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苏东坡的文学价值及人格魅力

时间:2022-12-23 15:41:42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苏东坡的文学价值及人格魅力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苏仙 、坡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东坡的文学价值及人格魅力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苏东坡的文学价值及人格魅力1

  苏东坡的诗词作品众多,无论抒发人生悲欢离合,还是描摹眼前雪月风花,却始终不失豪迈豁达,阳刚之气。用现在的话说,都是满满的正能量。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内心自然是健康的,人格是完整的。相反,一个成天尖酸刻薄、负能量侧漏的人,内心必然不健康,人格必然不完整。当然,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首先要看他的家庭生活与成长环境是否正常。比如林黛玉的性格养成,便与她自小丧母、缺乏父爱、寄人篱下的生存环境密不可分。

  苏轼的身上,颇有其父苏洵的影子任性。苏洵年轻时似是李白的异代粉丝,好任侠壮游,是个骨灰级驴友,直到27岁才幡然痛省,发奋读书。苏轼的母亲程氏出自书香门第,苏洵游学四方,程氏便亲自教苏轼读书。他一生豁达开朗、热诚待人、耿介忠直、忧国忧民,人格健全之首功,当在母亲程氏。

  伴随苏轼一起成长,一辈子手足情深、又相知相携的,还有比他小三岁的弟弟苏辙(字子由)。世称苏门三父子为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归纳他们的特点是凝炼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颖滨。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性格自小就不同,苏轼热情奔放,苏辙沉静恬淡。少年游玩之际,但凡有山可登,有水可浮,苏轼未尝不急急撩起衣裳,率先而行,苏辙却要查看一番后,才不紧不慢地跟上;苏轼如得到一副书画佳作,立刻欢呼雀跃,真以为乐;而苏辙总是淡漠地看着,不甚经意,但跟在哥哥身后读书习字,未尝一日相舍。

  还有人说,二苏的名字都与车有关,其父苏洵取名时,已含深意:轼是车上的前列扶手,是最显眼、也最易惹祸处;辙是车轮压出的痕迹,有功而不赏、有难而不担。在苏轼十二岁、苏辙八岁那年,苏洵作《名二子说》,自述良苦用心: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好名字未必能给人带来好运气。苏轼一生大起大落,尝尽世间悲苦离愁,做事并未瞻前顾后;而苏辙谨慎一世,未尝一日由着性子去。尽管性格差别很大,但尽其一生,苏氏两兄弟手足情深,患难与共,堪称千古典范。在苏辙看来,哥哥扶我则兄,诲我则师;而苏轼则认为弟弟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还常说自己实不如子由,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猛。《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轼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兄弟如骨肉手足,《世说新语伤逝》早有记载:王羲之的两个儿子50岁的王徽之,43岁的王献之,两人都病危,王子猷(徽之)、子敬(献之)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徽之)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苏轼与弟弟的感情,毫不逊色于徽之献之兄弟。几十年间,兄弟二人诗文词往来,从未间断。苏轼几乎每到一个任所就给子由寄信赠诗,仅以子由为题的诗词,诸如《示子由》、《别子由》、《和子由诗》等,就超过100首。他所写的中秋诗词,几乎都有苏辙的影子。比如最著名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41岁的苏轼任密州太守(今山东诸城)所写,序言云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辙)。 这首最经典的中秋词,思念的婵娟其实是弟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第二年,也就是熙宁十年(1077),苏辙于二月与东坡相见,四月间陪他同赴徐州,八月中秋之后方才离去。这是暌别七年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东坡写下《阳关曲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年后,也就是元丰五年(1082),又逢中秋,被贬谪到黄州的苏轼触景生情,填了一首《念奴娇中秋》,同题之作,依旧内容奇幻,情感深沉: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中秋佳节苏轼写给弟弟的诗词中,最长的一首则是《中秋见月和子由》,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从月升写到月落,既绘中秋之月,又述中秋人事,抑扬激越,顿挫酣畅,堪称中秋咏月上乘之作: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东坡一生诗词甚多,字里行间充斥着豪迈磊落的纯阳之气,总留给人温暖的感动,传唱千古。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试看古今文字,凡发乎性情之真、顺乎五伦之常者,安能不感人?今日你我纵然朋友圈网罗四海,复制粘贴群发各种版本的祝福即可瞬时发送,然发送前不妨叩问内心,真乎?诚乎?此情可感乎?

  苏东坡的文学价值及人格魅力2

  其实对一代文豪苏东坡的印象,我早在少年时就有了,当时语文老师讲古诗词时,就讲过唐宋八大家其中之一苏东坡,他写的水调歌头《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厥,今夕是何年……”这首让中秋时节远离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脍炙人口的绝唱,为历代古今中外人们传诵,我们为他的文采赞叹不已,当时只知道他的诗词才华,对他的曲折人生经历知道得太少,后来随着阅读评价他的书籍增多,逐渐对这位旷古文星了解与累积,但让我最为折服的,还是他的人格魅力。

  苏东坡的才华世界公认,是一位愽学多才的千古英雄,尤其在文学上的造诣更为突出。无论是久远的人类历史,辽阔的宇宙天地,还是人生的不尽苦恼到他笔下,都成一种美好的描述,让读者都能产生共鸣。他优美的词文是一种挣扎与超越,让人感到可爱,感到他高贵的思想品质,他对宇宙间万物的观察描绘细腻真切,丰富的思想情感融入笔间,更流露出对世间万物的热爱。一篇篇激情闪动的文章,就是他才华横溢的生动写照。

  苏东坡是官场异类,他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文人参政的大好年代,按理,文官较武官更会搏得皇上的喜欢,较能揣摩皇上的心思而献计献策,但苏东坡身居朝庭要职,对当时不切时宜的施政法则提出了不同己见,不去附庸攀枝,不唯上,不无原则地委曲求全,导致他在官场被奸佞之徒列为另类,罗列诸多莫许有的罪名群起而攻之,最终因乌台诗案被罢免黄州,断送了官场大好前程。在被流放时期,他面对艰难困苦,笑对人生以苦为乐,以常人没有的坚毅,战胜寂寞与孤独,继续他的人生追求。他的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态度,沒人可阻挠,达观、潇洒的胸襟,始终被人敬仰。

  苏东坡身为朝庭命官,又是一代大思想家、文学家,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点官气和文人的傲气。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庶民之中,他给人的印象总是具有草根意识,民本观念深深地印刻于他的脑海,杭州西湖筑堤治水患,扬州等地赈灾。到处留有这位衣食父母的美名,。晚年流放海南的蛮荒之地,见当地岛民缺乏文化,不善农耕技艺,生活食不裹腹的场景,他教人们农艺种植,教人们学文化,极尽全力帮助当地人民,受到百姓的爱戴和尊敬。去年我在海南旅游时,亲眼所见琼州东坡书院内当地百姓对这位圣人的颂扬赞美的遗迹。

【苏东坡的文学价值及人格魅力】相关文章:

苏东坡的文学地位10-27

离骚的文学价值08-06

史记的文学价值04-07

苏东坡的历史文化价值03-24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苏东坡11-14

重申文学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语文阅读题04-20

《东风破》这首歌有文学价值吗?06-12

苏东坡的经典宋词04-07

苏东坡名句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