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九年级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二课时教案

时间:2021-08-09 10:58:02 九年级 我要投稿

九年级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九年级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二课时教案

  1.知识目标:理解观点和支撑观点的材料之间、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独立阅读、认真探究、积极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活思维,激发想像力,崇尚科学。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①继续品读文章第二、三部分。

  ②学生体会议论文长句子多、表达严密等特点。

  (二)活动过程

  1?检查旧知,明确目标

  ①第一、二段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误论点?什么谬误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明确:谬误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谬误论据:“两年以前,……却也是事实”。语句:“总自夸”,“只希望”,“也是事实”,“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关于“思考与练习一”

  作者所说的“他信力”指的是相信和依赖其他事物的思想和心态,“自欺力”指的是自己欺骗自己的思想和心态。前者是针对“两年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后来“只希望国联”的现象而提出的;后者是针对这两个现象和“现在改为一味求神拜佛”的现象提出的。应当注意的是,“他信力”的所指不包括“一味求神拜佛”这种现象,因此,当由前两种现象改为第三种现象时,作者说“失掉了他信”,“发展着自欺力”。这些现象都发生在“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和一些社会名流不是寄希望于中国人民,不是组织民众抵抗侵略,而是寄希望于其他靠不住的东西和大搞迷信活动,因此作者批判这是“他信”和“自欺”。

  ③这一课我们将重点分析文章的后半部分,并品析文章的语言。

  2?思考交流活动

  活动形式:教师指定范围,明确品析的角度,让学生讨论。

  (1)关于文章的后半部分

  让学生充分地思考讨论,并讲清理由。教师可以下列问题加以引导。

  ①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其依据是什么?

  ②“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③“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④作者指出应如何评价中国人?文中中国人的含义是否相同?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归结,注重方法点拨。

  ①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其依据是什么?

  ——作者指出“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文章中提出的论据是“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和“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

  ②“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③“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④作者指出应如何评价中国人?文中中国人的含义是否相同?

  ——“要论中国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关于品析文章的语言

  ①活动形式:教师先指定一两处示范分析,然后让学生自主讨论。

  ②活动引导

  A?替换

  体会第1段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用词的妙处。思考这三个词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总”,表明时间之长,频率之高;“只”,表明根本不作别的考虑;“一味”,表明专注于此,表明陷于泥淖之深。三个“是事实”连用,看似笨拙,实为别具匠心的妙笔。首先,从文理上说,不用这几个字,就成了自己在叙述事实,而用上这几个字,就成了对对方论据的肯定,为下文揭示对方论据与论点之间缺乏必然联系作铺垫。其次,从表达方式上说,不用这几个字就是叙述,用上这几个字就是判断,是议论,更符合文体要求。第三,从句子结构上说,用叙述句作判断句的主语,就增加了结构层次,使得行文凝重而不漂浮。第四,每个分句的谓语都是“是事实”,就构成了一组排比,使句式齐整,语气饱满。行文的洗练则表现在,读者反复阅读也找不出哪个词句可有可无甚至是意义不大,而且越读越能读出味来。言简意赅,应当是对本文语言洗练的很好解释。

  三个词不能互换位置。“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B?体味

  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C?关于“思考与练习三”

  第一句话是本文的核心句,是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这个被反驳论点的关键句。从逻辑上说,它揭示对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因为根据双方都肯定的事实,作者承认有些中国人早就失掉了自信力;但根据对方用意,作者指出对方用一个全称命题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荒谬的。从情感上说,这句话是对对方谬论的怒斥。

  第二句话中的“状元宰相的文章”指的是“达官贵人的言论”,“地底下”指的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这句话的含义非常丰富。第一层意思是,分析立论的依据主要不应当是别人的言论,而应当是事实。第二层意思是,分析立论的依据不应当是达官贵人的言论及其所认定的事实,而应当依据人民群众生活斗争的事实以及他们的呼声。这个句子论述的是方法论的问题,论述的是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既批判了对方观察、分析事物的舍大求小、舍本逐末,也指出了观察、分析事物的正确方法应当是看事实、看主流、看本质。第三层意思是就自信力的有无这个问题而言,同样需要以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为依据。而这一点,正好是作者反驳对方论点的方法论依据,是作者自己的理论。

  D?仿词

  文章的语言犀利、生动、洗练而又周密。语言的生动、洗练首先表现在“他信力”和“自欺力”这两个语词的使用。从修辞上说,这是仿词。你说“自信力”,我来个“他信力”,既十分巧妙地指出了对方论证的不严密,又揭示了某些人愚昧麻木的实质,再加上一个“自欺力”来批判,可谓入木三分。

  E?洗练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一句含义理解:

  最基本的意思是他们的光辉照耀着历史;第二层意思是,正史也掩不住他们的光耀,第三层意思是,这正史是所谓的正史,其实不是真正的历史;第四层意思是,所谓的正史,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从文章论述的中心看,第一层基本意思就够了,然而却可能失于简单和平直。作者在表达这基本意思的同时,从字里行间表达了更丰富的内容,对于中心思想的表达也更深刻,更有说服力。也就是说,这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的光耀,连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史书都掩盖不住,可见其光耀之巨大,光耀之辉煌。同时,这样的语言也凝练隽永,耐人寻味。

  ③活动的深化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说说它和本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什么异同。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鲁迅《华盖集·最先与最后》)

  (解说:有助于巩固课文内容,并深入体会鲁迅关于“中国的脊梁”的论述。)

  活动延伸

  阅读鲁迅的《文学与出汗》,比较这篇文章与课文的异同点。

  文学和出汗

  上海的教授对人讲文学,以为文学当描写永远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例如英国,莎士比亚和别的一两个人所写的是永久不变的人性,所以至今流传,其余的不这样,就都消灭了云。

  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明白,你越说我越胡涂”了。英国有许多先前的文章不流传,我想,这是总会有的,但竟没想到它们的消灭,乃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性。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一层,却更不了解它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从看见,却居然断定它们所写的都不是永久不变的人性。

  只要流传的便是好文学,只要消灭的便是坏文学;抢得天下的便是王,抢不到天下的便是贼。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

  而且,人性是永久不变的么?

  类人猿,类猿人,原人,古人,今人,未来的人……,如果生物真会进化,人性就不能永久不变。不说类猿人,就是原人的脾气,我们大约就很难猜得着,则我们的脾气,恐怕未来的人也未必会明白。要写永久不变的人性,实在难哪。

  譬如出汗罢,我想,似乎于古有之,于今也有,将来一定暂时也还有,该可以算得较为“永久不变的人性”了。然而“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不知道倘要做长留世上的文字,要充长留世上的文学家,是描写香汗好呢,还是描写臭汗好?这问题倘不先行解决,则在将来文学史上的位置,委实是“岌岌乎殆哉”。

  听说,例如英国,那小说,先前是大抵写给太太小姐们看的,其中自然是香汗多;到十九世纪后半,受了俄国文学的影响,就很有些臭汗气了。那一种的命长,现在似乎还在不可知之数。

  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然而这也许倒是中国永久不变的人性罢。

  相同点:

  1?两篇杂文都是单刀直入,首先端出论敌的论点和论据,而后针对论据进行批驳,以摧毁论敌立论的基础;再抓住论敌问题的实质,予以无情抨击。(“人性论”“自信力”)

  2?两篇杂文都是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来战胜论敌的,即抓住对方逻辑的矛盾乘虚而入,一击致敌于死命。

  3?两篇杂文在论证的过程中,理论与事实有机结合,说理透辟,判断准确,事实确凿,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不同点:

  批驳层次       《文学和出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揭示谬论    先揭示谬论论点,再揭示谬论论据    揭示谬论论据

  初步批驳    用批驳谬论论据的方法        用批驳谬论论证的方法

  深入批驳   用直接批驳法摆事实批驳谬论的论点   用间接批驳法,摆事实论证,

  确立与谬论相对立的观点

  板书设计

  谬论论据:自夸——希望国联——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摆谬论

  谬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自夸(信“地”信“物”)

  希望国联  只能说有过“他信力”

  驳论证:求神拜佛                都不能证明“失掉自信力”

  怀古伤今  失掉“他信力”发展“自欺力”

  正立论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得结论 自己去看地底下

  教后反思

  驳论证方法其价值在于说明对方对其论点的论证不能成立,因此对方的论证无效,其论点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九年级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二课时教案】相关文章: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03-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质教案05-16

中国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吗?07-01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语文教学反思07-25

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感04-04

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感05-0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03-15

你有自信力吗?—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04-11

你有自信力吗?—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