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一年级语文课堂教案

时间:2023-11-23 07:17:42 一年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年级语文课堂教案模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语文课堂教案模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语文课堂教案模板

一年级语文课堂教案模板1

  学习目标:

  1、学会“地、多、笑、快、长、雨、过、欢”八个生字,认识“就、许”等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春天里滑滑梯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学习重点:

  1、学会8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春天里,滑滑梯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教具准备:

  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读16个生字。

  2、学习课文第一节。

  3、学写“地、多、笑、快”

  4、初步感受滑滑梯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学习重点:

  1、认识生字,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第一节。

  学习难点:

  初步感受滑滑梯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如入。

  你们喜欢玩滑滑梯吗?为什么?(指名回答)

  除了我们喜欢玩滑滑梯,还有谁喜欢玩滑滑梯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滑滑梯》。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标自然段。

  2、四人小组学习生字。

  3、检查读音。

  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带读。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评读。

  三、学习第一段。

  1、师范读课文,问:说说你的感受?

  2、指名回答。

  3、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指名回答。

  5、指导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卡。

  2、注意观察字的摆位,笔顺。

  3、全班交流。

  4、师范写。

  5、生描红。

  五、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复习巩固生字词。

  2、学习课文2—5段,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滑滑梯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学习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引导学生思考:在春天里,还有谁喜欢滑滑梯。

  学习难点:

  感受滑滑梯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一起来看看还有谁喜欢滑滑梯?

  二、学习2—5段。

  1、自由读第2段,思考:谁喜欢滑滑梯?

  2、指名生答。

  3、理解长句:

  “春天来的时候……的梯子”

  (这里“梯子”指什么?)

  “阳光们你挤我……滑下来”

  (指名读、评读、分组读)

  4、指导朗读。

  5、用同样的方法学3、4段。

  6、全班交流。

  三、讨论、交流。

  在春天里,还有谁喜欢滑滑梯?

  四、尝试背诵。

  五、学习生字。

  1、读、组词。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

  4、生描红。

  六、课堂练习。

  快乐的梯子

  长长的天空

  蓝蓝的笑脸

  明亮的灯光

一年级语文课堂教案模板2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

  1、谈话: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能谈谈感受吗?

  2、激情: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生:“想”)

  3、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指读,齐读,读好题目)

  4、播放升旗的录象。(观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过渡: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一位叔叔用了一首诗写出了他的心愿,你们想读一读吗?

  二、朗读课文,悟情。

  1、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全班交流: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3)分句读课文。

  2、再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1)学生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

  A:理解“遥远”。大山里的人要到北京城,需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B:理解“壮观”。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人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观”的`含义。指导朗读。C:品读第三句,同桌议一议,怎样读才能表达“我”的强烈愿望。

  (3)对比: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读好书上的这句?

  学习第二段

  (1)老师朗读第一句,找出与第一段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2)朗读第二句,完成下列填空。

  (  )的新疆 (  )的天山 (  )的雪莲

  (3)全班齐声朗读第三句。

  3、有感情的朗读。(男女生赛读)

  4、指导背诵。

  三、拓展延伸,延情。

  1、读了这课,你读懂了什么?

  2、课外阅读补充:《国旗歌》

  3、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课前收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

一年级语文课堂教案模板3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几千年的恐龙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正确认读本课1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想象和体悟几千年前的恐龙世界,了解雷龙、冠龙、暴龙的特点和名字的由来。

  难点:了解课文中恐龙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如文字、图像、图片、玩具等。

  2、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几千万年前,地球上还没有人类,地球的主人就是各种各样的恐龙。出示几张恐龙的图片,观察后问:你们想不想了解那些恐龙的特点及生活情况呢?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遥远的恐龙世界》。板书课题,认读“恐龙”二字。

  (通过简介和观察图片,激发学生了解恐龙的`兴趣,产生读书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1、生自渎课文,自己扫除字音障碍。

  (通过自渎,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重点看字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

  3、去掉拼音分组读课文,评出组合。

  4、在班内自由找对手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5、抽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

  (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引导学生理解“很久很久以前”“各种各样”“主人”等词语的意思,用“各种各样”说句子。板书:各种各样。

  (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语言,在语言实践中感悟和积累语言。)

  2、学习2—4自然段

  (1)带着“课文中具体介绍了那几种恐龙”这一问题,生自由读后回答,师板书:雷龙、冠龙、暴龙。

  (2)你对那一种恐龙最感兴趣?仔细读有关段落,准备把你了解到的有关情况介绍给大家。

  (3)选择同一种恐龙的同学,可以就近结成小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真正落实新课标倡导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养成合作学习时的良好习惯。)

  (4)班交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模仿恐龙的声音、动作等。

  (可以使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加深理解,降低理解的难度。)

  (5)听了同学的介绍,你最喜欢那种恐龙?带着你的感情读一读。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

  3、学习第五段

  自由读课文,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老师相机指导,使学生明白我们是根据恐龙化石想象出的恐龙世界。

  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那些种类的恐龙?了解哪些有关恐龙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2、播放有关恐龙的课件,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3、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恐龙的知识?怎么了解?生答看书、看电视、上网,向别人请教等,师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恐龙大家族》、《恐龙世界》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口,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指给学生探索的途径。)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遥远的恐龙世界》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恐龙?课下你又了解了那些有关恐龙的知识?

  (课内与课外相融合,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行为,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二、认读、复习本课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读。

  2、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字,有什么好方法。

  3、出示带生字的句子。

  (1)很久很久以前,各种各样的恐龙是大地的主人。

  (2)雷龙伸着长长的脖子,移动着笨重的身体在草原上散步。

  (3)冠龙带着爪皮小帽,经常漫步在河湖岸边,幽雅地吃着柔软的植物。

  (4)几千万年后的今天,恐龙早已从地球上消失了,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的化石。

  4、注意带下划线的句子,自己读后指名读。

  (在重现的过程中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并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交流识字方法,激发自主识字的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认读、组词、说话。

  2、观察字型,自己数一数笔顺笔画。

  3、师重点指导“爪”字的写法。

  4、自己练习书写,师个别指导。

  (重视自主学习,在写正确的基础上,写好看,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一年级语文课堂教案模板4

  教学目标:

  1、通过《劝学》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3、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识字与写字的方法。

  4、认识9个生字,会写“更、书、劝、学、首、迟、发”7个生字,掌握一个新部首。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要求会认的字,会写7个要求会写的字。学会新部首。

  2、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

  3、生字卡片。

  4、学生提前查阅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以及颜真卿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大家进入学校,每天都在读书、学习,大家知道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吗?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教师也找到了一些这们的名人名言。出示:学而不厌;天才出于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古人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后人,要从少立志读书自强、勤奋刻苦、珍惜时间,不能虚度过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会后悔的。今天我们要学习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一首诗《劝学》。颜真卿这个人物很有名,哪位同学能根据自己查到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学过书法的同学都知道,颜真卿是唐代的大书法家,他创造的书法具有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他所有的这些成绩都来自于他从少的勤奋好学,后来他把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会写了出来,为后人留下《劝学》这首诗。

  二、朗读古诗,初步体会诗意。

  1、教师示范读诗,诗的节奏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由读诗

  4、个别学生读诗,教师纠正字音。

  5、学生齐读古诗。

  6、学生自由读诗,同时找出要求会写的字。

  三、在文本中学习要求会写的字。

  1、学习“劝”:“劝”有两个意思,一是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如“劝告”;二是鼓励,如“劝学”。谁知道“劝”字在诗有是哪个意思?

  2、学习“学”:朗读诗的前两句。

  3、学习“更”:指导发音。

  4、学习“书”:前两句诗的意思是晚上要挑灯夜读,早上鸡叫就要起订读书。

  5、学习“发”:“发”是多音字。

  6、学习“首”。

  7、学习“迟”:后两名诗的意思是有的人青少年时期不勤奋,等到白头时再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8、认读要求会认的字:学习“灯”“读”“勤”“悔”。

  四、再读古诗,感情诗意。诗的用意是勉励青少年及早努力,不虚度光阴。

  五、背诵古诗。

  六、巩固生字

  1、送字宝宝回家。将诗文抄在黑板上,学生将生字卡片贴到正确的位置。

  2、多音字练习。

  3、字理识字练习。出示“道”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练习讲述。

  七、课后作业熟练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背诵古诗

  三、认读生字卡片

  四、指导书写可按字形结构分类。

  五、课后练习

  1、读一读。生自由读、开火车读。学生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体会背景图的作用:小蜜蜂非常勤劳,我们要向它们学习。

  2、写一写。指导学生把这些词写在虚宫格里,写美观。

  3、背一背。指导学生熟练背诵《惜时》和三句名言,不必强调理解诗意。

  六、课后作业。

  1、书写生字。

  2、书写词语:劝学、头发、学生、迟早、首长。

一年级语文课堂教案模板5

  教学目标:

  1、知道铁棒磨成针的道理,懂得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有决心,肯下苦功夫,就一定能做好。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止字旁,能读准多音字“朝”的字音,理解“铁棒、诗人、困难、进步、更加、功夫、不论、决心、从此、刻苦”等词语的意思。

  3、能仿照“谁正在什么地方赶什么”的例句,把句子写完整。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理解第二段中的两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棒就能磨成针!”“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决心,肯下肯下苦功夫。”

  难点:这篇课文要求理解的词语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指导学生感知词义,或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启发学生理解词义。

  教学准备:CAI、生字卡片、一根铁棒、一根针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大意,理解课题的意思。

  2、学习、理解第1、7自然段,教学生字:铁、棒、磨、针、诗、困。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实物:针、铁棒。问:这是什么?说说针和铁棒的样子。

  2、问:很粗的铁棒能磨成针吗?

  3、揭示课题2铁棒磨成针读题,题目里的生字想个办法记住它。

  教学:铁:金字旁,为什么用金字旁?与“秩”比较。

  棒:书空右边的`“奉”,组词。与“捧“比较。

  磨:半包围结构,广字旁,书空。

  针:与“叶”比较,为什么也是金字旁?

  二、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1、铁棒到底能不能磨成针呢?请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课文共有几段?讲了谁,什么时候的故事?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价。

  正音:诗、更、决、此

  3、卡片认读字词。

  4、训练朗读句子a、能!一定能!只要功夫深,铁棒就能磨成针。

  b、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决心,肯下苦功夫。

  5、说说课文讲了李白小时侯的什么故事。

  三、学习第1段。

  1、看文中插图,图中的少年是谁?找到书上写李白的一段读一读。

  2、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学习后你知道了那些事情?

  3、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

  理解“大诗人、唐朝”了解多音字“朝”的不同读音和意思。朝:朝霞zhao(早上),唐朝chao(朝代)。唐朝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朝代,距今1000多年,唐朝除了许多的诗人,李白就是其中以为的诗人。“诗人”是指专门写诗,并有一定成就的人。为什么用个“大”呢?

  教学:唐:半包围结构,书空里面的笔顺。共10画。

  诗: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与“持、等”比较。

  指名读第二句。问:这里的“他”是指谁?“读书进步不快”指什么?文书们李白读书进步不快?理解“贪玩、困难。”

  教学:困,用“捆”来记。[你在学习中,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样对待的?

  4、读第1自然段。小结:李白小时侯是一个不努力学习的孩子。他后来改正了吗?你是从哪一段知道的?

  这部分可以放到第二课时去

  四、学习第7段。

  1、齐读第7段,李白怎么会成为有名的大诗人?他回怎么刻苦学习?

  2、认读“从此”,李白是从什么事情中明白要刻苦学习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作业指导。

  1、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指导“棒、磨、诗”,然后学生抄写生字。

  2、自由读课文。(机动)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字词,学习理解2-6段,重点理解“只要功夫深,铁棒就能磨成针”的道理。

  2、学习生字:更、加、功、夫,认真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生字。

  2、比一比,再组词。

  因()工()比()轮()

  困()功()此()论()

  3、说说李白小时侯不同的表现,他是从什么事中明白应该刻苦学习的呢?

  二、学习2-6段。[改为学习2-7段]

  1、自由读2-6段,划出李白和老大娘说的话。

  2、指名分角色读李白和老大娘的话。

  问:课文中两次出现“奇怪”,觉得奇怪的是谁?他为什么觉得奇怪?

  A、看到老大娘在磨铁棒,不知道为什么。(疑惑)

  B、听说老大娘要用铁棒做针。(不可思议,不可能。)

  3、用奇怪的语气读一读李白的问话。

  自由读,试读,指名读,齐读。

  4、老大娘是再怎么回答的呢?

  为什么老大娘说了“能”后,还要说“一定能”,而且用了两个感叹号?引读“只要功夫深,铁棒就能磨成针”。什么是“功夫深”?

  用干脆、坚决的语气读第5段。

  教学:更:去偏旁记,与“便”比较。

  加:组词。

  功:力字旁,工的横改成提。

  夫:编顺口溜。

  5、听了老大娘的话,李白明白了什么道理?找到读读第6段。[指导朗读]

  指名回答,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学生释疑。

  教学:论:换偏旁记,与“轮”比较,组词。

  此:认识止字旁,书空笔顺。

  6、从此以后,李白怎样?以读代讲。

  “从此”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起?

  三、分角色读课文。

  1、自由读准备。

  2、男女分角色读李白和老大娘的对话。

  3、选择喜欢的角色读读。

  四、作业指导。

  1、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写“更、功、此”,学生写3个。

  2、完成《课堂作业》的第4题。

【一年级语文课堂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反思03-15

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设计11-14

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反思6篇03-15

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反思(6篇)03-15

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精选5篇】09-30

语文课堂的教学反思03-07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07-13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05-03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11-16

小学语文课堂活动方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