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秦国名相排名

时间:2022-02-10 14:38:44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秦国名相排名

  导语:秦国之所以能一统六国,离不开一群任劳任怨的宰相。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秦国名相,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公孙鞅(商鞅)

  他的变法使秦国有了争霸的资格,但也仅仅是有了资格而已,并不代表秦国一定胜出,因为其他国家如楚国等也在变法,秦国只是拥有了和这些国家平起平坐的机会

  2、张仪

  第一个提出秦国应该一统天下之人

  “臣闻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取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为多张仪而贤先王”——甘茂

  秦国实际执政者,使秦国领土扩张一倍,夺得天下三分之一。特别是化解了扩张过程中的一次亡国危机(商朝就是因为进行扩张讨伐东夷导致被西周亡国)

  3、张禄(范雎)

  制定了远交近攻策略,这是秦国一统天下的总方针

  4、吕不韦

  嬴政年幼时,吕不韦是秦国实际执政者,其间燕赵魏韩楚五国两次合纵攻秦,第二次更是打到了咸阳城郊,吕不韦带领秦国连接五国这两记如来神掌,功高盖世

  5、魏冉

  “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司马迁

  “穰侯援立昭王,除其灾害,荐白起为将,南取鄢、郢,东属地于齐,使天下诸侯稽首而事秦。秦益强大者,穰侯之功也!”——司马光

  6、赢疾(樗里疾)

  周慎靓王四年,为庶长,率军败韩、赵、魏联军于修鱼,俘韩将申差,斩首8万余,因功晋升右更。韩太子仓入秦为质。周赧王二年,攻取魏地焦、曲沃。使焦投降,把曲沃城的人都赶回魏国,使曲沃成为一座空城,并入秦的版图;又败韩于岸门,斩首万人。同年任将攻赵,俘赵将赵庄,拔蔺。三年,助秦将魏章攻楚,大败楚军于丹阳,俘其将屈匄,斩首八万,夺取了汉中之地。因功受封于严道号为严君。同年,又助魏攻齐,虏齐将声子于濮水之上。

  昭王七年,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曰:「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樗里子疾室在於昭王庙西渭南阴乡樗里,故俗谓之樗里子。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直其墓。秦人谚曰:「力则任鄙,智则樗里。」

  7、甘茂

  助左庶长魏章略定汉中地,与张仪、司马错一起平定蜀地叛乱,攻陷了宜阳城,斩杀韩军七万人,韩国元气大伤

  8、李斯

  李斯这个丞相实际上是个摆设,秦始皇时期“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在工作狂人嬴政手下当丞相,不过无聊充数罢了。秦国一统天下过程中他没领兵打过仗,也没记载他出过什么计策,一统天下后唯一出的一个计策就是焚书,然后就是和赵高勾结,又被赵高整死。基本没什么功劳,或者说功劳为负。

  秦国下面是哪个朝代

  秦国下一朝代是什么:西汉。

  西汉,是中国第一个强盛稳固的朝代。西汉自前206年汉高祖刘邦自称汉王,前202年称皇帝,建立汉朝。刘邦在该年5月听从娄敬的建议从洛阳迁都长安,开始了西汉王朝的统治。至9年1月10日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一共210年。假如不算吕雉和少帝、昌邑王等一些在位不到一年的皇帝的话,西汉一共经历了12个皇帝。也有人把王莽推翻后的更始帝也算作西汉,这样西汉灭亡则是在26年。

  西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西汉定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陵寝遍布关中,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显示出“汉并天下”、多姿多彩的时代风貌。

  楚汉战争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到处出现割据势力,而刘邦和项羽也在这时崛起。他们找到了楚王的后代,立为楚怀王(后为楚义帝),并且各自出兵,打算攻灭秦朝。

  刘邦听从谋士的安排,于公元前206年首先攻入秦都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实现:“先入关者为汉王”的约定而成汉王,但因自己的实力不及项羽,攻而退军霸上。此后项羽渐握大权,他杀掉了义帝,自封为“西楚霸王”。凭借自己强大的武力进行统治,分封诸侯。他将刘邦封在蜀地,且将刘邦的国号定为汉。该年中国有两个年号,一是“汉王元年”,一是“西楚霸王元年”。不久,刘邦在自己的封地整顿军队对项羽进行进攻,前期并不占据优势。不过,刘邦的军事才能虽然无法与项羽相比,但刘邦善于使用人才,他重用萧何、张良、陈平等谋士为他效力。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不被项羽重用的将领韩信,正是他出色的军事才能使局面逆转。在最后的垓下战役中,刘邦赢了项羽,而项羽拒绝了属下东渡乌江卷土重来的建议之后,他在乌江边自尽,为楚汉战争画上了句号。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国号汉。五月定都长安,西汉王朝诞生。

  与民休息(前202年-前141年)

  即休养生息政策

  与民休息也就是我们历史上常说的“修养生息”政策

  休养生息政策指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以后,统治者不搞劳民伤财、严刑峻法的统治,改以宽刑薄赋的政策,保养民力,增殖人口,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休养生息政策自汉高祖开始,历经几代皇帝(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执行了六七十年。结果是“海内殷富,国力充实”。班固说:“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无为而治

  汉高祖称帝后,有鉴于秦亡经验,遂在政策上采取道家“黄老治术”、“无为而治”的理念。

  首先,采取“郡国制”,郡县和封国并存。皇帝分封侯国和王国,其中侯国只享有封地内的税收无军事和行政权并受郡的管辖,而王国则拥有独立的政治和军事权力。另外,对内注意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为恢复农业发展创造条件;对外则和亲匈奴,维持边区和平。汉朝这一系列政策大体维持了一时和平,但亦引致一系列问题,对内的轻徭薄赋政策,令地方上一些豪强势力日大,形成土地兼并;对外则匈奴侵略日频,威胁边区和平。

  在执行这些政策之余,汉高祖也对在楚汉相争中有大功的异姓诸侯王们起了猜忌之心。韩信就是在这时候被萧何用计被吕后处死,随后彭越、英布等人也相继被铲除。异姓诸侯王几乎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刘姓诸侯王。刘邦在白马之盟上对众人说了一句话:“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刘邦在讨伐英布叛乱时受伤,不治死亡。时为前195年。

  吕后专权

  汉高祖死后,政权渐渐被高祖皇后吕太后所掌握,继位的太子汉惠帝因受到吕后的刺激,不理政事,惠帝死后,吕太后连立两傀儡皇帝,并渐渐削弱刘氏,并封诸吕为王,掌权长达八年。这种局面一直到吕后死后,周勃和陈平夺禁军权,斩杀吕产等人,才告消灭。

  文景之治

  吕太后死后,由于诸吕掌握兵权,而功臣更不满吕氏专权,太尉周勃、丞相陈平施计夺取吕氏的兵权。由于汉高祖只余下两个儿子,朝臣以淮南王母家赵氏强横,代王母家薄家善良,故以吕太后所立的傀儡皇帝非惠帝亲生为由,迎立代王恒即帝位,是为汉文帝。他减轻人民的'负担,减轻刑罚,其子景帝即位后,也持续此种政策,因此历史上将此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文景二帝都是道家思想的推崇者,主张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在此期间,国家稳定发展,国力大大增强。

  只是,景帝在位期间,听取晁错的意见,进行削藩。操之过急,结果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为此时期唯一的一次动乱,且为期不到一年,结果由周勃的儿子周亚夫所平定。七国之乱后,朝廷设法剥夺各个诸侯王的力量,加强中央集权。

  大汉盛世(前141年-前49年)

  对外战争

  西汉中期算是汉朝最强盛的时段。景帝死后,太子刘彻即位,即汉武帝,一上台便改“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对外三度攻匈奴,把匈奴驱逐至漠北地区、打通西域,造成“丝绸之路”;对内则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力量;并召开“盐铁会议”将制盐和制铁的事业收为国有。但武帝对外的战争也是有代价的,武帝三打匈奴后继续对匈奴攻伐,令匈奴边患再次复燃;武帝时国家的税收再次增加,同时武帝将刑罚也再次加严,武帝后期因此发生了一些**;开销甚大,因此创立“均输”、“平准”官,与民争利。另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成为了中国固有的文化潮流。

  武帝晚年,发表了著名的轮台之诏,这也表达了汉武帝对自己深刻的反省,国家也渐渐稳定下来,使汉武帝虽有亡秦之失却无亡秦之祸。

  衰败之象(公元前49年-公元9年)

  衰于元成

  宣帝于43岁时病死,太子汉元帝即位。元帝以后,豪强大地主兼并之风盛行,中央集权逐渐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加上汉成帝沉迷于温柔乡。王氏的权力愈来愈大,自王太后的亲戚王凤以来,全由王氏子侄出任大司马大将军,王氏在朝廷的势力日渐巩固。

  败于哀平

  汉成帝死后,成帝皇后赵飞燕联同太子合力排挤王氏。太子即位是为汉哀帝。把哀帝祖母傅太后及生母丁太后入主宫禁。大司马王莽见大势已去,向太皇太后王氏建议暂时退让,结果王莽辞官回到新野新乡封国。

  汉哀帝的“断袖之癖”,让汉朝逐渐衰弱。二十二岁的宠臣董贤拜为大司马辅政。

  汉哀帝死后,王氏权力再起,此时,王莽以君子之姿逐渐干预朝政。最后,他杀孝平,废孺子,于9年1月10日正式称帝,改汉为新,西汉亡。

  西汉政区

  一级政区:郡(国)汉初年有60多个郡,2年共103郡、国。长官最初称郡守,景帝时改称太守。二级政区:县(侯国、邑、道)邑是皇太后、公主所封的食邑;道是设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县级政区。公元2年,共有县、侯国、邑、道等县级政区1587个。万户以上的县称县令,万户以下的县称县长。行部(又称刺史部):自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始在郡之上又设了13行部,每个行部管辖若干郡(国)。但此时的行部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

  秦国灭楚齐故事

  自从秦国灭掉了其他几个中原国家以后,就变得非常嚣张猖狂。便下了一条命令:灭掉所有的中原国家,以秦国为王中之王。

  有一次,他们正攻打齐国,一位小兵骑着马,看到了齐国旁边的楚国,便骑着马风速般地来到了秦王面前。迫不及待地对大王说:“大王,齐国旁边还有个楚国,我们应该怎么办?”秦王焦急的说:“兵分两路,一路攻打齐国,另一路攻打楚国。这样不就双全其美了吗!”话一说完,这条命令就传到了每一位位将士的耳朵里,秦军们也展开了行动。攻打楚国的军队刚踏进楚国的领地,就被楚军们给发现了放箭手便万箭齐发,杀得秦军片甲不留。而攻打齐国的队伍,本来加上攻打楚国的军队,就可以把齐国一举歼灭。现在要兵分两路,气势和兵力都少了一半,消灭不了齐国。齐军们看到秦兵们按兵不动,便下令反攻,把秦兵们打得落荒而逃。秦王看见自己的自己的军队两败俱伤,非常愤怒,但又非常气馁,因为把军队兵分两路的办法是秦王自己想出来的。秦王对军师们说:“各路军师,现在有什么办法呢?”一位身经百战的军师说:“大王,我们可以到两国编造谎言,让两国交战,等到两败俱伤时,这时候秦军们可以作收渔翁之利,把两国都消灭掉。”秦王一听,说:“好计策,快点实行这个计划。”一声令下,秦兵们便把自己化妆成平民,混进两国,到一些民众面前编造谎言。日传百,百传千,千传万。终于有一天,传到了两位国君的耳朵里,都在想:“我们的国家不会被别人辱骂,明天,我就去找我国旁边的国家算账。

  第二天,齐国军队早早地来到了楚国城下,他们已经等候多时。楚王也正准备带兵出发,看见了城门下的齐军,高兴地说:”哈哈,敌人自己送上门来了。“话一说完,楚国便万箭齐发,把齐国杀得片甲不留。还好齐国有后备军队,也不甘示弱,他们也反攻。就在两国大的不可开交,他们两败俱伤时,秦国就来到了战场上,不费一兵一卒,就把齐国和楚国一举歼灭了。

【秦国名相排名】相关文章:

诗人周朴《春日秦国怀古》赏析05-23

隋唐十八好汉排名11-11

现金网排名励志故事01-24

三国谋士排名榜05-16

20本励志书籍排名12-23

十大青春励志书籍排名01-19