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

时间:2023-08-15 18:16:14 五年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通用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通用10篇)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 1

  课前互动

  师:你们知道我打哪儿来吗?

  生:我来自彩云之南、春城昆明,那我的名字叫什么?

  生:张昆燕

  师:老师第一次来南昌,跟我说说南昌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生:滕王阁

  生:秋水广场

  生:绳金塔,旁边还有个灶王爷,听完了可以顺便吃吃饭。

  师:大家的家乡果然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如果大家有时间去我们春城昆明,有个地方一定要去。我们来看看,这是位于昆明市中心的翠湖公园,每年的十月,海鸥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它们喜欢在翠湖公园盘旋飞舞……(看录像,教师解说)

  师:所以我们春城又被称为海鸥之城。大家看了感觉怎样

  生:美

  师:美,美就一个字。

  生:非常壮观。

  师:成千上万的海鸥盘旋,多么壮观。

  师:鸟儿确实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今天还要认识更多的鸟儿朋友。

  上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位鸟儿朋友,看,一起读读它的特点:

  屏幕出示:它,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还生着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他那动听的叫声如笛儿般清凉婉转。

  生:齐读以上句子。

  师:(放鸟叫声)听:知道是谁吗?

  生:珍珠鸟

  师:板书课题。来,一起亲切地叫叫它。

  生:珍珠鸟。

  师:真好,朋友们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用简易的竹条做的笼子里,接下来发生什么呢?读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读顺,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虽然是略读课文,但是字音要读准,句子要读通顺,看,老师这里有三个句子,谁来读?

  生: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斑斑驳驳,显得生意葱茏,珍珠鸟便从中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师:读得太好了,特别生字“垂蔓”读得很准。第二个句子谁来试试。

  生:那雏儿从画框上飞下来,“嚓嚓”地在纸上跳动,还用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

  师:老师看到有人在摇头,这是为什么?

  生:“雏儿”

  师:儿化音,跟老师读。雏儿。雏完了把舌头卷起来。还有一个词也有问题,大家读出来了吗?似(平舌)的还是似(翘舌)的?跟老师读似的(翘舌)。

  师:第三个句子。

  生:珍珠鸟银灰色的眼睑盖住了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细腻的绒毛盖住,还咂咂嘴。

  师:有问题吗?

  生:他把眼睑读成了眼脸。

  师:三个句子一起来一遍。

  生:齐读三个句子。

  师: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谁来试试?

  生:课文写朋友送给作者一个珍珠鸟,然后她生了个雏儿,然后他们非常友好。

  师:如果更精炼一些就更好了。

  生:朋友送给作者一个珍珠鸟,在作者的精心饲养下,她生了个雏儿,小雏儿天天陪伴着作者,最后和作者成了好朋友。

  师:说得真好,最后这雏儿和作者成了好朋友,能跟小小的珍珠鸟成为朋友,多么令人惊喜,多么令人感动啊。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觉得最令人惊喜,最让你感动的一段。找到的同学认真读一读,读出你的惊喜,读出你的感动来。

  生:读书

  师:同学们,读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声音来。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读出激动和感动来。

  生: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师:为什么写这一段,说说理由。

  生:因为作者写珍珠鸟在他写作时竟然落到他肩上,睡着了。

  师:还有谁刚才也读的这段。说出你的理由。

  生:我之所以读这段是因为珍珠鸟是非常怕人的鸟,他落在作者的肩上,是对作者的信赖。在我们的生活中想让一只怕人的鸟对自己产生信赖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师:说得多好啊。此时,那无数的惊喜与幸福都定格在了这个画面里。同学们,

  用心看看课文的插图,说说你都从中都感受到了什么。

  生:小鸟对作者非常亲切。

  师:换个词语。

  生:珍珠鸟完全对作者信赖了。

  师:这个词语用的好,板书信赖

  师:珍珠鸟完全信赖作者了,此时没有大鸟生气的叫声,也没有它的呼唤,小鸟停在作者的肩头,多么美好的画面,这浓浓的情意融在了短短的几句话中,再读读,这画面中还藏着谁的心情?

  生: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师:自己说说,这字里行间还藏着谁的心情?

  生:这里还藏着作者的心情。

  师:这里除了我和小鸟的心情,还藏着谁的心情?

  生:还藏着大鸟的心情,没有焦急的叫声,也没有急切的呼唤。证明大鸟也产生了信赖的心情。

  师:再读读这段,看能不能读出大鸟信赖的心情。

  生: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师:此时,孩子都在别人的肩头睡着了,可是大鸟却没有任何生气的叫声和不安的呼叫。我们看出了小珍珠鸟信赖我,大珍珠鸟也信赖我。

  师:能得到珍珠鸟一家两代的信赖,这是多么幸福啊。可是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可这胆小怕人的珍珠鸟此时如此信赖我,你想问什么?

  生:既然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儿,为什么还会伏在作者的肩上睡着了?

  生:它为什么会信赖作者呢?

  生:作者是怎样让它信赖自己的?

  师:大家的问题就在阅读提示中,大家读一读。

  生:读一读下面的课文,想想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

  师:就带着这个问题潜心读书,边读边勾画重点的词句,然后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生:默读勾画

  师:珍珠鸟得到了一家两代人的信赖。老师发现有的同学重点勾画大鸟的,有的重点勾画小鸟的,都不错。

  师:觉得钩好的同学可以和前后的同学交流一下,我们取长补短。

  生:学生交流

  师:大声的交流是对自己的展示,认真的聆听是对别人的尊重。你准备好展示自己,尊重别人了吗?

  生: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师:说说你勾画的理由。

  生:作者用吊兰保护小鸟,后来小鸟也就……

  我们看出来了,小鸟原先已经有个舒适的巢了,作者又给了它一个丛林一样的家。

  师:我还做了什么,能得到大鸟的信赖呢?

  生: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师:为什么画这段?

  生:因为这段写的是不去打扰这些珍珠鸟的生活。

  师:是啊,给它空间,信赖才能得到蔓延。他还做了什么呢?

  生: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

  师:你读到这里,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想,要得到小鸟的信赖,先要让大鸟信赖我。

  师:大鸟安心在这里生儿育女了,我才能得到雏儿的信赖。得到大鸟的信赖,都是因为我给予了大鸟悉心的照顾。大鸟信赖我了,小鸟信赖我没,谁来读读。

  生: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生:同学们,找到这几段了吗?如果我们换个人称,改成“我”,读一读,相信你会有不同的感受。自己试着读一读。

  师:有没有谁站起来,当一当这个小家伙

  生:起先,我起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我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师:只要父母生气地叫一声,你就飞回笼里去,你真是个听话的小家伙,谁来接着当?

  生:渐渐,我的胆子大了,就落在主人的书桌上,我先是离他较远,见他不去伤害我,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他的杯子上喝茶,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他的反应。他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我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他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师:老师想问问你当小家伙的感觉怎么样?

  生:我觉得作者没有伤害它,很自在

  师:老师也听出来了,你的胆子越来越大了。还有吗?当小家伙可有意思了。

  生:主人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我亲近的情意。这样,我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着他颤动的笔尖。他用手抚一抚我细腻的绒毛,我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他的手指。

  师:感觉怎样?

  生:很舒服。

  师:下一个呢?谁还想试试?

  生:白天,我就这样淘气地陪伴他;天色入暮,我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师:还有同学想读这一段,我们来帮助他,把这段读得更有情味些。

  生:(齐读)白天,我就这样淘气地陪伴他;天色入暮,我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师:为什么天色入暮,你还不想回去呢?

  生:因为我的主人对我非常友好。

  师:是啊,主人的信任,这小家伙如此胆大,如此放肆呢!终于有一天,这动人的一幕出现了。让我们齐读下面一段,重温这美好的一刻。

  生:(齐读)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师: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板书美好的境界。

  师:我照顾珍珠鸟,珍珠鸟一家两代信任我,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课文学到这儿,你知道作者是谁吗?

  生:冯骥才。

  师:在哪儿找到的?

  生:68页下面。

  师:68页下面有一行小字,读书注意细节,真是好习惯。有人说,本文作者冯骥才有一只生花妙笔,你同意吗?那他这支妙笔妙在哪里?原因何在呢?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生:同桌交流。

  师:你觉得这只妙笔妙在哪里?

  生:我觉得作者写得活灵活现,就像珍珠鸟在我们面前一样

  生:作者把珍珠鸟的淘气、珍珠鸟的胆小写了出来,最后,珍珠鸟终于信赖了我,停在我的肩上,他把自己的激动也写了出来,我觉得不像是在养鸟,而在和鸟交朋友。

  生:作者把他和珍珠鸟的交往写得非常细致。

  师:这篇文章把冰心奶奶打动了。她说:“这是一篇叙事抒情的好散文。头起得‘头’起得‘带劲’,这‘劲’中有无限的喜乐;‘收’得有‘味’,这‘味’中有深澈的哲理。”那这样写散文的秘诀何在呢?一起读读:

  生:“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娇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

  师:在课文中,作者的那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都浓缩成了一句话,就是……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其实美好的境界不仅存在于人与鸟之间,更存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想想生活中那些信赖创造的美好的境界,用“信赖是……”的句式,写写你的一点体会、一点感受、一点启示。

  生:写话。(屏幕出示几幅温馨画面)

  师:写完之后同桌可以互相看看,不要有错字,语病。

  师:谁愿意和我们大家分享分享。

  生:信赖能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

  师:在屏幕上打出学生的话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和谐的世界

  生:信赖往往使人与人的距离更亲近

  生:信赖,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

  生:信赖,往往让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让世界成为爱的海洋。

  师:同学们,我们真情的流露连在一起,多么像一首诗啊。

  生(齐读)

  信赖能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

  信赖往往创造出和谐的世界

  信赖往往使人与人的距离更亲近

  信赖,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

  信赖,往往让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让世界成为爱的海洋。

  相信你,相信我,相信它,

  信赖一定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是啊,信赖是如此美好,我们祈愿让真诚的关爱充满生活的每个角落,让信赖之情流淌于万物之间!

  下课。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 2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珍珠鸟是一种胆子很大的鸟。是这样的吗?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这句话,你能从这句话中听出珍珠鸟的胆子吗?“我把它(指鸟笼)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生:我听出来珍珠鸟的胆子其实并不大。它只有躲进幽深的丛林才会感到安全。

  师:一定是幽深的丛林吗?

  生:像幽深的丛林一样的地方也行吧。

  师:课文中描述的是一丛繁茂的吊兰的垂蔓,就像幽深的丛林一样。

  生:我也觉得珍珠鸟胆子小。一丛吊兰的垂蔓要蒙盖在鸟笼上,它才会感到安全。

  生:我从主人对珍珠鸟这么小心的照料中也可以看出,珍珠鸟胆子小。只有胆子小的人才需要人的照顾。

  师:这就会读书!读书就是要读出言外之意、体会到言中之情。这段话,既暗含了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也包含着作者对鸟的喜欢。现在我们再来朗读这段话,就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读得也会更有滋味。

  生:齐读。

  师:那么,这原本怕人的鸟,又怎么会胆大起来的呢?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悟,注意从字里行间体会言外之意、体会言中之情。先看第四自然段,读一读,一共写了几句话?

  生:(读后)一共写了五句话。

  师:谁愿意读第一句话?

  生:(读第一句话)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子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地来回晃动。

  师:读得真好!你们从这一句话中能体会到写什么呢?注意这个“只”字。

  生:我从这个“只”字中体会到珍珠鸟开始的时候胆子并不大,只敢在鸟笼四周活动。

  生:鸟笼就像它的家,一有危险就可以躲到鸟笼里去,躲到它的父母身边去。

  生:我也体会到小鸟胆子小,它害怕飞得远了会受到伤害,所以活动范围很小。

  师:很有见地!在读读这三个一会儿,又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小鸟很快就胆子大了些,敢到屋子里活动了。

  生:我发现珍珠鸟开始淘气了。它发现没有人伤害它,没有人管它,就胆子大起来了。

  生:我从三个一会儿发现珍珠鸟非常活泼,就像天真好动的小孩子一样,作者是不会生气的,反而很喜欢的。

  师:你还能体会到作者的喜欢之情,了不起!

  生:我发现珍珠鸟的胆子是慢慢变大的.,不是一下子就大的。

  师:你看到了胆子变化的过程,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这句话表现了珍珠鸟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教师板书:胆子越来越大。)现在我们再来朗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生:(齐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读书就要这样,从那些含义丰富的词语、句子中间,体会言外之意、言中之情。下面几句话,请同学们自己边读边体会。

  生:(边读边体会。)

  师:谁愿意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生:(读第二句话)我从“竟然”这个词语看出,珍珠鸟的胆子又变大了,出乎了作者的意料。(教师板书:大)

  生:(读第三句话)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珍珠鸟的胆子比刚才还要大,因为现在它敢俯下身子和作者的茶了。

  生:我发现珍珠鸟的胆子尽管大了,可是还是很小心的,是一点点挨近的,不是一下子挨近的。

  师:它还有戒心!

  生:我从珍珠鸟偏过脸来瞧瞧我的反应看出珍珠鸟其实是在观察我的反应,如果我要抓它或者伤害他,就马上飞走;如果没有什么动静,就喝茶了。

  生:我从它偏过脸来瞧瞧我的反应看出来珍珠鸟就像一个想做坏事的小孩子,又想做又害怕主人的样子。

  师:你做过坏事吗?

  生:没有!(众笑)

  师: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只是它从没有做过这样大胆的事情,所以还是很谨慎、很小心。

  生:我觉得小鸟真的很可爱、很好玩。

  师:作者也是这么想的!(众笑)(教师板书:大)

  生:(读第四句)到这里,我觉得珍珠鸟的胆子才真正变大了,它再也不怕主人了。

  生:珍珠鸟甚至啄我的笔尖,可以看出珍珠鸟完全没有了戒心。

  生:珍珠鸟已经对人产生了好感,与人和睦相处了。(教师板书:大)

  生:(读第五句)我体会到作者是很喜欢珍珠鸟的,他是很轻地用手抚一抚珍珠鸟的毛的。

  生: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珍珠鸟的胆子更大了,居然敢啄作者的手指了。

  师:产生身体的接触了!

  生:我知道珍珠鸟不怕人了。

  生:我还从“友好”这个词看出珍珠鸟也喜欢上了主人,它是很喜欢地啄的,不是狠狠地啄的。

  师:这个“啄”表示亲切!就像老师拍拍你的肩膀一样(师亲切地拍了拍学生的肩膀),我不是要打你,而是表示我的友好!(众大笑)

  生:我觉得先是作者喜欢珍珠鸟,不伤害它,珍珠鸟才会胆子这么大,才会对主人这么友好的。

  师:你有一个智慧的头脑!没有作者的友好,哪来鸟儿的友好?哪来的鸟胆呢?(众笑)(教师板书:大)

  师:你把这五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再想一想,你还会有新的发现,读得也更有感情。

  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生:我还发现了珍珠鸟与我越来越亲密了。

  生:我还发现作者越来越喜欢珍珠鸟了。

  生:珍珠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了。

  师:真好!看来,我们同学已经真正读懂了。现在,就这样地自己读第五、六自然段。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 3

  一、引出人与鸟的话题:

  (学生课前朗读苏轼《题西林壁》,白居易《忆江南》,李白《赠汪伦》……)

  师:听到刚才白居易的《忆江南》,让我们想起他的另一首《鸟》,我愿意与同学们一起诵一诵。(师出示)

  生:“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师:那嗷嗷待哺的鸟儿,呼唤人啊千万不要打鸟,他们在等待母亲赶紧回家呢。好在我们有爱心,不会再打鸟了,还经常把鸟带回家养着。真好!(板书)恰巧前几天,朋友就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引读)

  生:“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学生读这句,教师同时板书“珍珠鸟”。)

  师:(解题)从题目上看,你觉得这鸟怎样:

  生:珍珠鸟长得一定很好看,很讨人喜欢。

  师;想看看吗?(出示图画),你觉得这鸟怎样?我愿意听到同学们看到之后再读题目的感觉。

  生:珍珠鸟,好小啊。(学生读题目《珍珠鸟》读得很美,很轻。)

  师:让我们打开课文,看看作家冯骥才是怎么写珍珠鸟的。(生开始默读,之后在老师的鼓励下开始举手发言。)

  师:用课文中的句子,用你自己的话,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读书收获。

  生:我发现珍珠鸟很小。

  师:珍珠鸟怎样小巧,读给我们听听。

  生读。

  生:珍珠鸟长得的确很小。我发现课文写珍珠鸟“小”的词语很多,也找出句子读给大家听——“小红嘴儿”。(师引导读出“儿”化的“小”。)

  师:你真会体会这儿化音。听起来很舒服,感觉它小得好可爱。

  生: 小脑袋。(读得很轻快)

  生: 小红爪子。(读得很轻柔)

  师:知道这珍珠鸟有多大吗?

  生:估计就我手掌大小。

  师:“估计”用的好,其实比手掌还小,从小嘴儿到小尾巴也就十公分。(教师用手比量,有些学生情不自禁比量,还叹声“真小啊”。)

  师:咱们把你们发现的这几个词,以及刚才的感受送到句子中读读吧。

  生:“跳动的小红爪子踏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学生读得活泼)生:“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感觉珍珠鸟的好玩儿)生:“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感觉珍珠鸟的可爱)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谁还有发现?

  生:珍珠鸟啼叫的声音也很小,又细又亮,一定很清脆——“从中传出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声音显得格外轻松自在了。”(学生朗读了课文的句子。)

  生:我发现了,珍珠鸟胆子小!课文说“它是一种怕人的鸟。”

  师:这位同学读书真细心。好,你领着我们再读这句话。(读略)

  师:有没有同学查过资料,它生活在哪?

  生补充相关资料。珍珠鸟是生活在澳洲密林深处的鸟。……

  师:同学们看,这小鸟都怕的心都竖起来了,我们可以送他一个成语叫:

  生:心惊肉跳。

  师:谢谢你给同学们借鉴。我们提示刚才那位同学找到相关句子读读,你呢,不用提示,就这么做了,真好。介绍珍珠鸟的特点,能直接用课文的句子读给大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当然,你读的声音也像笛儿一样好听呢。

  二、人是如何赢得信赖的

  师:就是这样一种怕人的鸟胆子却越来越大了。俗话说“本性难移”,自然也可说“鸟性难移”。从怕人,到胆大,怎么反差这么大呢?

  生:我”努力的结果,让这本来怕人的鸟变得胆子大了起来。

  师:那好,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作者“我”是怎么赢得小鸟的信任,使它“渐渐,胆子大了”的?读读课文,找出具体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以。(学生读书……)

  生:“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我”这样做目的就是怕惊动小鸟,惊吓着小鸟,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教师再次指导该生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

  生:“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通过我的努力,珍珠鸟开始亲近我了,真好。(读略)

  生:“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

  生:“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它和我有感情了,都不飞出去了。

  师:感谢你们的发现,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去体会语言里的滋味。那我们就从你们读到的或者谈到的地方具体品味品味。比如同学们谈到的这句——

  生:(读)“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师:采访你(指刚才读的学生),“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就是让它感觉有安全感,“我”故意用吊兰来让珍珠鸟感到这笼子跟以前的巢差不了多少。

  师;“我”用吊兰来打扮笼子,实际用的是那颗——

  生:用吊兰不如说是用心。所以作者要想办法用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师:请你再读这句,注意啊,它可是胆小的,不要吓着它们,你该怎么读?

  生:“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有些重音。)

  师:气重,音可不重。要是我的话,我的读还要轻,因为它们那么娇小,那么怕人,我会这样读:“我便用吊蓝……”(教师读得“小心翼翼”,而后学生读,掌声。)

  师:三个月后,听!(播放珍珠鸟的叫声。)

  生:啊,这对珍珠鸟便有了它们的孩子——雏儿。

  生:这声音,和它的爸爸妈妈叫得一样,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还更娇嫩,真好听。

  师:快看,它钻出了笼子。你看到了吗?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雏儿,更小哟,正是这个小家伙!”

  师:再读这句,把你的惊喜赶快告诉大家。(引导学生读出语气)

  生:“雏儿,更小哟,正是这个小家伙!”(学生读得很带劲儿)

  师:一起来读。(学生一起读:“更小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师:至此,课文称珍珠鸟为“小家伙”。让我们再找找描写小家伙的句子读读。

  生:“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读得小心)

  生:“我不动声色的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读得小心)

  生:“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扒在我的肩头睡着了。”(读得小心)

  师:把“小家伙”换成“珍珠鸟”,再读读,看看有什么不同?

  生:“起先这‘珍珠鸟’只在笼子四周活动。”用“珍珠鸟”可没有用“小家伙”这样生动,没味道。

  师:这是对人的称呼,不是珍珠鸟吗?为什么称为小家伙?

  生:一定是特喜欢的,比自己小的人,一般称“小家伙”,表示心里特别喜爱。

  生:作者把小鸟当成了家里的一员,家里的一个可爱的小孩子。而且,称呼小家伙的时候,语气和感情是不同的,从此“小家伙、小家伙”地叫着。

  生:“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正爬在我的床头睡着了。”(读得惊喜又声小)

  师:“我”不仅给它们的笼子装扮成家的模样,还要对这珍珠鸟“客客气气”的,当作家里的小孩子、小朋友,小宝贝。真好。

  师:刚才你们谈到“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管它……”(读课文句子);“我不动声色地写……”(读课文句子)

  师:这一个个“不”,可以用这里的一个成语概括——

  生:那就是“不动声色”。

  师:假如去掉一个个“不”,把这几个句子连起来,变成一段话:“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小家伙就会 。”

  生:假如我大动声色……小家伙就会受到惊吓。

  生: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小家伙就会吓得逃跑。

  生: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叶片……小家伙就会不敢从笼子里出来了。

  师:然而,这都是“假如”。我这么喜欢它,怎么会这样做呢?所以,“我决不……不……不……”(和学生又把刚才这几句读了读),如果说装扮笼子,感到作者的用心,这里真可谓用心良苦。(学生和教师一起说出这个成语。)

  三、小鸟是如何理解信赖的

  师:原来鸟怕人,人不怕鸟,现在我怕鸟害怕,怕鸟担心,怕鸟飞走,结果呢,鸟却不怕人了,信任人了。那小鸟对人的信任表现在哪?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中,结合具体文字谈谈。

  生:“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

  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老师出示刚才学生说出的上面这段话,但把三个“一会儿”去掉了。)

  生:老师,这句话不完整了,你把“一会儿”丢了。

  师:意思没有改变啊,用与不用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生:这个词重复用了三次,说明小家伙活动的时间特快,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表现了它的调皮,让人好喜欢。

  生:这三个“一会儿”,一个比一个程度深,就把小家伙一次次小孩子似的调皮写得活灵活现了。

  生:注意这句话中有一个成语“神气十足”。去掉这三个“一会儿”,小家伙顶多也就“神气”,谈不上“十足”,可用上这三个“一会儿”,那可真叫“神气十足”!

  (该生朗读这段,表现了小鸟的“神奇十足”。)

  师:我愿意和大家一起读,女同学读第一个“一会儿”,男同学读第二个“一会儿”,我读第三个“一会儿”,大家读了以后一定要像小家伙一样神气十足哦!

  (师生合作读。很好。读略)

  师:是啊,这小家伙多么神气十足——竟然跳到画框上,在上面打秋千,真有趣儿!由此可见,这小家伙是多么的可爱。

  生:还有呢,你看“它先是离我较远,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这小家伙真调皮啊,竟然和我一起喝茶。

  生:“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儿,‘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我觉得这小家伙多么淘气,这时候珍珠鸟已经完全不怕作者了,还友好地对待作者呢。尤其是后半句“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这是胆大妄为。

  师:好一个“胆大妄为”!这个成语用的幽默。谢谢你们的朗读和见解。我觉得你很会读书,抓住文中这些细致的描写来谈自己的感受,很好。

  生:是的,我觉得加了“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就更能具体形象地反映出它对“我”观察的细致,说明小家伙很聪明。如果去掉这后半句,就没有小家伙的活灵活现了。从这儿,我也能看出作者观察很细致,所以描写很有趣。

  生:“它完全放心了……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别忘了,小鸟啄你的手指,那感觉,多有趣啊!如果把这后半句去掉那可没有意思了!

  生:你想啊,看到珍珠鸟那双小眼睛瞅着我,跟我眨眼睛,还啄我的手指,这个画面多有趣哦!

  生:不管怎么说,如果把它去掉的话,说明小鸟对他还是有警惕感,加上就是完全信任他了。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描写,珍珠鸟也只是单纯的不怕,谈不上友好,加上之后,就感觉到珍珠鸟心里已经放松了对人的警惕,跟我有感情的,而且很深了。

  师: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就把珍珠鸟的调皮和淘气写得的的确确——

  生:“神气十足”!

  师:(引读)因此,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夜晚——

  生:天色入暮,小家伙才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师:(继续引读)以至于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

  生:“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课件打出,进一步品味)

  师:注意这里小家伙的“趴”的动作。联系上下文,说说小珍珠鸟趴着的样子。

  生:“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小家

  伙全身依附,完全的放松。(学生做了一个动作,很形象。)

  师:(继续问该生)一般情况下,鸟是怎样睡觉的?

  生:应该是站着睡的,随时保持警惕。要趴也是趴在自己的“巢”里,那是能保证安全的,可是小珍珠鸟却“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我”轻轻抬一抬肩它都没有醒,你说,它睡得多熟。

  师:你见过可爱的小宝宝趴在母亲的怀里睡觉的样子吗?(学生有的说见过)这珍珠鸟就像小宝宝趴在妈妈的肩头睡觉一样,这是怎么样的情景哟!

  生:小家伙在做梦,它已经完全进入梦乡了。看来它睡得太香了,只有孩子在自己母亲的怀抱里才这样睡的。

  师:那我们仿佛小家伙一样,趴在我的肩头上坐着这香甜的美梦吧。

  生:配乐朗读略。(整个气氛美好,声音柔美、舒缓。)

  师:看,这就是小鸟趴在“我”肩头做梦的情景,请给画面题词。

  生:和谐。(老师顺势引导:这个词用得有意思,现在大家都在讲和谐呢。)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呵呵,你用了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让我们把这句话画下来,读读。(教师板书这句话。)

  生:我想用一个成语概括——小鸟依人。

  师:你和我的题词一样啊。那这“依”就是——依靠,就是依赖。(学生答出)

  师:从刚才细致的品味中,感觉到:一个不动声色,一个神气十足,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表现却换来了一个共同的境界——(生:信赖。)

  师:如果说小家伙一点一点的和人亲近,正像同学们说的心里放松了,行为上就——(生:就变得有些放肆了。)

  师:嗯?再想想,怎样才能更准确的形容此时的小珍珠鸟,别忘了它是那么可爱?

  生:这个词用得过了,应该是“放纵”比较合适。(掌声)

  师:真正的放松,还有点儿放纵,这是撒娇的表现,呵呵。至此,才可以说是完全的——

  生:放心。把那颗“怕”着的,竖着的心彻底平放在心里了。再也不会提心吊胆了。(掌声)

  师:那就请同学们说说人获得信赖的原因是:句式训练:“信赖,就给它 ——”。

  生:信赖就给它在屋子里撒欢的自由。

  生:信赖就给它趴在人肩头睡觉的幸福。

  生:信赖就给它更多的关心,甚至是关怀。

  生:信赖就给它更多的关爱,让它感到人的温暖。

  师:你们说的这些不正是因人的努力而和小鸟创造的这信赖的美好境界吗?把课文开头的“真好”,和结尾的一段话连起来,再朗读。

  生:真好!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朗诵中已经明显带着阅读后的体验了。)

  师:把黑板这两句再颠倒过来说——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真好!

  探讨人与大鸟的“信赖”

  师:题目是珍珠鸟,我们上节课只研究了“我“和小鸟创造的“信赖”的境界,那大鸟呢?快来读一读课文。

  生:小家伙在屋子四周活动,玩得特别开心的时候,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

  生:还有,当小家伙贪玩,晚上忘记回到笼子里的时候,“天色入暮,父母再三呼唤……”它们急得不得了,召唤孩子赶紧回笼子。

  师:(放图像)看到笼中的那对大鸟了吗?(学生盯着屏幕并随口说出看见了。)

  师:人有人言,鸟有鸟语。听,父母在生气地叫呢。(放鸟叫声)

  生:看它们着急的样子,来回踱着步子,叫声也不是笛儿般的又细又亮的,而是悲鸣了。知道吗,有资料显示,鸟市上一只活着的观赏鸟,在抓捕、运输、驯养过程中,大约死掉20只鸟。

  师:这是怎样的代价啊,养鸟,多么惭愧,甚至可以说多么残酷的`爱好。课前我们说“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规”,此时却是“劝君赶快让儿回——

  生:母在笼中盼子归”。即便“我们”在笼子里,也盼子归啊。

  师:听到笼中的父母会对小鸟的“再三呼唤”,想想大鸟为什么这么做?

  生:同是笼中鸟,大鸟它们见过世面,而小珍珠鸟是怀着一童心的,它太天真了,从未经历过这复杂的世界。

  生:那就是说,大珍珠鸟的眼里和小珍珠鸟眼里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完全的不一样,大鸟很清醒自己的处境。尽管养它的主人很爱它们,比那些抓捕或者杀害它们同类的人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但是,对人的警惕大鸟是没有放松的。

  生:一句话,就是大鸟们对作者是不信赖的。

  生:看似自由的小鸟,也只不过在房间活动,它压根就不知道窗外的世界有多么宽广多么美妙,这种自由又是多么的可怜。当它身体钻不出笼子的时候,也便失去了身体的自由。由此,我们了解到,大鸟呼唤的就是,一句话:孩子啊,我们大鸟的今天就是你小鸟的明天。(热烈掌声)

  师:其实,你们说的这些,不就是大鸟发自心灵的呼唤吗?

  生:其实它们呼唤的就是让它们回到自己的家,而不是这里的笼子。

  师:让我们先听听千百年来笼中鸟的呼唤吧。(提供关在笼中鸟的话外音,给画面配音。)

  生:“……未闻笼中鸟,飞去肯飞还。”

  师:从未听说笼中的鸟,飞出去的,肯飞回来。

  生:“……虽知主恩重,何日肯重来。”

  师:我知道主人对小珍珠鸟特别的爱,比那些捕杀我们的人不知道要强上几百倍,但即便如此,如果放飞我们,我也不会再回到这里来。

  生:“……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师:即便是金子做的笼子,我的叫声也不如在林间那么自在欢畅。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呼唤,让我们把这几首诗连起来,再次呼唤。

  生:“见苦方知乐,经忙始爱闲。未闻笼中鸟,飞去肯飞还。”(白居易《看嵩洛有感》)

  生:“野性思归久,笼樊今始开。虽知主恩重,何日肯重来。”(司马光《放鹦鹉》)

  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画眉鸟》)

  师:这诗中的“笼中”,“笼樊”,“金笼”,再精致华美、精心装扮的笼子,也挡不住它们的呼唤。它们呼唤,离开这笼子回到哪里?

  生:回到密林深处,回到它们自己真正的家。

  师:回到课文第一句。作者以为这笼子就是鸟儿的巢,在鸟的眼里,笼子和巢、家一样吗?它们的巢应该在哪里?(播放象形字“巢”的演变过程。)

  生:它们呼唤的,是要离开这些笼子回到森林,到属于它们自己的树上的巢。那才是它们真正的家。

  师:是啊,方寸之地,何谈信赖!这渴望获得生命尊重的鸟,即便死,也不愿被笼子囚禁,这笼子也许就像它们的牢笼,说不上就是自己的坟墓呢!(把“笼”加框,变成笼。)

  师:现在回过头来说说,这大珍珠鸟和小珍珠鸟理解的信赖究竟有什么不同?

  生:小鸟眼里的信赖是屋子内的安全,大鸟呼唤的信赖是给它们真正的尊重和平等,而不只是在房间里,在人的肩头。小鸟它压根就不知道外面的天有多么蓝,树有多么绿。它一旦长大,向它爸爸妈妈一样,它就再也飞不出笼子了,大鸟永远不能忘记过去,那自己曾经拥有的自由。

  师:大鸟对人不信赖,这就让我们对文中的“我”理解的信赖有了思考。

  生:可不是嘛,“我”一直把大鸟关在笼子里,怕它们飞跑了。

  生:“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我觉得作者并没有做到真正的信赖,如果做到了,就不会把大鸟关在笼子里。把窗户关上。注意:开始是关着窗的小鸟撞到玻璃不但飞不出去,反而会感到疼痛,所以后来即使打开窗户,小鸟条件反射,为避免疼痛,也不会飞出去了。它已经完全依赖人来生活。

  师:这里还有一处,小鸟依人的时候,作者“笔尖端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生:是的,这“一时”不是“一生”。

  师:对此,你有什么话要对文中的“我”说吗?

  生:作家啊,小鸟们原来的家是在森林的树上的。这想必你也知道,你是个爱鸟的人,所以你才这么用心对待它们,不过,即便这样,最好的境界也不是你认为的这样。

  生:作者,其实你的感受只是以你自己的标准判断的,可惜鸟儿们不会说话,不过大鸟的表现你也应该看出来,它们需要的信赖不是一时的,而是永恒的。

  生:希望你把那些鸟儿放飞在蔚蓝的天空吧,如果你真正喜欢珍珠鸟那你就让它们自由飞翔。如果真正对他好的话,让父母带着小家伙翩翩起舞飞出窗外。当然,它们永远不会忘记你对它们的好。

  生:大鸟们呼唤的是原本飞翔的生活,夜晚回到自己的巢中做着属于自己的梦。它们呼唤人类给予它们天然的生命尊重,呼唤人类必须用宽广的胸怀放飞它们,而不是如对家禽一般豢养戏弄。

  师:如果说,刚才我们理解小鸟的“信赖,就给它……”。那么,此时这个“给”应该换成什么?

  生:还!(改课件:“信赖,就还它……”)

  师:这一字之差境界是多么不同!请用这样的句式再次呼唤出大鸟们心中的信赖。

  生:信赖,就还它本来应有的尊重。

  生:人和鸟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要建立信赖的关系,那么信赖,就还它平等的权利。

  生:信赖,就还它本来的鸟性。(掌声)

  生:信赖,就还它真正的安全感,让它不因为人的出现而害怕不已。

  生:信赖,就是该还人家的都应该还人家,而不是供自己养着观赏好看。

  师:谢谢你们发出的这样多的感慨。一个“还”字的不同,意义就不同。也许,你们理解和感受这么多信赖的内涵,才是大鸟眼里的信赖。

  四、思考人与鸟类的信赖

  师:谢谢你们给大家的启发。原来,信赖的美好境界应该是相互的,平等的。这样才能得到两者的真正平衡。精神心灵才会相通,相属。彼此有一份强烈的安全感。就好比我们信赖一个朋友时,因为我们知道它是可靠的,真实的,不需要作出什么来的一样。

  生:所以我要说,人,不能按人的意志安排自然界的一切生灵,不能以人的幸福为标准判断一切。这样的信赖不是真正的信赖。

  师:那,我们就按照我们理解的信赖,改编改编教材。如你们所说,放飞它们,还有必要用心装扮笼子吗?

  生:我们就把课文可以改写成——“我不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鸟儿们依然会把笼子当作第二个家,从中传出的笛儿般的声音依然轻松自在。”

  师:更重要的是,笼子的门是开着的,想飞出笼子就飞出,想飞回笼子就飞回笼子。甚至连笼子都不用设置,整个屋子就是小鸟的家。(擦掉“笼”字)

  师:真正的信赖,‘我”还有必要“决不……、不管……、不动声色”吗?

  生:我们就可以把课文改写成——“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小家伙也不会 。”学生答出“大惊小怪”、“难过”“害怕”……)

  师:真正的信赖——小家伙白天,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大鸟还会生气地叫吗?夜色入暮小家伙还在和我玩耍,大鸟还会再三呼唤吗?(改课件)

  生:我们就可以把课文改写成——“白天,小家伙不仅在我的肩头睡觉,哪怕在我的手掌上翻跟头,大鸟也不会生气的叫了,夜晚,假使小家伙贪玩一些,大珍珠鸟也不会再三呼唤小家伙赶紧回去了。”

  师:是啊,真正的信赖非得等把窗户关久了,才打开吗?

  生:不用。可以改写成——“不用多久,它最多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就飞出去了……”

  师:“小家伙”想飞出窗外就飞出窗外,还可以再回来,依然趴在我的肩头做梦,我们打开的不仅仅是窗户,而是心灵的窗户。下面,就请大胆想象,因信赖创造的这种美好的境界。(学生听音乐,创作。六七分钟后学生发言。)

  生:我打开鸟笼,让它们出去透透气,可是它们一去不复返,就连小家伙也一去不复返了。鸟儿们感受大自然的呼唤,蓝天是鸟儿飞翔的家,草原是鸟儿生活的家,那树上的巢啊,是鸟儿休息的家。自由就是它们的家。

  师:是啊,在人的世界中,我们倡导以人为本,在鸟的世界里,如果我们还说“以人为本”,也就失去了信赖最基本的平等与平衡。如果你是作者你放不放?如果你是珍珠鸟,你飞不飞?

  生:如果我是作者,我会放了他,因为我想给他自由。

  生:我也会放。

  师:老师想问你若是鸟,你飞不飞?

  师:那你宁肯失去蓝天,丢掉你翅膀的飞翔?

  生:我不会飞,因为这里很好,作者对我很照顾。

  生:我也不飞,因为我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如果我们飞走了,是自由了,可是面临的危险太多,不是又要它承受不自由吗?要自由,代价也是无价的。晚了,一切都晚了,要是回到从前,人没有这么多,没有这么坏,也许就好了。

  后面的学生都在说不会飞……

  师:看来大家都习惯了这舒适的生活,忘记了自己曾经飞翔的天空!作者放还是不放?鸟走还是不走?这的确是个两难问题。这也不是放与不放,走与不走这么轻松和简单。一句话,我们人类不只是地球的唯一,该怎样和众生彼此信赖,互相尊重,共同分享和经营这个世界?明白这个问题的沉重与迫切,引发同学们更多的思考,也许才是我们走出教室后的真正收获。(下课)

  板书:

  珍珠鸟

  真好!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板书中“笼”有几个变化:先写出,再加框笼,然后擦掉。)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 4

  师:常言道“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老师能和郑州的同学近距离接触,真是一种缘份,我希望与大家共度一段愉快的语文学习之旅,并且和同学们成为好朋友。作为你们的朋友,我保证我们的课堂上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同时,老师也对同学们提三点要求,好吗?一、说真话;二、说话有根有据;三、勤于思考,勇于挑战。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请同学们先浏览提示。(师板书课题、作者。)

  师:请同学们推举一位同学来朗读课文,我们大家用心听,共同进入文中境界。(一生感情朗读。)

  师:这位同学朗读得真好,你听读后能说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生1:“我”和一只珍珠鸟相处的故事。

  师:是一只珍珠鸟吗?

  生1:哦,不是,是一家三口。

  生2:讲“我”喂养一对珍珠鸟,后来小鸟有了雏儿,这家三口和“我”由陌生、害怕到亲近的过程。

  师:这篇课文词语丰富,你认为值得积累的字词有哪些?请勾画下来,并说说你认为值得积累的理由。

  生1:我勾画了这一句──“阳光从窗外射入……生意葱笼”,圈点了“斑斑驳驳”、“生意葱笼”两个词。

  生2:我勾画了眼睑的“睑”,“呷呷嘴”的“呷”,因为这些是生字。

  师:文章用生动的词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和鸟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同学们在听读时,脑海中一定也浮现出了生动的画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你认为最美好、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描摹出来,好吗?

  生1:夕阳西下,余辉洒进窗子,一只极小的珍珠鸟安然地睡在人的肩头,不在乎外界的风吹草动,显得格外温馨。

  生2:文中的“我”在书桌上写着文章,小珍珠鸟飞到桌上啄着“我”的笔尖,而“我”生怕惊扰它,一动不动,小鸟边啄边看看“我”,和“我”开玩笑似的。这一情境,我印象最深刻。

  主3:在绿色的垂蔓中,小雏鸟窜进窜出,时而飞出落在窗户上,时而又飞进去。

  生4:小珍珠鸟在外玩耍,大鸟儿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小鸟立即很听话地飞进去。

  师: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诗一般美好的境界,完全归功于“我”的努力营建。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勾画出写“我”的举动(动作)的语句,看看“我”为珍珠鸟做了些什么?

  生1:“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轻松自在了。”

  生2:“我呢?……惊动它们。”

  生3:“它先是离我较远,……依旧写东西”,“我不动声色地写……”,“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师:那么,从这些举动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有爱心。

  生2:耐心、细致,很喜欢小鸟。

  师:是啊,文中的“我”是个爱鸟有情、养鸟有道之人!

  师:正是因为作者富于爱心,所以笔下的珍珠鸟也极为可爱。谁来为我们品味分析一下描写珍珠鸟神态、动作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1:“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它小……

  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写出了小珍珠鸟外形极为可爱。

  生2:“起先……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这里的几个动词:“飞”“落”“站”“啄”“撞”、“逃”写出了小珍珠鸟的淘气、欢快和自由的特点。

  生3:“它先是离我较远……发出‘嚓嚓’响。”写出了小鸟和“我”亲近的情感。

  师:这一句写得妙,作者将人的性灵赋予给了珍珠鸟,写出了人与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充满爱意,尤其是动作描写,如先“挨近”、再“蹦”、再“俯下头喝茶”、还“偏过脸瞧瞧”,这些动作观察细致,描写细腻。

  生:我品读最后的一个情景:“有一天……难道在做梦?”这里抓住小鸟睡熟的神态写出它信赖人,写出了人和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师:同学们品读得很好。因为关心,因为细致观察,作者才写出了珍珠鸟的众多“可爱”,生活中,同学们对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往往也关怀备至。那么,老师想问问同学们,假如好朋友送你一对珍珠鸟,或其他小动物,按你的性格和习惯,你会怎样对待它呢?还记得老师提出的三条要求吗?(提醒同学们说真话。)

  生1:我喜欢鸟,会和作者一样爱它。

  师:有爱心,善良。

  生2:养一阵子,但我会懒得给它喂食,打算交给父母帮忙。

  师:爱心,有时就是耐心。

  生3:我可能先喂养,再放了它,给它自由。

  师:自由是更好的选择。

  生4:我可能控制不住,时不时打扰它,玩一玩,或者就养死了。

  师:爱心还要包容和尊重。

  生5:我可能会玩弄它,弄死了,就吃掉。

  师:爱心真的是需要宽容。

  生6:我不喜欢鸟,把它转送给别人。

  师:首先要有爱,才会去爱。

  师:看来,“爱心”的确是不简单,有时候是一种复杂的情感。老师就有过这样一段经历:今年春天,我带儿子去郊外春游,看到很多人在捞小蝌蚪,6岁的儿子也很感兴趣,尽管我告诉他捞一条小蝌蚪就会少一只小青蛙,但他提出要观察蝌蚪怎么变成青蛙,还说等小蝌蚪长大了就送它回家,我就与他一起捞了一些。在喂养的日子里,我总是提心吊胆,生怕喂养不当会让小蝌蚪死去,每次换水,阳光下看着小蝌蚪游来游去,听儿子用稚嫩的声音说:“小蝌蚪,快长大,变成小青蛙,好送你回家!”又很欣慰。那可真是真切又复杂的感情。说到这儿,老师又有一个问题想听听同学们的真话。珍珠鸟啊,小蝌蚪啊,都是可爱的小动物,但假如你遇到的是一个伤残的、外表丑陋的,可能还是有害的小生命,你会怎样对待它?

  生1:我能区别对待,对待伤残的,我会尽力去救助它;对待丑的,我不会喜欢它,或养一阵,或当即丢弃;对待有害的,我会毫不犹豫地弄死它,免得它祸害人类。

  生2:不管是伤残的、丑陋的,还是有害的,我都会弄死它。

  生3:我会把它杀死,如果是有害的,我一脚就把它踩死,如果是别的小鸟,我会把它的毛拔掉,然后杀了它,把它煮熟了吃掉。我不喜欢小动物,如果我得到小动物,就一定要把它吃掉。

  师:还是多一些不忍之心的好。

  生1: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不论是伤残的、丑陋的、有害的,都是一条生命,我不会将它们置之死地,因为有害无害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其实他们都有生命,都有生的权利(掌声)。

  生2:我会对伤残的、丑陋的动物更多一些关心,因为它们更需要爱。

  师:说到这儿,老师又想起一个小故事。弘一大师李叔同有一个习惯,每次落座时,都要把他那把旧藤椅摇几下,朋友说:“椅子挺结实的,不会垮。”大师却说:“不是担心椅子垮,而是让椅上椅下那些小生灵有逃生的机会。”其实,所谓有害有益,还是相对于人类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说,生命无所谓高贵、卑贱,都是大自然之子,对于生命,我们还应有一份尊重,都应给子信赖,这样世界才会多一份温柔的色彩。所以文章结尾得出这样的结论,同学们一起来读。

  生(齐):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老师再给同学们推荐一篇写鸟的名篇——美国索尔·贝格写的《画眉》,同学们会有更多启示。(生依次阅读《画眉》,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师:读后同学们得到什么启示?

  生1:小鸟没有了自由,宁愿选择死亡。

  生2:我认为画眉妈妈做得不对,不毒死小画眉,小画眉最起码还有生的机会,也有自由的机会。

  生3:我也认为画眉妈妈不对,她怎么能毒死自己的孩子呢?

  师:老师读完这篇文章想到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鸟儿也为追求自由而死,为追求生命的价值而死。那么,读了《珍珠鸟》的结尾句和《画眉》之后,大家对“信赖”及如何营造“信赖”有没有更多更深刻的理解呢?

  生:信赖,需要我们付出自己的劳动。

  师:好,你的意见是:信赖,不仅要心动,还要行动。

  生1:信赖,需要我们彼此关爱,只有一方面付出是不行的,要双方努力。

  生2:首先要宽容,斤斤计较就困难了。

  生3:信赖是友谊的桥梁。

  主4:营造一个温馨美好的氛围,要靠信赖。

  师: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对信赖,对怎样营造信赖这一美好境界,有了更多的理解。其实,人和动物之间如此,人和人之间同样如此。这堂课,同学们一定会有种种收获,我们也学着用格言警句式的一句话为我们的课堂作个结尾,说不定你的一句话还能成为名言呢!哪位同学先来,用一句话说说领悟和收获,说得好的,请写在黑板上。

  生1:不论是人和动物,还是人和人,都需要信赖。

  生2:信赖,需要心与心的交流。

  生3:信赖,是沟通的桥梁。

  生4:世界需要更多的信赖。

  生5:信赖,营造出世界的温馨。

  生6:信赖,使我们感受到温暖。

  师:老师给大家发的资料上还有几道思考题,请大家按照题目,对这堂课作进一步思考。下课。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 5

  一、创设情境,入“温馨之境”

  师:看见同学们脸上的笑容和充满信赖的眼神,使我感觉到今天的课堂是多么的温馨和美妙,让我们在这种美好的心境下再一次走进《珍珠鸟》。

  板书:

  珍珠鸟

  学生轻声读课题。

  (评点:巧妙地将文中人、鸟的“信赖”之情移到“师生”之间,奏出了第一个和谐的“情”符。)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珍珠鸟是一种害怕人的鸟,而作家冯骥才就在自己的书房里给珍珠鸟安了一个温馨而舒适的家。

  (出示课件:伴着恬静的音乐渐渐出现吊兰蒙盖着的鸟笼。)

  师(深情引述):你看,那儿有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吊兰长满绿叶的藤蔓覆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在幽深的树丛里一样安全……直到有一天,伴着一声尖细而娇嫩的叫声,珍珠鸟的雏儿诞生了……

  (评点:一个精心营造在吊兰中忽隐忽现的鸟笼,一首恬静的背景音乐,一段深情的描述,让学生不知不觉来到冯骥才的书房,跟文本进行第一次亲密的接触。)

  二、以情入文,悟“喜爱之情”

  师:想看看那小家伙吗?请打开书,自由地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生投入地读课文,师指名读。)

  师:

  板书:

  “探”

  “探”是什么意思?

  生:这里就是把小脑袋伸出来。

  师:从“探”你体会到什么?可以换成“伸”吗?

  生:“探”可以看出这小家伙胆小,很害怕。而“伸”只是头伸得很长。

  师:方向对了,谁再努力一把说得更明白?

  生:因为珍珠鸟十分怕人,而小珍珠鸟刚刚出生不久,更加胆小,不敢把头伸出来,只敢把小脑袋探一探,看看会不会有危险。

  师:真好,一个“探”字,多么精妙、准确,读书时有时就要这样咬文嚼字。谁能给大家学学那小脑袋是怎样探出来的吗?

  生:(头稍稍前伸,警惕地看看四周。)

  (笑声。)

  (评点:一个“探”字探出了小家伙的“趣”,探出了孩子对“小宝宝”的情,让学生探到了跟文本对话的乐趣。)

  师:(抚着该生的头高兴地)多可爱的小家伙!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小宝宝吗?

  生:喜欢!

  师:如果老师请你给大家介绍那小家伙,你行吗?

  (学生又兴奋地读课文。)

  师:介绍之前,老师还有个要求,你介绍的语气中要饱含着喜爱之情,也就是能以声传情。谁先试试?

  生:珍珠鸟的宝宝终于降生了,大家瞧,它多可爱呀!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长出珍珠似的白点,长得多像它母亲呀!

  生:这小家伙,好肥呀!瞧,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绒球儿,长得像它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躲在绿蔓后面,还不敢见人呢!

  师:介绍的多精彩、多有趣!老师奖励你,奖励由你给这小家伙起个名字吧!

  生:嗯──我叫它“肥仔”吧!(笑声)因为它长得肥肥的。

  (评点:多有趣的奖励,多精彩的奖励,这才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真正有价值的奖励。)

  师:同学们这么喜爱这个小家伙,在朗读声中表达我们的喜爱之情吧!

  (生有感情地读第三自然段。)

  三、动情品文,悟“关爱之心”

  师:这小家伙还有哪些有趣的事儿呢?请接着往下读,你会有哪些发现呢?

  (生自由读四、五两个自然段。)

  生:我发现这小家伙特别的淘气,还蹦到“我”杯子上喝茶。

  生:我发现这小家伙已舍不得离开“我”了,在母亲的再三呼唤声中才回到笼子里去。

  生:我发现这小家伙的胆子越来越大,它先是在笼子四周活动,渐渐地胆子大了,就蹦到“我”的杯子上,后来,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地啄“我”的笔尖。

  师:开始这小家伙只敢探一探小脑袋,现在胆子怎么变得这么大呢?

  生:因为“我”不去伤害它。

  生:因为“我”很喜欢这小家伙,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我”也不生气。

  生:我还要补充,这小家伙用小红嘴啄“我”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的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可以看出“我”喜爱这小家伙,小家伙也喜爱“我”、信任“我”。

  板书:

  抚一抚

  让学生学着轻轻爱抚的动作。

  师:这种感觉多像一位慈爱的父亲,抚摸着自己疼爱的孩子!小家伙啄“我”的手指,分明就是一位调皮可爱的孩子在亲昵地向大人──干什么?

  生:撒娇!

  生:(兴奋的)我知道了,作者是把小珍珠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着它,爱护着它,所以小家伙的胆子就变得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爱亲近“我”了。

  师:对呀!这还是一位特别宠爱孩子的慈父呢!

  师:(动情的设问)如果我们再细细的想一想,一开始当这小家伙在屋里飞来飞去的时候,或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的时候,如果“我”就学着鸟叫逗着它玩儿,小家伙还会从笼中飞出来吗?(生:不会)当它蹦到“我”杯子上喝茶的时候,如果“我”不小心动了一下手臂,结果会怎么样呢?(生纷纷举手)当小家伙啄“我”的手指时,如果“我”不仅仅是轻轻的抚一抚他那细腻的绒毛,而是抓在手中玩耍它的小红嘴、小红脚,小家伙还会一步步亲近“我”吗?(生:不会!)是呀!只要“我”一点点不经意的举动,或者仅仅是好奇的眼神都可能会惊吓了这小家伙。因此,我们在读这两段话的时候,应该感受到在这小家伙淘气与可爱的背后,是“我”无声的关爱和精心的呵护!

  (评点:“小家伙”在冯骥才的疼爱下是自由的,自主的,学生在老师的尊重下,在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中,对“小家伙”的感受也是自由的,自主的,独特的。双双的自由,双双的自主,难道不是教学的美好境界吗?)

  四、融情入境,悟“美好境界”

  师:(出示课件: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看到这一幅画面,我相信我们都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在这幅画面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珍珠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

  师:是呀,睡熟了,你能小声告诉我吗?

  生:(下意识地俯在师的身边低声说)我看到小珍珠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

  生:我看到了作者正看着肩头熟睡的小鸟笑了。

  师:这小家伙睡得多熟呀!它把“我”的肩头当作了什么?

  生:温暖的巢生,妈妈的背生,宝宝的摇篮师,如果老师请你给这幅画加个题目,用一个词或一句话,你会写上什么?

  生:我会写上“信赖”,正因为小鸟信赖“我”,才会在“我”的肩头睡着,才会有这美好的画面。

  生:我写上“亲密的朋友”,小鸟和“我”不像是一对亲密的朋友吗?

  生:我写上“小鸟的家园”,因为鸟儿是人类的朋友,作家的肩膀就是鸟儿幸福的家园。

  师:嗯!富有哲理!

  生:我写上“甜蜜的梦”,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正在做着甜蜜的梦呢!

  师:真美!

  生:我写上“情趣”,因为课文中小鸟非常有趣,而“我”非常有情。

  师:是啊!可爱的小家伙睡熟在我的.肩膀上,多么有趣;我也含笑目视着小鸟,这多么有情!真是趣中生情,情中生趣,情趣相映。

  生:我写上“目光”,因为“我”看着小鸟的目光是温和的、慈爱的,作者心里肯定也是幸福的!

  师:经典!多么富有诗意的想法,令人遐想!带着这美好的感觉,在朗读声中让我们也走进这美好的境界。

  (生情不自禁地用轻柔的声音读第六自然段。)

  (评点:“画题”打开了“话题”,人与文、情与思交融在一起,流泻出人间最美的感受,创造出课堂最美的境界。)

  师(也轻柔地):这小家伙睡得这么熟,这么香,这么甜,那它的梦一定也很美很美,它会梦到什么呢?

  (学生静静地想,有的在喃喃自语。)

  师:我相信同学们脑海中的梦境该是那么的美丽、温馨,不要说出来(师用手指轻压唇间),把这美好的梦境留在心底,用你们的朗读领着我走进这美好的境界,好吗?

  (学生读得更加动情,脸上泛着红润。)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亲的画卷,这是“信赖”创造出这美好的境界!“信赖”是一种关爱,一份宽容,一片呵护,是彼此的尊重,只要心中充满了爱,老师相信不仅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你、我、他,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境界。

  (配乐:《让世界充满爱》,展示一组画面──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评点: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组画展现在孩子眼前,《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萦绕在孩子的耳边,人鸟之情从冯骥才的书房流到了每一个孩子的心里,流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情”的拓展真是意味无穷!)

  媒体最后出示:

  我爱我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也爱雏鸟的双亲。──冰心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 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领悟文章中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的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和深刻的哲理。

  2、唤醒学生内心的爱的情感,引导他们体验反思,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品味语言,学习作者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唤醒学生内心的爱的情感,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生活实际,思考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

  难点:文章中融注喜爱之情的描写笔法和蕴涵的深刻哲理。

  设计思路

  冯骥才的《珍珠鸟》是一篇充满浓郁诗情和深刻哲理的散文,它通过对人鸟之间相亲相爱的奇特画面的细腻描写,唱响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爱和信赖的颂歌。设计用故事导入,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为本节课奠定深厚的感情基础,同时又暗示了课文主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朗读全文,理清课文内容,感知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情感。研读课文精彩部分,重在品析课文优美生动的语言,在品析中受到美的熏陶,领悟其中深刻的哲理。再结合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拓展延伸,引导他们体验反思,激发他们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最后以一篇震撼人心的《咬舌自尽的狗》结束授课,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好!首先给大家讲三个故事

  四川省成都市发生过这样一件离奇的事:一位叫申庭美的96岁的老人,他留下遗嘱,等他去世后将他的5000元的遗产留给一条和他相依相伴12年的小狗欢欢――申培欢(他给小狗取的名,他把小狗当作他的另外一个儿子)

  第二个故事:辽宁省宽甸县军民村有一位叫黄丽杰的妇女,五年前(1999年)她用准备买蔬菜种子和大棚薄膜的300块钱救下了一只差点成为人口中食的受伤的大雁。她和丈夫精心治好大雁的伤,大雁不愿离开他们,就呆在了他们家里。他们给它取了个名雁宝(自己的儿子叫忠宝),还买来大白鹅和它做伴。从此雁宝成了他们家庭的正式成员,并且和那六只大白鹅日久生情,生下了许多小雁。黄丽杰一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雁专业户。

  第三个故事:北京有一位老太太,她收养了100只流浪猫,从此这些猫咪有了温暖的家,不再风餐露宿;老太太也因为有了这些猫咪做伴而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生活充实而愉快。

  师:大家听了这些故事有什么感触?

  生:动物也有情!

  生:善待动物,终有好报!

  生:人和动物也能相亲相爱,和睦相处。

  生:我们要保护动物!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和谐、相融、灵性,情动人与动物之间!这三个离奇而又真实的故事让我们不由得惊叹感动:原来人和动物是可以这么和睦相处的啊!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名篇《珍珠鸟》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和动物和谐温馨的画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

  师:我们还是请向媛媛同学来朗读这篇课文,请同学们用心听,然后说说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读略)

  生:讲“我”养了一只珍珠鸟,“我”非常喜欢的故事。

  师:不是很准确具体,谁来补充?

  生:讲朋友送了一对珍珠鸟给“我”,后来这对珍珠鸟有了雏儿,“我”喂养他们的经过,

  生:应该是“我”喂养了一对珍珠鸟,他们有了雏儿。这只雏儿对“我”由害怕到熟悉到亲近的过程。

  师:是的,文中有三只鸟,课文着重写了雏儿由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你们喜欢这只雏儿这小珍珠鸟吗?

  生:(齐)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这只小珍珠鸟,它确实是只非常可爱的小鸟。现在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体现小鸟可爱的句子,试着品味一下这些句子是从哪些方面写小珍珠鸟的可爱的'?(生读书勾画)

  生:我找的是第8自然段,“起先……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这段用了“飞”、“落”、“站”、“啄”、“撞”、“逃”这些动词写出了小珍珠鸟的活泼、调皮的特点。

  师;噢!动作轻盈,活泼又有点儿胆小。

  生:我找的是第7自然段,写小珍珠鸟外形很漂亮,长得又胖乎乎的,显得很可爱。

  生:我找的是这句:“它先是离我较远,……发出‘嚓嚓’响。”这段是从小鸟的动作、神态写小鸟可爱。

  师:这是小珍珠鸟和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吧。你看它像个娇憨顽皮的小孩儿,居然懂得看人的脸色行事,聪明的鸟!

  生:还有第14自然段,小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像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子,玩累了,就趴在我肩上睡了,一点儿也不害怕!

  生:“却是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我觉得写得很好看!

  师;对!万绿丛中一点红,清新美丽!

  生:“忽然有一个更大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我觉得这句中的“探”字用得好,写出了珍珠鸟的胆小,它在试探有没有危险。

  生:还有第13自然段也是写它的动作。

  师:同学们找的都很准,分析得也不错!作者正是从小珍珠鸟的外形、动作、神态来展示它的可爱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喜爱之情。(板书:外形、动作、神态)现在我们一起带着我们的喜爱之情把这几段读一遍。(生读7——14)

  师:鸟是一种非常怕人的动物,或许是我们人类对他们伤害太多吧,鸟在我们面前是心存戒备的。可我们在文中看到的却不是惊弓之鸟,而是一只快乐、自由自在的小鸟,它是那样的淘气、放肆,丝毫没有顾忌,这些都因为谁的缘故?

  生:我(作者)。

  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写“我”举动的语句,看看“我”为小鸟都做了些什么?

  生:“我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师:我为小鸟建了个绿色的家园。

  生:“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我呢,决不掀开……惊动它们”

  生:“我不动声色地”“我用手摸一摸它细腻的绒毛”

  生:“我手中的笔停了,生怕惊跑了它”……

  师:那从这些举动中,你们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生:爱鸟的人!

  生:具有母爱。

  生: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的人!

  师:哦!这怎么讲?

  生:他关心鸟,照顾鸟,没有向鸟要求什么。

  师:有道理,还有吗?

  生:富有爱心!

  生:是个细心的人!

  师:是啊,“我”是个有爱心的人,所以才能这么细心地、耐心地照料珍珠鸟,尊重它们的生存空间,给它们提供宽松、自由的活动场所,不惊扰它的活动,甚至宽容它的淘气捣蛋。就像许多宠爱孩子的爸爸妈妈迁就他们调皮的孩子一样。所以小鸟才这样胆大妄为地到处蹦跳,才可以这样放心大胆地睡觉。(板书:爱心、宽容、尊重)

  师: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时,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触?你们是否读懂了作者的心声?

  生:信赖,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

  师:爱心、宽容、尊重,是通向信赖的桥梁!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石!有了它们,不仅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人与动物之间也可以相互信赖!我想这就是作者想传达给读者的心声。(齐读此句)

  师:我想同学们都有养动物的经历吧,你们是怎样对待你们养的动物的?说来听听!

  生:我家养了一只波斯猫,很可爱,我好喜欢它。

  生:我曾经养了一条狗,我也很喜欢它,冬天我用旧衣服给它作窝;夏天我把它带到河里洗澡。它也很喜欢我,每天放学后,它都会在路上接我,它很听话的。可惜它后来得病死了。

  生:我对我家的狗是又喜欢又不喜欢。当我高兴的时候,我会给它好吃的,逗它玩;当我心情不好时,我就踢它,把它赶得远远的。

  师:我想覃聪同学的做法代表了许多人对动物的态度吧。我们对待自己的宠物,一般是凭自己的心情。心情不错,就把它抱在怀里逗弄;心情很坏时,看见它就心烦。

  生:我不怎么喜欢猫狗的。我觉得它们很脏。我家里曾养过一只猫,它下了一窝儿,它们到处乱跑,后来身上就长了跳蚤,搞得我们身上床上也有了跳蚤。我妈一气之下,把他们全扔了。

  生:我家里的那只小狗也蛮讨嫌的,它喜欢乱咬东西。我们的鞋子和袜子经常不见。可我妹妹喜欢它。

  师:我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女主人对忠诚家犬痛下杀手

  义犬放弃反抗含泪亡》,一名叫晓芳的女子为了维护新居的整洁,狠毒地杀死了共同相处了7年的爱犬,她用绳子绕在“黑虎”脖颈间、蒙住它的眼睛,任凭“黑虎”泪水横流,让四位雇来的大汉勒死它。丈夫得知“黑虎”的遭遇后,提出了离婚,一向很听话的儿子也整日报以敌视的眼光。晓芳女士想不通,对于其丈夫来说,难道她没有一只狗重要吗?你想得通吗?大家也来讨论讨论。

  生:她丈夫肯定认为她是个心肠狠毒的女人!

  生:她儿子也肯定这样认为。

  生:她丈夫可能觉得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很危险。

  师:其实,这并非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看待生命的问题。动物也有生命。生活中,像晓芳女士这类视“万物为刍狗”、轻贱生命,不懂得敬畏生命的人还很多。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一直以自然界的主宰者自居,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任意残害着其他生灵的生命,或丢或打或杀或买或吃……去年的非典不正是人类荼毒生灵带来的恶果吗?如果人们能够树立起健全的生命意识,对动物多一点人道关怀,那么地球上就会少一些杀戮多一些互爱,人类自身将有更美丽的发展。我希望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能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关爱动物,善待生命!不仅在人与人之间,还在人与自然之间架起一座信赖的桥梁,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人情味。

  最后给大家读一篇文章结束我们这节课。台湾作家林清玄的《咬舌自尽的狗》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生:珍——珠——鸟。(师在大屏幕上展示:这是一只()的珍珠鸟。)

  生:这是一只机灵的珍珠鸟。

  生:这是一只顽皮的珍珠鸟。

  生:这是一只大胆的珍珠鸟。

  生:这是一只惹人喜爱的珍珠鸟。

  生:……。

  【评】首先胡老师借助第一课时教学,让学生感悟珍珠鸟的性格,为下面理解感悟课文奠定了基础。

  师:这些词都有“可爱”之意。板书:珍珠鸟喜爱“我”。(大屏幕展示: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谁愿读一读?(有三个同学分别有表情地朗读)

  师:谁能通过读课文反映出“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两个学生举手朗读后,师要求同学们将书本打开到第156页)

  师: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看哪些词语表现出珍珠鸟对“我”的信赖?(生快速朗读,师巡视)

  【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胡老师让学生从读中感悟,这种教学方法完全符合新的教学理念,也是诵读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师:同学们都读完啦,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珍珠鸟对“我”的信赖?

  生:第六段。

  生:还有第四段。

  生:还有第五段。

  师:把你们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生读第六段)

  师:你读得好,体会也深。

  生:我觉得第四段比较能够体现珍珠鸟对“我”的信赖。

  师:那好,你先读,然后说明你的理由。

  生:(读后说)若珍珠鸟不爬怠拔摇钡幕埃“我”用手去摸它肯定会飞跑?

  生:我觉得第五段比较能说明珍珠鸟对“我”的信赖,若珍珠鸟不信赖“我”的话,珍珠鸟就会像它的父母那样蹲在笼子里。

  师:你们感悟得都不错。哪些同学愿意齐读,请站起来齐读。(大约有1/3同学站起来齐读,师在大屏幕展示:默读课文,说说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要求不出声,拿出笔,从不同角度圈点出来)不一会,师让一生将圈点后的课文放在大屏幕上展示:起先——渐渐地——然后——后来——

  师:同学们说这是从哪一方面来写出的?

  生:这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

  生:(我是从动作。这个角度)飞——落——蹦——俯——瞧——啄——趴。

  师:噢,有一个相同的动作。为什么珍珠鸟敢这样?

  生:是因为它完全对“我”放心。

  师:请大家齐读这一自然段。(生齐读)

  师:为什么珍珠鸟会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生:开始有点害怕“我”。

  师:请同学们齐读。(渐渐地……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师:现在怎么样了?

  生:完全对“我”放心啦!

  师:以上从时间、动作方面来体现珍珠鸟对“我”的信赖。请问与心理有没有关系呢?小鸟首先是在什么地方活动的?

  生:屋里。

  师:小鸟由远及近活动,从哪儿可以看出?

  生:我从图上看出的。

  生:笼子四周——屋里——小桌上——杯子上——啄手指——

  师:从以上完全可以看出,随着活动角度的转移,也可以体会到小家伙对“我”的信赖。看来,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都可以体会出珍珠鸟对“我”的信赖。(师在大屏幕展示:起先——渐渐地——后来——)

  【评】引导学生从时间、动作和心理等不同角度来领会、感悟珍珠鸟逐步对“我”的信赖,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一次“爱满人间”的教育。

  师:这段写出了小家伙对“我”的信赖,请大家试背一下行吗?

  生:行。(生试背,师有时引领)

  师:你们读书,老师也想读。我读你们仔细看。

  生:掉了一个“再三”。

  师:珍珠鸟是对“我”感情深,还是对父母感情深?谁能用一个成语表示出来?

  生:依依不舍。

  生:情有独钟。

  生:……

  师在展示台展示书上的画面)谁能画出和书上不一样的画面?

  生:小鸟在我手中睡觉。

  生:小鸟在我的肩膀上睡觉。

  生:……

  师: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呼唤。

  师生:(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就你们目前所知道的,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呢?

  生:国与国之间……

  生:猫与狗等动物之间……

  生:人与益鸟、益兽之间……

  生:人与人之间……

  生:还有人与大自然之间……

  【评】胡老师不仅注意语文的工具性,把感悟与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还十分注重挖掘语文的人文性,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有效整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提升。

  师:是的,除了鸟与人类之间相互信赖可以创造出美好境界外,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发出心灵的呼唤吧:(师生齐声作答)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今天,同学们能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特别是对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这一方面理解、感悟得比较深刻。要想把课文读得更好,我建议咱们在课后可搞个分组比赛。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 7

  师:同学们,你家养鸟吗?

  生:养。

  师:养的什么鸟呀?

  生:鹦鹉。

  生:黄鹂鸟。

  ……

  师:你能简要说说,你家是怎么养鸟的呀?

  生:清晨,我爷爷会提着鸟笼去公园溜鸟,中午,会喂鸟儿专门的饲料。

  师:是呀,养鸟是一种乐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鸟的文章。

  (学生齐读课题:珍珠鸟。)

  (评:语文来源于生活,用学生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能把学生和教材的距离拉近,引起学生和作者的共鸣。“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此时就体现出来了。)

  师:课文大家已经预习了,现在我们来交流读书的情况,课文共有7节,请7位同学来读,其它同学当好小老师听听他们是否读正确、读通顺了。

  师:下面请同学观察插图,看看作者与珍珠鸟的关系怎样?

  生: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呢?

  生:我从图上珍珠鸟站在作者的肩上,而作者脸带微笑地看着珍珠鸟这幅情景看出,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评:此时,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从动物和人融洽的生活情景入手,激发他们关爱鸟类、关爱动物的思想意识。因此,插图中也渗透着人文精神素材。教师要努力发现并运用文中的人文素养,去滋养下一代。)

  师: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节写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课文的第四、第五、第六节。

  师:请三位同学把四、五、六三节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节写的珍珠鸟与作者的关系是不是一样?

  生: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

  生:先是珍珠鸟和作者交朋友,后来讲他们成了好朋友。

  师:好,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样交上朋友的。

  (出示:起先……小桌上。)

  师:请学生默读这一段,找出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

  生:起先、随后、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渐渐地。

  师:请同学读这段话,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刚开始,珍珠鸟与“我”的关系并不密切,后来它看到“我”不去伤害它,就不怕“我”了。

  师:这是从珍珠鸟作者距离不断缩短,关系也不断接近。哪位同学能通过朗读,把珍珠鸟与作者不断接近的关系读出来。

  (出示: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反而友好到啄两下我的手指。)

  师:请同学们再默看这一段课文,跟刚才一样,先找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

  生:先是、然后、再、后来。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一段课文,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珍珠鸟与“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师:谁能把珍珠鸟与作者越来越密切的关系读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一段中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关系的发展过程写得非常细腻,非常生动。下面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来读好这一段

  (师引读:起先……随后……)

  师:请同学们看着板书,试着把这一段记下来。

  (评:通过这个教育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了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和作者建立关系的。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领悟、读中欣赏,善于积累”的学习过程。“新大纲”特别强调背诵,强调语言的积累。)

  师:文章5、6节写珍珠鸟与作者成了好朋友,也写得非常传神,下面请同学读读这两节,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呢?

  生:我觉得第5小节第一句写出了珍珠鸟和作者的关系很密切。

  师:为什么父母要“再三呼唤”它才回去?

  生:说明珍珠鸟和我的`关系非常好,甚至和父母的感情一样了。

  师: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这种意思来吗?

  生:我觉得“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和珍珠鸟的关系很密切。

  师:你能把你体会到的意思通过朗读表达出吗?

  生:(朗读)“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生:我觉得“不一会儿,……大概在做梦呢?”这里写珍珠鸟睡觉的样子很可爱,它对作者十分信任,因此,睡得很香。

  出示句子:

  比较:这小家伙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指名读。)

  师:课文中还有一个词也表示珍珠鸟对我十分信赖,使我出乎意料。

  生:“居然”。

  (评:这个细节,使学生明白了读课文,要前后联系;也是积累词语的好方法。)

  师: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评:学生自由交流读懂的内容,气氛热烈。这个教育环节主要告诉我们:一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始终要作好学生和教材的“介绍人”,让学生和教材真诚地对话。二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创设自己探究学习的机会,他们的潜能便能惊人地发挥。)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插图就描绘了这幅情景,看着珍珠鸟对作者如此信任,你的内心怎样?

  (指导看图。)

  生:哎呀!珍珠鸟你对作者真是信任。

  生:我被作者和珍珠鸟亲密的关系感动了。

  生:原来,人和动物也可以和睦相处。

  (评:这里教师又一次抓住课文的知识内容与人文因素的联结点,通过朗读、交流、看图、谈体会,进一步深化了学生,人类爱护鸟类,爱护动物的意识。)

  师:是呀,作者无法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发出了一声呼唤,文中哪个词表达这个意思?

  生:“不由自主”。

  师: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什么呼唤?

  出示:

  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这是一句反问句,为了加强语气,谁来把这句话中的问号读出来。

  生:(朗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看着珍珠鸟在作者的肩上熟睡的样子,我们也被它对作者的信赖所感动,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生:(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课后,同学们可以把文章编成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

  【点评】

  这堂课主要体现了新大纲的几点思想:

  1、关注了文本意蕴的人文素材。在看图训练中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善于挖掘教材人文因素来渗透教育,让学生在感知形象中受教育;其次,在语言文字品味中与人文教育有机整和,善于抓住情节和叙述的内容来让学生体会、感悟人文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教育点,巧妙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感化、吸收,直至内化,最后变为自觉行动。

  2、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者和组织者。主要表现在教师善于把握教材和学生的联结点,善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体验来感悟文章,达到与作者的交流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导相结合,使学生的学有据可依,学得扎实,悟得深刻。

  3、注意了积累语言文字方法的指导。这中方法的指导是在事实在在的教学中让学生领悟到的,而不是照本宣读的。因此,学生的掌握程度是较高的。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 8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课文预习过了吧,我们再花一分钟时间,重新看一下这篇课文《珍珠鸟》;然后,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请注意,前面的同学讲过的句子,你最好不要重复。现在开始。

  生:(阅读课文,找句子)

  师:好,请同学来发言。我们这样好了,按照顺序把话筒一直往后传,好不好?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请说一说。

  生:我最喜欢的句子是在第八段:“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我喜欢这一句,因为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鸟的可爱。

  师:非常好,请坐。讲了这句话,并讲了喜欢这句话的缘由。好,后面一位同学。

  生:嗯,我喜欢的句子是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起初,我看这篇文章时,以为作者主要是在描写他和珍珠鸟的生活情况;但是我看到最后一句才明白,了解到了他主要的意图,他通过珍珠鸟和作者的关系,显示出一个人生的道理——正因为这种信赖,才能创作出美好的境界。

  师:非常好,人与鸟的关系中,引发出一个哲理。好,后面一位同学。

  生:我喜欢倒数第三节中这句:“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觉得这句话把它在我肩头睡着的姿态,描写得非常可爱。

  师:小鸟睡得非常安详。这里有一个字要注意,目字旁的读“眸”,眸子;还有一个是“眼睑”。(话筒继续往后传)第四位。

  生:我选择是一句话是在第七自然段:“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师:太可爱了,恨不得捏它一下是吗?(示意)往后面。

  生:我选的是第十三自然段:“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师:很好,请坐。好,最后一位同学。

  生:“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这句话,小鸟的很安详的姿态,被描写了出来,写得非常地好。

  师:这位同学,你的声音非常地好,你可以把课文最后面,写得很美的三段,朗读一遍,让我们来体会一下,可以吗?

  生:可以。(朗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啊,非常好,请坐。“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那么小鸟是不是最初就敢在人肩上睡觉?好像不是噢,(示意)旁边那位同学,对,就是你。人和鸟之间的这种信赖好像是一个……似乎应该是一个……请你说出一个词语。它不会一开始就到“我”肩上去对吧,它最后才落到“我”肩上。这中间需要一个比较长的什么?需要一个……

  生:时间。

  师:时间。很好,请坐。(示意)旁边的同学。经历了哪些阶段,小鸟在落到“我”肩上之前,它在哪里活动?

  生:它一开始在笼子周围飞动;然后就是慢慢地飞到书架上,渐渐扩大范围;最后飞到了我的身边。

  师:哇,说得太好了,请坐。这里我们发现,鸟,它离人越来越近的时候;它离一样东西越来越远。来,旁边的男同学。它离什么东西越来越远?

  生:恩,就是“不信任”。

  师:哦,它离“不信任”越来越远!说得太好了,请坐。它离“不信任”越来越远,这是比较抽象的,有没有比较具体的东西?(示意)再往旁边。

  生:笼子。

  师:小鸟居住在哪里?

  生:笼子。

  师:请坐,非常好。小鸟离人越来越近的时候,它离笼子越来越远。想起一首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

  (播放《囚鸟》片段):我是被你囚禁的鸟,早已忘了天有多高。如果离开你给我的小小城堡,不知还有谁能依xx?

  师:再听一遍——我是被你囚禁的鸟,早已忘了天有多高。如果离开你给我的小小城堡,不知还有谁能依xx?

  师:“笼子”问题,我是被囚禁的鸟。这节课就来探讨一下笼子问题。

  两个问题:第一,珍珠鸟的笼子,到底具有怎么样的特点?第二,小鸟是否真的离开了笼子?带着两个问题,重读课文,一分钟以后,我请同学来回答。

  生:(一分钟阅读与思考)

  师:好,开始吧,轮到谁了?轮到你了请你站起来吧。第一个问题,珍珠鸟的笼子具有什么特点?

  生:嗯……据我了解,应该是……环境方面来说的话,有吊兰的衬托。还有,其中还有它的父母。

  师:它的父母跟它在一起。

  生:嗯。就是……好像……很安详。

  师:很“安——”,换一个词语,换一个字。很“安——”?

  生:很“安全”。

  师:“安全”。“安详”是形容神态的。还有吗?没有了。请坐。这位同学讲出了两点意义。第一,笼子上有吊兰盖着;第二,它和父母在一起。所以感觉:住在笼子里面非常安全。(示意)来,话筒往前(传)。请你补充,有什么特点?

  生:我认为这个笼子,就像它的家一样。所以……先开始,它跟人不是很亲近,然后它只是躲在笼子里面。

  师:这位同学开头说了几个字,很有意思——“像家一样”,你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它离开了大自然,现在,只能在这个笼子里。

  师:那你能不能把意思说得清楚点,珍珠鸟的家,在哪里?

  生:(犹豫)大自然。

  师:哦,“像家一样”,那么,也就是说,笼子只是一个……一个什么?

  生:一个暂时的家。

  师:“一个暂时的家”,……这一点(意见)和我们作者很像,作者说——“它们就像躲进了深幽的丛林一样”——用了一个“像”。我们这位同学也说了,“像家一样”。……关于这个笼子,还有话要讲吗?(示意)前面这位男同学。

  生:这个笼子是用竹条编成的,而且这个笼内还有一卷干草。

  师:这个笼子的竹条之间是非常细密的吗?是不是编得很密,一条一条,一条紧挨着一条?

  生:不是。

  师:为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师:所以它编得不是很密?好,请坐。(示意)前面那位女同学好像有话要说。其实后面文章中应该有线索。

  生:我觉得后面那个鸟,能从笼子里伸出头来,那么,表示笼子的竹条编得不是很密。

  师:非常好。小鸟不仅仅是伸出头来,它甚至……它怎么样?

  生:它那个,能,从,笼子里伸出头来。

  (众生笑)

  生:(突然明白)哦,对,可以飞出去。

  师:它整个儿都可以钻出来,是吧?

  生:嗯。

  师:好,请坐,非常好。这个笼子,那它的条与条之间的间隔,应该是挺大的,小鸟可以钻出来;大鸟可以出来吗?

  生:(摇头)

  师:那么这个间隔,应该在什么与什么之间。(示意)继续请你来讲。

  生:我觉得是在小鸟能钻出来,而大鸟不能钻出来的之间。

  师:哦……好,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小鸟是否真的离开了笼子?(示意)来,你来说。

  生:我认为,它离开了大自然,来到这个笼子里。前面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所以“我”为它创造了一个非常安静的氛围,希望它能够活得自由自在。所以,后来它渐渐地离我们人近了。所以,我认为它离开了笼子。

  师:你认为它离开了笼子,因为它离人越来越近了,是吧?好,请坐。(示意前面一位男生)你来谈谈你的看法,它有没有离开笼子?

  生:我觉得它没有离开笼子。

  师:为什么你这么说?

  生:因为,因为毕竟它的父母,还在笼子里生活着。

  师:哦——它是一个很孝顺的小鸟。(众生笑)你接着讲。

  生:它出来是为了——活动,不是为了出来到外面生活。

  师;活动好了以后……

  生:还是会回到笼子里面。

  师:关于这个它有没有离开笼子,还有没有同学想说话?还有吗?(一生举手)哦,那边有一位同学,把话筒递给那位同学。非常勇敢。

  生:我认为它并没有真正地离开笼子。

  师:怎么讲?

  生:书上写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就飞回去”;还有一句,“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回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从这两句话来看,它并没有真正地离开笼子。它只是偶尔的时候钻出笼子来陪伴我,了解一下它自己身边、周围的环境。

  师:非常好,找到书里的话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同学引用,正是上面的句子,“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请注意,这里一个形容词,用来修饰大鸟的叫声,是怎么样的?

  生(众答):生气。

  师:“生气“。大鸟“生气”地叫一声,大鸟为什么要生气?或者我们说,大鸟叫的是什么内容?我们请人扮演鸟爸爸和鸟妈妈,用我们人类的语言来阐释一下,大鸟叫的内容。(示意)鸟爸爸,请你来说一下,你叫的是什么内容?

  生:我在说“孩子你快点回来,不要在外面游荡了……”

  师:“我在外面很好啊,人类对我很好啊!”

  生:“说不定人类很危险。”

  师:“我没有觉得人类很危险啊,他,他对我很信赖。你怎么知道,你凭什么说人类很危险?”

  生:“因为我,我就是被人类关在笼子里的呀!”

  (众生大笑)(听众鼓掌)

  师:请坐。这是鸟爸爸的发言。(示意)来,前面,鸟妈妈怎么说?也许这叫声是他xx的叫声。

  女生:我想它,应该是……

  师:不要用“它”。

  女生:我会说“孩子,快点回来,外面很危险的!人类都是非常地凶狠的,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的。”

  (听众鼓掌)

  师:好。刚才的两位同学,达成了一个共识——在大鸟的眼里看出来,人,是怎样一种动物?

  生:(众答)危险。

  师:危险的动物,可怕的动物,是吧。小鸟有没有感觉到?

  生:(众答)没有。

  师:小鸟毫无感觉。大鸟和小鸟,好像有点,有点区别噢。那么,能不能把问题再说得明确些,(示意)继续往前,为什么大鸟和小鸟的感觉不一样呢?

  生:因为大鸟,它的生活经历要多一点。而小鸟刚出生,没有真正地接触过所有的人类。所以它们的观念会产生差异。

  师:那么大鸟的生活经历里,包含了那些内容呢?

  生:包含了可能是,受到……受到人类的……迫害。

  师:迫害!人为什么要迫害鸟?

  生:我们人类,被那些鸟视为比较可怕的动物。

  师:哦,所以大鸟很怕人。小鸟不一样,小鸟生在哪里?小鸟生在什么地方?

  生:(众答)笼子里。

  师:它生在笼子里面。小鸟一睁开眼睛,看到两样东西——第一,看到妈妈;第二,看到笼子。它天生就在笼子里面。大鸟不是,所以大鸟和小鸟对人的态度不一样,所以小鸟敢停在人的肩上。

  师:是不是所有的人对待鸟儿,都是和作者冯骥才一样的态度?可能会不一样。下面我们比较一下筱敏《鸟儿中的理想主义》和冯骥才《珍珠鸟》。继续探讨,第一,根据筱敏《鸟儿中的理想主义》中的分类,在笼中的鸟,可以分哪三类?珍珠鸟属于哪一类?第二,对于鸟儿的情感态度和看法,冯骥才和筱敏有什么不同?两个人的看法好像不一样。两分钟比较阅读,比一比,想一想。拿起你的笔。关键的地方,圈划一下。

  生:(比较阅读,思考1分35秒)19:20-20:56-22:50

  师:好,我们这样吧,都是三个人一排,我们就三人小组,同一排三位同学,交换一下意见,探讨一下。

  生(小组讨论2分钟)

  师:笼中鸟分成哪三类?谁来说,举一下手好吗?好,请后面那位同学,你来说一下好吗,我把话筒给你(递话筒)。

  生:我觉得可以分为三类。

  师:嗯,哪三类?

  生:现实主义,古典主义和理想主义。

  师:分为三个主义。你可以区别一下这三个主义吗?

  生:“现实主义”就是《鸟儿中的理想主义》这篇文章的第二自然所描述的。这种鸟;它是会适应现在的环境。古典主义的话……

  师:请等一下,你说它很会适应现在的环境,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这个鸟被捕获以后呆在笼子里会怎么样?

  生:它在笼子里就是,会接受主人给他的食物之类的。

  师:哦,活下来了是吧?

  生:嗯。

  师:活得还不错噢。

  生:嗯。

  师:请继续讲。

  生:“古典主义”的话,就是主人把它关进笼子之后,它就是想挣脱笼子的束缚,而且不接受主人给予它的食物,最后是死亡的。

  师:还有一类呢?

  生:“理想主义”的话,它就是在笼子里不断地练习飞行,一直认为它总有一天会飞出笼子,回到大自然当中去。

  师:哇,说得太好了。请坐。(示意)同桌,那么,课文的珍珠鸟,在这三类里面,现实主义、古典主义和理想主义,它是属于哪一类呢?

  生:我认为是现实主义的。

  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我认为课文当中……(沉默)

  师:好,请坐。信赖——不仅是现实主义,而且是温和的现实主义者。……

  那我们来看,两篇文章的作者对于鸟的态度是大不相同的。筱敏对于鸟是什么态度?(示意)后面那一位男同学。

  生:含有敬意和感到惭愧。

  师:为什么她会这样呢?她会对笼中鸟尊敬,还会感到惭愧?

  生:因为她对鸟的一些遭遇感到十分地怜悯。

  师:那么如果这个鸟是属于她的,你猜她会怎么做?

  生:也许她会把它放回大自然。

  师:……好,(示意)往前。冯骥才呢?看一下,上面的句子可能包含着他的情感。

  生:(抬头看)看不清。

  师:看不见?好,请坐。(示意)旁边的同学。

  生:我认为冯骥才的话,他对鸟应该是报有信任的态度,他认为他自己的鸟不会是那种“古典主义”的,会自己去送死的。但是他对自己的鸟抱有的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师:这么多“主义”,说得我们都晕掉了哦。请坐。我们再来读一遍这句话好不好?“真好”,一二开始。

  生:(齐读)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再读一遍好吗,刚才那一遍好像不是很有情感。一二开始。

  生:(再次齐读)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递话筒给某生)我送你一对珍珠鸟,你作何感想?

  生:就是,他心里头非常,有一种喜悦之情。这里的“真好”,把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师:哇,太开心了,是吧?那么他在养这个小鸟期间,包括小鸟落在他的肩上,他的整个儿的情感是怎么样的?

  生:他就是,他用自己的这种心,去培养人与鸟之间的这种信任。然后当鸟逐渐信任他,最后落在他肩膀上的时候,他感觉到那种回报,心情非常地……非常地开心,舒适。

  师:他有没有对鸟有敬意,或者说感到惭愧?

  生:没有。

  师:好像一点也没有。小鸟在笼子里面,多可爱,毛茸茸的像个小球。让人欣赏,是吧?(示意)请坐。关于这一点还有补充吗?关于这两位作者的不同,还有没有同学要发言的?

  (一生举手)哦,后面那位同学。

  生:我认为“真好”这两个字,还为全文立下了轻松、欢快的一种基调。

  师:非常好,这篇文章是非常轻松欢快的。

  生:嗯。

  师:觉得很轻。而筱敏那篇文章则显得怎么样?

  生:比较沉重。

  师:非常好,请坐。整篇文章的风格就很轻松。欣赏这个小鸟。为什么会欣赏?为什么……

  为什么同样关在笼子里的鸟,两个人会有这样完全不同的'态度?为什么会这样?

  生(举手):我觉得那是两个人的出发点不同。第一个,冯骥才就是他喜欢培养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然后这个,筱敏她对在笼中继续扑翅的鸟有一种敬意,她的意思就是——坦然地面对现实,向命运妥协的这种鸟——她不喜欢这种鸟。然后,她就喜欢这种,敢于追求自己的命运,与命运作抗争,追求自然,对这种鸟非常有敬意。《鸟儿中的理想主义》表现的是对人生的一种态度。

  师:对鸟儿的态度,也就是对人生的态度,是吗?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了一点,无论是筱敏文章中的鸟,还是冯骥才文章中的鸟,都是很小的鸟,对吧?很小,可以被我们关在笼子里面,可以被我们欣赏把玩,但是鸟儿真的都是那么温顺可爱的吗?可能不见得。

  师:我们来看一个片段,希区柯克1963年拍摄的一个片子,叫作《群鸟》,一个悬念大师。在看的时候,不要忘记思考两个概念:第一,力量问题,谁更有力量。第二,笼子问题,在这个影片里面,有没有笼子?

  (观看《群鸟》片段3分30秒)29:38-33:08

  (看完后,十几秒沉默)

  师:(递话筒给某生)谁更有力量?

  生:我觉得是,鸟更有力量。

  师:我们再次朗读《珍珠鸟》开头那句话,一二开始。

  生:(齐读)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他一定没有见过这景象——真可怕!

  (众笑)

  师:鸟儿会这么凶狠,鸟儿会这么有力量。(示意)好,后面一位同学,这里面有没有笼子?影片中有笼子吗?

  生:没有。

  师:好,没有笼子,请坐。呵呵,有一位同学高高地举起了他的手,你来说。

  生:我认为这影片中是有笼子的。

  师:在哪里?

  生:当我们看到那个汽车、电话亭和房子的时候,我忽然脑子里萌生了这样一种想法——鸟被放出来,人被关在笼子里了!

  (众大笑,鼓掌。)

  师:我们就顺着这位同学的思路继续探讨。

  假设鸟儿接下来控制了整个地球,而我们成了珍稀动物,你被关在了笼子里面,你会怎么想?会不会想到课文里那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如果有一只鸟,它心情很愉快,笔尖流泻下一时的感受。(生笑)笼子里关着的,假设我们是“珍珠人”。(生笑)好,我请同学来谈一谈感受,你在笼子里面。你如何看待信赖?你如何看待美好?你追求怎么样的境界?

  或者我们讨论一下好不好?同桌再商量一下,把你的思路再完善一下——你在笼子里面!

  生:(讨论30秒)35:20-35:50

  师:有谁没发过言?我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来谈一谈。(示意)最后面那位同学,请你来说。

  生:我认为如果人被关在笼子里的话……

  师:不是“人被关在笼子里”,是“我被关在笼子里”。

  生:如果我被关在笼子里的话,我肯定会……我肯定会感觉没有自由。

  师:哦,还有呢?

  生:还有,不能和别人一起生活。

  师:但是笼子还有爸爸妈妈呀。

  (众笑)

  生:(沉默)

  师:好,请坐。(示意)这位女同学,请你来讲一讲。刚才那位同学说了,不仅是你,连你爸爸妈妈都在笼子里,这生活幸福吗?

  生:不幸福。因为,毕竟在笼子里是有限制的。在大自然里的话,是无忧无虑的。

  师:咦,但是那个笼子的竹条不的很粗吗?你又那么小,随时可以钻出去。

  生:外面都是鸟,我还是会被捕。被捕回来,不在这个地方,可能会在另外一个地方。

  师:但是后面那个大鸟它对你很好啊。你可以跳到它肩上去。

  (生呵呵)

  师:它还会写文章。

  (众大笑)

  生:但是,毕竟那个(有些人)有些大鸟会来伤害我们。我们对他们并没有产生完全的信赖。

  师:那么你认为怎么样的境界才是美好的境界呢,对你而言?对笼子中的你而言。

  生:外面的大鸟可以放我们出去,然后让我们像它们自由自在一样地生活。

  师:你不要把我关在笼子里面,你让我过自己的生活吧,你不要来理我。请坐。(示意)前面那位同学,请你补充一下好吗?

  生:我觉得,如果我被关在笼子里的话,我不敢出去的。因为那个,我担心外面的那些鸟儿会来伤害我。无时无刻都在担心这一点。

  师:哦,可能还是呆在笼子里面比较……

  生:安全一点。

  师:那索性呆在笼子里吧。不要出去,爸爸妈妈也是这么想,是吧?外面太危险,外面太危险。(示意)请坐。

  师:我们顺着这位同学的思路继续往下走,说得太好了,让人想起,文学史上几篇非常经典的东西。

  师:一篇是著名的小说,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

  “从门口到窗户七步,从窗户到门口七步。

  这我知道。

  在庞克拉茨监狱的这段松木地板上,我来回踱过不知多少次了……在人类走向进步的路上已经经历了几千座牢房呢?还要再经历几千座牢房呢?啊,聂鲁达的耶稣圣婴。“人类得救的道路茫茫。”但是人类已不再沉睡了,不再沉睡了。

  走过去是七步,走回来也是七步……”

  好,这是一个;第二个《象棋的故事》,这篇小说我强烈推荐,大家有空可以去看一看,茨威格的小说。里面写到一个天才,他被纳粹抓到牢里面去了,很无聊,很空虚,然后他得到了一本象棋棋谱,每天自己看。后来左手和右手下棋,就像周伯通一样,左右互搏。出来以后和一个象棋冠军下棋,但下着下着下着,这个被囚禁过的象棋天才,他突然出现了这样的景象,茨威格进行了这样的描写:

  谁也没有像我这样焦急不安。因为我注意到,他的步子尽管很急,可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来回;就仿佛他在这个空荡荡的房间里每次都碰到一堵看不见的栏杆,迫使他转身往回走。

  我汗毛直竖地发现,他这样走来走去不知不觉中划出了他从前囚室的大小:在他囚禁的那几个月里,他一定恰好也是这样……

  他来回地走,但是空气中仿佛有一堵墙,走来走去,阻挡在那里。

  这又是一个,再看——

  师: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也叫《刺激1995》,非常精彩,是根据斯蒂芬?金的小说改变的。里面有个人物,叫老布,老布被关了一辈子,后来年纪大了,被放出去了;放出去以后,他就自杀了,他不想离开监狱。然后,监狱里面的朋友评价他,说了这么一句话:“老布没疯,他只是体制化了。起先你恨它,后来你习惯,到后来你不能没有它……”

  看文中这句话,“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我们把这段话再读一遍!

  生:(齐读)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师:决不飞出去。刚才那位同学说,如果我是小鸟,我决不出去,外面太危险。决不飞出去。那我们就探讨这个问题:它到底飞不飞得出去?它飞出去会怎么样?想一想。

  师:随便谈谈,这纯粹是你个人的看法。

  生:我认为是飞不出去的。刚才上面那段话中,体现出还是笼子里面比外面要安全。再说,假如它飞出去的话,笼子里还有它的父母。它不会撇开父母,一个人在外面生活的。

  师:这还是一只孝顺的小鸟的想法,飞不出去的。有同学有别的观点吗?好,请你来谈一谈。

  生:我觉得,首先就是它在这个笼子里面生活了很长时间。它逐渐对这个笼子产生一种依赖性。很强。然后就是它飞出去以后,它仍是受着束缚,它无法过自己想过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我觉得,即使它飞出去,它也不能得到生活,它时时地对这个笼子有一种……似乎已经产生了感情,有一种落地生根的情感。

  师:好,实在说得太好了。那么我们再回到文中,刚才说的都是小鸟;那么,如果是大鸟。(示意)同桌,你来说。打开笼子,大鸟飞不飞得出去?

  生:我觉得大鸟是飞得出去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根本就不会对笼子产生依赖性,还是想得到自由,并不像小鸟那样。

  师:哦,大鸟和小鸟有这样大的区别。那么,我们再来想,假如这个小鸟我送给了你,“真好,我送你一只小鸟”,你会怎么对待它?(示意)旁边那位同学。

  生:我,我会把它养起来。

  师:你把它养起来?为什么?

  生:因为,我比较喜欢小动物!

  (众笑)

  师:小宠物,养起来,是吗?

  生:对。我觉得,养在笼子里面,我每天可以看它,非常可爱的!

  师:那你是和冯骥才一样,欣赏它,是吗?

  生:嗯。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 9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生:珍──珠──鸟。

  师在大屏幕上展示:

  这是一只( )的珍珠鸟。

  生:这是一只机灵的珍珠鸟。

  生:这是一只顽皮的珍珠鸟。

  生:这是一只大胆的珍珠鸟。

  生:这是一只惹人喜爱的珍珠鸟。

  生:……。

  (评析:首先胡老师借助第一课时教学,让学生感悟珍珠鸟的性格,为下面理解感悟课文奠定了基础。)

  师:这些词都有“可爱”之意。

  板书:

  珍珠鸟喜爱“我”

  大屏幕展示: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谁愿读一读?

  (有三个同学分别有表情地朗读。)

  师:谁能通过读课文反映出“我”对珍珠鸟的喜爱?

  (两个学生举手朗读后,师要求同学们将书本打开。)

  师: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看哪些词语表现出珍珠鸟对“我”的信赖?

  (生快速朗读,师巡视。)

  (评析: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胡老师让学生从读中感悟,这种教学方法完全符合新的教学理念,也是诵读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师:同学们都读完啦,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珍珠鸟对“我”的信赖?

  生:第六段。

  生:还有第四段。

  生:还有第五段。

  师:把你们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生读第六段。)

  师:你读得好,体会也深。

  生:我觉得第四段比较能够体现珍珠鸟对“我”的信赖。

  师:那好,你先读,然后说明你的理由。

  生:(读后说)

  生:我觉得第五段比较能说明珍珠鸟对“我”的信赖,若珍珠鸟不信赖“我”的话,珍珠鸟就会像它的父母那样蹲在笼子里。

  师:你们感悟得都不错。哪些同学愿意齐读,请站起来齐读。

  (大约有1/3同学站起来齐读。)

  师在大屏幕展示:

  默读课文,说说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要求不出声,拿出笔,从不同角度圈点出来。

  不一会,师让一生将圈点后的课文放在大屏幕上展示:起先──渐渐地──然后──后来──

  师:同学们说这是从哪一方面来写出的?

  生:这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

  生:(我是从动作。这个角度)飞──落──蹦──俯──瞧──啄──趴。

  师:噢,有一个相同的动作。为什么珍珠鸟敢这样?

  生:是因为它完全对“我”放心。

  师:请大家齐读这一自然段。

  (生齐读。)

  师:为什么珍珠鸟会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生:开始有点害怕“我”。

  师:请同学们齐读。

  (渐渐地……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师:现在怎么样了?

  生:完全对“我”放心啦!

  师:以上从时间、动作方面来体现珍珠鸟对“我”的信赖。请问与心理有没有关系呢?小鸟首先是在什么地方活动的?

  生:屋里。

  师:小鸟由远及近活动,从哪儿可以看出?

  生:我从图上看出的。

  生:笼子四周──屋里──小桌上──杯子上──啄手指──

  师:从以上完全可以看出,随着活动角度的转移,也可以体会到小家伙对“我”的信赖。看来,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都可以体会出珍珠鸟对“我”的信赖。

  师在大屏幕展示:

  起先──渐渐地──后来──

  (评析:引导学生从时间、动作和心理等不同角度来领会、感悟珍珠鸟逐步对“我”的信赖,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一次“爱满人间”的教育。)

  师:这段写出了小家伙对“我”的信赖,请大家试背一下行吗?

  生:行。

  (生试背,师有时引领。)

  师:你们读书,老师也想读。我读你们仔细看。

  生:掉了一个“再三”。

  师:珍珠鸟是对“我”感情深,还是对父母感情深?谁能用一个成语表示出来?

  生:依依不舍。

  生:情有独钟。

  生:……

  (师在展示台展示书上的画面。)

  谁能画出和书上不一样的画面?

  生:小鸟在我手中睡觉。

  生:小鸟在我的肩膀上睡觉。

  生:……

  师: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呼唤。

  师生:(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就你们目前所知道的`,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呢?

  生:国与国之间……

  生:猫与狗等动物之间……

  生:人与益鸟、益兽之间……

  生:人与人之间……

  生:还有人与大自然之间……

  (评析:胡老师不仅注意语文的工具性,把感悟与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还十分注重挖掘语文的人文性,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有效整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提升。)

  师:是的,除了鸟与人类之间相互信赖可以创造出美好境界外,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发出心灵的呼唤吧:(师生齐声作答)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今天,同学们能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特别是对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这一方面理解、感悟得比较深刻。要想把课文读得更好,我建议咱们在课后可搞个分组比赛。

  (下课。)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 10

  一、词串朗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中的词语。

  生:(齐读第一组)撞灯绳 俯下头 偏过脸 啄手指

  师:这组词让你联想到什么?

  生:我联想到了小珍珠鸟淘气可爱的样子。

  生:我联想到了小鸟像孩子一样顽皮、淘气,惹人喜爱。

  生:(齐读第二组)扭动 挤开 钻进去

  师:作者用这一连串的动词,描述什么?

  生:描述了小珍珠鸟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回到鸟笼里的情景。

  生:小鸟傍晚被它的爸爸妈妈叫回家了。

  师:那么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

  生:(齐读第三组)竟然 居然

  师:什么意思?

  生:都表示出乎意料的意思。

  师:对!但要注意这两个词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意外程度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尤其是那些朴素的词语,在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特有的情趣,让人读来亲切舒适、意味深长。高岚老师很有心,选择了三组这样的词语,让学生专门来读一读、想一想,体会词中的意味,磨砺的是学生对词语的敏锐感。因为如果不作这样的专门朗读体会,这些原本极其寻常的词语,就会从眼前滑过去。语文教学正是需要让学生在看似寻常之处,驻足片刻,品咂出点特别的滋味来。如果可以教得透彻点的话,则须再进一步:所教的前两组词语,都是动词。而连续性的一组承接动词,就完整地描述了一个活动,且具有情境性。可见,一组承接关系的动词具有特别的表现力,这正是学生应该学习的语文知识。】

  二、把握中心

  师:读完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生: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信赖”怎么理解?

  生:信赖就是“信任并依赖”。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信”就是信任,“赖”就是依赖。

  师:真好!我们把词语中的两个字拆开理解后再组合,这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那么信赖创造的是怎样的一个境界呢?(出示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只小鸟在主人的肩上睡着了。

  生:主人深情地看着在自己肩上睡觉的小鸟,手中的笔不觉停了。

  师:这样的境界才是美好的!

  【一篇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来写的,准确地把握了这个中心,所有的文字就有了“主心骨”,阅读时就能明了如此遣词用句的用意和妙处了。阅读散文,循此理,便可以把读个通透。否则,就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阅读困境。高岚老师深得散文教学的艺术,在此环节引导学生抓住的中心句,理解核心词语“信赖”,联系插图感受“美好的境界”,自然让学生把握住了课文的要义。简简单单的教学环节,扎扎实实的阅读训练。】

  三、品味言意

  师:珍珠鸟是一种胆小怕人的鸟。这一只小鸟是怎么一步一步地信赖我的呢?请读第四自然段,找出那个过渡句。

  生:(自由朗读)

  师:谁发现了过渡句?

  生: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

  师:真好!那么,“渐渐地”前面和后面,作者是怎么连接的呢?

  生:用了“起先”、“后来”,告诉我们珍珠鸟是逐渐信任我的。

  师:你真会读书!抓住了这三个表示先后顺序的关键词,就抓住了“信赖”的过程,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三个词语,把这段分三个层次来细细品味。谁来读读第一层?

  生:(朗读第一层)

  师:字面上的意思谁都看得到,而能看到字背后的意思,才算有阅读的本事!注意这个“只”字。

  生:“只”就是仅仅,就。“只在笼子四周活动”,我体会到珍珠鸟开始活动范围小,胆子小。

  生:这时的珍珠鸟是“怕我”的。

  师:“只”字背后隐藏着“珍珠鸟的活动范围小、胆子小、怕我”这些含义,能看出来真了不起!再看这三个“一会儿”,有什么发现?

  生:活动地点变化很快,小鸟的胆子大起来了,开始淘气了,敢自由活动了。

  生:小鸟一会怎么样一会怎么样,就是因为没有人吓唬它。

  师:你还能从小鸟的活动中看到“人对鸟”的态度,看到这里的因果联系,真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读书就要这样,从那些含义丰富的词语、句子中,体会言外之意、言中之情。下面两层,请同学们自己边读边体会。

  生:(自由阅读)

  师:谁愿意来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生:(读第二句)我从“落到了我的小桌上”看出,它的活动地点又变了,离我更近了。

  生:(读第三句)我从“先……然后……再……”这些表示顺序的词,看出了珍珠鸟离我越来越近。

  师:是呀,这里还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呢!

  生:(读第三句话)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珍珠鸟的胆子比刚才还要大,因为现在它敢俯下身子喝作者的茶了。

  生:我发现珍珠鸟的胆子尽管大了,可还是很小心的,是一点点挨近的,不是一下子挨近的。

  师:它还有戒心!

  生:我从珍珠鸟偏过脸来瞧瞧我的反应,看出珍珠鸟其实是在观察我的反应,在试探我。

  师:此时的珍珠鸟还没有完全相信我,所以还是很谨慎、很小心地在试探我。谁来读读?读出珍珠鸟的调皮、可爱、乖巧。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层)

  师:再往下读,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从两个“啄”字感受到珍珠鸟的大胆子更大了,和作者有了亲密的接触。

  生:我从“友好”这个词看出珍珠鸟也喜欢上了主人,它是很喜欢的“啄”。

  师:是呀,这个“啄”的动作同样表示亲切。

  师:同学们,珍珠鸟从一开始的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后来活动范围越来越大,离我越来越近,让我们感受到了——

  生:珍珠鸟由开始“怕我”到现在的“不怕我”,并且越来越信任“我”。

  师:让我们拿起书好好读出珍珠鸟的这种变化。

  生:(朗读第三层)

  师:回顾一下这三层内容,作者是怎么写珍珠鸟逐步信任我的?

  生:作者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写出珍珠鸟活动范围的变化;同时抓住珍珠鸟的动作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它逐步信任我的过程。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阅读重点,需要潜心会意、诵读涵泳。高岚老师的教学有条不紊,层层推进:先是找出一个过渡句,据此抓住三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起先……渐渐地……后来”,将一大段文字梳理出三个层次,可谓清清爽爽。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理出一根“线”来,然后才可以“顺藤摸瓜”,读出隐藏的深意来。其次,例举一个“只”字,启发学生从字面读到字背后的含义,进而点拨人与鸟的相互关系,可谓抽丝剥笋,让寻常的文字变得丰富多彩。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读出言外之意和言中之情,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阅读感受力。果然,在后续的交流中,学生不时闪现智慧的火花,阅读进入了一种发现的境界。最后,用一个回顾作整段的总结,点明“信赖”的形成过程及表达方法,可谓既得意又得言。阅读教学往往会走偏一极,在言和意之间钟摆。其实,言意兼得,才是阅读教学的正道。】

  师:真好!那它又是怎么依赖我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第五、六自然段,在表达“依赖”的词语上作阅读批注。

  生:(自由阅读并批注)

  师:来说说你的阅读感受吧!

  生:第五自然段中的“扭动”、“挤开”、“钻”,我觉得珍珠鸟很可爱。

  生:我觉得珍珠鸟已经不愿意离开我了。

  师:能说具体些吗?

  生:我从“白天”、“再三”这两个词感受到珍珠鸟整天陪着“我”,到晚上也不愿离去。

  生:我从“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看出珍珠鸟对我的依赖就像小孩依赖着自己的父母一样。

  师:这里有个“居然”,你再和第四自然段中的“竟然”比比,表达的意思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对珍珠鸟俯下头喝自己杯子里的水觉得意外,用了“竟然”,但我觉得鸟喝人的水还是有可能的。而现在,珍珠鸟居然在作者肩上睡着了,“鸟在人肩上睡觉”这是罕见的画面,怎么也不可能想到的。所以我觉得这里用“居然”表达作者意外的程度更深,也让我觉得珍珠鸟与作者的情感更深了!(掌声)

  师:你的感受真丰富,你的表达太精彩!是呀,正是由了这样的信赖,就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境界(出示: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此时此刻,让我们再次关注一下作者和小鸟的动作、神态,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珍珠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

  生:作者正看着肩头睡熟的小鸟笑了。

  师:这小家伙睡得多熟呀!它把“我”的肩头当作了什么?

  生:温暖的巢。

  生:妈妈的怀抱。

  生:宝宝的摇篮。

  师:如果请你给这幅画加个题目,你会用那个词语?

  生:温馨,因为这样的画面让我觉得温馨。

  生:亲密无间,因为这样的画面让我想到了这个成语。

  生:甜蜜的梦,我觉得珍珠鸟一定做着美梦呢!

  师:是呀,这小家伙睡得这么熟,这么香,这么甜,那它的梦一定也很美很美,他会梦到什么呢?

  生:它梦到了白天自己和主人玩耍的快乐时光。

  生:它梦到了主人抚摸它绒毛时的舒适。

  生:它梦到了它陪着主人写作的情景。

  师:带着这美好的感觉,在朗读声中让我们也走进这美好的境界。

  生:(配乐感情朗读)

  【这一环节的教学呈现了三个亮点:一是引导学生从全文感受人对鸟的关爱,找出那一处处不经意间的“人情”,从而对信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因为有了人对鸟的关爱,才有了鸟对人的信赖。这美好的境界,是人与鸟和谐共处的真实写照,是作者理想生活和美好社会的期待与祝愿。如此解读,便有了更加深厚的思想,而不仅仅停留在文尾的那一个语句上了。二是高岚老师提了一个极好的问题“它把我的肩头当作了什么?”,“温暖的巢”、“妈妈的怀抱”、“宝宝的摇篮”,多么富有诗意和想象的答案,这是学生基于自身生活经验的理解,并用了他们自己的话语进行的表达,折射出了孩子的智慧。三是“居然”和“竟然”的比较,这是词串朗读时留下的一个悬念,在这里适时作了解答。因为有了对文本含义的理解,有了具体的语境,学生对两个含义相近的词语,作出了更为细腻而准确的辨别。这样的词语辨析,才会在学生的心里留下形象、留下情感、留下运用的技巧,而不仅仅成为一个概念。从这三个亮点中,我们可以看到是学生的精彩,看到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隐在学生身后。】

  四、表达感言

  师:我相信同学们脑海中还有很多美丽、温馨的画面。原本胆小的鸟怎么会信赖我?

  生:因为作者很爱这只珍珠鸟,一直呵护着它。

  师:我不伤害鸟,鸟就信赖我。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作者对鸟的喜爱表现在哪里?

  生:作者为它精心筑巢。

  生:作者亲昵地称呼它“小家伙”。

  生:作者爱抚地抚摸它的绒毛。

  生:一开头就表达“真好!

  师:是呀,没有作者的爱,哪来小鸟的信赖?一只本是怕人的珍珠鸟,因为作者给了它真心的关爱,才有了它对作者的信赖。这一份信赖为我们创造出了这么美好的境界。此时此刻,关于“信赖”,你想说些什么?你心中有什么美好的愿望?请拿起你的笔写一写。

  生:(即兴写作)

  师: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生:信赖是一座桥梁,让我们彼此心灵相通,真情相融。

  生:信赖是一盏明灯,照亮你勇敢地前进。

  生:信赖是一缕阳光,给我们带来温暖。

  生:信赖是心灵家园一道最美的风景。

  生:我愿人类与动物永远能和谐相处。

  生:我愿人与人之间也能相互关爱和信任。

  师:真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从珍珠鸟活动地点的变化感受到了它对我情感的变化,最终让我们在作者的书房里目睹了人鸟相亲的美好境界,这是信赖创造出来的奇迹。老师相信会如同学们所愿,不仅在作者的书房,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我们都能因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学生的即兴写话,表达的是阅读后的感受。从学生交流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精神世界的丰富与生长。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承担着传承祖国文化、涵养学生性情、陶冶学生心灵的使命,奠定孩子一生的精神底色。所以,阅读文质兼美的散文,正是要在学生身上留下阅读的痕迹,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留下美好的印记。写,便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这比说更有自我教育的力量。让学生把感言写下来,真好!】

  这是一篇散文,一篇富有生活趣味的散文,宜用“感受性阅读”,即“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像作者那样想,像作者那样生活。如此,才能入情入境,感同身受,切身体验到弥散在语言文字中的含义及情感,进而领会“关爱”与“信赖”的内在关联。什么样的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合宜才读得有滋有味。文学作品的情趣才会在感受中,潜移默化,浸润其中。

  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已经被很多人研读过、执教过,像高岚老师这样来教小学生阅读《珍珠鸟》,很适合!也有教师从语言运用的视角,提出了全新的教学思路:在熟读之后,让学生进行角色复述,即把文中的“鸟”作为第一人称“我”,把文中的“我”改作第三人称“他”,对文本第四、五、六段进行复述,从“鸟”的角色来体会“信赖”是如何形成的。这样的设计很有新意,值得一试。至于还有的老师用批判性阅读方式教学生解构文本,从中读出“笼子”内外的哲学意义,显得很深刻,但似乎不太适合小学生。而有的老师揪住教材中课文的缺陷,让学生比较原文阅读,以此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可以探讨一番。总而言之,一篇课文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具体学情,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切不可以教师的理解替代学生的需要。教学,为的是让学生获得一种自然而充分的生长,低水平重复不可取,揠苗助长也不可取。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语文珍珠鸟教学反思04-22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珍珠鸟》04-06

《珍珠鸟》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03-11

《珍珠鸟》语文教学反思04-12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蛇与庄稼》教学实录03-27

语文课文《珍珠鸟》教学设计03-01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反思(通用17篇)11-26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珍珠鸟》7篇04-06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珍珠鸟》(7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