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3-02-17 12:00:40 宗睿 三年级 我要投稿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21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21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的进行习作。

  2.明确要求及思路,激发的兴趣。

  3.增强对学生们对文化古迹的了解,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做到语言通顺、内容具体。

  如何明确思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你们旅游时最想去的是哪里?老师这里有几个特别好的去处,谁想跟着我一起去?

  二、展示优秀

  1、胡新宇笔下的`笔架山

  2、王思维笔下的长城

  3、聂立雯笔下的辽沈战役纪念馆

  4、请导游(学生本人)来带我们先领略一下这些名胜古迹。

  三、经验交流

  1、指名写的好的同学谈习作体会,在习作时该注意的问题。

  2、听了他们的你学到了什么?以后在中该注意哪些问题?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3、屡清思绪,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4、写完后小组交流修改,拟定。

  学生自读、其他同学赏析

  交流、评论,说一说他们的习作哪里写的好。

  学生分析失败原因,找到原因,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教学反思:

  本课我采取了自学的方法,让同学们自己习作经验,再进行小组、全班的交流。这样对提高他们的能力会更。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2

  《七色花》是一篇根据前苏联著名童话改写的选学课文。课文写了小女孩珍妮用神奇的七色花帮助她做事的故事,启示人们要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七色花教案,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材分析:

  《七色花》是一篇根据前苏联著名童话改写的选学课文。课文写了小女孩珍妮用神奇的七色花帮助她做事的故事,启示人们要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全文紧紧围绕“神奇的七色花”从“得花”到“用花”,层次分明。珍妮用七色花瓣做的7件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从先到后一件一件有详有略地写,条理清晰。语言重复较多。除了第6件事略写外,其他几件事基本上都按珍妮遇到什么困难或想要什么、她怎么做、结果怎样的方法叙述,写法相似。因此,教学中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应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强调以学生自学为主。

  2.根据童话的特点,应加强朗读练习,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进入课文描写的`意境,感悟蕴含的思想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做有意义的事。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七色花的神奇作用,知道小姑娘珍妮七次用花瓣所作的事,感受用第七片花瓣帮助双腿有病的小男孩最有意义。

  难点:运用幻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说说如果有一朵七色花想实现什么愿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一朵七色花,七片花瓣。轻音乐《莫扎特-睡吧小宝贝》。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激发兴趣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美丽可爱的花朵,它们有的娇艳欲滴,有的清新秀丽,有的香气袭人,有的冷幽淡雅,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朵神奇而又美丽的花朵,它的名字叫七色花。你们想不想认识它啊?(板书课题)

  师:看到这个花名你最想知道什么?(指生答)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寻找答案。

  二、整体感知,初步体验

  1.自由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2. 现在老师要检测这些字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

  珍妮、橙色、撕下、歌谣、摔碎、旋风、堵塞、板凳、跛子、健康、随便、仔细、东张西望

  三、全班交流,理解内容。

  1.同学们你们知道故这篇童话中的主人公是谁吗?

  2.请你再读课文,试着用最简洁的话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内试着说一说。

  (小姑娘珍妮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它可以满足人的愿望,于是小姑娘就用它做了七件事。课文主要讲珍妮意外地从老婆婆手里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她利用七色花的花瓣实现了自己的种种愿望,并且用它帮助了一位有残疾的小男孩的事。)

  3.谁能来汇报?(指生答)

  篇幅这么长的文章,你只用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就说明白了。你值得得到老师的赞扬。

  4.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看看七色花是什么样子的?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指名答(老婆婆把一朵有着黄、红、蓝、绿、橙、紫和青七片彩色花瓣的花送给珍妮。)

  同学们你们说这朵七色花漂亮么?请你练习读一读。谁能把它的美丽读出来。

  谁愿意再尝试?

  5. 恩,好一朵美丽的七色花。七色花不仅美丽,还有一个什么特点?(神奇)真会读书!

  你从哪看出来的?请你也把课文中的句子读出来。(只要……就……)只要……就……能说明什么?(说明这朵花神通广大,不需要什么努力和条件,就能实现任何愿望。)谁能用只要……就……来造句。

  同学们你们有想要得到的东西吗?把你最想实现的梦想填到横线上。自己练习读一读。

  出示:小花瓣儿飞哟飞,飞到西来飞到东,飞到北来飞到南,绕一个圈儿转回来

  师;请同学们也读一读。读出神奇。

  指名3个。(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好神奇男生读----飞吧,飞吧!我要……多神奇的咒语。女生读)

  6.那珍妮到底有哪些愿望呢?细细的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珍妮有哪些心愿,用“—”划下来,并把这些愿望写在你们桌上的花瓣上,写1—3片花瓣。教师大屏幕辅助填空( )色花瓣帮助珍妮

  学生通过(读读—想想—划划—写写—交流),随机引出珍妮的七个心愿:

  黄色花瓣——帮助珍妮回家

  红色花瓣——把打碎的花瓶复原

  蓝色花瓣——带她去北极

  绿色花瓣——让她从北极返回家

  橙色花瓣——来了很多玩具

  紫色花瓣——叫玩具都回去

  青色花瓣——帮助跛腿男孩儿恢复健康

  制成随机板书:(每片花瓣上的愿望由小朋友写,交流后贴到黑板上来)

  7. 小朋友,珍妮用七色花瓣实现了七个愿望,你觉得哪一片花瓣实现的愿望最有意义呢?为什么?(指生答)

  8.七色花只剩下最后一片花瓣了, 对最后一片花瓣珍妮格外地珍惜,珍妮说得仔细想想,还要点什么,小朋友们你们想她会想到些什么呢? (指生答)

  9.她想用这仅有的一片花瓣给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给他人带来一些有意的帮助,我们再来看一看,珍妮的愿望吧,

  课件出示:小花瓣儿飞哟飞,飞到西来飞到东,飞到北来飞到南,绕一个圈儿转回来,让维佳健康起来吧。

  师:用最后一片最珍贵的花瓣为小男孩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她的心里是多么快乐啊!谁还能快乐地读一读.

  指名读(指2到3名)

  珍妮小心翼翼地撕下最后一片青色花瓣,扔出去,说:“飞吧,飞吧!让这个小男孩健康起来吧……”

  师:这是珍妮最用心念的一句咒语,请读得轻一些

  师:这是最后一片珍贵的花瓣,请读得再轻些

  师:这是最有意义的一个心愿,来,静下心,深深的吸一口气,读得更轻些

  师有感情的背诵最后一段:就在那一分钟,小男孩站了起来,同珍妮玩起捉迷藏来了。

  他跑呀,跑呀,珍妮怎么也赶不上!(出示图片)

  师:小男孩快乐吗?仅仅是小男孩的快乐吗?还是谁的快乐?

  师:这是怎样的快乐呀!(回读快乐)

  师:难怪有人说——!出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四、想像延伸,扩展阅读

  过渡:多么神奇的七色花呀,要是我也能拥有一朵,那该多好,同学们,你们想要吗?好,闭上眼睛,伸出双手,嘘――听,七色花和着音乐的节奏轻盈地飞来了,小心,合拢双手,拿好了。(出示:七色花)现在,这朵神奇的七色花就属于你了,你想用七色花实现什么愿望,请你写下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

  1.感悟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2.借助示意图,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复述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故事说明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进行想象。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难点】

  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写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思路,粗知课文大意。

  3.品读课文第一部分,弄清故事的起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

  2.你从图画中看到了什么?(一个老公公和一个老婆婆正在屋里说话,一头小驴待在驴圈里。这幅图描绘的是一个民间故事,故事非常有意思,你想读这篇故事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利用多媒体课件揭示题目,围绕题目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自主识字。

  1.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在小组内汇报交流预习情况。

  3.课件出示会认字。

  (1)读音难点:“贼、纵”是平舌音,“颠、旋”是前鼻音。

  (2)学生读生字,说说自己记生字的方法。

  (3)提示:“脊背”的“脊”应读三声,“颠”的读音要注意,是diān,不要读错。

  4.课件出示“积累词语”。

  (1)“窟窿”的“窿”读轻声。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词语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翻山越岭”“走南闯北”。

  5.课件出示一类字和会写词语。

  (1)学生读生字,组词,说句子。

  (2)教师提示书写“喂”“贼”“狼”“抱”。提示“漏、喂、贼、狼、抱、胶、偏”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胖、驴、粘”也是左右结构的字,但这几个字左右相当;“莫”是上中下结构;“架”是上下结构,下面的横要写得长一些,能够托住上面的部分;“厉”是半包围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里面是“万”,不是“力”。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

  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为阅读课文做好准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课后示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第1、2自然段),经过(第3~18自然段),结果(第19、20自然段)。

  4.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设计意图:

  用示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的叙述顺序,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提高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四、读懂起因,感受有趣。

  1.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画出描写小胖驴、老虎和贼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3.课件出示小胖驴的图片和相关句子。

  (1)一个老公公,一个老婆婆,还喂着一头黑脊背、白胸脯的小胖驴。(小胖驴非常诱人)

  (2)老虎嘴馋,一心想着吃这头小胖驴;贼手痒,一心想着偷这头小胖驴。(老虎和贼都惦记着小胖驴)

  设计意图:

  欣赏图片,朗读句子,感受小胖驴的诱人,弄清老虎和贼的特点,体会故事的有趣。

  五、课堂小结。

  小胖驴有黑黑的脊背,白白的胸脯,多么诱人啊,老虎想小胖驴的肉肯定很好吃,贼想小胖驴肯定能卖个好价钱。那么,老虎和贼是怎么做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故事说明的道理。

  2.借助示意图,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复述故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进行想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2.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进行评价。

  3.回忆故事的起因。

  板书:小胖驴老虎贼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忆故事的起因,弄清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为理清故事的经过和结果做准备。

  二、细读经过,感受有趣。

  1.默读课文第3~18自然段。

  2.想一想故事里的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画出有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3.交流汇报体会,学生读勾画出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1)写老虎和贼来偷小胖驴的句子最有意思,一个“抓”字和一个“挖”字写出了老虎和贼的急切心情。

  (2)老公公和老婆婆说话的时机真巧,正当老虎钻进驴圈,贼也正想往下跳的时候,他们说话了,阻止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3)老婆婆说的话真有意思,先说什么都不怕,再说就怕漏,让老虎和贼摸不着头脑,都以为“漏”比自己厉害,所以害怕起来。

  (4)描写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真形象。出示句子,学生读句子,然后把这两句话改为陈述句,理解“莫非”的意思,体会老虎和贼的心情。

  ①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②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5)描写贼从屋顶跌下来摔到虎背上的句子很有意思,真是不巧不成书。

  板书:骑虎

  (6)描写老虎往外跑的`句子真形象,有心理描写还有动作描写。

  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7)老虎驮着贼跑得真快呀,“筋都快断了”“贼骨头架都快散了”,真是速度惊人,使尽了平生的气力。板书:驮贼

  (8)描写老虎和贼逃跑时的心理活动的句子真有意思。

  ①贼栽得晕头转向,一摸是个毛乎乎的东西,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

  ②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漏’真厉害,像胶一样,粘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③贼也想:“‘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这几句话写出了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谁都以为对方就是“漏”,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二者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生动形象。

  (9)描写老虎和贼把对方甩掉的句子真具体。出示歪脖老树图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

  (10)读了老虎和贼在歪脖老树跟前相遇的情景,如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读课文第16自然段。

  (11)老虎和贼都被吓得滚下了山坡,撞在了一块儿,吓昏了过去,真可笑啊!

  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学生读课文第18自然段。板书:滚下山坡昏了过去

  4.自由读课文第3~18自然段,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5.小结:一个“漏”字,把走南闯北的贼吓得腿脚发软,把翻山越岭的老虎吓得浑身发抖。他们使尽平生气力逃跑,想方设法甩掉“漏”,最后竟然让“漏”吓得昏了过去,这“漏”的本领真大啊!

  设计意图:

  通过感受故事里最有意思的内容和多种形式的阅读,体会老婆婆这句话的重要性及老虎和贼的反应,想象在老虎和贼眼中“漏”的可怕,感悟故事说明的道理。

  三、品读结果,感受有趣。

  1.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结果。

  3.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老婆婆说的“漏”是漏雨了,老虎和贼以为“漏”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东西)

  4.读完这篇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场景?和同学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感受老虎和贼的狼狈、小胖驴的悠闲,理解“漏”的真正含义,感受老虎和贼的可笑。

  四、回顾总结,感受有趣。

  1.借助课后第三题,学生练习复述课文。

  2.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道听途说,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应该盲目采取行动)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细致观察、准确比较、合理想象的能力。

  2.用恰当的语言形容树叶的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

  3.激发和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细致观察、准确比较、合理想象。

  2.把树叶写得既具体又有趣。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采集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树叶。

  2.查找资料了解有关树叶的知识,并分门别类进行整理。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出话题

  1.师:大家喜欢树叶吗?说说为什么喜欢树叶?

  2.小结:当人们称赞花美时,它默默元闻地坚守自己的岗位;当烈日炎炎、酷暑难当时,它毅然背负烈日的照射,为人们带来一片阴凉;当秋天来临时,它又“化作春泥更护树”!

  3.老师想和大家做两个有关树叶的游戏,第一个游戏的名字就叫“报叶名”,看谁知道的树叶种类多。(学生报叶名)

  4.第二个游戏是“百叶选美比赛”。请你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树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它的样子,比一比,看谁描绘得最精彩,老师将送给获胜者一片树叶标签。(学生描述最喜欢的树叶)

  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1.同学们喜欢树叶,老师也非常喜欢,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树叶,请大家欣赏。

  (课件出示各种树叶的图片,让学生边看图边讲解出示的是什么树叶,以及有关这些树叶的资料)

  2.看了这些图片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

  三、指导观察,积淀素材

  1.俗话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平常,你或许没留意它们,今天,就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树叶。(学生拿出课前采集的树叶,前后四人为一组一起观察)。

  2.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发现。

  教师预设的问题有:树叶的形状像什么?树叶是什么颜色的?你看看它们的表面是否有条纹?把鼻尖凑近它,闻到什么气味?再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3.在观察中,有哪些好帮后帮助你发现呢?(眼、鼻、口、手)

  4.这些好帮手帮你获得了有关树叶的哪些知识呢?(小声地把这些发现在连贯地说一说,自己练习,指名说)

  四、交流互动,自主表达

  1.这些树叶太美了,我仿佛来到了叶的世界,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片树叶,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呢?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当作是你最喜欢的那片树叶,你会向大家说什么呢?(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1)自我介绍。(侧重自然知识的讲述)

  (2)自己在四季里的变化。(侧重景物描写)

  (3)自己的经历。(侧重事情经过的讲述)

  2.喜欢同一种树叶的同学,你们可以组成一个小组,把你要说的内容先说给组里的'同学听。(互动交流,互相启发,评改完善)

  3.展示汇报,评出说得最好的一组。

  五、因势利导,自由写话

  下面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将你们刚才所说的内容写下来,看谁能把树叶写得既具体又有趣。

  学生开始习作,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第二课时

  一、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1.完成了习作,感觉怎么样?

  2.自读自评习作:想不想给自己打个分呢?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要求。请看大屏幕:

  习作自评要求:

  自评(一片智慧叶)

  语句通顺:通过片断练习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敢于大胆想象。

  自评(两片智慧叶)

  语句通顺、生动;能把故事写具体,有趣,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想象丰富。

  3.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习作吧,并把自评的结果写在题目的左边。

  4.谁愿意到前面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习作?指名读,师生评价。

  5.合作评改,出示要求:

  (1)在组长的带领下,互相圈出错别字,勾画出好词好句。

  (2)参照自评成绩,综合小组成员意见,给出建议成绩,并将评价成绩写在题目的右边。

  (3)如果留下小组评改意见就更好了。

  二、四人小组合作评改习作,教师参与指导、评改。

  三、教师激励学生完善习作

  1.听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刚才同学的汇报,想不想再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好,那就让我们现在行动,在原文上改吧。

  2.自主习作交流会。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意思

  2.能读懂课文第2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的。并能背诵这一段。

  3.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培养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14个生字的读音,认清“巧”、“绣”、“纹”、“腹”、“衬衫”等字的字形,理解“苇秆”、“小巧玲珑”、“鲜艳”等词的意思。

  2.读懂课文第2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

  3.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见过翠鸟吗?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具体来介绍它的。

  二.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课文从几方面介绍了翠鸟?

  三.检查自学情况

  四.学习1、2、两段。

  1.指导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以自然段主要写翠鸟外形一个什么特点?找出概括性的一个词。

  2.理解“小巧玲珑”一词。

  3.文中哪些地方写出它的小巧玲珑?

  4.用喜欢的语气读这一段。

  5.翠鸟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珑,而且十分美丽。指读第2段,边听边标序号,思考: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用——划出有关的一句话。用、、圈出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一个词。

  6.反馈、小结:像“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这句话概括了一段话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话开头,我们叫它总起句,“鲜艳”时这句话的中心词。

  7.读2——4句:

  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羽毛的鲜艳?

  作者是怎样描写各部分的'羽毛的呢?投影句子,与原文比较:哪一处写的好?为什么?

  用喜爱、赞美的语气读好2——4句。

  这3句与第1句是什么关系?

  8.小结学法,学习“学习提示”最后一句话。

  9.齐读这两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意思

  五.指导书写

  六.作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字词,掌握“疾”“锐”等8个生字的字形,理解“锐利”、“隐约”

  等词语。

  2.讲读3——4自然段,品词析句,体会翠鸟敏捷、灵活的活动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翠鸟的什么?哪几个自然段写它的活动?

  网

  二.指读3——4段。

  想一想:翠鸟行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

  翠鸟的行动敏捷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三.学习第3段。

  从哪里看出它非得快?圈出有关词。(理解“疾飞”)

  他停在苇秆上的目的是什么?(等鱼)

  读第3句话,把“注视”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比一比,哪一个更合适。

  四.学习第4段。

  1.默读、思考:你从文中哪些句字看出翠鸟捉鱼动作快?

  2.根据学生反馈的顺序学习句子

  第一句:这句话主要写谁?写小鱼的哪两个意思?用什么词连接?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词连?为什么要写小鱼呢?用句子中一词来回答?

  (理解“锐利”)

  第二、三句:这两句主要些什么?

  圈出其中写翠鸟动作的词语。

  用换词比较的方法体会“蹬”、“叼”蹬词用法的准确,体会翠鸟行动的敏捷。

  指导读好这两句话。

  第4句:这句话些什么?能去掉吗?为什么?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字词,能在语言环境中区别并运用“愿望”、“失望”三个词。

  2.复习巩固总分段式,背诵第2自然段。

  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5段。

  1.翠鸟外形这么美丽,行动这么敏捷,“我”和小伙伴中滋生一个什么愿望?

  2.这个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3.当这个愿望不能实现时,我们就——失望了,心中只留下一个小小的愿望是什么?

  4.练习:选词填空——希望、愿望、失望,并说明理由。

  5.齐读第5段,思考这一段讲什么。

  二.复习巩固总分段式。

  1.读描写翠鸟羽毛颜色的一段话。

  2.填空:这一段是用()方法写的。总起句是()。中心词是()。分述部分是从()、()、()这三方面把翠鸟羽毛的鲜艳写具体。

  3.试背。

  三.总结全文

  课文写了翠鸟的外形时那样小巧玲珑而美丽,动作又是那样敏捷,所以引起了小朋友对翠鸟的爱。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美丽的鸟,正是因为这些美丽的鸟,才使大自然显得那么富有生气。我们不仅要爱翠鸟,还要爱其他的鸟。

  四.作业。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学重点:

  从文中明白题目“绝招”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导入新课

  1、“绝招”的意思。(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讨论理解题意)

  2、通过课题,你还理解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2、分段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根据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讨论: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几个孩子都比赛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四、全班讨论交流围绕上面提出的问题,组织全班同学讨论。

  1、引导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2、重点引导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学生可各抒己见,想象他在练的过程中是怎样克服困难,虚心求教,持之以恒的,想象他在取得成功后的喜悦。

  3、通过两次比绝招的.阅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中有很多处描写了人物的动作和对话,要通过这些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感情,并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

  六、扩展延伸

  说说自己有哪些绝招,平时有过像课文描写的那样的比赛吗?有兴趣可以写一写。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2、通过句子比较,体会到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从第3、5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背诵。

  2、自选句子读一读或写一写。

  情感目标:

  了解小喜鹊有两个家的原因,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及小鸟对人的友好。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及小鸟对人的友好。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及小鸟对人的友好。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2、朗读课文,从第3、5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背诵。

  3、自选句子读一读,写一写。

  4、激发写字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写字。

  教学难点:把字写得正确、规范、整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习第11课。齐读课题。

  二、复习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检查背诵课文3或5自然段。

  引导:一只小喜鹊掉到了地上,被好心的郭奶奶带回了家,郭家母女对小喜鹊关怀备至请你背一背描写郭家母女关心、爱护小喜鹊的自然段。

  从此,小喜鹊就离不开郭家母女了,小喜鹊都是怎样做的,你再背一背。

  三、学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

  狂刮弱存至展跃止撒跳蛋

  2、说说你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困)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合体字

  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存至止可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记。也可以按笔画或笔画加部件的方法记。

  注意:撒、坠、巢的读音

  3、指导书写。

  展:被包围部分是7画,不要在竖提旁边加一撇。最后两笔是撇、捺。

  存:书写时注意“丨”、“子”的位置。

  跃:右边是“夭”不是“天”

  4、写生字。

  要求:

  A、从整体上去观察一个字,观察时,要用心地把字形记在心里,然后一气呵成,不要看一笔写一笔。

  B、写好后,要对照范字进行自我反馈,要争取每写一个字都有所进步。

  四、完成课后习题。

  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抄一抄。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3个生字,希望大家记住所学生字,并能运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小鸟是人类的朋友”或“我知道的益鸟”为题写稿,向板报组投稿。

  六、作业。

  抄写生字,读或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板书:

  11小喜鹊的两个家

  展撒

  课后反思:生字掌握的较好。

  第二课时(重点课时)

  体现新课程理念:

  课文学起来没有什么难度,在学习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完成自学,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掌握学习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了解小喜鹊有两个家的真正原因。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写话能力。

  4、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以及小鸟对人的友好。

  教学重点: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以及小鸟对人的友好。

  教学难点:了解小喜鹊有两个家的真正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小喜鹊的两个家》,请同学齐读课题。谁能告诉我通过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小喜鹊有两个家

  师:同学们你们有几个家呀?

  生:一个

  二、整体感知。

  师:奇怪了,小喜鹊怎么会有两个家呀?它到底有哪两个家呀?请同学快速读课文后告诉我答案。

  生:一个是大喜鹊建的鸟巢,也就是它自己的家;一个是郭奶奶的家。(师板书:郭奶奶的家、小喜鹊自己的家)

  师:老师发现你们读书读得真仔佃!一下就找到了答案。下面谁再来说说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使小喜鹊本来有自己的家――鸟巢了,怎么还会把郭奶奶的家也当成自己的家?

  (一天,狂风刮断了树枝,鸟巢从树上掉下来,三只柔弱的'小喜鹊坠落到地上,其中两只当场就死了,只有一只幸存。被郭奶奶发现后,救回了家并对它关怀备至,使小喜鹊把郭奶奶的家也当成了自己的家。)

  三、细读课文,体会郭奶奶对小喜鹊的关怀备至。

  师:同学们你们能想象一下狂风过后小喜鹊的家被破坏成什么样了吗?(指名说)

  生:散了、烂了。

  师:假如你在现场看到这种情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特别伤心、特别难过

  师:那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

  生:立刻把小喜鹊救回家。

  师:你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同学们如果你们看到这种现象是不是也会这样做呀?

  生:是

  师:那好,带着你的感情出声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郭奶奶是怎么做的?

  师:谁来给我们读读(指名读)

  师:郭奶奶也跟你们的做法一样,把小喜鹊带回了家。下面同学们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郭奶奶把小喜鹊带回家后是怎样照顾它的?请你在书上画下相关的句子(生自读)谁来说说。

  生:1、买漂亮的鸟笼;2、每天用小米、鸡蛋喂它;3、把长大的小喜鹊放飞。

  师:你们能想象一下,郭奶奶给小喜鹊买了一个什么样的鸟笼呀?

  生:特别大、特别好、特别漂亮。

  师:它怎么个漂亮?

  师:你们再想象一下郭奶奶平时是怎样照顾小喜鹊的?(提示:那么柔弱的一只小喜鹊在笼子里呆着多孤单呀,郭奶奶会跟它说什么呢?在喂小喜鹊吃食时又会对它说些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郭奶奶一家对小喜鹊的照顾非常好、非常周到。

  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那好,带着你们的感受读读第三自然段(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师:谁愿意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师:谁能用书上的一个词,形容一下郭奶奶一家对小喜鹊的好到什么程度?

  生:关怀备至。

  师:你能给我们读一读让我们感受到郭奶奶一家对小喜鹊的“关怀备至”吗?(指名读)

  师:谁来说说你怎么理解“关怀备至”这个词,郭奶奶对小喜鹊怎么“关怀备至”了。

  生:对小喜鹊特别的关心,特别的好,什么都为它想到了(吃的,喝的,住的,还陪它聊天)。

  师:你觉得谁对你关怀备至呀?

  师:带着你的感情再给我们读读这一段。(指名读)

  师:我们同学也来感受一下。读读这一段(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读)

  过渡:

  师:小喜鹊在郭奶奶的精心照顾下一天天地长大了,于是她们就把小喜鹊放飞了,小喜鹊找到了妈妈,回到了自己的新家,心情多么高兴呀!请你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来读读第四段。(学生出声自由读课文)

  四、体会小喜鹊对人的友好。

  师:小喜鹊回到了自己的家,但是它忘记了郭奶奶一家人了吗?

  生:没有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呀?同学们快来读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课件)

  1、读一读,比一比,体会他们的不同。

  ①白天,小喜鹊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会飞到她们面前。

  ②白天,小喜鹊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会飞到她们面前,欢快地跳跃不止。

  ③白天,小喜鹊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会立即飞到她们面前,欢快地跳跃不止,像一个撒娇的孩子。

  2、读读这三个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每一句都比前一句写的具体,生动。)

  3、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感受小喜鹊与郭家母女的亲密程度。)

  提示:①抓词体会。“立即”“跳跃不止”“撒娇”

  ②抓句子体会。“欢快地跳跃不止”、 “像一个撒娇的孩子”

  (方法:想象一下你躺在妈妈怀里撒娇是个什么样子呀?)

  生:小喜鹊与郭奶奶一家相处的很好,就像一家人一样。

  师:你能读读第③句让我们也体会一下小喜鹊与郭奶奶一家相处的好,就像一家人一样吗?

  师:我们同学也来感受一下,读读第③句。

  师:文中还有没有说小喜鹊与郭奶奶一家相处好的句子,谁来给我们说说?

  生:郭奶奶的女儿上班时,小喜鹊会跟随着她;郭奶奶的女儿下班回到家时,有时小喜鹊会在门口叫喳喳地迎接她。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联系自身的实际谈一谈吗?(比如:你上学的时候爸爸妈妈把你送到学校,放学时又把你接回家。)

  生:小喜鹊和郭奶奶一家很亲密。

  师:你来给我们读读吧!

  师:同学们也来读读体会一下他所说的。

  师:还有没有。

  生:更有意思的是,一到晚上,小喜鹊就会回郭奶奶家过夜。

  师:小喜鹊为什么会回郭奶奶家过夜呀?

  生1:因为小喜鹊想要去陪伴郭奶奶。

  生2:因为小喜鹊已把自己当成了郭奶奶的女儿了。

  ……

  师:你真是拥有一颗童心的孩子,把小喜鹊当成人来看待了,赋予了它人的情感、说的真好!

  4、同学们再来思考一下,小喜鹊为什么会与郭家母女相处的这么好,就像一家人一样?(体会人对小喜鹊好,小喜鹊也会对人好,因为动物也是通人性的。)

  5、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全文,看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郭家母女对小喜鹊的好,对小喜鹊的关爱?

  ①小喜鹊受伤了,郭奶奶把它救回家;

  ②为小喜鹊买鸟笼,喂它小米和鸡蛋;(师:这些是最有营养的东西呀,也许平时郭奶奶自己都不舍得吃,今天为了受伤的小喜鹊也拿出来了。)

  ③大喜鹊在原来的那棵大树上又造了一个新家。(师:同学们对这一条可能会提出疑问了,这句跟郭奶奶对小喜鹊的好没关系呀?我们再仔细想一想,实际上有没有关系,谁来给我们说说?生:有,郭奶奶如果对小喜鹊不好,大喜鹊就不会再在原来的地方做窝了。)

  ④一看到郭家母女,就会飞到她们面前,跳跃不止;

  ⑤郭奶奶的女儿上班,小喜鹊会跟随着上班,下班会在门口迎接;(师:小喜鹊和郭家母女那么亲密也从侧面说明了郭家母女对小喜鹊的好。)

  ⑥晚上在郭奶奶家过夜。(师:小喜鹊决得在郭奶奶家过夜安全,它才会回郭奶奶家过夜呢?如果郭奶奶对它不好,它也就不会回来了。)

  五、总结全文。

  师:回到我们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小喜鹊为什么会有两个家?”谁来说说?

  师总结:就是因为郭家母女对小喜鹊的关爱,使得小喜鹊对郭奶奶一家产生了感情,才和郭奶奶一家相处的那么友好,小喜鹊才把郭奶奶的家也当成了自己的家。才使得它有了两个家。从而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出了一幅人、鸟共处的合协画面。

  六、写作。

  在你们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现象,作为小学生的你应该怎样去关爱它们呢?请你以《关爱————》为题,范围:关爱他人、关爱集体、关爱动物、关爱社会、关爱世界、关爱自然等。展开思维的翅膀,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字数(300字左右)。

  板书:

  11小喜鹊的两个家

  关爱

  郭奶奶一家小喜鹊一家

  友好相处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选择了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句子训练,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4个字。理解“受难、收集、招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安妮对昆虫的喜爱,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安妮是怎样喜欢昆虫的。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和体验安妮对昆虫真挚的感情,引起共鸣,激发学生爱护动植物的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啊!当繁花似锦的春天到来时,就会有很多可爱的小精灵活跃在大自然中!到底是谁呢?瞧!它们来了!快来跟它们打打招呼吧。(出示课件——各种昆虫的图片,如蝴蝶、蜻蜓、蜜蜂等)

  2、师:它们都是昆虫。你喜欢昆虫吗?为什么呢?快举手说一说吧。比一比,看谁的话说得最通顺,用的词语最美。

  (出示“我喜欢……因为……”句式练习说话。)

  3、师:有一个叫安妮的小姑娘,她和大家一样,特别喜欢昆虫,让我们一起走进16课——“我喜欢昆虫”

  师:再读课题,仔细观察,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的课题相比,这一课的课题有什么不同?

  师:为什么有一个引号呢?因为这里直接引用了文中的主人公安妮的一句话作为课题,所以要用引号。这也是课题出现的另一种形式。那么,为什么这一课要用安妮的这句话作为课题呢?这个问题留到我们学习完课文再来回答吧。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师:现在老师将文中的生字藏在生词里,你们还认识吗?来试一试吧!

  出示课件,读词语。(指名读,师生纠错,分组读,齐读。)

  安妮蜕皮简直扁的白网灯蛾短的

  一辈子爱护培养梦见招待客厅

  ②师:现在老师要检查你们读课文的.情况,看看句子是否读得通顺。

  (指名分段读课文)

  读后评一评。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师:课文中安妮说道:“我喜欢昆虫。”那么她是怎样做的呢?现在请你们默读课文,勾画出重点词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指名说,师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她的做法,并相机板书:

  拯救喜欢各种昆虫收集爱护招待

  四、学习1、2自然段。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来感受安妮是怎样喜欢昆虫的,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一、二两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安妮特别喜欢昆虫?

  2、交流,读悟第一段。

  ①、出示课件:“如果是你,你愿意被关在小小的玻璃瓶里吗?”

  同学们,现在大家闭上眼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只小昆虫,被关在一个小小的玻璃瓶里,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师:总之,这种被关在瓶子里的感觉很难受。那么,如果是你,你愿意被关在小小的玻璃瓶里吗?(不愿意。)

  师:这些感觉我们体会到了,安妮也体会到了。因此,每次看到小孩把小昆虫抓走,她都会这样问。

  我们也来问问那个关昆虫的小孩!(请多名学生读,师相机评价:如能换位思考、质问、或劝告劝说)

  师:安妮与昆虫感同身受,所以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把这些受难的小生命放走。

  ②出示课件:“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把这些受难的小生命放走。”

  师:同学们,在这里安妮把什么看作是昆虫在“受难”?

  (被关在小小的玻璃瓶里。)

  师:受难是什么意思呢?换个词试试看。

  (受苦、受折磨)

  师:在字典里,“受苦”的意思是“受到痛苦”,而“受难”的意思是“受到灾难”,你们觉得哪一个词程度更深?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

  师:安妮这样喜欢昆虫,爱护昆虫,是因为在她眼里,这些不是一个小玩意儿,小东西,小虫子,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它们应该有生存和自由的权利。从这里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呢?

  (安妮很尊重这些小昆虫,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朋友。)

  师: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③齐读第一节,小结学法: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通过抓住关键词、重点句的方法自己学懂了第一节,你们真了不起!下面大家接着汇报,还是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好吗?

  3、交流,读悟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有关语句。

  师: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板书:不管……只要……都……)

  指名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再指名读,注意后面的省略号,说说她还会喜欢什么样的昆虫?

  师:为什么这么多的昆虫她都喜欢?

  师:因为安妮喜欢它们,不是因为它漂亮,不是因为它勤劳,也不是因为它轻盈,而是因为———它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小生命!

  师生合作读。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9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个主题单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燕子》,我将从教材理解、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四大版快来阐述。

  一、教材理解

  《燕子》是由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以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以及文静优美的休息场面这四个方面构成文中的四个自然段。全文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燕子,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作者对春天及"春天的使者"燕子的喜爱之情。本文的教学可以分两个课时进行。我今天主要说的是第一课时。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结合本组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制订为:

  1、学会认读9个生字,会正确读写"燕、聚、稻、偶"等生字。

  2、初步感知课文,细读第一、二自然段,感受燕子的活泼以及春光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试背第一、二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话。

  二、教学策略

  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结合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伙伴。本节课中,我在课堂上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导读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引导学生在自主中学习课文。采用"读读、划划、想想、议议"的教学模式,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美,读中感悟,读中发现,读中理解,并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燕子的活泼,体会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三、教学流程

  语文教材中的文字是凝固的,但其凝固的东西是鲜活的。语文教学就应该引领学走进其中,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本着这样的理念,下面我就来重点说说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我是分五个环节进行设计的

  (一)谜语导题激发兴趣

  1、猜谜语:我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猜谜高手,今天王老师也带来了一则谜语,有信心接受挑战吗?然后课件出示谜语:小小姑娘穿黑袄,尾巴像把小剪刀,屋子造在房梁上,捕捉虫子本领高。

  2、揭题:燕子,在出示课题的时候指导学生书写"燕"这个字。先课件出示燕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外形,然后书写"燕",边写边说燕的上面是燕子的头部,不要忘了下面的一短横,中间部分的口是燕子的身体,分别放到口字的两旁部件就像是燕子的翅膀,底下的四点就是燕子的尾巴。

  3、说到燕子,我们就会想到春天,有位大作家郑振铎写了一篇有关燕子和春天的文章,我们赶紧打开书,好好地读一读。

  (如果说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荡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推力的,这个推力就是创设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对学习产生一种期盼,对新课产生一份关注,营造一种"课伊始,情已生"的境界。而本环节中的猜谜导题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对"燕"字的分析,又让学生对汉字有了审美的愉悦,此时再引入课文正是最佳的时机。)

  (二)初读课文把握整体

  1、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读顺。(这样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达到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夯实基础的目的。)

  2、让学生充分读课文后,课件出示词语:

  俊俏吹拂增添掠过偶尔沾了一下荡漾五线谱

  学习生字词时我安排了以下三个小环节:

  (1)这些词语你们会读了吗?采用个别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的形式来检查。

  (2)在学这些词语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困难?需不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这两个小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来反馈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和不懂的词语。)

  (3)读了课文后,燕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最好能用上这里的词语来讲一讲。

  学生可能会说:燕子很俊俏。我就引:是呀,燕子的外形多可爱啊!可能会说:燕子停在电线上像五线谱,我就说:燕子不仅飞的姿态美,停在那儿休息也很美呀!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就在关键处加以引导,让学生了解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是讲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自然段是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第三自然段写在飞行中燕子的各种姿态。第四自然段写停歇在电线上的燕子美景。

  (设计这一步除了进一步巩固字词,会把读懂了的词语加以灵活运用,同时也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对课文有了浅层次的感悟,从而为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近观燕子抓住特点

  1、启读:春天是一场戏,燕子是这场戏的主角,那它是怎样亮相造型的呢?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后划出燕子的外形。(羽毛、翅膀、尾巴)

  2、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燕子?(板书:活泼可爱)从哪儿看出来?通过找课文里的句子提炼出: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

  3、作者把燕子写得这么美,那该怎么读呢?然后通过指名读、小组赛读、男女读等形式抓住"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这些关键点进行点面结合的朗读训练。

  ("文章总有一些生长点",这环节我让学生读读、划划,并根据学生读后的收获,抓住"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这一生长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教学时采用对话与交流的方式,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相交流碰撞,相互启迪,让他们在自主感悟的基础上运用多元方式来品读句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四)欣赏春光感受生机

  1、燕子出场前那是什么样的情景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学生反馈后,出示课件:春天美景图,也就是第二自然段图片。让学生欣赏,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哪些景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并说说理由。

  2、交流以上的问题。(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做适时的点拨和补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引导)

  (1)体会"蒙蒙的"感觉,感受色彩的丰富(黄、青、绿等各种颜色)

  (2)以读促悟:"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这是一个长句子,主要意思就是微风吹拂着柳丝。教学时引导学生读出柔、嫩、多的感觉。)

  (3)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结合学生的实际先让学生说说赶集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人多、热闹、很急、惟恐落后),再让学生想象花、草、树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情景,并出示一些图片加深理解。

  3、引读:这样的场景就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4、在这样的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也来了,它是怎样来的?抓住赶字来理解燕子不辞辛劳、追赶春光的样子,并指导朗读。

  5、小结:是呀,生机勃勃的春天,有了小燕子的轻快的影子,动听的叫声,就为春天增添了更多的生机。(板书:增添生机)

  (这一大环节我紧紧抓住一个长句子和两个"赶"字进行教学。通过对长句子的读、悟,让学生体会到春天的美。通过花草的"赶"和燕子的"赶"的理解、感悟,让学生体会到春天的生机和燕子的可爱。)

  (五)、指导书写积累巩固

  1、三年级的教学重点虽然已经不是生字词,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书写的指导。我出示生字:让学生说说哪几个字特别难写或是容易写错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书写。预设:聚、稻、偶等字。

  2、同时课标中对中年级的学生提出了"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句段"的要求,因此最后我就让学生试着背背第一、二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话,学会积累。

  四、板书设计

  燕子

  活泼可爱

  增添生机

  好的板书是一篇课文的袖珍版,是直观教学的体现,更是课堂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我今天的板书采用学生感悟、教师归纳的方法来设计,根据作者的思路,展示教学的思路,体现我的课堂重点,既简洁又明了。

  课堂是生成的,也是灵动的。总之,在这堂课中,我始终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在凸现语文课的"文"味,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习得语文,在愉悦的环境中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真了不起”等语句。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仔细观察了荷花图,看到画家笔下的荷花姿态是那么美!通过学习课文第1段,知道荷花的味是那么清香(板书:闻、香),吸引了作者迫不及待地去看荷花,那么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板书:看)美丽的荷花引起作者哪些想象?(板书:想)你们愿意和作者一同去看看吗?

  (二)教学第二、三自然段。

  1、来到荷花池边,我们和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图,指名说)(板书:叶、花)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用__标出课文描写荷叶的句子,用﹏标出课文描写荷花的句子。然后把你划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听。

  2、谁来读你画的描写荷叶的句子。这位同学勾的课文描写荷叶的句子,大家同意吗?

  3、齐读描写荷叶的句子,边读边想,这是个什么句?(齐读、回答),把什么比作什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再读这个句子,体会一下,你觉得这个句子里哪些词用得特别好?为什么?

  短短的一个句子,作者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又多、又绿、又大、又圆的特点。(板书:多、绿、大、圆)作者写得好,我们是不是也要读得好。谁来试一试。

  4、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荷花更美。那么谁来读读你划的描写荷花的句子?(学生交流)这句和老师找的一样呀!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师设疑:荷花明明是“长”出来的,怎么能说是“冒”出来呢?在这里你们觉得这个“冒”字用的怎么样?

  (2)学生交流:从“冒”可以感觉到荷花往上升,突现出来。

  谁还来读一读你划的描写荷花的句子?

  (3)(随学生回答出示幻灯4-6句及插图)

  ①莲蓬,请同学们注意这个词。跟着老师念。(第二个字念轻声),你们知道莲蓬是什么吗?(鼠标指图,它是荷花盛开的花托,里面有荷花的.种子)

  ②“饱胀”,这个词谁会读?(指生读,齐读),这里饱胀是在形容哪种荷花(花骨朵),请大家仔细看图,再读课文,想一想:饱胀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我看谁说得。(饱满得要胀破开来)。

  那么这几个句子描写了哪几种姿态的荷花?(学生回答:才开、全开、将开,图文结合让学生直观这三种花)。这里,作者用三个有的把这三种不同形态的荷花连接起来。(板书:才开、全开、将开)看屏幕,一齐来读一读这几个句子,老师领读。哪个同学能够用这三个有的说几句话?

  5、(指图),同学们看图,满池的荷花形态各异,色彩淡雅而秀丽,让我们觉得怎么样?谁用一个字来形容。(美)

  6、下面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读第二自然段,再来体会荷花在形态、色彩上的美丽动人。

  7、(学生读完后,以读代讲,有感情地朗诵三段,边板书:活的画),提问:同学们,为什么说这一池的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指名说)谁能把这一池的荷花读“活”呢?(男女生赛读)

  8、同学们读得真好,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这一池美丽多姿的荷花呢?好!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幻灯)

  (三)教学4、5段。

  1、看了刚才的图片,你觉得怎样?

  2、课文中的我也和大家一样,被眼前的美迷住了,看着看着,她仿佛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翩翩起舞。那你们知道什么叫翩翩起舞吗?谁来做做动作?对了,翩翩起舞就是轻快地跳舞。这时候,在她的身边发生了许多美妙的事情,那都是些什么呢?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看一看:当文中的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之后,眼前出现了些什么景象?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入迷了)

  4、同学们,你们也愿意做一朵美丽的荷花仙子吗?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然后把你想象到的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看谁说的最丰富、最奇妙!

  5、同学们,当你变成了荷花之后,心情怎样?(高兴、愉快、喜悦)。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读4、5段。

  (四)拓展延伸,抒情表达

  教师引入: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亭亭玉立的荷花。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荷花。(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可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用感叹的语气来赞美)

  师总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它不仅外表美,内在也很美,它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依然那么纯洁,那么努力向上,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荷花,热爱生活好吗?

  (五)作业:(任选一项完成)

  1、画一画:画一幅荷花图,配一首赞美荷花的小诗。

  2、写一写: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四、教学反思:

  怎样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来欣赏这种美呢?我先指导学生理清了课文记叙的顺序:闻荷花──看荷花──赞荷花──变荷花──看荷花,把握文章的脉络。在读中有所感悟。在学生充分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入:“是荷花的清香把作者吸引到荷花池边,作者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引导学生把在“看荷花”这节课文中感受到的荷花的姿势美、颜色美、动态美,充实到“赞荷花”这节课文中去,再要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最后,我启发学生想象,化为课文中的“我”,化为池中的一朵荷花,身临其境,一阵风吹来怎么样,风停了又怎么样,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怎么快乐,小鱼告诉我昨夜做的是什么好梦。

  针对这一富有灵性、创造性的诱导,学生用心倾诉,真情流露,既是心灵的独白,又是个性的张扬,使作者、学者、教者融为一。

  本课的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态美。为后面作者展开想象提供了生动形象的依据。在教学中,我以“哪一段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的学习,着力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想象荷花的美,并能有滋有味地读出美。我先让学生找出这段的总起句和具体写荷花的三句话,进行教学。这三句话的教学我分三步走:

  1、让学生在图上指出三个句子所写的相对应的荷花。

  2、引导学生把这三句话的意思说出来:有的刚开,有的全开了,有的将要开。并拿它与课文原句在读中比较,在比较中读,想象荷花的美。

  3、以“荷花是那样的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在教完这三句话后,引导学生抓住写荷花特点的词语教学写荷叶的句子,通过看图,指导有感情读,想象一池荷叶长势之美。而“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我是抓住”冒“字进行教学的,教师在图上直观演示后,让学生给“冒”字换个词,理解“冒”的意思,在让学生说说从“冒”字你体会到什么?紧接着又抓住“冒”练习有感情朗读。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想象相应的画面。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锻炼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2、自学生字词,试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

  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师谈话导入。

  轻声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补充资料。

  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学生,颁发小奖品。

  【通过跨于课内外的“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引导学生主动搜集资料,他们既可以获得课文学习的经验背景、知识,又锻炼了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同时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风情、景观又会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揭示课题。

  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配乐,可以引领学生进入情境。】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顺势切入,初读课文。

  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趣味识字。

  (1)教师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1自然段: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第3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第4自然段:凤尾竹摇晃(huàng)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字词。

  3、学生试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要注意右边的构成。

  “雀”:“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2)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六、作业超市

  1、感情朗读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抄写你认为难写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分段朗读理解课文,加深感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积累语言。

  4、布置综合性学习。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进行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第1自然段:

  1、请各自轻声读第1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3、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点评后再指名练习。

  4、配乐朗读这一段。

  第2、3自然段:

  1、师引入。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3、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4、想象描述。

  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画面?

  学生想象描述,并朗读有关句子。

  第4自然段:

  1、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2、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营造与课文内容相适合的情境,回应导入时“假想参观”,既引导学生自然抒发对民族小学、对美好的学习生活的赞美,又首尾衔接,自然作结,使教学过程圆合无缝。】

  3、抒情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自由选择段落感情朗读。

  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积累本上。

  五、作业超市

  1、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还可以画图画,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2、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在积累本上。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和格式方面的要求。

  2.能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3.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选择合适的材料写日记,格式正确。

  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1.日记本。

  2.课件。

  教学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呢?(日记本)

  2.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学生传看、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4.好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日记。(板书题目:我来写日记)

  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

  1.怎样写日记呢?让我们先来回顾第16课《护士长日记》。

  2.通过《护士长日记》这篇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

  3.师小结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

  (1)日记的格式:第一行正中要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2)日记的内容:不仅可以写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还可以写做过的事。

  (3)写日记并不是把每天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记下来,而是应该选择印象最深的、有意义的,能使自己感动的内容。

  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1.学生阅读“习作提示”,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

  3.检查学生讨论情况,生谈体会,师相机指导。

  (1)日记内容不限。

  (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注意格式正确。

  四、组织欣赏,引导选材

  1.明确本次习作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出示课件)

  主要内容:写一篇日记。

  要求:(1)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动情的事。

  (2)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3)注意日记格式。

  2.展示教师的几篇教学日记,课件出示其中的两三篇日记,看看分别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日记吗?

  (1)善于观察。

  (2)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3)多观察、善思考、勤动笔,文章当然越写越好啦!

  4.从这几篇日记中,你学到了什么?

  5.学生选择材料,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6.教师抽查学生选材情况,并作点拨。

  (1)写什么事?

  (2)按什么顺序写?

  (3)表达怎样的心情?

  7.小组汇报交流。

  8.学生互评。

  第二课时

  一、回忆写法,组织练写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了解了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

  这节课我们就根据上节课自己的选材内容,把它们写下来。

  2.学生试写,老师巡视指导。

  3.朗读交流。

  4.师生评议。

  5.完善习作。

  通过刚才的评议,同学们一定还想把自己的日记读一读,改一改吧!就让我们现在行动吧!可以同组的同学之间互相修改,也可以自己独立修改,相信你能把它写得更好!

  二、眷写习作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初步理解课文,整体感知山茶花的美。

  3、学习文中的比喻句,感受山茶花的美丽。

  4、深入学习一、二、三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体会比喻句,感受山茶花的花色美。

  教学难点:

  深入学习一、二、三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美。

  1、师:山茶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古往今来,它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家李华岚,去感受它的美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山茶花到底美在哪儿呢?

  二、初读感知,初识美。

  1、下面,赶紧翻开书自由地读读课文吧!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顺。

  2、闯关游戏,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1)第一关,词语关,(课件出示生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观察红色的字,你有什么发现?(出示多音字词语)齐读。

  (3)第二关,短语关。

  (4)闯关成功,瞧,山茶花绽开了最美的笑脸!(课件演示花开视频)

  3、整体感知。

  那么山茶花到底美在哪儿呢?下面,再读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随交流随机板书:花色美、花形美、特别劲)

  三、品读文本,感受美。

  (一)远观花色绝

  1、师:下面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到茶园去看看。自由读读一二自然段,画出写山茶花美的句子。

  2、指名交流。

  3、师:哪句话总写了这种美?(真是美极了。)这就是全段的中心句。齐读。

  4、再想想,哪一个字赞叹了这种美?绝!

  5、“绝”在字典中有几种注释,课文中选哪一种?

  6、师:山茶花的绝表现哪里?

  预设一:生:白的、红的、紫的、墨色的……

  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山茶花颜色很多。

  师:只有这五种颜色吗?从哪儿看出来的?还会有——指名说。

  师:一个花种,竟能开出这么多种颜色,绝不绝?相机指导朗读。

  师:还有什么地方绝?

  预设二:生:一株树上有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

  师:是吗?瞧(引导学生看图)一株树上真有——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这真是太————绝!

  师:谁能读出你的赞叹之情?指名读,齐读。

  7、师:你们的朗读感染了我,我们合作来读一读吧!(课件出示一二段)

  (二)近赏花色美

  1、师:满园的山茶看得我们连连叫绝,停在花前细看,又会有新的发现。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画出写山茶花颜色美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它形状美的句子。

  2、谁来读读写颜色美的句子?出示写山茶花颜色美的句子,齐读。

  3、学习三个比喻句。

  (1)学习第一句。

  A、自由读读这句话,想想白色山茶花美在哪儿?

  B、这是个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C、想象一下,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是怎样的?晶莹是什么意思?

  D、是呀,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是那么的透明,阳光照上去会闪闪发亮。当这些水花汇聚在一起,就会和山茶花一样白,谁能读出这晶莹透亮的美来?指名读,齐读。

  F、学习这一句的时候,我们由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展开想象,切实体会到山茶花的白,像这样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能够深刻地体会句子的意思。

  (2)学习第二句。

  A、(出示墨茶句子)自己来学习这句话,看看墨茶美在哪儿?读后,把你的感受和同桌说说。

  B、这句话把墨茶比做什么?

  C、在明媚的阳光下,一汪清潭怎么个美法?

  D、是啊,潭面波光粼粼,墨茶就如同这清潭一样绿得富有光泽,谁能读出墨茶的美来?指名读,引读。

  (3)学习第三句。

  A、你们的朗读感染了我,下面边听老师朗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山茶花?指名说。

  B、想象一下,火红的朝霞和洁白的云彩揉在一起织成的轻纱,美吗?谁能读出这轻柔的美来?

  C、下面,男生问,女生答,我们合作读!

  4、(出示三句话)山茶花呀!白的.晶莹剔透,绿的富有光泽,粉的如纱似霞,三个形象的比喻句,写出了三种不同的美,请大家找一找,句中分别运用了哪几个比喻词?同是比喻句,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比喻词呢?

  5、山茶花还有红的、黄的和紫的呢,你能仿照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

  (三)细赏花形美

  1、山茶花不仅花色美,花形也很美。谁来读读写花形美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想想哪句话总写了山茶花的形状美?(指名说)

  2、想不想去看看这千姿百态的山茶花呢?(出示山茶花图片)师介绍花形。

  3、谁能读出山茶的千姿百态?指名读,齐读。

  4、山茶花的花色美,花形美,让人不禁感叹道(出示句子引读)

  (四)配乐美读

  山茶花美得令人神往,让我们尽情地朗读这如诗如画的语句吧!配乐齐读第三段。

  四、课堂小结,延续美。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山茶花花色美、花形美,其实它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美,下节课我们再去细细体会。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在多种形式的读的基础上想象、感悟。

  2、通过表演、联系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秋儿为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克服恐惧独自在家的经历中受到启迪,学习做个勇敢、守信的孩子。

  重难点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秋儿等电话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秋儿的具体表现,通过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表演等方式体验人物情感,感受秋儿的成长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一)谈话导入。

  1、你们有没有一个人在家过夜的经历?如果让你晚上独自在家,你会害怕吗?

  鼓励学生实话实说。

  2、有一个叫秋儿的小朋友,本来她胆子可小啦,可是她居然独自在家度过了整个夜晚。你一定好奇,她是怎么由胆小变勇敢的呢?这可多亏了一个重要电话。板书课题

  (二)读题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的脑瓜里一定出现了不少问号吧,你想知道什么呢?

  如:这个重要电话是谁打的,谁接的?电话的内容是什么?这个电话为什么能让秋儿变得勇敢?为什么说这个电话是重要电话?

  教师随机简单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好,现在赶紧读一读课文,去文中寻找自己的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通课文,自学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一读,想想有哪些识记本课生字的好方法。

  (二)检查自学效果。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2、当“小老师”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 “比一比”,给形近字“娜、哪、那”分别组词,然后做选字填空练习。

  4、指名接段读课文。评议、正音。

  (三)初步解疑,了解课文大意。

  1、对刚才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你有答案了吗?

  电话是妈妈打给秋儿的,在电话中夸奖秋儿是个勇敢的小姑娘。

  教师随机板书“秋儿、妈妈、胆小、勇敢”等词语。

  此时解答简单的问题,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暂时存疑。

  2、谁能用上这几个词(“秋儿、妈妈、重要电话、胆小、勇敢”)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反馈,能讲清大意即可。

  三、前后对比,体会变化。

  (一)体会“胆小”。

  1、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2、谁能读得让我们都感觉到秋儿胆小?谁能读得让我们觉得秋儿的胆子还要小?

  3、体会哪些词重读可以突出秋儿的胆小?

  可、每逢、总要……

  (二)感受“勇敢”。

  1、最后一句话

  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妈妈说秋儿勇敢了吗?

  这一次秋儿独自在家过夜,没有再逃到娜娜家。

  2、从“胆小”到“勇敢”,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下节课看看这一夜秋儿到底是怎样度过的。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感受成长。

  (一)品读“有电话”部分。

  1、课件出示语段(妈妈临走时说的话),指名读。

  板书“有”,即有重要电话。

  2、指导学生用郑重的语气读,并做出严肃的表情。

  3、你发现妈妈特别强调哪个词?——重要。

  电话这么重要,妈妈这么重视,那么秋儿会以为是什么电话?

  秋儿可能以为是哪个病人有急事找妈妈,事关生死。)

  4、如果你是秋儿,听了妈妈的话,你会怎么想呢?

  我一定要完成妈妈交给我的任务。

  (二)品读“等电话”部分。

  1、过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等电话(板书:等。)的过程中,胆小和勇敢就像两个小人,在秋儿心里打了起来。这个是“胆小鬼”秋儿,这个是“勇敢者”秋儿。两个秋儿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

  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自由读4-8自然段,想一想:“胆小鬼”秋儿和“勇敢者”秋儿各有怎样的表现?用直线画出体现秋儿胆小的语句,用曲线画出体现秋儿勇敢的语句。

  学生自读自悟。

  3、全班交流。按事情发展顺序,引导学生读语句,谈体会,并指导感情朗读。

  (1)妈妈刚走……

  ①指名读自己画出的语句,说明是哪个小人的表现。

  ②得出第一轮较量结果:“胆小鬼”秋儿处于绝对优势。

  (2)一会儿,电话铃响了……

  ①读语句,谈体会。

  ②让学生表演“扑”、“抓”动作,体会秋儿急切的心情。这么着急,说明什么?

  秋儿胆小,想接完电话后逃到娜娜家去。

  ③通过做表情理解“懊丧”一词。

  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⑤得出第二轮较量结果:“胆小鬼”秋儿仍占据上风。

  (3)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①读语句,谈体会。

  从“静得可怕”、“非常紧张”体会秋儿的胆小。

  从“高兴”、“平静”体会秋儿渐渐变得勇敢。

  ②是不是真有老鼠在走廊跑动呢?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这仅仅是秋儿恐惧时的'一种想象。

  ③得出第三轮较量结果:“勇敢者”秋儿和“胆小鬼”秋儿打成平手。

  (4)地板上忽然响了一下……

  ①小组合作,表演第7自然段描述的场景。

  分配角色:由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胆小鬼”秋儿和“勇敢者”秋儿,其他同学可以当导演,对演员的表演提供建议。

  注意把秋儿的心理活动变成台词说出来。

  ②登台表演。师生评议。

  ③得出第四轮较量结果:“勇敢者”秋儿占了上风。

  (5)躺在沙发上……

  ①“秋儿躺在沙发上,使劲回忆故事里、电影里那些勇敢的人。”想象一下,她可能想到了哪些人哪些事?

  ②得出第五轮较量结果:“胆小鬼”秋儿甘拜下风,“勇敢者”秋儿最终取得胜利。

  4、小结:在漫长的等待中,秋儿由最初的想逃到后来坚定地对自己说“我不能走!”她终于克服了自己的恐惧,成长为一个勇敢的孩子。

  (三)品读“接电话”部分。

  1、课件出示语段。默读9-11自然段,想一想:接到妈妈的电话(板书接。),秋儿明白了什么?。

  妈妈采用这样的做法是在帮自己克服胆小怕黑的缺点,用心良苦。

  2、她接下来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课件播放铃声。学生扮演秋儿,老师扮演妈妈,进行互动表演。

  二、回顾课题,总结全文。

  1、你认为这个电话重要在哪儿?

  让秋儿克服恐惧,变得勇敢、自立。

  2、你觉得秋儿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回答这个问题。如:由胆小变得勇敢、有责任心、遵守诺言等等。

  3、总结: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有畏惧、依赖的心理,让我们多想一想秋儿,相信你也一定能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变成一个勇敢的孩子。

  三、独立观察,书写生字。

  (一)读准课后田字格内的生字。

  (二)认真观察字形和占格位置,想想书写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三)课件出示生字,交流。

  1、左右结构的字:

  刚:左宽右窄。

  敢:与“取”字区别比较。

  2、上下结构的字:

  勇:上下一样宽,横画写紧凑,注意上边不带钩。

  3、半包围结构的字:

  逃:示范书写,提醒笔顺。

  (四)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四、课后实践,积累运用。

  作业安排:

  练习讲这个故事,把故事讲给家长听,并和家长交流心得体会。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6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参照“我的词语库”和课后习题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通过识字、读书活动,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识字;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写字;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课件;有关蝈蝈的知识;课外读物《金色的草地》。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播放蝈蝈发出的声音,猜一猜这是那种昆虫发出的`声音?

  2、介绍蝈蝈的有关知识,如果让你给蝈蝈的歌曲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会去什么样的名字?

  3、板书课题《绿色的歌》,为什么歌是绿色的? 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感悟,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和自然段的序号。

  2、小组合作识字,学文。

  3、检查识字情况。

  4、巩固月字旁的字,找出“真挚”的近义词,“朴素”的反义词。

  三、朗读评比

  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做好竞赛的准备。

  2、学生汇报朗读课文,全体参与评价。

  3、老师评价朗读情况,重点指导第2自然段的朗读。

  四、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仔细观察。

  2、自由发言: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为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

  4、独立练习,揣摩,老师巡视,指导。

  5、书写评价。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想想你还听过哪些小动物的歌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通过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理解词语。

  2、重点指导朗读指定句子,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的写法。

  3、学习课文“总—分”的写法,把自己知道的有趣的机器人情况跟同学交流。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机器人的有趣,对机器人产生兴趣,受到科普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机器人导游,朗读指定的句子,并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对机器人产生兴趣,受到科普教育。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能够体会到重点段落的写法以及全篇文章的脉络。

  教具准备:

  课件,查阅的资料。

  一、情境引入

  谁搜集了有关机器人的资料了?在你们了解到的这些机器人中,有没有特别有趣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你们了解到的这些机器人真的很有意思。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几个更有趣的机器人。(板书:30有趣的机器人导游)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你们搜集资料做得这么好,我想你们预习的也一定很充分,看看这些词语你会不会读。(课件演示,逐个出示词语)

  需要讲解游览求救介绍指挥

  简单甚至历届劳驾冲

  指导个别词的读音、写法和意思。

  2、检查读课文:通过预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字词,那谁愿意读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的字音读得准不准句子读的通顺不通顺。谁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三、学习课文

  1、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注意看默读提示:(课件出示默读提示)

  (1)第一自然段中“如果为你导游的是机器人,那可就别有一番情趣了”加点的词是什么意思?

  (2)文中介绍了哪几个机器人导游?哪个介绍的最详细?

  师:“别”就是“另外”的意思。用机器人当导游,还会增加另外的情趣。文中又介绍了哪几个有趣的机器人呢?

  (师:板书:灵灵、莹莹、童童、哈力)

  2、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你从哪儿感受到了灵灵的有趣?(生:先读句子,再说出自己的感受。)

  第1句:随着场景的变化为大家讲解就是到哪个场景就讲哪个场景的情况,还有哪儿写了它的有趣?

  第2—6句:哪几句话写了它的快乐。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出示(2—6句)看看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师:那你们知道这几句话是用什么方法把灵灵的快乐写具体的吗?让我们再读读这几句话,体会这种总分的'写法。(齐读第一句,分4组,读后面4句)

  第7句:机器人也能像人一样既有快乐又有烦恼,真是太有趣了。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来齐读第三自然段吧!

  3、师:在读第3自然段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灵灵的有趣,那哈尔滨的机器人导游也像灵灵这么有趣吗?

  请同学们结合书中插图默读第四自然段,读后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个机器人导游,为什么喜欢它?做好批注。

  师:先说你喜欢谁,为什么喜欢它,再读读描写它的句子。(师板书:热情多才多艺音乐家)

  师:这三个机器人导游,各有各的本领,但它们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共同的印象,那就是(有趣)

  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去读读第四自然段。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这几个机器人导游真是太有趣了。那你们知道这段是用什么方法来写的吗?

  谁能说说这段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师:让我们合作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体会一下这种写法。

  老师读第1句,后面同学们齐读。

  四、回归整体

  师:今天认识的这4位机器人导游你们觉得怎么样?

  让我们读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这些机器人导游多么有趣呀!(板书:有趣)

  请你们再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课文开始写了什么?结尾写了什么?中间写四个机器人导游又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呢?全文都在围绕着“有趣”写,这种写法叫“总—分—总”的写法。(板书:“总—分—总”)

  作者用这种写法把这几个机器人导游写得多清楚呀,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尝试着用这种写法。

  今天认识的四个机器人导游,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着你的感受再去读读课文,体会机器人导游的有趣和课文“总—分—总”的写法。

  五、拓展延伸

  师:了解了这么多有趣的机器人,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是谁研制出来的吗?

  1、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是一个电动机器人,是美国一位名叫温兹利的工程师,在1927年研制出的。它可以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但是还不会走动。

  2、老师还有一个更有趣的机器人想介绍给大家。(出示图片)这是目前研制出的最小的机器人。它只有一个纽扣那么大,重量还不到5克,已经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你能像老师这样用“总—分”的方法来介绍一下你觉得有趣的机器人吗?

  六、小结

  这节课,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资料的交流,使我们感受到了机器人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有一个有趣的机器人会是你研制出来的呢!

  课下请同学们学习课文中“总—分”的写法,把你觉得有趣的机器人写成一段话。板书:有趣的,也可以写一件玩具或一种小动物,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30有趣的机器人导游

  灵灵快乐

  莹莹热情

  童童多才多艺

  别有一番情趣哈力音乐家有趣

  总——分——总

  有趣的作业

  1、朗读课文。

  2、用“总—分”的写法写自己觉得有趣的物品。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复习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

  1.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

  (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

  2.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后比较哪一队高?

  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拓展与应用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

  四、小结:

  五、作业练习

  教学设计:

  1.通过解决问题,复习了上节课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也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2.创设生活中分糖果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到每组数据的总合不能反映总体的情况,而是用平均数才能反映每组数据体现的情况。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并验证,感受,某个数据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而平均数才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4.在最后的环节,安排了交流生活中有哪些事需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8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体会机器人导游的有趣。

  2、渗透一些写作方法,为作文打好基础。

  3、培养想象能力,能展开想象感受机器人导游的有趣

  教学难点:

  朗读指定的句子,并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听说上节课你们认识了几位新朋友,看!它们又来到了我们身边,就是这些机器人导游,(板书:机器人导游)你还记得它们吗?那就请你大声地喊出它们的名字吧!(板书:灵灵莹莹童童哈力)

  二、感悟“有趣”

  (一)、快速浏览课文,回忆一下这些机器人导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有趣的)文中哪些自然段主要描写它们是有趣的呢?(3、4自然段)

  (二)、第三自然段。

  先跟老师一起到中国科学技术馆看看灵灵吧!

  1、快点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灵灵十分有趣的?

  2、反馈预设:重点感悟。

  (1)“……可以随着场景的变化为大家讲解,还能够与参观的人们进行简单的交流。”

  ①自由谈感受②通过图片演示,理解“场景的变化”

  (2)一有人走近,它就会冲你微笑。

  ①自由谈感受。

  ②我来当参观者,你们就是灵灵,准备好了,我可走近你们了,你们应该……好,我看到了你的微笑!

  ③刚一走近灵灵,它就冲我微笑,你们能体会到我此时的心情吗?

  (高兴舒服舒畅)

  (3)如果你挡了它的道,它会说“劳驾”。

  ①自由谈感受。

  ②如果有人挡了你的路,你会怎么说?

  ③灵灵是怎样说的呢?

  机器人说话可和我们人不大一样,谁听过机器人说话?能给大家学学吗?(情况1:读一声情况2:一字一顿)自己试试

  (4)如果你触摸它的头部,它就会诙谐地说:“哦,好痒。”

  ①自由谈感受(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

  ②你知道诙谐是什么意思吗?(说话有趣,引人发笑,这就叫幽默;你能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解词,真了不起!)

  ③能读出它的有趣吗?

  ④自己读。

  ⑤我摸你的头了,你要是灵灵,会诙谐地说……

  你呢,会幽默地说……

  你这个机器人也说痒,可真有意思!

  (5)看到你穿得漂亮,它甚至会温柔地说:“我喜欢你漂亮的衣服。”

  ①自由谈感受(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

  ②谁曾经温柔地对你说过话?哦,想一想他们温柔地对你说话时是什么语气?

  ③谁来读读这句。

  (6)“……它也会皱起眉头并发出求救的信号。”

  ①自由谈感受。

  ②学学它皱起眉头的样子(补充:你们知道吗?灵灵的红嘴唇和黑眉毛是可以随自己的情绪而变化的)

  3、小结写法:多么有趣的机器人导游呀!让我们再次走近它吧!

  (1)出示:它是个快乐的机器人。一有人走近,它就会冲你微笑。如果你挡了它的道,它会说:“劳驾”。如果你触摸它的头部,它就会诙谐地说:“哦,好痒”。看到你穿得漂亮,它甚至会温柔地说:“我喜欢你漂亮的衣服。”

  (2)默读,看看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是啊,灵灵不仅充满热情,懂礼貌,还很幽默,温柔,从这方方面面都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它是个快乐的机器人。

  这段话就是先概括地说灵灵是个快乐的机器人,然后具体地进行介绍。

  (3)变换人称读,感受“快乐”:灵灵带给我们这么多快乐,你们想当当它吗?这里的“它”指(灵灵),如果把“它”换成“我”,你就是灵灵了!后面怎么读呢?自己赶快试一试吧!

  4、想象。

  想想遇到下面的情况,快乐的灵灵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①如果你不小心踩到了它的脚,它会()地说:“……”(想象语言)

  ②如果调皮的你悄悄地捂住它的眼睛,它会……(想象语言、动作)

  ③试着连起来说说(自己组织语言同桌交流指名说)

  5、朗读。

  正像你们所想象的,灵灵就是这样一个快乐的机器人导游,在游客眼里,它是多么的有趣啊!能把它的有趣读出来吗?请你绘声绘色地读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读得最投入!

  (三)第四自然段。

  灵灵是个有趣的机器人导游,在冰雪大世界里,也有三位有意思的机器人导游,它们是()。在这三个惹人喜爱的.小家伙里,你最喜欢谁呢?

  1、默读第四自然段,别忘了把喜欢它的理由画下来。

  2、反馈(随机)。

  (1)“冰雪天使”莹莹:(比较句子,感受“热情”)

  ①比较句子。

  出示:“您好。我是‘冰雪天使’莹莹,欢迎前来参观。”

  “您好!我是‘冰雪天使’莹莹,欢迎前来参观!”

  看看这两句话意思一样吗?(意思一样)

  分别读一读,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你有什么感受?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好吗?

  指名读。

  ②虽然冰雪大世界里冷极了,可听到机器人导游这么热情的招呼时,你有什么感觉?

  (2)“冰雪精灵”童童:(自我介绍,感受“多才多艺”)

  ①说理由。

  ②如果你就是童童,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吗?

  (你可以和人握手,进行简单交流,还会唱歌、跳舞、背唐诗,你的本领多大啊!该怎样介绍自己呢?特别骄傲、自豪、充满自信)

  ③听了童童的介绍,你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

  (会这个,会那个,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就是“多才多艺”)

  (3)“冰雪王子”哈力(读中想象,感受有趣)

  ①说理由。

  ②美妙的音乐能使人精神放松,你们的朗读也能让我们入情入境,自己读读描写哈力的语句吧,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③说说你刚刚看到了什么?(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3、写法。

  (1)如果课文先介绍哈力,再介绍其他两位机器人导游好不好?为什么?(可以把描写哈力的语句放到前面读一读)

  (看来我们在写东西的时候还要有一定的顺序)

  (2)这三位机器人导游都在冰城哈尔滨工作,它们三个有什么不同?

  (在介绍时要抓住各自的特点来写)

  4、以读整合。

  这三个小家伙儿虽然各有分工,却是一样的热情、一样的有趣,让我们再来读读描写它们的语句吧!

  (师生分读)

  (四)通过和大家的学习,我也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些机器人导游多么有趣啊!”你们的感受呢?再来看看作者的感受吧!(齐读)

  三、课外延伸

  现在,机器人越来越有趣了,我在网上还收集了一些关于它们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图片)

  课下,你也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关于机器人的资料,别忘了把你的收获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读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能够结合上下文说说老山羊住进医院后情感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态度情感价值观

  使学生产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能够结合上下文说说老山羊住进医院后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有哪位同学住过医院,谈谈你住院时的感受。

  2.师:住院确实不是一件好事。谁也不愿意住院。一只老山羊因为有病,很不情愿地住进了医院,可是后来他却赞不绝口了。大家想知道为什么吗?读了32课,你就会知道的。

  3.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课文,试着读准字音。

  提示:看看谁来考你了?

  2.看投影认读生字并试着组词

  引导:把课文再读一遍,看看谁能读通顺、流利。

  3.试着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4.你认为哪一段不好读,请同学教教你。

  自己指名请同学教难读句子。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你再读课文,想一想:老山羊刚住进音乐医院时是什么态度?后来又是什么态度?划出有关句子。

  2.汇报。

  老师板书

  很不情愿赞不绝口

  3.请你再认真地默读课文,结合上下文想一想:老山羊刚住进医院时“很不情愿”,后来又为什么“赞不绝口”呢?

  4.提示:自己想好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5.汇报交流:老山羊刚住进医院时“很不情愿”,后来又为什么“赞不绝口”呢?

  汇报交流。

  (1)百灵鸟护士态度好;

  (2)只听音乐,没有痛苦;

  (3)疗效好;

  (4)百灵鸟让老山羊明白了音乐在医学上具有辅助疗效的道理。

  6.分角色朗读全文。小组朗读后班内展示。

  四、作业。

  摘抄或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20

  【教学内容】

  搭配(教材第101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全面、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使学生找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书写思想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十位上是“2”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2.个位上是“0”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3.拿出准备好的数字卡片7、3、9。

  二、探究新知

  1.用0、1、3、5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

  (1)怎样摆能保证不重不漏?

  (2)你们一共摆出了几个两位数?是怎样摆的?

  (3)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1)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摆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2)按数位摆:

  十位如果是1,可以摆出10、13、15;

  十位如果是3,可以摆出30、31、35;

  十位如果是5,可以摆出50、51、53。

  (3)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录,就能保证不重不漏,清楚明了。

  教师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一起发现搭配的`一些规律。但搭配中的问题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有更多的搭配规律我们没有发现,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动脑筋找到和解决这些数学问题的规律。

  【课堂作业】

  1.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1题。

  (1)小组活动:找四个人扮演四位师徒,一个人记录。

  (2)怎样交换位置更清楚明了?

  (3)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2题。

  独立排一排,并记录。注意排的顺序,体会方法。

  3.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3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的练习。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找出了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了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记忆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2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导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914÷230÷360÷6

  48÷624÷480÷290÷3

  二、教授新课:

  1、出示主题图:

  2、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3、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A、想口诀:二三得六2×3=66÷3=260÷3=20

  B、20×3=6060÷3=30

  C、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2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A、240÷3=

  B、这题计算如何考虑?

  4、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第15页“做一做”1、2题。

  2、作业:练习三第1、2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乐园》03-31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1-17

语文下册三年级的教案02-03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6-23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04-28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天地九》教案05-02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活动7教案02-22

语文乐园三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2-02

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乐园三》教案03-05

三年级语文下册《南辕北辙》的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