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伏天适合治疗哪些疾病

时间:2023-06-30 19:46:17 飞宇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伏天适合治疗哪些疾病

  导语:所谓“冬病夏治”,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治疗寒疾的最佳时间。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三伏天去寒气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今年的头伏是7月17日-7月26日,中伏为7月27日-8月15日,末伏为8月16日-8月25日。古人认为,三伏天这一个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一个月气温高,阳气旺盛,人体皮肤毛孔松散,气血充盈,以至于经脉之气流畅,穴位敏感。利用三伏天借助外界的阳气和药方调理身体,能够在一年中最大限度地祛除湿寒,从而减缓冬天多发疾病的发作,这是冬病夏治的精髓。“中医之所以在三伏天治疗冬病,看中的就是伏天的‘热’。”

  一、【痛经】

  虚寒性痛经最适合冬病夏治

  痛经是指女人在月经来之前,或月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或剧痛难忍,并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作。

  痛经的病因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分三种情况:

  一是常常由于经期受寒饮冷,寒湿伤于下焦(腹腔脐以下部位),经血为寒湿所凝,运行不畅而作痛。夏天经常吃冷饮,西瓜也吃冰的,这种情况引起的疼痛比较剧烈,但痛的频率不高。

  二是肝郁气滞,血行受阻,经血滞于子宫。如果心情不好,精神压力太大,会导致肝郁气滞。

  三是体质虚弱,或肝肾不足,孕育过多,精血亏损。体质上的虚寒,一般会在经后疼痛,治疗时间也会比较长。

  痛经在冬天时病症明显,到了夏天有所缓解。

  也不是所有痛经的人都适合在夏天治疗,只有虚寒性痛经才适合。因为人体阴阳和自然界阴阳变化相一致。春夏时节,人应该保护体内阳气生长,以顺应自然阳气的生长;在秋冬则保养人体的阴气,使体内阴气得以收藏。

  夏天治疗虚寒性痛经,就是为了给体内补阳气。此外,在天气最热时,人体气血旺盛,肌肤腠理开放,膏药等药物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效果明显。

  治疗手段

  以穴位敷贴为主要治疗手段,可结合针灸、艾灸或穴位埋线。

  适宜人群

  人比较瘦弱、脸色苍白、月经量少、颜色淡的人。这些人一般在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按小腹疼痛减轻,如果腹部暖和,疼痛也会减轻。

  禁忌人群

  经期量很多的人,不适合进行冬病夏治。

  治疗提醒

  针灸或艾灸,要在经期前一周进行治疗。

  穴位埋线,也要在经前做。穴位埋线用的是手术缝合用的羊肠线,可代替针灸针在穴位内产生针刺效应。药线一般需要十天至半个月才能吸收,对穴位的针刺作用持续时间长,对患者来说治疗过程比较方便。

  二、【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适合冬病夏治,但鼻窦炎不适合。很多人分不清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其实两个病的范畴不同,症状也不同:

  过敏性鼻炎常呈突然或阵发性发作,但症状消失也较快,发作的时候鼻内奇痒,会连续打喷嚏,有时还伴有咽痒,眼痒等;

  慢性鼻炎的发病则比较缓慢而持续,症状消退也很慢,发病时表现为鼻塞、流涕,还常伴有头昏、头痛等症状。

  “从西医疾病范畴来说,过敏性鼻炎其实也可以算作慢性鼻炎的一种,除此之外多为鼻窦炎。如果是鼻窦炎,做冬病夏治治疗是几乎没什么效果的,因为冬病夏治适合的是虚寒体质的人。”

  冬病夏治比较适合的是慢性鼻炎中的过敏性鼻炎,尽管它并不都在冬季发病(最常在秋入冬、冬入春时发作),但过敏性鼻炎患者体质正是以寒、虚为主,遇冷易发病,所以过敏性鼻炎也被看作是冬病。

  治疗手段

  不同的医院针对过敏性鼻炎的冬病夏治手段会略有不同,但一般还是以穴位敷贴结合针灸为主,还有药物擦治、拔火罐等辅助手段。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以再结合内服中药。

  疗程

  一般来讲都是在头伏、中伏和末伏各一帖药,儿童每次贴2-4小时,成人贴6-8小时;如果结合针灸,可以每周做两次。

  如果你错过了头伏,其余时间也是可以去的,大部分医院在这一个月里都有开展日常的冬病夏治门诊,只要天气热,都会有效果。

  适宜人群

  虚寒体质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都适合做冬病夏治,如何分辨自己是否虚寒体质呢?

  可以自检有否以下特征:容易疲劳,面色偏白,食量较小,消化功能一般;平时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冬天易生冻疮;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反应较慢,容易生病。

  禁忌人群

  有严重心肺疾病、对药物过敏、有皮肤病的人不适合冬病夏治;或如果正在发生感冒发烧或哮喘等急性病,也要等病情平缓了,症状控制住后再考虑冬病夏治。

  三、【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什么是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听起来差不多,但是后者比前者要难治许多,前者是一个热症,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而后者则是一种慢性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疗程会长一点。”

  两者的症状也不同,风湿性关节炎痛的是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而且是热痛、红肿。而类风湿性关节炎痛的则是手、腕、足等小关节,早期一般是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更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

  无论是风湿性关节炎还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中医里面都统称为“痹证”,其原因主要由于正气虚弱,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注于经络、关节、肌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即所谓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致发为痹。

  对于风湿病来说,一方面夏季来临,阳气充沛,外界风寒之邪大为减少,症状相对减轻。另一方面夏季湿邪较重,又增加了人体感受湿邪发为痹证的机会,所以风湿病患者在夏季既要抓住时机,积极治疗,又要提高警惕,预防患病。

  治疗手段

  风湿病是顽症。

  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最好选择贴敷结合针灸的方法来做冬病夏治。

  “一般来说,随着病情症状的轻重,我们会分别建议贴敷、针灸和内服中药,症状轻的才是只做贴敷的,严重一点的可以选择后两者或是同时选两到三项。”

  禁忌人群

  具有发热症状,或关节局部发热,以及虚热型的风湿病不宜冬病夏治。具体要由医生来诊断。

  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此患者除治疗外,平时也要注意加强营养,比如多吃蛋白质和纤维素来预防骨质疏松;老年人还可以多吃些胶质丰富或黏稠的食物来滋养骨质,如蹄筋、肉皮、山药、红薯、土豆等。

  此外,风湿病患者在夏天都应避免贪凉,尽量不用或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饮食上也应忌食生冷以及虾、蟹等食品。

  四、【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是“说出来的病”,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病,医学上指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主要是咽部黏膜炎症。

  主要病因有屡发急性咽炎、长期粉尘或有害气体刺激、烟酒过度或其它不良生活习惯、鼻窦炎分泌物刺激、过敏体质或身体抵抗力降低等。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慢性咽炎,这个疾病可以引起长时间的咳嗽,诱发肺、心、肾等疾病。慢性咽炎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如贫血、糖尿病、肝硬化及慢性肾炎等,这点需要注意。

  随着环境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性咽炎的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职业上看,老师、售货员、推销员、播音员等咽喉炎的发病率比较高,所以说咽喉炎是“说出来的病”是有一点道理的。现在,患咽喉炎的儿童也不少,喉咙长期红肿容易发炎。

  治疗手段:穴位贴敷是冬病夏治慢性咽炎的主要手段。方子主要采用白芥子、肉桂、细辛、生姜汁等天然中药。

  禁忌人群

  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不宜贴敷,需控制好症状,再冬病夏治。

  五、【颈椎病、肩周炎】

  什么是颈椎病、肩周炎?

  颈椎病是指颈部骨骼、软骨、韧带退行性病变后,累及周围脊髓、神经根、血管和软组织,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颈椎病的发病因素包括慢性劳损、外伤、不良姿势等:

  1.长期局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发生炎症改变,形成骨质增生影响局部的神经及血管;

  2.外伤可以直接引起颈椎病。特别是外伤前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病变,一旦车祸时脖子被猛击、向前冲,就会有颈椎关节的错乱,引起颈椎病;

  3.不良的姿势是引起颈椎损伤的另外一大原因。现在很多年轻人得颈椎病,就是因为姿势不好,长时间低头工作,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睡在高枕上、长时间操作电脑、剧烈旋转颈部或头部、在行驶的车上睡觉,都属于引起颈椎病的不良姿势。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

  肩周炎的发病原因一定程度上和颈椎病类似,大多是姿势不良引起的,肩周炎的特点是肩部活动受限,好像手臂被粘在肩膀上了,不能抬高不能往后升。

  归根结底,这两个病都是因为人年纪大了或者姿势不当造成颈部和肩部气血运行不畅。“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颈部血液循环加快、肩关节韧带肌肉变舒展、神经复苏活跃,正是治疗骨伤病的最佳时机。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带走骨头软组织附近的“垃圾”,消除骨刺、水肿和炎症。关节、韧带、肌肉变舒展,有利于骨关节的复位;神经复苏活跃,有利于疼痛、发麻的消除。

  治疗手段

  颈椎病和肩周炎的冬病夏治主要是两种思路:针灸、针刺和艾灸,加穴位贴敷。

  针灸、针刺就是在具体痛处下针,膏药贴敷的药材主要采用白芥子、肉桂、细辛、生姜汁等天然中药,这款是膏药贴敷的经典方。

  六、【哮喘】

  调查显示,哮喘冬病夏治治愈率高

  哮喘是一种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如果直系三代亲属中有人得哮喘,孩子得哮喘的概率就会增加;还有,大多数的哮喘病人是过敏体质,碰到过敏原就有哮喘、皮炎等一系列过敏反应。

  不少哮喘病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到冬天,哮喘反复发作,症状加重;到了夏天,症状明显减轻。哮喘“冬天重夏天轻”正是它作为典型“冬病”的主要特征。

  中医认为,哮喘是身体虚症导致的疾病,宿根为“痰饮伏于内,胶结不去”,病人往往有肺、脾、肾三脏虚弱的情况,因此一旦气候变化、感冒风寒淋雨,“宿痰”为新邪引动,脏腑为外邪侵入,就会引起发病。从西医的角度来讲,调节身体免疫力,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减缓过敏的症状,从而缓解免疫力异常的过敏性哮喘。

  要治好哮喘,应该在夏季阳气最旺、人体气血经络舒畅、皮肤腠理宣泄时抓紧治疗,最大限度地驱风祛寒,让人体备足阳气,到冬季时才不易被寒邪所伤。

  治疗手段

  冬病夏治治疗哮喘,狭义来说是穴位膏药贴敷,这也是中医最精髓的冬病夏治方法。

  膏药贴敷主要选大椎、肺俞、膏肓、心俞、肾俞、命门、定喘等穴位贴敷治疗,以皮肤发红,出现似痱子大小的水泡为度。但是治疗大人和小孩的思路不同,大人可能是因为体内津液不足,呼吸道干燥,所以要补肾,提升机体分泌津液能力;小孩则是脾胃较弱,导致体质偏差,所以调理好肠胃,让孩子能够吸收更多的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过敏性哮喘。

  膏药贴敷的药材主要采用白芥子、肉桂、细辛、生姜汁等天然中药。

  适宜人群

  非气道畸形引起的哮喘,像反复感冒、体弱、过敏引起的成人或小儿哮喘都适合冬病夏治。

  禁忌人群

  两岁以下孩子。因为皮肤娇嫩,贴膏药容易破损感染。

  治疗提醒

  穴位膏药贴敷比较适合寒性体质、寒性的哮喘,不适合热性体质和热性的哮喘。

  寒性的哮喘表现为嘴唇苍白、痰鼻涕稀白,呈泡沫状,有点像鸡蛋清。大便稀溏、手脚冰冷、呼吸急促、胸口闷等。

  热性的哮喘表现为呼吸急促、有痰、鼻涕呈黄色、胸口闷、呼吸提不上来、大便干硬、嘴唇泛红等。热性的哮喘有部分是因为支气管有炎症,需要先用西药把致病菌打败,缓解急性症状,而不应该用起效较慢、对付慢性疾病的“冬病夏治”。

  如果哮喘在急性发作期、有发烧、症状加重等情况,不要贴敷膏药,等症状控制了,再贴膏药。

  哮喘“冬病夏治”的食疗也很重要,在日常膳食餐饮中以“清补”为主,要有充分的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保证机体的热能供应。

  七、【胃痛】

  慢性胃炎、胃溃疡适合冬病夏治。许多成年人都有胃痛的毛病。胃痛常见于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神经官能症等。

  急性胃炎起病较急,疼痛剧烈。慢性胃炎起病较慢,疼痛隐隐。

  溃疡疾病疼痛有节律性。胃溃疡疼痛多在食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出现,而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食后三小时发作,进食后可暂时缓解。

  胃神经官能症,多在精神受刺激时发病,没有固定痛点。

  胃痛的原因分三种:外受寒邪,邪犯于胃。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或偏嗜辛辣,湿热内郁;心情不好,导致气郁伤肝,气机阻滞,横逆犯胃;疲劳过度后,脾胃虚弱,也可导致胃痛。

  脾胃虚寒导致的胃痛,最适合在夏天治疗。

  治疗手段

  以穴位敷贴为主,也可结合针灸、艾灸或埋线。

  适宜人群

  适合脾胃虚寒的人。表现为疼痛隐隐,精神疲惫全身乏力,脸色苍白。不想吃饭,吃得很少。一吃冰凉的东西胃痛加剧,喜欢喝热饮。大便烂,手脚冰冷,胃痛时用手按住可减少疼痛。

  禁忌人群

  嘴巴有口气,舌苔白腻,犯胃酸,胃痛有灼热感等。

  八、【冻疮】

  冻疮多发于长江流域,冻疮,医学上认为是由于患者的皮肤耐寒性差,受寒冷侵袭,血管收缩或痉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组织损伤,症状是又红又肿,时痒时疼。

  长冻疮与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密切有关,多发于温度低、湿度大的长江流域,尤其是长得“水嫩嫩”的女性和小孩子,皮下细胞含水量多,容易被冻疮盯上。冻疮经常是“一年生,年年生”。这是因为生冻疮的部位,血管结构发生改变,比其他地方的皮肤更脆弱。

  从部位来看,手、足、鼻尖、耳朵和面颊等处比较容易长冻疮,因为这些地方是人体的末端部位,血液供应比较差。一到冬天血管一收缩,血液运行不畅,就长冻疮了。

  民间流传一些治疗冻疮的办法,比如用生姜揉搓、用西瓜皮擦、热醋擦等,这些办法都是促进血液循环,只能起到预防作用,没有治疗效果。患了冻疮的皮肤非常脆弱,千万要小心不要擦破皮肤,否则反而引起皮肤溃疡。

  长冻疮的根本原因是气血运行不畅,冬病夏治可以改善气血运行。一般冻疮患者都是阴虚体质,遇冷气血淤阻形成冻疮。夏季天气炎热,寒邪渐衰,病情暂愈,在这种机体反应性最佳的时候治疗,非常利于促进冻疮的不再复发。

  治疗手段

  冻疮的治疗应整体和局部相结合。冻疮局部治疗法有中医蜂疗、针灸、温灸、电棒和照红外线。针灸主要施针在容易长冻疮的部位;温灸的主要穴位有足三里穴、关元穴等;此外,还可以采用局部电棒刺激来通经络;红外线照射容易长冻疮的部位。

  禁忌人群

  1.孕妇;

  2.严重皮肤病,如皮肤长疱、疖以及皮肤破损者;

  3.疾病发作期的患者,如急性咽喉炎、发烧、黄疸、咯血、慢性咳喘病的急性发作期等;

  4.热性疾病、阴虚火旺者以及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

  九、【顽固皮肤病】

  顽固性皮肤病很多都是冬季发作厉害,因为冬季皮肤干燥,很多时候容易反复发作,如银屑病(牛皮癣)等。

  冬季阴气上升到顶点,人体受寒气侵袭,往往阳气不足,寒邪积久不散更伤阳气,导致内寒。银屑病患者体质这时期也处于低潮,加之东北冬季漫长,日照时间短,老百姓又有猫冬习惯,户外活动严重不足,因此,这一时期接受外界治疗的能力处于“不佳时期”,见效缓慢。

  而春夏,尤其是三伏天,气温升高、光照充分,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这时治疗银屑病,能最大限度驱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冬至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可以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三伏天通常可以起到辅助治疗风寒湿性和呼吸道的疾病。

  三伏天通常是指四季当中最热的时候,通常可以使用三伏贴来治疗身体的风寒湿性疾病,多数可以治疗关节疾病和类风湿关节炎,贴在局部的关节部位有利于缓解肿胀和疼痛以及活动受限,可以促进局部的湿寒排出和缓解炎症,对于病情治疗和恢复有较大的好处。三伏贴使用期间通常还可以起到治疗过敏性鼻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哮喘疾病,使用以后有利于缓解身体出现的胸闷气促和呼吸不畅以及喘息等症状,通常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三伏贴通常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疾病的作用,自身的病情较严重时,还需要配合医生使用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有利于控制病情发展,从而可以防止延误病情,有利于身体好转和恢复。

  平时要加强自身的保暖措施,以免着凉加重病情,避免长时间处在空调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凉气进入体内,从而会使身体的调理和恢复造成干扰,避免吃生冷寒凉性的食物,以免使身体出现脾胃虚弱和脾胃虚寒。

  三伏天治疗阳虚或者实寒性疾病最好。

  中医有“秋冬养阴,春夏养阳”的理论,也就是说在秋冬天气寒凉,适合养阴,治疗阴虚火旺类疾病;春夏天气温热,适合养阳,治疗阳虚寒盛的疾病。三伏天为夏季,是阳气最旺盛、天气最炎热的时间段,在三伏天一般阴寒类疾病是一年中最轻的阶段,这时候治疗这类疾病效果最好。因此,在三伏天适合治疗阳虚寒盛的疾病,比如寒邪伏肺导致的慢性支气管炎,通过三伏贴和中药调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伏天适合治疗哪些疾病】相关文章:

适合清明节的谚语有哪些04-07

新媒体运营适合看哪些书08-14

2017年理科有哪些专业适合女生08-13

苦夏的治疗方法08-13

适合女生朗诵的经典诗歌有哪些(通用14首)10-25

预防疾病的标语02-17

治疗口吃的绕口令07-26

适合幼儿园小班的童话故事有哪些12-22

三伏天的诗句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