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2024-06-13 16:48:07 八年级 我要投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热门)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热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生字新词,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手法。

  2、诵读课文,读出文中的激情与豪气。

  3、学习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教学过程

  一、作者,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题目:《白杨礼赞》,“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题目意思是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二)自主解决生字和新词。开垦主宰倦怠倔强婆娑虬枝伟岸傲然宛然秀颀鄙视妙手偶得坦荡如砥潜滋暗长恹恹欲睡旁逸斜出不折不挠

  三、精读课文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选两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一)作者开篇即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中间又几次出现意思大致相同的话。找出这些语句,说说它们与标题有怎样的关系,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的。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白杨树力争上游,笔直的杆,笔直的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

  (二)顺着感情的脉络梳理课文内容,探讨下面的问题。

  1、文章开篇入题,紧接着又宕开一笔,用一大段文字描写高原景象。作者描写了怎样的高原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坚强不屈的品格和傲然挺立的形象。

  2、本文写法有扬有抑,富于变化。试找出相关的段落,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3、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楠木,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的愤恨和鄙弃)

  4、作者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既“极普通”又“不平凡”,这样表达是否矛盾?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白杨树普通,不平凡。白杨树象征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象征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四、练习

  背诵课文第6—8段,思考:白杨树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层层深入地把这种意义揭示出来的?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个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质朴,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蚀》(包括《幻灭》《动摇》《追求》),《子夜》《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

  二、故事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消极抗日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文学常识

  抒情散文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四、理解词义

  1、礼赞:表示尊敬和赞美。

  2、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3、无边无垠:形容范围极为广阔。同“无边无际”。

  4、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砥,磨刀石,宽平的意思。

  5、潜滋暗长:暗暗的生长,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6、恹恹:精神不好,困倦的样子。

  7、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8、不折不挠:折磨不了,压迫不倒,形容意志坚强,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服、退缩。

  9、纵横决荡:纵横驰骋,横冲直扫,冲杀突击。这里是指到处同敌人进行激烈战斗。

  五、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段):开篇点题,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②-④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⑤、⑥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⑦、⑧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第⑨段):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积累重点字词:

  了解我国航母及舰载机概括。

  整体感知内容,训练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揣摩新闻特写的写作方法:品析简洁的语言,详略得当的手法。

  感受祖国的强大,激发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掌握新闻特写的方法,学会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处理的详略。

  教学过程:

  步:检查预习积累,夯实基础,习惯培养。

  重点的字积累:着陆凛冽默契殚精竭虑镌刻桅杆娴熟一丝不苟浩瀚

  多音字:着着陆高着儿着火调调动调动载三年五载载人重点词语积累: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镌刻:雕刻

  浩瀚: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娴熟:熟练

  背景介绍: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XX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本文报道的就是这场训练的情况。

  第二步:初读课文,把握整体内容,划分结构

  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句有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在县里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划分结构:

  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一着”和“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

  研读第二部分,分析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突出而又生动形象地表现当时紧张而又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着舰“的艰难危险性之大,语言生动形象,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使读者为之捏一把冷汗。

  读12-15段的对话描写体会简洁的语言描写和详略的处理。

  对话描写,语言简洁准确,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让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个高端的试验事件更加平时,为读者揭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简简单单的对话,简简单单的口令,是对当时紧张、严肃、庄重的`气氛的最好诠释,在那样一个紧张的时刻,容不得人有半个多余的字。

  细读地18自然段,看一看本段重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及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对偶和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句话。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舰载机着舰时的浩大的声势,具有感染力。运用细节描写,“尾钩牢牢地挂住“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舰载机着遇到到第二道阻拦索的情形。”滑行数十米“”稳稳地“描绘出舰载机着舰遇到阻拦索后停下来的情景。

  本段在详略的处理恰到好处,真实生动的再现了惊人的一幕。

  第三部分,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现场人的情形,有何作用?

  表现了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侧面描写表现了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第四步:拓展延伸

  有人说,这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讯。情结合内容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叙事完整,铺排有序;重点突出,主次分明;采用排比、比喻修辞手法。

  第五步:布置作业运用特写镜头描写法,写一个给你深刻印象的镜头描写;校本作业。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文章内容,欣赏作品朴素平实而饱含真情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朱德母亲的优秀品质,深入领悟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培养学生的亲情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选材精当、典型、合理的谋篇布局,语言朴实于平时中见深刻的特色。

  三、教学时数:

  一学时

  四、教学过程

  (一)事例导入调动情感

  1、看幻灯片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一个姑娘,想要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年轻人听了连忙去向他母亲要那颗心。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就挖出自己的心教给儿子,年轻人高兴的捧着母亲的心去见自己的情人。可是,路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那颗还滴着鲜血的母亲的心连忙问:“孩子你摔疼了吗?”这,就是母亲心。天下母亲各有各的不同,但有一点:心是相同的!我们何以为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

  2、学生交流课一下,搜集有关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的材料。(幻灯片:作者像)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幻灯片显示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

  2、听录音配乐范读。思考:作者着重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

  3、快速浏览获取信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默读或跳读,用笔标出关键词语。

  4、交流收获。交流句式:“初读课文,我读出了一位的母亲,她表现在”。小组内先交流,各小组再派代表归纳总结,运用概括中心句的方式。各代表概括一件事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例如:我读出了一位善良的母亲,她表现在家庭贫困还救济穷人。

  (三)因势利导理篇章结构

  作者对这位平凡而有伟大的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文章没有用完整的故事情节、细致的描写来表现人物,而是通过典型的事例来展示人物形象的。那么回忆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优秀品质就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1、质疑: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的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2、学生思考、讨论、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朱德同志得到他母亲去世的消息痛定之后,母亲一生的重要事迹和优良的品德以及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就一幕一幕的映现在作者的脑海里。

  课件显示事件列表。

  小结: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选材、组材。以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横向顺序纵横交叉、点面结合。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头绪繁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

  (四)赏读课文感悟升华

  1、提问: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那些丰富的感情?

  学生议论: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赞扬”“感谢”

  2、教师肯定同学们的看法。进一步提出: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3、学生议论。教师总结:“爱”是基本感情,是全文的感情基调。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4、让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节在全文中有何作用?与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有何作用?

  明确:①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②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5、这位伟大母亲逝世后,当时延安各界为她举行公祭。

  党中央挽联:八路公助,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毛泽东同志挽联: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不愧劳动阶级完人。

  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朱德同志如何报答母亲深恩的呢?请一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最后两自然段。然后讨论、交流,作为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明确:①痛悼母亲的离去

  ②对母亲的高度评价

  ③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作者把对母亲的爱与对人民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有机的结合起来写的?这给我们那些启示?

  启示:我们要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解放天下劳动人民为己任的崇高思想,艰苦朴素的精神,宽广无私的胸怀,坚定的革命意志,为实现祖国的“四化”大业而奋斗。

  6、总结文章中心

  7、小结:谁都有自己的母亲。母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广。我们应该像母亲爱我们一样去爱她们。谈一下自己如何回报母爱?

  (五)拓展延伸培养亲情

  自选题:

  1、收集关于母亲的名言、诗文,做一个交流活动。

  2、亲自实践:感受母爱,回报母爱。

  A:给母亲写一封信,表达感激之情。

  B:亲手为母亲做一个礼物。

  C:为母亲做一次家务,体会母亲的辛劳。

  D:为母亲洗一次脚,你想对母亲说什么?

  3、在《白发亲娘》的音乐中结束本堂课。

  《回忆我的母亲》赏析

  《回忆我的母亲》开门见山,用简洁明朗的开头给全篇定下了自然清新的基调: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的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质朴无华的语言,既交代了文章的写作缘起,又高度概括了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成为全篇回忆母亲优秀事迹的一个十分清晰的总的枢纽。

  这个简洁明朗的开头,形成了一种质朴洗练的风格。文章思路畅达,线索清楚。先由家史写起,依次介绍了钟太夫人多方面的事迹:“是个好劳动”,“聪明能干“,“性格和蔼”,“同情贫苦的人”及支持慰勉作者献身革命事业等等。全文用口语写成,没有那些令人头晕目眩的形容词,是无产阶级优良文风的体现。

  在这篇回忆性散文里,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出了母亲一生的经历,同时又兼顾了体现母亲崇高品德的几个方面。这么一来,恰当而又自然地突出了这位革命母亲的最大特点:热爱劳动,支持革命。读后给人留下了经久不忘的印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一、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悌廉洁科,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求为扬州六合丞。因简傲纵酒被劾,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中,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工诗赋,尤擅五言诗。其诗多写饮酒与田园隐逸生活,平淡质朴,不染梁陈雕琢浮华旧习,于唐初诗坛独具面貌。

  二、故事背景

  王绩入唐后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中以足疾罢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之时。

  三、课文翻译

  原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东皋:地名,在今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皋,水边高地。

  薄暮:傍晚。薄,接近。

  徙倚:徘徊。

  依:归依。

  落晖:落日。

  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采薇:采食野菜。

  译文:黄昏伫立在东皋怅望,徘徊着不知归依何处。每棵树都披上枯黄的秋色,每一座山峰都涂上余晖。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大家相对无言并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放牧的人赶着牛群回家。

  四、问题归纳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有何作用?首联写傍晚诗人在东皋伫望山野秋景及感受。这两句诗以平平淡淡的叙述,写在暮色之中,诗人伫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且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平静色彩,表现了孤寂无依的彷徨心情。同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2、赏析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句诗的精妙所在。

  颔联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棵棵树木已染上萧瑟的枯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余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

  3、赏析“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颈联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练。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

  4、试着赏析颔联和颈联。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野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显得那么自然和谐,令人不能不沉浸,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秋景之中。这最后两句完全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采薇的隐逸之士。

  五、课文主题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课文内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传主是先后两次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居里夫人。作者艾芙·居里是居里夫人的次女。

  课文节选的这部分内容主要记述了居里夫人和丈夫比埃尔·居里在棚屋中通过艰苦努力,终于在沥青铀矿里提炼出镭,见到镭的“美丽的颜色”的过程。

  文章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6段),集中描绘简陋、恶劣的工作场所环境。第二部分(7—19段),记述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的科研工作。第三部分(20—26段),描写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通篇文章用含蓄委婉,富有情味的语言,既为我们再现了居里夫妇提炼出镭的科研过程,也为我们展现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忘我奉献的人格魅力。

  学情分析:

  一般学生都对本文的传主居里夫人有所了解,知道传主的主要科学成就和人格品质,所以,学习起来有一种心理上的亲切感。另外,八年级学生已经阅读过较多写人散文,具备阅读写人散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比如知道要以事写人,要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要融入作者的情感等。同时,通过对前一篇课文《列夫·托尔斯泰》的学习,对于传记类作品有了初步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传记的特点,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适度想象等,已经形成基本认识。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人物特点。

  2、探究文章多角度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

  3、品味语言,发现人物内在美。

  教学重点:

  1、准确把握人物特点。

  2、品味语言,发现人物内在美。

  教学难点:

  探究文章多角度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

  教学创意:

  因文识人,因人析文;揣摩品味,体会情感;合作发现,自主建构。

  教学流程:

  一、我知道:印象中的居里夫人

  (一)师:中国有句古话叫“巾帼不让须眉”,把这句话用在法国女科学家居里夫人身上再合适不过了。那么,关于居里夫人,同学们了解多少?

  (二)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居里夫人科研和生活的资料或小故事。

  (三)师: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这些资料或小故事,用“我认为居里夫人是一个的人”评价居里夫人?

  学生自由回答。

  (四)今天,我们来学习由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为自己的母亲所写的传记《居里夫人传》的节选部分,看看她笔下的居里夫人形象和我们印象中的居里夫人是否一致。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拉近学生与传主、文章的心理和情感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不必做过多过高要求,主要由学生言其所知,为下面的学习做心理铺垫。)

  二、我印证:文章中的居里夫人

  (一)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文中能表现居里夫人科学精神或个人品质的句子。

  (二)小组内交流。

  (三)班级内交流。

  示例:我认为居里夫人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例如文章第9—11段写居里夫人选择男人的职务,她的工作虽然艰辛,但她一直坚持往下做,可见她对科学的热爱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打破固定的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人物特点的思维模式,变换角度,引导学生找出具体事件印证自己对人物的评价,既引导学生重新关注文本,加深对课文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我发现:多角度的表现手法

  (一)教师置疑:一般的传记作品都是由作者对传主进行客观地叙述,但是在本文中,却有多处由居里夫人自己来说,如文章第5、6、11、14、15段引用的居里夫人的信札、日记,这是否合理?

  (二)学生朗读上述段落,小组讨论。

  (三)班级交流,教师点拨。

  明确:大量引用传主自己的信札和日记中的话,既为读者补充了未知的历史细节,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大大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使人如临其境,仿佛随传主回到了历史现场。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理解文中大量引用传主自己信札和日记中的话的作用是本课学习的一个难点,但不能由教师生硬抛出结论,而要引导学生先读再思,教师在关键处加以点拨。)

  (四)除了引用传主自己的信札、日记,文章还使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讨论明确:侧面描写(如第2、3段),通过写棚屋的简陋和条件的艰苦,侧面表现居里夫人不畏艰辛的科学精神。正面描写(如欣赏“美丽的颜色”部分),写出了居里夫人在巨大的成功面前的谦逊、低调。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此环节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特点,而非单一的以事写人、正面描写。)

  四、我品味:含义隽永的语言

  (一)师:文章在正面描写居里夫妇想象、欣赏“美丽的颜色”时,语言特别有味道,人物形象和场景特别令人印象深刻,是全文的华彩部分,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二)学生朗读,注意重读、语速、标点符号。

  ①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②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③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么?”

  ④“看哪……看哪!”这个青年妇人低声说着。

  (三)师生共读。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此处美读课文,主要在于引导学生从作品内容逐渐深入到语言赏析,从而突破另一个教学重点,教师要做好示范。)

  (四)赏析课文标题“美丽的颜色”的含义。

  明确:“美丽的颜色”既是指镭的颜色,也比喻居里夫妇对待科学的精神和品质。

  《美丽的颜色》教学反思

  一、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使朗读的功能得到酣畅淋漓的发挥。”

  朗读,是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将朗读贯穿教学,不断地去钻研朗读的技巧、方法,并将其细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方法,以更好地与理解文本融合。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速、语调、语气进行朗读,以表现自己的理解。学生的语感更是在反复诵读、涵咏、品味中逐步形成的,桥这头的读者,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走向桥那头的'作者。我想,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恰恰是在守住语文教学的灵魂。而本节课在朗读指导上,还应更细致些,在前后内容勾连,具体情境中去朗读,才更易使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走进画面,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借助资料链接拓展知识,文本不是语文课堂教学唯一的阵地。

  教师应常常把文本当成一扇“窗口”,扩宽文本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通过它,了解更多的知识,既加强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把握,又增加了语文知识的外延和内涵。比如,本节课链接了原传中的一段话,以帮助学生理解居里夫妇不仅是一对亲密、默契的伴侣关系,更是相濡以沫、志同道合,为了共同理想而并肩作战的战友关系,这是一对彼此嵌入灵魂的伴侣。但是,链接资料、知识教学的穿插,既要“得体”,又要“得法”。

  三、钱钟书先生说过:“积小以明大,而又举大以贯小”“方概知全篇或全书之指归”,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沉浸文本,同时又应“以大观小”,建立学生阅读中的整体感。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所以,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必须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并且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有助于学生正确、熟练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学会“咬文嚼字”,在阅读中理解、咀嚼、品味文本的语言。本次教学也是紧贴着文字,采取咀嚼型品读,在朗读中分析,用分析促朗读,把学生的思维由感性的彼岸滑向理性的彼岸,养成细腻感受文本和深入阅读的好习惯,提升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以提高语文素养。

  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品析语言文字,理解“美丽的颜色”的多重内涵。既有镭光的美丽,也有居里夫妇精神的美丽,更有两人之间温情的美丽,字里行间还流露出作者对居里夫妇这两位伟大科学家的爱慕和敬仰之情的美丽。品析角度包括修辞、描写、写法等,哪怕是细微之处的一个标点符号,但品析的角度还可以再多元化一些。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做到更全面的预设,选好品析的“点”,在学生的生成基础上,给出更具启发性的引导。

  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成功的教学,本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而我以为,本真、本色,就是好的语文课。当我们用语文之心去思考语文的时候,语文才能真正进驻到我们的内心,化作“美丽的颜色”,与每一位语文人做出许许多多美丽的相逢与碰撞。

  我们本身并不完美,也无须强求完美,但我们必须要知晓一个最普通的常识:行走,抵抗虚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一、重点词解释

  1、州:指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2、隅(yú):角落

  3、者:助词,表肯定语气

  4、费讳(yī):三国蜀汉大将军。

  5、登仙:成仙。

  6、尝:曾经

  7、驾:乘、骑。

  8、憩:休息

  9、于:在

  10、遂以名楼:用“黄鹤”命名这座楼。遂:于是;以,介词,用,后面省略宾语“之”。之,指代黄鹤。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11、列:记载

  12、存:保存

  13、之:助词,调节音节,无实义

  14、观:观看

  15、其:代黄鹤楼

  16、耸构:矗立的楼宇(指黄鹤楼),“耸构”与“高标”意思相同。

  17、巍峨:高大雄伟的样子

  18、最:的事物

  19、倚:靠着

  20、河汉:银河

  21、临:临近

  22、重檐:两层屋檐

  23、翼:古代建筑的飞檐

  24、闼:门

  25、霞敞:高敞

  26、窥:看

  27、井邑:城乡

  28、亦:也

  29、荆吴:楚国和吴国,这里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30、形胜:山川胜迹

  31、之:的

  二、作品赏析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第二层(第3至8句),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图经》云:"费讳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黄鹤楼始建成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吴黄武二年,(孙权)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最初修建是作为防守戍边的军事望楼:黄鹤楼虽然是-座军事哨所,名称却十分典雅,富于浪漫色彩的楚地子民自然会给它另外一些说法:本文作者基于此,转引《图经》云:"费讳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交代了黄鹤楼取名的由来,接着作者又旁征博引,提出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和梁任P的《述异记》都记载了关于黄鹤的故事,证明事实不虚,以增强黄鹤楼命名由来的说服力。仙人乘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作有。这样就给这座楼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作者之所以采用神话传说,是为了突出这座楼不同寻常之处,它曾是神仙到过的地方,这样写也是为本文主旨服务,为下文伏笔。

  第三层(第9至17句),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观其耸构巍峨,高标a伲弦泻雍海铝俳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前六句写楼的外貌:"耸构巍峨,高标a一组对偶,刻画楼的整体形象。句中的"耸"和"高"、"巍峨"和"a都是高的意思,重叠使用,铺陈楼的高大。"上倚河汉"写楼的顶端,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高:"下临江流"写楼的底部,进一步交代楼的地理位置,写出楼在江边,"重檐翼馆,四闼霞敞"这一组对偶句是对楼的建筑结构的具体描写。至此,作者对楼的外貌刻画,气势雄伟,读后令人胸襟为之一爽。"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一组对偶句写登楼的感触,正因为黄鹤楼高入云天,又临大江,所以登楼可以远眺周围城市乡村,弯下腰可以拍击萦绕大楼的云气和烟雾。一个"坐"字,说明无意观景而周围景物尽收眼底"俯拍"二字,构思别致,而"云烟"既能"俯拍",其身在高处可知:这两句虽未直言楼高,而一座直凌霄汉的高楼已历历如绘,登黄鹤楼如临仙境.难怪作者发出"亦荆吴形胜之最也"的感叹。"荆吴形胜之最"这一句,是对楼的重要性作了扼要而有分量的概括。

  以上几句对黄鹤楼景物的描写,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内有外,也有实有虚,行文变化多端,情趣盎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理解作者对昆虫的热爱之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3.学习赏析本文的语言,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4.激发学生对于《昆虫记》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批注发,赏析本文文学性与科学性兼顾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激发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圈点批注发、延伸阅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认识下作家法布尔笔下的《蝉》。

  二、初读谈感受

  “本文有情节,有描写,读起来更像小故事,是带文学性的说明文。我们读这篇文章时,除了要感受其中的趣味,更要关注作者是如何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客观记录蝉的习性与成长规律的,要学习其说明事物的独特方法,体会文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学生齐读这段文字,圈划重点,然后开始自读。(5分钟)

  谈感受:有意思、有趣味、细致,喜爱……

  (设计意图:本文是自读课文,先出示阅读提示作为前导,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本文的语言、作者的观察等方面。自学前,要求先行,效率更高。)

  三、再读细观察

  1.果然大作家魅力无限,看似一篇说明文大家也读出了无限趣味。

  ——法国戏剧家罗丹

  法布尔居然得到了这么高的评价,那我们今天一起来探一探究竟,看看法布尔是不是真如此厉害!

  2.我们就先来看看他的艺术家特质。艺术家会如何看?请你找一找,法布尔如何看?

  重点阅读文章第一部分。学生自学3分钟。请学生自主分享。

  研究的习惯、准确的测量、同类的比较、精确的观察、艰辛的观察……

  讲学生找出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教师总结:

  不但是用眼细致观察,还会用心带着坚持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法布尔比美术家的观察更难更不易!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阅读第一部分,能着重找法布尔如何看?体会法布尔科研的艰辛,观察的细致,从而发现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四、三读品语言

  作者赋予蝉人的心性和精神,读来生动活泼,形象风趣、饱含情感。哪些词句写得精彩又生动?请运用批注法,圈点,评析。

  学生自学——合作讨论——全班交流分享。

  配合朗读指导,体会语言的生动性。

  特别注意“称呼”“动词”等角度……

  教师总结:科学小品文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设计意图:通过圈点批注与朗读相结合,体会文本文学性的语言,提高同学们阅读《昆虫记》的兴趣。)

  五、四读悟情感

  1.出示同学们课前的疑问:最后一段话?

  法布尔也是个非常有思想的哲学家,那这段话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谈谈你们的理解。

  感受法布尔对于昆虫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介绍法布尔,介绍昆虫记。(资料介入)

  (设计意图: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法布尔这个大科学家的无限魅力。然后介绍其人,其书,作为名著阅读的导读课,引导孩子深入阅读整本书。)

  六、延伸阅读——《绿色蝈蝈》

  我们已经充分体会了法布尔在观察、写作和思考上的无限魅力!就带着今天所学的再次感受下法布尔这个大科学家如何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写,像哲学家一般地思?划出你认为精彩的句子,和同学分享。

  七、作业布置

  阅读《昆虫记》

  制作两张你最喜欢的昆虫的名片(图文并茂)

  【板书设计】

  蝉法布尔(科学家)

  美术家——观察细致、长时间

  文学家——生动、喜爱

  哲学家——思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

  【知识与能力】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弄懂句子的含义。

  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提高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1.重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第1课时

  《答谢中书书》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

  二、资料助读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齐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陶隐居集》等。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文题中的“答”是“回复”的意思。“谢中书”,即谢征,字玄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三、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

  1.生字注音。

  夕日欲颓(tuí)能与其奇者(yù)..

  2.重点实词

  (1)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2)四时俱备(四季)....

  (3)晓雾将歇(消散) (4)夕日欲颓(坠落)..

  (5)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

  3.一词多义

  夕日欲颓(将要)(1)欲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望)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念无与为乐者(连词,和)(2)与

  相与步于中庭(一起)自非亭午夜分(如果)(3)自

  自康乐以来(从)

  4.词类活用

  夕日欲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坠落).

  5.古今异义

  (1)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2)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精神萎靡).

  四、研读课文

  1.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2.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而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3.“答谢中书书”中的两个书该如何理解?

  书①:中书,南朝时候的官员称谓。书②:即书信,是文体的一种。由此我们知道,“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一封信。

  4.作者笔下的景色很美,请问,美在哪里?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五、课堂小结

  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今仁人智士用他们脍炙人口的文章写尽了山川草木的秀色,让我们去品味,让我们去感怀。其实,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用它那多姿多彩和真切自然的灵性感染着我们,只要我们用明亮的大眼睛,用宽广的胸怀去发现,去感悟自然,感受生活,我们的阳光将会变得更加灿烂,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无限的美好。

  六、板书设计

  总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仰视——高峰入云俯瞰——清流见底四季景答谢中书书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写景

  晓雾将歇日变景夕日欲颓

  抒怀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第2课时

  《记承天寺夜游》

  一、导入新课

  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板书课题)

  二、资料助读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三、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

  1.生字注音。

  解衣(jiě)藻荇(xìng)遂(suì)未寝(qǐn)....

  2.一词多义

  寻张怀民(寻找)寻未果,寻病终(不久)

  _

  3.古今异义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2)相与步于中庭(古义:院里;今义:庭子中间)..

  4.词类活用

  (1)相与步于中庭(名词作动词,散步).

  (2)怀民亦未寝(名词作动词,睡;卧).

  四、研读课文

  1.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2.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3.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闲人”二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

  “闲”字饱含着作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心情的寂寞,面对挫折逆境的豁达,面对孤独人生的感慨……也使我们看到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故其笔下的月夜才如此空灵、皎洁。

  5.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6.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句中无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写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字,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给人以一池春水静谧之感。“藻、荇交横”是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这个意境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随着苏轼的文字,赏到了与众不同的月景,更赏到了虽处逆境却依然廓然豁达的人生态度,相信大家从中可以获得一种人生的感悟。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苏轼: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如果大家对这位宋朝的大文豪感兴趣的话,建议大家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六、板书设计

  描绘————庭中月色

  贬官――→

  谪居

  追求————美好事物

  ,人生观F

  热爱生活、旷达处世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新闻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意识,提升对社会的观察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了解采访和选择新闻的`基本知识。

  3、进行采访实践。

  二、重难点(课时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采访和选择新闻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进行采访实践。

  三、教学过程

  (资料链接)(平板推送课前预习)

  1、新闻采访基本概念把握:

  新闻采访记者

  2、普利策奖(PulitzerPrize)

  (课堂合作学习)

  主问题一:怎样选择新闻?

  1、选择新闻的标准是怎样?

  选择新闻的标准就是新闻价值。必须是新发生的事实或新发现的事实:这个事实必须带有新的信息,这些信息必须能引起人们的普遍兴趣。

  2、如何进行新闻采访写作?

  (1)熟悉实际情况:新闻是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但是,寻找新闻却不能一开始就把眼睛盯在新的事实上,而必须首先熟悉旧的事实,熟悉了实际情况,就等于在脑子里画出了一条清晰的地平线。

  (2)要时刻处于采访状态。

  (3)要求记者具有新闻敏感。

  主问题二:如何获得采访线索?

  新闻线索是新闻事实的苗头或信号。有了新闻线索,有编辑部获得,然后指定记者去采访。但大多数新闻线索却要靠记者去扑捉。

  1、耳朵和眼睛的功力。

  2、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

  3、切身体验或身边消息传闻等。

  主问题三: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采访的理解,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展示,各组相互补充。)

  参考:

  1、对采访的题目的基本情况要了解。

  2、相关的资料准备:资料准备的内容非常广阔,不仅要有科技知识,还有各行各业的知识以及复杂的社会生活意识。

  3、研究采访对象:

  采访对象有两类,一类是只能作为提供他人或事实材料的消息来源,另一类本身就是报道对象,即新闻人物。

  4、问题准备:记者提出的问题,最好在采访准备好时就设计好,特别是初当记者的,应在本子上记上几个、十几个最重要的问题,做到心中有底。

  5、物质准备:照片,相关数据等资料。

  6、发稿准备。

  (课堂活动)

  1、小记者分组模拟采访

  教师提出参考主题(例如采访最近考试成绩优异的同学,采访食堂或小卖部工作人员,采访班上参加体训的同学等),学生分组进行模拟采访。

  2、自我总结模拟采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概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2、理解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的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最尊敬的老师;回忆性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重的作品。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字里行间,情真意切。

  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就是鲁迅离别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厦门大学写的,回忆了他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这篇回忆性散文带有较多的文学性,注意典型事例的描绘,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我们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排行第九,1874年生于福井县一个医生家庭,在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学。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东北医科大学,藤野先生到东京学耳鼻科,以后回到家乡──福井县木村开业。1945年8月11日逝世,终年72岁。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2、疏解疑难字词,读准字音,弄懂词义:

  绯红(fēi)油光可鉴(jiàn)标致不逊(xùn)匿(nì)名

  诘(jié)责托辞喝(hè)采适值抑扬顿挫深恶(wù)痛绝

  物以希为贵

  3、请你找出文中叙述时间推移和地点转换的词语,理清内容,列出结构简表。

  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在东京,见藤野先生前。

  第二部分(第4-35段)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处相识。

  第三部分(第36-38段)离开仙台,深切怀念藤野先生。

  三、理解人物

  学生采用跳读方式,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

  用“从__________的描述中,我感受到藤野先生的__________”的句式,表述自己的发现。

  (学生交流)

  1、外貌描写(白描)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讲课是“缓慢而很有顿挫”,衣着“模胡”,“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活透出先生的生活俭朴、不拘小节、不修边幅,治学严谨。

  比较、体会:

  老师觉得作者写的藤野先生不太漂亮,因此改为下面一段文字,可以吗?

  他,既有高仓健一样的体魄,又有三浦友和一样的相貌。脸色白而透红,眼睛大而明亮,头发整齐而又有一点波浪。他穿着一套笔挺的西装,洁白的衬衣上打着一条漂亮的领带,皮鞋擦得又黑又亮。一走上讲台,就用洪钟一样的声音说:“我,就是藤野严九郎。”

  不好,失去了特点,像电影明星,不像学者藤野先生。

  2、通过四件具体的事件,突出精神性格。

  A、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

  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

  B、为“我”改正解剖图。

  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

  C、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关心入微。

  D、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

  四、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人物外貌的白描,以及四件事情的具体叙述,写出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经历,既可信,又耐人寻味,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热情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2、课外搜集有关藤野先生的资料,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默写词语、拼音

  2、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抓住藤野先生的什么特征来进行描写?

  (2)作者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品质?

  二、深入理解人物

  1、同样是日本人,别的日本人是怎样看待中国人的?这种态度,最集中地体现在哪两件事件上?

  A、“匿名信事件”

  讥刺“我”得了教员漏出来的题目,才考试合格的。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xxxx,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前半句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对此的愤恨和抨击;后半句写出了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

  B、“看电影事件”

  做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枪毙,别的中国人在围观,日本观众在欢呼。

  “呜呼,无法可想。”

  ——反映出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

  C、这两件事各有什么侧重?

  匿名信事件——弱国国民受人歧视。

  看电影事件——中国老百姓的愚昧、不觉悟。

  2、与藤野先生相比,你觉得他“伟大”在何处?

  藤野先生在日本举国上下都鄙视中国人的风气下,能够做到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给予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尤其显得难能可贵。所以,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3、文中还写到哪些在日本的中国人?

  清国留学生、“我”。

  4、作者抓住什么特征,借用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抓住他们盘辫子的特征。

  运用比喻、夸张、反语,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嘲讽。

  5、文中哪些方面体现出“我”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A、对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

  B、记得“日暮里”,暗含家国愁思;

  C、记得“水户”,对爱国志士朱舜水的崇敬;

  D、对藤野先生的敬仰;

  E、把怀念藤野先生的深情,化为实际的战斗行动。

  三、课堂小结

  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爱憎分明地刻划了两类人物,并形成鲜明对比。一类是日本人:像藤野先生一样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日本人,也有像所谓的“爱国青年”一样,对中国充满鄙视、寻衅滋事的日本人;既有浑浑噩噩、麻木愚昧的中国人(清国留学生、围观杀人的百姓),也有怀着强烈爱国主义感情的“我”。这一切,都给我们的头脑形成强烈的冲击,不由感慨:要自尊自强,振兴中华。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2、课外查找鲁迅“弃医从文”的有关资料。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朗读课文有关章节。

  2、谈谈你对当今日本人的看法。

  (学生自由发言)

  二、理解主题

  1、作者为什么要到日本仙台留学,学习医学?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教师补充。

  资料一:

  鲁迅在《

  2、但最终鲁迅走了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3、是什么原因,使鲁迅“弃医从文”的?

  (学生概括陈述前两课时所学,加以总结、提升)

  “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是其“弃医从文”的两个原因。

  资料二:

  这两件事,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地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进而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资料三: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4、让学生再从文中找出例句体会。

  “但在那时,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5、从鲁迅的人生选择中,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三、探究拓展

  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A、离开仙台后,“不知怎地,……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B、珍藏藤野先生修改过的讲义;

  C、在寓居里高挂藤野先生的照相;

  D、把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化为继续斗争的勇气和行动。

  2、藤野先生对我的人生产生什么影响?

  “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在藤野先生的精神鼓舞下,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这种把与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谊和自身爱国思想融合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斗争融合在一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战斗性。

  3、夜深人静之时,面对东墙上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恩师已阔别二十多年,鲁迅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把握文章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的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A、学生写作;教师指导;

  B、学生交流。

  四、课堂小结

  文章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追述了自己当年为国为民而“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达了要同*斗争到底的决心。全文洋溢着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确实让我们深深反思: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布置作业

  1、以“研讨与练习”为凭借,综合所有的理解感悟。

  2、完成《语文同步训练》

  3、阅读参考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

  一、课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而,教学本文时,我主要采用讨论式教学,在引导学生在理清行文思路的前提下,通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感知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来进一步理解品味本文的重点语句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从而,挖掘本文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对语文高度的感悟、理解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20xx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十五课《散文二篇》中的第一篇。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散文,或写人记事,如朱自清的《背影》;或写景状物,如汪曾祺的《昆明的雨》;或议论抒情,如《散文二篇》。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了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前面的几篇文章的学习,也为《永久的生命》这篇这里散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学生以及学情分析

  虽然本班有尖子生,但是中等生和中等偏下学生依然是全班学生的主力军,因此,对于此类哲理散文的理解上,会存在些许的障碍。上课时,不仅要培养尖子生的,树立榜样作用,还要重视中等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愿意参与课堂,愿意走进文本,愿意探索他们未知的新领域。

  四、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作者,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感受欲扬先抑写法的妙处及欣赏富有哲理的语言。

  3、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难点:精读品味,欣赏富有哲理的语言及欲扬先抑写法的妙处。

  六、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合作探究法

  七、教学用具:

  PPT课件、投影仪

  八、课时安排:

  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诗歌简析:《有的人》

  本诗是当代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所以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诗歌通过两种人的对照,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倾注了无限深情,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而对高踞人民头上的人,则无情地揭露,表现出满腔的愤懑。诗歌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了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

  (生谈感受)

  (二)、导入

  宗璞曾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这样说过: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对此,大家是如何理解的?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当代作家严文井也有他自己的看法,让我们一起走进《永久的生命》!

  (板书: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

  (三)、初读感知

  1、作者简介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曾获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亦是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2、检查预习

  臼齿(jiù) 茸毛(róng) 蔓延(màn) 凋谢(diāo)

  洗涤(dí) 俯瞰(kàn) 遏制(è)

  (生注音,诵读并注意字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在此基础上理解识记,为后面理解课文做准备。

  3、通读全文,找出文中直接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情感的词语或句子。

  (1)我们都非常可怜!

  (2)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

  (3)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

  生反复诵读,体会其感情,并总结。

  4、写作手法:

  欲扬先抑。先写生命的易逝,人们的无奈与可怜,感情转入低谷;接着用“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一转,描写生命的神奇,个体生命有限,集体生命无穷,生命永久不朽,值得赞美;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要以爱情来赞美生命,感情高亢,给人以磅礴的力量。这样写,前后对比,把对生命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同时使行文有了波澜,更能够打动人心。

  设计意图: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同时,思考并理解作者面对生命,所书法的情感。进而教会学生这种不一样的写作手法——欲扬先抑。层层推进,对文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以完成教学目标。

  (四)、细读赏析

  请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谈谈这篇散文是如何体现严老的语言风格的(通俗易懂、感情充沛)?

  1、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2、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

  ……

  除此之外,文中还有很多富有哲理且意味深长的语句,学生可四人一组,讨论、探究,并形成文字性的结论。

  设计意图:学生在寻找语句的同时,会思考,会讨论,会分辨,进而组织语言,形成文字性的结论。不仅对学生说的能力进行了培养,也对学生的团结协作的合作性学习方式进行了再训练。

  (五)、主题探究

  关于本文的主题,有以下几种理解,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你最倾向于哪一种?

  ①每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是卑微、柔软的,但整个人类的生命却是无穷无尽的。

  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但它是强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艰难困苦所阻挡。

  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④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⑤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做有意义的事。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文本,组织语言,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本所蕴含的主题,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不同的理解,重点在于,怎么样才能结合文本,回归教材,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有理有据的表达出来,这是设置本环节的主要意图。

  (六)、拓展延伸

  请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写写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提示:对联、小诗、横幅或一句话,等等。)

  (联系学生写这方面的能力)

  设计意图:前面训练了学生读的能力,说的能力,本环节主要是训练其写的能力。在写的过程中,能够看出学生对本课的理解程度,也能够看出学生对于生命的看法,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体现。

  (七)、小结

  冰心在《谈生命》一文中这样说过: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生命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八)、作业

  (九)、板书:

  生命的易逝 可怜

  永久的生命 生命的永久 感动 欲扬先抑

  生命的赞歌 赞美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作者,把握课文主要观点,领悟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初步把握哲理性散文特点。

  3.探寻作者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永久的生命

  一、导入新课

  生命,总是令人深思。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家严文井的答案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阅读文章,把握文章观点

  1.世界上会存在永久的生命吗?阅读文章之前,请说说你对题目《永久的生命》的理解。

  明确:(1)没有永久的生命;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寿命,从生物学的角度以及自然规律来看,不会存在永久的生命。(2)有永久的生命;个体的生命也许总是有生有灭,但是生命总体却永远生机勃勃。

  【教学提示】

  是否存在永久的生命?这本是个有趣而深刻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思考,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或许,思维敏捷的同学已经有了超越表象的答案,这无疑更有利于文本教学。

  2.阅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明确:本文主要表达了“生命是永久的”这一观点。

  探究:请你在文中找寻支撑“生命是永久的”这一观点的段落或语句,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1)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理解:结合后文小草生长的事例可知,生命是“流动”着的,这个流动即小草随着寒暑。

  因为生命的整体是永久的,我们要在这永久的生命中留下光彩的一笔,同时又要意识到生命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一定的审美休憩之外,须立即报以百分之百的努力。

  三、板书设计

  永久的生命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本文是一篇说理性散文,其哲学内涵十分深刻,因此宜将体悟其人生哲理作为教学重点之一,但哲理思辨内容单纯靠讲解难以令学生深度把握。因此,本文各个教学环节,从把握课文观点到把握行文思路,由设置问题到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深入把握课文内容。

  不足之处:本文由于课时限制以及内容的难度限制,在哲理性散文的特点方面,只能让学生形成简单的印象,不能深入把握。

  第2课时 我为什么而活着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前一课时我们在学习生命具有永久性的特点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了生命的个体性特征。是的,生命如此短暂,正如前文的感叹,“我们都非常可怜”。那么,在有限的生命里,也许我们该做点什么,换句话说,也许我们应该首先弄清楚,我们为什么活着?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罗素是怎么阐释的。

  二、教学新课

  作者简介:伯特兰·罗素(1872—1970),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无神论者,也是二十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地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他的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等。

  目标导学二:把握文章观点,理清文章结构

  1.作者在标题中抛出自己的问题“我为什么而活着”,他在文中是如何回答该问题的?

  明确: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开门见山地回答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三个目标)是:第一,对爱情的渴望;第二,对知识的追求;第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2.请简要概括文章五个自然段的内容,并说说本文的结构思路。

  内容:第一段:回答标题所设下的问题,“我”活着的理由有三个,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第二段:具体阐释追求爱情可以给人带来喜悦,可以使人摆脱孤寂,可以让人领略到美好境界。

  第三段:讲述知识能增加人们对自然、科学、人类自身的了解,满足人类求知欲,给人带来无限乐趣。

  第四段:写人类的.痛苦促使着“我”不断努力,以期减少这痛苦,但“我”依然痴心不改,要为此奋斗。

  第五段:是作者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认为如此活着是有意义的。

  结构: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结构,采用直接说理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

  目标导学三:理解课文,把握内涵

  1.作者为什么把追求爱情作为活着的第一条理由?

  明确:作者说,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爱情可以带来狂喜;第二,爱情可以解除孤寂;第三,爱情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总之,爱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爱情,则是追求人生的境界。在这里,作者把爱情描写得极其美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2.作者为什么追求知识?你能说说知识给你带来了什么吗?

  明确:一是可以了解人的心灵;二是可以了解星辰为什么发光;三是能够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这三方面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人类、自然和社会。事实上,我们学习的知识,是人类在对世界的好奇心驱使下的创造,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有解开世界之谜的快乐,还有思考过程本身的快乐。

  3.作者活着的第三条理由是什么?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胸怀?

  明确: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作者耳边经常回响起痛苦的呼号,眼前浮现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在这里表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为拯救人类苦难的博大胸怀。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往往无能为力,这就使人更加痛苦。

  目标导学四:认识哲理性散文

  探究:本课的题目为《散文二篇》,但从内容上来看,作者都在文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更像是议论文。然而,又不像议论文,因为我们没法从论点论证等方面对其进行解读。也就是说,这两篇被定义为散文的文章既具有散文的某些特征,也具有议论文的某些特征,并在议论中阐释着深刻的哲理,我们不妨将名字综合起来,称它为哲理性散文(或议论性散文)。

  请同学们结合对这两篇散文的认识与解读,说说哲理性散文具备哪些特征。

  明确:(1)从两篇文章都能通过分析具体的结构与层次把握文章观点来看,议论性散文应具有议论文的观点明确、结构清晰的特点,且以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

  (2)从文章语言以及叙述方式上来看,议论性散文具有散文的一般特征,即用语形象,这也就意味着将抽象的说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中,能使读者获得感悟。同时,哲理性散文并非一味地说理,因而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具有散文的抒情性特点。

  三、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由于第二课时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不仅讲述了文本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把握住“我”对生活目的的思考,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文体特征,对哲理性散文形成初步认识。

  不足之处:哲理性散文也侧重对情感的抒发,在引导关注情感方面,由于时间限制,做得不够,需要教师根据时间安排予以适当补充。此外,对罗素生平的事业未加详细介绍,学生或许不能感受到罗素在探索减轻人类痛苦事业中所做的贡献。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师领读、学生齐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诗歌,获得一种感性认识。

  2、在诵读的基础上,借助资料,让学生对诗歌的创作背景、内容意蕴有一种丰厚的认识。

  3、热爱诗歌,热爱中国雅致隽永的古典文化,从而爱上诗意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导语设计:

  同学们,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人王维的《竹里馆》,看看这里面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

  环节一:读

  1、师范读,生跟读。

  2、教师从韵律、词义、情感等角度指导学生朗读。

  3、找同学读,齐读。

  4、出示问题: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读,我们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环节二:赏

  1、引导学生把诗歌内容中所涉及的竹林、琴、诗人王维、明月等内容一一找出,以艺术板书的形式呈现。

  2、补充“竹”的资料(如下),并提问:通过这些关于竹的诗歌,以及诗歌中的“明月”、“琴”等内容,思索:这幅画呈现出怎样的`风格特点。

  资料补充:

  1、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2、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3、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3、出示王维时代关于唐朝人生活的文献以及诗歌资料,并引导学生思考:王维的生活与其有什么不同。从中可以看出王维是一个怎样的人。

  资料补充:宴会、烹饪、饮酒、伶人及其表演、杂耍、摔跤、幻术、驯兽表演、舞蹈、戏剧、傀儡戏、说书、打猎、蹴鞠、马球、斗鸡、围棋、投壶……

  ——《中国的黄金时代——唐朝的日常生活》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琵琶行》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进酒》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胡旋女》

  环节三:悟

  1、出示《江雪》、《陋室铭》、《雅舍》等资料,让学生继续感悟与品味中国文人代代相续的高雅情怀。

  2、继续诵读诗歌,以低缓而韵味的朗读声结束课堂。

  教后反思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一说法不仅说明了王维诗画创作的特点,也开创了诗歌与绘画讨论的新领域,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诗歌和绘画是彼此联系的,在艺术上是相通的,也是互补的。中国诗歌尤其是古代诗歌传承了山水派的特点,往往一幅画就是一首诗,一首诗也是一幅画,或者几幅画面的有机融合。而这节课,我以“读”和“赏”为主,达到了一种诗画相连的效果。这一课,有诗,有画,有学生的沉浸,有老师的享受,感觉不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

  初二诗歌朗诵

  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边塞诗”“咏志诗”等都大放光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类体裁的杰出作品。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朗读诗歌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

  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饮酒即兴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此为第五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

  2.明确诗歌节奏,自由朗读诗歌。

  3.请一个学生朗读。

  目标导学二:梳理诗意,解说内容

  请结合文中注释自译全诗。

  提示:住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请问你为什么能够这样呢。(是因为)心灵避离尘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傍晚山色秀丽,飞鸟们一起结伴回巢。

  这里面有人生的真谛,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目标导学三:深入赏析,把握情感

  1.本诗流露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腐败,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真意,获得恬静心境的思想感情。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见”字能否改为“望”字。为什么。

  明确:“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而“望”字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明确: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4.本诗是如何将记叙、描写、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请简要评析。

  明确:“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的生活环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描写,细致地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悠然”的心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抒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三、板书设计

  饮酒(其五)

  而无车马喧——生活宁静

  心远地自偏——内心恬淡

  采菊见南山——热爱自然

  山夕飞鸟伴——内心愉悦、宁静致远

  目标导学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地放声朗读,至少读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点名读,正音。注意“搔(sāo)、簪(zān)”是平舌音。

  思考:本诗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本诗描述了诗人困居长安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他忧国思家的情感,反映了他热爱国家、眷恋亲人的美好情操。

  目标导学二:品味诗句,描绘画面

  1.诗歌的首联写了哪些景象。

  这些景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写了国、山河、城、草木四种景象。

  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

  这是一幅沦陷中的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2.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学生可能有两种看法。

  一种看法是那娇艳的花也因感时伤别而泪水纵横,那无忧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另一种看法是诗人伫立在娇艳的花旁,听着掠空而过的鸟儿婉转的啼叫,心里嗔怪它们的无情而流下了伤时恨别的泪水。(言之成理即可)

  3.想象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三、板书设计

  春望

  一、导入新课

  讲述李贺以诗求见韩愈的故事。内容如下:

  元和二年深秋的一天,小青年李贺带着一首诗去求见韩愈。当时,韩愈刚把客人送走,非常疲倦,准备休息。当他的门人把这首诗送给他时,他一边脱着衣服,一边很随意地看了送过来的诗歌。

  可是,当他看到开头两句诗时,便大为震惊,连忙请李贺进来详谈。

  而这首仅以开头两句就打动韩愈的诗,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雁门太守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朗读诗歌

  1.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他是唐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年少时在诗歌创作上就已有成就,有“诗鬼”之称。

  一生抑郁,27岁病逝。他的诗常以描写想象中的或听说的战争场面,表达自己以死报国的决心和立功的壮志。

  2.学生自由地放声朗读,至少读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目标导学二:品味诗句,深入赏析

  1.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作用是什么。

  明确:首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2.第三、四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战争的。

  明确:作者没有从正面描绘两军短兵相接、兵刃交加的厮杀场面,而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写战斗的激烈和悲壮。

  用呜咽的角声、紫色的血迹,渲染悲壮惨烈的气氛,写出了激战中边塞风光的悲壮之美。

  3.最后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诗点明主旨,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4.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具体说明。

  明确: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浓艳,而且它们跟黑色、秋色、玉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三、板书设计

  雁门太守行

  以色示物

  目标导学一:朗读诗歌,感知大意

  读准节奏,初步感知诗的大意。

  提示: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泥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深入赏析

  1.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引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历史眼光。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杜牧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反映了他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见识: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这句诗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豪气与自信。

  3.有人认为,杜牧只关心两个美女的命运,而不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安危。对此,你有何看法。

  明确:杜牧用的是以小见大的写法,“锁二乔”是作为东吴政权灭亡的特征而出现的,用两个美女的命运来象征国家的命运,更为形象贴切,耐人寻味。

  三、板书设计

  赤壁

  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和豪爽胸襟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朗读诗词

  1.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宋代女词人。其诗文并美,尤长于词,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艺术技巧很高,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力求创新。语言清丽雅洁,明白如话,富有生活气息,人称“易安体”。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辑有《李清照集笺注》。

  在词的创作史上,李清照是继柳永、秦观、周邦彦之后又一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她的词清新婉转、幽怨凄恻,极富抒情性。

  但这首《渔家傲》却表现出非常不同的风格,它气势磅礴,音调铿锵,是李清照词中最别具一格的杰作。

  2.反复诵读,把握节奏和韵律。

  目标导学二:理解词意,概括主旨

  1.理解词句的含义。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明确: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词人把低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2)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明确:词人在梦中飞上了天空,见到了天帝,天帝询问她的去向。上阕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3)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明确:“路长”“日暮”写出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谩有惊人句”,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4)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明确:表达了词人决心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去,奔向缥缈的神山寻求幸福。

  2.概括这首词的主旨。

  明确:该词通过梦境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通过回答天帝的问话,直抒胸臆,感叹自己空有卓越的才华,虽辛苦求索,终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词人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三、板书设计

  渔家傲

  词人梦中所见所闻:海天相接、瑰奇雄伟

  词人的理想和抱负:辛苦求索、未见光明、渴望自由

  可取之处

  反复诵读诗歌是理解诗意和情感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从诵读入手,精讲多读,以读带品。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作者所表达的内在感情。

  不足之处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重点,但有些学生还是难以通过诗词内容来理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可由学生介绍诺贝尔导入,也可由20xx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导入,或者由复习消息的一般知识导入。

  2、学习字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己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词。

  重点词语:

  颁(bān)发:发布或授予奖状、勋章等。

  遗嘱(zhǔ):指人在生前或临终时嘱咐处理死后各事的话或字据。卓(zhuó)有成就:有很突出的成就。卓,高超。

  颇(pō):相当地,很。“颇”还有“偏”“不正”的意思,如“偏颇”等。建树:建立的功绩,取得的成就。注意不要写成“建数”。

  仲(zhòng)裁: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方居中调解,作出裁决。法律上特指发生纠纷者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关的第三方审理,由其作出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以解决纠纷。

  拨款(kuǎn):拨给钱款。注意不要写成“拔款”。巨额(é):巨大的数额。

  利息:因存款等得到的本金以外的钱。

  字形辨析与词义辨析:

  遗—遣;渗—掺;即—既;裁—栽—载;

  贡献—奉献;成就—成绩;评定—评议—评论

  3、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教师采用播音的形式范读这则消息,学生听读,也可以指导学生范读。

  听读之前,教师提出正音要求:注意还有哪些字词的读音是自己拿不准的,边听边标好拼音,或者圈画出来请教老师和同学。提出阅读任务:根据上节课所学的有关消息的知识,找出本则消息的要素和结构中的“背景”部分。

  (2)初步理解。学生互相交流后,师生共同明确阅读任务,特别是要明确第4段是背景部分。

  (3)进一步理解。让学生结合批注简要概括:消息的电头、#教案# 导语、主体部分分别交代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么安排?

  教师点拨:电头交代了新闻发稿的单位、地点、时间;#教案# 导语部分概括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情况;主体部分叙述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议权等背景。作者这样安排内容,是从内容的重要程度,以及受众的关注程度来考虑的。

  4、重点研读,深入思考。

  (1)让学生思考:主体部分已经把消息的主要内容概括完整了,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这一段可否删去?

  教师点拨:文章的第4段是背景部分,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暗含评奖客观公正的意思,也说明奖金确实是发给了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2)让学生将自己所搜集的诺贝尔的资料与这则消息结合起来阅读,说一说诺贝尔是个什么样的人。言之有理即可。

  5、比较辨析,体会语言。

  设问:本文怎样体现了消息语言的'准确性?要求学生在文中勾画出具体词句,自行批注,之后四人一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在学生交流中教师就以下内容作随机指导。

  第一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明确:“首次”说明了这是第一次颁奖,如果去掉,体现不了消息语言的准确性。

  第二句: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明确:“根据”一词准确地说明了实施及颁发诺贝尔奖的依据;同时,运用数字也准确说明了不同国家颁奖机构的数量。

  第三句: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成就。

  明确:评价贝林的研究成果是“卓有成就”,普吕多姆的诗歌创作是“颇有建树”,语言极有分寸,准确平实。

  6、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1)从报纸或互联网上选择一则有一定篇幅的消息,标示出其结构的各部分,看看它是不是使用了“倒金字塔结构”。

  (2)如果这则消息使用了“倒金字塔结构”,想一想各部分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没有,想一想能否用倒金字塔结构来改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6-13

部编版上册语文园地教学设计04-12

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教案01-16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05-22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部编版教案05-22

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教案01-13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1-25

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05-15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4-22

部编版六上语文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