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九年级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一课时教案

时间:2021-08-09 10:57:37 九年级 我要投稿

九年级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九年级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一课时教案

  (一)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二)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三)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四)释读以下字词:诓骗怀古伤今玄虚脊梁自欺欺人舍身求法。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驳论的基本知识

  2?初步把握文章的大意、基本驳论层次

  (二)活动导引

  1?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①读准音,读顺文。注意体会鲁迅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情感。

  ②读清章,读通意。初步理出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大意,圈出感兴趣的内容。

  ③读背景,读作者。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

  ④读资料,读驳论。回忆八年级所学习的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并收集有关驳论的知识。反驳可着眼于论证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因此,反驳的种类可区别为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方法。驳论点--就是确定被反驳论点的虚假性。(例如:有一种观点认为,智力早熟会造成早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6岁能作诗、9岁通声律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活了74岁;控制论创始人诺伯特·维纳10岁入大学、14岁毕业于哈佛大学,活了70岁;德国诗人歌德8岁能用德、法、意、拉丁、希腊等语言进行读写,他活了83岁。可见,并非智力早熟就会造成早亡。)驳论据--就是通过确定对方论据的虚假来确定其论题不能成立。(例如:上海的教授对人讲文学,以为文学当描写永久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例如英国莎士比亚和别的一两个人所写的是永久不变的人性,所以至今流传,其余的不这样,就都消灭了之。这真是“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胡涂了”。英国有许多生前的文章不流传,我想,这总会有的,但竟没有想到它们的消灭,乃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性。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一层,却更不了解它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从看见,却居然断定它们所写的都不是永久不变的人性了。)应当指出,确定了对方论据的虚假性,并不等于确定了其论点的虚假性。因为,当前提虚假时,结论也可能是真实的。就上例而言,鲁迅确定了梁实秋论据的虚假,并不等于确定了梁实秋的论点“文学当描写永久不变的人性”的虚假。驳论据其价值在于说明对方的论点缺乏支持,其真实性值得怀疑。驳论证方法--就是通过指出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来确定对方的论点不能成立。(例如:甲:今年这块地的玉米一定丰收。乙:为什么?甲:常言说:“肥多才能粮多。”今年这块地施肥可不少啊!乙:你的说法不合逻辑。“肥多才能粮多”,说明“肥多”是“粮多”的必要条件。因此,从“这块地施肥多”推不出“这块地的玉米一定丰收”。)确定了对方论证的不合逻辑,也不等于确定其论点虚假。因为,推理形式无效时,结论也可能真实。驳论证方法其价值在于说明对方对其论点的论证不能成立,因此对方的论证无效,其论点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2?导语

  可以多种形式导入新课。

  (三)活动过程

  1?正音活动

  下列加点的字该怎样读?

  (以多媒体显示,或小黑板显示,学生提问后随时补上)

  栖息聆听肆意咆哮翩翩起舞乐不可支

  2?听读活动

  听读的方式--教师范读或学生朗读或听录音。

  听读的要求--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这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迅速筛选信息,摄取要点。学习议论文,整体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读时迅速圈画出观点和论据。可提出以下两点要求:

  ①先从总体上看文章是立论还是驳论。

  如果是驳论,那么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②初步理解本文的思路和逻辑结构。

  3?思考活动

  ①学生活动要求:采取默读、朗读等多种方式读,带着问题读,边读边思考。将自己听读的感受相互交流,思考听读前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备足理由。

  ②教师辅助策略:启发学生用视读法,浏览重要段落,然后结合“思考与练习一”思考。巡视课堂,及时帮助解决学生思考中的疑难问题。

  4?交流活动

  ①全文大意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②全文层次

  第一部分(第1—2段):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对方的论据——“中国人”自夸到崇洋,再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

  盲目骄傲,夜郎自大。(“总”含有“一向”)

  盲目崇拜,借助外援。(“只”含有“惟一”)

  今不如昔,祈求鬼神。(“一味”含有“死心踏地”的意思)

  对方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第二部分(第3—8段):驳斥论敌的论点和论据。

  第一层(第3—5段)针对对方的三个论据,运用层层剥茧的方法,指出其虚伪性和欺骗性,抨击其卖国行径。

  第二层(第6—8段)正面歌颂我国有史以来前仆后继战斗着的中国人民,揭露反动派凶残毒辣的行径,驳斥论敌的论点。

  第三部分(第9段)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积极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

  全文先摆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被反驳的论点及其论据;接着从对方的论据出发,论述中国人发展着自欺力。最后论述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盛赞“中国的脊梁”。

  ③第1—5段讨论探究

  A?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这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事实有时并不等于雄辩。而对方罗列的事实却在为作者服务,这是极具讽刺效果的。通过思考,学生训练了推理判断能力,培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B?第5段,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这样讨论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欺力”的表现和实质,并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作业

  完成“思考与练习一”。

  继续品读文章其余部分。

  教后反思

  反驳就是确定对方论点的虚假性或不能成立。驳论点的价值在于确定对方论点的虚假性,驳论据和驳论证方法的价值在于确定对方论点的不能成立。从反驳力度而言,当然是驳论点的反驳力度大。

【九年级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一课时教案】相关文章: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03-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质教案05-16

中国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吗?07-01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语文教学反思07-25

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感05-06

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感04-04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03-15

你有自信力吗?—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04-11

你有自信力吗?—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04-11

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感作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