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两军决一死战

时间:2016-01-21 一千零一夜 我要投稿

两军决一死战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两军决一死战的奇遇故事,故事内容精彩,欢迎广大读者阅读。

两军决一死战

  基督教军队败退城中后,从城上眼望城外,只见穆斯林大军旌旗招展.杀声震天.斗志昂扬,这使得他们一个个胆战心惊,军心涣散,叫苦不迭,不想再战.
  国王阿布利德和国王哈尔达布都雄心勃勃,不甘心坐以待毙.于是他们亲自出面,对部队进行动员.鼓舞士气.两个国王担任左右翼的指挥,派名将勒伟亚作中锋,为主力部队的统帅,摆开阵势,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
  与此同时,苏尔克和马康也商讨了对策,调兵遣将,誓与敌人周旋到底.苏尔克说:
  "看情况,敌人是不甘心失败的,他们绝对不会在城中坐以待亡.这也好,因为我们已严阵以待.我看可以把作战英勇.有攻城经验的将士布置在最前线,施用适当的战略战术,攻其弱点,以智取胜."
  马康说:"我也这样想,那么,你打算如何调度呢?"
  苏尔克说:"我想,由我带领先锋队跟敌军主力对垒;你和宰相丹东分任左右翼的指挥,率军挺进;大将白赫拉姆和鲁斯突各带一支队伍,任左右翼的后卫,从左右侧击,这就可以形成强大的包围圈.这种布局的优点是进可攻,退可守,胜券在握.你是三军的主帅,除安拉之外,你就是惟一的靠山.柱石,随时都要与帅旗在一起,稳稳当当地坐镇三军,所有的指令,都得由你发出,军令如山倒,全军都要无条件地服从于你的统一指挥."
  马康对苏尔克的大度.果断和体贴,深为感动,同意他的作战部署,并据此发号施令,调动三军将士.一切安排就绪.基督教军中突然杀出一个骑士,径直向穆斯林军奔来,此人身穿白色的铠甲,白发飘动,神气活现,他骑的骡子背上佩着一副白丝绸装潢的鞍辔,鞍下铺着一床克什米尔产的毛毯.只听他高声喊道:
  "我是我们基督教军派来的使者,请你们不要动武!"
  苏尔克说:"你过来吧,不用怕,我们从不杀来使."
  老者跑到苏尔克面前,气喘吁吁地说:"我们国王说了,他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全战士们的生命,他希望单枪匹马地与你们穆斯林国王对阵,看看谁胜谁负.如果他败了,战死疆场,那么他的人马就一个也不留在这里;假如你们的国王败了,那么穆斯林军队也应该全部撤走.这就是我们国王的建议,不知陛下意见如何?"
  苏尔克对他说:"这样的建议也算是公正无私的,我没有理由反对.我本人也愿意亲自出马,跟你们国王面对面地较量一番.如果他把我杀了,就算是你们胜利了,我们的军队就撤走.比武的时间可以定在明天.请你回去转告吧."
  基督教军的使臣满心欢喜地回去转答苏尔克的态度.国王阿布利德听了,自然很高兴,心想:
  "谁都承认苏尔克是穆斯林军中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最勇敢善战的首领.假如我当场把他杀死,那就从根本上挫伤了他们军中的元气,那么我们就会大获全胜了."
  阿布利德胸有成竹,因为他也是一个赫赫有名的战将,精通各种武艺,尤其是在抛石.投镖.舞铁棒方面技压群芳,而且他向来勇猛过人,不把他人放在眼里.他过分相信自己的力量,所以听说苏尔克答应了他的条件,暗暗高兴,认为取胜的时机已经到来.
  第二天清晨,两军摆开阵势,气氛异常紧张严肃.国王阿布利德身穿坚固的铁甲,手执铁棒,一马当先,首先叫阵:

[-(@_@)-]


  "我是阿布利德,请苏尔克出来迎战吧!"
  苏尔克挺身而出,只见他身穿镶着珠宝玉石的铠甲,手握无坚不摧的印度宝剑,跨着金鞍银辔的栗色战马,来到阿布利德面前.阿布利德冲他叫骂道:
  "你还真有胆量出来送死!你不要以为我是等闲之辈!"
  苏尔克并不答理他,举起印度宝剑就杀将过去,两个首领顿时厮杀在一起.只见他俩刀棒相加,迸出火花,忽分忽合.忽远忽近,两个英雄好汉,势均力敌,难分胜负.两军阵中的千万将士,都伸长脖子,屏息观战.苏尔克和阿布利德都使出浑身解数,互不相让,都想置对手于死地,他们施展的招数.武艺使人看得眼花缭乱,人们开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他俩从清晨打到中午,从中午又打到傍晚,战场被战马搅得昏天黑地,彼此仍不分胜负.
  老奸巨猾的阿布利德眼看打不败苏尔克,灵机一动,突然用起了攻心战术,在厮杀中冲苏尔克大叫起来:
  "你的这些招数充其量只是一种鲁莽汉的打法,根本算不上什么正统武艺.你得换马易剑才行,你看,你的部下已经为你牵来骏马.提来长枪,让你轮流使用呢!"
  苏尔克听了他的话,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心中十分恼火,真以为部下在后面为他牵来骏马.提来长枪呢,不由自主地回头看去.可是他并没有看到有什么人上来,才知中了阿布利德的攻心奸计了.他这一失神,却造成了大错,待他回转身来时,阿布利德抛出的尺镖已经贴近他的身体,他来不及躲闪,飞镖已刺中他的胸膛!他大叫一声,险些滚下马来.
  马康眼见苏尔克中了阿布利德的飞镖,急忙指挥部下前去搭救.
  阿布利德见自己抛出去的飞镖击中苏尔克的要害,以为胜券在握,怡然自得地调转马头,扬长而去.基督教军中腾起一片欢呼声,他们见苏尔克战败,顿时士气大振,呐喊着举棒舞枪地杀向穆斯林军,企图乘胜歼灭敌人.
  穆斯林大军将士们见自己的首领苏尔克中了阿布利德的奸计,身负重伤,群情义愤,要报仇雪耻,个个争先,奋勇杀敌.
  两军将士混战一起,杀成一团,战斗一直持续到深夜,方才收兵回营,战场上留下无数尸体,血流成河.
  阿布利德国王智胜苏尔克,沾沾自喜地回到城中,大摇大摆地走进王宫,喜笑颜开地坐到王位上.国王哈尔达布奉承他道:
  "你真了不起!上帝保佑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妈替你所作的祈祷,上帝都应诺了.苏尔克一死,穆斯林大军就没什么指望了."
  阿布利德国王怡然自得地说:"还不能这么说,他们的马康国王还没有消灭掉,他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明天我要与他打,也得用智谋战胜他,到那时,穆斯林军就能不攻自破,全线崩溃了."
  马康.宰相丹东等人对于苏尔克这样不可多得的英雄豪杰不幸遭到对手的暗算,既恼怒又伤心,他们商量急救措施,彻夜地守护着他,对他关怀备至.当夜五更时分,老太婆达娃什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他们的帐篷里,她似乎哭得很伤心,拉着苏尔克的手,抚摸着他的伤口,口中喃喃地朗诵《古兰经》,恳求安拉保佑苏尔克.她赖在那儿不走,一直紧盯着苏尔克,悉心地观察着他的动静.凌晨,苏尔克神奇地从昏迷中苏醒过来了,他睁开眼睛,用微弱的声音说道:

[-(@_@)-]


  "感谢安拉,我感觉自己好多了.阿布利德这个卑鄙.阴险的小人!他用计谋暗算于我,若不是我有所躲闪,肯定当场就没命了.哦,我们的穆斯林大军怎么样了?"
  马康看到哥哥初步脱离了生命危险,高兴得热泪纵横,劝苏尔克少说话,多休息.达娃什乘机趋前,对苏尔克说:
  "我的好孩子啊,你耐心地忍受吧,你的代价,安拉会替你偿还的."
  天亮后,穆斯林和罗马大军的人马,又摆好了对垒的阵势,双方将士怒目相视,剑拔弩张,准备再拼杀一番.这回,马康出马了,他决心打败阿布利德,替苏尔克报仇雪耻.宰相丹东.侍从武官和大将白赫拉姆奉劝他道:
  "我等誓死捍卫正教,愿代替陛下出战杀敌,何必由陛下亲自出马呢?"
  "不,"马康毅然决然地说,"我今天一定要亲自出马,我要亲手消灭那个妖魔,才能解除心头之恨!"
  马康横下决心,策马奔驰到敌阵前,他手握宝剑,冲着敌阵叫道:
  "怎么不见阿布利德老儿出来,快让他过来受死吧!"
  阿布利德国王听到马康在阵前叫骂,气得浑身发抖,他想冲出去与马康较量一番,可是一想到前一天只是用计谋取胜苏尔克,这回马康肯定不会上他的当,而且还会更加英勇奋战,替他哥哥报仇的,因此心中有些害怕,迟疑不前.哈尔达布国王看出了他的心事,便对他说:
  "你不要出去迎战了,昨天你和苏尔克打了一整天,实在是太辛苦了.今天该我上阵了,我也不能自甘示弱.坐享其成呀!"
  他不等阿布利德国王答话,便自告奋勇,跃上战马,举起长枪,飞快地跑到阵前,不由分说,对着马康,举枪就刺.马康一个急闪身,让他扑了个空,继而又挥舞宝剑,朝他杀去.哈尔达布忙转回来,用长枪拨开宝剑.两个英雄混战一处,杀得天昏地暗,两军战士都高呼口号,呐喊助威.马康精神为之大振,想到哥哥的不幸,杀敌之心更为迫切.他挥剑如闪电,使对手难以招架,正当哈尔达布国王左躲右闪之时,马康猛然一剑劈去,将哈尔达布国王的脑袋砍了下来,当即落马身亡.
  哈尔达布惨死战场,引起基督教军中一片哗然.震惊,他们不顾一切,齐刷刷地冲上前来,围攻马康.与此同时,宰相丹东振臂一呼,对穆斯林军将士们高声喊道:
  "将士们,为先王努尔曼和太子苏尔克报仇的时刻到了,大家冲呀,杀呀!"
  穆斯林将士们在宰相丹东的鼓动下,群情振奋,勇猛杀敌,冲进敌阵,狠命冲杀,直杀得敌人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敌人节节败退,穆斯林大军取得辉煌胜利.马康带领将士们回到帐中,见苏尔克的伤势明显好转,十分高兴地向他报喜.
  苏尔克指着老太婆达娃什,说道:"咱们取得了胜利,还得归功于这位虔诚的信士呢!是她始终在这儿为穆斯林大军祈祷胜利.我听到了你们的欢呼声,知道咱们打赢了,心里高兴,伤情也大为好转了.好弟弟,你们是怎样打败敌人的?"
  马康把他和哈尔达布国王交手,将他杀死的惊险场面告诉了苏尔克.苏尔克听了连连叫好,热情地祝贺马康,为自己军队的胜利而欣喜若狂.
  老太婆达娃什在一旁紧张地听着,当她听到儿子哈尔达布竟惨死在战场.基督教军大败而回时,脸色变得煞白,浑身发抖,眼泪夺眶而出.但是这只老奸巨猾的老狐狸很快就稳住自己内心深处极度伤心的情绪,尽量不让别人发现她感情上的变化,反而装作是为穆斯林军获胜高兴得流泪的样子.她想:可怜我儿被穆斯林杀死了,他死得太惨了!我要为儿子报仇,我非要设法弄死他们的首领苏尔克不可!否则,我活在这个世上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_@)-]


  马康.宰相丹东和侍从武官在帐中继续无微不至地照料苏尔克,为他端汤送药,见他逐渐好转,无不感到欣慰.
  苏尔克经过众人的悉心治疗.服侍后,觉得自己可以活动了,他信心百倍地期待着早日重新跨上骏马,驰骋疆场,参加围城决战.夜深了,他担心弟弟马康和宰相丹东等人过于劳顿,不利于明天再战,便力劝他们都回自己的帐篷中去休息.他们依依不舍地与他告别,只留下几个仆人和达娃什继续照料他.不久,苏尔克便睡着了,那几个仆人见没什么事了,也都安心熟睡过去.
  可是,老太婆达娃什却没有睡.她一点儿睡意也没有,她清醒得很,她的心中翻江倒海般地不平静,她的心中充满了仇恨,她的脑海中不断涌现各种阴谋诡计.她蹑手蹑脚地站起身来,像一只贪婪的母熊,又如同一条全身布满花斑的毒蛇.她走向熟睡中的苏尔克,猛然从腰间抽出一把锋利的匕首,在他喉头上用力一拉,杀死了苏尔克.她一不做.二不休,接着把那几个睡得像烂泥似的仆人,一个一个地都杀死了.她从帐篷中溜出来,跑到马康的帐篷前,见护卫站岗放哨,不敢轻举妄动,便又溜到宰相丹东的帐前,从缝隙中看到他正在朗诵《古兰经》,她想杀他,可是却无机可乘,她又不甘心,正迟疑间,宰相丹东发觉帐篷外面有动静,便问道:
  "是谁在帐外呀?想进来就进来好了."
  达娃什知道自己的行踪被人发觉了,只好壮着胆子说道:
  "是我呀,我到这儿来,是因为听到朗诵《古兰经》的声音,同时我听到了启示(启示是指穆罕默德的启示.穆斯林认为,由安拉通过穆罕默德降示的启示,组成了一部"诵读的经典"......《古兰经》.《古兰经》是安拉的语言,源自保存在第七层天上的"天经原本",不仅《古兰经》的意义是启示的,就连每个词.每个字也都是启示的.穆罕默德认为启示是通过"圣灵"和"忠实的精神"降世的.)的声音,所以前来寻找,现在我要随着声音接受默示去了."
  达娃什说完,拔脚就跑.她这种鬼鬼祟祟的行为,引起了宰相丹东的警觉.他想,此人如此神秘,不知在搞什么阴谋诡计,我得跟踪她,非把她的本来面目搞清楚不可!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走出帐篷,暗地里密切地跟踪着这个行动可疑的老太婆,决心要查她个水落石出.达娃什作恶心虚,走一步一回头,终于发觉宰相丹东在后面跟踪她.她想,这个老家伙果然不是好惹的,我得骗他一骗,否则我干的事,就暴露了,我也就没什么活路了.想到此,她干脆停下脚步,回过头,冲着宰相丹东说道:
  "我当是什么人在后面跟着我呢?原来是相爷呀!你干吗要跟着我呢?"
  宰相丹东见她先发制人,反倒不知如何是好了.他含糊其辞地嘟囔了几句,便反身回去了.他走进帐内,想睡觉,可是怎么也睡不着,心中好像有什么事情搅得他心烦意乱,身上犹如被一座大山压着,喘不过气来.他想,我去看看苏尔克,跟他聊聊天吧,反正也睡不着.他这么想着,便起身走出帐篷,来到苏尔克的帐前,通禀自己来了,希望允许他进去.可是苏尔克帐里无人应声,他便走了进去.突然他被眼前悲惨的景象惊呆了:血流满地,苏尔克和仆人们都被杀死了!他惊讶得大叫不好!人们从睡梦中醒来,慌里慌张地跑来,都看着尸体和鲜血痛哭流涕.有人飞快地跑去报告马康.听到哥哥被害的消息,马康一下子昏了过去.过了一会儿,他苏醒过来,立即跑到苏尔克的帐内,看到哥哥惨死的'情景,他扑到尸体上,哭得死去活来,帐内哭声震天,令人撕心裂肺.马康痛定思痛,要追查凶手,他说:

[-(@_@)-]


  "究竟是什么人在我们这里下此毒手?这肯定不是一般人所为.那个虔诚的信士哪儿去了,她刚才不是还在这儿吗?"
  宰相丹东边哭边说:"这件惨案一定是一个伪君子一手制造出来的.说老实话,我从一开始就不相信那个老太婆的话,对她的言行一直是怀疑的.她打着宗教的招牌沽名钓誉,是别有用心的!我刚才还看到她鬼鬼祟祟地从我的帐前走过,行迹十分可疑!"
  将士们听了宰相丹东的分析,都觉得那个老太婆不是个好东西,她是这件惨案的重大嫌疑人,都咬牙切齿地表示要逮住她.查她个水落石出,将她碎尸万段!众人化悲痛为力量,怀着极大的痛苦,将苏尔克的尸体抬到山中,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之后,穆斯林大军义愤填膺,重兵围攻君士坦丁城,誓为苏尔克报仇雪恨.但是,基督教军却像吃了秤砣铁了心,紧闭城门不出,对他们的摇旗呐喊不理不睬,也不应战,城上连一个人影儿也看不见.穆斯林将士觉得很奇怪,不知道基督教军葫芦里究竟装着什么药?马康求战心切,一定要为哥哥报仇雪恨,否则他决不心甘.他说:
  "我一定要攻下君士坦丁城,一定要把基督教军杀得片甲不留,否则就不能报这杀父杀兄的血海深仇!我决心坚持围攻君士坦丁城,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他表达了自己的坚强信心,把夺来的钱财分给将士们,犒赏三军.然后他从每支队伍中精选出300名骑士,对他们说:
  "为了替父兄报仇.为国家雪耻,我准备在这里长期驻扎下去,即使呆到老死在这里也心甘情愿,我要坚持到把敌人消灭干净!现在我命令你们把将士们分到的钱财先带回国去,交给他们的家属吧.你们告诉家属们,他们的子弟在这里都挺好的,不用挂念他们.你们要对家属们说清楚,我们要在这儿长期驻扎下去,什么时候打下君士坦丁城,什么时候再回去."他又对宰相丹东说:"你给我姐姐宰曼写一封信,把我们在这儿坚持战斗的情况告诉她,请她好好照顾我的妻子,她快要分娩了,等孩子生下来了,马上给我报个信."
  马康嘱咐完了,亲自欢送回国人员.然后他让宰相丹东下令围攻敌人,一直攻打了三天,可是城门怎么也攻不开.马康为此忧心忡忡.
  那么,基督教军为什么闭门不出.销声匿迹了呢?原来,那天夜里老太婆达娃什狠毒地暗杀了苏尔克之后,慌忙逃到君士坦丁城下,用信号让城上的人放下一根绳子,把她吊进城去.她忙不迭地跑到王宫里去,对阿布利德国王说:
  "我从穆斯林军那里听说我儿哈尔达布阵亡了,果真有此事吧?"
  "是的,"阿布利德国王对她直言不讳地说,"令郎牺牲了."
  "我那命苦的孩子呀,你死得可真惨呀!"
  达娃什得到儿子死了的准信,顿时嚎啕大哭起来,她哭了好大一会儿,才止住哭声.接着她把如何乘机暗杀苏尔克和他的仆人的情况述说一遍.阿布利德国王听了,对她大加赞扬,并衷心地感激她,又劝她节哀顺变.她怒气冲冲地说:
  "一个卑鄙下贱的穆斯林的性命是难于跟我们一位顶天立地的国王相比的.我恨不得立即把他们的国王马康.宰相丹东.侍从武官.大将白赫拉姆.鲁斯突都杀死,把穆斯林军队消灭掉!我要设坛追悼我儿哈尔达布,我要为他守灵!"

[-(@_@)-]


  阿布利德国王说:"你就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去吧.即使你守灵守上几年也无妨,因为穆斯林军想攻破君士坦丁城,那只是痴心妄想."
  达娃什忍着极大的悲痛,边为哈尔达布守灵,边处心积虑地琢磨着如何报仇的事儿.她想给穆斯林军写一封信,出出心头的恶气.她写道:
  穆斯林将士们:
  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我乔装改扮,混到你们的王宫,亲手毒死了你们的国王努尔曼;我在混战中挑拨离间,使你们很多将士死在我的计策中;我又乘机杀死了苏尔克和他的仆人.值得庆幸的是,我一直被你们误认为是一个圣贤君子!我的愿望达到了,你们也知道了我的厉害,如果你们不想有更多的伤亡,我倒愿意奉劝你们尽快撤走围城人马,否则你们就只有等死了!
  她把写好的信封好,捏在手中,走进祭室,在里面静坐了三天,追悼哈尔达布国王.第四天,她把信交给大主教,让他将信绑在箭头上,射到穆斯林的军营中.然后她又走进教堂,为哈尔达布祈祷,超度他的亡灵.她一想到儿子惨死,就忍不住大哭起来,发狠地说:
  "哈尔达布死了,又有谁能继承他的王位呢?该死的马康.可恶的穆斯林军,我一定要设法把他们斩尽杀绝,方能解我心头之恨!"
  穆斯林军将君士坦丁城围得水泄不通,可就是不见敌人的踪迹,觉得十分奇怪.这一天,城楼上突然出现一个人影,匆忙地朝他们放了一箭,又很快地缩回去了.士兵把落在地上的箭送到国王马康的帐中,马康让宰相丹东把箭上的信取下来,他读了信,气得浑身发抖,把老太婆达娃什恨得牙根痒痒的,恨不得立刻抓到她,将她碎尸万段!这个老太婆真是诡计多端.奸猾透顶呀!她设计把国王努尔曼害死了,又暗杀了苏尔克,真是罪恶滔天!待我把她抓来后,要用她的头发绑住她,把她吊死在君士坦丁城下!
  马康这么想着,激动得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宰相丹东见国王马康过度伤感,吃不好饭.睡不好觉,面容憔悴了许多,身体日益虚弱,便劝慰他,说道:
  "说实在的,那个老妖婆,我们从一开始就不该信任她,结果让她钻了空子!不过,事情已然发生了,后悔药是吃不得的.先王和苏尔克的不幸牺牲,也是生前注定了的,非人力可以挽救.因此,我们再悲伤也是没有用的.陛下与我们不同,您肩负着关乎国家命运前程的重任,眼下应该节哀.保重,振奋精神,鼓舞三军,英勇杀敌,以夺得最后的胜利."
  马康抹着泪水说:"爱卿,你说得很有道理.我内心深处充满了仇恨和痛苦,先父和家兄都死于非命,这种切肤之痛,没齿难忘!同时我们离乡背井,久居异地,与国内亲友音讯隔绝,遥望云天,怀乡之情令人禁不住悲从心来呀!"
  马康的这一席话,宰相丹东和众将领听了,勾起他们对亲人的怀念,无不黯然落泪.马康和宰相丹东抹干眼泪,把将领们集中起来,再三地鼓舞他们的斗志,许诺攻下城后,将分给他们大量的财物,让他们做好士兵们的工作,要以大局为重,从长远着想.这样,军心得到了稳定,士气受到了鼓舞.
  不久,巴格达的信使到了,带来了宰曼给马康的信,说他夫人生下一个男孩,她已给孩子取名叫孔马康,说她相信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同时她还说她已号召学者和传教士替前方的将士们祈祷,祝他们取得胜利;说宫里的人都平安无事,请他们勿念.

[-(@_@)-]


  "你尽管放心地去吧,你的儿子孔马康已长大成人,能文能武,智勇双全,他一定能继承你未竟之事业,将国家治理得好好的,国富民强.社会安定.前景光明."
  他听了那个人的话,心中一阵高兴,脸上现出笑容,最终欣慰地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
  马康国王驾崩的噩耗传出后,人们十分悲哀,同时也引起人们的纷纷议论,有不少人认为,马康身为国王在后期并未执政,国家大事都是由侍从武官摄政治理,继承王位的孔马康虽为国王,但并不掌握实权,形同傀儡.这样时间一长,马康一家就被世人淡忘了,孔马康在民众中的地位也一落千丈,从宫中文武百官到民间庶民百姓,都对他表示冷淡.这样他的家族也就越来越孤立了,过着与世隔绝般的日子.孔马康的母亲对这一切,看在眼里,愁在心中,抚今追昔,不胜感慨.她决心找侍从武官理论一番.她来到侍从武官家中,遇见宰曼,对她诉苦道:
  "我今天前来见你,还是下了决心的.你说这个世道可真是的,人一走,茶就凉了,人们都把先人的恩德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连亲戚朋友之间也是如此.愿你们在安拉的护佑下,万事如意,前程似锦!愿你们在台上能长期执掌政权.统治下去,愿你们秉公执法,使国泰民安!以前我们当权时,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是有目共睹的.可是现如今,时过境迁,今非昔比,我们活该倒霉,过着众叛亲离的日子,受命运的欺凌,逼得我们无法生存下去.我们已走投无路,只好来向你乞求怜悯.马康一过世,我们寡母孤儿就孤苦无靠了,不得不卑躬屈膝,仰人鼻息,才变得如此下贱.卑微!"

[-(@_@)-]

【两军决一死战】相关文章:

1.两军大战

2.第二十五章-两军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