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一语文教案

时间:2022-11-19 11:09:46 高一 我要投稿

高一语文教案(精选1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语文教案(精选17篇)

  高一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4、艺术并非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对艺术创造的认识和体验。使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3、查找有关的丰子恺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竹图展示,导入课文。

  同学们看过竹子吗?在晚上看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看过竹子吗?画过竹子吗?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没有的话,现在画一画。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这篇文章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

  2、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3、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孩子们的游戏之中蕴藏着他们独特的“艺术”创造。

  三、语言品味,互动释疑。

  你品味到美了吗?

  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为生动?为什么? 此题让学生注意课文充满儿童情趣的描写,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认识。

  再次浏览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并试着说明理由。

  如: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

  四、合作探究,比较鉴赏。(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

  梳理父亲讲述的中国画特点及有关画家的一些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他们的学习愿望。

  梳理:

  (1)中国画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

  (2)颜色:中国画以墨和朱砂为颜料;西洋画则以事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

  归纳:中国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补充:中西方在画法方面的基点区别:

  (1)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2)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3)中国画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画人物画很重解剖学。 ( 艺术解剖学)

  (4)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5)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五、体验拓展,走进童年。

  1、名人与竹:搜集有关画竹的名家或关于竹的名句,名篇。

  2、竹之悟:有人说,竹—-每前进一步都要做一个小结;也有人说,竹——外强内干。你认为呢?请你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感想。

  3、竹之游戏:大家在童年时做过哪些跟竹有关的游戏?请用简洁的语言的叙说出来。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借助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也让我们进入了美的世界。

  2、课外延伸:

  ①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做游戏,比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编花环……留心一下,想一想,你是否也在进行着一种艺术上的创造,是否也有艺术上的发现呢? 此题意在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②写一段童年的往事。要求:跟竹有关,语言自然、清新,尽量表现童真、童趣。

  高一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学习文言知识

  2、体会作者感情,领悟作者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看一组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沧海一粟 遗世独立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取之无尽 用之不竭 水光接天 成语是我们民族语言的瑰宝,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如此多的成语竟然出自同一篇文章《赤壁赋》,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的生命力之旺盛。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这篇文章。

  二、诵读。

  1、让我们在朗朗书声中走进文本。要求标画出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字眼,同时标画出和你产生共鸣或者电到你的句子。

  2、学生交流自己标的句子,读给同位听,之后站起来读给大家听。老师作出点评。同时告诉大家诵读的几个层次:读准字音——学会断句(语法结构、句首句末语气词)——控制语速——融入感情。

  3、老师可以给学生示范背诵第二段。

  前三个层次只是技术层面的,最后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需要心灵的参与。让我们更加的接近苏轼,走进心灵。

  三、感情概况

  刚才大家已经把有关情感的字眼标画了。是哪几个词语呢? 乐——悲——喜(考验大家的筛选能力)。

  这里有赋的写法:往往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作者内心的一种斗争,或者为了便于表达自己复杂在情感。那么作者为何而乐,为何而悲,又为何而喜呢?

  四、赏析“乐”

  1、作者为何而乐?赏到了美景。如何表达自己的乐?喝酒、吟诵、唱歌。

  2、大家选取一句表现“乐”的句子。先解释,之后赏析给同位听。沟通交流。达到悟读。

  3、文言知识:纵……凌……:替代法翻译。

  4、指导赏析的角度:翻译、内容、字词的表现力(语言)、情感、联想(诗词、东坡其人、自己经历体会)。

  老师示范赏析: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写出了喝酒唱歌的场面,一个甚字写出了自己快乐的程度,而扣舷的动作则表现了作者沉醉其中的心情。这让我忽然就想到了笑傲江湖里面的一个场景,一群人围坐篝火旁齐唱“沧海一声笑”,当时看了非常感动,沧海?为何还笑?那种经历江湖一切险恶之后笑看苍生的心态体现了出来。

  5、快乐到一定程度,人们都会唱起来。那么苏轼唱了什么呢?体会唱词,前后四人一起研讨,一个同学按照自己体会的感情读出来,其他三人一起分析。读析融为一体。

  1兮:来自屈原,屈原经常叹息,所以此字要拉长读,属于长叹。

  2美人:来自屈原,往往以香草美人入诗,香草自比,美人则是自己在理想或者圣主贤臣的代表。对美人什么态度?从悲伤中我们体会出苏轼那种不放弃人生追求的精神?什么追求?还是有儒家思想的入世精神。所以我们要从悲伤的歌声中体会出这种昂扬向上。

  写作此文,作者被贬偏远的黄洲做团练副使,相当于被流放,远离都城。这时他已年迈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流水,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知人论世)

  五、赏析“悲”

  1、想起自己的遭遇,本来还喝酒唱歌的作者忽然悲从心来。那么,作者悲伤哪些内容呢?在朗读中体会并且赏析,有体会你先别告诉别人,一会儿考考别人。提问要具体。

  2、文言知识:渺:渺小。哀:哀伤。羡:羡慕(补字翻译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结构分析(对文: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到底算什么?这个问题引发古今中外无数人的感慨。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如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比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比如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4、方其……而今安在哉!:

  1读出前后情感的变化。最后一个句子重读以表达感慨之情。

  2体现了苏轼的什么情感?有钦佩,有羡慕,有悲哀。为何钦佩?因为自己也希望有象曹操一样的功业,强烈的入世思想的体现。

  到这里如果文章结束,那就不是苏轼了。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在这种无路可走的时候,找到一个突破口,从而超越自己,从而也就超越了别人。正如莫泊桑所言:人的一生,不像你想的那么好,也不像你想的那么坏。关键看你如何突围。

  六、感悟“喜”

  苏轼如何超越了自己呢?他的超越体现在哪些方面?讨论给你带来什么感悟。

  (1)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回扣了首段,一开始作者本来就沉浸在美景之中的。回归自然,回归纯净,回归自我。

  (2)“物与我皆无尽也”如何理解?物是永恒的,但人为何也说永恒呢?

  从儒家思想来说,人可以不朽,但需要通过一些途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达到三者任何一个,都算作永恒。

  从道家思想来说,讲究“一死生”,注意道家思想和道教的区别。道家尊崇崇尚自然,顺应事物发展规律。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方式。

  佛家思想的禅宗:讲究生死轮回,生命完成一次生死如同月亮完成一次圆缺,生生死死循环不止,生命的轮回让人不再感觉生命的短暂。

  (3)苟非吾之所有……:轻视物质的东西,轻视有限的时空。《观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渡海》:兹游奇绝冠平生。当别人都在关心你到底能飞多高的时候,有个人还在关心你飞的累不累,这就是友情。

  (4)这里的“喜”和开头的“乐”内涵一样吗?区别是什么?

  乐:面对突来的美景的欣然反应,未经思考的接受,侧重感官的体验。如同当今很多人登山后的“啊……啊……”。但我们已经看到“乐极生悲”。

  喜:是理性思考之后达到的一种精神的解脱,是感情淬火后发自内心的欣喜,这里的喜是“喜从悲来”。

  七、自我救赎

  作者在入世与出世,在积极与消极的斗争中,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儒释道多种文化的浸润,三种思想完整的融入了苏东坡的内心并达到了和谐与统一。为何会达到这种和谐?作者的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情商比较高。当然情商的来源还是一个人不断的积累。

  当年苏轼从海南回内陆,运河夹道千万人观看,他们看的哪里是苏轼,他们的表现只能解释为对文化的敬仰,对一种豁达人生态度的执着,这观摩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延伸我们不可考,在时间的延伸上我们也是观摩者之一。这充分的说明了苏轼的不朽,中国文化的不朽。当年苏轼看到这种情况,他怎么反应?既没有挥手“同志们好”,也没有受宠若惊。他的一句“莫非看杀轼否”,以苏东坡式的豁达与幽默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精神。

  高一语文教案 篇3

  设计思想

  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教学本课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理清诗歌的抒情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手段

  讨论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1.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协调分工:朗诵讨论,记录(有专人)

  2.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体会,并能表达出来(1-2分钟)

  3.从主题、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

  4.教师巡查、指导,注意倾听学生们发言,给予适当启发诱导,充分肯定

  5.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二、明确讨论题目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借大海的形象抒发诗人对自由的热烈追求,意象虽不多样,但却负载着作者沉重热烈的情感,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理解诗歌中能突出表现大海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中寄托着的作者的情感,明晰诗人的抒情思路。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两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都是诗人借相同的意象(大海)来表情达意的作品。这就成为了比较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三、学生讨论

  四、讨论发言

  明确:大海常被世人寄予感情,表达诗人的思想,传达诗人的心意,此课比较阅读普希金和舒婷的作品。

  先分析一下二者的结构:

  普希金诗

  舒婷的诗:

  联想—人们对大海的一席感触

  回忆—儿时的生活

  思考—引入对现实之思考

  抒情—积极向上,热情洋溢。

  意象及意象的象征意义:

  普把大海人格化,大海是自由的象征。作者直接同大海对话,给人一种亲切感。普的大海自由奔放,任性不羁,它是天使头上的光环,闪闪发光,不染纤尘。这是完美的海,梦中的海。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赞美及憧憬。但现实使他伤心,他虽失望但不绝望,他要把大海永记心中,把自由传播到四面八方。

  舒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她的大海不是完美的化身,而是变幻的生活。大海有涨有落,有风暴,有平静;它多变,并不完美,但它真实。望着大海起起伏伏,就像在观望生活的戏——有悲有喜,包罗万象。感受着大海的宽广与静寂,就像在感受自己。大海是社会,是生活,是朋友,是自己的心。舒婷自己则像海燕一样,坚强地在生活风浪中自由飞翔,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表现手法及修辞:

  普采用直抒胸意的表现手法。他所表现出的情感悲壮豪放。诗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如将“波光”写作“容光”,将海浪声声化为“怨诉”,“呼唤”,“回音”,使海更加人性化,便于作者与海对话,使海更像诗人的挚友,表达了作者对海——自由的热爱之情。

  舒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她的大海是对生活细腻的观察,海边的每一种风景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人将自己对生活的诠释融入对大海的描写当中。诗中多处运用了排比,反复。

  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

  普希金是杰出的俄国民族诗人,19世纪积极浪漫文学代表,是自由战士。他一生向往自由,却被沙皇流放远方,加上拜伦的去世,普希金心情郁闷。他要借大海赞颂自由!

  舒婷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她以大海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启发人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高一语文教案 篇4

  一、目的要求:

  1、明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关于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及语文学习的特点。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初步明确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怎样培养学语文的兴趣。

  3、明确高考对语文学习的要求。

  二、教学重点:

  初步明确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怎样培养学语文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

  明确语文学习的特点。

  四、教学设想:

  高中生面临与初中阶段不同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目的,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以及应对高考的的能力,语文的第一节课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第一节课让学生明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高考试题,让学生明确应考的要求,都是有必要的。第一节课的准备工作,可以将《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以及20xx年高考试题印发给学生,先让学生预习,思考初中是怎样学语文的,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准备工作:印发《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及20xx年语文高考试题。(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1、由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语文的性质导入新课: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交际工具,即交际性,实际上也就是它的实用性,这符合大语文教学观,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好其他学科、今后的工作和继续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文化性,传承人类文明,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引导学生从这两个方面谈谈学语文的体会。

  3、讲述语文学习中兴趣的培养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发展健康个性和形成健全人格。

  首先,兴趣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人们对天空有兴趣,才会用望远镜去观察天际,用宇宙飞船去星际遨游,用无线电信号进行星球对话,进而去发现宇宙的全部奥秘。人们对足下的土地感兴趣,才会建起无数宏伟壮观的建筑,创造了金字塔、万里长城这样的伟绩。人们对生活感兴趣,才会去发掘生活的美,去讴歌生活,留下众多不朽的诗篇。

  对语文感兴趣,就要多读多写多感悟,这样才能提高语文的交际水平,才能使自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其次,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是对过去的遗忘,是对现在的不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没有创新精神,他的心灵就“如同一沟绝望的死水,春风吹不起半点沦漪”。

  大家都还记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的一个节目,问罗丹的一个雕塑作品《思想者》中的人物为什么没穿衣服,我们的大人们暝思苦想,不知怎么答为好。可孩子们却 不加思索的回答到:他大概是在想他应该穿什么衣服。例如,一位大学的教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这是什么,大学生们又是暝思苦想,最后有一个同学吞吐着说,大概是一个不规则的圆吧。同样的问题让幼儿园的孩子们回答,答案却是丰富多彩的(太阳、月亮、地球、月饼、眼睛等等)。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我们的思想被封闭了,我们越学越死了,没有了想象力,没有了创造力。

  近年来的语文高考试题,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考查,如近几年的全国语文作文试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面向大海”,“买镜”等等,这些作文题目,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就很难写好这类的文章。创新精神的显现,在学语文中不要僵死的答案,可以发挥想象,也就是说答案可以丰富多彩。如在一道小学语文测试题中让学生回答“雪化了变成了什么”?标准答案是“雪化了变成了水”,可有的孩子回答:“雪化了变成了春天”,老师竟判了零分。这样做就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20xx年全国语文高考试题,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你是否同意这一说,为什么?”“是否同意”,就是说不要统一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再者,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近几年的高考题,无论是阅读题,还是作文题,都注重了帮助学生提高识别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能力,加大疏导正误、优劣的力度,提高辩证思辨能力,以达到完善学生人格,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如奉献爱国、勇敢忠贞、淡泊忍让和俭朴改过、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的修身之道,又关心反对腐败、廉洁爱民、刚直守正、严于利己、宽于待人、求贤若渴、任人唯贤的为政之法,还重视刻苦勤奋、严谨惜时、求真务实、注重方法、多观察、善思考、勤积累的求学之道,更应具备自强自立、勇于探勇于拼搏、坚持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4、讲述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

  《大纲》规定: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可现代文阅读的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奖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请同学们看《20xx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卷》,完全是按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所出的试题。有关语文教学内容和要求,请同学们认真看《高中语文大纲》的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序号的黑体字部分需板书)

  同学们结合老师讲的,谈一谈初中是怎样学语文的,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5、具体要求:

  (1)《大纲》后面列出的课外阅读的书目,有条件的同学把这些书全买到,可终身受用。也可以在班级组织图书角,同学们将这些书集在一起,互相传阅。还加上这样一些篇目:《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选》、《水浒传》等等,以及大家喜爱的优秀的书籍。必须准备的:《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词典》。

  (2)准备一个周记本、练习本、作文本。

  (3)成立语文兴趣小组,包括:成立文学社团,办文学小报。平常还可结合语文单元教学举行一些语文课外活动,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口头作文比赛、辩论赛等等。还可以开展每天讲一个小故事、每天背一首小诗、每天三分钟的演讲等活动。

  6、结束语:宋代理学家朱熹告诉我们:“博学之,审问之,审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是做学问之道,在语文学习中只要我们广泛的涉猎,一点一点的积累,深入的思考和鉴赏,我们一定感到有无穷的乐趣,到那时我们遨游在语文这个广博的学海中,一定能收获到许多,一定会受益无穷。

  最后让我们在散文《寻找语文》、《与语文同行》中结束今天的课。(可让学生课前准备,然后朗诵)

  7、布置作业:

  写一篇体会:我这样学语文

  高一语文教案 篇5

  一、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温习巩固,加深理解。

  二、研讨

  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后人认为,作者的结论也是片面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让学生查阅有关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资料,或发给学生有关资料,让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畅所欲言。

  [明确]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确的。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

  三、比较

  比较《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两篇文章。

  让学生思考、讨论,畅所欲言,老师引导、点拨、归纳。

  相同点——

  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叙议紧密结合,前后呼应,事、理浑然一体,这是两篇文章写法的相同之处。它们与一般游记不同,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它们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记游来说明事理。

  不同点——

  1.叙议结合的安排和文章的结构不同。《石钟山记》全文分为议论、记游、议论三部分,先议沦,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它的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解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议论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的事理,属议论部分。第一段议论是第二段记叙的前提,第二段记叙是上下两段议论的中间环节,第三段议论是第一段议论和第二段记叙的自然归结,全文为“议论——记叙——议论”的三段式线性结构,一脉相承。这是与《石钟山记》具有考察性质这一特点分不开的,《游褒禅山记》的文章主体分为记游和议论两部分,前面记游山,后面发议论,它的记叙和议论是上下相对、两相配合的二合结构。

  2.议论事理的不同。《石钟山记》通过质疑、释疑得出事理,事理极其简明,仅为一句话,不加阐释,也无须阐释。《游褒禅山记》借记游内容为喻,对事理作逻辑严密的深入阐释,充分论说,有更多的说理成分、更强的论说文特点。

  3.记游的不同。《石钟山记》的记游部分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从整体来说是记叙,但其中又有不少描写,既以叙事过程的波澜起伏取胜,又以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取胜,叙事、描写交相烘托。夜游石钟山的一段记叙,既贯穿了考察的完整经过,又通过对怪石鸣禽的逼真描写渲染环境气氛,也有探究两处声响原因的描写,还有作者议论兼抒情的踌躇满志的感慨,写得饶有兴味。《游褒禅山记》的记游部分扼要地交待游山的经过,概括地叙写景物,以记叙的简要明白取胜。

  4.文章风格不同。前者缘事寓理,将记叙、议论与描写、抒情熔于一炉,率性而至,毫无凋琢痕迹,行文简洁而又随笔挥洒,轻快自如,写得颇有情致。后者借端说理,记叙、议论丝丝入扣而毫无旁骛,刻意追求,逻辑严密,析理精微,说理透辟,笔锋刚健有力。

  四、作业

  将本单元所学的词类活用进行整理。

  高一语文教案 篇6

  一、学习目标:

  1、吟咏品读,体味诗歌的情感

  2、把握意象,鉴赏诗歌的意境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学案中自学导引部分,整体感知诗歌

  展示学生的自学成果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读”——反复吟读,体会感情

  2、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三、合作交流,深入探究:(品味,感悟)

  “品”——分析意象,赏析语言;“悟”——把握形象,加深理解:

  1、本诗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诗中的意象并说说这些意象的作用

  (雨巷,丁香,油纸伞,颓圮的篱墙等,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低沉,迷濛,凄美的氛围)

  2、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本诗的意境

  (本诗通过雨巷,丁香,油纸伞,颓圮的篱墙等意象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暗淡朦胧凄迷的图景,从而表达了作者哀婉,惆怅,凄迷,失落的情感)

  3、品味下列诗句中划线词语或短语的好处

  a、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b、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c、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d、她默默的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e、她静默的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例句分析a:反复辞格的使用好处是起强调作用,强调雨巷的幽深和深邃,和哀怨的感情基调相吻合;形式上使语调舒缓)

  4、诗歌中的姑娘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请结合诗句来赏析

  (这是一位清新淡雅,楚楚动人,轻盈空灵,但又幽怨,哀婉,惆怅满腹的江南女子的形象)

  5、诗人为什么希望逢着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而不是其他的姑娘?

  (结合丁香花的特点和本诗的感情基调分析;结合本诗的意境来分析;结合诗人内心的情感来分析;深化到本诗的主旨)

  四、拓展提高:

  任选《雨巷》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小节改写为散文,要求符合本诗的意境,字数100字左右

  (要求:语言优美,意象全面,意境吻合,符合感情基调)

  五、小结:

  在这梦一般的叹息中,在那幽幽的眼神里,我们欣赏完了戴望舒的雨巷,在诗歌的王国里我们深刻的体悟到了凄美的哀怨,在缪斯的殿堂里,我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但是在生活中我们要走出迷茫的雨巷,走出迷惘的时代,走出这种迷濛的忧郁,在生活中只要用心,就会寻找到心目中的那个美丽却不忧伤的姑娘

  再次聆听专家的朗读,感受诗歌的魅力

  六、布置作业:(二选一)

  1、试比较《雨巷》和《再别康桥》,反复诵读两首诗歌,来体味两首诗的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100字左右)

  (一苇之航):

  ①品读《诗经蒹葭》体味诗歌的节奏美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②背诵《再别康桥》第一节和第七节,体味诗歌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将下面的一段散文改写成一首现代诗歌,要求符合情境,

  冥色四合,倦鸟投林,归家的牧童横坐在牛背上,信口吹着无韵的短笛我的书滑落在地上,看见他们远去的背影,我想:我也该归去了吧?然而关山重隔,云水茫茫,我将归往何处?

  高一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2、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重点难点:

  1、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生感情有朗读以下内容。

  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湘夫人》节选)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师:木与树、木叶与落木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大家速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二、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三、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 ) 桔颂( ) 灼灼( ) 皋( ) B、征戌( ) 瘐( ) 缠绵( ) 褒( ) C、翩( ) 荃( ) 干燥( ) 漂零( ) D、 漂泊( ) 迢远( ) 桅杆( )

  三、朗读课文。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课文1—3段列举了我同古代诗歌中的什么现象?

  2、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课文4、5、6段)

  3、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二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布置作业:练习:

  第2课时 (总第76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2、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重点难点:

  1、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

  (一)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与出处: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作者 出处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作者 出处

  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作者 出处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作者 出处

  5、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作者 出处

  (二)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下旬:

  1、秋月照层岭, 。(吴均《谷柳恽》)

  2、 ,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3、柔条纷冉冉, 。(曹植《美女篇》)

  4、日暮风吹, 。(吴均《青溪小姑歌》)

  5、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二、品味下列诗句,谈谈你对它们的微妙的意味和表达效果的理解。

  (培养学生体察、咀嚼、品味诗歌语言的习惯,培养融会贯通质疑思辩的能力)

  第一组: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韦应物)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白居易)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

  第二组: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第三组: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诗经〉〉)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杜甫)

  三、赏“柳”诗 品柳之意象

  诗一: 咏柳 诗二: 垂柳

  贺知章 唐彦谦

  碧玉妆成一树高,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世间谁敢斗轻盈。

  不知细叶谁裁出, 楚王江畔无端种,

  二月春风似剪刀。 饿损纤腰学不成。

  诗三: 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 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 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 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 青楼扑酒旗。

  附唐诗中的“柳”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第3课时 (总第77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2、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重点难点:

  1、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二、鉴赏下面一首古诗:

  咏 蝉① 骆宾王

  西陆②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④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① 注:这首诗作于高宗仪风三年(678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② 西陆:指秋天。

  ③ 南冠:指囚徒。

  ④ 玄鬓:指蝉。

  试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方面鉴赏这首诗。

  答案: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涛人借对蝉的吟咏,抒发了自己虽有高洁的品性,但不为时人所 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的思想感情。

  三、赏“梅”诗 品梅之意象

  诗一: 早梅 诗二: 山园小梅

  齐己 林逋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惟有暗香来。

  三、布置

  作业:课外朗读唐宋诗词,体会诗中的意象。

  高一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

  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

  3.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第2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从全篇布局来看,作者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立”是为了“破”;“破”后再“立”(第3段),乃其“余事”,可见“破”是要害。这所谓“破”,实质上是针对砭时弊,即批判“耻学于师”的恶劣风尚。这不是一般性问题,必须联系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比较透彻的理解。对这个方面存在的困难,不不估计到。

  此外,将这一段视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段笔锋犀利,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说”这种体裁“炜晔而谲诳”(陆机《文赋》)的特点。学生此前已学过《马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少年中国说》等篇,对这个特点已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着重体会一下本文作者的行文方式,对学生今后阅读同类作品必有很大的好处。

  二、教学方法。

  本文可以兼用诵读教法和讨论法。诵读,用来熟悉课文语句,领悟作者的思路;讨论,用来加深学生对本文思想意义和行文特点的认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在时间分配上,应以前者为主。

  采取逐段进行的方式:诵读一段,讨论一段。有关全篇主旨和布局的问题,放在最后讨论。讨论题应是开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见,不给固定答案,要在于能自圆其说,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由于本文语言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做一点语言积累的工作。

  三、课时安排。

  本课拟用3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课时:介绍本文写作背景,初步了解本文基本内容,诵读第1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

  第二课时:诵读第2段,讨论韩愈对“耻学于师”时风的批判和文章的锋芒。

  第三课时:诵读第3、4段,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总结全文(认识本文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预习安排

  这篇课文的预习工作十分重要,时间应相当充裕,做得越细致越好。为此,拟在课堂抽出20──25分钟让学生预习,掌握要领;未完成的部分由学生自找时间补做。

  一、给下面的字注音后朗诵全文2—3遍。

  谀(yú)苌(cháng)聃(dān)郯(tán)

  欤(yú)蟠(pán)经传(zhuàn)贻(yí)

  二、本文是针对“耻学于师”的坏时尚写的,笔锋犀利。试就下列两个方面各举出几个例子。(划在课本上)

  1.批判坏现象的尖锐语气。

  2.叙述正确主张的决断语气。

  三、下面的一段文字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注意加黑点的语句。仔细阅读一遍,然后说说韩愈写《师说》有什么意图。

  高一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

  了解“帅、政、取、有”等通假字;认真诵读课文;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勾践在逆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刻苦自励、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方法】

  以诵读为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诵读课文,归纳重点字词句,以达到熟读全文、背诵部分段落的目的。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新课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二千越甲可吞吴”。这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作的一副对联。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务求报仇雪耻,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今天,我们结合历史事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越王勾践是如何实现心中理想的。

  二、题解

  选自《国语·越语》,记述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故事。《国语》又名《春秋外传》,全书二十一篇,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分别叙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记言史书。

  三、分析讲解课文,在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教师讲解重点、难点。

  第一步:全文可分为几部分?简要概括其内容。

  提示:全文共分三部分,分别为:战败和谈(第1~3自然段)、卧薪尝胆(第4~7自然段)、胜而灭吴(第8自然段)。

  第二步:分阶段讲解。

  (一)战败和谈部分,明确以下问题:

  1 越王勾践为什么要与吴王夫差谈判?

  2 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提示:越王纳谏,吴王拒谏。3 谈判的结果怎样?提示:夫差与之成而去之。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无乃……乎 成 伐 服 去

  (二)卧薪尝胆部分,明确下列问题及词语。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

  提示:力之不足。此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2 、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

  提示:葬 问 养 吊 贺 送 迎 去 补。

  3 、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

  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4、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

  提示: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纳贤士。轻徭薄赋,整肃军纪。

  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三败吴国。

  词语:雠 更 吊 卑事 广运 帅 蕃 饩 摩厉 辍 节 亿 旅进旅退 劝

  (三)灭吴部分,体会勾践与夫差前后两次谈判的心理变化,并理解以下词语:宸宇 视 次。

  第三步:总结全文。从越王勾践战败媾和,卧薪尝胆,最终灭吴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思考题:

  我国古代有一部著名的军事典籍,曾被美国军校作为教科书。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期间,有消息报道美军几乎人手一册。它向人们介绍战争谋略,在各种环境下克敌制胜或避敌锋芒、保存力量的高招,是我国古代长期军事谋略的概括总结,也为后世军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资料,这就是《三十六计》。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看远在春秋时期军事家是如何运用三十六计的。

  《三十六计》简介,包括总说、计名、分类等,可板书计名。

  依先易后难、先明显后隐蔽的顺序找出具体的策略。

  1、 第3自然段:越人饰美女八人……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结论:美人计。效果:缔结和约,吴国撤军。

  美人计讲解:

  原文: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分析:美人计为败战之计,是形势不利于我方时采取的一种谋略。越王勾践在战败面临亡国之危的形势下,以美女八个贿赂吴王夫差的亲信喜否,是符合形势需要的。美女西施也在此时被送给了吴王夫差,目的是求得媾和,获得喘息之机。

  2、 第4自然段:然后卑事夫差……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结论:苦肉计。效果:骗取了夫差信任。

  苦肉计讲解:

  原文: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分析:以勾践越王之尊,而行为夫差牵马之实,其目的就是要吴王夫差放松对勾践的警惕。 很显然,勾践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据史料记载,勾践在吴王夫差得病时,曾亲口品尝夫差的粪便以了解病情,骗取信任。此后不久,勾践便得以释放,回到越国。

  历史上应用苦肉计的著名战例有要离断臂刺庆忌、周瑜打黄盖等。

  3、 第3~5自然段:越王勾践一方面卑事夫差,另一方面在国内体恤民情,休养生息,增强国力,终于具备了与吴国抗衡的实力。

  分析:此为暗渡陈仓之计。此计原文为: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修栈道是形式,渡陈仓是目的,示敌以假象,暗行秘密之实是本计的要旨。越王勾践卑事夫差,即要表明无东山再起之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才是他的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制造了大量要在加来海峡登陆的假象,以吸引德军注意力,把德军大量兵力牵制在挪威,为诺曼底登陆创造了重要条件,一举改变了欧洲战局。

  4、 第2自然段:伍子胥劝谏吴王的一段话,客观分析了吴越地理状况和军事形势,力劝吴王夫差抓住有利时机,一举灭亡越国,以绝后患。可惜吴王夫差拒不纳谏,落得个国破身亡的下场。

  伍子胥向吴王的建议是典型的“趁火打劫”之计,即利用敌方遭受危难之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此计原文为:“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原按为:“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则劫其国。”本文所述史实即包含趁火打劫的经典范例:越王勾践不断积蓄力量,乘吴国遭受自然灾害,螃蟹、稻谷都绝种之时计划攻取吴国,后来终于乘吴王夫差去黄池与各诸侯会盟,国内空虚之际,一举攻吴,大获全胜。

  第四步总结:

  1 、从本文可以看出,三十六计之间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

  2 、运用计谋的关键是要冷静客观地分析形势,把握有利时机,创造制胜条件。

  创造性练习:

  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将本文改编为话剧演出。要求如下:

  1、 把握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

  2、 人物台词要用现代汉语。

  3 、允许合理想象,增删台词和情节,以使剧情发展合理化。

  高一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写作前理清思路、布局谋篇的重要性。

  2、掌握“叙写片断,构筑成篇”的一些方法。

  【教学设想】

  1、用大量的写作实例支撑课堂内容。

  2、让学生感知并运用“片断成篇”的写作模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定向

  一篇文章,都有它的写作流程和结构模式。从字面上来看,它是一些文字表情达意的铺展;从内在结构来看,它是作者构思写作的谋划。思路和结构就好像密不可分的孪生姊妹,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所谓思路,就是“作者在思索并行文时思想发展、前进的路线”。所谓“结构”,则是“文章的组织构造、布局安排”,“是作者思路的外在体现”。可以说,“思路”和“结构”是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两种表现形式。作者理清思路又叫构思或运思,安排篇章结构又叫营构或布局谋篇。

  写作,从本质上说就是用语言文字表现作者的思维活动和思维结果。不进行构思,就无法写作;不善于构思,也就不善于写作。叶圣陶先生曾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我们平常所说的“凝神细想”、“意在笔先”也就是这个意思。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也说:“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由此可见构思的重要作用。

  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是整体构思,布局谋篇中“片断成篇”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二、课内感知

  1、快速阅读从语文课本内选取的二则材料,谈谈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的结构特点,要求用列写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内容。(下发材料)

  (一)故乡(节选)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

  “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篮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又对我说:

  “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贼么?”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他不咬人么?”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二)藤野先生(节选)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后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高一语文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学习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 分析小说中两个主要人物的人物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

  1. 梳理小说的情节,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对比描写和出人意料的结尾。

  2. 分析解读人物,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辉与黯淡,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感悟小说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解读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辉与黯淡。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感悟小说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启迪同学们联系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方法

  探究法、对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著名作家钱钟书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窗》,说人们最初建造房子的时候是没有窗户的,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再建造房子的时候便有了窗。透过窗,屋子里的人可以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里面的人在看到外面精彩世界的同时,外面的人也窥探到了屋子里面的秘密,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说《窗》,看看里面又会有怎样别致的故事……

  二、学习目标:

  1. 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品析人物形象

  2. 梳理小说情节,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出人意料的结尾

  3. 联系生活,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辉与黯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检查预习结果:

  消遣(qiǎn) 一泓清泉(hóng)

  玫瑰(guī) 栩栩如生(xǔ)

  草坪(píng) 争奇斗研(yán)

  俯瞰(kàn) 气喘吁吁(xū)

  窄小(zhǎi) 五彩斑斓(lán)

  手肘(zhǒu) 津津有味(jīn)

  挪动(nuó) 扣人心弦(xián)

  四、体裁:小小说

  小:篇幅短小

  新:立意创新

  巧:构思精巧

  奇:结尾惊奇

  五、情景再现,复述情节:

  时间:“曾住过”表明这是过去发生的事情

  地点:一家医院的病房

  人物:两位病人

  环境: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两个人,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

  开端:近窗病人和远窗病人关系融洽

  发展:远窗病人从“享受”到“困扰”

  高潮:远窗病人见死不救

  结局:远窗病人看到的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六、互帮互助,共同探究:

  为了帮助别的同学理解这篇小说,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来帮助同学们理解文意?

  同学们各抒己见,共同探究,共同解决问题

  重点明确问题:

  一、靠近窗户的病人为同伴描述的“窗外景色”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二、为什么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如此的出人意料?同样的窗口,为什么昔日的病友能看到美丽的风景,而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三、小说以“窗”为题,有什么作用?

  六、拓展延伸,探究结尾:

  故事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和感慨……

  七、联系生活,感悟哲理:

  人性的黯淡: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

  人性的光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

  课堂总结:

  一扇小小的窗户,不仅是一简单的“物”,还是心灵的窗户,映照了美与丑不同的灵魂,它是上帝的眼睛,让我们看清了人性的光辉与黯淡,一个利己,一个利他,一个热情,一个冷漠,一座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一张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正如北岛的一句名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让我们在生活中,用至仁、至善、至美的心灵,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美丽的风景,把这美丽的风景送给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作业布置: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种种困难,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伸出你的友爱之手,去帮他一把,余香就不仅仅留在手中,还会沁入你的心脾。

  请结合上述内容,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

  高一语文教案 篇12

  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二、导入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因事说理:要“深思慎取”,要“尽吾志”。苏轼《游石钟山记》又是怎样写的呢?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由黄州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三、范读

  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朗读

  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五、结合课后练习,疏通文意,积累语言

  1、词类活用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发出声音,动词的使动用法)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目,用眼睛看;耳,用耳朵听。均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席,像卷席子那样;包,像用布包那样;囊,像用口袋那样。均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若人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祝寿,名词用作动词。)

  函梁君臣之首,人于太庙(用木匣装,名词用作动词)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舟行”的“舟”表示“行”的方式,有“以舟(介宾短语)”的意思,可以译为“乘舟”,但要注意,这样译并末准确表达“舟”作为状语的语法特点。

  2、句式

  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余欺”即“不欺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置于动词之前。

  六、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1、第一段写什么内容?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第二层,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

  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锐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

  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2、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用课文原话回答)

  [明确]第一问: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浮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第二问: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3、第二段写什么内容?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

  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

  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

  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

  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

  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

  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人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如果解释为前者,就会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去的时候没发现“大石当中流”呢?另外,“回”的本义是“旋转”“回旋”,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是“掉转”;现代汉语“回来”的意思,古代汉语一般用“返”不用“回”。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人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

  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

  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4、文中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由来是什么?(用课文原话回答)

  第一问:“大石侧立千尺……或曰此鹳鹤也”,这段描写与下—段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照应。

  第二问: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有大石当中流……如乐作焉。

  5、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

  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

  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6、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以后,悟出什么道理?在他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在本段结尾,他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各持什么态度?(用课文原话回答)

  [明确]第一问: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第二问: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大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第三问: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

  7、文章是按什么来组织材料的呢?

  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

  六、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资料,思考: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有哪些说法?什么说法比较科学?怎样看待苏轼的结论?

  高一语文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设想:

  鲁迅先生的文章,从来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最主要的是,要学习他“针砭时弊”,“揭示病根”的务实文风,学习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骨气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这应该是可以贯穿和落实到鲁迅先生所有文章的教学中。

  具体到本文而言,我们认为,应将重点放在鲁迅先生为何要创作《呐喊》这一问题的探讨上,在引导学生阅读本文时,深入思考,探讨分析,最终解决这一问题,则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教学方法:

  点拨、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本文的主要目的及所要领会的中心。

  二、自读全文,划出叙述个人生活经历中列举的典型事例,勾画出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的句子。

  三、完成课后“练习”。

  阅读指导内容与步骤

  基本思想:《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的短篇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呐喊》体现了作者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具有划时代意义。

  本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写于1922年12月。作者在序言中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至“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及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和自己的创作态度,表现了鲁迅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阅读练习

  一、理清思路,掌握全文结构。

  提示: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叙述自己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发展过程。

  两层:

  1.总写(第1自然段);

  2.分叙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及思想发展过程。

  第二部分(从“S会馆里有三间屋”到结尾):介绍写作《呐喊》的缘由和他为革命而创作的文艺观、创作态度。

  两层:

  1.写自己创作小说的动机;

  2.说明创作《呐喊》的指导思想、小说成集时的心情和小说的命名

  二、按拼音完成词语,并解释所填的字词义。

  (zhì)铺(zú)业久(wéi)

  不(míng)一钱不(dàn)于前驱

  愤(mèn)反(xǐng)

  三、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说的“我在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这里的“梦”指的是什么?

  提示:“梦”是理解全文的主要线索,也是“文眼”之所在,通篇叙事线索可列为“好梦”——“寂寞”——“呐喊”。应着重弄清它们的含义。“梦”是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生活追求和理想。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段。

  高一语文教案 篇14

  【教材定位】

  《劝学》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10课的第一篇课文,这一课的两篇文章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学习这两篇文章时,要通过熟读课文,找出并推敲文中的名句,并在此基础之上把握两篇课文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劝学》选自《荀子》,劝,即鼓励的意思。荀子通过这篇本章表达了自己对于学习的认识和态度。

  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要注意把握整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析并概括荀子从哪些角度去探讨了学习这件事。同时,注意分析本文的论证特色,学习荀子的论证技巧。

  【素养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虚词,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并背诵全文。

  2、了解荀子的生平、成就,及其思想主张,积累文化常识。

  3、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4、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并掌握本文的论证手法

  【教学方法】

  点拨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时代的快速发展,人类的多元融合,让“终身学习”的理念大步跨进了新纪元。从小我们就受到“学习使人进步,知识改变命运”的熏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劝学》,看看荀子对于学习的看法。

  二、知人论世

  1、了解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了解《荀子》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荀子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解题

  4、写作背景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人顺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育的结果;善不是性,而是“伪”。他强调学习、积累,注重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劝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5、了解荀子的思想主张

  天道自然的思想

  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见于他的《天论》一文。“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人之性恶”

  荀子最主要的努力是确认人在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在道德修养方面,作为前提与起点的,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荀子从天人相分的立场出发,否定而人性中先验的道德根据。在他看来,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其实质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

  荀子认为人的这种天然的对物质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礼仪规范相冲突的。他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预习检查:

  1、给加点字注音:

  木直中绳(zhòng)輮(róu)槁暴(gǎopù)就砺(lì)

  参省(cānxǐng)须臾(yú)跂(qǐ)楫(jí)

  跬步(kuǐ)骐骥(qíjì)驽马十驾(nú)锲而舍之(qiè)

  金石可镂(lòu)螯(áo)蛇鳝(shàn)

  (二)初读感悟

  熟读课文,把握节奏,疏通文意。

  四、文本研究

  思考1、解读第一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②已:停止

  2、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及作用。

  明确提出劝学主张论点——学习不可以停止,总领下文。

  思考2、解读第二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第一个“于”,从;第二个“于”,比。

  ②中绳:合乎,木匠用的墨线

  ③輮:同“煣”,用火烤木材使之弯曲

  ④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⑤虽:即使

  ⑥有:同“又”

  ⑦槁暴:晒干

  ⑧不复挺者:直

  ⑨輮使之然也:这样

  ⑩金:指金属制的刀斧等

  就砺则利:接近,靠近;磨刀石

  君子博学:广泛地学习

  而日参省乎己:检验;省察;相当于“于”。

  9知明:同“智”,见识

  2、研读第2段,找出三层比喻的本义和比喻义。

  明确第一层:青、冰比喻。本义:事物经过变化,可以提高。比喻义:人性经过学习是可以提高的。

  第二层:木直为轮。本义:事物经过改造,可以改变。比喻义:人性经过学习是可以改变的。

  第三层:木、金比喻。本义:事物经过检验,可以完善。比喻义:君子经过学习,可以智慧明达,行无过失。

  思考3、解读第三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跂:踮起脚后跟

  ②疾:劲疾

  ③彰:清楚

  ④假:借助,利用

  ⑤利足:善于奔走

  ⑥致:到达

  ⑦水:用作动词,游水

  ⑧绝:横渡

  ⑨生:同“性”,资质、禀赋

  ⑩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2、研读第3段,思考它论证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第3段论证的是学习对于君子成长所起的作用,采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分三层展开论述:

  ①阐述学习的重要作用,有时学习比思考更重要;

  ②用四个比喻,从见、闻、行路、渡河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而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③得出“君子善假于物”的结论。

  思考4、解读第四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②神明:非凡的智慧

  ③自得:获得

  ④跬步:跨出一脚;跨两脚。

  ⑤无以:没有用来……的

  ⑥十驾:一天的行程

  ⑦功在不舍:舍弃

  ⑧锲:刻

  ⑨镂:雕刻

  ⑩黄泉:地下的泉水

  用心:因为心思

  跪而二螯:腿;蟹钳

  寄托:藏身

  用心躁:浮躁,不专心

  知识拓展:

  而

  (1)连词:并列关系。例句:知明而行无过矣。

  (2)连词:修饰关系。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3)连词:转折关系。例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连词:顺接关系。例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细读第4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形象化的表述说理的方法阐明的道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明确

  形象化的表述说理的方法阐明的道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比喻论证(正面)学习重在积累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比喻论证(反面)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比喻、对比论证学习贵在坚持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比喻、对比论证学习成在专心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思考5、概括梳理整篇文章

  明确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

  第4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

  思考6、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各题。

  劝学

  秦观

  ①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②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③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邵)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④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节选自《精骑集序》)

  劝学

  《荀子》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ニ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问题】秦观《劝学》中读书的故事可否论证荀子“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请作出判断并阐明你的理由。

  明确秦观叙述了年少时凭记性好贪图玩乐,年长因善忘而毁坏学业的故事,可以从反面论证读书时学时辍导致的后果,适合用来论证积累对成就学问重要性的观点。

  五、技巧点拨—探究说理方法

  【任务引导】“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是荀子主张的“谈说之本”。本文鲜明地体现了这一说理特色——善用比喻。除了比喻论证,本文还综合运用了其他的论证方法,做到了条理清晰,论证充分,入木三分。

  【任务活动】试分析概本文在说理上的特点

  明确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多用对偶,夹用排比。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六、明晰主旨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表达了对学习的作用、意义,以及方法态度的独到见解,对后世具有启发意义。

  七、作业

  完成同步习题。

  高一语文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学习辛弃疾精选典故使语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运用技巧;品析语言,把握《声声慢》的意象及愁情;感受豪放派和婉约派的词风。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理清词的脉胳结构,揣摩辛弃疾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会想象和联想。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会鉴赏诗词的方法,提升审美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苏轼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领悟辛弃疾的抗敌救国的雄心壮志和报国无门的忧愤;在学习优秀诗词中体悟、浸染,提升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理解词作的内容,体会苏轼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品味词中典故,通过典故的赏析深入了解辛弃疾的内心所思;把握意象,体会李清照的愁情。

  教学难点掌握借古咏怀诗、借古讽今诗的鉴赏方法;领悟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和报国无门的忧愤;深入探析李清照表现“愁”的艺术手法,并能迁移运用。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合作探究法、情感体验法、对比阅读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宋词鉴赏概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二、开展研习

  学习活动一:了解宋词及流派

  活动引领: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耸立着争雄对峙、相映生辉的两座奇峰:这就是以柳永、李清照为旗帜的婉约派和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请大家说说这两个派别的区别。

  题材的广阔和狭窄是豪放派与婉约派最显著的区别。纵观婉约派“以婉约清丽为宗”的词人作品,数量浩繁而题材狭窄,绝大部分是写伤离送别、男女恋情、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而豪放派则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苏轼以一个革新者的勇气,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工具改造发展为独立的抒情艺术;把词从“樽前”“花间”推向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

  在词的形式上,婉约派与豪放派也走着两条不同的路子。婉约派词人一般都更注重词的形式,视音律上的规则为法度,视语言上的清规戒律为法宝。他们的作品醉心于谐音合律,刻意于雕章凿句,而豪放派则不为形式所羁,而是充分调动形式,为表现内容服务。

  在词的题材、内容的广阔上豪放派超出了婉约派,在艺术上两派各有长短。婉约派在形象的描绘刻画方面有独到之处,尤其是白描手法的运用,能够达到“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在丰富词的艺术表现方法上是一大贡献,在抒情的委婉含蓄上有成功之处,能造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显得典雅工丽,然失之缠绵悱恻,无昂扬之气。而豪放派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结构上跳跃动荡,纵横潇洒,造成一种开阔、健朗的艺术境界,格调显得清超豪迈,为婉约派所不及,但在具体形象以及人物心理状态的细致描写和刻画上稍逊于婉约派。俞文豹《吹剑录》有一段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耆卿?”对曰:“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段话是对婉约派与豪放派不同词风的形象概括和生动说明。

  学习活动二:介绍作者及背景

  活动引领:师生共同搜集、整理诗歌作者和创作背景知识,展示如下:

  1、苏轼(1036—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2、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抗金归宋,献《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数次起落。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寄于词中,其词以豪放为主,风格多样,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婉;其词题材广阔,善于化用典故,抒写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多有谴责。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

  3、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4、《赤壁怀古》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差点丢了性命。后经多方营救,免于死刑,同年年底被贬到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至他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矶,1082年再次游览赤壁山水时,词人面对赤壁遗迹,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吟唱出了这首千古绝唱。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作背景:本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当时辛弃疾六十六岁。韩侂胄当宰相,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后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上看,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实际上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他又清楚地知道自己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做法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就会重蹈覆辙。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

  6、《声声慢》创作背景: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有人则认为是中年时期所作。

  学习活动三:诵读诗歌

  活动引领:四读诗歌,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读明情感。

  一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字词正音:

  故垒(lěi)纶巾(guān)樯橹(qiánglǔ)早生华发(fà)

  初嫁了(liǎo)还酹(huánlèi)佛(bì)狸祠下舞榭(xiè)

  巷陌(xiàngmò)金戈(gē)元嘉(jiā)戚戚(qī)

  二读,同桌互读,读出语气

  三读,教师范读,把握情感

  四读,师生共读,初步感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一)激趣导入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视频。

  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就像这滚滚东流的江水,一去不复返,他们隐藏在文学作品中,幻化成历史的回声,在我们的耳边回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和一段历史有关。

  (二)解题释意

  这首词的题目是什么?

  明确:《赤壁怀古》。“念奴娇”是词牌名,词牌名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它限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句数、韵律(平仄、用韵、韵脚)。“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它是一首词主要内容的集中反映。

  (三)明确怀古诗鉴赏方法

  1.从题目中可知这首词属于什么词?

  明确:怀古词。

  2.怀古诗概述。

  (1)定义:诗人以历史事件、人物、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吟咏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

  (2)赏析方法:了解史实——明确意图——体悟情感——掌握技巧。

  (3)写作思路:眼前景(事)→昔日事(景)→心中情(抒怀∕讽今)。

  (4)关键: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3、当苏轼登上赤壁矶,面对滚滚而逝的长江水,他想到了哪些古人?由这些古人引发了什么身世之感?

  二、文本研习

  学习活动一:整体把握

  活动引领:自由朗读诗歌,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自由朗读诗歌。

  2.提问: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上片写游赤壁所见之景,下片缅怀古人,抒发人生感慨。

  学习活动二:赏古迹美景

  活动引领:师生共同赏析诗歌上阙景物。

  1、男生齐读上阕。

  2、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后,抽学生作答:

  (1)在词的上片,作者看到了哪些景?

  明确:大江故垒赤壁乱石惊涛千堆雪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作者为什么描绘这些景象?

  明确:“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卷”——突出了波涛力量之浩大。

  这三句运用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从姿态、气势、色彩等方面描绘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也暗写了下片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表现了作者豪迈的意气,渲染了气氛。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词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表达了词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激情,由写景过渡到写人,总结上片,引起下阕。

  3、小结上阕:作者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写了它的险要地势,对当时的英雄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集体朗读并试背上阕。

  学习活动三:解胸中块垒

  活动引领:解读诗歌下阕,理解诗人寄寓。

  1、女生齐读下阕。

  2、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后学生作答:

  (1)下阕扣题写“怀古”,咏怀的对象是谁?请同学们勾画出描写“咏怀对象”的句子,理解这些句子,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这一形象的?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咏怀的对象是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写周瑜幸福美满的婚姻;“羽扇纶巾”写周瑜的打扮,表现了周瑜的儒雅风流;“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周瑜的功业,表现了周瑜的英姿勃发。总之,作者笔下的周瑜是一位英姿勃发、儒雅风流、功成名就、生活美满的大英雄。

  (2)作者咏怀周瑜的目的是什么?其中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苏轼的生平和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来分析。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1036—1101),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受小人陷害,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差点丢了性命。后经多方营救,免于死刑,同年年底被贬到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他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矶,1082年再次游览赤壁山水时,词人面对赤壁遗迹,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吟唱出了这首千古绝唱。

  宋哲宗时,旧党当权,苏轼被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他又被贬惠州,再贬儋州,后死于常州。苏轼曾总结自己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周瑜PK苏轼

  人物周瑜苏轼

  年龄34岁47岁

  婚姻幸福美满三十丧妻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

  职务东吴都督团练副使

  遭遇功成名就功业未成

  明确:通过描写周瑜少年英雄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英雄。而自己年将半百,却身遭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万分中生发仰慕之情呢?苏轼对周瑜进行赞美,也是在慨叹自己。词人写周瑜“雄姿英发”,而自己“早生华发”,怀古思今,对比鲜明,反差强烈,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自己的壮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报国无门,渴望自己能够建功立业。

  3、总结下阕内容。

  第一层描写周瑜的形象,第二层抒发对身世的感叹,咏史、抒情自然结合。

  学习活动四:悟诗人情怀

  活动引领: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作者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你认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老师总结:尽管有“人生如梦”的感叹,但作者的人生态度还是比较洒脱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在怀古中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饮酒赏月中实现了对人生挫折的超脱,用达观来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三、总结提升

  1、以《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为例,总结怀古诗词的特点:

  (1)怀古实为伤今

  (2)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

  (3)上片多为写景,下片多为抒情议论

  (4)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

  (5)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

  2、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两首都是怀古之作,都是借景抒发自身的感情,但从人文精神、人生体验上着眼,二人有没有差别?

  明确: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主要是悲叹自己华发早生,壮志未酬。

  这是对于自我人生价值的关照,是道家个体精神的集中体现;

  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主要是对于国家命运、前途的担忧,是对社会的关照,这是儒家“居高位则忧其民,退居江湖则忧其君”的兼济天下精神的体现。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到辛弃疾,我想用一个的网络流行语来形容他:行走的荷尔蒙。此言不虚,有诗文为证:

  “少年握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辛弃疾《念奴娇》

  “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义端和尚

  “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时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友人陈亮

  由此可以看出辛弃疾是一代英雄,今天让我们走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去了解这位英雄的真性情。

  二、文本研习

  学习活动一:诵读诗歌

  活动引领:反复诵读诗歌,感悟诗歌情感基调。

  1、学生自读。

  2、教师范读,学生学读。

  4、教师提问: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明确:悲凉、悲壮、悲愤,可见辛弃疾是一个悲情英雄。

  学习活动二:理解词意

  活动引领:结合注释,疏通生词,读懂大意。

  1、解释词语

  风流总被英雄的业绩

  金戈铁马兵强马壮

  元嘉草草草率、仓促行事

  赢得仓皇北顾落得

  可堪回首不堪,哪堪

  寻常巷陌普通

  烽火扬州路宋时行政区域名称

  2、疏通词意。

  学习活动三:探讨用典

  活动引领:用典是辛弃疾词的特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用典极具代表性。请同学们用圈点勾画法找出文章的用典,并指出这些典故的来源及其作用。

  (一)初识典故

  小组合作探究:

  1、有几个典故?

  2、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话?

  3、它们分别与谁有关?

  4、请分别用一句简练而完整的话来概括这些典故及其用典意图。

  老师总结:本词中共用了五个典故,它们分别是:

  古人古事意图

  孙权建都京口,雄踞一方叹英雄后继无人

  刘裕起兵北伐,骑士如虎表建功立业雄心

  刘义隆草率出师,仓皇而逃劝为政者勿草率

  拓跋焘率兵追击,建立行宫谏为政者勿忘本

  廉颇年纪虽老,尚且能战望为政者用人才

  备注1:孙权其人

  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打垮了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在此引用孙权之典,不但是即景生情,而且是对南宋政权苟且偷生,偏安江左的极大不满,是对长期以来投降主和派的强烈谴责。

  备注2:刘裕其人

  刘裕曾在京口住过,两次从京口起兵,生擒了燕王和秦王,成就了北伐的大业。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备注3:刘义隆其人

  刘义隆是刘裕的不肖之子,好大喜功,冒险北伐,结果大败,北魏军一直追到长江边,刘义隆只落得仓皇北顾。“赢得”二字沉痛万分,悲愤之至。这三句暗指南宋近事,隆兴元年(1163)宋孝宗用张浚北伐,在符离集遭到大败。作者希望当局接受历史教训,不要轻举妄动。引用这一典故有力地证明了辛弃疾在北伐中有正确的战略思想及讲求实际,他力主用兵又决不苟同韩侂胄之冒进。

  备注4:拓跋焘其人

  佛狸是拓跋焘的小名,曾追击王玄谟的军队至长江北岸的瓜步,在瓜步山上修建了一座行宫,后成佛狸祠,佛狸祠是侵略者武功的象征,而瓜步山下的同胞却早已忘掉这一点,在那里欢天喜地地祭社,在这“喜庆”之中包含了多少麻木与耻辱。作者写此情景在于从反面激励人们只有收复失地,光复祖庙,才能使同胞免除灾难,同时也是指责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忘了收复失地。

  备注5:廉颇其人

  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想起用廉颇,于是派使者去察看,廉颇在使者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饭,十斤肉,然后披甲上马,显示自己尚能为国效力。报者却云:“一饭三遗矢。”终未被用。辛弃疾虽身居抗战前线却并未受到重用,政敌在时刻窥探着任何可利用的机会迫害他,所以他不禁想起了廉颇。辛弃疾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年事虽高,尚有余勇,为国效力。

  (二)深研典故

  此词用典繁富,虽偶有人评曰:“微觉用事多耳”,但明代杨慎在《词品》:“辛词当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第一”,更多的人盛赞辛词用典贴切,请同学们认真研读本词,找到典故之间的联系。

  第一组:孙权和刘裕两典切题中之“京口”

  孙权建都京口,以一个帝王的身份打败了来自北方侵略他的曹操,确保国土不受侵犯。

  刘裕出生在京口,为了恢复中原,率兵北伐,气势好像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贵族英雄,一个是草根英雄,两个例子类举,并不显得重复。

  第二组:刘义隆和拓跋焘切国家时势两个典故之间是因果关系

  刘义隆的草率出兵,结果大败,被拓跋焘追至江苏六合县的瓜步山上。

  同时刘义隆的北伐失败又和其父亲刘裕的胜利北伐形成了对比。

  第三组:廉颇的典故

  作者虽然年纪老大,可仍然有一颗力图收复中原的进取之心,但是一个“凭”字写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伤,作者自比廉颇但又不如廉颇,廉颇尚且有人去问一问,而自己连个问的人都没有。

  教师总结:由此可以看出辛弃疾用典可谓环环相扣,使整首词呈现出含蓄沉潜的艺术魅力。

  三、总结拓展

  1.归纳主旨

  作者通过追忆孙权建功立业、刘裕北伐的英雄壮举,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之情;通过回想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失败的情景,告诫当朝的北伐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回忆当年南下之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虽年事已高,却雄心不老,仍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

  2.描摹英雄

  北固亭上的辛弃疾已经不是简单的一幅图片,一个剪影,他已然化为了一个符号,孤独的悲情英雄的符号,下面同学以《北固亭上的辛弃疾》为题写一段话,来描摹英雄形象。

  示范展读:

  北固亭上的辛弃疾

  登亭远眺,残阳如血,晚风吹来,吹动了你的衣衫,却吹不散你心头的忧伤——英雄难觅,故土难收,知音难遇,让拥有一腔热血、一身武功,满腹韬略的你黯然神伤,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又有谁来替你拭去。

  光阴似箭,流年如水,四十三年了,你一直做着自己的英雄梦,梦回吹角连营,梦里金戈铁马。那义薄云天说的是你吗,那热血难凉说的又是你吗?是的,“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说的正是铮铮铁骨的你,只可惜你生在了一个错误的时代。

  一个人的怒吼抹不开一个时代的苍凉。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你痛苦,“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你期待,“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但是,一个错误的时代只能成全一个伟大的词人,却不能成全一个伟大的英雄。

  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我依稀看到了你横溢的才华化为缕缕墨迹,在纸上虎啸生风、横刀立马,我依稀听到了你豪放的歌声,在格律中,化为剑啸,至今铿锵!

  3.布置作业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咏史怀古词,请进行比较阅读,然后思考两篇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有何异同。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声声慢》。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导入新课

  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词坛奇女,她是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就是李清照!

  2.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她工诗,能文,更擅长词,且通晓金石鉴赏。

  (1)少女不知愁滋味

  李清照生于北宋,父亲李格非兼通文史,母亲王氏也能文,家庭环境的熏陶,使她自幼便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早有文名。她十九岁结婚,丈夫赵明诚当时在太学做学生。他们志趣相投,生活幸福美满。

  (2)中年识尽愁滋味

  公元1127年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帝被掳,高宗即位,建立了南宋小朝廷。不久,李清照一生的收藏几乎全部被焚毁。两年后赵明诚不幸病死,这时李清照四十六岁,从此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旅程。她的作品也失去了年轻时清新可人、浅斟低唱的风格,转为沉郁凄婉。《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代表作。

  二、文本研习

  学习活动一:初读感知“愁”情

  活动引领:学生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词作的感情基调。

  一读:用低沉舒缓的语调和语气吟读。

  提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如今有谁堪摘”“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几句,要在字里行间渗透的感情:低沉舒缓,在低沉中有激情,舒缓中有快慢缓急。

  二读:突出词句中的重音。

  提示:例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的“冷冷”“惨惨”、“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中的“最难”、“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中的“正”“却是”“旧时”、“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中的“独自”“怎生”等,要重读。

  三读:读出惨淡的意境、凄清的氛围。

  提示:字字含情意,寂寞的处境、悲惨的心境、凄清的环境等,要渗透在沉郁、舒缓、抑扬有致的语气语调中,通过对重音、语气、语调的把握和对意境的感受,以声传情,表情达意。

  学习活动二:解读通晓“愁”意

  活动引领:四人一组合作探究,解读诗意。一人朗读诗歌,一人解释重点字词,一人疏通词意,一人改词成文。

  1、了解字词:这首词用口语写作,好懂好读。

  2、词义检测。

  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乍暖还寒: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

  将息:养息,休息。

  黄花:菊花。

  敌:对付、抵挡。

  憔悴损:枯萎、凋零殆尽。损,在词中相当于“极”,表示程度很深。

  有谁堪摘:有谁能与我共摘?堪:可以,能够。

  独自怎生得黑:一个人怎样挨到天亮。怎生:怎么、怎样。

  次第:光景,状况。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3、理解词意

  教师点拨:从语言层面疏通词作大意,是把握诗歌内涵的基础。那么,怎样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呢?常用的方法是“四字综合法”,即:调——调整语序;补——补充空白;删——删减反复和表意不实的词;意——妙解修辞。比如“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应调整为“正伤心,雁过也,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应调整为“黄花憔悴损,堆积满地,如今有谁堪摘”。

  4、改词成文

  请同学们在自主理解的基础上,把全词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现代抒情散文。要求:忠实原作,语言优美。

  学习活动三:研读品味“愁”心

  活动引领:“愁”,是《声声慢》的主旋律,这无处可寻、无处不在、无可奈何的忧愁,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词人是怎样写愁心、愁绪、愁情的?

  提示:可以从字、词、句入手,可以从意象、意境入手,可以从表现手法入手,可以从结构入手。请选好一个点进行赏析,然后互相交流。

  学生交流的内容预设:

  1、妙用叠词抒发悲情。

  (1)渲染了悲凉氛围,奠定了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2)加强了语气,极有层次地表现了词人愁苦的心情。

  (3)增强了词的音韵效果,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寻寻觅觅”写动作,“冷冷清清”写环境。“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哀伤。七组叠词的运用,很独特,这是高妙的笔法。

  2、在完整的叙事中抒发哀情。

  作者在这首词中用了“赋”的手法,赋,就是铺叙,就是描述,通过细腻地描写一个故事来抒发感情。这个故事是她一个人的故事:一个人喝酒,一个人遐想,一个人看着长天大雁飞过,一个人看满地黄花零落;一个人独守窗前,追思过往,听雨打梧桐,彻夜难眠。这就是她的故事,在完整的叙事中抒发了哀情。

  3、巧用意象,托物寄意。

  全词通过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营造了冷清凄美的意境,传递出孤寂愁苦的心情。

  淡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晚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晚风渲染愁情。

  孤雁: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

  黄花:比喻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景。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细雨:雨滴梧桐,敲碎人心,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4、运用联想、想象,虚实结合,追忆深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是想象和联想,是虚写,有雁飞过,作者心生感慨,就联想到,这可能是曾经为我们传书的那只鸿雁啊!它曾经见证过我们的美好生活和爱情,而现在看到我这样孤单悲愁憔悴的样子,它会不会也感慨万千呢?

  这几句的意境因想象使词作的境界陡然升华。更显得开阔,更显得浪漫。

  5、直抒胸臆,极言愁情。

  “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抒胸臆,吐露无限愁情。

  当李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出了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用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作者为何而生愁,到底命运在李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就让时间老人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1084年:李清照生于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

  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婚后两人情投意合,共赏文物。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此时李清照46岁。

  1130年:李清照追随帝踪,流徙浙东一带,孤苦飘零。

  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了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由亡国到丧夫,孤苦飘零,晚景凄凉,没有子嗣,孤独离世。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苦了吧?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

  明确:情愁——独居之寂寞家愁——丧夫之哀国愁——亡国之恨。

  这首词综合运用多种手法来渲染悲愁,运用多种手法来写孤独、哀伤、悲情,写得情文并茂。

  学习活动四:扩读拓展“愁”情

  活动引领:我们再来看几首李清照国亡南渡、夫死孀居阶段的词,就会发现,那简直就是一个愁的天地,一个愁的牢笼,可谓是愁肠百结。

  “愁”情对对碰(老师读题目,同学们读词句)

  悼亡凄惨的《临江仙》: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

  感时伤身的《永遇乐》: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思乡借醉的《菩萨蛮》: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愁苦无眠的《添字丑奴儿》: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愁,不仅重得载不动,浓得化不开,广得没有边。可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实在是词人无比悲愁的人生最痛苦的哀叹。

  最后,化用她的同乡,同样是南渡词人辛弃疾的词句,对风华绝代却命运凄惨的李清照,掬一把心酸的、敬仰的泪水——“更能消、几番风雨”?

  李清照,你无限的悲愁,要经历几番风雨才能消解?

  李清照,你绝代的才情,又岂是几番风雨所能消磨!

  三、比较赏析

  本课三首词刚好代表了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的风格,请阅读后分析,三首词的豪放或婉约的风格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学生讨论发言后明确:

  ①从题材上看,苏词描写的是古战场情形,表现作者对古代豪杰的凭吊,字里行间透露出豪壮雄浑之感;辛词由京口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李词则以眼前庭院内秋景写出了处境的冷清,心境的清冷,悲苦愁绝。

  ②从主题上看,苏词反映了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尽管壮志难酬,但词中并未露出哀婉之情;辛词表达了雄心犹在但不受朝廷重用,难以尽展其才的苦闷心情;李词则流露出强烈的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偏居之苦。

  ③从表现手法上看,苏词和辛词都是借古抒怀,托古喻今;李词则用细腻的白描、委婉抒情。

  ④从语言上来看,苏词和辛词都是读来豪气干云,壮丽之情油然而生;李词读来感伤婉转,是一种怨苦凄悲之感。

  高一语文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鉴赏文章语浅情深的细节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2、能力目标:借鉴细节描写进行写作训练。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亡妻的一片深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细节描写这一手法的分析与运用。

  难点:在“不太感伤的断片”中,理解作者对亡人的愧疚与自责及深挚的、极度的思念之情。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讨论细节描写及其妙处;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语:

  吟咏“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轼何等豪放洒脱,但“无情未必真豪杰”,苏轼也有其婉约的一面,譬如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深切的悼念之情。从这首词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时光找回从前的双眼,苍老的目光里满是岁月积淀的深情。这种深情,我们的现代作家孙犁也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悼念亡妻的作品《亡人逸事》。

  二、[投影教学目标及作者简介]

  三、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四部分的主要内容,并用4——6个字给每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明确:天作之合: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回忆了作者与妻子是怎么结婚的。

  初次见面:着重写了自己和妻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

  勤劳持家:写妻子如何从一个娇惯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

  临终痛别:写了作者对妻子的愧疚并回忆妻子临终前的情景。

  四、讨论分析。

  1、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亡人”给你的总体印象。

  明确:贤妻良母

  2、作者用那些“逸事”体现了亡妻的这一美德?

  明确:细节1:她点头笑着说:“真不假,什么事都是天定的。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一如既往的温柔和内心的幸福感,以及她对婚姻的满意。

  细节2:“盯”“跳”“走”“钻”——腼腆害羞

  细节3:她严肃地说:“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礼教观念很重,又非常质朴。

  细节4: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非常辛劳

  细节5: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下走。——关爱孩子

  细节6: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易于满足

  3、这些细节描写体现了作者对亡妻怎样的情感?

  明确:怀念、感激、自责、歉疚

  五、能力迁移

  阅读文后“活动体验”的细节描写,说说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有什么好处。

  1.明确: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用于刻画人物,或点化肖像,或描摹神态,或描写动作,细致描写人物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个细小环节或举动,具有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

  2、如何写好细节:

  (1)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

  (2)符合人物的个性

  (3)精心锤炼词语。

  (4)巧妙运用修辞。

  3、布置作业: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写一个片段,表现出你所熟悉的一个人曾带给你的真情与感动。

  高一语文教案 篇17

  《花未眠》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是曰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一篇关于美和审美的哲理散文。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单元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阅读现当代散文,学会在总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的基础上,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学会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学会体会散文语言的美感。《花未眠》是第一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文章以发现海棠花未眠写起,从三个方面阐述:自然美是无限的,人感受美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得,亲近所得;重视自然美,崇尚写实精神。本文由于是哲理散文,加上学生对艺术欣赏的能力尚待形成,因此内容理解较难。如何把难理解的文章深入浅出的讲解好,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体会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

  2、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以及本课特点,特制定两个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理解本文主旨,让学生建立起感受生活美的意识。

  (2)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品味散文语言。能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学会创造美。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就确定为:理解本文主旨与鉴赏本文语言,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说教法:

  本文教学重点是理解主旨和鉴赏语言,因此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是关键。运用前几篇课文所学的提要钩玄的方法,学会勾画圈点重要的句子,抓住关键句子理解主旨。采用重点段落重点阅读的方法进行。同时辅之以多媒体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尽快的抓住关键。同时也采用问题激趣讨论法,使学生能自主地探讨问题。

  三、说学法:

  本课内容较难理解,特别是有些哲理性较强,隐含着作者深切感受的语句如:“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等,理解较困难,因此,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让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自主合作的探讨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以一组鲜花图片展示其自然的美,让学生自由发表观后感受,引起学生对自然美的注意和欣赏。此设计直接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然后由苏轼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佳句引入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出示题目。

  2、简介作者川端康成。

  3、初步理解文章主旨:首先指定学生朗读第三段内容,然后思考:看看作者由花未眠想到了什么?或者说有什么感悟?接着让学生评价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能否说说他们所能感受的自然的美?

  通过这个过程的阅读,学生就能整体把握到文章的一个观点: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同时也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我们身边很多事物是非常美的,只是我们平常没有留心,让学生明白平时要留心生活中的自然美。

  4、思考作者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发现海棠花的美的呢?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学会在文中找到答案:“凌晨四点起来,我一个人凝视着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我之发现花未眠,大概也是由于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吧。”然后教师小结:作者能够发现司空见惯的海棠花的美,原因有二:一为“静”;二为“孤独”。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自学,就去把文章的第二观点“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找到并有所理解了。

  5、出示文中出现的有关艺术作品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思考对于这些艺术作品作者持什么态度?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借此让学生再去读文章关于这些内容的段落,明白这些艺术作品都是和自然美的完美结合,能够给人更多的美感,而真正反映自然美的艺术作品更能引起欣赏者美的共鸣,能够提高人对美的感受能力。

  6、通过这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教师此时再加以总结,学生就对内容有了更明确的理解。教师小结:作者由未眠之海棠写起,阐述了自己对美和审美的三个观点,即: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提,是亲近所得;契合自然美的艺术品能提高人对美的感受能力。这三个观点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发现的美,创造有所发现的美。

  7、学生对内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然后再进行迁移拓展就顺理成章了。设计一个迁移训练,让学生从读到写,出示一个名家描写自然美的语段,朱自清《荷塘月色》;出示一个学生习作的片断(幻灯显示)。也请学生把自己感受到的自然美用三五句话把它描述出来。

  8、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品味文中优美的句子的含义。这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或是不太好理解的句子。教师可举例引导如:

  (1)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2)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9、最后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这是一篇谈论美学问题的文章,可是它本身也是美的。其实美无处不在,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应该感谢川端康成,他告诉我们只要细心地去寻找,用心地去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美,感受美并能创造美。那就让我们以这种美好的心态去拥抱我们灿烂的明天吧!

【高一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高一的语文教案02-28

高一语文短评教案03-23

高一语文灯教案03-03

高一语文《师说》教案03-22

高一语文教案02-28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03-30

高一语文《边城》教案02-25

高一语文开课教案02-25

高一语文《咬文嚼字》教案03-01

高一语文《错误》教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