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二语文下册《苏轼词》教案

时间:2021-11-25 09:18:36 高二 我要投稿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苏轼词两首》教案

  导语:教师编写教案是一个研究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苏轼词两首》教案,欢迎各位参考借鉴!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苏轼词两首》教案

  高二语文下册《苏轼词》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继续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2、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是本课书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词到苏轼,是一大转变。他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词体也由形式的解放进而为内容的革新,形成了豪放词派,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词篇。

  (板书课题)

  2、写作背景

  苏轼出狱后被派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遣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每天早饭后他就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到过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

  苏轼游赤鼻矶,据前后《赤壁赋》所记,共有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一年里。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45岁,所以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

  3、关于《念奴矫·赤壁怀古》

  《念奴娇》是一首怀古词,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时期。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即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在词中写的就是游览这个“赤壁”的所见、所想,借咏史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这首词写古迹、记古人、古事只是一种艺术手段,以古比今,言志抒情才是核心目的。

  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报负,但是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来黄州之前,因写诗讽刺新法曾经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是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心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旷达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足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景仰的英雄,但是这里并不展开写,而是转而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慨叹,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止不住内心情感的激荡,颇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

  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提,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作用,到下片再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英雄形象就格外鲜明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指挥赤壁之战时正是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率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娴雅,沉着应战,谈笑间,巧用火攻烧掉了敌人的战船。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

  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于是引发了“人生如梦”的感叹,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出世与人世的精神矛盾,而苏轼是其中最达观洒脱的一个。所以在他的词中虽然也常有消极苍凉的思绪;但是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

  4、关于《定风波》

  《定风波》也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述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教师范背《念奴娇 赤壁怀古》。学生划出节拍,按范背提示标出韵脚,然后诵读。

  韵脚:物、壁、雪、杰、发、灭、发、月。

  2、思考、讨论:谈谈词人在赤壁所见所想。

  【明确】上片写所见之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起笔开阔,大江汹涌奔腾,使人想见锦绣山河中产生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垒”两句点出赤壁所在,点出所想之人:周郎。“乱石”三句转为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宵,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江山如画”一句是在这雄伟画卷中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一时多少豪杰”又转到写人。

  下片将上片提及的周郎作了扩展。美景美女衬英雄,更见周瑜潇洒英姿,“羽扇”三句写周瑜战场上的从容儒雅,词人渴望自己能像公瑾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也表明他渴望萎靡难振的宋朝有如此英雄来扭转乾坤。“多情”后四句,是词人由他人想及自己。人生几何,何苦烦忧,还是放眼大江,举酒赏月吧!一位旷达明理、善于自解自嘲的词人形象跃然纸上。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浑然为一。

  3、【提问】《念奴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

  【明确】以景衬人,以他人衬自己,是这首词中的两层衬托。词的主旨也在衬托中得以强调。

  4、【提问】《念奴娇》的上片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特别提出“人道是”三个字?

  【明确】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现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而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黄冈的赤鼻矶。用“人道是”这三个字,表示作者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怀疑的,是说人们传说是如此,而自己并不坚信。

  5、【提问】“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几句的主语是谁?

  【明确】对这几句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主语是周瑜,因为它是承接上文的,是词人想像周瑜心恋故地,神游古战场,与词人相遇,笑话他功业未成而华发早生。大多数人认为主语是苏轼。是苏轼自己神游故国,自己笑自己自作多情,使得华发早生。细究词意,我们还是认为第二种理解更为确切。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

  6、【提问】如何理解《定风波》所抒发的感情?

  【明确】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词人却用平静的口气劝导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风雨中漫步徐行,吟诗长啸,的确是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手持竹杖,脚踏草鞋,远比官服车骑来得轻捷、自在,已是“竹杖芒鞋”的装束,谁还会害怕失去什么?“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这一句,充满艺术的张力,一下拓宽了全词的境界。苏轼一生坎坷,屡经政治风雨洗礼,但是这也磨练了他的顽强意志,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这才是苏轼最具魅力的人格光辉。

  词的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刚才还是风雨大作,转瞬间,“山头斜照却相迎”,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化,反复无常,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呢?词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7、【提问】对《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应如何理解?

  【明确】这两句是说,虽然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而自己却像平时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一样坦然,一样毫无畏惧。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他显然是用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

  总结、扩展

  句不离篇,并非一枝独秀;篇不离句,篇因句而生辉。

  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两首词,进一步体味词中意蕴。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附:板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所见:大江 淘浪 风流人物

  乱石 惊涛 多少豪杰

  所思:周郎(雄姿英发) 自己(早生华发)

  高二语文下册《苏轼词》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及苏轼词作的写作背景,掌握苏轼创作的有关知识。掌握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艺术风格。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词作所要表达的思想领袖人物情感,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鉴赏词的写作技巧,学习烘托的手法和从生活小事中提练哲理的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例词作中的“画面美”,品味词作豪迈、雄浑、壮阔的意境美。4、通过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理解词作中作者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的英雄气概。

  5、通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进一步理解苏轼及其豪放的诗词风格。

  6、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苏轼,了解其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感受他即使面对打击、身临困境,也能保持豁达、超然、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他俩的人格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熟读并背诵两首词,理解词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准备】PPT课件或录音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大家还记得《赤壁赋》中描写曹操的句子吗?我们一起来背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横槊赋诗,因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寥寥数语,一位纵横驰骋的政治家、诗人曹操的英雄便跃然纸上。我们惊叹一代文豪苏轼非凡的笔力和同样不俗的气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他在散文、诗歌、书画方面均有成就。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开北宋豪放词风。一生才气纵横,诗、词、文、书法都有很高造诣。作品有《苏东坡集》、词有《东坡乐府》。苏东坡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诗二千七百余首,词三百四十余阕,文四千余篇。苏轼如同一块兀立不动的基石,支撑着中国文学史。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四大家”。“绘画”工枯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东坡肉)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背景资料:北宋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次著名的莫须有之狱,苏轼以才华横溢而得到宋神宗的常识,成为政坛上的明星和文坛上的领袖。但是,他在政治中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还写了一些诗文以揭露和讽刺,引起了王安石一派话多官员的强烈不满,于是,他们从苏轼的诗文中找到罪证,用牵强附会的手法指控苏轼怀有谋反之心。苏轼被捕下狱,受尽严弄拷打,差点被判处死弄。最后,因为皇帝的怜悯,苏轼免了死罪,贬到黄州。苏轼住在黄州东城,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体现了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气度。)之后,被贬到黄州任轩练副使。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曾两次到此游览,写下了两篇游记和这首词。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三、诵读赏析、探究

  1、解题,初读,放录音。

  (1)解题:“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怀古: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目的还在于“写今”。

  (2)初读“感基调,明词意”--反复诵读,理解词意。

  整体感知性诵读提示:全词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即情感基调如何?)

  全词该用高昂激起的语调来读,不是用沉郁舒缓的语调来读?

  上下阕有没有区别?最后一句呢?

  学生自由诵读,同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作,然后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咏赤壁,以写景为主,描写了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壮丽景色,引发以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词的下阕主要刻画了周瑜年轻有为、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并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慨叹。

  (3)放录音,朗读提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提示:“东去、千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如画、多少”写奇景,重读动词、喻体,音调高,语速稍快。“大江、浪淘尽、风流人物、江山、一时、豪杰。”写壮景发慨叹,语调较高,语速缓。“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叙述,语调平缓。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提示:前急后缓,前高后低,声音变化表现二人的反差,重读划线部分。

  (4)补充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后人还以《大江东去》、《大江东》、《酹江月》作为《念奴娇》的代名。

  风流人物:此处指杰出的英雄人物。

  乱石:①陡峭不平的石壁。②群山。《释名》:“山体曰石”。

  小乔:吴国乔玄有两个女儿,都美貌出众,人称“二乔”。“大乔”嫁给孙权的哥哥孙策,“小乔”嫁给周瑜。唐代诗人杜牧有“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指的是曹操筑铜雀台,打算灭吴后将“二乔”掳为己有的典故。

  樯橹: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摇船的工具。这里是以局部代全体的借代修辞方法,用樯橹代全部战船,再引申整个水军。有的本子作“强虏”或“狂虏”,那就直指曹操的军队了;灰飞烟灭:被焚烧成灰或烟飞散消逝掉,形容曹操的军队遭火攻后的惨败。

  江月:临照在大江之上的月亮。

  大江东去:介词,向东

  淘:淘洗

  风流:英俊潇洒,事业有成

  穿空:向上,刺破青天

  拍:击,打

  英发:卓越不凡,英姿勃发

  灰飞烟灭:像……(灰,烟)一样

  多情应笑我:倒装,应笑我多情

  尊:通樽装酒的器皿

  2、再读“品语言,入意境”

  (1)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怎样引起下文的?应该以怎样的语速、语气、语调去读?

  【明确】①词的开篇“大江东去”,即将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淘尽”一词与“千古风流人物”搭配,饱含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人生短促而事业难成的喟叹,于豪迈雄浑中又融入一丝“苍凉悲叹”;同时将下文“周瑜”的身份归入“英雄之列”,自然而然引出对他的歌颂。③“大江”二字应缓势低起,“东去”重读且拖长,“东”字音调渐扬至高,“去”字音调本为仄音,应慢慢转入降调,似有极目远眺、不舍逝去之恋;“浪淘尽”语速稍快,“尽”字重读,似有无力挽狂澜之势,“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千古”“风流”二词渐渐加重语气,“风流”拖长,应充满对英雄的歌颂、缅怀之情。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属于哪种表达方式?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应该怎么读?

  【明确】这一句属于表达中的记叙,点出了作者怀古的内容,交代出词人心中的英雄--周瑜,确定了本词要塑造和歌颂的对象。这两句中速、较为平直、客观的叙述性语气朗读即可。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中,哪些词最具表现力?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说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对下文周瑜形象的刻画有何作用?该如何朗读?

  【明确】①动词“穿”“拍”“卷”与形容词“乱”“惊”“千堆”等最具表现力。我们面前似乎出现了似千军万马在奔腾、百万雄师在咆哮的壮阔江面,耸入高空的悬崖峭壁挡住了长江的行程,一层又一层的滔天大浪被激起,它们气势磅礴地冲击着两岸的礁石,又被一层层地击碎成千堆万堆的雪沫,寒气扑面而来,轰鸣声震耳欲聋,大地瑟瑟颤抖……②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雄奇险峻、惊心动魄的画面,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而这恰恰就是英雄当年活动的典型环境,作者也是用这些夸张了的景物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英雄气概。③这三句动词重读,语速急促,充满气势,语调慷慨激昂,很好地渲染出了那种雄浑、壮阔的意境。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在全词中起何作用?如何朗读?

  【明确】①本句对景抒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山如画”是对前面所写景物的总括,将这些具体景物收拢起来,成为一幅雄浑壮美的`图画;“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转为写人,引出对周瑜的具体刻画。②本句紧承前句急促紧凑的语速之后,渐渐转入舒缓,充满豪迈之情。

  (5)小结上阕。

  3、三读“展想象,塑形象”

  (1)“遥想”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遥想一直到“灰飞烟灭”。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他心目中的英雄的?

  【明确】先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以美人衬英雄,突出他年少风流、奋发有为。“雄姿英发”是刻画周瑜形象的关键句,突出其英姿勃发的气质;“羽扇纶巾”描绘他的服饰装扮,现其儒雅娴静之风度;下阕“谈笑间”写其神态,突出他大敌当前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潇洒;“樯橹灰飞烟灭”与前面的“谈笑间”又构成了时间短而战绩丰的鲜明对比,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3)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瑜的形象及赤壁之占的场面,仔细体会作者为我们塑造的这位古代英雄形象。

  【明确】请学生自由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赤壁之战”时周瑜的形象。若有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更好,可结合小说与词作以及自己的理解去描述。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上诸方面进行充实,可适当地加入一些战争场面的描绘,力求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周瑜的英雄形象。

  (4)“遥想公瑾当年,……灰飞烟灭”几句该如何读?

  【明确】“遥想”二字为领起词,故应稍缓、延宕,有追忆之感;“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以比较平直、舒缓的叙述性语调语气朗读;“雄姿英发”语调上扬,重音在“雄”和“英”上,充满仰慕歌颂之情;稍事停顿之后,“羽扇纶巾”渐入平直,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时,语调渐升,充满豪情与歌颂。

  4、四读“析主题,悟情感”(探究交流)

  对主题的理解以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1)赤壁之战中,有那么多的英雄,包括我们在《赤壁赋》中作者极力歌颂的“一世之雄”曹操,作者为什么只对周瑜钟爱有加?这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与最后几句的感慨有何关系?

  【明确】作者没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小了;没有写曹操是因为曹操在这次战争中最终以失败告终;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通过周瑜这一形象,可以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到作者本人,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与《赤壁赋》中的哪些语句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及作者的生平,谈谈你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你觉得作者此时悲观消极吗?

  【明确】这两句与《前赤壁赋》中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有,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子与子之所共适”所表达的感情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来看,诗人在上阕中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赤壁江山图,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其实更是作者旷达胸襟的体现;下阕又集中笔力刻画出少年英雄的周郎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功业早成的周郎的仰慕、向往,借此表达自己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和悲叹。在这种意义上,“人生如梦”不是一般虚无的消极,而是对时光疾逝、功业不成、“早生华发”的感喟,多少有些低沉,但与其说是消极,还不如理解为作者借“酹江月”寻找到了一处宣泄苦闷的出口。最后的这一举动,传达出的是一种与山河、明月、自然完全融合的达观、超脱、豁然情怀。

  (3)最后几句应该怎么读?

  【明确】语速放慢,语调稍低沉,充满感慨、缺憾、喟叹之情,但不可太过低沉悲伤。

  (4)小结全篇。

  5、五读“找规律,寻方法”

  (1)怀古诗常见情感:借历史古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抒发怀才不遇的感伤,寄寓忧国伤时的情怀,感慨昔盛今衰的兴替。

  (2)怀古诗常见结构及手法: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抒己志

  手法:对比、虚实结合、借景抒情、运用典故、借古讽今

  (3)鉴赏思路:

  读懂注解,弄清历史背景(作者“怀”什么“古”)

  知人论世,领会作者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深入分析,体悟作者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总体把握,分析艺术手法(对比、虚实结合、借古讽今)

  6、《雨霖铃》与《念奴娇》比较鉴赏,体味豪放、婉约两派词风的不同。

  (1)教师提供以下诗论,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苏轼“豪放”的词风。

  ①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②苏辛,词中之狂。

  ③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④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

  (以上②③④则摘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2)比较阅读《雨霖铃》与《念奴娇》

  (3)《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营造出这种豪放、壮阔的意境的?

  【明确】先是描绘一幅雄伟奇峻的赤壁江山图;接着塑造了英姿勃发、才华过人、建立了赫赫战功的古代英雄周瑜的形象;最后直抒“人生如梦”的苍凉慨叹,以及“一尊还酹江月”的豪举,融景物描写、人物刻画、情感抒发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壮阔、雄浑的和谐意境,不愧为“豪放派”的代表作。

  (放录音,师生齐背全词。)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仔细品味词作雄浑壮阔的意境。

  2、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将词作中描绘赤壁景物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景散文,或者将刻画周瑜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人的记叙类短文。字数200以上。

  第二课时《定风波>

  一、复习、交流、检查

  1、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名背诵)

  2、交流短文。(自由交流)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李白有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正是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在出世入世之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下,他用如花妙笔,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醒的名句名篇,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被贬黄州时的另外一首词《定风波》。

  三、放录音,交流初读印象

  1、请翻译前面的“小序”,了解这首词的写作缘由即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被贬的岁月里,他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而他却能以超人的旷达的胸襟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集中体现了苏轼“失之泰然”的大胸襟,大气魄。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词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2、朗读并试背诵全词,读出词的音乐节奏美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理解词意。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轻逸,洒脱,从这句就能看出作者的心情极好,又是雨中漫步树林,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句显示出了作者期望缓步慢行的心态,仿佛不想迅速离开,又好像还有某种思念和想法在心头。“谁怕?”作者怕什么呢?从后句可以看出是怕雨水打湿了衣服,但是作者却有“一蓑烟雨任平生”,也就是有雨衣,“蓑”就是雨衣的意思,我有雨衣在身这一生又何怕这朦朦细雨呢?这一句好像是在说作者的身世,作者一生不得志,却从不气馁,大有“何怕浊烟迷人眼,我有正气存人间”之势!

  (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这句交代了作者喝过酒,有些微醉。而且交代了时间--春天,依我看好像是在一个春天的早上,早上的春风会比较冷,从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可以看出树上已经有叶子了,又是下雨,应是清明前后了。(这是我自己推断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初春会比较干旱,所以有“春水贵如油”一说,但是清明前后会雨量充沛,故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一句诗,而且清明前后的雨就是纷纷小雨。所以这首词描绘的时间应该是在清明前后的一个下着毛毛细雨的清晨。作者微醉却被夹着凉意的春风吹醒,发现太阳已经从山后升到山头斜照着欢迎他了。此处就是雨过天晴了。从这句“山头斜照却相迎”的“迎”字也可以理解出是在早晨。早晨都是太阳相迎,而黄昏则是日落相送。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句就不难理解了,“回首向来萧瑟处”说明作者已经走出了竹林,开始回家了。“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是说这天气是正好了,细雨刚过太阳初生,正好赶路。但是这一句也暗示了作者将来的日子会比较平淡,道出了作者想实现自己理想却不得志的内层含义。

  4、请学生交流预习阅读本词的“初步感受”,或者提出疑问。

  四.阅读探讨,深入探究。

  ⑴整体感知:

  上片:风雨中,我自踏雨吟啸,怡然自乐。写冒雨徐行的心境;

  下片:风雨后,蓦然回首,一片云淡风清。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

  ⑵阅读思考:

  ①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能够体现出作者对途中突然遇雨这件事怎样的态度?

  【明确】面对突然的变故,毫不在意、坦然处之的潇洒、平静、旷达、超脱。

  ②词的上阕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态度?

  【明确】“莫听”“何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芒鞋,即草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况且,我这么多年,不就是这样风风雨雨过来的吗?此际我且吟诗,风雨随它去吧!]

  ③词的下阕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仅仅是对雨过天晴之后自然现象的一种概括吗?请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谈谈你对这句词的理解,它包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不是。这是一句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句,意为风雨之声,与上阕的“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不管是风吹雨打,不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了虚无。这反映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旷达胸襟,也反映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下片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料峭春风”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刚才是带酒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而并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始感微凉,而山头夕阳又给词人送来些许暖意,好象特意迎接他似的。“相迎”二字见性情。作者常常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这也就是他的旷达之处了。“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向来,即方才的意思。“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陶渊明的退隐躬耕,是词人所仰慕的,但终其一生,词人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退隐。质言之,他所追求的并非外在的“身”的退隐,而是内在的“心”的退隐;所欲归之处,也并非家乡眉州,而是一个能使他敏感复杂的灵魂得以安放的精神家园。]

  ④学生自由讨论:你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首词对你有何启迪?

  【明确】从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去谈。写作方法方面--由生活小事阐发人生哲理。

  ⑤你认为上下片的重点句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关键句)

  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镇定从容,洒脱旷达。

  下片: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⑥如果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归。(超凡脱俗)

  ⑦作者在词中又是如何表现他的人生态度的?(手法)

  一语双关:自然风雨--人生风雨

  以小见大:生活小事--人生哲理

  人生态度:旷达超脱

  五、再次有感情朗读全诗,体会诗人感情。

  六、归纳小结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苏轼自是有“兼济天下”的雄才大略,然而在政治生活中却屡屡受挫。是什么让他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是什么让他依然能微笑面对生活?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之相比是不是微不足道?虽然隐居江湖并非他的本意,但是他能够勇敢的接受现实,并且乐观快乐的生活。这种旷达的胸襟足以让我们受用。(多媒体展示)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

  七、作业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道路难免坎坷曲折。汪国真有诗曰:“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环境可以影响心境,心境也同样也可以影响环境。可以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偕忘境界的能有几人?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是否还能做到洒脱,是否还可以且行且歌?学完苏轼的《定风波》你对人生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写400字的心得体会。

  2、背诵《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苏轼词两首》教案】相关文章:

高二下册语文《苏轼词两首》优秀教案03-29

高二语文《苏轼词两首》原文和鉴赏03-29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教案《李商隐诗两首》12-13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李商隐诗两首》教案11-18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李商隐诗两首》教案10-29

高二语文《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案04-04

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册《李商隐诗两首》教案11-07

高二语文《柳永词两首》教案及教学反思03-19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雷雨》原文05-17

人教版高二语文《劝学》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