?(滑滑的)

  (2)小手搓一搓会发现什么?(白泡泡变成黑泡泡)

  (3)刚开始的水是没有颜色的,然后呢?现在呢?(溶在水中,水变白了,就叫肥皂水,肥皂水变成脏水。)

  四、“吹泡泡”游戏(在活动室一边放四盆肥皂水,让幼儿在轻松、愉快音乐声中玩“吹泡泡”游戏。)

  1、小猴姐姐跟你们一起玩一

  个游戏名字叫“吹泡泡”,看谁吹的泡泡又高又大又多。

  2、最后、小猴姐姐带你们去小猴王国旅行。

  五、延伸活动

  到太阳下玩吹泡泡的游戏,会有什么发现呢?[ 内 容 结 束 ]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7的分解组成。

  2、进一步感知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PPT课件、3个猴子图片、桃子(磁性教具)、桃核、盘子、彩笔、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幼儿说小猴荡秋千的手指游戏,教师:好了,小朋友们,谁能告诉老师,刚才我们说的手指游戏的名字是什么?(小猴荡秋千)嗯,小朋友说的很好,小猴子都在一起玩,可是渐渐地一起玩的小猴越来越少,最后一个都没有了,它们都去哪了呢,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想)。老师也不知道,不过小猴的妈妈知道,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好不好?

  二、基本活动

  (1)教师出示PPT课件

  教师:这位猴妈妈有两个猴宝宝,月月和星星,今天它给两个猴宝宝摘了7个桃子回来,叫小猴回来吃桃子,(哦?原来啊,小猴都回来吃桃子去了),吃完桃子,小猴想拿着这7个桃核去玩,可是猴妈妈不知道该怎么给两个猴宝宝分,请小朋友帮忙分一分,好不好?

  (2)幼儿操作实物

  教师: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七个桃核,想想如果你是猴妈妈,你要把这7个桃核给两个小猴分完,该怎么分?分好的小朋友轻轻的转过身来,老师就知道你分好了,我们看看谁在分的时候又安静又快,现在请小朋友轻轻的转过身去动手分。

  (3)教师提问:

  教师:分好的小朋友面向老师坐端正,我看看有多少小朋友分好了,嗯,咱们班的小朋友都很棒,所有的小朋友都分好了,我请几个小朋友把你分的结果告诉老师,(幼儿边说,老师边在黑板上记录下幼儿说的结果,)

  (4)教师:好了,小朋友们有这么多分法,你看猴妈妈多开心啊,她想,有这么多分法,以后我就不愁给宝宝分桃核的事了,可是,我一时记不住这么多方法,你们能记住吗?(能) 好,老师就来考考我们小朋友,(当老师说给月月分几个,你们不说话,转过身用手里的桃核告诉老师你的答案,比如,当我给月月分一个的时候,星星就分六个,你们就把桃核分成一和六两组,分好的小朋友就立刻转过身来坐端正,老师就知道你分好了,明白了吗?) 好了,现在我看看谁分的又对又快,给月月分两个、月月分四个、月月分五个……

  (5)恩,我们班小朋友都特别聪明,可以又快又准确的给小猴子分桃核。可是,猴妈妈没有记住,我们一起来帮她找个更好的记忆办法,好不好?(好),那我们现在来观察一下两只小猴分到的桃核数有什么特点,先看左边(也就是小猴月月这边),你发现了什么?(从上往下数,数字逐渐增大,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依次大一,)这种的排列我们把它叫做递增,再看看右边(也就是小猴星星这边),你发现了什么?(从上往下数,数字逐渐变小,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依次小一),这样的排列我们把它叫做递减。

  (6)知道了什么叫递增和递减,我们现在一起来跟老师做一个游戏好不好?老师说,小朋友,我问你,七可以分成几和几,请小朋友们按照递增的顺序从一开始回答,说,老师,我告诉你,七可以分成一和六,依次往下进行,明白了吗?

  (7)小朋友们帮助猴妈妈解决了难题,你看猴妈妈多开心啊,你们开心吗?

  三、巩固练习

  (1)咱们班小朋友这么厉害,那老师倒想考考我们小朋友,现在小朋友的桌子上老师每人都准备了一份题,和刚才玩桃核一样,请小朋友轻轻的转过身,每人拿一份题,一人一只彩笔,做完之后立刻转过身来,老师就知道你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2)教师讲评幼儿作品。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表现这么棒,老师想奖励一下我们班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老师会奖励什么呢?那就请小朋友们排好队到寝室里去看看吧。

  活动反思:

  在学习7的组成时,我先以“看数拍手”的游戏的形式引入幼儿兴趣,孩子们在拍手游戏过程中都显得很有兴趣,也特别喜欢这样的游戏形式。在用故事《水果成熟了》引导幼儿帮助小动物分水果。在分水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想上来分,争先恐后的举手。边分边引导幼儿说左边分了几个,右边分了几个等。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基本能正确分配。也能很好的说出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操作的机会,我利用操作材料(玩具)让每个孩子都和我一起来分一分,提高孩子参与的兴趣,让每个孩子对数学更有兴趣。从孩子的操作过程中看,她们基本上都能进行独立操作了,并能进行口头表述。

  小百科:组成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ǔ chéng,用于较大事物的个体部分,这个词汇是相对于宏观描述的,是在分割的基础上表达宏观意象。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儿歌感受家乡童谣独特的顶真回环手法。

  2、发现儿歌的规律,并尝试续编。

  3、尝试和同伴一起用方言进行问答表演,感受萍乡传统歌谣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名字叫“我来问,你来答”。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你们的心情怎么样?今天你是怎么来幼儿园的?

  二、教师朗诵儿歌,幼儿感知儿歌的顶真回环特点。

  1、教师:这里有一首特别的问答儿歌,听完之后,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慢速地朗诵儿歌。

  3、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4、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家乡童谣的顶真回环的特点,像是在转圈圈,后面一个问题就是前面词语的第一个字。

  三、学习朗诵儿歌

  1、教师和幼儿进行儿歌问答。

  2、幼儿和幼儿进行儿歌问答。

  3、你会用家乡话一问一答吗?我们来试一试?

  四、激发幼儿思维,尝试续编儿歌

  引导幼儿发现续编的规则,并协助幼儿进行创编活动。

【【精品】幼儿园教案范文汇编6篇】相关文章:

【精品】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四篇04-03

【精品】幼儿园大班教案汇编七篇03-28

【精品】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汇编十篇03-29

【精品】幼儿园社会教案模板汇编10篇03-28

【精品】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模板汇编6篇04-04

【精品】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模板汇编7篇04-04

【精品】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模板汇编8篇04-03

【精品】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3-29

【精品】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3-28

【精品】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范文合集8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