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中班《基数与序数》教案

时间:2024-03-20 10:51:06 泽彪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中班《基数与序数》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基数与序数》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基数与序数》教案

  幼儿园中班《基数与序数》教案 1

  活动目标:

  1、区分基数和序数,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感知序数的方向性。

  2、对序数和基数现象感兴趣,初步建立良好的秩序感。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有若干车厢的小火车背景图一幅,小动物图片,轻音乐

  2、幼儿操作纸、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数车厢(教师指导操作)“呜……一列长长的火车开来了,小朋友,谁来帮我数一数这辆火车一共有几节车厢?”(8节车厢用数字8表示)你是从哪里开始数的?(引导幼儿从火车头开始数起,并做好箭头标记)

  2、数动物:

  “看小动物们都来车站集合,准备去春游啦!数一数站台上一共来了多少只小动物?”

  “谁排第一?你是从哪里开始数的?”

  3、乘火车:

  “这么多小动物要乘车,谁应该第一个上车?为什么?”(小猴排在第一个)“排在第一个的小猴子第一个上车,他说我的座位在从火车头开始数第四节车厢,谁来帮小猴子送到他的车厢里?”(送到后和小朋友一起检查有没有送对)“接下来轮到谁上车了?熊猫说我的座位在从前往后数第2节车厢,谁来帮熊猫送到他的车厢里?”

  “轮到小猫上车了,小猫告诉我它的座位在熊猫和小猴中间,谁知道它坐在第几节车厢?”

  “现在火车上有几只小动物?他们分别坐在哪节车厢?”

  4、小结:再次巩固序数和基数的不同。

  二、幼儿自由操作

  1、分散操作:

  “还有小动物也想赶快上车呢,请小朋友按照顺序帮所有的的小动物都送上车,帮他们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轻音乐)

  2、集体检查:

  “现在所有的小动物都上车啦,我们来看一看小动物都坐在第几节车厢。”(引导幼儿运用语句:“xx动物坐在第xx车厢”)“现在谁能说一说,第五节车厢坐了谁?(“xx号车厢里坐着xx动物” )

  3、教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在哪个车厢,可以数一数,从火车头开始数,数到几,就是第几节车厢。

  三、逛公园(操作游戏)

  “小动物们都上车了,火车开动了,呜……咔嚓咔嚓,公园到了!春天的公园真美呀!美丽的花朵都开了,好漂亮呀!这里一共有几盆花?”(个别数、集体数)“小猴说我要买一点花打扮我的家,看看小猴伸出了几根手指?它要买几盆花?”

  “小猴买了三盆美丽的'花,他说我还要买1个水壶,我喜欢从箭头开始数第3个水壶,请小朋友帮小猴想买的水壶圈出来。”

  “哎!小动物玩累了,他们来到了蛋糕店买甜甜圈和饮料,猜猜看小兔需要买些什么?”(5个甜甜圈和第5瓶饮料)“请小朋友帮小猴和小兔选出他们需要的东西,数第几个的时候一定要从箭头开始数起,数到几就是第几个。”

  四、讲评操作部分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师幼共同验证,及时纠正错误的操作。

  五、结束部分:

  小动物们春游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花朵,品尝到了美味的食物,现在他们要乘火车回家了,呜……呜……火车又要开动啦! (音乐响起,全体幼儿听音乐玩开火车出活动室。)

  幼儿园中班《基数与序数》教案 2

  活动目标

  1.能够正确区分基数和序数的不同,加深对自然数概念的认识。

  2.发展幼儿的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1-43] 数数, [1-44] 数数 ,[1-38] 数数

  2每组一套数量分别是1—5的动物卡片。

  3.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课件:[1-38] 数数

  以请动物做客的口吻,引出课题:复习点数。

  二、展开

  1、请幼儿分别点数每张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是什么动物?并按照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1)排在第一的卡片上是谁?有几只蝴蝶?

  (2)3只小狗排在第几?(从小花这边数)

  (3)从大树这边数5只小狗排在第几?

  小结:卡片上的小动物排在第几是有变化的,从不同的方向数,结果是不同的;

  但是,卡片上的小动物的'数量不论排第几,数量是不变的。

  2.请幼儿为自己的印章卡片排队。

  问:“排在第1的卡片上有几个?”从另一边数,这张卡片排在第几?

  依次提问,使幼儿进一步区分基数和序数。

  3.教师再次总结:有几个表示物体的总数,无论从哪边数,总数不便;

  “第几”表示物体排列次序,从不同的方向数,第几是会变的。

  三、利用数学卡的练习,巩固基数与序数。

  1.数学:[1-43]

  数一数海里的鱼,并正确连接对应的骰子。

  2.数数:[1-44]

  数一数各种小动物的个数,以对应的数量进行涂色

  幼儿园中班《基数与序数》教案 3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体验基数和序数的不同。

  2.扩充对数的认识,知道数可以表示物体的多少,也可以表示物体的顺序。

  3.对基数和序数现象感兴趣,建立良好的秩序感。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情景,体验基数和序数的不同。

  难点:能从各个方向说出物体的位置,能区分基数第几和序数第几的不同。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初步感知10以内基数的含义和序数的含义

  2.物质准备:

  (1) 教具:“动物与房子” “数字卡片” ,小熊手偶一个,各种物品的图片或实物(糖果、雪花片等)若干,写有序号的入场票。

  (2)学具:”动物与房子” “数字卡片”,动物卡片,火车卡片,各种物品的图片或事物(糖果、雪花片等)若干。

  3.环境准备:森林小区房子,布置编有顺序号的小板凳。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教师出示一张邀请函)“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邀请函)“对,这是小熊寄来的邀请函,今天是他的生日,他想邀请我们小朋友去他的家里做客,玩游戏,你们愿意去吗?”(愿意)“那我们排好队出发吧!”教师带领幼儿边走边念儿歌《旅游车》

  2.集体活动

  (1)数高楼,复习10以内的基数.:老师:“我们到了森林小区了,这里的楼房可真多啊!一起来数数有多少栋楼房吧!”请幼儿数一数森林小区共有多少栋楼房,每一栋楼房有几层,并用数字做上标记。如,一栋楼房有8层,就在房顶标上数字8

  (2)找找小熊家,复习10以内的序数。老师:“这里有那么多楼房,小熊家里住在哪里呢?我们来打电话问问小熊吧!”(教师用手机打电话给小熊,询问地址)“小熊说他的家里住在森林小区大门从左往右数第四栋第五层。”请幼儿找一找小熊家在哪里。

  (3)小熊请客,区分10以内的基数和序数。找到小熊家。(出示小熊手偶)小熊:“欢迎小朋友,请坐吧!今天是我4岁的生日,妈妈给我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好玩的的东西,我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可是我不知道妈妈给我买的这些东西各有多少个,请小朋友们帮我数一数吧!”小熊出示各种物品,然后分别送给指定的小朋友。如,出示五块糖果,然后把五块糖果送给从左到右数的第七位小朋友。以此分发各种物品,使幼儿熟练区分基数和序数。

  3.游戏活动: 游戏“开火车”。小熊:“吃完了好吃的食物,我们来玩开火车的游戏吧!”小熊给每个小朋友发10张动物卡片,一套1-10的'数字卡片和一张火车卡片。先请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多少节车厢,多少只小动物。二胺后从火车头往后给火车厢编号,再根据小熊的语言指示帮助小动物上车。如,“请小狗上第五节车厢”游戏可以反复进行,加强幼儿的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熟练程度。

  4.分组活动: 第一组:操作学具“动物与房子”。小熊“今天来到的客人太多了,小动物们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哪里住了,请小朋友们帮助为小动物们安排住房吧!” 第二组:游戏“我说你做”幼儿两人一组,帮小熊招待客人并送食物,如一个小朋友说“请把四块蛋糕送给第二层的客人”另一个小朋友就拿四块蛋糕送给第二层的客人。两人可以互换角色玩游戏。 第三组: 涂色练习。请幼儿根据序数的顺序,将食物卡片涂上指定的颜色,送给小熊当生日礼物。

  活动延伸:

  1.园内延伸:在体能活动中,请幼儿数一数每一队有多少位小朋友,再说一说谁站第一个,谁站第二个······由此在一日生活中进行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练习。

  2.家庭延伸: 结合日常生活,让幼儿讲述自己家住宅楼一共有几层,自己家又住在第几层。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是每个孩子都感兴趣的活动。为了使幼儿轻松愉快的掌握难以理解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转换。我设计了“小熊请客”这一情景。让幼儿们在他们最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体验基数和序数的不同。

  在整个活动中,我以鼓励为主,引导幼儿操作丰富的材料、大胆、主动的去探索。把所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真实地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也切合了《纲要》中关于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理念,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这节课如果让我在上一次,我会在第二个环节让幼儿会区分基数与序数后,在对基数与序数后的概念做一小结,在第三个环节会让幼儿说一说那个数字是基数那个数字是序数。

  幼儿园中班《基数与序数》教案 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自然数中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学会区分“几个”和“第几”,并能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方位感知序数,初步感知序数的可变性。

  活动准备:

  大雁卡片,教学动画,幼儿操作色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与幼儿一起玩丢沙包的游戏。

  游戏玩法:

  教师将事先在地上画好方格,让幼儿将沙包投在任意方格内,再说一说沙包的具体位置。

  2.教师出示故事动画,看完动画回答老师的问题

  教师:“大雁在什么季节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南方飞回了北方?”

  “一共飞回了几只大雁?第十只大雁说了什么?”

  二、集体活动:

  教师出示10只大雁的卡片,引导幼儿辨别基数与序数。

  教师:“今天大雁也到我们班做客了!”

  1.教师引导幼儿从左边开始辨别序数。

  教师:“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从左边开始数第三只大雁是哪一只?”

  “第四只大雁是哪一只,请小朋友们指出来。”

  2.教师引导幼儿从右边开始辨别序数。

  教师:“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从右边开始数第八只大雁是哪一只?”

  “第六只大雁是哪一只。”

  3.教师引导幼儿感知基数与序数的不同。

  教师:请小朋友拿第五只大雁给老师,请小朋友拿五只大雁给老师

  请小朋友说一说,五只和第五只一样吗?五只多,还是第五只多?

  4.教师引导幼儿排队当大雁宝宝,教师是大雁妈妈,请大雁宝宝听妈妈的.口令找妈妈。妈妈随机请幼儿找妈妈,并区分序数和基数。

  三、操作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将色卡进行纵向排列,并说一说有几张色卡,从上或者从下数各种颜色的分别是排在第几。

  课后反思:

  首先是通过“投沙包”的游戏导入活动,初步让幼儿产生对序数的兴趣。我请了两组幼儿投掷沙包,第一组幼儿听清了我的要求,第二组幼儿在玩游戏之前我没有再强调游戏要求。以至于幼儿没有将沙包投到方格里,这就需要老师要为每一组幼儿说清玩法,以更好的使幼儿配合老师的课堂效率。

  中班的幼儿对于左和右的方位感还不是很明确,这就需要老师在引导幼儿区分左右时要以幼儿为主。在这方面我疏忽了孩子的认知能力。以至于在后面的环节中寻找序数时幼儿把左右混淆了,在处理细节中我作的还不是很完善。

  还有在幼儿感知基数与序数时幼儿对“5个”和“第5个”谁多谁少分不清,我就设计了大雁宝宝找妈妈的游戏环节。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序数和基数的不同,直观又简单的方法让幼儿明白了是序数多还是基数多的道理,使目标也达到了。

  感谢这次学习的机会,我深刻的体会到数学课的细节很重要,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要准确到位。在今后的课堂学习中我会贯彻《纲要》,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幼儿园中班《基数与序数》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5以内的序数》教案04-21

幼儿园中班教案《5以内的序数》01-18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序数07-29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序数》02-25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序数学习01-09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序数》11-09

幼儿园序数教案(精选15篇)12-05

幼儿园序数教案(15篇)04-03

幼儿园关于《认识序数》教案02-18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小动物排队(序数)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