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教案设计

时间:2022-12-15 14:04:43 六年级 我要投稿

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教案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教案设计(精选5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加深对散文这一文学样式的认识,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掌握阅读、鉴赏散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习抑扬先抑的手法。

  3、领会文章的意蕴,获得思想上的启发,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我们能给其一个明确的界定吗?是的,不能。因为判定的角度不同,因素不同,那么对美丑事物的感情也就不同。

  今天,让我们借助贾平凹的一篇散文,来曾强我们对美丑的进一步认识。

  二、作者介绍: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三、指名朗读课文,同学听,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听到的感受。

  四、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昨天我们初步熟悉了这篇课文,今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其中的内容。

  二、精读课文。

  1、迅速浏览一下课文。思考文章先写了丑石什么,又写了丑石什么?(各用一个字来概括)

  理解:先写了丑,又写了美。

  2、速度第一段,思考:文章第一段作者走写到:“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作者“遗憾”它什么,为什么“遗憾“呢?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理解:从三个方面回答a、黑黝黝地卧在那里(从颜色上说很暗,不着人喜欢);b、牛似的模样(从形状上说其蠢笨);c、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多碍地面(说其没来历,没人关心,还碍地面)。起到了总起的作用。

  3、外在条件不好,就要从内在去弥补,那么丑石弥补了吗?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

  理解:突出了丑石的无用:垒不成山墙;压不成台阶;凿磨太细。

  理解:用比较的方式证明丑石的无庸,就连花都嫌弃它,只有杂草眷顾它,而孩子们也不喜欢它。

  4、总之,不仅外表不好看,还这么地没有用处,这是不是就证明了丑是真的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呢?对,不是。终于被一个科学家慧眼识珠,发现了它的潜能,速读第六段,思考你怎样理解“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中的“拉直”?

  理解:眼光是无形的东西,拉直将无形化为有形,生动、形象,作用是写出了科学家那种意外的惊喜和全神贯注的神情被刻画的活灵活现。体现了丑石的不同凡响和科学家的慧眼识珠。

  5、“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的将它运走了”中的“小心翼翼”说明了什么?

  理解:丑石的价值体现。说明人们对这块丑石是非常爱护、珍惜的,与我们对丑石的态度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6、“这使我们很惊奇”中的“者”指代的是什么内容?

  理解: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结合上下文看)

  7、作者对丑石的感情也有一个大的变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

  这叫做“先抑后扬”。(作者本意是要赞扬“丑石”,但他并不急着赞扬,而是首先极写丑石的“丑”,写它无一用处,人们是如何的讨厌它,然后笔锋一转,说它原是一块非同凡响的陨石,进而盛赞它的美妙和伟大之处。那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提问了几个学生的看法,经过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既吸引人,又能取得强烈的效果。)

  8、分析了文章的思路与写法特点后,请学生思考并讨论:

  讨论: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发?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三、总结归纳:

  这是一篇托物寄意、抒写作者对生活哲理体验的散文。作者通过对一块“丑石”的描述,从人们对“丑石”认识的变化,生发出许多感慨,并由此推想到社会上的此类现象,揭示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认识事物不可限于表面,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作业:

  1、本文最后一段,是作者的感悟。你能为本文另外协议各结尾,表达你对丑石命运的感悟吗?

  2、片段练习: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写一个片段。

  板书:

  丑石

  贾平凹

  先写了丑 无一用处——讨厌它

  欲扬先抑

  又写了美 非同凡响的陨石——盛赞

  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教案设计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改实验版初中《语文》教材六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课,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托物言志的方法,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本单元四篇文章都是托物言志的文章,而《丑石》是托物言志散文中比较典型的文章,但本课除了托物言志的大背景外,还可以从借物喻人、借物寄意的角度来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从自身经验和身边来理解感悟本课文章。作者以富有哲理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并理解事物,再加以象征手法的运用和学习,继而为后文学习象征手法的引入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对于鉴赏理解散文的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托物言志的方法与技巧,使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他们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现代托物言志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抓住所托之物和要言之志,还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努力通过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传达内心感受。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和理解丑石的美丑表现,分析文章内容,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理解文章重点语句的含义,感受并理解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丑石的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精神。

  四、重难点

  重点:学习和理解丑石的美丑表现,领会文章的意蕴,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难点: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五、教学方式

  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将共同学习 一篇新课文《丑石》,第一时间仍是“自由质疑,合作探究”。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解答问题,鼓励学生追问意识。

  学生提问:

  预计问题:

  1.为何要小心翼翼的?

  2.拉直了是什么意思?写出什么?

  3.为何脸红?

  4.丑石丑吗?……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问题的解决形式:问题可当时解决,可随课文分析帮学生逐步感知,部分问题可在课后解决。

  教学内容

  一、指定四名学生朗读课文,(1-2,3-5,6-7,8-14,)齐读第15段,边读边思考:

  (一)丑石“丑”在何处?

  (二)丑石又“美”在何处?

  总结:

  (一) 丑石之丑

  1.丑在“外形”

  2.丑在“无用”

  3.丑在“没人爱”

  ——丑极

  (二)丑石之“美”

  1.珍贵稀少:

  2.往日辉煌:

  3.精神伟大:

  ——美极

  板书

  陨石

  价值高

  精神伟大

  美极

  本文讲了丑石的“丑”与“美”,那这“丑”与“美”之间有周和内在联系呢?

  引出托物言志。

  二、理解重点词句。

  1.怎样理解“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2.品读第15段,找出丑石的伟大在文指什么?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谈谈自己的看法。

  板书:托物言志

  三、小结: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四、作业

  示例每人写三组所托事物及所要寄托的志趣、意愿或理想。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交流、研讨

  (一) 丑石之丑

  1.丑在“外形”

  黑黝黝地卧在那里, 牛似的模样

  2.丑在“无用”:

  垒山墙:苦于它不规则、没棱角、没平面

  錾开吧:懒得花大气力,随便掮一块都比它强

  压铺台阶:没有看上

  洗石磨:石质太细

  刻字雕花: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

  浣纱捶布: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

  3.丑在“没人爱”

  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奶奶总是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呦,多时把它搬走吧。”

  孩子讨厌它,合伙要搬走它;咒骂它、嫌弃它、无可奈何。

  孩子爬上去望月,摔下来磕破了膝盖。

  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不它身边生长,荒草繁衍、锈上绿苔、黑斑

  (二)丑石之“美”

  1.珍贵稀少:

  是块陨石……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

  2.往日辉煌:

  补过天,发过热,闪过光,给人类以光明向往、憧憬。

  3.精神伟大:

  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丑到极点便是美到极点。

  思考回答:

  1.事物丑到极处,没什么可相比的,这便成了它独特的个性,这种个性也是一种美。

  2.这个哲学理念只适用于自然界、文学艺术领域,不能广泛应用到生活领域。

  五、齐读课文:思考回答

  1.不屈于误解,寂寞生存。

  2.开放思维,例:认同。理由

  不认同。石头本无任何思想,生于沼泽或是陈列于殿堂,其实皆与石头无关,那时人为的,附加意义与价值。

  或许隐于民间才是丑石的追求,不求名利,也未可知。

  示例:

  列举事例:先易而后难

  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蜜蜂——奉献精神

  蚂蚁——团结就是力量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

  “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

  “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小草、白杨树、雪、蜜蜂、橡皮等等。

  注意:所托事物与所寄托志趣、理想的关联性。

  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人们的态度转变中体会丑石之美,提高对美与丑的认识。

  2、了解先抑后扬的写法,体会从不同侧面写丑石之丑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从人们对丑石的态度转变中体会丑石之美。

  教学过程:

  一、主题导入,揭示目标

  1、上课前,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或物是美的?今天我们学习“美与丑”单元中的一篇课文,齐读课题《丑石》,丑石是美的还是丑的呢?

  2、揭示目标,一生朗读

  二、自主读识,感知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

  2、检查自学情况

  读词正音:细腻 槐树 繁衍 无可奈何 翘望 陨石 垒墙

  嫌弃 庇覆 生锈 黑斑 可耻

  生字辨形:你怎么识记这几个字形?

  腻 锈 斑

  3、在课文中,“我”对丑石的认识和态度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你默读课文,从文中划出表示我的态度的词语和句子。(师巡视,了解,让先找到的学生黑板上板书)

  讨厌、咒骂、嫌弃,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惊奇

  感到自己的可耻、丑石的伟大 ——敬佩它

  三、合作读议,认识丑石之丑

  丑石到底有多丑,让我们都讨厌、咒骂它,嫌弃它呢?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5自然段,划出描写丑石“丑”的词句,读一读,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用什么方法描写丑石的“丑”。

  2、同桌、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1)外形丑——直接描写;人们的评论侧面描写“丑”。

  (2)碍地面

  (3)无用处——和汉白玉、大青石进行对比;用处太小反衬无用。

  师总结:人们觉得它外形丑、碍地面,又没有用处,所以骂它,讨厌它,说它丑得不能再丑了。人们的这种态度和看法用课文中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丑到极处,这是人们世俗的看法。

  四、合作读议,认识丑石之美

  但是后来“我”不再用世俗的眼光看它了,反而敬佩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1、请同学们默读6—15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会敬佩丑石?

  划出相关词句,做简单批注。

  2、全班交流:

  (1)丑石是陨石——有大来历(6、7自然段)

  (2)有很高的价值——有大用处(6、7自然段)

  (3)默默忍受着误解——有伟大的精神(第7、15自然段)

  点拨:当“我”知道丑石是块陨石时是多么惊奇啊!于是想象了它的神奇经历,觉得它太伟大了,你能把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

  指名读,齐读。

  点拨:老师在读第1自然段和3自然段时,也感受到丑石默默忍受误解的精神,请大家认认真真读一读这两段话,你会关注到哪个句子。

  出示:

  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

  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

  师引导:课文两处描写丑石就这样默默地低着头,像牛一样曲着背,静静地卧在那里。

  师生接读:

  奶奶抱怨它碍地面,它 。

  伯父嫌它没用,它 。

  石匠不采用它,它 。

  孩子们咒骂它,它 。

  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它 。

  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它 。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得丑石了,它 。

  就这样,这块和普通顽石不同的陨石,在人们的误解里,在污土里,在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

  五、读写运用,升华认识

  1、师引导:此刻,你眼中的丑石还丑吗?

  点拨:它有大来历、大用处,有伟大的精神,用文中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美到极处。

  师引导:丑石美到极处,“我”对它由衷地敬佩,但是作者表达感情却非常委婉、平实,来,让我们大家一起读一下最后一段。

  作者想要赞美丑石的美,可是前半部分却一直写它的丑,这种写法叫:先抑后扬。

  2、奶奶、伯父等人用世俗的眼观看它丑到极处,而用科学家的眼光看它却发现它美到极处。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预设:

  我们不能用世俗的眼光评判事物的美和丑。

  我们要善于发现美,透过事物的表面看清事物的本质。

  前几天刚刚读过伯乐相马的故事,和这篇文章很相似。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3、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了课文以后的想法和感受写在“我的视角”里,可以是写法方面的.,也可以是内容方面的。

  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教案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句子含义,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

  2、理清作者思路,理清文章线索,品味富有哲理而又有表现力的语言,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3、分析文章主题,激励学生学习进取心,培养学生孜孜不倦的恒心,从而树立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法学法:

  探究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

  三、教学重点:

  1、把握内容和主题;

  2、理清思路和线索;

  3、探究作品的思想感情。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首歌中说:美丽的石头能唱一首美丽动听的歌,然而,我们今天要学习贾平凹的一篇题目为《丑石》的文章,看一看这世间万物中一块普通的、丑陋的石头,又会向我们讲述怎样一个故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生自学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文章内容。教师相机辅导。

  (三)赏析作品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老师展示以下问题)

  1、一块普通的石头,在作者笔下是如何的丑呢?有什么用途呢?

  2、丑石是在什么情况下重新受人瞩目和“仰望”,重获灿烂的呢?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学生读完后,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明确问题。)

  A、那块石头完全丑到极点,无用到极处:伯父盖房垒山墙,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伯父压铺台阶,没有看上它;石匠洗石磨,嫌它石质太细,也没采用;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真是既丑,又没用,还笨重,无用之极。

  B、“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丑石,眼光立即就拉直了。”原来它是“陨石”,是几万年前从天上落下的稀世珍品!“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C、这篇散文用象征手法和对比的修辞方法,通过对一块丑石的艺术刻画,积极推崇不以貌取人、以形识物的进步思想。本文采用象征手法,表现了芸芸众生像默默无闻的丑石一样在寂寞生存中,甘于寂寞,不屈于误解的生存状态的伟大。

  4、理解文句:

  1)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2)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3)为什么“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四)探究活动

  活动:如何判定世间万物的美与丑?

  (学生可能会说“情人眼里出西施”)

  的确不假。事实上,最丑陋或最美丽的东西在客观上是不存在的,丑与美的东西只存在于人们的主观意识里。一个事物你之所以认为它最丑陋或最美丽,是因为它对你有很深的印记,而其他人则可能认为它很平凡。所以最丑陋或最美丽的东西只是你个人的认识。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要在客观世界里寻找视觉上的美与丑了。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有很多的故事值得一品,也值得深思:最美丽的瞬间是永恒的,最美丽的画面是难忘的,最美丽的风景是迷人的……最平常的事物却最具意义(正如贾平凹老师笔下的丑石)。每个人都可以说是人世间的一块“丑石”。请把握文章主旨,展开合理想像,请以“假如我是丑石,如何改变命运”为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应该让学生独立发言,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

  每个人都想急切地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成功。然而急切间却又忽略了等待,想径直跨向目标而显得浮燥不安,结果是欲速则不达。沮丧中又要再去等待,到来的或许是又一个失败,接二连三地折腾,还没有沉沦的,将会等到一个你期望的东西,只是时间远近而已;在单调过程里等待着,没了激情,忘记还要接着努力、接着等待。我们不能忘记在寂寞中等待,在等待中塑造自我,在塑造自我中展现自己的才能,从而拥有成功。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进一步感悟文章主题。

  2、完成设计作业

  七、板书设计

  1、探究:如何判定世间万物的美与丑?

  2、拓展:假如我是丑石,我将……

  八、作业创新设计:

  (一)根据上下文,给下列词语注音

  1、錾( )2、掮( )3、凿( )4、陨( )

  (二)第(6)段中“小心翼翼”表现了( )

  A、先前不了解丑石的人们,现在改变了对它的偏见。

  B、人们发现丑石并高度重视它的态度。

  C、丑石不宜挪动,不同于一般的石头。

  D、人们像先祖那样对丑石的向往、憧憬之情。

  (三)第(5)段中“人都骂它是丑石,”是因为丑石______。(不超过35个字)

  (四)对第(6)段中天文学家“眼光立即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明天文学家要再仔细、专心地研究一下这块石头。

  B、表明天文学家发现这块石头时的惊喜。

  C、表明天文学家以丑石为美,对丑石的欣赏。

  D、表明天文学家对这块陨石躺在荒草中不被世俗所认可而感到悲哀。

  (五)本文的线索同下列哪篇课文的线索有相似之处:( )

  A、《挖荠菜》B、《荔枝蜜》C、《小橘灯》D、《社戏》

  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1、能运用刚学会的先抑后扬的写作技巧,写一小段话,写人、写景、写物……自由选择。

  2、注意“抑”这部分的细腻而生动的文笔,也就是努力用细节描写将“丑”展现得淋漓尽致。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丑石》这篇课文,理清了这篇课文十分明了的写作线索,以及学习了第一部分。那么,谁愿意来说说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学生发言,教师补充总结: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块陨石落到地球上两三百年了,因为外表丑陋,以及一无是处,而遭到周围人的讥讽冷遇。后来,天文学家为它正名,人们才意识到它如此珍贵,同时也为自己曾经对它的不屑而深感羞愧。

  师:同学们,在世俗人的眼中,丑石丑么?

  生:很丑。

  师:那么作家在前半部分的课文中,是从哪几方面来展现丑石的“丑”呢?

  生:从三个方面:外形丑,不中用,没人爱。(师边复习边板书)

  二、讲读课文的第二部分。

  师过渡语引入第二部分。(丑石在世人的眼中不仅外表丑陋,而且一无用处,真是丑得不能再丑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丑石的命运是否会发生石破惊天的逆转吧?)

  师:谁来说说丑石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生:村里来了一位科学家,发现这块丑石竟然是一块陨石。

  师板书:丑石的美:陨石

  师:科学家发现这块陨石的表现是什么?

  生:眼光立即就拉直了。

  师:对。在世俗人眼中如此之丑的丑石,在科学家眼中是如此的有价值,如此的美。

  师:从本段中,哪些句子,或哪些词语可看出说陨石的珍贵呢?

  生: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师:在课文的第一部分里,作家刻画了丑石的不中用,那么,在第二部分课文里,丑石已被天文学家确认为陨石,它的作用又从哪里看出来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

  生: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

  师板书:丑石的美:发热,闪光

  师指导朗读第七自然段。(帮助学生理清本段的情感基调,先赞美,褒扬,再失落同情)

  同学们角色诠释奶奶和天文学家之间的对话。

  师: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那么丑石的美除了它是一块陨石,除了它曾经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它的美还表现在哪?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生:最后一段中:这么多年来默默忍受这一切,不屈于误解、寂寞生存的伟大。

  师:回顾丑石命运的跌宕起伏,同学们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畅所欲言。)

  生:当周围人对你误解,并对你施加不公平的待遇时,你绝不能灰心沮丧,自暴自弃,要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

  生:当你处于命运的低谷时,不要总是怨天尤人,要不断地给自己打劲,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师补充:大文豪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罢!

  师板书:丑石的美:精神伟大。

  师:同学们来说说第二部分的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让你觉得意味深长?

  生: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我们不能以貌取人,要注重事物的内在美。

  师总结:内在美不是外在美所能限制、掩盖、和替代的,人们爱事物的内在美,远远超过对外在美的追求。

  师:第二部分中还有哪些句子让你觉得耐人寻味?

  生: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人们并不知道丑石的价值,它在世人的眼中一无是处,受尽了不公平的待遇。

  师:对。丑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两三百年了,长久以来,它都默默地忍受世人的误解,看尽了世态炎凉,与世无争。在此,我想问同学们,你们由丑石跌宕起伏的命运想到哪些应景的名言呢?

  生: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师:让我们一起歌颂丑石吧!(齐读文章最后一段,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文: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忍受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生存的伟大。

  三、链接文本写作技巧,指导写作。

  (一)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你们内心里一定为丑石命运的强烈反差唏嘘不已。作者诉说丑石的故事,就是为了颂扬丑石不屈于误解,寂寞生存的伟大。他为何要花大量篇幅来写丑石的丑呢?

  生:先写“丑”,来衬托它的美。

  师:对。这种写作技巧叫“先抑后扬”,更凸显中心——丑石不屈于误解,寂寞生存的伟大!

  (二)师:这篇文章作者通过诉说丑石的故事,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得世态炎凉、人生哲理。这样的写作方式称为“托物言志”。

  (三)师:接下来,我们也来学学作家在谋篇布局上先抑后扬的写作技巧。

  师(出示下水文):提起我们班的“调皮大王”——小明,那可是个让老师的同学摇头叹息的主儿。不仅上课捣蛋,课后还喜欢恶作剧,常常把同学作弄哭……可是,不久前发生的那件事让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这段下水文也是采用“先抑后扬”的写作技巧。先说小明的缺点,再引出他的令人刮目相看的优点。同学们也想想,你所熟悉的班级同学中,有哪些人你熟悉他的缺点,也知道他的优点,让你吃惊过。

  生:我们班的锦钊同学在五年级上册的古诗考级中,全班同学考过七级的没几个,他居然也过了。

  师:对,锦钊同学平时没少挨老师的批评,你知道原因么?

  生:上课走神,自己潦草……

  师:那么请你运用“先抑后扬”的写作技巧说说锦钊。

  生:我们班的锦钊同学,平日里没少挨老师的批评。不是上课走神,就是自己潦草,还常常拖欠作业……可是,五年级时学校举办的“古诗考级”比赛,他居然过了很难通过的七级,让全班同学刮目相看……

  师:你即兴说得真棒!有这么一句话: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你身边的好伙伴,你的亲戚朋友,只要你细心观察,认真回想,一定会有闪光点。为了突出他的闪光点,你就可以运用到“先抑后扬”的写作技巧。

  (四)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细节描写将“先抑后扬”中的“抑”写得生动传神。

  师:关于细节描写,同学们一点都不陌生了。从五年级下册开始,老师在讲读课文时,常常告诉你们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它会将事物的特点刻画得入木三分。而文本就是我们模仿借鉴的对象。例如课文第三自然段(幻灯片展示)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

  师:在这段刻画丑石的“丑”的文字中,同学们你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生:我可以借鉴到这样的句式:不像……可以……也不像……可以……

  师:真棒!关于这个句式,我们可以把它发扬光大:既不像……可以……也不像……可以……更不像……可以……

  师:从本段中,你还可以学习到什么?

  生:我还学到作家的四字好词,读起来很顺畅。如:刻字雕花、浣纱捶布。

  师:四字好词的恰当使用让文章锦上添花。大家来看看老师写的几段下水文吧!

  我不喜欢仙人掌。它既不像牡丹花那样国色天香,可以荣登大雅之堂;也不像玫瑰花那样娇艳欲滴,可以提点浪漫的气氛;更不像茉莉花那样纯洁无暇,可以舒缓人们疲惫的身心……它只是静静地处于书吧的一角,浑身上下长满了尖刺,似乎拼命地要将自己与旁的植物隔离开来。有几次我下课时走得太过于匆忙,被仙人掌的尖刺扎得生疼,我于是更不喜欢它了……

  可前不久的那个小插曲,让我转变了对它的看法……

  师:请同学们评一评这段文字写得好在哪里?

  生:用了三组“不像……可以……”的句式。

  生:运用“先抑后扬”的写作技巧,并且将“抑”刻画得很细腻。

  生:运用了好多四字好词:国色天香、大雅之堂、娇艳欲滴、提点浪漫、纯洁无瑕。

  师:看来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相信你们都渐渐掌握了写作要领。接下来我们再欣赏一段吧。(出示幻灯片)

  校园里的芒果树既不像榕树那样枝繁叶茂、可以独木成林;也不像苍松翠柏那样傲霜耐雪、为冰封大地增添丝丝绿意。它们只是静静地守候在校园的操场上,撑开一把把绿绒大伞,为同学们挡住了夏季里火辣辣阳光……

  师让全班齐读,品味文字的美,加深印象。

  (五)幻灯出示“写作提示”,学生课堂小练笔。

  1、能运用刚学会的先抑后扬的写作技巧,写一小段话,写人、写景、写物……自由选择。

  2、注意“抑”这部分的细腻而生动的文笔,也就是努力地将“丑”展现得淋漓尽致。

  (六)学生作品现场展示,教师点评。

【六年级语文上册《丑石》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我与丑石08-31

我与丑石08-31

丑石散文12-31

读《丑石》有感04-20

读《丑石》有感04-08

丑石教学反思11-16

上册语文《搭石》说课稿09-24

六年级语文上册《丑公主》ppt08-15

读《丑石》有感作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